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很不适合看黑色喜剧,你知道,黑色喜剧总是一边逗你笑一边让你内心纠结。
我是那种三点都比较低的人,别误会,我说的三点是:哭点,笑点,还有纠结点。
我太容易和主角感同身受了,如果主角很纠结,我的纠结绝对不比他少。
今年过年看《疯狂的赛车》的时候,我就跟着黄渤纠结了一次,还没到年底,我又跟着他在《倔强的萝卜》里纠结了一次。
黄渤的演技真是没话说,不过黑色喜剧靠得不是演员过硬的演技,就算毫无演技的杜海涛出现在电影里,也不会降低它的品质,反而能增加一两个笑点,能够降低它品质只有故事。
《倔强的萝卜》从故事上讲不及宁浩的疯狂系列纠结得彻底,如果作为宁浩疯狂系列电影的复制者,它只是复制出了四分之三,有味道,却不够味。
首先,导演这个人,骨子里要有幽默感。
萝卜是导演田蒙的大银幕处女作,这也是我给三分的一个原因,若是有经验的老炮拍成这样,那两分就算好的了。
其实客观地说,至少这部片子田蒙童鞋是用心拍了的,不论是偷萝卜这么明显的软广告,或者用超级玛丽这些来刺激70末80初这代人的G点,都能看出他是有些小想法和小聪明的,不过这些小细节穿插的不够自然流畅,这类手法的使用,早在缪斯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林志颖的旋风小子里就有了,所以这样硬生生的加进来感觉也不是很好。
电影里加动画的话,我觉得可以借鉴一部巴西电影黑眼圈 Nina,那个的手法要好得多。
其次,要有好剧本支撑。
萝卜使用的是盖里奇式的一贯手法,就像两种疯狂一样,几条线同时进行,同时插入些倒叙,最后又都交错在一起,像是一个网,有各种不同的交点。
这种手法的选择是比较安全,只要各个交点凹的不太硬,故事总还是个好故事,所以就取决于导演的表现手法了。
再来,演员和影片的风格元素要协调统一。
石头没什么大牌,港台演员也几乎没有,赛车里选择戎祥那样的台湾谐星也很成功,因为他们本身就透着股黑色幽默。
而萝卜里演员的选择,套用用小赵对小萝卜的评价最为合适不过了,那就是肤浅。
工体西路可可香蕉的logo也赫然在目。
有时候,陌生脸更有戏,为了追求商业效益找来些明星不见得是好事儿。
也许田蒙是觉得黄奕拍过十全九美有了黑色幽默的相关经验?
也许那的确是经验,但绝不是成功的经验。
黄小蕾的天下第二可以算作此类影片啦,当然,天下第二要比十全九美好些,不过统一起来,都可以算作肤浅之作。
最后,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部电影要有一种风格。
可以是沿袭大师的路线,可以创新,但绝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大杂烩永远摆不上席面。
萝卜很明显的想走黑色幽默的喜剧路线,同时又想融入一些时尚元素增强商业性,出发点是好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吕克·贝松。
故事性和商业性同时能兼顾太难。
老谋子和凯歌兄都吃了大亏。
人们喜欢的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霸王别姬那样的电影,因为导演把一个故事讲好了。
黄金甲和无极不管有多卖座,都成了衡量烂片的标准。
到底是做王晶还是做贾樟柯,你总要选一个。
有人说,那为什么石头叫好又叫座?
那只能说明宁浩有运气又有实力。
人家玩的东西在内地电影中算新鲜,人家的黑色幽默也玩的算明白。
好比宁浩是李宇春和张靓颖那一届的超女,在那以后,即使有再多的选秀,再好的选手,也很难触及那种高度。
何况大家一拥而上都做选秀,观众凭什么买你的帐?
大家都玩黑色幽默,观众凭什么还愿意看?
总体来说,田蒙很用心的来做这次电影,但用心不一定就能拍出好东西,要给自己的风格有个定位,这才是最重要的,就仿佛一个人找工作要有职场规划一样,你到底想做hr还是销售,自己心里,得有个谱儿啊。
ps:最后,不知道黄渤接这部片子出于什么角度考虑。
若是有私人关系不好推脱也就罢了,若是单纯的接片子的话,我还是那句老话,黄渤啊,接片子要慎重啊。
演戏有风险,选片须谨慎。
看完 《倔强的萝卜》之后,笔者得出了两个观点:其一,黄渤之所以目前大红大紫,并不是靠着一个“黑皮”的角色吃遍天下一招鲜,以他毫不出众的形象能从大量油头粉面的娱乐明星中脱颖而出,靠的还是自身独特的形象和平民化的演技。
其二,《疯狂的石头》问世以来,至今仍然在发挥着余热,影响了大量国产小成本电影,本片虽说算不上跟风,但是从其多线程多人物的特点上来看,本片意图很明显,是想复制《疯狂石头》的成功路线小火一把,但显然没到火候。
本片充其量只能算一颗“小石头”,殊不知,石头很硬,萝卜很脆。
电影的故事新意有限,但怎么说五花八门的小人物汇集一堂,看他们在一起耍宝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起初各自扎堆,而且之间的关系简单,各自呼应。
随着故事的发展,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交错,意外事件增多,形成了类似网状的结构,相互交织但不复杂,以增强本片的故事性与可看性。
这一手我们在《疯狂的石头》里早已领教,乾坤大挪移到本片依旧如此。
好戏人人爱看,即使是不太新鲜的剧本被重新打磨一边摆上货架照样人有买账,所以说本片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是不错,故事情节能够抓住观众的心,但是问题就出在导演在延续成功模式的同时,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情节的构思方面,却忘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使得本片几乎可以一分为二,一半抽风,一半好戏。
本片的前半部分堪称抽风般的乏味,前期用了大量的闪回和旁白介绍人物关系和故事前因,而本片有头有脸的主儿又是出奇的多,除了几个主要人物,笨贼、保安、肾虚男按摩妹......大量游离于主线之外的角色,使得这一部分显得杂乱无章,开始出场的人物凌乱毫无头绪,冷不丁冒出来一位来让人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像《石头》与《赛车》那样用不了很长时间就把人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两两划清,在抱成一团往主线中引入。
《倔强的萝卜》的前期多个人物各自为战,没有抱成一团,可能是导演也是怕观混淆不清,在出场人物的二舅和三舅头上以2和3标明,可这两个角色一直在故事之外徘徊,不知导演是何用意?
而且,电影的前篇在人物混乱的同时,也没有老老实实的讲故事写人物,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花哨的摄影和影像剪辑,配以山寨般的电脑动画,更加乱上加乱。
导演在这里以一种走火入魔的状态大玩花活,且颠且狂,有的时候似乎像在卖弄风格,结果弄巧反拙,在自己玩过瘾的同时,也晃花了观众。
到了后半部分,电影才迎来了重头戏,那场连环盗窃段落甚是精彩,此时不见了前半部分的抽风,真正进入到了剧情的高潮阶段,各种人物之间关系的明确,密集的笑料,《疯狂的石头》一般精妙叙事和巧妙布局,把观众直接引入到了剧情的设计中。
姗姗来迟的精彩段落使得这一部分故事发展非常紧凑,几条线索汇集一处,众多搞笑的人物一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滑稽段落。
前面说了,黄渤的成功不是靠着一两部电影,今年是他大丰收的季节,从年初的《疯狂赛车》到后来的《斗牛》和还未上映的《无人区》,老黄如今已经成功进入到中国一线明星的行列。
本片中这个鬼头鬼脑的老罗角色,比起他已往所塑造的人物来说明显低调不少,没有疯狂的表演,更多了一份内敛的实在。
而其他角色更多是作为搞笑人物出场,骨子里面本着恶搞的精神,充分发挥各种的长处。
比如那一对笨贼,和一对更笨的保安遥相呼应,其实这两套角色的内涵大同小异,都是突出了那种脑子不太灵光的搞笑气场,虽说也不算新鲜,但依然令人喷饭。
倒是杜海涛饰演的小萝卜比起他“老爸”来可就相形见绌,而且由他领衔的另外一条线索更像是另外一部电影中的故事,几乎始终没有融入到电影的主体部分。
黄奕的角色也充其量在片中混个脸熟,在一部喜剧电影中身上竟无半点笑料,完全被那个按摩妹的角色压在身下。
总的来说,《倔强的萝卜》肯定能让你在电影院里开怀大笑,但是这样那样的毛病也为电影减分不少。
《疯狂的石头》的成功路线指引了大量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方向,但真正成为“石头”第二的电影至今尚未出现。
http://axinlove.com/2009/11/radish-warrior/《倔强的萝卜[Radish Warrior]》山寨制造by @xinl.ve 091113ODAY的Divx,XTM发布组用的英文rip是“Stubborn Robot”,电影发布时用的是“Radish Warrior”。
撇开英文的形容词不谈,“Robot”既有发音的直译为“萝卜”,又有英文里的“机器人”对应本片里黄渤的造型,并且还激起一些好奇心,这些都比“Radish Warrior”的浅薄直白要好的多。
按理说,“Stubborn Robot”的片名也应该是由制片方发布的(放狗一搜到处都是“Subborn Robot”=“疯狂的萝卜”,而改成“Radish Warrior”也是由他们负责,什么原因导致使用如此失策的英文译名?
除了英文译名用的很直白外,《倔强的萝卜[Radish Warrior]》序幕期间用的旁白也可以算非常弱的方式,极度害怕观众看不懂人物之间关系。
黄奕饰演的女儿和杜海涛饰演的儿子各喊老赵和老罗一声爸不就把四个人物关系交代清楚了么,何况后面还有父女和父子之间的对手戏,犯得着一开始就絮絮叨叨地介绍人物么。
其它什么,二舅、三舅、清真等人,也就在情节发展的某一刻被点名就行,那时候能应对了观众对于人物关系的猜测,观众是会心满意得地继续观看电影的。
简单一句话,片头的旁白画蛇添足。
再次被视为抄袭Guy Ritchie[盖·里奇]电影情节的本片,冤,也不冤。
“石头”红了之后的一夜间,大陆的编剧都开始学会讲一些复杂的故事了。
《我叫刘跃进》、《即日启程[Set Off]》和《银牌车手/疯狂的赛车[Silver Medalist]》,荒诞滑稽地追逐焦点类的剧情片一拥而上,《倔强的萝卜[Radish Warrior]》正好也赶了这趟集。
没有抄袭/模仿,那为啥在一线情节中又安排宫爆清蒸两个笨贼,两贼之间的主从关系,怎会不让人去与道哥比较。
《倔强的萝卜》冤的地方则是在原本无意义的滑稽喜剧里,增加了父子感情和小字辈的恋情戏码(国产电影总想一口气吃了天的愿望)。
两段支线情节为主线主题增补了道德因素,也在关键时刻影响到了主线的发展—-赵玥不是被绑架,老赵也就不会提前拿走40万现金,老萝卜历尽千辛万苦也还是能达到目的。
因此,增加的支线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意义的,《萝卜》觉得被冤也是说的通。
土法炼钢,玩不到《Ocean’s 11、12、13》或《Mission Impossible》的高科技盗窃娱乐片,整整黄渤版的山寨自研,逗乐下大陆观众也是行的。
《萝卜》的平实,很不赖。
注意到了节奏的剪辑,小道具的串联和热点游戏场景的借用,并且还有应急状况的处理(花絮中,黄渤借头灯亮光点火柴的建议来自镜头外的提醒),本片在一个一个的包袱点上很用心。
但,抠得太细也就忘记了线和面,老萝卜正式偷窃时的大段叙事缺少层层推高气氛的设置,始终让黄渤只在同一程度的绝望与失望的交替上(背景音乐未能助兴,需要借鉴《RocknRolla[摇滚黑帮]》),电影有趣但不够扣人心弦。
增加花絮很好,虽然看得到谄媚。
Stubborn.Robot.2009.CN.DVDRip.XviD-XTM
没想到豆瓣评分如此之低,如果你以现在的观影需求来看,无疑对得起这个评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部09年的片子,而且这也是我上学熬夜通宵看的第一部电影。
不仅因为电影本身吧,为了那段美好的回忆也要给他一个超值的评价。
电影剧情并不复杂,老赵和老罗曾是一起当过兵的老战友,老赵投资房地产,向老罗及其亲戚、邻居举债,结果房子成了烂尾楼。
为了追回属于自己的四十万,老罗离群索居,准备盗取回四十万而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电影整体呈现黑色风,正暗示了本部电影为无厘头的黑色幽默,当然,电影中还是不乏令人捧腹的桥段。
但是这里,我就不仔细道来了。
电影大体一看,给人一种《疯狂》系列的山寨版,其实不然。
我更觉得这是一部超越疯狂电影的一部巧合类电影。
各种情节线索看似杂乱无章的排列叙述,其实在电影中形成的种种巧合都被观众深深吸引,所以这也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部喜剧悬疑片,包括我认为十分经典的—《一个勺子》,都是这个类型的影片。
但后者无论在叙事还是情节处理上,都是更加烧脑。
言归正传,书说下文。
时隔将近9年,在看这部电影,发现他黑色幽默的背后,是更多的现实意义。
把社会很多真实的层面展现或者夸张地表现出来,看到唏嘘之处竟会觉得有点心酸地想要流泪,人生好像真的就是如此,有无奈,有颓废,有人情世故,有纠结和欲望。
电影又好像是一个老者在和你讲述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我们自己。
不管你多么光鲜亮丽,亦或是多么卑微渺小。
我们都有自己的倔强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在很倔强的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整个人生是喜是悲、或成功或失败都全凭自己演技,你周围的圈子如果是一群有喜感的人,整个人生都是搞笑的,如果是一群悲观的人,整个人生就是黑色幽默的。
倔强的不是萝卜,而是生活,搞笑的不是黄渤,而是人生!
总的来说吧,我认为这部电影,无论从故事内容,到现实意义,再到电影本身的价值,都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片子。
没有自己的套路和创意,你想抄疯狂系列吧, 你至少把故事交代清楚了。
做导演最基本的是要做一个很好的story teller, 田导演连剧情都交代不清楚,想放很多料,每块料都烹酸了。
另外故事情节多线展开,大部分时候很牵强。
黄奕被车撞那么高,背到医院立马能醒过来笑的那么灿烂??!!!
脑子坏掉了吧!!
想搞笑的地方没搞出来,想悲情的地方不够悲。
我只想说,该导演基本功太差,学生毕业晚会的小品也比这个带劲些。
该导演还很牛B,本身那么差,还拉来了一帮名演员,推广声势也浩浩荡荡,冲着印黄渤脸的广告牌让我差点进了电影院。
还好没上当。
最后想说,该导演太笨,想抄袭,大家心里已经拿疯狂系列作为参照系了,没理由你抄袭了,蹩脚了,大家还给你叫好吧?
疯狂系列其实水准挺高的,请还打算抄袭的编剧们,导演们努努力,抄的精彩些,别给自己抹黑。
这种电影,要我是公司老板,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放,根本是砸牌子吗
昨天又看了一遍, 哈哈,我比较喜欢黄渤,喜欢他那个方言的洗具性表演,不过在这剧里没什么特色了。
还是超赞!
《倔强萝卜》是一部以黑色幽默为主的电影,电影内容简单,主要是以父子俩以不同的方式讨债为主线,但电影从头到尾都很幽默,有情节类幽默,有机智类幽默,有肢体类幽默,有纯粹恶搞幽默,所以我从头到尾都在笑。
黄渤演的科学怪人执着的可爱,儿子的扮演者海涛设计阴谋帮助老爸,还有两舅舅和两小偷的傻里傻气挣钱又有点小聪明的做法,其他扮演者在情节上搞笑幽默,还有方言和一些游行元素的加入,使整个电影都充满笑点,很值得一看。
而且此电影导演也只是希望大家进入电影院,能过放松心情,笑一笑而已,对于我来说,他们的目标达到了。
电影的名字叫倔强萝卜,主演黄渤演的是个倔强的执着的科学怪人。
虽然执着是个好品质,但当我看到电影结尾时,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电影里的翻天覆效果非常有震撼力),而倔强的科学怪人还是穿的旧衣服,怀着旧目标,用以前的方式(挖地道)做着一件他认为值得的事情。
我感觉是不是太执着了,为什么一定要不达到目标不放手呢,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目标,或者改变方式也可以啊。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明星,科学家,当发现目标很难时,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呢?
到最后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不知道是不是讽刺这个倔强的萝卜“现在儿子是我的了,40万给你了。
”为了40万把自己的人生毁了,浪费了整整几十年,为什么不放开一些呢,人生有很多目标,并不是没有完成一个目标就要整整折磨自己一生。
生活幸福才是重要的,更何况即使目标达到了,生活不幸福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一部11年前公映的国产电影。
该片的剧情并不复杂。
老赵和老罗曾是一起当过兵的老战友。
后来,退伍发财的老赵投资了房地产。
他向老罗及其亲戚、邻居集资。
结果房子没造好,成了烂尾楼。
老赵欠了一大帮人的债,包括老罗的四十万。
为了追债,老罗身无分文又离群索居。
他决定去老赵的老巢,从那厮的保险箱里,拿回自己的四十万。
为了实施这次报复,他几乎已自修锻练成了一个地下发明家(也就是一个盗窃专家)。
而当他开始行动后,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一一也就是这部电影的故事。
影片的整体风格可归属黑色幽默。
令人捧腹的桥段不断,笑中带泪的片段不少。
人固然可为财死,但别总靠踏着别人的伤口或尸体上位呀?!
活得开心就好。
你看如愿以偿的老罗仰望天空的神情:由真情实感支撑的人生总比只用钞票装点门面的日子,更像是人过的。
(2020-5-1黄昏于宁波)
看完了《气喘吁吁》,知道葛优的名字不是好电影的保障了;看完了《倔强的萝卜》,知道黄渤的名字也不是好电影的保障了;今年冯导还有贺岁片吗?
我想知道冯小刚的名字还是不是好电影的保障。
补记@2010,12,27我那时太天真了。。。
故事有不合逻辑的地方,但不影响观看。
我原本并没抱什么期望,看后反而觉得这片子加分的地方不少。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类《疯狂的石头》的电影,参加过“石头”、“赛车”两部电影的编剧张承、演员黄渤,相似的荒诞的剧情、多线索叙事的故事,甚至相似的色调和镜头处理,难怪导演在片尾要打出“鸣谢宁浩”了。
被逼无奈离开家人,寄居地下策划正义的抢劫行动的科学怪人、倔强的老罗;因为眼睛太小(- -||||)看不出什么情绪的老罗倔强的儿子小罗;欠老罗和他的邻居们40万集资款不还,其实也没有那么坏的老赵;老赵没心没肺为爱情追去北京的漂亮女儿;两个很没心机的初级骗子;两个看上去很不靠谱的保安;漂亮的四川打工妹和她外表强壮实则肾虚的伟哥……啊,还有一个坐轮椅卖药的神医!
“萝卜”里没有“石头”和“赛车”里那样的穷凶极恶之徒,只有几个傻里傻气不是那么坏的“反面角色”,所以“萝卜”不是很黑色,大家看了哈哈一下,目的也就达到了。
老罗的计划很“完美”,但实施过程却阴差阳错、状况频出。
印象最深的是他用来伪装的那个巨大的反光板,一面是白色,挡在身前使自己与墙壁融为一体,另一面是斜拼的木地板花纹,使自己趴在地上时能与地面同化。
说实话,这种伪装效果真的是很差,但老罗要对付的是呆头呆脑的保安,他用这种傻里傻气的办法也就足够了。
弄晕保安后,老罗却无意间撞上了想把保安藏起来的房间的门,找到钥匙开门放好保安后,却又忘了把钥匙拿下来。。。
费尽千辛万苦打开的保险柜里没有钱,只有一张二两的粮票(导演真是怀旧)。
看来,老实人真的不适合干这种事情。
众人奔上冰封的江面抢钱那一段是本片的高潮,抛弃轮椅的神医衣服上的12"88更是使人喷饭。
像有些人说的,也许影片到这里结束会更好。
但因为这不是一部黑色的作品,所以导演还要续貂,要给众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于是,就有了那个非常不合理的结尾。
老赵其实早就要还钱给老罗了,老罗出狱之后为什么还要一直挖呢?
老赵又怎么知道他在挖呢?
就算知道的话,为什么又不把话说清楚,让这个亲家早日离开地下、拥抱妻儿呢?
就因为他是个“倔强萝卜”么?
另,北京和哈尔滨两部分感觉有些脱节,大概是演员表演的问题吧。
再,黄渤很牛,非常牛!
刚在皮皮网上看了《倔强萝卜》,看完后我相当庆幸我没花钱去电影院看。
说实话,本来在N年前看《疯狂的石头》的时候,觉得国产喜剧片终于迎来了春天,虽然无数人说那只是捡了人家盖里奇玩剩下的。
可是不可否认石头是相当成功了,以至于这种成功几乎引发了国产喜剧片的一种流行,大家都来多线条叙事,大家都来玩镜头感。
但是萝卜让我深深的失望了。
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看电影不过是种消遣,特别是喜剧片。
只要能笑就OK了,至于说其中的技术或者拍摄因素,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毕竟,国人大多数是不会在意这些的。
可是,关于萝卜,实在是让我这种非专业人士都看得相当眼花缭乱,不知所谓。
看很多评论说,萝卜里面蕴含了不少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但是我通篇看来,其实让我想笑的地方相当稀缺。
有的人说,每当杜海涛一出场,必然引发一阵笑声,那也是他天生长相具有喜感,但是我个人认为,一部喜剧片仅仅依赖剧中角色的造型和本身形象引发观众爆笑,这无疑已经很杯具了。
更加杯具的是,萝卜作为一个低成本电影,非要模仿商业间谍大片诸如007之类的那样打高科技牌,然后把国产山寨的本质发挥到一定程度,让人笑的同时却不知道为何而笑,当然,导演可以说,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这就让人更加的无话可说。
其实刚开始,看这片子完全是冲着黄渤来的,毕竟这最近几年,国产喜剧领域就看着这个一哥了。
片子里黄渤的戏份很多,几乎占了80%以上吧,但是如此多的戏份,却通篇看来没有一个亮点,我只能说黄渤被这片子杯具了。
我其实很不想说,片子不好是导演的问题,毕竟我也知道,吃电影这碗饭是相当辛苦了,一部电影的完整拍摄,导演没功劳也有苦劳。
就如同当年我们政治老师告诉我们的答题技巧,简答题分析题尽量多写,好歹改卷老师会看在态度认真上给你多几分。
但是事实上,电影毕竟不是政治答卷,对于电影来说,主观因素过于重要,所以显得观众其实并没有那么宽容。
所以说,这片子拍成这种程度,只能是导演的问题了。
首先不说大量分镜头混乱无意义,其中黄渤在大桥(好像是)上奔跑的那组镜头,如今看来完全没意义。
再次是演员选角,这几个演员,黄奕以前看还珠3的时候就知道是花瓶了,于是这部戏也没期待她有好大的突破,可是也不至于花瓶到这种程度啊!
至于颇受好评的黄小蕾,我也只能说她演出了她的本色而已,其实如果大家看过另外部国产喜剧片《天下第二》的话,就知道其实黄小蕾演出这种水平那是有历史原因的了,实际上她在这部片子里面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看了这部片子后,不得不说,编剧对一部电影的好坏简直起了致命的作用。
要是追究这部片子的失败原因,我甚至觉得编剧比导演更难辞其咎。
老实说,我不知道这编剧是怎么想的,说是无厘头吧,这片子的无厘头无非就是表现在几处及其不成熟的刻意模仿上面。
如果以前说《夜店》的失败在于台词过于苍白,那看了《萝卜》才会发现,夜店那台词也并非那么苍白。
一部电影,如果让观众看完后居然连一句典型的台词都没记住,那只能说这片子实在杯具。
当然,看完萝卜后我也不是一句话没记住的,笨贼宫爆的那句“keep walking”还是沾了CS的光让我记住了。
其实说到恶搞因素,我真的觉得国产的山寨精神相当高杆。
话说恶搞电影在历史上成功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比如说《惊声尖笑》系列,以及王晶的N多片子都在对大片进行无止尽的恶搞,当然在萝卜里也惊现了N多恶搞元素。
但是显然前两者成功了,后者的恶搞除了让人看了嘴角抽搐我实在想不出来更加确切的评价。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如今80后的队伍过于强大了,以至于让田蒙在片子里卯足了劲加入诸多能引起80后共鸣的元素,比如说黄渤的超级玛丽,比如说WOW的亡灵序曲,比如黄奕在火车上用开心网偷菜……这些元素,除了让片子更加不知所谓跟杂乱无章,实在没起到更好的作用。
能把一部商业片拍成学生作业的水平,我只能说田蒙导演,你真的太杯具了。
好吧,其实这片子也并非一无是处的,毕竟它让我消耗了一个下午的无意义时光,片尾的花絮让我再一次觉得,拍电影是如此辛苦的事,以至于我们外行实在不该说太多的风凉话。
如果你现在满足以下条件:很无聊+不想动脑+想让面皮神经在近两小时的时间里进行不规则抖动运动,那么看看这片子也没啥吃亏的。
炒冷饭。也就这么回事。不过黄渤倒是被黄奕海涛拖衬的星光璀璨,制片,您这是故意的么?
因为和你看的 所以勉强多给了一颗星
无新意,有喜感,越到后面越酥软。
看这个浪费时间。
黑色幽默吧,有几处确实挺逗的
跳过开头20分钟,后面还是可以看看的
一部长时间广告。
国产小成本喜剧都想要复制石头的辉煌,但是大多只是怪力乱神的胡闹,此片倒是多有些诚意,只是结尾实在太游离,可能编导还是不敢,或是不能一黑到底吧
这都哪跟哪啊
打高分是冲着黄渤来的~老乡加油~
再加点力可以赶上《气喘吁吁》了
黄渤的演技真的超赞。。。
没劲的电影,黄渤的表演是唯一的亮点
还不错啊~
一组组镜头单看都不错,连起来就。。。田蒙的MTV技术还要再努力啊
演员瞎了拍这片子 总的来说还算紧凑
这样的角色只有黄渤能演~悲喜剧
喜欢黄渤才去看的
笑着就看完了~
从头到尾都没有笑 但是最后的花絮很有喜感 可以说黄渤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