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巴塞电影”有个法文成语Le coeur d′artichaut,指“人心就像一颗百合,层层剥落之后成为虚无。
”2017年9月上映的日本电影《摇曳的心》,讲述的就是女主“剥离一层层花瓣,最终呈现自我”的故事。
电影用“未婚妻突然失踪、父亲被确诊癌症晚期”的连串噩耗作为开场,却又用极其清新的色调作衬托,木楼翠树、细雨长落。
然后,从松坂桃李扮演的柳原亮介在父亲房中发现那本日记开始,影片温婉、清新的风格开始转变,开始双线推进,一主一副,一“虚”一真,以“为快感杀人”和“为爱杀人”把两代人的人生展示并交汇在一起。
主线属于过往的曾经,记载于一本名为《百合心》的日记中。
一个叫作美纱子的女孩儿,因为没有“百合心”,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恐惧,直到她看到那个玻璃箱中的“喂奶娃娃”。
充满了“性暗示”的“喂奶”开启了美纱子心中的“黑洞”。
之后,美纱子迷恋上了向“黑洞”投祭生命。
她手下的第一个牺牲者是同学。
那一段情节,有着最清新艳丽的色彩和最残酷冷血的旁观,两相对映,成为让人毛骨悚然的诡异。
随后,是一个180度的旋转镜头,象征着美纱子的人生从此“善恶颠倒”。
这样的美纱子,注定远离人群。
她自认是“人类的半成品”,孤独与她形影不离,直到她遇到美津子。
电影中从侧面透露美纱子应该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她童年的戏份至始至终没有出现父亲。
而这个没有现身的父亲,可能给她留下了很负面的心理影响。
电影也没有详细呈述美津子遭受过男人怎样的伤害,只用她一次又一次的自残和浓妆艳抹,来表达她不愿面对自我及对自我的厌弃。
美纱子从凌虐那个“就是我”的玩偶开始,永远将自己封绝于人群之外自我遗弃。
美津子一刀刀划在自己手臂上,自残的是身体;美纱子的刀,却是划在自己的灵魂中。
所以,她们懂得彼此、珍惜彼此,于人生的寒冷中抱团取暖,向往着明天。
但伤害太深,温暖太浅,她们寄望的平淡幸福,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彼岸。
无法拯救好友的美纱子,选择了结束好友的痛苦,让对方在“流血的快感”中获得永恒的“舒服”与平静。
一直认为自己的“百合心”是“杀人”的美纱子,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她杀死那个纠缠美津子的拉面店店员和美津子,初衷都是爱,前者是对美津子的守护,后者充满了绝望。
相偎取暖的人不见了,生命坠入严冬,美纱子在对美津子的怀念追思中向她靠近,以美津子的内心角度,杀死了自己曾经的上司,也将自己的心沉入到更黑更深更冷的地方。
最绝望的时候,她遇到了那个蹲坐在桥边的年轻男子,人生开始出现不同……
副线则是曾经的延伸与透视,属于“真相与接受”,引导者是看日记的“儿子”柳原亮介。
他被日记中记载的“杀人魔”吸引,又因为感觉到记录的真实而慌乱、恐惧,却又吸毒一般欲罢不能。
有一天,一个中年女子出现,陆续为他带来失踪未婚妻的消息。
曾经温润的柳原亮介在一连串的打击中,变得焦躁甚至疯狂,而命运又将更加残酷的真相,摊呈在他的面前……
《摇曳的心》中充满了性暗示、谋杀、血腥、自残等重口味元素,但在它仿佛偏离常规人生的外色下,却是对备受伤害的女性的深刻讨论。
片中的“百合心”,其实就是人最本真的自我。
导演用满身尖刺的“苍耳”来代表美纱子的曾经,而苍耳的“花语”,却是“怀着绝望而戒备的心”,期待着命运注定的那个人将自己带走。
她一直追求的“百合心”,不仅仅是她自我人生的定位和归属,也象征着女性的独立和自强,还代表着“沉默的守望”。
“苍耳”与“百合”,都是美纱子。
她并不是什么“杀人魔”,只是在发现真我之前,先遇到了那个属于夜晚的自己。
美纱子心中的爱,远比片中其他人都更加浓烈炽热。
面对“爱”,她清新、柔婉如同百合;守护“爱”,她不惜双手染血。
当她遇到命运的救赎,便剥去利刺与伪装,最终呈现出真实的模样。
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女作家沼田真帆香留的同名小说,曾译作《百合心》,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连续数年名列各种推理小说十强榜单。
做过家庭主妇,也曾出家修行,还与友人一起创业,年过半百后才开始创作小说的沼田真帆香留,很擅长描写女性心理的阴暗面,她对这方面的刻画不止是细腻,而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逼真,以至于有人在看她的小说时,产生过她在记录真实自我的感觉。
“杀人是我获得你的唯一方法,也是守护你的最后手段……”电影版《摇曳的心》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心理以及氛围,对原著都有较高的还原度,既有爱情的清新温暖,又有人生暗黑的忧伤与绝望。
电影全程都在展现这种“反差”,用清新与暗黑、华美与杀戮、鲜血与温柔的对比来告诉我们,有一种幸福来得如此艰难,如此悲凉。
这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电影,是今年我所看过的电影中代入感和沉浸感最强的电影。
就如同儿子被沉浸日记中并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其中时一样。
从电影角度讲,日本电影的特点是对生活的细致体现和最真实的还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电影中体会到剧中的真实情感和作者的寓意。
本片从根本的人性的善恶和人性成长上完美的表达了:“你不能改变你的根本,你的原罪更是不可饶恕,所犯下的罪孽更是需要承担,但是你的生活方式,处事态度和内心的感情是属于自己的是可变的” 在改变中需要勇气和信心,往往我们会迷失,会放弃,会顺从自己的“根本”,但是我们要始终相信每个人的存在并不是孤独而又无意义的,终究你的人生会得到救赎和完善,有可能是一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个家庭。
我看过原作,谈不上多喜欢,但是的确被小说的笔记部分震到,因为太细腻太刻骨了,也只有女性可以把女性这种扭曲复杂的心理刻画得如此入木三分。
但是抛开异色变态的心理描写,单单把故事主线拎出来看,其实真的是蛮无聊的。
真心,惊世骇俗的杀人女魔头爱上人、爱上家,最终甚至为自己的小孩自我牺牲,听着就很无聊,没想到,实际拍出来更无聊。
我看的大光明那场,影厅里不断发出大家由衷的爆笑,你都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悬疑电影,我起先还觉得这对创作者不礼貌,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我靠,这也太好笑了,让我也笑一笑。
改编得真的算失败,整个故事像一个荒诞的矫揉造作的闹剧,突兀的巧合配上演员假装很投入的用力表情,观众会笑出来情有可原。
吉高和松山演得蛮好的,特别是吉高,太美了。
有几个无论如何都要吐的槽:1、这个小说确实很难改编,导演自己也说了,太复杂了,所以他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动,比如大坝那场戏,他自己加的。
那场戏我给大家描述一下,就是美佐子她以前的杀人事迹暴露了,警察在抓他,他老公也知道自己长久以来的梦魇(误杀过小孩)是自己的老婆一手酿成,就带她去大坝,用绳子绑住她的手,然后还装了一个感觉重得一笔的秤砣,吉高由里子哭唧唧地爬上大坝,哭唧唧地说对不起啊老公,抬脚要跳,松山健一抱腰拦住,两人一起摔倒在地。
吉高压在松山身上,秤砣压在吉高身上,吉高毫发无伤。
我白眼翻得至今贴在眼皮上掰不下来。
2、松坂桃李发现了细谷小姐就是他的杀人狂亲妈,一路崩溃开车回去找他爸。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日本小汽车,油门踩得多猛看上去大概最多70码,心情自由自在的70码,不能更多了。
他找到他爸了,猛得掏出哆啦A梦小拳头,又猛得张开!
五根指头笔笔直!
手心放了一个苍耳!
他说,爸,你骗我,妈还活着他爸照理来说应该说,你有病吧,儿,拿了个苍耳过来跟我说你妈还活着,你为什么不跟我说知道了「细谷小姐下面的名字是美津子那可是妈一直用的假名啊」这样的理由,偏偏拿一个苍耳呢但是他爸却什么都知道了,靠一个苍耳,「什么你见到你妈了?
她还活着?
」我白眼翻得至今贴在眼皮上掰不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松坂桃李老师在此片奉献了我觉得可以载入史册的灾难演技,他的一切,都是如此僵硬,僵硬的表情,僵硬的动作,僵硬的台词(和别的演员对戏显得格外明显)。
无论做什么,都是那么那么的出戏,他的咆哮和愤怒、担忧和焦虑,惹得全场观众哈哈大笑。
但我不觉得这全是松坂桃李老师的错,毕竟哪怕是在原作里,儿子的故事都是非常苍白无力的,儿子整个的人设都面目不清,没什么性格,更不要说电影了。
3、原著中的细谷小姐是一个比较冰冷干练且寡言的人物设定,还是比较有魅力的。
我不是说木村多江没魅力,但是也太像女菩萨了啊,到后面我以为还会放她帮她儿子杀黑社会的戏,给人一个反差刺激,结果什么都没有,得了,女菩萨也的确不能杀人,翻个白眼翻篇吧。
4、改掉了我觉得不应该改的点。
一个是对父亲的刻画,原著中父亲承认被美佐子如漩涡泥沼般的百合心吸引,父亲也不是什么正常人。
另外是,我记得美佐子离开家,不仅仅是因为罪行败露警方来追,还有是怕自己有一天自己会杀了小孩和丈夫。
杀意和爱意可以是一种东西吗?
当然可以。
其实毫无关系的两个美人,只是之前在B站上看了 第41届日本电影学院赏颁奖礼CUT,看到了同场SHOW步的两人最佳女主角提名五人:苍井优、新桓结衣、土屋太凤、长泽雅美、吉高由里子。
(不说绝后,但是颜值肯定空前了)而今天刚好同时看了这两个美人被提名的两部电影 新桓结衣 (恋爱回旋)、吉高(摇曳的心)。
不由得相对比下,其实也就是随便碎碎念下当时看CUT的时候,就觉得这两部电影感觉一般,今天看了,果然 一般!
哈哈哈哈瞅了下豆瓣的评分,不出意外,恋爱回旋 高于 摇曳的心 新桓结衣的势头确实不易抵挡啊 奈何,寡人是吉高党 哈哈哈对吉高的喜爱是在去年二刷 神探伽利略2 里突然爆表的,不晓得是单身之后的遗症,还是因为年纪大了,品味突然变了。
第一次见到 吉高 的时候,当然是她那有名的《蛇舌》,那会也确实把那剧当深夜小电影看的,觉得这个女主好漂亮,但是也就那样印象下,之后的十几年也没注意过这个小美女(类似的感觉还有日影 热血高校 里的那个女主,叫什么都忘了。。。
)即使在 神探伽利略2 里也是从新知道了这个美人叫 吉高由里子,但是不知怎么的,在毕不了业,满身戾气的当下,被她那段 被帅男 福山雅治 解释(虐)她不是美女 而委屈到哭的情节 给暴击了然后就补了她的几部剧(东京白日梦女、横道世之介、我不能恋爱的理由、盛夏的方程式,此外,赌博默示录2和蛇舌是之前就看的),当然也是基于剧荒,也当然,她的那几部和小白脸的典型偶像剧,没兴趣看寡人是个理性的人,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是个理性的人,但是其实大部分人是在对待与己无关的事情上才会理性的人。
寡人很幸运,也很不幸,读书读到晓得了什么是绝对正确,也晓得了为什么曾经认为世上没有绝对正确。
所以,不会因为喜爱某人就到了无脑盛赞的地步,哎,不幸啊比如,这部 摇曳的心寡人看电影分两个主要评价部分,一、内容(人物塑造、情节、深度等等);二、表现(色彩、拍摄手法、音乐等等)。
这部剧其实在故事上是有一丝卖点的,虽然这个卖点已经吸引不到此时的我了(其实从电影的反应而言,也能看出,这个卖点也不再那么好用)。
这个卖点就是 异于常人 的 心理。
生物的好奇 促进 生物的进步,我觉得 好奇 其实就是 基因进化 的宏观表现。
所以,人总是觉得 物以稀为贵。
所以探讨不一样的心理,一直是书籍与影视的重要内容,因为,人们想看与自己不同的东西。
(但是又极度的想同化与自己不同的思想嘿嘿)但是,这部电影在内容上,并没有很好的展现这种 不同。
片子开始不久便借助笔记很“平淡”的叙述了吉高扮演的女主,从小就明了 自己异于常人的心理,于是一部“平淡”的电影就展开了。
平淡,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整体印象。
片子开头,男猪的未婚妻突然消失,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引子,但是片中人物对此的反应是什么,平淡。
男猪回到房子,看到房子空了,就一个木然的瘫坐...这完全是一副早都预料到老婆会和隔壁高富帅私奔的感觉。
而男猪的爹对此的反应是,好好努力,你未婚妻会回来的...再一次,让人觉得是男猪性无能,妻子不堪忍受,跟着隔壁器大活好的老王跑了...作为主线,男猪翻开了他娘留下的笔记,开始了他娘“平淡”的人生...明明他娘就是个异类,可是片子的情节设计,是那么的“平淡”,让你一直感觉得这没啥了不起的...杀个人,就和吃个饭一样,甚至还不如她那个小变态女伴吃那个紫菜寿司了不起...或许,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导演想展现一个 异类 的心理。
在 异类 的视野里,她的行为,当然不会有什么突兀,因为 “她” 是主体,相反,普通人的行为,在她眼里才那么不堪忍受(那个带刺的植物,好像是苍耳的变种,就是贯穿的体现与表现)。
但是!
人物的塑造 不是 作品不好看的借口。
毕竟,你是一个影视作品,不是科普啊,大家看科普的时候,没人会吐槽,这个科普不好看,相反,只会说某个科普很有意思。
而且,这个片子我觉得浅的部分就在于,在男猪他娘的故事线的时候,各种以一种平淡的视角展现那些不平淡的事情,自残、杀人;但在男猪线的时候,偏偏又用的是经典(用的不好就叫烂俗)的悬疑设置,幸福即将到来时的新娘突然消失、老爹旧物里神秘的笔记、突然出现的陌生女人...这就让人觉得两条故事线的撕裂,最终结果就是,他娘那种平淡的异类视角冲淡了整个片子的悬疑设置。
当然,其实他娘那条线才是主线,所以以他娘那条线为主观感作为片子基调倒没什么,相反,还能体现导演脑袋是清晰的。
但是,问题就来了,你这个主线不好看啊。
你只是平淡的展现了他娘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娘是个性冷淡...(这点又在和他爹后来的相爱中被改变了...又浅,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异样,如果就是一个简单的爱或sex就能改变,就不会有那么多悲伤的家庭存在...)一直以来,探讨或展现一种异样的心理,成功的作品都是有一个良好的载体:故事(情节)。
美剧《犯罪心理》就是经典,每个不同的心理,都从一个案件中展开,从案件的细节揣摩作案人的心理,最终呈现给观众一个 异样的心理。
而不是把犯人抓来,说!
为毛这样!
为毛那样!
说!
坦白从宽,牢底坐...啊,不是,抗拒从严,回家过...啊,今 天不错当然,能在豆瓣上得到6.8的评分,也不算低,我能理解。
原因除了拍摄手法不错,导演脑子还是清楚的等等之外,还是在于之前我说过的,异样的心理。
但为什么我很不满意这个作品呢,因为阅历...很多类型相似的神剧,你先接触的哪个,自然就会对那一部印象深刻,再看其他类似的,就不会有那么深的感触,所以,像 釜山行 这样一部,各个方面都只是不错的片子,评价却超神,为啥?
因为受众是一帮几十年只看吃着泡菜,就喊人间美味的偶像剧党呗...我估计让这帮人看 疯狂的麦克斯3(寡人只看了3),那还不呆B了...所以,我不满意,在于我类似的片子看的有点多,而这部确实可圈可点上面我提到我评价片子的两个主要部分,在这部剧里我基本上只说了 一、内容。
没说什么 二、表现。
原因还是,在表现上没什么出彩的,就两个人做爱时,吉高满身堆满 苍耳 那有点视觉效果。
其他都不差,也不出彩,所以也没什么可说的。
表现上出彩的作品,一般会出现在 动画、动作、X幻以及文艺片 等类型里。
剧情片,本就应该以内容为主啰啰嗦嗦堆了这么一堆,都忘了,我只是想看看吉高被欺负的嘛 嘿嘿
电视剧轮到你了,女主黑岛沙河原型来自这部小说,真的是一模一样,有谁和我一样发现的?
先看过这小众电影才看的轮到你了,一看就知道凶手是黑岛沙河了,导演尊重原著,连名字都一样,沙河,所以一看就想起来应该这部电影就是原型,不过还是最后把剧情全看完了,而且不出所料沙河就是杀人狂,与这个电影一样,杀人使他快乐,哈哈,我不会是第一个发现的吧?
大家还有谁有看过的,留个言呗。
先吐槽一个翻译问题:日文中ゆり(yuri)虽然有摇摆的意思,但是是常用外(而且是非常地不常用),而且还是他动(及物动词),如果说摇摆的心的话对应的日文应该是ゆれ(yure)こころ(ゆれ(る)是常用的,并且是自动,即非及物动词)。
台版/港版的翻译「百合心」是可行的。
日本电影节观影时影片字幕也是用的「百合心」。
一切都怪中文版小说译者。
原文ユリゴコロ实际为女主(美纱子)幼年时高度自闭无法说话的情况下,错听的产物。
所以只要通顺,怎么翻都行(愿意玩梗的话翻译成「由里心」,「由里子小露」甚至也完全可以),就是那个摇摆的心那个摇摆是在日文中讲不通的。
这里的yahoo智慧袋问答虽然不说是权威,但是是符合我常年阅读的日文中日本人的使用习惯的。
幼年的女主是不可能知道「摇摆」这种常用外或是文言用法的。
符合幼年能知道和理解的词语,大概只有「百合」了。
那么ユリゴコロ(yurigokoro)对应的没有「错听」的原文是什么呢?
当初那个医生说的话无从得知,只是美纱子成年后推断,应该是よりどころ(yoridokoro)——中文可以翻译做「精神支柱」,或者我们说「归属(感)」。
从整部剧情上来说,也的确合情合理。
(题外话,如果按「归属」+「错听」来翻译,可以翻译成「灰鼠」,2333但显然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翻译。
我觉得错听中的这个「心」字,是不能丢的)--吐槽完毕--先丢个链接:本人没有看过小说,但这个链接有小说版情节剧透:日文小说版剧透剧情很美,美得像一个童话故事。
美纱子这样子的杀人魔,最后通过爱情得到了自我救赎,自我救赎就已经很美了,最后的情节设定里她还独闯黑社会据点,为儿子救出准儿媳,美得不像话。
太美了就容易出问题。
一个是杀死厨师(还是店长?
)双腿一扭,对方就失去反抗任由你用平底锅敲了。
你自己可是一个hooker,还是在hooker之前各种给自己放血的人,哪来那么强壮的身体(真·美纱子就放血太多自己直接挂了。。。
),对方可是一个做力气活的中年男子啊。
另一个就是结尾的孤身闯入黑社会据点。。。。。。。
前期的设定只是杀人可以「心安理得」甚至「因此获得快感」的杀人魔,何时变成怪力女了?
难道真的是某人说的「长得可爱 杀人方便」么。。。
情节上整体就是这样,看了小说版剧透,我才明白,哦这两段都是原创情节,怪不得(小说版后面只杀了孤身一人的准儿媳的老公(贵圈真乱),他还不是黑社会,而不是电影中那样杀了黑社会据点全家)。
但确实单对比的话,不考虑这个bug,电影版其他情节改编使得整体更有一股凄凉感,更美。
所以剧情给7分。
然后演技,我完全没有意识到爸爸是松山研一演的,太棒了啊。
总之看着松山和吉高飙戏我的内心是极为满足的。
而儿子役的松坂君。。
你还是适合去演《不能犯》里面的那种角色。
至少看你和整容版泽尻演那片子我可以完全放飞自我,不用拘束在导演/编剧划定的框框条条里面~而不是像在《百合心》里面被松山吉高深深拉入戏中后被你咣当一下砸出戏外。。。。
画面的色调上除了一开始幼年时期看着小女孩淹死那段显得很猎奇以外(不知道是不是调过色了,显得很不自然),其余的地方色彩没有给人留下太多印象。
基本是写实的。
前后氛围对比基本也是靠情节本身的场景(当然,基本的比如结婚后的明亮色是有的)最后的最后,主题曲,
ミチシルベ9.0Rihwa / 2017,简直太贴切了!
看片子本身因为松坂君导致我根本不想哭,最后主题曲的时候我是真的想哭了的!
所以用来给电影加点分一点都不过分!
(豆瓣页面里有自翻歌词)--放飞感想--失去生活的目标,失去归属感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中并不罕见。
年轻时也都有做过以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觉得不可原谅的事情。
这个影片无限放大了这种「孤立感」和「自我否定」,迫使有着相同感受的人去审视自身。
所以对于我来讲,这决不是致郁而是温柔的治愈。
愿每个人都能直面this fucking world, this fucking skeleton。
因为自己的这点点私心,其实很想给这片子打更高分,但确实情节上以及儿子演技上的硬伤是没办法视而不见的。
怎么说 带着恐惧看了这部片子。
前半部我一直在想 到底为什么没有原因 一个人可以带着恐怖到窒息的变态成长 冰冷血腥。
在用手指挡住屏幕的某个瞬间 下雪天的桥上 他们相遇了 这一段故事突然有了温度 很久没看过呈现的这么棒的纯爱 快要忘记眼前这个人是个病娇杀人狂的过去 也忘了自己不能接受女主角荒唐的人设。
不过儿子那段戏是为了串时间线吧 刻意 有一点莫名的尴尬。
吉高真好看啊 新剧剧情的漏洞看来都是因为喜欢看吉高演戏才弥补上的。
日本这一代的演员真的很棒 这场戏真的做到了抵消想要快进的躁动 很真实的动人心。
多希望国内同年龄的演员能有这样的完成度 然而在我看到的影视作品里 除了对周冬雨七月与安生里的印象 寥寥。
我从小就没有“百合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极度缺乏安全感。
我害怕匆匆忙忙的人群,也害怕路边草丛的苍耳。
身体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可精神上的痛苦是扭曲的,它会让你变得分不清现实与自我。
一开始,我的“百合心”是商场那个漂亮的洋娃娃,我喜欢从她身体下面灌奶进去,然后看着奶从上面慢慢流出(“百合心—虐待”)。
直到一个下雨天,我在朋友家看见了一个类似树洞的小洞口,我尝试将小动物丢入其中,没想到,这使我获得了快乐。
当我的朋友,那个撑着伞的小女孩,因为我的恶作剧不幸滑入水池中被水活生生淹死时,我体会到了“快乐”之上的快乐。
当时,我就站在岸边静静地看着,我面无表情,没有其他的感受、也没有人们所说的对死亡的恐惧。
这时候,我的“百合心”变成了”死亡”。
等过了些日子,我长大一些,我发现我和同龄人不一样,他们在忙着与异性谈情说爱,我却在寻找自我,寻找我的“百合心”。
像我这样的人,为什么能存在于这令人绝望的世间,我属于社会的那黑暗一角,我是社会的残缺,可有也可无。
偶然的一天,我故意失手杀了一对兄妹其中的哥哥,我为什么这么做?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内心想这么做、渴望这么做,这样我才能感受到我的“百合心”—“死亡”。
毕业后,我顺理成章地去学了厨,这时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个朋友,她和我一样,绝望地渴求着救赎。
她告诉我说她曾有过一段不幸的经历,这一直让她十分恐惧、痛苦。
她消除痛苦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刀割自己的手腕。
”当我用刀割自己手腕时,我才能忘却痛苦”。
我也想尝试这么做,以此来救赎我自己,但我知道自残是不对的,所以,我俩开始互相割对方手腕,就这样,我俩成了朋友,这时候,我的“百合心”变了,不再是”死亡”,而成了“友情—守护”,我们都是社会的阴影,只有阴影能守护阴影。
所以,当我一个人遇见那个男人时,我杀了他—那个一直骚扰她的男人。
很可惜,最终我俩的约定不能被实现,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无法摆脱割腕的瘾。
我不忍心看见她这样痛苦的活着,无奈,我只好帮助她,希望她不再忍受这般的痛苦。
朋友走之后,我也辞去了厨房的工作,转而去做了妓女。
我的“百合心”丢了,我一下成了行尸走肉样的人。
在遇见你之前,其实我还杀了一个人,那个人是之前曾和我共事的同事,她欲望的丑陋嘴脸实在让我恶心,我不能忍受。
和你相遇是在我经常路过的地方,那天,你是在桥对面,我看见你的背影之后习惯性地走到你面前说出了那句常说的话:“现在几点了?
”可你,好像和其他男人不太一样,你的眼里没有那种迫切的欲望,你好像被什么东西困住了。
渐渐地,我和你走的越来越近,通过你,我也了解到,你和我一样,你同样陷入苦难,渴望救赎(男主因为过去的事不能发生关系),可不同的是:你的苦难其实是我一手造就的,是我故意失手杀了那个孩子才导致你一直活在阴影之中。
在我和你接触的这段时间里,我再次感受到了我的那颗“百合心”—“死亡”,是的,我想杀死你。
可不知为什么,我一直没下手,事情的转折是在一天,我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我却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你知道后只是很诚恳地说:“我们结婚吧,这孩子一定是上天赐给我们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同意了,不久后,孩子生了下来,难以想象,像我这样的人居然也有了自己的家庭,这时候,我体会到了一些以前从未有过到的感觉,像是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一般,我的“百合心”变了,它有了丝丝暖流,有了一些温度。
我们发生第一次关系是在孩子出生之后,那晚,我们默契的都没睡着,我对你的触摸也没有抵触,相反,我觉得很温情、舒服。
苍耳的刺意味着命运之中注定的那个人会将它带离,那些粘附于我身体上的刺在那时都变的漂浮,慢慢地、轻轻地离开我的身体。
我终于找到了那颗真正的“百合心”,它叫“亲情”。
事事总是不如人意,总有一些人很让人讨厌。
一天,一个男人找到了我,他是我之前厨房工作时给厨房送货的人,他知道我杀了之前那个同事的事实,并以此为要挟想和我发生关系,所以,在我决定和他去宾馆后,他已经活不了。
我杀他,不是因为死亡“百合心”的作祟,而是出自“亲情”,我想守护我的家人,我不愿他们受伤。
可我杀了他之后,我也明白,我不应该继续存在于这世间。
我是个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我想选择自杀,可你最终却救起了我,但也最终发现了我的秘密—“百合心”。
你明白了我的过往,这时候,我知道,你我之间的缘分到头了。
离开你和孩子之后,我换了一张脸重新生活。
碰巧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千绘,也就是我们儿子的未婚妻,她的遭遇让我痛心,我想要帮助我的儿子。
没办法,我只能打破之前和你的约定。
在见到他的那刻,我也满足了,他现在的生活很美好,自己开了间餐馆,也有了自己未婚妻。
我不希望他的手上像我一样沾上血液,所以,那群人,我来替他杀好了,恶人让我来做就好。
现在的警察已经不是以前的警察了,我有随时被捕的危险。
我知道你的性命所剩无几,一直以来,都是我对不起你,但这次,原谅我,无论如何,我也要去医院见你最后一面。
“轻风起,流年一回首,少女初长成,少年仍是此间少年。
”
冲着一秒变瘦的松山研一看的片头看的我直飙脏话,什么玩意儿,岛国真是变态奇葩多,什么样的人都有等等正当我纳闷亮介线跟这个变态女杀手线怎么连接起来的时候我操居然是她妈妈的故事!!!!!!!!
片尾居然慢慢突出了母爱,夫妻之间的爱,以及亮介对女票的爱。
这种叙事方法很少见,也很有代入感,亮介读笔记就像观众一样,看到后面欲罢不能。
至于一些逻辑漏洞也就不必追究较真了。
唯一不足的是美津子的演技不够啊,好几次情感应该迸发的时候没有爆发出来,整容后的演员演技明显高一些。
强推!
百合心就跟精神寄托差不多吧,人只有在有安全感的情况下才能感觉自在,自在意味着能自由地表达感情。
女主小时候缺乏安全感,以至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害怕,但是在遇到那个娃娃后,她的心安定下来了,那个娃娃就是安全感的来源。
(这点我小时候有共鸣,每天睡觉前一定要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在枕头边才感觉安心。
)后面的安全感开始从折磨小虫中获得,再转变成了杀人。
其实最开始的杀生,并没有被赋予太多的意义,仅仅只是因为女主突然感觉开心了(女主之前基本没有什么情绪,拥有真正的开心就更难得了),因为开心了,她感觉到了自在,后面慢慢地开始觉得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意义变多了一层(盲猜女主成绩并不优异,所以后面去另谋出路而没有选择继续升学,人是靠新鲜感和成就感活着的,如果女主没有找到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或者说擅长的事来释放情绪和感情,让自己有价值感,可能会往另个心理方向走),以上是读书时期,之后又因为新的感情的出现,掩饰罪恶,觉得这人给我造成了困扰等等原因去杀人,因为社会的复杂,人也不可能简单了,但不变的是,杀人成了她首选的解决问题方式,甚至表达爱的方式(在安定多年后为了孩子重新杀了人)。
最后,吉高真的太美了!!
这是关于母爱的电影啊?剧情不够狠,想用《告白》的色调营造平静,却来了个治愈的结局,救赎与被救赎,是巧合偶遇就可以的?对剧情很不满意。
3 简直是中二病患病时期编出来的奇葩故事范本,能够改编的这么好看,容易投入并看下去也实甚太难得了。不过,故事本身真是经不起推敲,吉高由里子的角色杀人那么多次没有被抓,松山研一的父亲却锒铛入狱被好好教养了一次,其他的槽点也多是无力吐槽的,比如并没有解释木村多江的角色是怎么查出清野菜名的角色的所在地的,纯粹是我说找到就找到了,而其他很多内容也像是为了进行而进行的。相对的题材与故事都是特别的,并且几条情感线都处理的真诚而内敛,尤其是母子关系那条真是高明的手笔,除此之外作为娱乐片,叙诡运用的当真不错,也算是稍微挽回了一点点,不至于沦为烂片。
不能去左右别人对影片的好感,表达自己的观点,到底摇曳的心,还是寻找的心,杀人犯罪就没有任何亏欠跟惩罚吗?恶毒到一定的杀人手法,陌生人跟她毫无关系的杀害,黑暗到极致,编剧跟导演真有共鸣,能拍出这样阴暗的影片
一部值得你快进的电影。
一个女杀手的自述。全片只有吉高由里子的演技可以看,故事很俗套。松坂桃李还要加油啊。
好愚蠢的电影。看困了和看得昏昏欲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最佳观影体验建议空降58分看一会吉高松山cut
演边缘人物的吉高由里子才是最美的,有几场戏极度不适感
不得不说,能把类型片拍得如此无趣、如此毫无亮点,也是一种能力。每个镜头都在用力地表示:看啊这里有深意你快来看啊!每个剧情的转折点都是:这里有坑你要注意啊!本作最大的谜团其实是百合子的身份,但实在是太好猜了稍微注意一下时间线就知道了。而且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种题材中写“爱拯救一切”,真的不懂怎么拯救女主的,她就是有精神病啊!她就是病人啊,你怎么拯救她啊!不知所云,难看至极,吉高我也不喜欢!
小吉高真的变态脸 松山演啥像啥 桃李演的就好像被逼上杀人这条路的 而且杀人魔千万别从良 没有退路了
她眼神纯净 笑容甜美 气质干净的像天使一般的女孩 却是这么一个天生的恶魔 她不疯也不狂 她逻辑清晰 做事谨慎 心狠手毒 可以毫不犹豫毫不愧疚地杀人 杀人甚至是她活下去的某种支撑她的理由 这样的她 却坠入无法杀掉某个人的爱情 成为了为了儿子不惜一切的母亲 这剧本简直是为小吉高量身定做 发挥地太好了 清纯又邪恶毫不冲突 这样的气质太适合小吉高了 这个角色其实也很让人心疼 她的这一路也有种无奈至极的悲凉感 超出期待值的绝佳犯罪电影 仍然有日影犯罪题材特有的救赎感 但这部的救赎感很特别和我看的别的不一样 没有特别强调但却缓缓而来 所有演员的发挥都非常好 佐津川爱美的表现很不错完全突破我之前见到她的表演 导演的镜头语言把握的也很不错 很适合剧本 一些诡异又压抑的气息镜头也把握的很棒
电影应该叫:我的母亲是连环杀手。男主翻到那本日记的时候,我大概就猜到了。日记里记录自己从小开始杀人的女子就是男主的母亲。难得,男主的父亲在经历那么多冤枉委屈后,依旧善待社会,没有扭曲变态。用满满的爱感化把自己推下地狱的妻子。
其实我不明白这个剧中的男主,光子其实是受害者,杀人犯是不假,但那也是自己的母亲,如果说连父亲都能原谅,作为儿子,其实是没资格教育自己的母亲的,更别说动手!男主太招人嫌。
鬼扯鬼扯的狗血剧😂
2.5 第一次觉得苍耳这么恶心的(松KEN颜又回来了 欣慰
吉高由里子和松山研一的部分其實還算不差...但是兒子的那一段簡直爛到極致了@@"
垃圾 毁三观
变态+纯爱+尬台词,看完想杀人。。。😂【对了,豆瓣简介能改改吗(¬_¬)】
鸡膏从良快10年后又重回恶女路线,这种黑暗气质比傻白甜难得太多了。把原著亲情线删掉后就彻底变成一个腥膻色的法制日报版故事了,现代戏依然是难看的要死。
烂片
小吉高就是有种美纯脸之下有种变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