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部“痴情”电影,一部是在今年金马奖上斩获颇丰的《消失的情人节》。
圣诞节前夕又上映了一部《消失的圣诞节》,哦不,《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实事求是地讲,后者在很多技术层面没法和前者相比较,演员演技也是泾渭分明,但主题无异,无非是“痴情”二字。
很多网友会用“老套”和“狗血”这两个词来形容一些国产言情影视作品。
不瞒各位,我曾经也是如此。
在看完《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后,我收回之前说的话,爱情哪有“老套”和“狗血”之分呢?
我们用“老套”和“狗血”形容这些影视剧里爱情,其实是这种感情无法引起我们的共鸣,亦或者说我们不能感同身受。
也正因为如此,每当这类型电影上映后,评价往往会两极分化。
从曾经大火的《前任》三部曲,到年初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在豆瓣影迷眼中,这些电影被视为“洪水猛兽”,在猫眼淘票票这些下沉的购票用户眼中,却收获了不少的眼泪。
你也许不喜欢《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这部电影,但不可否认,这个世上“舔狗”确实很多。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舔狗到底有多么卑微?
”曾经的我,也自诩是一名舔狗,看完了超过5000条的回答,我只能说,我不配。
就像电影《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有这么一幕,费力对赵希曼说,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对我面带微笑,可没今天这么凶。
赵希曼冷冷地回了一句,那只是出于礼貌。
费力刹那间崩溃,手上的东西掉落,可回过头来,依旧笑脸相迎。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在向我传授爱情秘籍时,让我记住仨字“不要脸”。
可惜啊!
我天资愚钝,始终无法领悟其精髓,说来惭愧得紧。
很多人看到大银幕上演着这样的爱情故事,无法接受。
不是因为这份爱情有问题,而是你自己没有遇上这样的爱情,或者你身边没有发生这样的爱情故事,所以完全没有代入感。
一部电影,技术上没有亮眼的部分,而情感你又没法感同身受,又怎么会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呢?
与“老套”“狗血”的爱情故事相对应的是“三观不正”的影视剧。
近些年,一部电影“三观正与不正”成了其好坏的一大重要指标。
由于这个因素,我们童年的很多影视剧都被拉出来“鞭尸”。
在这种舆论的指引下,曾经出演过这些剧的演员也无意识地站出来指责自己曾经饰演过的角色。
比如,大S说杉菜是绿茶,古巨基说何书桓是渣男等等。
这种思维当然是不对的,如果艺术作品用三观来评价,那从古至今的大部分艺术作品都有问题,我们只能去看样板戏了。
但用三观去评价一部电影却是很多人自觉不自觉的一种做法。
“三观党”大多都是初出茅庐、涉世不深的青年,他们对于爱情、人际都怀揣着最美好的憧憬,当他们看到影视作品中的出轨、劈腿等行为,自然无法接受,这在情理之中。
反过来讲,当涉世很深、行事圆滑的我们看到他们眼中三观正的作品,会是怎么样的感受呢?
恐怕就会用“老套”和“狗血”这样的字眼去形容。
说到底,不管是三观不正的影视剧,还是老套狗血的爱情剧,其实我们都是在用自己的三观去评价。
符合自己三观的,那就是好电影;反之,就是烂片了。
这两种做法虽然是两极,但核心是一样的,就像今天网络上所有的两极争论一样,看似水火不容,其实大同小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
大概是人们只顾自己的感受,从没有站在他人角度上去考虑。
情路坎坷的人面对爱情童话,总觉着那是骗人的伎俩,完全不切实际;而情感顺畅者,看到别人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就会觉得言过其实、夸大其词。
这个世上有很多值得称颂的爱情传说,也有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伦理故事,当然少不了一些痴情儿女。
我很不喜欢“舔狗”、“备胎”这样的词汇。
这些词正是今天功利社会的一些代表,一个缩影。
感情问题,很多时候都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为什么一定要用结果来衡量呢?
也正是因为结果导向论,很多恋爱之人在未得到自己心仪的结果时就会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恶语相向。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虽然算不上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但从它的爱情故事中我能看到很多痴情人的影子。
就如同那些反映痴情的电影一样,比如《苔丝》、《情书》、《消失的情人节》等等。
我很喜欢一句拼接诗句: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能够真正理解这句诗含义的人,大概都是痴情人吧!
继一部抑郁症的电影之后,我看的第二部电影就是这个,看了半天才发现这个竟然是舔狗,这部电影,真的是把舔狗,演绎的淋漓尽致,真的是从头舔到尾,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个人为什么最后的最后,两个人没有在一起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舔狗不是一个褒义词,但是这个词也不是一个贬义词,舔狗只是说,我们喜欢上了一个我们得不到的人,就算再怎么努力,我们都得不到的人,这可能就是费力说的,我们都会遇到一个我们自己内心中的珠穆朗玛峰吧!
喜欢一个人其实是一件很让人觉得身心愉悦的事情,我们会因为这个人开心,而自己变的很开心,也会因为这个人难过,而变得很难过但是很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难过的,因为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贪心,我们想要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这就违背了喜欢最初的本意了。
我其实一直都喜欢的是人和人刚开始认识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坏脾气,没有那么多的不耐烦,没有那么的不开心,有的只是单纯的喜欢,最后的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就开始了猜疑,开始了不信任,开始了在乎,开始了很多很多,这让一段感情,最后没有办法善始善终,没有了后来。
电影中说,喜欢的东西,一定要紧紧握在手里,原来的时候,我可能会特别赞成这句话,现在的时候,我就会想说,就那样,我宁可自己没有喜欢的东西,我宁可自己一直一个人,现在的我一点也不喜欢两个人在一起了,两个人一起生活,让我觉得惶恐,让我觉得害怕,我只要一想,两个人要一直一起生活,我都是开始变的恐惧了,这是这么长时间,我接触的人和事给我造成的条件反射,所以,谁也不信,也别和别人在一起,这是最好的。
完全翻拍泰国电影“相爱一天”,女主不如人家美不说,演技差!
漏洞百出,一点都不入戏!
感觉好搞笑的敷衍完成拍摄!
再去看看原版“相爱一天 ”自然,大方!
女主简直就是女神,男主将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
原版“相爱一天”我看了十遍,每次都完整看完,每次又都能身临其境的被演员的表演带入故事,至于这个一眼都看不下去!
能把剧情改编一下吗?
完全照搬好意思吗?
劝大家还是去看看原版吧!
《相爱一天》,会颠覆你对此片的所有看法!
我倒不是抵制翻拍,翻拍的话是否要改变一下?
是否应该注明翻拍自哪里?
这样也是对原著的尊敬!
你看那个费力,莫名其妙的就从大巴上下来了。
赵希曼原来是去自杀了,先前拍的时候一点征兆也没有。
费力怎么知道她是自杀的?
知道了怎么没有马上阻止,叫救援队救援队马上就响应了?
希曼莫名其妙的爱上一个有家之人,啥也没有闹?
老婆4个月了,还要通知一下老公,你知道吗,我已经怀了有4个月的孩子了?
荒不荒唐?
完全不讲一点点最基本的生活逻辑,导演天马行空,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我原来不懂什么叫烂片,这下让我知道了烂片原来是这样拍出来的。
在吃火锅的时候打开了这部片。
一开始提出要看,朋友说,ab啊,你确定?
的确,好多人都说,只要请了ab,杨幂这样的明星,那电影就烂片无疑了。
但我只想看个轻松的爱情电影,并不在乎电影的“逼格”,所以还是决定打开一看究竟。
首先是剧情方面,是一个IT男暗恋女神的故事,很老套。
但这种老套的前提从男主呆呆胆怯的内心戏入手,只花了四分钟就讲完了,便迅速进入主题,也奠定了整个电影的快节奏。
这里好评。
电影真的非常紧凑,没有任何拖沓的地方。
高潮点,泪点,笑点都卡得恰到好处,看着不会无聊,也不会想看手机。
后面也是甜甜的结局,但以一种小悬念的方式展现了,这种手法非常精妙。
再说演员方面,那个台湾男生演得很好,有台湾腔但不严重,讲话有点磕巴但吐字清楚,这种说话方式也十分符合呆萌人设。
细节上演技也不错,与女主对视时,黑框眼镜下的眼睛可以明显地深情起来,代入感很强。
ab的演技我觉得也不突兀,笑与哭都还行,没有出戏的感觉。
另外我觉得ab的选角也不错,十分符合剧里女神的人设。
我竟然觉得比泰版的女主还要好。
因为剧情十分简单,为了叙事主次分明,里面的主要角色也少得可怜,只有男女主两人,其余人的台词均不超过5句。
剧里出现的人名也只有三个。
个人比较喜欢简单明了的角色设定,不会因为人物过多或者情节过多而记混剧情。
单线程的叙事与文艺浪漫的主基调,搭配起来轻松惬意。
这部电影一定比不上特效大片,比不上世界观宏大的烧脑神剧,但它没有堕胎,没有分手,没有三角恋。
只是踏踏实实,简简单单地讲好了一个完整美好的故事。
我真的真的很喜欢这样的电影。
看过电影了已经,有baby参演的一部电影,一直以来baby的演技真的挺受争议的,不太好演技个人感觉,但是这次真的感觉不一样,演技真的有提高,没有很假,比较自然,真实吧!
适合自己的比什么都重要。
有的演员适合演电影,一演电视剧就扑街。
有的演员适合演电视剧,无论人气多高,演电影就是毒药。
电影毕竟只有两个小时左右,即使是主演也就有几十分钟的镜头,需要演员演技经常要有闪光点。
电视剧时间长,需要演员演技够平稳就行。
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整体,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每个人都有贡献和责任。
一个baby无法把好戏变烂,一个梁朝伟也带不动一部烂戏,刘德华的演技也是靠演了上百部烂片磨炼上去的,才得到承认的。
张艺谋,陈凯歌也有拍《三枪》《长城》《无极》《道士下山》的时候,但不可否认他们是伟大的导演。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进步,不关乎年龄,身份等等。
一个男人爱你 刚认识的时候会用“您”来称呼 会很尊重你一个男人爱你 他会出现在每一个你一个人呆着的地方 看到你的脆弱 也不会让你知道 一个男人爱你 是想你快乐的 所有事情包括伤害自己 都可以放一放 一个男人爱你 刚开始的时侯甚至都会往旁边坐一点 不敢离你太近一个男人爱你 他会主动做好旅行计划 全都是按照你曾说过的心愿 也许是无意的话一个男人爱你 哪怕只有一天和你相处 他也会紧紧跟着你说很多很多 但会迁就你一个男人爱你 会突然说出来Marry me 不会让你等 但他这一句不会是随便说出来的/所以 你懂了吗
终于看了ab和李鸿其的翻拍片《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确实想要营造出浪漫爱情电影的氛围,人物场景都很美,但是剧情阐述和演员演绎不给力啊,很多地方都处理得很粗糙,尤其男主的台词功力,让我完全get不到感动的点😅相比之下,泰国原版剧情衔接更流畅,两位主演演技也很棒,女主全身都散发着自信,笑容很治愈,而男主真的就有那种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卑微感,让人心疼。
虽然这部四年前的电影取景北海道,听上去貌似比不上新版中芬兰的高大上,但看了后你会发现,原版细腻的感情和动人的配乐,真的会爱上冬季的北海道,让人超级想再去一次!
一看到极光 我就想到了前两年的一部爱情电影《南极之恋》但是剧情完全不是那种片电影男主演过时间尽头那部电影 和那个剧情差不多 都是男主在背后默默守护的 这几年 舔狗这个词逐渐兴起 而且还是男性比较多看完感受颇深 每个人的爱情观价值观不同 不好批判 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恋爱关系 两个人应该是平等的 而不是所谓的谁给谁机会
现在国内的电视剧不能抄了?
于是就开始抄国外的?
而且每次都能把经典抄成垃圾,不要问这种电影为什么老是没头没尾,因为国外的电视剧比较长,关键的剧情都被他们剪完了,这帮号称专业毕业的导演,唉!
他们连抄个作业都抄不来。
更别说演员的演技还那么差,选ab不会选个路人吗?
我觉得路人都比她有号召力。
还搞什么本土化,我觉得他们始终就学会了一个土字
还挺好的,2倍速度看的。
谷阿莫真是良心导航员~~
按住啦掰比依然牛笔
也还好吧,没有那么烂,不要带偏见看剧,我觉得还行
本片就是典型的如何恰烂钱。影片没关注度,找一个口碑烂到爆但是有话题流量的抠图大宝贝出演,为了怕被人骂是流量烂片,其他演员全部找查无此人的糊咖营销演员,再找一个文艺片出道的男主把一部定位爱情片的电影再包装成文艺调调,这样就可以高举文艺大旗去捞情侣的钱,但凡能把这种骗钱的心思分一点在作品打磨上,都不会找AB当女主啊,什么?观众居然指望看到AB女主的作品不烂?想太多了
很喜欢极光,有时间一定要去看,也好像看到了世贸天阶那个位置的景。裸体圣诞老人也很有趣。剧情感觉停尴尬的,ab很美。
就男主这台词读的,不知道是什么来路,尬出息
剧情挺假的
我就不明白,2020了,还是这种宅男➕女神这种意淫配置,加癌症晚期一天陪伴这种老掉牙剧情,演员都是无演技配搭。就这,还出来圈钱,还有人看嘛,当观众傻子嘛,杨颖这种应该不是看到就躲避的演员嘛。绝,太绝。谁看谁受骗
圣诞老人惊呆了,好家伙一晚上竟然遇见两个傻子,选角一定是看准了港台艺人芬兰免签对不对?大宝贝演技烂如哭泣时的微笑唇般雷打不动,李鸿其别再恰烂钱自毁了好吗,跟烂演技合作只会拉低自己
有大宝贝什么水平都心知肚明了吧
爱一天足以,浪漫的故事,没有离别,没有团圆,刚好符合现实。
大概编剧没上过班,才能写得如此轻浮,但只要抛开所有角色干扰,就能收获一部非常迷人的芬兰旅游宣传片。话说回来,AB也在自黑哈,“正常人谁会叫baby啊?”不过她在各种电影里似乎总是无死角地美,哪怕倒在病床上,所以能谈情说爱的对象,除了同样无可挑剔的高富帅,也就剩反差大的所谓屌丝了,而这些人又必然贴上刻板的工具人标签,甚至要降智。发展八个月才能牵手,别小看人家好么。景致太值得回味了,一星半。
想法挺好,后面拍成了shit还是功力不够啊,这种甜水东西,直接玩一手双向奔赴不比这恶心人的离场感强?baby真好真好真好
圈两天节日钱就跑
合格的爱情片,有哭有笑,得知真相和录视频的片段可太好哭了。多加的一星给汪苏泷的主题曲,声音太太太好听了,最新的循环曲已入
其实还可以
为什么感觉baby和我的经历有点像....以及以为李鸿其能够屌丝变型男吖~不要怂!虽然剧情有点扯,但是希望每个人最终都能够跟真爱长长久久☺️
哪个正常人会叫baby啊!你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前面铺故事很垃圾,越后面越好,电影给3星,baby是我女朋友加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