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呢類型嘅闔家歡嘅賀歲電影,拍親續集多數都係仆街收場(黃百鳴嗰堆有板你睇),呢齣都唔例外。
少咗大佬(黃子華)呢支定海神針,直頭三魂唔見咗七魄咁,冇咗條主心骨,今集就算加埋一堆姨媽姑姐嚟撐場都係無補於事,更加覺得多膠魚,幾位老戲骨都好似走過場咁,毫無發揮機會,實屬可惜。
今集編導好明顯想擺多啲佢對婚姻嘅睇法入去,但係佢擺得更多嘅係一大堆唔好笑同不斷重複嘅gag入去,悶到你出汁!
本身可以利用兩場婚禮著墨多啲,到最後出到嚟個效果都係胡鬧多過熱鬧,我都冇你符fit啊導演!
正所謂「首集最理想,續集係混賬」,學識見好就收比寫更多所謂“金句”出嚟更實際。
PS:多謝林振強先生,仲有留返兩首靚歌俾我哋。
綜合評分:4.5/10
对新观众还挺不友好,直入主题没有前史,只用互相称谓交代了人物关系。
新观众估计看起来很费力(真的有新观众吗,应该都是看过第一部的老观众)。
被逼无奈看了国配。
讲真其实第一部也没配音,反正没有新观众,不如省事让大家看粤语。
甚至片尾花絮都配了,有亿点点尬。
片中有一幕出现了“谁能代替你位置”,子华神没有参演确实是遗憾,但五个主角也算艰难把这部戏撑住了。
主线是两场结婚戏,其实这一部可以叫《婚戏攻心》。
借用猪猪一句话,“食材是真相,味道是假象。
”那这两场结婚戏,可以说是“婚姻是真相,婚礼是假象”了。
或者说:婚礼是面子,婚姻是里子。
两场婚礼形成了对照,第一场保住了面子,却失去了里子;第二场失去了面子,但保住了里子。
三组恋人也形成了对照:分手了放不下的;热恋中却存在信任危机的;若即若离互相折磨的(这也是第一部的延续)。
故事框架算是成立,但推进情节,设置的矛盾冲突又很老套。
丢婚戒、困电梯、意外怀孕等等,刻意生硬,毫无逻辑又尴尬无比。
有几处误会的包袱可以做成更大的喜剧效果但是没有,可能是导演不想过于喜剧化,还是想严肃探讨一些东西、表达自己。
如果说第一部是通过港式老喜剧将主角团绑定在了一起,成为了是枝裕和式的新式家庭关系(大哥不在也只能这样写),那这一部就是这种新式家庭关系向传统观念和原生家庭的一次挑战和否定。
主角团至少三人原生家庭不幸(猪猪的家人虽然对她很好但同样也是她的桎梏,她的婚礼是给家人办的而非自己),她们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恐惧婚姻和亲密关系。
设置六叔七叔这对角色能看出也是想和大哥二哥做一组对照,但又是无效对照,最后老一辈和年轻一辈之间没有和解,观念差异依然存在。
(收场非常突兀,像是为了春节档而合家欢。
)当然或许这可能是导演想说的,我可以接受你的经济援助毕竟现在挣钱那么难,但我的立场不会让步。
这里再进一步过度解读下,那香港无疑就是这个孩子。
我可以接受经济援助,可以接受内地投资来拍这部电影,但我还是有自己的坚持。
还是觉得你最好2 (2024)5.42024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喜剧 爱情 / 陈咏燊 / 邓丽欣 张继聪😃😃😃😃😃😃😃😃😃😃😃😃😃😃😃😃😃😃😃😃😃😃😃😃😃😃😃😃😃😃😃😃😃😃😃😃😃😃😃😃😃😃😃😃😃😃😃😃😃😃😃😃😃😃😃😃😃😃😃😃😃😃😃😃😃😃😃😃😂😂😂😂😂😂😂😂😂😂😂😂😂😂😂😂😂😂😂😂😂😂😂😂😂😂😂😂😂😂😂😂😂😂😂😂😂😂😂😂😂😂😂😂😂😂😂😂😂😂😂😃😃😃😃😃😃😃😃😃😃😃😃😃😃😃😃😃😃😃😃😃😃😃😃😃😃😃
刚刚看完上海站,映后导演和男主也来现场了,听到了拍摄🎬时的一些有意思的花絮,听到男主张继聪会不好意思做那些夸张&帅气动作的时候会会心一笑哈哈哈,导演也在用心给大家安利他的作品,因为刚刚看完,这一切都说的特别中肯和真切。
拉回电影🎬本人,内心os,我不太喜欢开头,整个人觉得有点做作,但随着剧情往后,夸张表达和绚亮夺目的服装之下,居然会泪目,我们看了太多电影中&生活&自媒体app的美丽的,华美的,精致的,包装下的婚姻&结婚现场,但剧里随着阿猪和三弟,在结婚👰现场随着💃内心却决定分开,随着二哥那对婚礼现场的闹剧,邓丽欣演的角色直面二哥的痛苦😖,二哥和拖油瓶这个称呼真正释怀…还有很多(不想剧透hhh,电影本身比剧名更深,你去看吧,你就知道他她不仅仅在谈论爱情💓,是女生的成长,对情感的勇敢(在婚礼当天决定分开,也太敢了,那一刻我听歌识曲的那首歌,没想到是猪妹自己唱的,她是歌手王菀之,那一刻她是演员,王菀之。
对于猪妹,还有一段,不自觉鼻子酸了,他去找她,他知道她怀孕了,她说我不喜欢你,我爱你,但没有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我一个人可以带大小朋友们,我不知道,但…我这一刻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她们并没有有小朋友又在一起,女孩子尊重自己的爱,尊重自己发生过的情感,但又不用它去琐死别人和自己,感觉好喜欢这个女孩,猪妹,王菀之。
喜剧片,简单说两句。
惯例先给总分:6/10(合格吧)总的来说没有第一部好了,感觉就像是在第一部大火成功之后,想把第一部的剧情框架和梗点继续加大火力,但是没能把握好。
首先,笑料还是依旧出色的,整场下来我笑得很开心,不得不说无厘头方面还是非常有意思;第二,上一部的问题这一部依然存在:剧情非常紧,内容塞得过于满溢了。
导演编剧试图把几个主要角色的故事线都讲好讲饱满,想法很好,但结果来说就是太满了,而且这次没上一次做得好。
导致三佬与王菀之这一对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迁并没有拍好,有点小跳脱;第三,中心思想的转变。
电影香港原名《饭戏攻心》,在第一部里意指整个家庭围绕着饭桌发生的故事,“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处理得很到位。
但是第二部这次把主旨转变成婚姻,“有爱人在一起,就是婚姻”,围绕着二佬和三佬两对的婚礼讲故事,整场戏下来就没有第一部紧密围绕核心的感觉了,棋差一着;第四,尴尬内容。
关于这个点我不太好说,在第一部林明侦扮演了“尴尬”内容的核心,不多但是到位,充当笑料或是剧情中间的缓和调剂都还行。
但是这次尴尬内容由阿Mark哥担纲,尴尬到有点抽象了,令人有些窒息。
我确信导演编剧是深知这些内容的“尴尬”的,也是故意要这么拍的,要不然不会在第一部有一点的情况下在第二部变本加厉。
不知其他观众怎么想,但这次对我来说确实有点尬过了头了,抽象!
总结一下,有好有坏,但确实比不上第一部,喜欢港片、喜剧无厘头的,放心去看吧,合格的。
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2》(2024)海报01 没了黄子华的《饭戏攻心》《还是觉得你最好2》(《饭戏攻心2》)没了黄子华,就像没了灵魂。
据说黄子华没拍,一是一向不看好续集,不接拍续集。
另一个原因是黄子华2023年主演的电影《毒舌律师》票房火爆,从此摆脱“票房毒药”并晋升“票房春药”,片酬水涨船高。
而这部小成本制作的贺岁片制片方,已经开不起片酬了。
片长132分钟,歌曲、MV串烧凑时长,其实90-100分钟便足够了。
如果是在影院观看,最值回票价的应该是剧情的催眠效果及补眠2小时了。
制片方打铁趁热,《还是觉得你最好2》确实是借一年半之前上映的《还是觉得你最好》(2022)IP热度的圈钱之作。
所以,黄子华没拍续集是对的。
看这情形,应该没有第三部了。
电影《饮食男女》(1994)海报02《饭戏攻心》:港版《饮食男女》“材料是真相,味道是假象。
要将真相变成假象,用心做,不难的。
但要在假象里面,把真相给找回来,就好像在一段有太多太多经历的感情里面,找回初心。
可能它早就融化了,你怎么努力找,都找不回来了。
”“婚姻是美好梦想,婚礼是打一场硬仗。
”“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
”“我的新郎在哪里,我的婚礼就在哪里。
”《还是觉得你最好》第一部发生在饭桌,第二部发生在婚宴,还搬出了失传粤菜“仙鹤神针”。
30年前,李安导演的电影《饮食男女》讲述台湾三姐妹,《饭戏攻心》讲述香港三兄弟。
两部电影都是讨论爱情、婚姻与美食,导演陈勇燊这是致敬《饮食男女》,还是想打造港版《饮食男女》系列?
可惜,陈勇燊毕竟不是李安。
电影《家有喜事》(1992)海报03 港产贺岁片:一年不如一年港产贺岁片的特点是闹腾的群星系,《饭戏攻心2》出场了老一辈的胡枫(1932)、“龙婆”罗兰(1934)、米雪(1955)、蒋志光(1961)、谢君豪(1963),中青年一辈的王菀之(1979)、张继聪(1980)、陈湛文(1982)、邓丽欣(1983)、林明祯(喵喵,1990),出场演员的年龄差跨越了一甲子。
但通常群星戏大概率也是烂片,这部也没能例外。
群星戏加上续集的“狗尾续貂”定律,烂片标签实至名归。
港产贺岁片从《家有喜事》系列一路走来,如今早已是一年不如一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2022年《还是觉得你最好》(港名:饭戏攻心)上映后,以其浓浓的港味和中式家味俘获一批死忠,那些包裹在家庭中细小碎片通过稠密的对话台词和盘托出,一顿饭一场戏、一家人四段情,深得我心。
原班人马趁热打铁,在今年元宵节推出了续集,很多观众因黄子华的缺席而选择离开,还有一部分观众被散杂的故事吓跑,但,我却十分钟意这一版,程度甚至超越前作,“黄子华”去非洲,真的是对影片最大的好。
影片的设定是大哥“黄子华”为情远走非洲,大哥这一走,反倒给了故事更多的可能性——这个家会怎样、Monica和二哥能否步入婚姻的殿堂、何嘉男和三弟的长跑终点在哪、喵喵将以怎样的身份融入这个家,在离开大哥之后,一切朝着不可预估的方向狂奔,令人无限憧憬。
但,正是这种狂奔式的纷乱,让每位演员表演的更奔放,也令每个角色更加立体,无厘头与家庭、情感激烈碰撞,好戏不断:没了大哥,喵喵的情感成为一条淡线,二哥和monica、三弟和何嘉男的两组感情居于C位,相互交织又互为补充、彼此推进。
二哥和monica,两位深度恐婚人士,二哥怀疑“永结同心”,monica打心底就不信任婚姻,而他们恐惧的根源来自原生家庭,心病还须心药医,为了治他们的病,加入了六叔(谢君豪)和弟弟(魏浚笙)两个角色分别代表各自的原生家庭,通过一场婚礼风波,让他们与过往对话,最终以“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的方式,因为爱情与过往和解,携手步入婚姻。
三弟和何嘉男,长跑冠军组合,因为跑得太久,当他们以为自己总算要走到终点的时候,却发现那份期待早已被时间磨平,婚姻成了最不想要的东西,那写在婚约上的“Bye”令人生疼,他们的问题在于如何再次发现彼此深爱着。
其实,到最后他们之间也没有给出确定的结果,只是因为二哥和Monica以及宝宝的助推,让他们生出爱的灵犀,不过,没结果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呢,现实中那么的有结果最终还不是沦为没结果。
虽然,影片把大量的戏份丢在两组感情中,但罩在它们上面的依然是家庭,与上部一脉相承,而家人的身份给了他们颇多力量,喵喵获得了新身份勇敢去找大哥“再见”,两组情感也在家人的身份中渐行渐近,直至成为真正的家人。
三位女演员——邓丽欣、王菀之、林明祯——的表现比前作有了很大进步,相较之下,男演员就逊色不少。
此外,影片有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女性过量的包容与妥协,monica的包容与妥协撑起了她和二哥的婚姻,无独有偶,也是何嘉男的包容与妥协给了三弟机会,反观男性,总是处于被包容、被谅解的位置,这样的设置,透露出创作者晃荡的女性观,令影片失分不少。
很多槽点,很啰嗦,很极端的巧合,让人觉得哪有这么多事啊,人的情感转折为何这样的啊,但我觉得现实中肯定有人结婚是这么曲折。
我觉得这片是成功的,我觉得他想传达的东西我get到了。
或者千人千哈姆雷特吧,结婚后的我觉得片中想表达很多人因不同的原因在结婚前,甚至在结婚时还在犹豫,顾虑,怀疑自己的选择。
结婚真的不容易,在这个世上诱惑太多,为何要择一人终老呢?
有的也因自身原因,就如歌《相爱很难》的歌词“也许相爱很难,就难在其实双方各有各寄望,怎么办?
”。
最后的败笔是,喵喵才是水性杨花的那个,实在让我太失望了,与结婚的主旨是违背的,导演你大可以不写喵喵跟mark的来电啊,渣男与渣女。
结尾曲应该用《相爱很难》的。
剧情实在是太拉胯了,table for six会变成table for five肯定是因为黄子华觉得剧本太烂,不想演……但是在这个荒谬的剧本里,居然又有很真实的东西,而这个真实的部分,其实也很荒谬,那就是,两场婚礼,其实都是女方在委曲求全现实也是这样,近期我所看到的婚姻,都是女方在牺牲,离开父母、离开工作多年的城市,加入一个陌生的家、去陌生的城市从头开始,可能她们也心甘情愿吧,但我总会想,为什么永远都是让女方去做改变,而男方生活里的变化就只是,多了一个任劳任怨的新娘?
新的娘婚姻到底对谁有利,显而易见电影里的两个女性都很优秀,我其实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连婚礼,都要委屈本应该是主角的人,婚礼的意义只是让长辈开心吗?
猪猪婚礼那一part我真的哭得不行,她是为了婆婆才结婚的,看到她就会想到,她甚至都还算是幸运,现实中还有很多女性,并没有她外婆这样的“我希望你学会为自己着想”,现实中很多女性是没有顶住催婚的压力,才被迫走入婚姻的,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逼一个没做好准备的人进入婚姻,真的是为她好吗?
就为了有一个所谓的家?
正是因为以上的想法,所以我在看的时候就觉得猪猪婚礼分手那一part是唯一的亮点,不如大家都放生大家愿所有女性都自由
积肥好靓仔 积肥好靓仔 积肥好靓仔(即Jeffrey魏浚笙,2023年叱咤男新人金,狠狠安利《失约巴黎》这首歌)喜欢浓眉大眼大胸男🥰演技最好的是谢君豪,本片也是谢君豪首次出演喜剧电影,六叔这个角色的喜剧来源是他特别认真,对他的价值观他极端的追求,极度的认真带来很自然的好笑。
开头莫里康内的配乐好听,Monica好听,狠爱狠爱你好听,我们曾经白头到老好听,Together好听。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好的点。
为努力发掘该片优点的我感到辛苦,无异于在我吃完玉米的排泄物里数玉米。
简直系劲啊,人哋嗰啲叫无厘头,你哋呢啲系无厘头鸠。
首先,我不觉得这是黄子华缺席的问题,黄子华不是神,神也救不了这烂片。
前作有叉烧作为暗线,这部完完全全大龙凤闹剧,两场婚礼都很莫名其妙,想不到24年还能在电影里看到冲喜和假戏真做这样的结婚“理由”,也想不到还能用丢戒指和韫𨋢(困在电梯)等等营造冲突,真是大开眼界。
处处显示出传递价值的刻意和用戏剧冲突淡化说教味的刻意,对两性婚恋家庭事业的讨论以及远远落后于时代版本。
我是异常厌恶“为了家庭”这一说辞的,片中所有男性口口声声说着“我都系为咗头家”(即我都是为了这个家),大佬不辞而别也不放生meowmeow,让她继续以大嫂的身份为家庭付出,二哥为了婚礼风风光光拉赞助让二嫂在婚礼穿无敌丑的衣服,又因为自己所谓的尊严亲手搞砸自己的婚礼。
二嫂穿上衣服说要出丑就一起出,“善解人意”怎么不能说是一种对自己残忍的妥协呢。
还有好多人说三弟是不成熟,这哪不成熟了?
算盘打得很精,巨婴就是巨婴别说不成熟。
男的都是为自己,女的才是真为这个家着想,男的不痛不痒地低头,女的实实在在地委屈自己的阖家团圆大结局。
善良可爱唔撚等于憨鸠啊,我好钟意第一部嘅meowmeow,好大原因林明祯有d本色出演,佢努力想留低喺呢个城市,佢好畀心机学粤语,但嗰句“好难难”听到我起晒鸡皮米,一个人鸠就好,成班人咁耐唔撚识同人讲下几个字系么撚意思咩?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很多笑位,是基于我对“屎尿屁”足够了解的前提下的。
一直觉得好笑和美是带有主观的客观,对美的鉴赏是不需要习得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是超越民族国家等概念的限制的。
好看就是好看,好笑也同理,憨豆先生和猫和老鼠的有趣是普世的。
如果一部戏,一部喜剧,需要懂粤语的人才能明白他有多好笑,我觉得是很失败的,说好听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难听就是吃完威尔刚自渎。
我觉得香港电影或是更具体到香港喜剧电影不应该是这样的,犹记得小时候看国配的周星驰我同样津津有味。
更不要说,这粤语版也不是原声啊,基本每一个人都出现了多多少少的音画不同步,嘴型是对的但有时间差,真的让强迫症好难受。
故事写的实在太笨拙了,所有人的问题都要靠单独的戏份来解决,那这种群戏除了凑热闹凑时长之外就失去了意义,本来是很欢快的电影但观影过程有一种“还不结束”的疲惫感
很高兴喵喵最后能踏上一段全新的道路,不留恋,勇敢说再见
肯定没有1好?毕竟少了子华神这样的灵魂人物,但是也有很多touching 位啊…很好的诠释了婚姻的意义,以及作为贺岁片,港式幽默都很到位啊
喵喵和AI学粤语不要太好笑了,盗版粤语
2.26电影院看的很普通,太长了,看到后面有一种还没结束啊的感觉,黄子华不来演感觉换个演员效果都比现在强,大哥怎么能在两个弟弟结婚的时候都不来呢
如果两个人抱在一起就是搞了,那梅西是不是搞了恩佐?
为什么没有子华神!!!大哥是这部戏的灵魂啊
上一部两星的话,这一部就只有一星。
有点太长了,可能想表达的太多了\配乐加分,王菀之唱歌太好听了,好想听现场,看完电影想找歌单听\我也好想吃虾虾虾饺\无声无息的告别才最难平静\果然搞笑就是反复,“到底几个字”“审美内样野好主观噶”“长辈图来噶喔”\邓丽欣造型绝美\喵喵的杯子好特别,公主必备
男人为什么觉得女人离了他们活不下去
全家埋岸食井水,不用问阿贵(但我真的叫阿贵)……还是ww女生来化解很多纠结。一段一段的,有些片段化。
缺了黄子华和第一部基本没有关系了,内容上甚至还不如前任4,但这种港味儿十足的贺岁片还挺好玩的,很多年没有看过了,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八星抱喜
相比于第一部,对传统婚恋观的“颠覆”更加彻底,但依旧留有温馨和余味。黄子华的缺阵确实遗憾,不过余下几位主演皆用诚挚丰富的表演,补足了每个角色的人物弧光。两场婚礼,就像是两场盛大真人秀,在真假虚实之间,演绎出一段段痴情男女的情感纠葛。而王菀之在片中的那句台词,似乎就是导演对当下许多婚恋关系的理解与回应:“可能没有答案,就是我们最好的答案。”
每个角色关系都好紧密,台词好好玩,学粤语人设太好玩了,剧情流畅梗很密集!Jeffrey 魏俊笙演技很不错啊,又靓仔真是一整个大享受!!
和1比差太多了
和第一部相比面目全非,就像一场散装闹剧,稍有触及情感深处便匆匆结束,代之以滑稽尴尬的生硬笑点及转折。子华神,还是觉得你最好。
倒是没看过第一部所以也没法做比较。拍得太生硬,片长关系后半程非常煎熬。就真的没必要,每个人物都讲满故事。笑点有是有,但大多时候都很烂梗或者冷。也用了很多谐音梗,感觉粤语观众会更受众一些。
没有黄子华的电影好像又回到了港片那种过火的感觉,没有黄子华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咬出粤语台词整部电影就是一场场闹剧,唯一值得欣赏的就剩王菀之的表演了,特别是她冲着外婆强颜欢笑时我感到心酸
黄子华的退出的确让这部影片失色不少,喵喵那条线也基本上废了。非常不喜欢土嗨的部分,笑点又非常尬。但对婚姻的解构和思考还是有价值的。婚姻是梦想,婚礼是硬仗。婚礼是一场演给外人的闹剧没错,但婚姻真的是梦想吗?王菀之的歌声和表演都好动人,很喜欢Josephine在婚礼上的清醒,我依然爱你,但我还有自己的梦想要完成,至于梦想里有没有你,再说吧。而见证了两场“梦想”的喵喵最后还是选择去非洲,我希望是好好说再见,而不是继续依附于“大嫂”的身份。一家人齐齐整整很重要,但爱自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