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热血合唱团》上映,本打算迟几天再看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结果没等看就下线了,真的有那么差吗?
我对华仔的认真精神一直很敬佩,所以更是充满疑惑和期待。
昨天晚上,无意中看到《热血合唱团》可以用VIP看,我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含着泪看完,满满的正能量,我给它点亮了五颗星。
电影很像是《放牛班的春天》的香港版,一群不被人看好的学生,被校长召集在一起组成了热血合唱团,由著名指挥家严梓郎来指教他们,把他们从一盘散沙变成了一个团结、自信、充满希望的团队,最后用自己的心声和歌声感动和征服了全场,他们果真赢了!
整个电影就像香港的一个缩影,到处都是香港元素,不同性格爱好的学生,以丛山翠绿为背景下的香港街景,底层小市民的艰辛、杂乱的贫民区、狮子山下的歌曲……华仔这些年来一直在支持香港本土电影的发展,或许这就是一个香港艺人最温暖赤诚的情怀。
电影中除了华仔没有什么大牌和流量明星,只有一些看似熟悉却又早就被人遗忘的老面孔做陪衬的绿叶,连学生们的颜值也都一般,反而更像那些不受喜欢的学生,但就是这样的“问题孩子”,在一起历经九个月的蜕变,终于变成一只只蝴蝶,轻舞飞扬。
华仔饰演的严梓郎,与“有教无类”的学生们相互鼓励和配合,终于找回了自信的自己,也让孩子们重拾了希望,连偷东西的小龙都知道补过,成绩从未及格的信希竟然三科都考过了70分,一直闭口不言的自闭症女孩天天盯着一个红水杯,最后竟也开口说出自己想当歌星的梦想并在比赛现场放下了水杯和伙伴们一起手拉手唱歌……有教无类的口号已经提了好多年,但是很少有人能坚持做下去,我们不能把所有孩子有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都是有不同的特点的,有时随其自然会找到希望的起点。
影片的结尾太感人了,孩子们在没有指挥的舞台上演出,小龙代表大家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孩子们认真的演唱让自己的光彩鲜亮地绽放出来,博文哭泣着录视频给严老师看现场演出,严梓郎在机场对着手机忘我地指挥,小龙用口琴吹响了主旋律,信希和几个男生唱的Rap让合唱多了少年的风采,而博文最后在父亲的理解下重新走上舞台和朋友们一起演唱……台下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孩子们的家人、老师都被深深地感动,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或许周围的光芒太亮,有时会不被关注,但给他们信心和关爱,他们一定也会熊熊燃烧,光芒万丈!
刚刚与孩子们一起看了偶像刘德华的新片《热血合唱团》,这部电影讲述了刘德华扮演的旅美华裔指挥家严梓朗接受恩师邀请回国,参与恩师旨在教育挽救差学生的“热血合唱团试验计划”,担任热血合唱团指挥,带领一帮废问题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互相治愈,最终在合唱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寻找到人生价值的故事。
虽然剧中有很多桥段莫名其妙,譬如这个b计划,但是这仍然不失为一部好剧,一帮原生家庭的孩子,虽然各有问题,有和母亲相依为命,偷拿东西的小龙,有父亲家暴的希西,有压力山大的富二代,还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通过音乐互相疗伤,最终他们的家庭也因为他们的改变而变的更好,正如严老师说的不是他们选择了音乐,而是音乐选择了他们。
没有手可以写字,没有脚依然可以走路,但是人生不可缺了一样,那就是信念,最后严老师也走出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困惑。
youraise me upsoI can stand up on zhe mountains
几十年来第一部完全哭到停不下来的电影,却只有4.6分的评分,真的替主创觉得委屈打低分的,估计是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既体会不了问题学生背后的绝望无助,也体会不了老师们几年如一日一点一点把他们拉出泥潭的用心真实的生活远比电影里更残酷,这些问题少年的境遇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没有太难即使是没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压力之大也很难想象,这些压力,不仅来自于学业,也来自于对自我的困惑2020年全国高中生心理健康抑郁率高达24.6%,这就意味着全国有四分之一的16-18岁的孩子因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原因,而饱受精神上的折磨。
而这仅仅是抑郁的数据,其他常见心理疾病如焦虑症等,都还不算在内。
影片中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就是这些心理问题的外化而已。
而严老师之所以能够帮到他们,也仅仅是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被看见,被认可,被尊重,而已这一切,并不虚假,都是真实在发生的,每一天……作为一个老师,一直关注后进生和问题学生,只想说,有教无类,是事实也想说,这些孩子也一直在教我如何做人满分💯,给努力上进的学生和耐心支撑他们的老师
这部剧剧情很简单,却击中了我的心,一些画面让我眼睛湿了,或许是最近一直陪孩子吧。
豆瓣评分不高,也正常。
只有特殊的人群才能共情。
其实现在的教育要做到有教无类,太难太难。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成长是折磨人的过程。
孩子在成长,自己也在成长。
华仔表演给4⃣️星,其余的演员有点用力过猛。
没有回味,只是反省。
哎,不知道说什么好,刘德华拿自己的名声去做公益,也不知道是应该钦佩呢还是应该叹息。
挽救问题青年的话题,永远谈不完。
熟悉的桥段,在故事里头还是那么熟悉的出现。
这即便是一碗鸡汤,喝太多了也会吐。
在挽救问题青年这件事儿上,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也有各人的做法。
故事里头的问题青年,基本都是背景板,所以不妨看看在这起“事件”里头,其他人在干什么。
这位校长,无疑是值得尊敬的。
是一位“逆流而上”的勇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当得起“有教无类”四个字,我们只是希望,这样的人再多一点,再多一点。
而更多的人,只是借这件事儿,来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
这样的嘴脸可恶吗?
对不起,这样的人就是存在着,而且活得比谁都滋润,你又能奈何?
其实,更多人大概都是和鄂博的态度一样。
为一堆问题青年付出,明显的收支不平衡,做不如不做。
至于问题青年,又不是我家小孩,和我何干。
那么,这帮问题青年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故事中,将这一切都推给了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关键作用,这责无旁贷。
可是故事中,太多的家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了问题,那这样的问题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如果我们单纯的归咎于父母的不努力、不负责,好像又过于苛责。
这个问题如何深究呢?
还是说点别的吧。
故事中刘德华在劝解“爱情狂”的时候,发出灵魂般的拷问——有用吗?
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在问“有没有用”这个问题,做一个科研课题,首先问的是,能不能创造经济效益;画一幅画,首先问的是,能不能卖到钱;做一档节目,首先问的是,能不能拉到赞助商……我们的“有用”是不是真的有用呢?
不过,另一句话,倒是有点“毒鸡汤”的意思。
没有人有必须了解我们的责任。
是的,这个世界这么忙,谁有时间来了解你啊,更何况,你也没有花时间来了解别人啊。
最后的最后,还是鸡汤。
为自己热血一次。
无论是谁,都应该全力以赴为自己努力一次,人生的遗憾,大都都是在后悔当年的不努力。
如果不是《谁能明白我》这首粤语哥和《狮子山下》,恐怕早早就弃剧了。
似乎是顾影自怜的怀旧之作,在电影院看太浪费了。
不记得学生演员都是谁,总体表演没有特点。
倒是老戏骨,太多了。
吴岱融、关礼杰、李丽珍、谢君豪、卢冠廷、吴咏诗……基本都是一个瞬间确很有性格。
剧情内涵相当的一般,剧情无需形容,恐怕更多的也是侧面说明香港的现实和无奈。
《狮子山下》代表了香港最奋进最励志的一代,如今依然颓废。
看看邵氏、TVB最辉煌史的人马,还记得《边城浪子》、《小李飞刀》、《大时代》《南海十三郎》。
而今依然活跃的只有华仔,真的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星给到《狮子山下》和《谁能明白我》,三星给到老戏骨们、一星给剧情
创作者希望通过这部片子告诉香港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眼前的困境、犯错的过往等原因,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
要找到自己,勇敢去做自己,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同时也告诉老一辈的港人,有教无类,年轻人犯错,是长辈没有引导好、教育好,应当承担责任,给年轻一辈改过自新的机会。
整个社会都应该团结起来,继承和发扬狮子山精神,齐心协力建设好香港,重现往日的辉煌。
4分,电影质素质就4分,剧情尴尬,狗血,煽情特别老套,这题材放90年代都觉得烂大街了。
刘天王卖力演出加上一班大牌配角,另加林子祥《谁能明白我》好听,可以加0.5分。
但以下几项扣分:1. 雷颂德,鄂靖雯两个角色根本没作用,完全不知道干啥的。
2.刘德华候机室手机开音量外放加公共场合手舞足蹈,行为不检点,不文明行为。
如果在广州地铁,早就被抓了。
3.合唱团合唱期间唱rap。
不是说合唱比rap高雅,音乐没贵贱(艺术也没贵贱,但电影是觉得喜欢cosplay就是问题少女!
),但这场合不合适啊。
特别是之前已经在cosplay现场唱《狮子山下》被人扔鸡蛋了,还没学乖吗?
这是屡教不改了。
这跟《某球的最后一个夜晚》宣传为悬疑片一个德行,这鸡蛋特别应该扔!
所以扣0.5分。
最后4分!
两个大佬几句古龙范的对话就把合唱团的经费问题解决了,钱在电影里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在电影里钱不是问题,在现实里问题是没有钱。
场地也简单,很大的一块地,最后是人,为了凑数弄来各种问题少年少女,喜欢cos也被列入其中,天天看着瓶子那位明显有精神病也不去看医生,而是来唱歌,不光学生有问题,连学生家里都有问题,有钱人家的就来个生意太忙无暇玩亲子游戏。
总评一星0分,看了十来分钟看不下去了,用音乐教育问题学生,用爱发电。
最恶心的是特意提到炮王。
抛开粉丝滤镜,我甚至都只想打1星,问题在于电影还没开始就告诉你它是来煽情的,然后1个半小时不到的电影大段大段的煽情戏,搞得每个人的眼泪都不值钱一样。
说真的,我宁可整个故事从3所高校挑出这群问题学生,把焦点聚焦在原生家庭的故事都比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告诉你这帮废柴不是废柴他们只是家庭环境不好来的有意义。
然后狗血的设计刘德华是逃避车祸责任回来教音乐,非要创造一个看似不完整但是又完整的合唱情景。
这部电影唯一值得我称道的是我看到了李丽珍、关礼杰、孙佳君、郑丹瑞、吴岱融、尹扬明、谢君豪、卢冠廷,至于鄂靖文,我是真的没看出来……看着一群随着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一去不返的男男女女,只能是一声叹息。
最后一个吐槽,《狮子山下》还能唤起多少香港年轻人的奋斗精神呢?
其实有时候也不能说香港青黄不接,像这样一部电影其实都是年轻的青少年演员,可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里面有多少废青。
刘德华和卢冠廷和狮子山下和一些熟悉的港片脸,我果然是个怀旧的人
今年港产片这部和《麦路人》都是大咖参演的小制作,这两年能开拍的港片也只有这些了,对于这两部片中老中青三代人的问题,我看时都怀疑不至于如此吧,但似乎只有带着自身反思的作品能够破拆一下小渔港里的人真正发生着什么。当然,需要反思的不只有小渔港。
讲真,作为老刘铁粉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这是一部好片,但评分如此低也觉得有点过了!影片题材很好,正所谓“有教无类”,但对于各个差生家庭着墨太少,那些变化太猝不及防,仿佛一瞬间所有人都幡然醒悟了。这么多黄金配角的阵容真的有点浪费了!
华仔为了支持香港电影,都开始出演学生作品了吗?
电影套路吗?套路!每一个起承转合都能预料,从开始到结束。但电影真诚吗?真诚!有教无类、信念、勇气、担当,这些是人类社会永远通行的价值。唱歌是不是真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不能。但唱歌是不是能够找寻自我和信心,我想,也许,可以。就像华仔这么多年来为香港电影所做的,成片质量也许不一,但那份真诚和持之以恒却令人动容!更何况,还能看到吴岱融、谢君豪、关杰礼、尹扬明、卢冠廷、李丽珍……作为一个看TVB和亚视电视剧长大的孩子,单冲这些名字就值回票价了好么!我看电影的泪点很奇怪,别人哭得稀里哗啦时,我却无动于衷并觉得恶意煽情好烦!可这部我从那张被从垃圾堆里拣回并拼好的漫画就开始泪崩,一直崩到结尾字幕…上一次这样情绪崩溃,还是三年前看《捍卫者》呢吧…能让我哭的电影很少,可一旦击中,就再也无力抵抗,热血合唱团做到了
这部电影明显形式大于内容,总给人一种不接地气的感觉。喊口号,灌鸡汤的情节太多,让整个电影都显得假、大、空、虚!别说教育意义了,连故事都没拍好,还怎么教别人学好呢?青年一代的压力是全方位的,光靠唱歌本来就不能解决问题,你以为唱歌是千斤顶,什么压力都扛得住?电影空有说教的架子,却丢失了灵魂,每个孩子成长的转折也太生硬,如果不是最后华仔的隔空指挥太煽情催泪挽回了点好感和分数,这部电影可能就彻底崩了!
电影院看过的最烂电影,没有之一。
还挺好看的,粤语。支持以前的偶像刘德华。还不错。吴岱融老了,还有几个老戏骨男人。有教无类。一群“坏”学生组成的热血合唱团。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悲伤或者压抑,来自原生家庭的痛。通过合唱团一起疗愈。 “你要通过别人爱你来证明自己有价值,有用吗?不如自己爱自己。”“没有人有责任了解我们发生了什么,没有责任帮我们解释事情的真相。”“find your voice”“小龙真心想改过,为什么我们要惩罚他,而不是鼓励他。”“信心,勇气 ”“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找到自己,做自己。”热血合唱团
去电影院看了,感觉这部电影被黑了,
电影对于其本身来讲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肮脏的观影者仅仅把电影当成了电影
有一说一,这片子还是推荐去看一下的,在金钱至上的如今,这种题材电影真是不容易了
小演员们缺乏灵气。竟然没有一个留下印象。记住的依然是刘德华关礼杰卢冠廷。
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万达拍片多的不得了,风平浪静影子都看不着,去死吧。刘德华一张臭脸也拯救不了。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的内容,一指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二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热血合唱团 恭喜华仔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又冒头了🎉🎉🎉今年的疫情可能真把老妈整出创伤应激了,连自己老公好不容易有新电影上映都不敢去电影院[捂脸]得咧,那我替你给华仔打call应援吧[憨笑]
中途一度想退场,这不是我想看的电影,选择失误。然而,我的泪点好低,老套的感人桥段还是赚取了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吧嗒吧嗒往下掉,好丢脸,我的情绪还是被调到了那里。也好,经历了一场洗礼。
中规中矩,一星多加给刘德华的努力
我承认我哭了,哭了很多次,最后大比赛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但是,依然要说这部片子其实挺平平的,剧情没有什么意外,差不多老生常谈了,都是套路。不过还是要给片子宣扬的主题点个赞吧,毕竟全程在点题,结尾更甚,这个主题也真是挺好,有教无类。
为了华仔才看的,分数也是给华仔的!
无语!我好想哭,但是我哭不出来,我真的哭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