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内地要上映一部美国电影《我的间谍前男友》(The Spy Who Dumped Me),台湾译作《老娘也要当间谍》。
瞧这海报画风,这译名,很不像好莱坞正经大片的架势,估计也就是部B级喜剧动作片。
我说过,特工啊间谍啊之类的片子我还蛮喜欢看的,但这部无需去影院看了,因为网上已经有高清熟肉资源——心疼内地发行商啊,估计票房得扑街了。
话说火箭少女101的Yamy给这电影唱了宣传曲《别惹女孩》。
之前《西虹市首富》、《快把我哥带走》、《悲伤逆流成河》、《李茶的姑妈》都搭了火箭少女的歌,而下周要上映的刘镇伟导演的《功夫联盟》,也还要继续搭。
这俨然成了火箭少女刷资源的固定操作了,当然影片发行方也是想沾一沾粉丝经济的流量。
但除了段奥娟的《陪我长大》还能一听,其他的都难听极了,也谈不上和电影契合。
《我的间谍前男友》有点类似于2015年那部杰森·斯坦森和裘德·洛都来做配的《女间谍》(Spy),不是主打硬桥硬马的特工,而是都市小妞的笑闹间谍风格。
女主Audrey某天意外发现前男友Drew竟是一个CIA间谍,Drew在她家留下一座藏了U盘的奖杯,引来各方正邪势力抢夺,因此她与闺蜜Morgan被迫卷入到这场惊天大阴谋之中,两人迷迷糊糊踏上拯救世界之路,在欧洲一路闯荡。
演“间谍前男友”的是贾斯汀·塞洛克斯,是《霹雳娇娃2》里德鲁·巴里摩尔的重金属渣男友,是詹妮弗·安妮斯的前夫(跟布拉德·皮特有了同样的身份),来头不小,在片名里也刷足了存在感,却在影片开始十几分钟就中枪身亡,想必不会打个酱油就挂的——果然尾声时反转复活了。
影片要说最好看的地方,是环球打卡。
片中角色的足迹遍布洛杉矶、维也纳、布拉格、柏林、巴黎、莫斯科、布达佩斯、阿姆斯特丹,也不管剧情是否真的需要,但风光还是美的。
影片里致敬或者说作为一个梗,出现了碟中谍一般的爆破和大闹剧场演出、007一般的型男人设,还出现了爱德华·斯诺登和中国黑帮(the Chinese mafia)。
也有些重口味场面或台词,例如生切大拇指,例如闺蜜给母亲发自己炮友的dick photo还大肆讨论,例如女主把U盘藏在自己的vagina里,这些在汉译字幕都会净化吧。
哈哈,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片子开始后没多久的一场室内打斗戏时,一个伪装成闺蜜炮友的杀手在搏斗时清晰可见地正面露鸟了,明天上映版本里肯定是要删掉的。
To summarise,作为一部爆米花片还是看得下去,娱乐性较强,在不打球的工作日夜晚陪你度过近两小时,还是能杀杀时间。
迎合一下市场的需求,点评一部正在热播的美国电影——《我的间谍前男友》。
关于这部作品,网上的评论参差不齐,有高声喝彩的,也有口诛笔伐的,有点赞演员搞笑魅力的,亦有嘲笑演员恶俗表现的,总而言之,双方对立明显。
如果让笔者评分,“50分”(满分一百),精彩的搞笑桥段可以值100分,但无聊的剧情却一文不值,两者平均一下,不多不少,正好“50分”。
美国电影《The Spy Who Dumped Me》作品类型:喜剧、动作主要演员:Mila Kunis、Kate McKinnon故事概述:讲述Audrey与Morgan误打误撞卷入了“国际间谍战”,为了摆脱国际杀手的追踪,两人在特工Sebastian的协助下,开始“间谍游戏”上映时间:2018年10月19日在中国上映
作为一部女性气息浓郁的好莱坞喜剧类动作片,观众很容易将此片与年中上映的女版《十一罗汉》(真实片名为《瞒天过海美人计》)做比较,两者孰优孰劣?
从演员阵容来看,“美人计”更胜一筹(毕竟这么多奥斯卡名角参演);从故事角度来看,两者半斤八两(都属于滥竽充数,圈钱没商量);从搞笑水准来看,本作足以秒杀对手。
(笑话很贱、很萌、很内涵)简单比对后,正式进入点评阶段。
先来聊一聊演员聚焦三个人——Mila Kunis、Kate McKinnon、Sam Heughan前两人是主角,闺蜜两人组,Mila负责发呆、卖萌;Kate负责吐糟、犯贱。
这两个人搭在一起,酸爽风味,无人能敌。
借此,顺便谈一下演技,Mila不及Kate!
前者在部分镜头中的肢体动作略显僵硬,不如后者自然得体、挥洒自如。
不过还好,配在一起时,显得不是那么明显。
Sam,帅气小哥(神似Ronan Keating),出演特工,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脑子动一动。
①耍帅!
就喜爱单干的他,仅凭一己之力,屡次单挑敌对势力,肆虐对手,独闯龙潭、入虎穴,一路开挂,呵呵,无敌了。
②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他的存在给影片增添了几分雄性魅力。
再来谈一谈剧情事件起因:Audrey由于前男友(Drew)的关系,无意间卷入了间谍战,一时间,孰是孰非,无从考证。
事件过程:Audrey与Morgan陷入了杀手的围追堵截(欧洲溜一圈)中,危难时刻,帅气特工(Sebastian)出现了,事件的真相开始被揭开。
事件结果:搞笑两人组(闺蜜)完胜,Audrey似乎还赢得了爱情,happy ending。
这种故事,有啥可说的?
就是这么简单、无聊、俗气。
a,简单:故事架构简单,人物构成简单。
b,无聊:事件推进无聊,“主角太牛、反派太弱”无聊。
c,俗气:剧情套路俗气,配角设定俗气(为什么要与前苏联连在一起?
“冷战思维”余音绕梁,开场一曲蝎子乐队《wind of change》已经说明了一切)。
最后看一看卖点①Mila Kunis+Kate McKinnon(闺蜜情深深,搞怪乐悠悠)Mila的卖点是脸蛋漂亮(演技不行),幸好现在是个“看脸”的年代,所以顺利俘获观众的心。
Kate的卖点有二其一,“出柜”女演员,是不是足够吸睛?
其二,演技惊人,全程看其搞怪、卖笑。
②配乐悦耳说到配乐,简单提几首穿插于影片中耳熟能详的曲目。
a,《Wind of Change》(德国老牌摇滚乐队Scorpions的经典之一,建议读一读歌词,这里就不多说了)b,《Fun in Acapulco》,来自猫王(美式摇滚奠基人)c,《Bad Girls》,来自备受争议的俄罗斯朋克乐队Pussy Riotd,《Don’t Know Why (You Stay)》,来自美国小清新乐队The Essex Green...歌曲不少,篇幅关系,不一一详述,有兴趣的可以下载OST,静心聆听。
③笑料a,擦边球笑料(荤段子,听多了,容易腻),很贱、很萌,没营养、很好笑
b,黑苏联、东欧。
为什么那些杀手都被塑造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傻大个?
尤其是那个前苏联体操选手(职业杀手),简直就是“神情木讷、单恋平衡木”的战斗机器
c,自嘲、自黑。
连美国本土机构都不放过,各类谍报机关(CIA、FBI...)一个都不能少,自黑杀
想说的就这些,下次见了。
编剧★★★☆☆(故事编得不咋的,关键是对白出彩)导演★★★☆☆(以女性的视角,拍出了一部纯女性的作品,集“间谍、动作、搞笑”于一体)演员★★★☆☆(一星给Mila的脸,一星给Kate的演技,一星给Sam的颜)剧情★☆☆☆☆(故事弱爆了,要不是Kate全程耍宝,估计很难坚持看下去)视效★★★★☆(欧洲的景色迷人,建筑、街道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音效★★★★☆(不愧是好莱坞“爆米花”电影,这配乐,帅呆了)推荐度★★★☆☆(2.5星,特别轻松的作品,令你开心一笑)
看见好多评论都在说闺蜜世界第一!
环游欧洲双手举赞!
耶耶耶!
但我看到的大概是很多被前任甩的人都幻想过的场景吧。
这家伙一定会后悔,我还会见到他,他会回来求我,告诉我他还是最爱我……想想就很爽。
怎样爽得更鹤立独行呢?
这就看功夫了。
首先,在某个毫无征兆的夜晚,前任突然打电话回来找自己了。
然后出现3分钟后,作为一个称职的前任,他就挂了,走得很安详。
而我身边有个超有趣的小姐妹,在我失恋又冲线30岁时,陪我不顾一切来了一段超嗨的欧洲之旅,在旅途中我遇到了个金发碧眼一米九吊打前任的大帅比,陪我一路冒险,左勾拳右勾拳打飞坏蛋保护第一次当小公举的我!
我们再来个暗生情愫,火花四溅……小哥哥我要靠你的胸肌啊!
“Have you ever, in a whole life, felt so alive?”作为一个喜欢热闹喜欢不顾一切想抓住冲动尾巴的老少女,全剧对这句话最动容。
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翻转,从每天日常的无聊生活中炸出来!
划重点!
炸!
炸出来!
不用请假,不用打包行李,不做攻略,不用想着抢廉价机票省钱,护照就放在车上(美国人还不用担心签证鸭)……都要死啦,去欧洲!
一定要去欧洲鸭!
杀到机场买了机票就飞维也纳。
这才是无束缚,真正的说走就走的旅行鸭!
旅行也不是单单在景点打卡拍照狂吃美食,而是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地上演飙车逃命揍坏蛋骗小姐姐护照的惊险小游戏,道德法律police蜀黍一边去,虽然不知道要怎么样拯救世界,但老娘撸起袖子冲上去就是干!
当然,我还是会偶尔想起前任,他的好,他的温柔,他曾经带给我的快乐……即使有大帅比哥哥站在我的身旁,我依然是个长情的人,我真心爱过你啊asshole前任……然后,发现,当前任和我一起的时候,大帅比哥哥早就在一旁也注视着我,觉得我是个有趣的妹子呢。
老娘的光芒谁都遮不住啊!!!
虽然我自己并不知道啊!!!
原来我比我自己想的好这么多的吗?!!
这么多的吗?!!
但是,如果想起再也见不到前任,我还是会难过啊,我还没有想好往前走,还没有一拳挥到你脸上给你个老娘版的kiss goodbye啊。
果然!
前任总是喜欢在你好起来的时候,诈!
尸!
鸭!
噢漏我的天!
你真的回来了!
你真的求我了!
你真的后悔了!
我终于可以冲你发泄我积攒了这么久的怒气:“(你回来找我)是不是觉得我永远长不大,或者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你是不是觉得我永远不会质疑任何事情?
You hurt me.”"I 'm so sorry. I had to. 当我看到你一路以来的表现(改变)之后,我比以前更爱你了。
"真的有那么一刻,我相信了,我想我终于等到了。
但是,等等,怎么感觉你变了,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好人鸭?!!
“You can trust me.”"Really? 但是当时是你叫(教)我不要去相信任何人的啊。
气死我了,豆瓣BUG,要么发不出去,要么复制不出来,只好把写的话截图贴上来。
本片单就片名来看就是一部充斥着爆米花的电影,一定程度上似乎说明本片并无亮眼之处,但小编看过这部电影之后还是觉得本片值得推荐给大家,首先本片如果单看片名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但好在本片全程和前男友没有太大关系,整体是围绕双女主的设定,前男友的出现不是被打就是被杀,所以本片可以说是一部间歇打渣男的双女主特工电影,喜剧和动作在本片中各有侧重,笑点不俗,动作戏也是拳拳到肉,并无任何偷工减料之感,整体剧情的节奏把控和发展都有着出人意料的亮点,一部简单的喜剧片,却确确实实的做出了令人惊艳的成绩,一部电影除了精雕细琢之外,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亦是其可傲立于世之根本,一味投机混迹于世者,可能会跟随着潮流分一杯羹,但其势不长,其运不济,终将被时代抛下。
就本片而言,也许并没有多么大的设定和剧情做支撑,但本片就是在一个平凡的题材之下,将其仍然演绎的有声有色,化腐朽为神奇才会更被世人称道!
穷尽一生追寻的那一抹虚无,死神面前的那一丝不惧的从容,奋不顾身的背后,是一颗无所羁绊的狂妄,奋不顾身的决绝,是否少了一丝该有的迟疑,也许已经是时候回头,毕竟,漂泊并非终点!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诗词里的影院》
诗词里的影院
高贵冷艳的女狙击手问:目标?
买主答:两个美国蠢女人。
杀手用枪镜瞄了整个布拉格广场,发现了至少不下于三对美国闺蜜,都属于真蠢、真蠢、真蠢那种,不得不叹口气转而用其他方式找寻。
这种美式自损幽默我没觉得好笑。
但是女导演硬是把一部乌烟瘴气的萌蠢女闺蜜亡命欧洲间谍游拍成了一部枪火大剧,顺带扯了一把闺蜜信任和自我成长的主题,不得不说,美国电影很喜欢政治正确。
当然,我也喜欢政治正确。
两位女主,一个逗比不靠谱,一个木讷没自信。
简称逗女和木女,木女是一个便利店员,沉闷呆板,两次大学都没读完,她的口头禅是:我什么都完成不了,我很没趣我很差劲。
逗女家庭中产,父母的宠儿,极度不靠谱,口无遮拦,但是很为朋友着想。
两人同样的人际关系失败,事业失败,爱情失败的败犬女王。
木女男友是间谍,留了一个U盘在她这里,被各国黑帮追杀。
木女被卷入抢夺U盘的混战,和逗女一起要将U盘送往维也纳,一路上惊险不断的过程。
当然,前男友才是反派,而且不论电影回忆了多少他们相识相恋的过程,前男友一直是否定木女的,他认为她就是什么都完成不了,极度没自信,没行动力,没用的一个人。
而在惊险过程中相识的特工小塞同学,却是用自己的角度重新解读了木女。
当木女说自己如何如何没用、什么事情都完成不了的时候,他会说,不啊,你很厉害,你能把U盘收藏得好好的,酷刑拷打你都忍下来,比一般人厉害多了!
整个逃亡和误会和反转的过程中,他们二人始终相信对方,肯定对方……当然,电影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这才是真正的爱人。
无论对方在世人眼里是多么的不成功,废柴,败犬,在他(她)眼里总觉得他是对的,有自己的优点。
我不得不想起小时候看的一个外国通话故事叫《老头子做什么都是对的》,老头子去集市卖猪,以物换物,最后不停地换,换回了一袋烂苹果,旁人都说这下你吃大亏了你老婆要骂死你了。
但是当老头子回家后老婆婆热烈的给他一个吻,说你怎么知道我要做苹果派呀!
相处真的不能用理智来平衡。
再回来说逗女,逗女就更糟糕,疯疯癫癫,但是她最后靠坚定的意志力和自信,战胜了女杀手,在自己的人生中打下了第一个哒BOSS,跨越了极为重要的一关。
其实我想说的是,第一,不要看低任何人,人是复杂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算不靠谱如逗比女,也有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
第二,予人信心和爱,很重要。
整部电影欧洲之旅画面非常养眼,阿姆斯特丹的小河边的船屋,多瑙河的明净,布拉格的建筑,就如同逗女的妈妈吐槽:我不喜欢东欧,太哥特了!
全程的间谍之旅就是如下图这样鸡飞狗跳,两个蠢女人笨手笨脚,连摔带爬躲过一轮轮杀机。
关于成长,内在的圆满,这个话题永远是讲不完的,我甚至有时候觉得,蠢其实是一种淳的境界,比起大多数自作聪明的人来讲,何不蠢一点?
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喜剧,其实是不太搞笑的,有很多笑点很美国式,但是电影本身的完成度是很高的。
其中对于闺蜜之间的信任,对于废柴的成长,你可以在里面看到无趣沉闷的自己,可以看到哼哈二将的自己和朋友,以及那些神神叨叨的日常糗事。
有点荒唐的剧情 看似普通和二货的2个女人 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过五关斩六将 比那些大老爷们还厉害 一次次逃过很多坎说说是间谍前男友 其实他们才是故事的主角其中有一部分比较有人情味的 他们和女杀手说道好闺蜜她们知道彼此所有的事情好和不好的 女杀手好似很怀念这样的闺蜜之情U can trust meU said don't trust anyone也是我人为比较经典的对话
自己看的,看预告的时候还吃了一个苹果,没想到坐在旁边的妹子竟然吃了一份自己带的盒饭。
台湾片名:老娘也要当间谍,真是一句点题。
特工长的都挺帅,可惜印度小哥炮灰了。
闺蜜也是够疯狂,身手也是十分了得,最后杂技那段真牛。
今天运动的时候看了Deadpool1.今天出门忘带钥匙;健身少带了换的衣服;想要避开同学自己待着却被逮个正着;看完电影又遇到了一个同学。
今天过得有点心不在焉,但是和同学聊聊天还是很有收获。
#Moviepass 49th
高贵冷艳的女狙击手问:目标?
买主答:两个美国蠢女人。
杀手用枪镜瞄了整个布拉格广场,发现了至少不下于三对美国闺蜜,都属于真蠢、真蠢、真蠢那种,不得不叹口气转而用其他方式找寻。
这种美式自损幽默我没觉得好笑。
但是女导演硬是把一部乌烟瘴气的萌蠢女闺蜜亡命欧洲间谍游拍成了一部枪火大剧,顺带扯了一把闺蜜信任和自我成长的主题,不得不说,美国电影很喜欢政治正确。
当然,我也喜欢政治正确。
两位女主,一个逗比不靠谱,一个木讷没自信。
简称逗女和木女,木女是一个便利店员,沉闷呆板,两次大学都没读完,她的口头禅是:我什么都完成不了,我很没趣我很差劲。
逗女家庭中产,父母的宠儿,极度不靠谱,口无遮拦,但是很为朋友着想。
两人同样的人际关系失败,事业失败,爱情失败的败犬女王。
木女男友是间谍,留了一个U盘在她这里,被各国黑帮追杀。
木女被卷入抢夺U盘的混战,和逗女一起要将U盘送往维也纳,一路上惊险不断的过程。
当然,前男友才是反派,而且不论电影回忆了多少他们相识相恋的过程,前男友一直是否定木女的,他认为她就是什么都完成不了,极度没自信,没行动力,没用的一个人。
而在惊险过程中相识的特工小塞同学,却是用自己的角度重新解读了木女。
当木女说自己如何如何没用、什么事情都完成不了的时候,他会说,不啊,你很厉害,你能把U盘收藏得好好的,酷刑拷打你都忍下来,比一般人厉害多了!
整个逃亡和误会和反转的过程中,他们二人始终相信对方,肯定对方……当然,电影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这才是真正的爱人。
无论对方在世人眼里是多么的不成功,废柴,败犬,在他(她)眼里总觉得他是对的,有自己的优点。
我不得不想起小时候看的一个外国通话故事叫《老头子做什么都是对的》,老头子去集市卖猪,以物换物,最后不停地换,换回了一袋烂苹果,旁人都说这下你吃大亏了你老婆要骂死你了。
但是当老头子回家后老婆婆热烈的给他一个吻,说你怎么知道我要做苹果派呀!
相处真的不能用理智来平衡。
再回来说逗女,逗女就更糟糕,疯疯癫癫,但是她最后靠坚定的意志力和自信,战胜了女杀手,在自己的人生中打下了第一个哒BOSS,跨越了极为重要的一关。
其实我想说的是,第一,不要看低任何人,人是复杂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算不靠谱如逗比女,也有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
第二,予人信心和爱,很重要。
整部电影欧洲之旅画面非常养眼,阿姆斯特丹的小河边的船屋,多瑙河的明净,布拉格的建筑,就如同逗女的妈妈吐槽:我不喜欢东欧,太哥特了!
全程的间谍之旅就是如下图这样鸡飞狗跳,两个蠢女人笨手笨脚,连摔带爬躲过一轮轮杀机。
关于成长,内在的圆满,这个话题永远是讲不完的,我甚至有时候觉得,蠢其实是一种淳的境界,比起大多数自作聪明的人来讲,何不蠢一点?
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喜剧,其实是不太搞笑的,有很多笑点很美国式,但是电影本身的完成度是很高的。
其中对于闺蜜之间的信任,对于废柴的成长,你可以在里面看到无趣沉闷的自己,可以看到哼哈二将的自己和朋友,以及那些神神叨叨的日常糗事。
如何快速的害死一个间谍,那就是给他一个逗比女朋友,再配一个搞笑女闺蜜。
《我的间谍前男友》就是这样一部,靠逗比风格横行欧美,挑战美俄各国特工的奇葩电影。
米拉·库尼斯这几年风头正劲,总是演一些很有性格且经历奇诡的女主角。
在这部黑色幽默喜剧中,她的角色也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
发现男友是间谍时,一脸懵逼,看起来就是个人畜无害的平常女子;但是转眼受了前男友的托付,就敢只身去欧洲,完成历尽艰辛的间谍任务;被俄罗斯女特工绑在库房里虐待时,一串口不择言的脱口秀,又凸显逗比本色。
如果说米拉还有一点女主的包袱,那么女二,凯特·麦克金农,就是大写的“逗比”本尊了。
一副爆炸头,一脸欠扁样,活脱脱女版吴孟达(对,30多岁时候那个吊样)。
她的行事风格,以及一脸“管我鸟事”的表情,基本上是好莱坞标配的“搞砸一切”型配角。
就是这两个一事无成又毫无一技之长的“贱贱女间谍”,居然就上天入地,横行欧美,不但单挑美国情报局,还要智斗俄罗斯女特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罗斯女特务的戏份中,居然还带出几丝艺术片的范儿。
对,就是那个留着男人头,秃眉瞪眼,一脸生无可恋的女N号,让这部逗比喜剧,多了一丝冷酷色彩。
她优雅的爬上秋千一样的大绳,翘起优雅的芭蕾脚,然后优雅而残忍的踢向女主角的脸。
是的,女主角被揍惨了。
《我的间谍前男友》,最大的问题是男性角色比较脸谱化。
不论是打酱油的前男友间谍,还是中间化敌为友的第二男友,还是那个贱贱的印度小哥间谍,都没什么存在感。
屡次出场的他们,更像是为了带出各个欧洲城市风景,而分批领盒饭出现的不同“导游”。
但好在,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停不下来的节奏,以及“碟中谍”式一个谜底接着一个谜语。
于是,带着观众一直在奔波,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被下一个视觉奇观吸引。
在一阵笑闹追逐中,双女主们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不但将坏人制服,甚至还顺手实现了多年梦想。
最后收尾的摆拍式双间谍执法,很明显是为了续集造势。
这个模式,有点像早年间的“霹雳娇娃”,几个姑娘一边耍嘴皮子,一边解决一堆坏人,然后一边谈恋爱一边完成任务,顺便还把全世界畅游一遍。
是的,从现在的反馈来看,这对贱贱的逗比女间谍,还是很讨喜的。
她们的续集应该也不会太远了,毕竟这种瘦虎肥龙式的黑色喜剧,双女主不是很多。
米拉·金农二人组,未来可期!
【原创声明】本文由费尔牧影院原创,欢迎转发评论,请注明作者。
把生活中闺蜜间的幽默和友情通过一个具有无数谜团的特工男友展开,剧情很精彩,不知道结局所以更吸引人,知道结局又有未解谜团,值得一看。
闺蜜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了解对方的优缺点,才会有非常默契的配合!
特工也是人,也有感情,但是往往会以为要完成秘密任务而把危险带给亲人朋友,所以和特工有瓜葛的人最终都会被伤害。
女主人公无意间打破了这种规则,把运气变成了最好的保护伞。
但是男友真的值得信赖吗?
他到底是真是假的爱她?
有史以来最好闺蜜 。。。。你们俩干脆在一起算了 男主很帅
一般好笑nei
两星 和李茶的姑妈 西虹市首富一个等级 无聊恶搞低俗
既没有动作,也没有笑点,几个主演在片中跟傻子一样,说着不好笑的笑话。
很可爱,角度也很女权,Kate喜剧至宝。真的很喜欢这种喜剧,搞不懂大众审美
没有间谍,前男友出现几分钟就死了然后又复活了然后又死没死忘记了,努力搞笑却不好笑,全程扑克脸看完,难过。
哈哈哈哈总评:是会【开1.25倍速+不会看第二遍】的剧。
正宗“欧洲攻略”,开场20分钟才火力全开。编剧团得有10个人吧,各条线水平不一参差不齐,看到后面基本被绕晕,人物动机线索瞎扯给凑一块了。笑料全靠自黑堆,斯诺登啦,美国持枪啦,主角光环炮灰路人啦,本质上是爽片模式的小妞电影,笑一笑完事。
女一女二应该换一下吧
动作戏部分还是挺帅的。
喜剧片 ??一点都没感觉到喜剧的氛围
天呐,虽然有点血腥和重口,但真的笑死😂如果喜欢SNL的话,强推! Kate McKinnon演的~
无功无过,基本就是美国佬的欧洲游。
《特工神童》老爸老妈是特工,《特工强档》女朋友是特工,《特工争风》情敌是特工,《格林斯比》弟弟是特工,《特务亲家》亲家是特工,《乌龙特工》老同学是特工,《豚鼠特工队》宠物也是特工……颤抖吧,地球早就被特工占领了,你身边要是没个特工你都没资格当主角
一般般,不是很搞笑。但结尾看到的续集的可能——逗比姐妹花特工!
主要还是农农好笑啊,特别是穷追猛打cia上司(终于get GA的脸了)就是我看到美丽大姐姐的内心写照
干瘪无聊,火急火燎地迎合着时下的风潮去讨好观众;另外这个配口型版拷贝真是“What the DUCK !!!”
30/100 米拉库妮丝再批量生产这样伪女性主义的垃圾我真要把她彻底拉进黑名单了。
纯是冲着Kate去看的 果然她实在是太好笑了 但剩下的都一般般了 发现一个细节 中途女主把U盘藏在了B里 但是在原版音轨上被活生生换了一个音色改成说藏在口红里 一声十分突兀的Lipstick 也算是国内特供了
就真滴很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