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能失去你们两个任何一个。
” ——余守恒在寂寞中永生,还是于劫数里沉沦。
《盛夏光年》里讲述的不只是同性或异性的故事。
中途有人离场,也不能成为爱情故事。
只是感觉孤单、选择依赖的事。
拚命地,想要抓住一个人,还是眼睁睁看他消失。
耗尽心力。
无能为力。
……这样漫长的过程里,为了那些不曾放弃的,我们放弃了整个世界。
大概在小学一年级或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地球是行星,而行星总是围绕着恒星运动,有时彗星造访太阳系,则会产生特殊的现象。
康正行,行星的行。
余守恒,恒星的恒。
更像是宿命,即使有个彗星般的女孩儿杜慧嘉短暂地出现过两次,依旧无法改变什么。
故事尚未开始,已注定了结局。
所以最后,当守恒向慧嘉讲述他的幼年经历时,她才会忍不住掉下泪来,因为内心明了,她和他,还有和他,从未分享过同一片天空。
康正行,和余守恒的天空。
台湾的郊外有种特殊的美,修剪齐整的绿色稻谷,天色湛蓝清澈,并不宽敞的道路笔直通向远方,人烟寥寥。
这景色使人联想起菲尼克斯眼中爱达荷的大片金黄色麦田——纵然风景有所差异,却同样叫人心生空洞孤寂。
故事里的两个小孩子打闹游玩,形影不离,在寂寞面前,并没有功课好坏之分。
这样的亲密关系,在多年以后,被解释为友情。
我们总是把太多的情感:无法归类的、难以言喻的、羞于启齿的……,统统归进友情的类别,借此说服自身,压抑真实的想法,长此以往便觉顺理成章。
正行是爱守恒的,毋须辩驳,确定不疑。
即使从未讲明,十几年来的不离不弃也足以说明一切。
可惜他梦想的那一场爱情,不过是他与慧嘉翘课去台北的旅途上,火车经过隧道时,出口处的夺目阳光,眼看一步步逼近,顷刻间更加遥远。
那么守恒呢?
是,他每天接正行上下学,在正行消失时投篮不准,在意正行是否有喜欢的女孩子,他甚至可以为了他跟慧嘉分手。
然而究竟那是出于真爱,还是习惯,或者仅仅是对孤单的恐惧,又有谁说得准。
相比之下,慧嘉的爱来得更加浅薄和不确定,不过源于异性最初的好感。
守恒最终和正行发生了身体的关系,顺理成章,与酒精无关。
其实从最初守恒发现慧嘉的存在开始,失落和恐惧就必然迫使他作出这样的决定。
惊慌失措的少年试图通过极端的方式挽留一个人,却注定不会有任何东西因此改善,除了彼此更深的愧疚和躲闪。
康正行还是那个即使被压住依旧会问“余守恒你是不是在耍我”的冷静男子,他理智地将所有得不到的事物划为一旁,拒绝触碰。
他知道仅仅有爱是不够的。
而余守恒,他在回想起时,像是再次看见年少时的自己,孤坐在操场上,视线可及处有碧绿的山丘,越过山丘的更远处是宁静忧伤的大海。
天色蓝得有些失真,如同独自走失在童话世界里。
我们不必花费精力在讨论余守恒性取向的问题上,只因为欠缺所以总不懂拒绝,莫文蔚老早就道破了这一切。
恐惧偏给人打破常态的勇气,世界原本就荒诞不经。
问题是,除了必经的阵痛和感伤以外,青春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是否我们的人生注定慢慢腐烂,记忆里永远充斥遗憾。
他们说每个人都有大胆去爱的权利。
他们说没有人理所当然是孤独的。
他们说的全都是谎言。
而此刻天色昏暗,坍塌的天空堆满阴沉云朵,悲怆莫名,一筹莫展。
音响里阿信的声音异常决绝。
我不转弯,我不转弯。
如同奋不顾身,相约去看一场烟花的短暂。
一早便知道,故事没有传统的好结局。
谁都没有。
然而始终要继续走下去,一直一直,不看路,不转弯。
我们心怀绝望,进而无所畏惧。
谁规定我们要为将来而活。
谁规定我们要为别人而活。
放弃规则,放纵去爱,放肆自己,放空未来。
与其将其解释为正行不问回报不顾世俗的爱情,我更愿意相信阿信的词是写给守恒的,明明是三人中最强势的角色,偏有着无法对他人言说的落寞。
从他把头靠在正行背上的那一刻起,甚至是许多年前当他知晓正行的靠近只是老师安排的那一刻起,他已然坚定不移。
纵使无法圆满,纵使两败俱伤,纵使同归于尽,纵使宇宙毁灭,也要闭上双眼,朝着某一个忘却寂寞的方向,永不回转。
即日,对于必然会到来的黑夜,我们要学会坚强。
村上春树说,世界上原来有三种人,男男,男女,女女。
他们天衣无缝,他们完美无缺,他们要么平和要么直接。
那是上帝所不允许的快乐,于是他将他们生生拆散,只剩纯粹的女和男,孤独在世间寻找自己遗失的另一半。
但是有谁能够确定,那另外的一半,是男还是女呢。
每个人都是雌雄同体,所以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埋藏着同性爱的基因。
那种爱很原始,那种爱很纯粹,那种爱很自然。
有些人把爱藏了一辈子,也有人选择诚实勇敢。
盛夏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它就像是被放肆挥霍了的青春,它代表了最原始的冲动和激情,它是强烈的,它是直接的,并且伤人伤己。
喜欢电影的名字,也喜欢电影里少年的名字,一切都结合的那样完好。
盛夏是行星和恒星距离最近的时候,但是再近也得用光年来计算。
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
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始终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他们一直一直在一起。
他们都是不完整的,但是他们加在一起就是满分,拥有了彼此,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王家卫说,原来人寂寞的时候,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守恒是因为寂寞而爱,正行却因为爱而寂寞。
所有的人都害怕寂寞,所以需要找个人来陪着,就是这么简单。
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彼此越来越相互依赖,形成了无可救药的习惯。
阿信说,没有谁能将爱情划界限。
我想他是对的,真正的爱不需要定义,也不计较结果,一切都在时光中自然而然。
可是他又说,我需要爱的慰藉,就算那爱已如潮水。
潮起终究潮落,所以,离开你的我,不论过不久,还是会寂寞。
爱和孤独,也许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孤独;有孤独的地方,就会有爱。
人们有时候享受孤独,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害怕寂寞。
所以陈绮贞说,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喜欢太多。
所以,趁我们还年轻,快卸下那些搭配好的伪装,放弃所谓规则,放肆全部的自己,放纵的去爱吧。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对,现在,我要我疯,我要我爱,就是,现在。
可是他又说,一万首MP3一万次疯狂的爱,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
这是我所听过的,最放肆也是最悲伤的一首歌。
刚看海报,还觉得说<盛夏光年>会跟<蓝色大门>的感觉差不多.看完之后,除了同性恋有点雷同之外,其他真的没什么相似之处.<蓝>可能更突出对青春对未来对爱情的迷惘<盛>突出的是则是对友情与爱情的差别对小孩心灵空虚的体现吧...<蓝>色彩普遍较明亮<盛>则偏暗看完<蓝>的心情是恍然大悟,原来我差不多快错过我的青春看完<盛>的心情是我们的生活原来可以过的这么混沌与不清晰ANYWAY,我比较喜欢<蓝色大门>.
那个结局把人丢在半路。
像是得到一个饱胀的口袋,满心欢喜打开,只扑到风。
莫衷一是,却心有不甘。
争论的帖子漫天飞舞。
不过是守恒爱不爱正行的问题。
之前我说,守恒是爱正行的,只是在最后明确了爱情的去向。
于是在重复地观看电影后我不得不推翻自己的结论。
在原版《光年》中他们自然相知相爱,可是电影的改编并非如此。
导演在奋力地想把矛盾加剧的同时又想减低同性情谊的浓度。
于是守恒成了牺牲品。
剧中他的心理描写被降至最低,所以才有了观众如我以压倒性的同情给了正行。
前后不得从一而终。
正行的感情是巍巍悬崖,万劫不复。
他喜欢守恒,像是命中的受难。
即使内心早已血流成河,表面还可以天下太平。
他是理智的,由始至终都清楚守恒是异性恋,守恒给不了他想要的。
这些话像是身体闹鬼,每时每刻都提醒,每时每刻都惊悚。
可是对守恒的任何要求他都无法拒绝。
即使明知守恒只是无聊,或者胡闹。
传说他都信。
谎话他都听。
毒药他都饮。
因为是守恒。
不管守恒是进是退,都已毁了自己的海阔天空。
正行只有接受,再无其他。
有人说守恒毫无疑问是异性恋,因为他从不掩饰对女孩的兴趣和喜欢。
也有人说他绝对是同性恋,因为他对正行的独占欲已经强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于是推理下来,就必有人说他是双性恋。
一个好端端的角色被揣测得五马分尸。
啼笑皆非。
而我的理解,只是守恒对正行。
没有别人。
二选一。
他说他无法失去惠嘉正行任何一个。
但他到底做了选择。
在车站守恒和惠嘉交往的事东窗事发,看到正行流离失所的难过。
守恒原本的理直气壮也变成强弩之末。
而在电影的遗珠部分,守恒在如此惶恐不安的情况下去找彗嘉,然后两人发生关系。
也就是说,他们分别选择跟人上床来泯灭自己的失落。
呵,这倒像是男人会做的蠢事。
但守恒到底是明白了正行的心意。
舞会时正行终于问出了那个问题。
两人都是手足无措。
随后正行说要走,守恒不依不饶。
那句“你到底想我怎么样”的话分明是逼供是指控。
正行情急下扔出了心里话:他才不想做他的朋友。
天平歪斜。
城堡坍塌。
无力回天。
守恒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地必须做选择。
遗珠部分,舞会过后守恒跟惠嘉说分手。
理由是“觉得正行还喜欢她”。
惠嘉跑去找正行哭诉,同病相怜的两人相拥而泣,却被来找正行言和的守恒看到。
山摇地动。
他冲出去,才会有后来撞车的一幕。
二选一。
我说他到底做了选择。
他要留住的不是别人只是正行。
于是他跟他上床。
又有人争论守恒是不是喝醉了。
那是不可能的。
亲热可以,接吻不行;做爱可以,相拥而眠不行。
这是矛盾,也是底线。
不成文规矩。
可他们却纠缠到了山高水远山穷水尽的田地。
厚实的吻,细腻的触摸。
一场性爱更像对床夜雨。
互诉衷肠。
三人开车去海边的场景。
虽只是寥寥数笔却有画龙点睛的意思。
守恒说车是借来的。
正行认为没必要,惠嘉却会叫守恒小心开车。
这就是两人的不同。
惠嘉是个聪明的女子,她知道对症下药,婉转迎合会让守恒爱她更多。
而正行却是僵硬的,别扭的,以整个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安静姿态去跟随守恒。
而此刻正行淡淡嫌弃有些许火药味,守恒看他一眼却无话可说。
碰撞。
可以说两人极不对称的位置终于调整了一下。
海边。
正行拼命克制自己不准靠近,还是无补于事。
既然都坏到这地步了,不在乎全盘崩溃。
正行万念俱灰要求暂别。
守恒一气之下打了他。
大家为守恒蛮横的动作愤愤不平。
可是守恒为什么要跟正行大打出手呢。
他凭什么。
我的理解是,他觉得委屈。
委屈之极,就是愤恨。
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努力了。
千方百计地,他拼命想要留住正行。
死缠烂打,欺瞒哄骗,装疯卖傻,低声下气,蚕食鲸吞衔尾追来,最终竟是穷途末路。
不追马子可以,跟女人分手可以,装可怜耍无赖甚至是上床做爱都可以。
可是到最后自己做出的所有努力供到正行面前却一无是处全部驳回。
他当然委屈,他当然愤恨。
所以他咄咄逼人的一拳怒发冲冠,似乎才是合情合理。
至于守恒那句“最好的朋友”。
你迷惑我也不懂。
但那似乎是前后呼应。
时光追溯很多年前他们小时候,守恒就是以那样义气坚决的姿态站到正行面前宣布,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从此才开始了一路扶持,一路纠葛。
导演在处理这个结局真是事与愿违。
前边天罗地网势不可挡的铺垫,到最后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应当表白的那人不是正行,而该是守恒。
说到这里已是天可怜见。
如果你还不懂,我再无计可施。
正行对守恒自不必说。
而守恒对正行呢。
我想他还是喜欢女孩子的。
今后他的身边还是会香车宝马左右逢源。
可他最终还是会回到正行身边。
正行告诫自己,守恒一辈子都不能给他爱情。
而守恒或许会一辈子自问,他对正行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不是爱情。
也罢。
至少他一辈子也没办法对别人动用如此根深蒂固的感情。
只因正行是自己世上仅有的,在自己最脆弱最怕黑最寂寞的年幼,愿用仅存的一丝光亮勾勒出整个世界的辉煌轮廓,贴心共享。
行星绕着恒星作圆周运动,彗星只负责划过天空点燃火花。
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梦至盛夏,恒星与行星的距离相减到最近。
而即使最近,想要彼此触碰的时间也要通过光年计算。
是在你说了差不多半年以后,我才看了这部电影。
其实很早就下了放在盘里了,某天我外出归来,你蹲在我的凳子上,你说,狗日的,这电影好。
我说那看啊。
你说,毕业前我们一起看。
结果,我们还是各自看了。
在毕业前。
音乐很好听。
舒缓的钢琴乐总让我想起我们静静的呆在一起的时光。
那天翻看曾经的照片,发现自己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点点滴滴,都有你。
友情是什么?
女人之间的友情,情到深处,总会带点暧昧的情愫。
或许你不喜欢我这么说,但你还是毫不介意的抱着我,为我悟脚,为酒后的我暖身子。
我在酒吧里醉醺醺的大声对你说,狗日的,亲一个吧!
的时候,我分明记得你脸上一瞬间的惊愕,然后你微笑着点头。
我爱你。
就像余守恒爱康正行。
我不想探究余守恒对康正行的爱算不算同性之爱,我只知道那是一种离不开、放不掉、很心疼的感觉。
正行不在的时候守恒的球就打得不好,正行心情不好的时候守恒心情也不好,没有正行参加的派对守恒便也没有兴趣。
守恒出了事故找了正行,是正行在照顾着守恒的学业和生活。
他们相互渗透得太多,情感的参与太深入,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那么自然,那么让人舒服。
就像我们曾经。
电影开始的时候我脑海里就总是响起你那句话,你说狗日的我们一起看这部电影吧。
我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在我们还未分手前跟你一起再看一次,或许在一起看这电影的时候,我们会默契的手拉手,或者你亲亲我的胳膊,或者我对你笑笑。
总之一切都很自然。
你照顾我的生活,我也照顾你的生活。
你赖在我这里不走,每晚和我挤着睡小床;我外出回来总会给你带小食物;甚至,我看你一眼,你就知道我想要什么。
你知道我爱吃的所有食物,我知道你爱看的所有电影,我小姑非常喜欢你,你的家人也很喜欢我。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电影里展现的一切都很生活。
两个人,一个学习一个洗澡;一个念英语一个听音乐;一个沉默一个话多。
一起吃饭,一起游荡,一起睡觉,一起玩乐,甚至生气,也像小河流淌一样自然和温暖。
我谈恋爱你似乎不开心。
我知道你是怕我耽误自己的学业,你是怕我忘记你这个朋友。
我无数次跟你说,不会的不会的。
可是最终,我们还是分开了。
在拥挤的公交车站,我终于哭了。
或许,像《盛夏光年》里那样没有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
可生活不是电影,康正行和余守恒隔着半米相望,正行说,我喜欢你,守恒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友情甚至可以超越爱情。
我对你说,友情大于爱情。
我和你的友情大于我和任何一个别的男人。
你还是不信。
于是生活里,我们还是因为那最庸俗不堪的理由分开了。
守恒有没有伤害正行呢?
那一个混沌夜晚发生的事,也许真的说明不了什么。
我宁愿相信守恒的话,就算他们发生了肉体关系,他们仍然是好朋友。
有谁是真正绝对的异性恋呢?
深厚的感情可以发生在男女身上,亦可发生在同性身上。
为什么同性之间深厚的感情只能用“友情”和 “爱情”来界定呢?
我相信守恒对正行的感觉,就介于这两者之间。
生活在一起很久,印记很深,影响很大,便难以分开。
我伤害了你,虫虫。
你对我误会太深。
说来说去,我终究是凡俗的女人一个。
我知道你一个人睡觉会害怕,一个人吃饭会寂寞,我还是走了。
对不起。
我想这一切已是无可挽回,放到现在,我也不知该怎样挽回。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多么希望,我们的关系,定格在电影里那个凌晨的海边。
后来,后来我因此受到很大的伤害,我相信你也是。
我想我的人生会因此有改变。
就像原来你进入我的生活,我的人生也发生了改变一样。
你最开始认识我时惊讶于我身上的那种感情,最后变成我们分开的原因,它一直是我们之间的矛盾所在。
可是我仍然是我,我已经变了很多,却还是我。
我有你没法接受的东西,你亦有我难以接受的性格。
就像爱情一样,包容其实并不能真的维持感情长久。
相爱太深的两个人,分开的时候伤害就会更重。
所幸《盛夏光年》没有。
影像静止在争吵过后的海边。
回想起来的时候,也尽是曾经的美好画面。
这片子的名字觉得美。
也许没有比夏天更适于表现那一段纯情的时光。
把焦点转向的是,两个男生。
《情书》那样懵懂的情怀还在吗。
还有谁会用漫长的时光去守候。
爱情早变作正大光明的一个,如同康正行对杜慧嘉说,当我马子吧。
就是这般简简单单,决不拖泥带水。
还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只关乎同性。
逝去的古典情怀。
于是这一次导演带我们从两个男生的恋情上去找回。
可不都是一样?
男与女,男与男,女与女。
我们相信感情的真挚是一样的。
所以不苛求它是否“正常”。
不是吗,很多看起来正常的,有多少扭曲的成分在。
唯其真挚,我们敬畏。
无法告白的痛苦与磨折,小孩子一般的吃醋,一个拉不回另一个,就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完成这青春的锤炼,一个随便跟个男人开房,一个骑摩托被撞翻。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游戏?
跟自己玩,还是跟对方玩。
被折磨是否就是青春该有的底色。
刚好有个他。
就变作了对象,陪绑,还要美其名曰,爱情。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看那种躲闪、怀疑、自责,看一个人百般折磨自己,看客常常津津有味。
痛苦是美的。
事后你才会知道。
可不他们就演绎了一场爱情?
还是不明白余守恒为什么要爱康正行,记得有说,一看到他,就知道他与众不同。
就为这?
也不明白康正行为什么要爱余守恒,也许是因为自小顽皮无人理睬的孤独。
也许只是,想爱就爱了。
那一场床戏,倒更像个终结,做个了断。
导演不肯给他们一个出口。
记住的是什么呢。
是结尾处的大海。
在画面的上方,人要低一点,这样的大海,不断翻卷着波浪,一拨又一拨涌来,冲击着的,不只是身体,也有灵魂。
那年夏天,不宁静的海。
就以这海给青春作结,我竟以为你们是那样的幸运。
海是永恒的,还有你们的青春,同时定格。
那些被“友谊”两个字轻易模糊渲染掉的爱情。
那些以为只要不跨越就可以维持平行线般安全关系的心情。
那些只有微笑才看得见的伤痛。
那些他永远无法给予的感情。
那些一句好朋友就带过的曾经。
他在他身边。
他看不见。
谁在谁身边。
谁看不见。
总觉得一切的开端是余守恒假装没有听到的二选一问题。
看到这段心里骂了他一千遍孬种。
如果那个问题给出了答案,所有的结局,也就真的一清二楚了吧。
如果他选他。
那么很好暧昧结束了。
如果他选她。
那么很好暧昧也结束了。
可是他假装什么都没有听到。
而且在他离开的时候还可以理直气壮的质问说,“你到底要怎样”。
而他终于给出答案说“我从来都没有自愿要做你朋友”。
如果他没有介入过他的人生,如果不是小时候老师要他帮助后进同学,他应该还是做他的好孩子优等生。
其实没有他的人生,是不是更好过。
可是人生终于不能重来。
在偏离轨道以后所有人都会不自觉的越走越远。
很好。
酒后乱性。
总觉得余守恒不过是做了自以为可以留下康正行的事情。
却不曾想过,脱离友谊的保护色他们要以什么样的身份继续相对。
康正行留言给嘉惠说,“不管发生什么,你们都要好好的在一起。
”而余守恒会对嘉惠说,我不能失去你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
什么都变了。
什么都变了。
豆瓣上有人的评论说。
其实爱情就是这样,一场心甘情愿,一场命中注定。
余守恒一如既往的朋友到底。
上床之后可以继续说“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去tm的狗屁朋友。
而他皱眉流泪的看着他。
听他对关系定位。
不说话。
剧终。
阿信的声音破裂的唱着“我不转弯”。
可是一切都结束了。
都结束了。
他们的爱情是一场劫难。
三个人的纠缠不清。
那些分不清到底是寂寞或者迷恋还是爱情的情绪,把所有人误导到最后的死局中。
记得有人玩笑般说起盛夏。
说看海报的时候会以为是普通的三角恋。
但是殊不知,确实是三角恋,确是一个男人在一个女人和另一个男人直接之间徘徊的故事。
可是盛夏又不能就这样被定义。
其实,《盛夏光年》,不过就是一个盛夏,一段光年。
而那个流光溢彩的夏天过去,一切也都结束了。
所谓eternal summer的译名,也不过就是说说而已吧。
这样的夏天,怎么可能成为永恒。
既然过去,那就让它过去罢。
其实更爱剧本版的ending。
海边,两个少年互相依偎着,微笑。
剧终。
而那样的瞬间,盛夏终于延续光年。
我知道有些电影在豆瓣一定会红,比如《蓝色大门》,比如《生日快乐》,还有《盛夏光年》。
我知道,关于这部电影的词语,会以各种纷繁美丽的方式被人反复提起,比如青春、爱情、友情、同志、大海等等。
我知道,这两个长着英俊脸孔的男孩,这一段突兀纠缠的床戏,还有这些说不清道不明却该死的触动到你某条神经的画面、语言、情节还有歌,会让你兴致勃勃义无反顾的冲上豆瓣码字,所以,我不再提及。
我要讲,这个叫戏里叫嘉慧,戏外叫杨淇的女子。
这个名字在今后的十年里,会如同她的前辈们一般作为一种符号被很多人提起:张爱嘉-刘若英-李心洁-杨淇。
她不美,五官单薄,神情倔强。
但这是一个会让人动摇的女子,她年轻,充满力量,她看着你的时候眼神没有一点闪躲和游移,如同野生动物一般肆无忌惮的闯入你的邻域,令你措手不及。
你在《20、30、40》里看到她,她站在李心洁旁边,梅子般青涩。
而后是一些商业片里的配角,惊鸿一瞥的出现,比路人甲多两句的台词。
再来,是《见鬼10》。
她穿粉色的波鞋在路上走,哼着歌,和好多年轻的孩子一起演好看的鬼片。
接着,便是《盛夏光年》。
这注定是个不讨巧的角色,作为闯入他们世界的第三者,她先爱上他,而后是他。
一直想,假如嘉慧再美一点,单纯一点或者狗血一点,比如正义使者般的说出正行的秘密,比如退缩着不肯接受守恒的爱情,我会有更多的理由来讨厌她。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难过着、心疼着这个在海边被两个男孩推倒而后走开的女孩。
最后是《心想事成》,她演男主角意乱情迷却又浪子回头里意乱情迷那个对象,扎一个朝天小辫,疯疯癫癫的。
倘若正行先遇见嘉慧,会先爱上谁呢?
这个女子啊,注定是要让人爱上的呢。
想看這部電影,不為什么,是那個美麗的名字吸引了我,盛夏光年,Eternal Summer,永恒的夏天,永遠的青春年華,和那美好的愛情。
某天,在網上看到了關于這部影片的介紹,盛夏光年,很好的名字。
几張不錯的劇照,學校制服後面洋溢著濃濃的青春氣息,後來知道,那可是鼎鼎大名的香港攝影師,王家衛的御用攝影師,夏永康設計的,大師的作品就是不同凡響。
而后不久,知道主題曲出來了,五月天阿信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歌詞寫得非常的出色,有着青春的張揚和執著,在阿信特別的聲綫的演繹下,校園搖滾復活了。
這是本片的一大亮點。
劇情介紹:我想 每个人 生来就不应该孤独!
勇敢去愛正行和守恒是镇上小学里的同班同学,正行是班长,但守恒却是令人头痛的坏小孩,一天到晚惹麻烦。
某天,到臺北市立天文馆户外教学,也同时转来一位女同学──佳慧。
佳慧爸妈离婚,跟着妈妈不情不愿转学到乡下,心情已经够糟,却又在参观途中,因为守恒的恶作剧,而扑倒、弄坏了天文馆里的模型。
出了这么大的糗,让她中途从参观途中离开,再也不肯回到班上。
佳慧也就因此只做了正行和守恒一天的同学。
然而,这件事却从深深烙印在他们三人心里。
因为这件事,守恒被医生判定为过动儿。
在深入了解守恒调皮捣蛋的原因其来有自后,老师派正行去帮忙守恒适应校园生活。
正行原本不情不愿,但在帮助守恒走进学习正轨的过程中,却开启了两个陌生心灵、两个差异极大的世界的交流,正行反而因此更加了解守恒稀奇古怪的世界,打开他本来被规范得好好的乖宝宝世界,一个好学生和一个坏孩子,成了好朋友。
高中时代,在正行的影响之下,加上体育成绩优异,守恒也考上跟正行一样的高中,并且度过了令人头痛的阶段,长成一个帅气的青少年。
正行仍是那么优异斯文,在校刊社还认识了一个女性的好朋友──惠嘉,两人间似乎有着淡淡的情愫。
但也就在此同时,正行发现他自己对守恒,也开始有了超越好朋友的情份。
在一次正行与惠嘉相约上臺北西门町玩的过程中,惠嘉发现了正行的秘密,但她也答应帮正行保守,永不泄露出去。
正行害怕面对自己身体里可能的真相,于是开始躲着守恒,再也不去篮球场上看守恒打球了。
守恒遍寻不着正行,却发现惠嘉出现在球场上。
惠嘉因为发现正行的秘密,也对正行喜欢的对象,产生了无限好奇。
三个人之间微妙的友情、爱情关系,开始产生微妙的倾斜。
联考前夕,一场影响守恒是否能考上大学的关键球赛。
仅管守恒期盼正行来为他加油,但正行终究选择了缺席,独自一人自我放逐来到他曾和惠嘉一起来过的西门町。
倒是惠嘉来到球场,看守恒打球,就在这一晚,守恒和惠嘉有了第一次的交谈,彼此间也产生了异性间的好感。
心绪烦乱让正行在联考中失常,却也因此和守恒又同在一间大学里就读,并一边在南陽街补习班里准备重考。
如愿考上理想大学的惠嘉,则正式和守恒成了一对男女朋友,但守恒还是三不五时拉着正行去做任何事,守恒并未察觉不知不觉中他对正行其实已经有了很深的依赖。
921大地震当晚,在正行住处,一阵天摇地动之后,守恒终于隐隐感觉正行对他的保护和友情,有着超乎一般的浓度。
但不久之后,正行就在守恒的手机里,发现守恒和惠嘉在一起的事实,因而对两人瞒着他这件事不能谅解,自弃地想逃离这一切。
守恒为了挽回他和正行哥儿们的友情,竟向惠嘉提出分手。
惠嘉难过之余,仍守着正行的秘密,不轻易说出。
正行对惠嘉这位有义气的朋友产生了更多的怜惜,却也更加不知道三人间难解的情感关系该如何收束。
趁着大学第一学期结束,寒假刚开始的时候,三人一起进行了一趟前往海边的旅行,那是守恒的爸爸在他小时候买来预备开发为游乐园的预定地,只是因为泡沫经济,从未完成,就荒废了。
三人在宽阔的海边,说出了各自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原来,惠嘉就是小时候的佳慧。
这些秘密与揭露,又将带他们前往何方呢?
三人就这样在海边度过了告别轻涩前最后一段青春时光。
(摘自影片官網)同名主題麯:我骄傲的破坏 我痛恨的平凡 才想起那些是我最爱 让盛夏去贪玩 把残酷的未来 狂放到光年外 而现在 放弃规则 放纵去爱 放肆自己 放空未来 我不转弯 我不转弯 我不转弯 我不转弯 让定律更简单 让秩序更混乱 这样的青春我才喜欢 让盛夏去贪玩 把残酷的未来 狂放到光年外 而现在 放弃规则 放纵去爱 放肆自己 放空未来 我不转弯 我不转弯 我不转弯 我不转弯 我要 我疯 我要 我爱 就是 我要 我疯 我要 我爱 现在 一万首的mp3 一万次疯狂的爱 灭不了一个渺小的孤单 我要 我疯 我要 我爱 就是 我要 我疯 我要 我爱 现在 盛夏的一场狂欢 来到了光年之外 长大难道是人必经的溃烂 放弃规则 放纵去爱 放肆自己 放空未来 我不转弯 我不转弯 我不转弯 我不转弯PS:本片獲邀參加今年的釜山電影節。
影片今年10月13日在臺灣各大影院上映,而出于宣傳,發行公司準備了一系列的活動,讓觀衆們參與互動,如与Hitoradio合辦的為主題曲創作歌詞,制服(校服)party等。
歌曲试听及海报参看: http://blog.sina.com.cn/u/1191895630PS:好消息,《盛夏光年》入圍今年臺灣金馬獎四個獎項,分別是:最佳男配角(張孝全)、最佳新縯員(張孝全、張睿家)、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盛夏光年》詞曲唱:五月天阿信)
【你们两个大男生,坐在一起挤不挤啊?!
】【不会啊】好吧。
杜彗嘉。
你最先明白了挤不挤的问题。
35分52秒时你在车上拨通知道不会有人接的电话。
被刻意放大的嘟嘟声。
你扎的乱七八糟的马尾。
你穿的吊带衫。
你脸上像是知道又非要等着发生的表情。
随着车的移动。
车窗外看起来没改变的天的淡蓝色。
我是不是要把这看成一只所谓独立音乐的MV。
那个人不来。
那个人不接电话。
那个人故意的。
那你呢。
那。
你。
呢。
39分03秒。
【你干嘛来看我打球啊】【无聊啊】【该不会校刊社要访问我吧。
喂……!
你要去哪里啊!
】【你不要跟着我好不好】【谁跟着你 我只是来那背包而已啊】【那你去拿啊】【你干嘛一直往这边走,门口又不在这里】【你不要管我好不好 你离我远一点好不好】【你不要乱进人家教室啊】【你放开我啦!
】【诶!
你讲点理好不好!
我好心关心你你凶什么】【还不是因为你!
】【关我什么事啊!
我才第几天认识你,你凶……】39分39秒。
终于抗不住心里的委屈愤恨难过逼出身体里的水分了吗。
关我什么事啊。
我才第几天认识你。
为什么我要明白你们都不明白的事情。
笑着也不对目无表情也不对地去硬生生收回自己的感情。
只不过在自己的小宇宙过于孤单,为什么,却偏偏算错了轨道。
滑到了恒星与行星间。
想滑下去停留,哪怕是坠毁自己也没关系,可是在自以为靠近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是假象。
明明还有那么多那么多光年在中间。
The idea that the world is eternal is now seldom advanced。
But, how about the eternal distance between us?【那我们算什么】【我们算什么噢 你觉得是什么】【什么什么】42分22秒圆形的灯罩。
发出淡蓝绿色的光,像一颗静止的星球。
是被彗星和恒星偷了静止的这分钟。
你还把我当作敌人吗?
【你考上大学,我们就在一起。
】【对,我在拒绝你。
】42分58秒。
这算是什么吻。
没有在台湾长大。
不知道什么是马子。
没有跟你们一起长大,分享不了你们从前的陪伴日子。
没有脑子生锈,对喜欢的人会忍着不说。
没有神经迟钝,可以看明白你心里那个人不是我。
不对。
是你们心里的那个人,都不是我。
镇定地面对你们。
算你们的什么。
【诶,我觉得我们班有一个女生还不错】【你喜欢呀?
】【恩】【哦】沉默的应对。
[你也开始关注女生了吗]坐在车后的康正行。
骑着车的余守恒。
两边不断向后移去的路灯。
暖黄色的两排。
你们是不是跟路灯一样。
不会开口。
【对呀。
我正在等正行。
我不跟你说了 他出来了。
拜拜】【我现在跟正行在外面。
好啊。
大不了我明天帮你一起整理。
】【没有事咯……好吧。
掰掰】没有事咯。
在你们中间。
出场。
讲台词。
演戏。
抢戏。
以为当上了主角。
其实唱的不是那出理想中的戏。
【守恒呀 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我们的事情告诉正行】【为什么】【我们每次去找他,总觉得像在骗他一样】……康正行回答的是沉默。
可是为什么就像听到了所有答案。
你们每次去找他,总觉得像在骗你自己一样。
杜彗嘉。
【还是先不要吧】【嗯】57分49秒【叫我下来干嘛】【我好无聊,陪我去逛逛】【诶我要补习】【走啦】【诶等下还要考试诶】【走啦】其实都知道的吧。
只要开口,你就一定会带上安全帽。
我们一起走。
【我们】一起走。
【彗嘉来电】57分38秒。
你只看了1秒1眼。
就塞回了手机。
不用余守恒说对不对,你也不会提醒。
杜彗嘉。
就好比。
就当作。
就如同。
就宛如。
就像是。
你们这幅和谐的完美素描中被橡皮突兀的擦去的那块。
要怎么补上。
59分04秒。
不在家。
没人接电话。
意料之中。
拨通康正行电话。
【彗嘉来电】【您的电话讲转接到语音信箱】。
音箱里又是嘟嘟声。
杜彗嘉。
你拨不通的号码打不开的门喜欢不了的人徒劳无功的写有“加油”的牛奶瓶。
以及大雨中摊牌的两个人。
【我问你一件事,你老实告诉我,彗嘉是我的好朋友。
你是真的喜欢她,还是玩玩而已。
】【我是真的啦。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马上跟你讲】。。。。。。
镜头慢慢的推进。
能不能近到看到你们的心。
一个留在车站。
一个呆滞的在车上。
要你看着他走。
【正行去,我就去。
】【那。。。
我跟彗嘉】【啊?
】这么无辜。
横跨在你们中间来选。
【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好朋友有什么不能说的。
还是你在瞒我什么。
】摩托上的他。
浴缸里的你。
【对,我是他朋友】你出了车祸,睁开眼模模糊糊看到的是另一排蓝色的路灯。
平行的。
重叠不了。
分的好清楚。
75分51秒。
77分09秒。
、77分24秒。
77分43秒。
78分16秒。
那颗彗星。
忘记了80分06秒【你醒啦。
】杜彗嘉你要不要醒。
康正行你要不要醒。
于守恒你要不要醒。
杜彗嘉。
你从开始的镇定自若强势逼人与载着康正行的那个男孩在田野中的路上飙车般一脸倔强不认输。
到现在坐在床边笑着不眨眼却有眼泪缓缓从左眼滑出。
还有10分钟电影就要结束。
车到了海边。
【彗嘉啊,我们会不会以后都没有交集】【余守恒,你说好朋友有什么不能讲的。
好啊,那我当然想知道,你听了这个之后,还会不会想要跟我做朋友。
】【余守恒,我不是只有把你当朋友。
我是真的喜欢你。
】【喂。
我有一个秘密想要告诉你】【我真的太寂寞了。
】我真的太寂寞了。
就算你是围绕我而转动的行星你要了解我的心意我的寂寞我的快乐愉悦高兴孤单悲哀也要那么久那么久那么久。
久到我不知道你对我重要的意义。
是不是爱情。
没预期的好看
不怎么样
不是纯真,揭开表皮,看见的是赤裸裸的占有欲
又是同性的.....
林志堅啊林志堅,阿葵說的...然後迷迷糊糊的少年時期的G情萌動,倒顯得不太矯情,張孝全不錯。
很台湾
谁都可以吧?
絕對的爛片
真差劲
青春的,纯情的。。。男同
渣攻
那些GAY的岁月……
名声很大,真奇怪名声怎么来的。很普通而且有点莫名其妙的电影而已啊。不过两个男主角找的不错,以后的发展来看,都立刻上位成为台湾电影里的男主了。我想这就是此片最大的贡献。找到两个很不错的新人。
余守恒!!
不觉得这部电影多好 虽然两个少年是绝对的好肉体...- -
不知道想说什么
冲着张孝全和五月天那首盛夏光年 然后爱上张睿家 到底是谁爱上了谁 最后都迷失在盛夏 放弃规则 放纵去爱
那是蓝色的夏天。
朋友啊,对于我来说,就是爱情。
青春就是勇敢去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