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家》徐帆饰演的孟明玮,估计“吓坏”了不少原生家庭幸福的人们。
一个“极品妈妈”的出现,比剧里所有“渣男”加起来都可怕。
毕竟,“渣男”你躲得了,你有选择的余地。
可是,面对自己的妈妈,你是“插翅难飞”,你也根本没得选。
孟明玮是不是一个好妈妈,我不敢下定论。
但是,她确实成功地踩了所有当妈的“雷点”,简直就是“雷区蹦迪”。
孟明玮随便拎一个“雷点”出来,都是足以让人头皮发麻的程度。
李衣锦(马思纯饰演)能身心健康长大,我个人是非常佩服她的,没有疯掉都属于心理抗压能力极强的存在了。
孟明玮我个人最反感的一点,就是不分场合和不论对错,当众打压孩子,让孩子颜面扫地。
读书的时候,她就当着女儿同学的面,把女儿的私事闹得人尽皆知。
女儿就算出社会工作了,她也当着女儿同事的面,再次把女儿的私事公之于众,让女儿没有一点隐私。
孟明玮从来都没有把李衣锦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她的眼里女儿永远都是自己的“东西”,想要什么支配,都应该她说了算。
她总是随时随地发泄情绪,只要女儿有让她不顺心的地方,她就会当场对女儿发难。
例如,她可以在健身房里,在一群陌生人面前,打骂自己的女儿,从来不顾及女儿的脸面问题。
孟明玮还特别喜欢承受苦痛,再把苦痛当成是对女儿的“爱”。
她总是用“爱”的名义,把女儿捆在自己的身边,实际上不是女儿离不开她,是她离不开女儿,“望女成凤”成为她活下去的动力。
所以,当听说女儿有可能会跟廖哲出国时,她疯了一样都要阻止女儿出国。
母爱是伟大的,许多当妈的都可以为女儿作出许多的牺牲。
但是,孟明玮爱得太用力了,还用错了方式。
她总是陷入到“自我感动”中,她的“牺牲”不是建立在为女儿好,而是让自己觉得舒心。
例如,她低三下气去求爱显摆的朋友,帮自己的女儿找工作。
她在这期间受的委屈,就会算在女儿头上。
可是,她从来没有想过,她做得这些事情,非但没有帮到女儿,还在拖女儿的后腿。
她最可怕的一点是在“道德绑架”的基础上,把自己当成“受害者”。
道德绑架最常见的一招,就是:“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可是,孟明玮在此基础上,把这招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李衣锦这么多年,都试过要“反抗”她,但是她都能断了李衣锦的念想,因为在她眼里“反抗”就等同于“不孝”。
“道德绑架”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懂得演“苦情戏”。
这一点,徐帆就演出了精髓,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唯唯诺诺,只对自己的女儿“重拳出击”。
她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要女儿反抗她,她就“昭告”全天下,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
例如,她明明当众打了女儿,把女儿弄得没脸见人。
可是,她回到家,却只跟老太太诉苦,诉说自己的满肚子的委屈,只字不提自己做错了什么。
孟明玮为什么会这么极端,这也跟她的家庭和婚姻有关。
她确实是一个“可怜人”,她不是老太太的亲生女儿。
所以,她一个跛脚的养女,对比孟菀青和孟以安这两个老太太的亲生女儿,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再加上她嫁的丈夫李诚智(李诚儒饰演),也是“渣男”一个。
她怀孕的时候,老公还动手推过她,差点让她流产。
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是厂长,是一个强势的“女强人”。
孟明玮习惯了去听从母亲的安排,所以她自认为当妈了,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控制自己的女儿。
因为她就是这么过来的,凭什么轮到自己当妈的时候,女儿就不听话了。
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这相当于否东了她的前半生。
孟明玮和李诚智的夫妻关系不好,李诚智对她几乎就是不闻不问。
所以,孟明玮在丈夫身上得不到爱,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
人都是渴望被被爱的,可她对女儿的爱用错了方式,结果只会陷入一种“死循环”。
她的爱让女儿窒息和反感,女儿就会反抗,女儿越是反抗,她就闹得越厉害,她们的关系就会越差,关系越差,她就越感受不到女儿的爱。
最后,她又疯魔一样,想尽办法去表达自己的“爱”,例如去帮女儿找对象,催女儿结婚,因为这些就是她骨子里认为最好的安排。
总之,孟明玮如果还不愿意改变爱女儿的方式,结果就是母女俩继续互相折磨。
断绝母女关系,也肯定是不现实的,李衣锦做不到,她更做不到。
她们母女的问题,不是李衣锦应该怎么反抗,而是孟明玮得愿意放手,放过女儿,也是在放过她自己。
想到叔本华的一句话:“它(女性荣誉)没有绝对的价值,无法超越生命本身和生命的目的,因此也无法赋予它那种以生命为代价去获取的价值。
” 或许不够准确,却隐隐道出女生总是在给定的选择范围中在看似无限的选项中选择,选来选去,只是选择了用哪种方式丢了自己。
“孟门女将”的光环之下厂长乔海云,育有三个不同境遇但同一底色的女儿。
“老孟家的孩子”,是一个光鲜的名头,却也是三个女儿不同的牢笼。
孟家的大女儿孟明玮,从小腿有残疾,后因没考上大学而自卑,嫁给了出身农村时而会家暴她的男人李诚智,他甚至因为要求即将临产的妻子陪他回家过年遭拒,便将妻子推搡在地而导致其难产。
而这九死一生的孕产经验又成为了孟明玮控制女儿李衣锦的缘由之一。
她将所有自己的希望和爱都放在女儿身上,就连名字也取了“衣锦还乡”这么明显的意思。
孟家的二女儿孟菀青,大学时期选择了穷小子陶大磊,不顾妈妈的反对,毅然决然进入了一场不对等的婚姻。
尽管遭到了婆婆的冷遇、受尽了老公不成器还到处逍遥的委屈,但她没有将婚姻的不幸转嫁给女儿陶姝娜,反而给了她最大的尊重和信任。
孟家的三女儿孟以安,优秀且独立,但也与总不能如愿晋升为教授的大学老师邱夏离婚,独自抚养一个6岁的女儿球球,努力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取得平衡。
这就是《烟火人家》类似“母系氏族”基本的人物设定,看起来她们都受着原生家庭的恩惠,80岁的孟妈妈是个成大事、明事理的老人,她的三个女儿各具其专长:大女儿擅长家务管理,二女儿在公司中业绩突出,三女儿则成为了教育行业的成功企业家。
然而,她们的婚姻却各自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和不幸。
三家四季空年华面对给我们施加压力的父母,通常我们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但也许效果总是会事与愿违。
老大因极度自卑选择了妥协,成为母亲身边的顺从女儿,老二偶尔上门面对妈妈繁琐的家务要求,都感叹“老姐真不容易”,可见老大为了达成母亲平常的要求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她马不停蹄地照顾着两个家的生活起居,妹妹们在家也只是“饭来张口”,她有着对家务当仁不让的高强度责任;老二则选择了叛逆,当年背着强势的妈妈拿户口本跟同学登记结婚,只是为了向母亲证明脱离了她的控制和金钱的帮助,她照样可以活得很好,但正像她自己说的,“当初在一起是因为彼此太肤浅”,她的婚姻也只能暗尝苦果;老三生性好强,以母亲为榜样,想要成为呼风唤雨的女性力量,力求事业和家庭的双赢,却难以找到平衡点。
老孟家的孩子,过年必须在孟家过,这样强势的规定,很容易只能容许“赘婿”的角色,也注定了女儿们只能拥有女强男弱的婚姻。
但她们的幸福是否能够强制得来呢?
其实从李诚智、陶大磊的言行中,不难看出对丈母娘表面的敬畏中有着深深的埋怨,而这一层身为男人的怨怼就只能发泄或者影射到他们的老婆身上了。
然而,三个女儿一致地选择将多年婚姻的不幸在母亲面前隐瞒,表面来看是为了不让母亲替她们操心,实际上也许更是因为她们内心缺乏对幸福的自信。
“孟家的女儿”是一层枷锁,比起她们自己的悲喜冷暖,她们更需要维护的是一份体面。
她和她的她对爱的理解不同,她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亦不能幸免。
对孟明玮来说,教育是粗暴的模仿。
她对女儿李衣锦的爱越来越变成了控制炮弹外面的糖衣,因为她对自己的生活强烈不满,所以希望通过控制女儿弥补自己对生活深深的无力感。
她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女儿变优秀吗?
不是的,不然她不会去公司给她难堪,她只是太害怕失去女儿对自己的依赖,宁可让她生活在极度痛苦中,也不能容忍她已长大离巢的事实。
她是真心希望她找到好的爱人吗?
在她眼中,女儿那么差劲,她如何从心底里相信能够配得上多好的人家呢?
李衣锦跟周到的爱情开始于作为她叛逆母亲的武器,她只会用力地找到母亲设定的“另一半”配置的反作用力,赌气不遂她愿罢了。
他们母女朝向健康关系的剥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中这样的操控更难以和解。
对孟以安来说,教育是简单的传承。
她看到母亲如何带领大几百的工人创造辉煌,她知道自己如何变成孟家最优秀的佼佼者, 她拒绝平庸,只想复制屡试不爽的女孩成功的路径。
所以,她不允许球球因为害怕辛苦而不去上舞蹈班,要求她即使妈妈出差也必须完成每日提前学习的家庭作业。
她很辛苦,但也很容易忽视孩子真正的需求,亲亲抱抱举高高的生活对于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老板来说未免太过奢侈。
其实,他需要邱夏做她背后的男人,做孩子身边随时陪伴的爸爸,如若不然,她严格的要求也许会有一天演变成球球遥不可及的噩梦。
对孟菀青来说,教育是疗愈的合理想象。
她比两个姐妹少了许多执念,而多了一些容许试错的空间。
她把婚姻的不如意很好地掩藏了起来,给了女儿最大限度的信任与尊重。
她赚钱养家并维持父母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论是在自己的家庭还是母亲哪里,都扮演着柔和的润滑剂的角色。
亲切温柔、无欲无求,她给了女儿尽情释放天性最好的土壤,滋养了她的成长,让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然而隐忍的每一步还是耗损了她很多心神,为了顾全家庭依然不得不做出牺牲。
窒息的控制欲李衣锦的处境像极了杨紫在《听见她说》中《许愿(wish for love)》这一章节的设定。
杨紫饰演一个26岁生日前夕给妈妈录像控诉的无助的女孩小雨,她深受妈妈超强控制欲的折磨,妈妈把对爸爸所有的怨恨转嫁到了她身上,她绝望到想拥有回到自己出生时刻“杀死”自己的超能力。
这种“你的世界只有我,我的世界也必须只有你”的窒息的母爱,同样上演着偷看日记、吹毛求疵、干涉社交、无时无刻打电话、无差别打击等相似的桥段。
至今一些台词仍然振聋发聩:“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离开你,越远越好”“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有找到爱人吗?
因为我没有爱人的能力,我不会,我也不敢”“我根本不快乐”“你对我最大的爱,应该是爱你自己”冯言言与李衣锦相认时,她的一段话给出了一种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其现在原谅、愧疚、爱而不得、控制加码等的痛苦怪圈中,最好的的方式也许就是先彼此放过,给时间一些时间。
看着7个女人的故事,没有谁的活法能够成为女性人生的范本,每个选择都有得有失,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到底怎么权衡一些无法调和的认知。
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并不简单,很多伤害无法自洽、很多阴影无法释怀、很多感受无处安放,当我们还没有能力驾驭这些魔鬼的力量时,先放过自己,让我们的心能留出一些空隙,觉知之光才会照射进来,才有可能生出爱与自由。
请记住,永远不要屈从于任何对自己似是而非的标准,你“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由,才是最好的标准。
太明显得想吃女性主义的一碗饭,没想到用力过猛。
以为迎合了当代自我意识觉醒的一辈女性,实际靠塑造一大堆扁平化、刻板化的“强”女性,再让她们大喊“我不要女强人的标签”“我是女生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男生能做的事,我不要你对我有性别的滤镜”来昭告“支持女性”。
再不然就是一人分配一个弱男,好衬托她们的光辉。
太刻意,太浅显,太急功近利,女性的自信自强不是靠喊在嘴里,完全没有塑造出立体的、有内在力量的女性形象,不能真正让人产生共鸣和剧中人共情,反而一头问号:“不是,他们有病吧?
”这个剧里都是写什么人呢?
控制欲极强的妈多年压迫下,习惯于懦弱妥协的女儿最终个人意识觉醒(但可能没完全觉醒),恋爱脑冒失甚至还有些幼稚的自私自利“全系唯一女博士”(我再说一句,如果自己真觉得性别不是唯一特征,自己就不应该天天挂在嘴边,踏实做事,证明实力,这个角色给我的感觉甚至是刻意强调自己的独一性,再打出“我是女生又怎么样”的旗号,其实他人根本没多在意。
再则,一口一个哥们儿,男的女的都喊哥们儿,和自己的姐姐明里暗里展现优越,可能是无意识的,处处强调女,处处强调博士,隐约看出内里的雌竞本质。
只能说这个角色塑造的颇有深意)而相应应该也是对老二的映射,吧。
从第一集回家吃饭母女俩如出一辙的megalomaniac。
老三这条线熟不熟悉?
男女一对换是不是过去多少年的家庭剧职场剧设置?
创业不顾家,喊对方辞职,最终离婚,熟不熟?
别的都不说了,比如令人窒息的妈,封建大家长的外婆,槽点实在太多退一万步,不说剧背后透露出的对流量密码的窥探,就是普普通通拍一部家庭剧也完全没必要把每个小家拍的如此糟心,还想让观众在这种一地玻璃渣混鸡毛中找找温馨亲情的蜜糖。
看了一些评论说这部剧受众定位是中老年群体,可能是年纪上去了,感觉我还挺喜欢这样的家庭生活伦理剧有些短评中是因为李衣锦的妈妈太令人窒息而打了低分,是很气人但没必要,电视剧不一定都是爽剧,它可以且应该暴露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去解决问题。
这部剧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反映了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并试图探讨与原生家庭切割或和解的方式。
体现在子辈,有从李衣锦接纳了她控制欲极强的妈妈,周到接受了杀人犯的妈妈并完成了与重男轻女祖辈环境的切割,陶姝娜接受了家庭关系的破裂与不完美,张小彦从原生家庭的出逃则略显仓促和单薄。
体现在母辈,有孟明苇接纳了有着强烈自卑感的非血缘关系家庭,有孟菀青接纳了令她自卑的大姐,有孟以安接纳了非传统典型的事业型母亲。
李衣锦是塑造得比较好的,她意识到要做真正的李衣锦就必须和她母亲分开而无法勉强苟合的时候真的令人称赞,任何情感关系中如果最重要的矛盾没有解决,任何的风平浪静和温馨浪漫都将只是一时的,是无法掩盖价值观念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撕裂与痛苦的,摆脱内耗的彻底方式就是远离促生内耗的人与环境。
除非一方有所改变。
说这部剧是梦想乌托邦,就是在于和解和转变显得比较戏剧和迅速。
孟明苇的转变主要来自两件事:一是离婚,二是发现自己并非亲生。
李衣锦在尝试解决母女矛盾时发现根源是母亲的婚姻问题,婚姻中的不配得感和不安全感让母亲将全部的希望、爱也伴随着控制欲全部倾注在李衣锦身上,导致她的过度依赖和患得患失。
这里面就暗示着一个化解原生家庭矛盾的巨大困难:一个不完美的原生家庭可能需要你先帮上一代解决她的家庭问题,才能指望在自己这一代的家庭问题中得到转圜的余地。
第二件事对孟明苇的改变,编剧给出的逻辑是:对于非血缘关系反而发现了更多无条件的爱(姥姥对孟明苇)以及非血缘关系也可以真心给予巨大的帮助。
这点其实挺魔幻的,中国人对于血缘关系的重视绵延了几千年,可以说几乎是种基因本能,而人性的弱点又是升米恩斗米仇,对于牺牲了自己的学业和青春去供妹妹们上学的孟明苇来说,得知真相之后没有丝毫怨恨反而感动得痛哭流涕、获得更大的安全感,我认为在现实中应该是很罕见的。
进一步来说,我悲观地认为,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影响甚至说造成的伤害几乎是不可逆的,比如李衣锦和周到的爱情。
客观来说现实中有几个人能够接受这样背景的周到?
李衣锦为什么放不下?
她自己说了,因为她和周到有着相似的原生家庭关系。
暴力/不作为的父亲,受尽欺侮的母亲。
被强势控制了整个青春时期的李衣锦,需要透过周到去安慰和拥抱那个破碎和割裂的自己,需要找到自己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需要通过对爱情的坚持完成对母亲的反抗和对自我的找回。
所以李衣锦可以拥抱或逃离原生家庭,但是无论如何,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已经烙印在她的人生中了。
这就回到为什么我不看好周到,最终我们都会在自己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我们不喜欢的父母的样子,这种影响很难通过人力彻底抹去。
再考虑一下下一代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尽管周到已经被塑造成这部剧中难得的近乎完美的人夫形象,我还是隐隐担心他将来会家暴,打前主管打得停不下来那次不就是一个暗示吗....孟菀青最让我感慨的地方,用一些俗话来说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兰因絮果”,是“爱情终究抵不过婚姻的柴米油盐”。
她和陶大磊的校园爱情有点像陶姝娜和张小彦的镜像,这里顺带一提,张小彦从学霸道希望躺平做废柴的转变实在是太突兀了,编剧强行加的矛盾,前期的学霸课表和三天两头搞科研都是假的,没有自我动力实在是很难做到这个份上。
孟以安基本全程都在很认真地贯彻鸡娃焦虑,李小冉太美了,以至于我常常忽略了情节只顾着看她的脸陶醉,她好适合这种冷美人但是不太像女强人。
跟邱夏的复合我也很看不上,就一定得安排个有道德瑕疵的对象才能让邱夏没发现更好的、然后来吃回头草吗,我们小冉凭什么是回头草。
两个人的情感推进也就是靠娃联系着,实在是很难被打动。
但是总的来说这部剧对女性群像的塑造还是很鲜明的,而且能够尝试跳脱出传统女性的一些标签和框架,尝试打出“独立”旗帜,我觉得是很值得一看的。
这个剧应该叫《我眼中的中国式家长》才对。
拍的太真实了,真实到了连我妈都看不下去的一个电视剧,拍的太真实了,导演是个80后,绝对懂得我们年轻人。
电视剧拍的就够魔幻了,现实其实更魔幻,徐帆老师那种家长,这些年见过的简直太多了,一抓一大把那种,尤其公园相亲角那段。
徐帆老师的表演太过了,用力过猛的不是一丁半点,估计是这些年跟冯裤子受的委屈在这个剧里面全发泄出来了,估计出门能满大街挨骂那种,连我妈都都看不下去了,我妈说我们家楼下老太太七老八十的哪个也没这么磕磕巴巴走路这样的。
纯粹那种没有文化封建老古董农村老太太,根本就不讲道理,周到怎么得罪,一家三口变态,而且霸道从来不讲道理。
拉女儿去上海相亲角那段太恶心了,还数落女儿各种不是,看见女儿手机周到打来的电话,各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简直了。
孟家三姐妹感觉拍的是50后60后70后中国三代家长的群像。
剧荒去追了几集,本来以为就是个普通家庭都市剧,没想到5、6集越看越好笑,讲的是三代人的家庭矛盾和生活难题,但穿插了不少喜剧点,跟我之前看过的同类型剧相比多了很多幽默诙谐的细节。
随便举几个例子,我觉得最有黑色幽默色彩的就是孟家老大老二的女婿了,双双财迷的陶大磊和李诚智,天天变着花样要钱属实搞笑。
陶大磊主打一个戏精+直球,人呆在家身份是自己给的,今天是独守空房的苦情男子,明天是热爱恰恰的天赋型舞者,后天是一口播音腔的正义人士,孟菀青每天打开家门都随机刷新丈夫的属性,每种属性下是耿直的要钱方式——毕竟天赋型选手也要报班上学,孟菀青的无语和汗颜都快写在脸上了😂就连日夜蹲守孟菀青要她帮忙介绍女婿的孟明玮,听见陶大磊掷地有声的一句“大姐”都得飞速离开,汗流浃背了吧hhhh
李诚智的笑点倒不是在于“要钱”的方式,而是“亏钱”的状态,买的股票持续下跌,绿得李城智能坐在马桶上感受半天生活的恶意,强装镇定是他的保护色,但唉声叹气和一天绿过一天的脸色实在搞笑。
除了两位男性角色,孟家的女士们也有幼稚可爱的一面,在此点名李衣锦和陶姝娜这对姐妹花,凑在一块儿是什么小学生配置,合租事情东窗事发后从地上吵到沙发上,一开始互相揭短,后来直接耍赖尖叫,陶姝娜为了压制李衣锦的连珠炮攻击,混乱吐舌的prprpr我真的要笑趴了,打完为了遮盖伤口和显示自己的冷酷,果断进行了一个墨镜OOTD,又可爱又好笑!
不仅跟李衣锦相处,陶姝娜对张小彦的撩汉文学也能让我沉默三秒然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的至理名言:势均力敌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告白送的是8岁以上都能玩的礼物,在电梯强行偶遇张小彦,美其名曰送多肉,被学霸戳穿多肉不防辐射后无比自然地说出“不防辐射防不住你看到它就能想起我”,这什么撩汉天才我真的会笑亖!
女儿们如此搞笑,孟明玮和孟菀青姐妹花也不遑多让,日常生活隐形比拼,但相互帮忙的时候又都很上心,最好笑的是孟菀青在大姐面前接陶姝娜的电话,差点把女儿说要瞒着大姨的话直接重复出去,在孟明玮面前打哈哈找借口,脑子转得飞快替女儿遮掩,光是看反应都觉得她后背起了一层冷汗,超级逗。
还有很多日常相处的小细节,孟以安的“疑似出轨”风波、孟菀青被大姐“迫害”求相亲、李衣锦陶姝娜“拯救爱情联盟”等等都很有意思,除了揭露一些现实问题,也融合了很多轻松的笑点,整体看下来并不觉得特别压抑,闲来可冲
刚开场孟菀青一出现就给我一种精致优雅很有气场的感觉,本来以为这种角色一般都是强势说一不二的角色,但后来被啪啪打脸了,这样的妈妈完全就是我的梦中情妈!!!
懂得表达母爱,直给的感情很受用:陶姝娜刚回家没多久就要离开去跟项目,孟菀青直接就说舍不得女儿离开
对女儿永远支持理解,给陶姝娜最无忧无虑的生活:与陶大磊发生争执会掩饰过去,不让女儿担心
知道陶姝娜喜欢张小彦,不过多干涉且会适当引导,陶姝娜想出去租房住,话里话外都是想跟张小彦一个小区,孟菀青并没有责怪她事儿多,而是选择耐心听完女儿的想法并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和认可,真·妈妈是你永远的后盾
和孟明玮聊天说到这件事,大姐说娜娜花销大、租房贵要教育,但她说没关系自己多努力多赚点钱就好了
像好闺蜜一样,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几乎分享了彼此生活的大小事,跟谁出去吃饭了、喜欢的人回国了、搬家遇到什么了陶姝娜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孟菀青,从别人的口中也能感受到这对母女的“黏性”
且不谈其他,这样的家庭氛围,我很理解陶姝娜为什么会成长为自信大方、神采飞扬的优秀女生,不论在什么场合都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怯场不内耗,是因为妈妈给足了她往前冲的鼓励。
而孟菀青在跟女儿的相处中给予了足够的自由,会认真倾听,会换位思考,懂得放手,理解和适当引导,简直是梦中情妈!
现在想想,陶姝娜能够考上博士,一路明媚自信地长大,一定是跟孟菀青的教育理念有关。
作为妈妈,她不会只站在大人角度考虑事情,不去过度干涉陶姝娜,遇到问题先选择聆听和理解,不需要孟菀青追问,陶姝娜自己会对她无话不说。
她从不会要求陶姝娜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陶姝娜才可以勇敢的成为她自己。
有人可能会说孟菀青是不是有点过于宠溺?
我想说不是的,她只是满足了女儿合理的要求,并没有骄纵。
当她有所顾虑的时候,会选择提出意见跟陶姝娜一起探讨,并非一味顺从或独裁,是真正像平辈、像姐妹之间的相处方式,就像女儿喜欢谁想要追谁想要怎么追她都事无巨细的知晓,只要及时适当的做出提醒就好。
之前就看到过书里孟菀青说过的一段话,“女孩长得好不好看,招不招男孩喜欢,不会带坏任何人,那是他们男孩的问题。
我的女孩想做什么,想喜欢谁,将来都是她自己决定的事”,哇,瞬间觉得她好酷,如果我以后要有孩子,也要成为这样的妈妈!
《烟火人家》,一部以女性视角演绎的家庭片,一个妈妈三个女儿,三个故事,连导演都是女性;整部电视剧看下来,几个角色稍微说下:徐帆饰演的大姐,那个性格我感觉也就马思纯能招架得住了,能做到一出现,就有种很想快进的感觉的角色真的不多,这另一个方面来讲,证明确实演的好;二姐梁静饰演,看完后就一种感觉,她和女儿娜娜的这种关系,真的是令人羡慕,简直是无话不说,亲密的比闺蜜还密;三姐李小冉饰演的孟以安,主打就是一个反内耗的角色,婚后不合就离(片中所有人都离婚了,她是第一个),不喜欢回家就直接打钱,有事就做,该干就该,爽直的很;孙千饰演的娜娜,则是我看这部剧的第一冲动,为追自己的男神也是够拼了,她的这种精神状态,看得真是舒服;马思纯饰演的李衣锦,首先要说的一点是,她真的瘦了好多,其次就是这个角色真的好难,好苦,感觉三分之二的戏,不是再被她妈骂,就是在被她妈念叨的路上;宋春丽饰演的一家之主,就是常见的中国式家长,一生都在为家里操心,无时无刻不为孩子担忧,连孩子穿什么吃什么都要考虑到,虽然很爱女儿但确实过度保护,但真的庆幸碰到3个这么爱她的女儿;总之,这部剧结尾皆大欢喜,顺顺当当的演绎完,看得还是很轻松的。
我曾当面质问过我的父亲,我到底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让他觉得我一无是处,我长成他眼里那个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的女儿,难道他就没有错吗?
当时他回答我的是,“把你养大,教育你,供你读书,我难道还有错了?
”现实就是孟明玮永远不会给李衣锦道歉。
家庭里的很多伤害都是以爱为名的,孟明玮那些她认为对李衣锦好的事情,她从未尊重过女儿的想法,逼着辞职也好,逼着相亲也罢,都是她冠以爱的名义做的。
是的,她爱李衣锦,她做的一切都是为女儿好,她怎么会害自己的女儿。
面对母亲的爱,李衣锦只想离她越远越好,即使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没法和自己的母亲倾诉,甚至要断绝关系还她钱。
她们是剧里着墨最多的一对关系,虽然番外里提到了张小彦家另一种让人窒息的家庭关系,二者虽有不同却也同样让人喘不过气。
李衣锦一次又一次的想尝试去靠近孟明玮,可是总在短暂的亲近后,被来自母亲的爱意刺中心脏,让她以为可以修复的关系再度出现更深的裂痕,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火柴,以为有了温暖,却不得不在火柴熄灭后陷入刺骨的冰冷里。
李衣锦做出了很多努力,可是却总是和母亲南辕北辙。
现实中很多人被催婚,催生,催二胎。
新闻上那些永无止境的催促,“你不结婚我都没脸出门见人”“我不结婚就不配活着吗?
”多少人回家过年的脚步被这些刀刀致命的话语挡在了门外,也挡在了心门外。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可惜我们选择了最极端的一种,以死相逼也无法和解。
现实里的孩子经历的只怕比剧里所呈现的更加严重,彼此的和解就像是镜中花,水中月,已基本不被期待实现了,彼此离得远远的,相安无事已是最好的状态。
自我疗愈,放下并拥抱自己,学会爱自己是很重要的。
好久没这么沉浸投入的看一个剧了,没有快进没有倍速的追完,心里跟着暖暖的,真幸福。
感谢《烟火人家》。
每个角色都很丰满,都很出色,哪怕是仅仅出现几面的周到妈妈,你可以脑补出这个女人的一切,因为她的确就是活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
哪怕是找李诚智借钱的路人亲戚。
他们的艰难与窘迫,他们借钱时小心翼翼但你知道他们会在另一个时刻耀武扬威吹嘘不已,因为那就是他们活着的方式啊。
对,还有那个没有出面的孟的前期,刘淑燕,仅仅是儿子的几句话,一个让人钦佩的女性形象便立在了那里。
没有让人出戏的地方(不对,诚实点,马思纯偶尔几场戏让我出戏了哈哈),不过我还是很爱李衣锦,我知道所有李衣锦都曾幻想自己是孟菀青的女儿,但所有李衣锦也都会很感恩很骄傲自己是孟明玮的女儿,这个妈妈不够好,但她也一直走在自己人生的这条路上啊。
她腿脚不好,她不够聪明,她不够漂亮,但她依旧是很独一无二的存在啊。
甚至因为她,才有二妹和三妹,才有这一大家子人不是吗?
孟明玮前期的确让我抓狂,我在她和李衣锦身上看到了太多我和我妈的影子,关心你永远不直接关心,心疼你不想让你干活也会说成你干的差,总之永远在扫兴,永远在指责。
我直到去年才有机会了解到我心里完美的老妈竟然是这样的。
我理解她是因为要用付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我知道她的否定和指责只是习惯和大环境塑造的,我爱她,但依旧无法忍受和她长期居住在一起。
所以李衣锦是幸运的,因为孟明玮改变了。
她变成一个对李衣锦来说最合适的妈妈。
我当然喜欢陶淑娜,一开始也是奔着陶淑娜和张小彦的甜甜爱情去看的剧,甚至不理解为什么李衣锦是女主角。
等我看完这部剧,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啊。
周放也是。
我心疼他。
感谢李衣锦妈妈,孟明玮女士,最后对周到说的那些话,“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你和你爸不一样。
生在那样的家庭,只是你不够幸运。
你没有做错什么”,是啊,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没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周放也没有选择权。
他爸是个很糟糕的爸爸,但他是个好孩子。
很多人说李衣锦恋爱脑,我真的很讨厌这个词隐含的贬义和恶意。
这个词把无法算计的爱都明码标价,只要你的爱不够值钱,你就是恋爱脑。
但,你们还知道爱是什么吗?
你知道周到对李衣锦来说意味着什么,李衣锦对周到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也许他们会像父母辈儿一样,无法白头到老,甚至中途就离婚了,但那又怎样,他们曾经都是彼此的救赎,他们爱过,他们为爱争取过,为爱努力过,为爱厮守过,他们很完整。
越来越讨厌这个数字化信息化量化一切的社会标准,你挣钱多少房子在哪有车有存款一双鞋多少钱……一切都在量化,标签化,但人却变得越来越没意思。
张小彦家肯定很有钱对吧,上海的独栋森林大别墅,爷爷爸爸出的书都装满了柜子,但张小彦快乐吗?
幸福吗?
说实话,遇到陶淑娜之前,他活的真的更像一个机器,一个工具。
张小彦是陶淑娜的光,但陶淑娜更是张小彦的光。
真的很喜欢他们分手和好后的台词,“我们决定重新认识彼此”,是的,之前的他们,爱的都是理想化的对方,但这一次,他们决定去爱那个具体的人。
真好啊。
真美啊。
每个人都在爱着。
哪怕是分开,也是变成了更好的两个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邱夏和孟以安,离婚后反而更懂得珍惜。
对,没错,就是珍惜。
现代人哦,连了解一个具体的人都不愿意,更别说费心思去经营去维护去欣赏去爱去珍惜一个人了。
姥姥和姥爷容易吗?
那是更大的爱。
我知道你有缺点,我知道你有过去,但我仍然选择爱你。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而繁琐的,我们要去看见,才会发现其中的美啊。
你说,没有了人性,没有了情感,我们凡人,还活个什么劲儿呢?
大过年的,电视上看人吵架,电影院看人癌症,你们文艺圈怎么想的?
太真实了,前面徐帆真是让人窒息
妈耶,徐帆这就是在演我妈!总是唠叨着让我回家当老师,明明很关心但非嘴硬“教育”你,跟我妈一样一样的
徐帆咋演啥都赖赖唧唧的,台词身形状态都赖赖唧唧胎歪的,不爱演别演了,观众看着也烦
真实
真的没人觉得这家子女强人也有自己的问题吗?
虽闹心也能看完
2024的女性群像家庭伦理剧,前十集流畅还算好看,自从和廖哲开始找对象剧情就再也掩饰不了刻意抓马狗血和虚假掺水,强行的毫无节制的母女反复和好闹掰,矫情的各自独白,想用就用的闪回,到中年不再想粉饰太平的相厌夫妻,难以共情的两种当代青年爱情,办公室四个人一个流氓一个老事儿精一个嫉妒者,不知道这个剧走下去还有什么可看能看值得看的东西,15集弃。记不清徐帆已经几次触犯马思纯逆鳞了,数度生气。人设老套做作到倒退20年,带着全智贤名义的跆拳道野蛮孙千,无时无刻宣扬女权言论的女强人,但凡出现都在cue复婚的幼年女儿,爱得深沉的酷盖逼王博士学长,有钱有情绪价值有跑车的天降追求者,豆瓣文学/央一的水平该有的样子?演员方面基本都刚及格,没有特别出挑的。配不上雷佳和苏运莹的天籁之声,歌曲的词曲创作也真的不错。
还真挺有那种大家族之间比来比去那种感觉😫区别是电视里大家可以把话说开,可现实生活人心隔肚皮只是一地乱麻
女性形象刻画得不错呀,每个都很有自身特点,虽然有的有点刻板,但演技都在线,总体不错的~
三星全给孙千的惊艳,李小冉这套说实话有点俗。
陪妈妈看完
代入李衣锦,从逃避现实到直面压力,期待看她破茧成蝶的那刻
一星给孙千,但是她那对cp那男的丑到我的眼睛了。。。。。内娱对男明星的颜值身材宽容到又破新低。。。。。拜托,长的不行就算了,好肿好普的身材,到底是谁在营销双开门。。。。逆反心理了。。。。
好看!拉拉分!多贴合现实啊
刚播出的时候看觉得是同期在更的国产剧里勉强算是top了,至少不至于没意思到看不下去。前半部分还行,中间开始越来越平淡如水的感觉,我就想着我到底为啥要看这个.. 结果后面越来越硬扯的感觉,从某一集开始直接极速前进,愣是把电视剧拍成了小品式结局,疯狂找补、赶鸭子上架式圆满和谐结局。剩下的八九集我都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就为了把看了这么多集的东西看完.. 啊 好生硬的温情弹,好生硬的煽情和谐,怎么就突然一下子全部都变得那么美好了呢?
孟明玮这个角色确实是很多老中妈的真实写照了。面对男人,面对真正伤害自己的人唯唯诺诺,面对女儿这个心里面清楚绝对不会伤害她,真正爱她的人蛮横无理。把女儿当情绪垃圾桶,女儿就是她们唯一的负面情绪发泄口。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做尽伤害女儿的事,同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做一些女儿已经无数次说了不想要和不需要的事,费力不讨好又觉得女儿白眼狼,自己委屈,真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狗血剧
有点低开高走了,后几集哭死我。。这剧最大的败笔就是没用原著名,看完更觉得《她和她的群岛》这名字起得太好太贴了,画龙点睛。改了个烂大街的普名真的很可惜。
女性力量担纲的创作团队,基本全女的演员阵容,太优越了。主要情节的设计,尽管无非是围绕三代女性的“结婚”与“离婚”,其中穿插的立体式地对当代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已经是相对细腻的表达。结局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是,那句“外室”和“无后”,根深蒂固的观念就像是这个家族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患,终究还是被“外人”戳穿。本来对此处的设计很不理解,但姥姥同意迁坟,选择海葬的结局,何尝不是放过自己。她已经是足够强大的岛屿,不需要再用那些观念绑缚自己。恰恰也是回到了全剧主题,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在那些“为了”后面,委曲求全,难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