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不起的菲丽西》的时候,有好多人吐槽“女主三观不正”“讨厌女主”……但是菲丽西也不过是刚逃出孤儿院的一个小女孩。
她还未经历人情世故,没经历过成长。
在真正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之前,她一直活在自己构建的美好的未来的蓝图里,做着“梦想成真”的梦。
犯错,失败,迷失自我……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菲丽西以一个并不完美的形象出现,才为她后来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剧情发展提供了可能。
她问奥黛特是否曾经是舞者的时候话语直接、伤人,但她也真心喜欢奥黛特并感谢她的帮助。
她盗用了卡米耶的录取通知书,但这是因为趾高气昂的卡米耶刚摔坏了对她很重要的音乐盒。
她急于证明自己,却用了错误的方式。
人都是会犯错的,况且是刚看到外面的世界的一个小孩子。
有些人认为菲丽西再怎样也不该冒名顶替,可这对菲丽西来说,是一个能够实现梦想的机遇。
她后来也后悔自责,但她仍想抓住这个机会。
可以说这是一个还不太懂事小女孩对于梦想的倔强和执著,当然这里面也有那么一点点报复卡米耶的意思……或许有人说,小女孩怎么了,小孩子犯错就不用承担责任了吗?
菲丽西的错误可不就遭到卡米耶妈妈的疯狂“追杀”了吗。
她已经受到惩罚了。
总之,这部电影体现的是菲丽西自我认识与成长的过程。
在真正成长之前,没有任何人说是完美的。
我们都犯过错误,或大或小。
不断发现错误并改正的过程,才是成长,才是实现梦想的途径。
这部电影让我有种全程尴尬的感觉,女主的性格就不讨人喜欢,感觉女主菲利西十天的学习就有如此大的进步让人不可思议,导演仅仅用热情来解释这一进步让人无法苟同,论努力,她没有其他女孩努力,仅仅因为她是女主就可以让世界围着她转,三观不正,偷录取通知书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是女主,这一切就可以被包容,导演通过抹黑配角人设而提高女主的道德高度,让人难以忍受。
剧情的低幼,感觉是一部专门做给8岁一下的儿童,而剧情却又如此三观不正,而不是普通好莱坞动画电影的那种全家欢的模式。
成年人看了嫌幼稚,儿童看了却会学坏。
一味的照搬好莱坞的套路,却又将套路拍的如此的不论不类,除了人物名字,没有一点法国风味套路剧情也让人诟病,让儿童们喝下这碗浓浓的毒鸡汤,只要有梦想,我可以不择手段的去实现她,因为我比她热情,我就可以剥夺她的权利去实现我的梦想。
好一碗鸡汤。
这就是梦想?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很不错的地方,抛开剧情,音乐和舞蹈让人兴奋。
画质和笑点也很足,对于除剧情外的部分都是合格的,但剧情的瑕疵已经掩盖了这部电影的优点。
两星足矣
菲丽西只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没有任何舞蹈功底,误打误撞到了巴黎,梦想进入舞剧院却没有门路,遇到了好心的奥黛特小姐,一个富人家的清洁工,在主人家里,她盗取了千金卡米耶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了她,女佣发现了没有揭穿她。
出于对她的同情,还亲自教授她芭蕾基本功,但舞蹈学院的老师梅拉特先生非常严格,奥黛特女佣把她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宠爱,告诉菲丽西,可以做某事和把某事做好是两回事情,所以我们必须每天练习,她相信这个天赋异禀的孩子可以成功,因为她有卡米耶没有的东西——对芭蕾的热情,热情可以战胜一切技术性的东西。
菲丽西冒名顶替的事情,还是被卡米耶的妈妈揭穿了,菲丽西本应开除,但老师一天天被她的执着打动,认为她很有潜力,也很努力,破例留下她和卡米耶同时参加克拉拉角色的竞选。
菲丽西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菲丽西继续更努力的练习,同时歌剧院的俄罗斯王子鲁道夫开始追求他,比赛前一天晚上穷小子维克托和鲁道夫同时要约她出去玩,但是曾经的芭蕾舞者--奥黛特小姐告诉她,即使是比赛前一天,也应该坚持练习舞蹈,然后按时睡觉。
菲丽西没有听从她的忠告,自顾自出去玩了,选择了赴俄罗斯王子的约。
睡过头的菲丽西在最后一场选拔比赛时迟到了,这让她的老师非常失望,最后关头,破例给了她两次表演的机会,但她频频出错,因为前一天晚上她几乎没有睡觉也没有练习,失去了演出的机会。
菲丽西被卡米耶的妈妈强制送回了孤儿院,想让她彻底失去表演的机会,但她没有放弃对舞蹈的热情,院长看到她偷偷地练习,被她的执着打动了,送她回到了巴黎歌剧院。
演出前一天,与卡米耶公开决斗,跳出了卡米耶没有做出的动作,因为这一超高难度的动作,老师破例让她演出了胡桃夹子中克拉拉的角色。
舞台上的菲丽西光芒万丈。
每一个人的命运的确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 这两天,翘翘姐一直在帮我做指引冥想,预炼自己未来的一天,遇见另一个自己。
💙 那个“自己”在做着很多这个“自己”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给当下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力。
💙 但是当我指引他人做冥想,哪怕只是在自己的冥想里预炼这个过程,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丰盛、幸福与满足。
💙 我慢慢的意识到,冥想是我的天赋,是我的热爱,是我的热情。
💙 看到菲丽西又回到孤儿院,看到她状态不佳到重新开始跳舞,我看到了她眼里的光,看到了她的行动。
💙 对我来说,是时候让这个热情落地、开花、结果、精进。
好看又轻松的一部片子,画面和音乐简直棒极了!
对音乐有灵感、喜欢蹦蹦跳跳跳舞的孩子一定很喜欢。
之前看到评论说三观不正,都不想给孩子看了,看完觉得三观太正了。
说冒名顶替毁三观的,你们一定是没有仔细看电影的情节就来喷的。
小孩子都是像片头的菲丽西那样,活泼好动,很容易犯错误,而且毕竟菲丽西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应该只有管束而没有良好的教育。
而当菲丽西受了挫折后的表现我想也会是大部分孩子的表现吧,还有那个被冒名顶替的孩子,结局也是HAPPY ENDING!
虽然整个片子的转折来的都太快,从敌变友,从同伴变支持都过度的太快了。
但是毕竟90分钟的电影,需要轻松,需要易懂,需要好音乐,需要好画面,就足够孩子们开心的笑和会心的体会了。
什么冰冻三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给自己的孩子解释爱莎会魔法这件事的,怎么解释安娜偷吃巧克力这件事的,怎么解释克里斯托夫吃斯特吃过的胡萝卜这件事的。
(对冰雪无异议,只是拿来对比)总之,看了大家的评论,其实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儿童影片我已经觉得这部真的很赞了。
看过以后就去找了原声,孩子非常喜欢跟着片尾曲Cut to The Feeling跳舞,说明真的打动了孩子们了!
已经刷了N遍,看得很详细,片子三观没毛病!
2016年的了不起的菲丽西,说实话给当时还是小孩的我带来了不少震撼。
菲丽西不懈努力并完成自己梦想的故事,真的励志到当时的我了。
但是当我上网去搜时,结果并不似我想像的那样。
当我以为会有很多直呼“励志”的评价时,网上骂名一片,主要是针对影片的三观。
时隔四年,我重温了这部影片。
影片令人称赞的是以19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处处都有法国独有的小浪漫。
菲丽西这种致敬舞蹈致敬梦想的精神让人感动,努力、拼搏,并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而影片不足之处是在于菲丽西的塑造,这是一大遗憾。
这样强压着十几天就能练出一个芭蕾巨星,确实有点牵强。
毕竟芭蕾舞蹈演员光是练基本芭蕾就需要三四年,然后才能开始练足尖,穿足尖鞋;菲丽西的八音盒也是一大华点,电影中多次体现了菲丽西的八音盒,我一直以为在电影后期会借这个八音盒揭露身世或者认亲这样的感情线,没想到这就是起了一个让菲丽西偷取他人录取通知书的借口。
大部分的疑点就在于这几个方面:窃取他人录取通知书、一天能pass掉一个苦练十几年的女孩最后十几天就能登台表演古典芭蕾的代表作《胡桃夹子》、老师的偏袒和帅气男配的青睐以及主角光环到爆的帮忙擦了地就得到了原本是顶级舞蹈家最后只能当清洁女工的倾囊相授???
这就来到我的标题:两个角度,两个世界。
第一个角度:理智的角度。
为什么很多人看不下去?
因为这部影片实在对于那些不是主角的孩子不公平。
我们不能保证我们一定会成为有金手指的主角。
比如菲丽西窃走人家的通知书。
就算她有再高尚的理由,也不能借此来窃取他人成果。
特别是2020年查高考顶替这件大事的出现,让我不禁联想到电影这个情节。
菲丽西的行为和那些借别人身份拿别人录取通知书改变别人的一生的那些人有哪些区别?
试想而知,如果勒奥夫人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前来确认,那么卡米耶的一生就会遭受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勒奥夫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卡米耶虽然没有似菲丽西那么热爱舞蹈,但她这么多年一定为之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和艰辛,甚至是痛苦和眼泪。
她可能受过伤,可能为之舍弃了很多时光。
虽然我们作为“上帝”看到了最后卡米耶没有得到这个演出机会,可是当时的卡米耶不知道。
万一她成功了呢?
对于当时的她们都是一个变数。
那么我们就不能剥夺她的权利。
还有其他的孩子们。
从电影梅拉特的身份可以看出他是巴黎歌剧院最厉害的大师,那么他带的班肯定收的是最厉害的孩子。
并且这个班的孩子厉害到什么地步?
她们是可以与当今最厉害的舞蹈演员同台演出《胡桃夹子》的候选人,每一个她们都可能是上台的那个。
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一个只练了十几天的能一天PK掉一个这么优秀的舞蹈演员?
你说她在孤儿院也练过,好吧,这还真得感谢她在孤儿院的破坏公物,不然她要是不动一动跳一跳拉伸一下估计连开胯都开不了。
你说奥黛特给她集训过,那么至少我看来大概也就一天练个板块,弹跳、柔韧、平衡力、专注、留头甩头,不可能梅拉特每上一节课就让孩子们就做这么一个动作。
比如第一天练弹跳,假设一节课两个小时,梅拉特就让她们跳两个小时?
不可能吧。
那总得有别的动作吧。
那请问当奥黛特没有练到这个动作时菲丽西怎么做这些动作?
她妈妈冥冥之中告诉她的?
这样看来,这无疑是对这些付出了那么多的女孩的努力的否定,也是对她们最大的不公平。
要是被一个强大的对手打败,心甘情愿;关键是,对手竟是一个啥都没学过的金手指女主。
这就跟伏地魔和哈利·波特一样,你说老伏心里高兴吗?
呸,你说她们高兴吗?
她们心甘情愿吗?
第二个方面:理想的角度。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单从菲丽西奋斗这个角度真的很励志,并且舞蹈和配乐也很美。
菲丽西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努力去完成梦想这一点就很难能可贵,试问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她没有出身,没有父母,单枪匹马杀到巴黎来,就为了心中的那对舞蹈纯粹的热爱。
她知道对手强悍,可是她还是依然决定对抗到底。
凭着那纯粹的热爱,她撑到了最后,把爱灌注到舞蹈里,把舞蹈融入到生命中,这种纯粹本身就很美好。
在遭遇挫折后她虽迷茫过,但最后还是不放弃重拾信心,并且最后触及梦想。
这种坚韧本身就很令人感动。
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时,她还能做到坚守初心。
在别人的看扁和自身的不足下,她没有自卑,更没有放弃,她保持自信和努力,坚定不移,一步一步走向梦想。
这更是让人由衷地钦佩。
我认为,影片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是四个字:初心、热爱。
没有什么比初心更难能可贵,也没有什么比热爱更能推动人成长。
坚守初心是这个世上我觉得最难做到的事,因为人要面对的挫折太多了,多到怀疑自我。
能坚守梦想并把热爱注入梦想,这种精神恐大部分人都难以拥有。
当然,影片在设定上也确实太想和迪士尼靠近了。
这就造成了很多瑕疵甚至是令人作呕的设定和情节,但你不可否认的是抛开这一切,菲丽西的励志菲丽西的初心确实能打动很多人的心。
我不能同意看电影不注重三观,但我也不能认同唯三观而论。
坚持你的正确三观(前提是你得有正确三观),然后,领悟初心。
以上。
BTW,我觉得奥黛特那条线没有挖干净。
奥黛特明显是个有故事的人,可是电影仅用一场大火交代了她的全部。
梅拉特和她之间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们可以当做法式小浪漫,那么勒奥夫人对奥黛特的莫名其妙的敌意和最后她说“和奥黛特一样”似乎是她知道什么就很奇怪了。
除非你来个奥黛特外传,那么奥黛特这条线完全是多余,没有推动情节发展不说还使电影不够完整。
以上的以上。
对中文片名不感冒,但我知道知道外国片名得翻译得大众化。
配音和我的预期有出入,配乐也是一样,可能是习惯了美国动画的风格。
动画就是单纯而且夸张,常见的——出身低微的小孩受落寞的大师的指导,打败出身不俗有实力但没有热情的对手——这样的剧情。
俄罗斯王子似乎和勒奥家的姑娘一样,人设上有一定的毛病,但作为孩子还是没有太过分的,王子虽然轻浮但没有咄咄紧逼,勒奥虽然任性霸道也知错能改。
一开始感觉在维克多这条线描写欠合理,后来想想也没有,孩子的青春也就是这样带些鲁莽和自私,容易情绪化,但仍旧抱有那份奋不顾身。
家长一辈的设定里有好也有坏。
好的部分是在,菲丽西在被赶回孤儿院之后,孤儿院的家长能支持她回巴黎追梦,这我是真没想到。
这就表现了真正关爱孩子的家长,会防止孩子乱跑,会防止孩子胡乱做梦,但不会妨碍努力追梦的孩子。
而勒奥家的妈,贯彻了刻薄恶毒的风格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最后居然拿着扳手和大锤子去打小孩,张牙舞爪地像一些玄幻童话里的巫婆,我真觉得不合适。
最后的选拔时两个候选人斗舞,斗舞的概念我知道街舞有,在优雅的芭蕾里引入斗舞也确实是个创意。
没有过度挖掘老师黛丝特的过去,这我可以接受,但我觉得埃菲尔最后要是露个脸,肯定会是个小惊喜吧。
还是露脸了我没认得?
这部电影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贫穷女孩的梦想实现了。
菲丽西成长于孤儿院,有一个成为芭蕾舞蹈家的梦想。
有一天她和另一个男孩儿逃出去了,到了巴黎,被一个女仆收留。
因为富家女摔了她的音乐盒,她就冒用富家女的名额进入歌剧院学习芭蕾。
她基础太差了,眼看要被淘汰,没想到女仆曾是芭蕾大佬,帮她很多。
最后她因为热情得到乐舞蹈老师的欣赏……总之,这就是个拼图🧩,只管把板块拼上去而不考虑情节的合理性,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菲丽西偷了富家女的名额还撒谎,靠女仆良多还白眼狼,富家女从满口毒言到帮助女主转变极其突兀,而女仆和芭蕾老师的爱情就是俗套结局中的俗套。
女主的青梅竹马、女仆老师、富家女、芭蕾老师都是她实现梦想的工具人。
都说电影是造梦的机器,每看一部电影,都好像做了一个梦,因为是梦,所以远离现实的这段时间显得格外美好如今存世的好电影,大都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而这部《了不起的菲丽西》则是一部太不现实的平凡之作都说电影是造梦的机器,每看一部电影,都好像做了一个梦,因为是梦,所以远离现实的这段时间显得格外美好如今存世的好电影,大都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而这部《了不起的菲丽西》则是一部太不现实的平凡之作首先,这个故事太平庸,底层小人物追梦成功的故事随处可见。
故事里这个一无所有的女孩热爱跳舞,于是就从孤儿院跑到了巴黎,然后就开了挂一样,梦想一点点的都实现了,虽然也设置了一些困难,但大部分的困难看起来也都不太难耶基本上看了开头,就知道女孩最后一定会站上最重要的舞台,男主角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他男一和男二基本都很酱油,存在感薄弱在如此一个俗套的故事里,身经百战的观众看不到任何的惊喜,只有持续的套路。
就好像猜谜游戏一样,一下就猜到结局,那就太没劲了其次,故事里的菲丽西有主角光环,她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给她设置的困难解决起来也都轻而易举沮丧,失败都持续不了多久,很快她就会打上鸡血,凭借着影片里不断说的对舞蹈的热情战胜一切没有目标却在努力的对手因为她的热爱,她就一定会成功,这种套路化的成功再加上主角光环,让这个故事看起来很虚,这种没有现实基础的故事注定了不接地气有点像小时候看的那些套路化的童话故事,王子跟公主最后经历了所谓的磨难后,一定会在一起,在这个故事里也是这样最后,我想这个故事立不住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无法打动观众。
动画里这种浮于表面的叙述和成功,不论多套路化,也一样是飘着的,无法击中人的内心,调动不起观众的感情,那么这个故事就是失败的,同理,这个动画也就流于平庸了。
随便数一数,感人至深的动画们,《飞屋》,《瓦力》《超能陆战队》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戳中了观众,飞屋是老夫妻之间的情侣之情,瓦力是机器人之间的爱情,超能陆战队是好朋友之间的那种友情,在情感的刻画上,好的动画都做了足够的铺垫,故事里的感情也是积累递进的关系,而在这个动画里面却看不到,不论是菲丽西跟男主的感情,还是与瘸腿女之间的师徒感情,都浮于表面,甚至叛逆的那一段也都像是刻意给主角加的磨难一样,没错,主角一定要失败一次才能涅槃重生这是不是太刻板印象了?
或者这个套路可行,但能不能在套路里真诚一点?
能不能不要让这次失败看起来就像是主角自己作的一样?
哦,不对,这次失败就是菲丽西自作自受的呀之所以我还能给这个动画到三星,完全是因为动画的画面做的够靓丽,鲜亮梦幻的巴黎,还在建的埃菲尔铁塔,这些小调料小设置,倒是有点小精彩,但是,故事本身都出了毛病的话,也实在无法给出高分了
本年度看过的极度差劲的励志动画,最为糟糕的励志电影。
强烈介意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要看了,省得影响三观。
追求梦想,排除万难地实现它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浪漫而美好的,然而这部影片说的了不起的女主实现梦想是这样子的:无名无权的可怜孤儿想进入巴黎的国家剧院高级舞蹈班可以通过偷走别人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并且还能立马被牛叉的老师原谅。
从劈叉、热身的基本功都不会到成功pk掉一个从小习舞,舞技卓越的女孩只用一个老师指导大概三个小时。
成功淘汰7位通过层层筛选进的国家剧院的舞者只用七天,并且在这七天有时间和男主聊天,泡吧,参观办公室,和男二到天台看个小风景,搞个小暧昧,去埃菲尔铁塔约个小会。
之后,和舞蹈技巧上完美的女二尬个舞便成功抢走女二饰演某牛逼舞台剧的机会,并且原本跋扈恶劣的女二突然成了圣母,帮着女主去对付想着为自己讨回公道的妈妈。
影片从头到尾在向观众洗脑:你有梦想,你有热情,所以能成功吸引所有人的注意,而且会无私无脑地帮助你,包括国家剧院最优秀的编舞老师,曾经最优秀的舞者,目前电影里舞技最完美的女二和男二。
你有梦想,有热情,所谓的基础功,练习,天赋什么的,便不算什么。
能在十天一边脚踩两条船,一边就可以从麻瓜成为最优秀的舞者,成为舞台剧的女主角,走上人生巅峰。
你有梦想,有热情,所以偷盗,撒谎,冒名顶替,差点毁掉另个女孩的人生,乱发脾气,玩弄别人感情,不算什么,而且能迅速被原谅。
剧情俗套且狗血。两个男主的戏份完全没必要啊。唯一的优点大概是芭蕾画的真的好看。
要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轻言放弃。
可爱,可爱的地方太多了!分享梦想原来有这么伟大的能量,除了炽烈的热情和爱,男孩女孩细腻的小心思也都表现出来了。当心情低落的时候选择看这样一部动画片真的是百益无一害。我发现在看过《冰雪奇缘》和这部电影之后,我对红棕色头发扎着麻花辫脸上长雀斑有着海绿色眼睛的女生越来越没有抵抗力了!
会不会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
音乐很棒
价值观不正啊~有段芭蕾比试算是高潮~这片我居然都看完了~
一部展现在当代动画技术发展到多么华丽的程度下,缺乏合情合理设定与剧情以及忽视细节的情况下,会多么让人无法投入。细致的画面下,却给人粗糙的不适感。
可以速成的芭蕾舞,可以冒名顶替他人的女主。。为了开挂而开挂的剧情。。虽然动画的芭蕾片段挺美、扫地姑娘教习女主的片段挺有爱。。但剧情和节奏实在是差
公映3D。歌剧院斗舞;自由女神像大战
如果不是一边打游戏,一边看,我可能会快进,故事很美,只是讲述的有点平常。
有希区柯克的味道,好喜欢这种套路深的关于梦想的电影,完全挡不住
小胖子一星@_@
冒名顶替是犯法的吧...
浪漫法国梦
我只想知道巴黎最好吃的牛排在哪里。ps:我发现动画片里的胖子都是超可爱的好人,最瘦的那个往往是最坏的。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吃的胖点。
一般,一一很喜欢
孩子舞蹈学校推荐 励志 但不认同里面女主采用偷盗 隐瞒等手段对待女二 而且里面俄罗斯男的角色莫名其妙 没看出来他喜欢女主的动机和原因 太生硬 整个剧情也没看出来女主的天赋异禀 但就是一下子试镜就被老师相中了 总之就看看画面还行 让孩子看看芭蕾动作的优雅 剩下的真不敢说值得看
真勇敢
孤儿偶遇扫地僧传授舞林秘籍,从而成为舞林高手的故事。
对舞蹈的热爱我理解,但是这不是女主做出那些行为的借口。芭蕾很美,剧情很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