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朋友,五把钥匙,一个秘密的阁楼。
可以在阁楼寻欢作乐,却不为老婆所知。
分享秘密让朋友之间变得更加亲密,可是一具女尸的出现使得亲密关系被打破。
五个人开始互相指责,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原来朋友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看上去很美的关系早已千疮百孔、劣迹斑斑。
片中五个朋友分享秘密的前提是对家庭的欺骗和背叛。
这个前提是不道德的,也是不稳定的,不稳定的前提必然导致混乱甚至可怕的结果。
再加上朋友之间本就各怀鬼胎,有人暗渡陈仓,有人李代桃僵,这只能把结果推向更加失控的境地。
影片导演很会讲故事。
大悬念之下,小问题不断涌现。
线索相互交织,情节不断穿插,却又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一个高潮过后,又几次峰回路转,真相被层层揭开,事情的复杂程度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惊讶。
演员们的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性格各异的五个人在事件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值得玩味。
五个朋友、五个老婆、若干个情妇济济一堂的那场戏很精彩,所有的矛盾都在涌动,酝酿着下一刻的爆发。
戏剧的冲突做足了,可是有点儿不尽合理。
也恰恰是从这里开始,原以为会深入下去的关于道德和背叛的探讨淡化了,影片彻底变成追求戏剧效果的商业片。
文/满囤儿最近华谊兄弟的谍战大作《风声》着实很火,高群书和陈国富两位导演娴熟地运用着多种技法,让影迷被这个充满悬念的捉鬼故事吊足了胃口。
提起兴致后,我想起了之前曾经看过的另外一部炫技炫到High的密室捉鬼电影——《阁楼》(Loft)。
这是08年比利时拍的一部悬疑影片,从导演到演员没有一人熟面孔。
这部颇具游戏般顽劣精神的影片,评论家会嫌它过于卖弄,而观众则会嫌它挑战了自己的智商。
该片的成本大约320万美元,光比利时的国内票房就达到了700多万美元,可谓成绩喜人。
在口碑上本片更是让人侧目,目前的IMDb评分也达到了7.8。
可见本片在票房和口碑上实现了双赢。
就其成功的原因,还是回到了一个本源——揪人的剧本和炫目的技法。
只要道出本片的故事梗概,就足以吸引一大帮子好奇者的目光了。
“五个已婚男人合租下一间阁楼,以供他们偷情时使用。
一天,他们意外地在床上发现了一具女尸,而凶手肯定就在他们之间。
五个称兄道弟的朋友陷入了互相猜忌和怀疑的深渊。
”怎么样?
这个梗概够不够酷,够不够八卦?
这个梗概可以发展出一个低俗的B级情色片,也可以成为探讨人性的沉闷文艺片。
导演艾瑞克-范-洛依的神奇之处,就在于通过跌宕起伏的讲述,将本片的基调牢牢地钉在了悬疑类型上,却通过各种技法的信手拈来,将恶俗刺激和人性探讨给附加了进去。
这个完美的剧本在其执导下,充满了狡黠。
全片在进程中,是不断地挑战着观众的智力以及注意力的,而在谜底公布后,依然留给观众回味的余地,忍不住还要唏嘘一下道德缺陷带给人的阴暗与冰冷。
影片的结构上是一个回忆套回忆的结构。
主要的时间线有三条,一个是报警后,警察对五人的分别审问;一个是发现女尸后到报警前,五个人在阁楼内自己推理寻找真凶;一个是五人决定合租阁楼后到发现女尸前,五人分别和阁楼有关的活动(就是各种情况的“一夜情”)。
这三个时间段,第二个是第一个的回忆,第三个又是第二个中的回忆。
这种结构很像之前我写过的《再生号》里那种小说里面套小说的世界架构方式。
不过本片只有在第一次回忆的时候有时间字幕提示,其他跳跃点都不再有字幕提示了,那些看电影时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可能一会儿就被绕乱脑子了。
本片在悬疑感的设置上确实是有“炫技”之嫌。
前半段,是按照顺序来介绍五人中的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和阁楼的初步接触,以此引出首批嫌疑对象。
这五个人的个性真是分明到一个模子一个样,一个是稳重的大叔,一个是专情的汉子,一个是话唠的顽童,一个是暴躁的瘾君子,一个是腼腆的偷窥男。
这五个人在初期的戏份完全均等,每个人都有性格上的偏激点,再加上咱对比利时演员的人气毫无概念,造成了一个完全均衡的态势,每个人的嫌疑都是均等的。
《风声》在这一点上做得就不够,苏有朋和英达的角色早早就挂了,演员人气决定角色命运是可悲的哈。
本片发展的中段,剧情突然急转直下,观众会发现前面所讲述的“真实”,不过是暗涌之上的一层遮羞布。
为了报复道德错误,人们往往会因为情绪失控而采取过激的手段。
即便是共享秘密的朋友,也无法容忍对方的道德败坏带给自己的情感伤害。
当四人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惩罚第五人的恶行时,道德过错就演变成了犯罪。
影片对人性的探讨主题骤然点亮。
影片不仅仅用利用真相的失之交臂来和观众玩“猫鼠游戏”,还用了一个极端恶的角色行径引导观众无意识间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进行了审视。
本片的后段,是真正玩儿High了。
在一切尘埃都落定之后,影片竟然还能够平地惊雷。
被锁定的嫌疑人竟然发生了一个大反转,四人合作出的布局原来并不是妙手偶得,而是因为有人早就将一切策划圆满。
这也就无怪乎为什么四个人临时设计的这个局竟然能够如此天衣无缝了。
不过不同于《非常嫌疑犯》那种全盘否定,本片所谓的最后凶手,也不过是另外一个备受自我道德规范煎熬的迷茫者而已。
他之所以机关算尽,也不过是为了希望能掩盖住自己那超越道德的一丝恶念。
本片虽然没有直接对角色进行道德批判,可是却将人性的黑暗和性欲的破坏力展现了出来。
本片在初期以鲜明的人物吸引注意,中期以悬念的松紧提升紧张感,后期以残酷的动机揭示引人思考,从始至终让观众无法放松。
这种一玩就炫到High的影片,即便是包含了一些逻辑BUG,也不能阻挡观众为之叫好啊。
居然是比利时的电影,印象中好像还没看过这个国家的电影作品呢。
不过因为描绘的是人类关于嫉妒的共同弱点,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隔膜的地方,至少,讲述故事的手法和配乐都相当成熟,相当好莱坞化。
于是,这么成熟的电影手法,既能让观众赞叹于比利时电影小试牛刀时的无限功力,又有点遗憾于电影两个小时居然没有过多比利时风土人情的介绍,除了“安特卫普”的地名带有这个国家的特色外,居然不再有任何专属于这个国家的特写,不像巴西的《中央车站》,越南的《三轮车夫》,台湾的《海角七号》等让观众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时代风貌。
不过那样的处理也正是编剧的本意吧,就像王家卫的台词所言,只要你知道什么是嫉妒,你就会变得狠毒。
这样的情绪变化,不因人种民族变化,它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
电影中对于流氓菲利普的形象刻画比较到位,成长背景三言两语但介绍的很清楚。
从小和继父生活在一起,饱受凌辱与伤害,在那样的岁月中又逐渐积累起对妹妹无限的关爱,别的男人不要说碰,就是YY也会反对,所以在最后的圆形大床上能够下得了手。
当然,冲动而又略显无脑的他成了唯一需要接受法律审判的角色,也算是生活对他的教训吧,但愿在押的这段时间能够让他清醒些,告别毒品,告别暴富的幻想,脚踏实地生活,正儿八经的看护好自己的妹妹,为她的人生规划好方向,而非简单的束手束脚的限制。
而帅帅的白胡子老头文森,倒觉得缺乏一定的心理交代,如果能说说他这种老少通吃的性格养成,或许会让故事更有合理性一些。
和朋友们共享阁楼的江湖味十足,但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地方,要带这么多女子过来,难道就真不考虑撞车的可能性了么?
毕竟大家都有钥匙,万一人家闯将进来,真的就是说一句“你们继续”就会退出么?
而况貌似这么心思缜密的人,既然要向朋友们的妻子、妹妹、情人下手,也该顾及继续到此的风险性。
所以,觉得这个情节值得推敲。
当然,在这么一座阁楼里,让五个男人和一具尸体,通过回忆,反思各自的家庭变故,又有十足的故事推进,一环套一环,以为真相大白而又有波澜出现,是颇见编剧功力的。
窃以为和史蒂芬金的《米塞利》和上映不久的《风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些程度上还略胜《风声》一筹。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那幢大楼,呵呵,真眼熟啊。
导演: Erik Van Looy编剧: Bart De Pauw主演: Koen De Bouw / Filip Peeters / Matthias Schoenaerts / Bruno Vanden Broucke / Koen De Graeve制片国家/地区: 比利时语言: 佛兰芒语上映日期: 2008-10-22 >更多imdb链接: tt0926762
http://axinlove.com/2009/10/loft/无趣的《Loft[阁楼]》by @xinl.ve 091025看到阁楼以为看到了花花公子类似的杂志,而在某处看到了“藏尸楼”的译名,又让人一竦。
看完电影才知道“Loft”不过是一群男人偷情用的共用公寓。
太TM荒唐,几个已婚老爷们共用一个寓所玩婚外情。
不分个周一到周五的值班表,也不怕某人今天勾兑了一个辣妹带去Loft,然后发现已经有人在里面OOXX,满腔欲火和懊恼,会不会让片中那些下半身思考的雄货抓狂。
不是鄙人对他们不敬,是导演已经撕下了他们的绅士狼皮,把丑陋分毫毕现。
一个人偷情也就罢了,反正有人唱过“莫笑我是多情种”,而一群五个人都同样龌龊肮脏,那就难得一见。
何况五个老男人都有家室,依然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一起同过班、一起扛过枪和一起嫖过娼的友情?
好到可以邀请对方成为自己的The Best Man,也分享彼此“难言”的私密,貌似五个人可以穿一条连裆裤上街。
真是两肋插刀的友情,难道不是插朋友两刀?
共富贵易,同患难难。
Loft里一具莫名女尸,让五人彼此猜忌,都急忙要撇清关系。
为了达到于己无关的目的,不惜揭对方老底,然后把以往总总的不满一次发泄。
男人的情谊如此不堪一击,观众可以感受导演一分嘲讽的动机。
一步步被曝光的无耻行径,例如偷吃窝边草,变态的偷拍和刻录影像,都进一步加深了所谓“上流社会”的黑暗面。
对绅士阶层的嘲讽,是否是导演的用意,还只是编排“密室杀人”情节发展的副产品?
我认为是后者,因为更多令人惊奇的情节,都只在追查“谁是凶手,动机是什么”之中。
非严格意义上的密室杀人,每个人却脱不了嫌疑。
观众旁观了一出出龌龊事后真相大白,迷雾的气氛未能达到《Gosford Park[高斯福特庄园]》的高度。
结局的安排同样让人啼笑皆非。
雨天、风衣客、高楼坠落和谋杀。
呼应片头的结局,然后电影结束,倒也干净利落。
现在的片尾,回归到一派温情,指望已婚老男人再继续维持与第三者的稳定关系?
狗尾续了狼尾(yi)巴,结局完全不知所云。
需要去批判,也不去表达任何复杂和崇高的意义,老老实实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老子只想讲一个精心编造的故事—-说书人的夸张似的故事,难道不行?
既没有可以提升电影层次的明确题旨,又没有纯粹玩票的勇气,使得异常用心的布局变成了生糅造作、牵强附会,为了讲一个复杂离奇的故事,而去编造剧情,太生硬。
Loft.2008.LiMiTED.720p.BluRay.x264-HDEX
一部让人惊叹的比利时小成本电影,疑似罗生门式的结构颇为有趣,影片采用倒序加闪回的方式,用躺在一所建筑阁楼的床上服药自尽的女尸来作为事件的开端,先呈现结果再回顾因由的手法很符合好莱坞经典的线性叙事模式。
接下来事件的五个主要人物陆续出场,交待了阁楼的场景意义和五个人大致的关系与性格,而他们围绕阁楼所谋划的关于自己的那些秘密也逐渐浮出水面。
大家开始相互质疑,谁也不知道谁才是真凶,正如开头警方的交叉盘问一般让人一头雾水。
剧情推进井井有条,悬念的逐一揭晓就像是在挤牙膏。
阁楼表面看是建筑师文森提供给朋友们的偷情场所,实则象征了男性对私欲放纵而在内心自我孕育的温床,这温床看似隐秘又安全,可能没有被他们的妻子撞破,却会因为他们各自内心的原罪而不攻自破。
正如片中文森恍然大悟认为是妻子们都知道了而卢克站出来说“是朋友们发现了”一样。
在众人的闪回中可以看出,对待私欲,五个人的态度是各异的。
始作俑者无疑是建筑师文森,他在社交场合谈笑风生和把妹时成稳风趣都显示了其深谙此道,一面极力维护家庭关系一面又浪荡成性,与朋友的妻子、情人、妹妹均有勾当,典型的衣冠禽兽,最后作茧自缚也是咎由自取。
定性为精神肉体双出轨。
精神科医生克里斯为人正派,乐于帮助他人,却也陷入情感麻烦,有一定责任感但婚姻生活的不如意也驱使他追寻真爱,由于文森的暗中操纵,陷入了一段复杂而没有结果的真感情,后来在必须是文森真的有在场证据时才肯加入陷害,是一个做事有原则的人,为表弟了难和结尾的反转同样如此,虽说动机可能愚昧生硬,却让他成为唯一个被洗白的人物。
同样精神肉体双出轨,只是他是被设计的。
克里斯表弟菲利普脾气暴躁又沾染毒品,对家人情感很深,但暴力倾向十分严重,属于简单直白的类型,殴打妓女和设计陷害文森时割腕的心狠手辣也印证这点,这个角色出场最晚,受到性格所限戏份也较少。
虽和老婆不对付,也仅仅只是肉体出轨。
软件工程师马尼克斯吃喝嫖赌,粗枝大叶,但对妻子一片真心(妻管严),因为与文森、卢克一起参加派对的“艳遇”反水让他与妻子关系紧张,愧疚万分的他找到道貌岸然的老大哥文森诉说也给了其可乘之机,可以说为自己没能经抵住诱惑付出了代价,最后与妻子和好也显示其浪子回头之决心。
定性为肉体出轨。
最后是造成剧情两次反转的核心人物卢克,尽管所有人物脸谱化严重,但这个角色的塑造也最为出彩,生性胆怯懦弱,内敛而不善于表达,眼镜之下有一种不为人所知的阴暗,影片关于他自己的闪回很少,为数不多出现在他人的闪回中也是以好丈夫、老好人形象示人,而如果没有中间第一次反转的出现,他的嫌疑已经达到最大化,当反转出现时他虽然丑陋的面目为人所憎,却似乎摆脱嫌疑让矛盾焦点集中于文森身上并成功转嫁文森促使设计陷害得以实行,而第二次反转发生在警方质疑“女尸”当时未死,事后因被割腕而死是否为他杀时因克里斯的良知回归,回到阁楼后的争执让卢克因爱生恨的扭曲心理得到完全展现(进入他的闪回),坠楼结局也与片头对应。
精神出轨的典型(由此可见潜藏而无法宣泄的情欲在无法得到满足时尤其会在这种类型的人格中埋下仇恨的种子,看似最无害的人可能就会变为最疯狂可怕的人)。
回想一下整场嫁祸,在警方的调查中(也是朋友们设的局),文森是因为与情人发生关系后,情人因终不可得的爱情而骗文森服用安眠药同时自己也服下,并将两人拷在床上自杀殉情;在文森的供认中,自己仅仅只是与情人发生了关系,却被朋友们设计陷害成为了事件的受害者;在朋友们的陈述中,各自都是与阁楼的无关者,只是因朋友关系拥有钥匙却几乎没去过的人,大家在事发时又都有不在场的证明;设想一下女尸如果还魂,大概就会说“臣妾是被猥琐男卢克给撸昏了,之后在昏迷中隐约感觉手腕生疼,像是被割开,意识逐渐丧失而亡”,至此阴谋揭晓。
然而电影并不是这个风格,也没有让警方调查上升为主线,而是围绕五个人物间的关系一点点抽茧剥丝,用一重反转混淆视听,用二重反转揭露真相,警方他杀的发现和克里斯的悔悟成就了结局,不得不说这种手法自有高明之处。
片中妻子与情人们的角色推动了剧情发展,也许可以解读出一些妻子对待丈夫出轨所应呈现的态度,但总体来说这是一部男性向的作品。
纵观全片,主题是男人的私欲,结构疑似罗生门式。
如果说我对片子有哪些情感方面的不满,大概并不是因为朋友们那被文森绑架的私欲(人性之恶并不会因为有客观诱因而被原谅),而是那个自我意淫的罗生门在形成的过程中就被剧本给绑架了T_T
冲这个题目,怎么感觉暗埋着“宝强、乃亮--傻男带绿帽”的梗啊?
难道十年前比利时的编导们就猜中了如今中国娱乐圈的乱象?
还说是,古往今来,但凡有钱、有女人、有“兄弟”、有“闺蜜”的地方,就有着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印象里不记得之前是否看过比利时影片,但这部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人说略显拖沓,或者支离破碎,但这种跳跃式的推进方式倒也无可厚非,真相往往被埋藏在应对残片破瓦中。
虽然主戏是5个男人,但其实女人的戏恰恰是很好的帮衬,其实愚蠢自大的男人们早已被看透,其实早已被“捉奸”,在每个人女人的眼里和心里,只是有的女人索性放任了自己,送给自己的男人一顶小绿帽而已。
惊悚、悬疑片,避免不了有破绽,就像这部戏,Filip飞出一把刀,而Vincent居然稳稳地接住,而且握住的居然是刀柄,然后留下了清晰的指纹,我只想说:Vincent利落的身手完全不是建筑师,而是超级特工的范儿啊。
另外一个疑问:一套Loft,就一张大床,然后配了5把钥匙给5个兄弟,他们需要怎样的Schedule系统来保证:今天你带着妹子来恰好不碰到床上已经有一对的尴尬啊但,不管如何,片子还是很好看的,至少有一股魅惑,引诱着。。。
不妨,也让我们周三见?
My Vote = 7.6
【演员们看着,粗糙感咋就那么那么那么强呢?
】像不像是群演or特邀来凑数的……【最终竟然还是诉诸法律手段来收场】所以,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完美谋杀,也非"手足情深"……【太不刺激了】故事开头挺好的,但后半部分直接扑街,太不蒙太奇、太不阴谋论、太不社会、太不反转了、太不情色了……
这是2009年第二部让我叹赏不已的电影,之前一部是《富兰克林》。
片名都是一个相聚的所在。
画面都弥漫着忧郁的蓝色。
后面都下着淅淅沥沥的雨。
结局都是两个即将坠入爱河的人深情对视。
所不同的是,《富兰克林》是寻找,在绝望中彰显人性的美,而《阁楼》是在毁灭,在寻找中尽现欲望的恶。
故事的情节丝丝相扣,不留一点破绽。
我无法推测下一步发生什么,我无由得知谁是杀人凶手,我预料不到故事怎样收尾。
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影片的闪回最是绝妙,悬疑的面纱半开半掩,以为水落石出,却又另起波澜。
好喜欢赌场那一节,所有人物全部亮相,来往穿梭,交织交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对白,每一个动作,你不能不说是淋漓尽致炉火纯青了。
一开始,我好欣赏那个设计师,因为他懂得在纷繁的世界,在为别人设计栖息之所的同时,给自己,为朋友,留了一个宁静的所在。
只是,原来,那把钥匙,打开的不是心灵的憩园,而是恶欲的深渊。
那个阁楼,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心里最自私最虚伪最肮脏的部分;那个阁楼,是一个舞台,上演的是他们人生里最黑暗最龌龊最可悲的闹剧。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魔鬼的空腹需要他们的背叛来填饱。
最终,罪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
其余的人,各安天命。
没有谁是清白的,没有谁是无辜的,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祈求灵魂的救赎。
影片的最后,导演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有人说是画蛇添足,我觉得有胜于无,因为,结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在路上。
建筑师在自己设计的楼房中留下了阁楼部分自用。
独乐不如分享乐,建筑师给四位好友均配了钥匙,留做大家偷情所用。
某日,阁楼床上发现一具女尸,悬疑从此开始。
我认为这不仅是一部悬疑或风月的电影,它讲了一个阶级的话题。
社会高端的空寂虚无展现尽致,是推理外的所得。
在印象中,比利时在电影领域始终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与时常会带来惊喜的荷兰或者北欧电影相比要落后不少。
2008年在比利时古城布鲁日拍摄的那部《杀手没有假期》虽然让观众记住了这个风光优美的城市,但终究跟比利时的电影没有半毛钱关系。
不过,其实在同一年,比利时本国出产了一部叫做《阁楼》的电影,以300多万美元的成本博到了800余万美元的票房。
虽然在好莱坞动辄上亿的数字面前似乎不值一哂,可对于比利时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
《阁楼》的格局不大、人物关系并不复杂、故事本身亦无高深莫测之处,完全是依靠编导出色的节奏把控和叙事技巧,将一出关于婚外偷腥的俗套戏整成了高潮迭起的悬疑佳作。
这个故事的关键处在于五个貌合神离、臭味相投的朋友,一个虐待狂、一个偷窥狂、一个酒鬼、一个渔色高手、外加一个还算正常的婚姻危机者。
这五个人每个人都不清白、都有不可告人的软肋,而且或多或少都存在婚姻上的问题。
因此,当他们共同拥有了一间可以肆意妄为的「阁楼」时,各自的癖好与阴暗面开始一齐发酵,令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
影片的两度反转是点睛之处。
五人组之一、渔色高手文森特被其他四个设局陷害是第一次反转,在这次反转后,看似平板一块的朋友关系被打破,之前铺垫的小细节纷纷露出水面、并一一衔接,把剧情推往高潮。
在观众以为故事行将结束时,二次反转出现,原来偷窥狂才是埋藏最深的设局者,其他三个只是被利用了而已,而这一切的起因却只是妒忌心在作祟。
最终,偷窥狂跳楼自杀,另四个人也下场惨然,正应了「自作孽不可活」的古训。
俗话说:「男人是下半身的动物」。
这句话虽带贬义,却不无道理。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雄性动物都有着大范围传播基因的本能。
不过,人类毕竟是有理性的动物,用生物本能来做偷腥的借口是怎么也站不住脚的。
本片更有讽刺意味是,朋友间的友情居然如此不堪一击,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即便是道德或法律的约束也难敌人性的卑劣和复杂,更遑论影片中那般脆弱的友情了。
世间的友情大多若此,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实在凤毛麟角,与其说是世风日下,不如归于人性使然。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间私密的小阁楼,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那就只有自己清楚了。
一层一层抽丝剖解的过程很精彩,很对得起观众的智商,虽然我看的版本翻译是烂了点,但是不妨碍这部好片的精彩度。
不是很行,有点牵强了。
当建筑电影来看的..佛兰芒语不错
前段又臭又长 差点没有耐心 幸好结尾很意外
难看
破碎的很呐
当建筑、设计电影来看还不错~
结尾是可以预见的~~~~~
叙事太乱
非常无聊。
一般般
印象中是第一次下载比利时的电影仔细看。因为它是悬疑类型,所以我特别认真,也不辜负我花的这两小时,确实值价。
影片经过抽丝剥茧了半部后 四人嫁祸于Vicent那段成为整片中唯一一处高潮 这个高潮时来得如此之早以至于后面第二次反转想不猜到都难 而结尾非但没有把影片推向更高潮 反而越发让人不明白这个结尾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像是一次毫无意义的转弯 另外老套的偷情题材也没有任何深刻意义
还行
男人想出轨前看看吧!
不错的欧洲电影
故事编的很严谨,从悬疑片角度分析,是精彩的。 启示是: 1.不要跟太多的男人分享秘密 2.老男人靠不住 3.一个男人最好少点秘密
认脸障碍患者表示看得好绕好痛苦
通过倒叙情节穿插中慢慢的把故事线讲清楚,五个男人性格塑造以及之间的爱恨情仇,圈套陷阱的设置以及最后的真凶显露,拍的都挺巧妙的,不过就是节奏实在太慢,过长的铺垫五个男人的猎艳。
开头中间都不错,结尾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