烂透的剧情,任何人都能猜到的结果,和美国大兵们自大的对话,一无亮点;此外刚开始的营救中国富豪行动,那些被干掉的军队是说中文的,莫非导演想说明什么一样,除了让人过瘾的枪战,没有任何值得怀念的情节
这年头,几乎只有史泰龙能拍出这样硬桥硬马的动作片了,从第一分钟开始,《敢死队2》就充斥着钢铁、火药、肌肉和硬汉,几个花甲之年的大爷带着年过不惑的大叔,在银幕上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热兵器大战(年纪最大的查克·诺里斯甚至已经年过古稀)。
李连杰的戏份不多,但挥舞着平底锅上下翻飞,足够展现这位功夫皇帝的风采了,再说,有了余男的火线加盟,中国元素其实在这部《敢死队2》中一以贯之——作为一个唯一的女性成员,余男当仁不让的女一号戏份比布鲁斯·威利斯和阿诺·施瓦辛格加起来还多。
剧情还是很简单,延续了上一集的雇佣兵路数,史泰龙带领着大爷、大叔们纵横全世界,惩恶扬善,大秀肌肉。
作为一部向昔日的硬派动作片致敬的电影,《敢死队2》让布鲁斯·威利斯、阿诺·施瓦辛格、尚格·云顿、查克·诺里斯等老牌明星分别登场,并且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戏份——威利斯从幕后操控者走上前台,施瓦辛格与“敢死队”并肩作战,尚格·云顿成了与史泰龙终极对决的大反派,查克·诺里斯以“独狼”的名头行走江湖,有了一众老牌大咖的加盟,就算李连杰戏份少点,也早就值回票价了。
《敢死队2》的核心剧情其实是“七武士”的模式,为了把阿尔巴尼亚山区居民们从邪恶匪帮的法西斯式统治下解决出来,敢死队的大爷大叔们一起上阵,杀将进去,只打得山洞里鸡飞狗跳,并捎带手拯救了世界——坏蛋们手里掌握着能毁灭地球很多次的核材料。
所谓的“桑”族人,应该是对巴尔干地区种族冲突的影射;而那个被废弃的苏联军事基地,则准确的烘托出了这部电影的怀旧意义——在冷战时代,大爷大叔们风华正茂,大炮机枪一路杀将过去,好不畅快也么哥!
哪像现在,动不动就是电脑病毒,互联网攻防,敲几下键盘,copy一段程序就捍卫了世界和平,全是娘娘腔的做派。
鲍勃·迪伦曾经唱到:“一个男人要经历多少旅程,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男人”,其实,男人这东西真跟钻石一样精贵,小伙子们懵懵懂懂的,等到真的成了男人那一天,容颜早已老去。
整支队伍里最年轻的就是海斯沃斯,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实现跟女友双宿双飞的心愿,早早的就殒命他乡——最后,大爷大叔们替他给女友寄出了信和钱。
杰森·斯坦森一拳打倒坏蛋后,自嘲的看着自己的装备说:“经典就是经典”;阿诺·施瓦辛格则总是用“我会回来的”搞笑;片尾,布鲁斯·威利斯送给史泰龙一架飞机,史泰龙看着飞机说:“这家伙都老得可以进博物馆了”,施瓦辛格立马接了句:“就像我们大家一样”。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雄性力量的落寞。
雄狮没有被打倒,它只是老去了。
老去的狮子还是狮子,年轻的绵羊仍旧是只绵羊,大爷伏枥,壮心不已,记住,永远不要惹你大爷,他们动起狠来,年轻人根本招架不住。
如果你看过80年代这些老明星的任何一部电影,在当年肯定会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如果这些大明星都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该是多么的开心。
那么这部敢死队2是你最好的选择。
老布与诺爷互换台词、各种电影桥断的卖萌会满足你对童年时对于电影大明星们在一起聊些什么的种种疑惑。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调侃龙格尔那段,“大块头有高学历”是的不用怀疑,当你去查一下这位大叔的背景你就会发现他不仅有高学历,而且还真是化学硕士。
当然除去这些温情与怀旧不说,这部电影还是满足了一大批观众的各种对于枪械的好奇心。
电影硬伤也不必详说,剧本情节单一,剧情有些拖沓,甚至有点莫名奇妙。
李连杰的打酱油,老将们莫名的出现,有时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编剧要这么干。
安静的怀旧是一件开心的事儿。
标题请用英特尔的广告调调念,第一个轰是指片头第一战,后面的是指正片。
自认为第二部比第一部要好上很多,我想主要是换了导演的原因,剧情的渲染和节奏的把握上西门韦斯特比史泰龙成熟很多,看得很过瘾。
如果说史泰龙、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光这三个名字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就值得给五分的话,那三人并肩横扫的同时还自嘲卖萌两不误,五分真的不够啊!
我特别喜欢结尾史泰龙对布鲁斯威利斯新送给他们的那架飞机说:「老得可以进博物馆了」,施瓦辛格接了一句:「难道我们不是吗?
」。
一群载入史册的老牌动作明星,他们用肌肉打天下;他们用拳头讲笑话。
这个系列一定还会继续用这样的模式拍下去,新力量不断加进来,老家伙们陆续谢幕,这不就是映射当下的动作电影吗?
我会一直为他们买票欢呼。
电影没有什么可以剧透的东西,这是一部用来「看」的电影。
第二部的国语配音似乎依然是第一部的班子,我只能说非常糟糕,糟糕透了。
以为压低声音粗声粗气就会演绎得很有男人味,他们一定认为自己牛逼死了。
再说说余男,她是我见过世界上侧脸最丑的女人,之一。
这次余男的戏份很多毕竟是敢死队里唯一用苏菲弹力贴身的成员,给她的镜头也特别多,有一句话这样讲「女人总是把最美的一面给男人看」,但余男一直都在白眼嘟嘴秀侧脸,中国会英语的女演员都死绝了吗?
不知大家看完是否有些沧桑。
这些曾经那么辉煌的英雄,这样的party小聚,反而让人觉得心里涩涩的。
不知是否因为自己也愈发感觉到年龄的概念,看到这些“老人们”的拼打心里并不完全开心。
一直很不喜欢动作片,但不可否认,人类的本性使我们看到这样从始打到尾的电影后肾上腺素居高不下的感觉。
因为永远不变的主题,所以结局没有任何悬念,情节结构也无需深究,或许也不能深究。。
只是花费一个多小时欣赏他们以不死之身去做所谓expendable的事情。
自认为余男表现不错,虽然看她的电影不多,但从图雅的婚事开始就一直很喜欢她,表演大气。
不可否认好莱坞的大制作,开篇的画面很精彩,很多场景的布置也很好,画面制作很震撼,背景音相当大气,偶尔的幽默也可笑笑。
但是,真的尔尔。
有点遗憾看的是配音,但绝不打算为原声再去看一次。
怀着文艺的心态来看动作片,本来想给五星的,因为那么多经典形象聚到一起不给个五星也太苛刻了,只是场面太火爆和血腥了,没法去回味太多,其实这些硬汉不光是功夫了得,荧幕性格更是重要啊,比如施瓦辛格你要冷酷啊,结果在这里面各种笑啊,这是最可惜的地方。。。
也许有些人无法想象,当史泰龙、施瓦辛格和布鲁斯威利斯并肩伫立在同一个镜头中的样子所带来的震撼,远比任何华美的特效场面都震撼人心。
我一直认为电影是一种多感官的集成艺术,在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给人一场完美经历,所以好的电影都可以给人带来一场奇异旅行——人们购票进电影院,购买的是感官体验。
尤其是商业电影,则更要把感官刺激做足。
在感官中,最直接的便是视觉冲击。
商业片制片商殚精竭虑,通过种种手段去营造视觉奇观,特别是B级片,各种奇技淫巧层出不穷,滋生出僵尸片这种奇特类型。
直到斯皮尔伯格出现,将视觉和叙事结合得出神入化,既壮美又多元:外星人、恐龙、巨型怪物各成经典。
上世纪80年代,肌肉男们在电影屏幕上轮番上阵,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正义感和波澜起伏的肌肉让我们的热血澎湃燃烧,孤胆英雄的传说似乎怎么也看不够。
中国功夫片在那时也广受欢迎,袁八爷也得以在好莱坞一展拳脚。
视觉特效的发展,令史诗魔幻电影迅速侵入了商业片,漫画英雄的各种传奇得以完美实现,他们年轻俊美,而且电影场面华美。
四肢发达胸大无脑的现实主义动作英雄远不如以往那般受欢迎了,甚至可以说,是没落了。
是的,我们有《谍影重重》系列,我们还喜欢《碟中谍》系列。
马特达蒙这样的白面小生练上一身肌肉,也可以打得迅猛凌厉。
汤姆克鲁斯这样的美大叔借助高科技,也能虎虎生威。
他们确实能文能武,但你说他们是动作明星?
呵呵。
无论洛奇还是兰博,史泰龙扮演的永远是史泰龙。
这就叫做动作明星。
提到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等人,我们脑中浮现的永远是他们自己的样子,而且在脑中已经自动组合出了电影的大致剧情,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趋之若鹜。
在那个年代里,我们不需要新鲜感,我们只需要他仍然是他。
可是,似乎再也没有出现新的动作明星了。
杰森斯坦森一直在卖车卖手表卖手机,顺便和各种不入流的女演员玩绑架游戏。
岩石更是各种打酱油。
至于文迪塞尔,《速度与激情》那也叫动作片?
什么,你说亚洲动作片?
甄子丹?
呵呵呵。
“我回来了。
”施瓦辛格从驾驶室探出头。
“这架飞机老得能进博物馆了。
”“我们也是。
”布鲁斯威利斯和史泰龙相视一笑。
这两段台词又好笑又感人,简直令我热泪盈眶。
史泰龙一直是个聪明人。
(《第一滴血》的剧本是他写的)如果说现如今的好莱坞电影是贩卖奇观的老手,那么这部电影贩卖的是巨星效应和壮丽的英雄回忆。
我一直跟朋友说我今天是去电影院用眼睛采阳补阴。
看着这帮记忆深处的老男人扎堆出来彪血卖肉,表示哥依然很能打,这是何等激动人心!
“你有什么计划?
”“找到他,抓住他,杀了他。
”史泰龙面无表情却字字凿心,这种粗狂豪迈热血沸腾的纯爷们气息,真太久违了。
还纠结什么剧情?
当你看到史泰龙和尚格云顿扭杀在一起,你究竟还有什么不满足,要啥自行车?
最后吐两个槽:利亚姆海姆斯沃斯蛮帅的,但我还是更喜欢锤哥。
余男的嘴巴和屁股触感一定很好,但是看起来就不是那么美观了。
我写这玩意儿纯粹是用来暴露年龄的,无所谓了。
如果还有下一部,会有史蒂芬席格吗?
2012年9月4日,《敢死队2》回到了中国荧屏,总之是各种的火拼,电影更刺激、更暴力,东欧的恐怖分子、更精良的武器、更大的叙事背景等等,满屏都是硬汉的形象,而硬汉也有柔情,只是这柔情并不拖泥带水,恰到好处,这就刚刚好。
【幕后揭秘】中国的乐视影业是《敢死队2》的出品方之一。
·中国女星余男是敢死队中的新成员。
·这部续集作品在第一集还没有拍摄完成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作。
·泰勒·洛特纳原本要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
可是未能成行。
后来,这个角色被交到了利亚姆·海姆斯沃斯的手中。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原本是要出现在第一集中的,可是剧本被改写,那个为他准备的角色被删掉了。
可是不久之后,他就接到了史泰龙的电话,并出现在了本片之中。
·为了拍摄影片,剧组在保加利亚搭建了一条真的铁路。
而在影片拍摄结束之后,这条铁路将成为保加利亚铁路系统的一部分。
·施瓦辛格在影片中的戏份用了5天时间就拍摄完成了。
7天之后,他便走进了《背水一战》的片场。
·影片在保加利亚拍摄的时候,片场发生了爆炸。
一名特技演员死亡。
·史泰龙在这部续集中只是编剧和主演。
而在其他的他的续集影片中,他一直都是包揽编剧、主演、制片和导演数职的。
·在保加利亚拍摄期间,施瓦辛格用自己的政治身份会见了保加利亚的总理。
·这是尚格·云顿第四次与杜夫·龙格尔和斯科特·阿金斯合作。
·查克·诺瑞斯在影片中的角色叫做布克(Booker),这个名字是对他在1978年参演的影片《黑色战机》的致敬。
在那部影片中,查克·诺瑞斯扮演了一个叫做约翰·T·布克(John T. Booker)的角色。
在这两部电影中,查克·诺瑞斯扮演的都是帮助老部下的退休军官。
·甄子丹曾经有望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但是他拒绝了史泰龙的邀请。
@施瓦辛格, 你丫是灰太狼啊,动不动就I will be back 不过看着州长,觉得好欢乐啊,我是剁么的想成为你的子民呀 只有something big 才配得上你啊@史泰龙, 大叔果然是大叔, 看起来好疲惫的样子,大叔只会拿枪打架果然不是擅长, 果真是个team leader,办事不含糊如果你能在最后亲我们家余男一下该多好啊@杰森斯坦森: 乃还是爱着大波性感妹, 大爷们的砰砰砰就好啦,谈什么恋爱嘛,你不知道5个里面就你最帅呀@李连杰: 小李子看来你上集里面就管说个子太矮了,要多分钱神马的,汉纸们都不带你玩了,而且英文就会那么几句,以后都是要混international的人,英语要学好啊 你看人家余男,就比你台词多@余男: 余男可以整个好看点的发型吗?
人家Maggie Q混好莱坞的时候可是一尤物啊, 最后居然还想勾搭一下史泰龙,人家果然没理你哎哟,脚的嘛,小李子跟余男能跟这么多骨灰级的前辈演戏就已经非常非常荣幸啦,就冲着这几个老爷们, 剧情神马的都不重要了,果断给起全五星啊
李连杰打了回酱油;施瓦辛格和布鲁斯韦利斯开着Smart打了回酱油;最帅气最拉风的动作戏都给了杰森斯坦森;结局史泰龙和尚格云顿死磕了十五分钟;段子不少尤其布鲁斯拿施瓦辛格的I'll be back开涮。
用余南代替李连杰来调剂众老爷们儿的招儿没使好。
6.5分
动作界的建国大业,观影乐趣就是数星星。烂大街的剧情,酸掉大牙的台词,动作片偏还要加段琼瑶式的爱情故事让人做呕,平庸的动作、爆炸场面使你想HIGH都HIGH不起来,女主解余男更是毫无存在感。互相调侃是为数不多的看点。
眼泪都要看出来了。真是好看一比。
台词不够给力,但是脸给力,.
这是不错的彩蛋片,或者喜剧片……
肌肉男的party好happy
碍眼
虽然整个场景什么的完全没有现代感还行,但不要再拍第三集了!!!还有余男长得实在是。。。
入场晚了20分钟,于是李连杰没有了。坐下来又看了10分钟,锤弟也没有了。。。
砰。。砰。。轰。。。。
感觉比第一部好看呢,虽然还是打打杀杀,不过好莱坞就是这样
从头到尾不知道在干嘛就这么看完了还好我没正眼。
说炒上个世纪的冷饭都客气了,简直是史前遗产
诺里士!
好無聊的劇情!
片子本身最多2星,还有2星是给这些老家伙们的
大爷们真是都老掉渣了,尤其是州长,但还是很期待他们继续耍下去。
卸任的州长再怎么念叨I'll be back也回不到当年终结者的时代了,这一群暮年硬汉互相自嘲忆往昔,满是情怀但也无奈现在已然不是当年了。中间差点睡着,其实槽点还少。。。
自以为是,无聊和蠢
就冲着这些影响了一代人的硬汉么,也得五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