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索里尼
Pasolini
导演:阿贝尔·费拉拉
主演:威廉·达福,里卡尔多·斯卡马奇奥,瓦莱里奥·马斯坦德雷亚,尼内托·达沃利,玛丽亚·德·梅黛洛,阿德里娅娜·阿斯蒂,安德里亚·博斯卡,吉阿达·科拉格兰德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意大利,法国语言:英语,意大利语,法语年份:2014
简介:1975年11月2日,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的尸体在罗马近郊奥斯蒂海滩被发现,死前明显受到过暴力攻击。在此之前他刚刚完成那部常被评为世界十大禁片之首的《索多玛的120天》。由于凶手被传闻是一名17岁的男妓,这个悲剧被染上香艳色彩,也有人猜测这位意见领袖的死亡完全是政治阴谋,而事情真相至今仍是个谜。 影片择取的正是..详细 >
爱马导演下部电影看起来很带劲的样子啊 三星半
.
如果非要说Pasolini之死像是他本人艺术创作中的事件,那么也只是因为他的作品本身就孕育着现实中的死亡。是国际主义者对bumpkin的迷恋杀死了他。Ferrara将他的死亡大幅度地祛魅,比起宗教仪式,PPP的死更像是一件丑陋的龌龊事,唯有海边的声音像坠机后的粉红色沙漠,是短暂的一两秒的降神。
那些存在与不存在的,在这一刻都化为虚无。
? 虽然有一种奇妙的meta感。希望导演的下一部传记不要沦为表达dry观点的传教片【笑死,威廉达福是有点像杰克帕兰斯
戏中戏与本戏有些混淆,帕索里尼之死恐怕没有什么政治因素吧?!
费拉拉导演对帕索里尼的崇拜几乎在每一个场景中充分体现,但他仿佛被绑住了手脚,无论是还原帕索里尼心中的新片,还是讲述帕索里尼最后两天的故事,都让人感觉到疏离感。帕索里尼始终对生活抱有了最大的热情,而在这部片子中丝毫见不到。两份给威廉·达福,将帕索里尼演入神髓。
可怜见的、
不神化也不丑化的表达,印象中Dafoe最帅的表演。Abel Ferrara情绪拿捏极准,通过摄影机运动和音乐使整个电影都处在一片海洋之中。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来说,除了能告诉观众帕索里尼是个作家政治家导演同时也是个基佬最后惨死在一次piao之外,什么都没传达出来【。
加入宗教似的追逐与信念往生貌合神离,对观众已成定局的悲剧一半是期待,一半是是帕索里尼或许平凡无奇带一定总结色彩的叙事接收。杂乱碎片是需要除个人因素外的理解基础吧。
原来索多玛是真实发生过的,政治上掩盖丑陋做的对与错确实难评
又是一部跟叙事过不去的电影
杨索同一时期拍的是私恶公善
第一次看费拉拉的片子时,就奇怪这导演的风格怎么那么像帕索里尼,然后查了一下他的作品,看到这个,这片子还确实对帕索里尼是真爱是真懂呢。
挺喜欢帕索里尼,所以感觉拍的不好😐
比起天堂,他更愿下地狱。
这快溢出屏幕的崇拜感让我感觉费拉拉就差把"帕索里尼就是上苍"几个大字直接摁在我面前了,因为一直看不下帕索里尼的电影所以整部片子返璞归真模仿帕索里尼风格时让我没多大感觉反而有些反感。不过说到底,帕索里尼本人比他的电影神奇多了,这部片子像是帕索里尼死后几十多年,丧钟再起响起,再一次宣告那个费里尼眼中的卡夫卡,电影界最伟大的诗人死了
【帕索里尼最后的两日/8.0】其实是无下文的无解读叙事。摄像头视角讲述帕索里尼拍摄完索多玛120天之后到被谋杀期间的事情。有时候我会更偏爱这样的叙事,只是当个摄影机。哎…世间确是容不下太具有反抗精神,又有影响力的人。(像亚历山大大帝的被杀)重看一遍加一星推荐,只因这是PPP近年耗资最大的传记电影。
费拉拉以独特的影像风格完成了一次对于帕索里尼的致敬,相当另类的传记电影,选取帕索里尼生命最后一天的时光,将现实与虚幻交织,以意识流的形式表现,试图诠释帕索里尼真实的内心世界,但与其说是帕索里尼的传记电影,倒不如说是费拉拉对于帕索里尼形象的创造,以这个帕索里尼的形象对于帕索里尼本身的探索,以及通过帕索里尼形象的载体费拉拉表达了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通过对于帕索里尼遗留手稿的补全,费拉拉以帕索里尼的故事完成了一次对于现代社会的隐喻,以帕索里尼的方式书写了一个现代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