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搬家
Demain on déménage,同阿妈搬大屋,Tomorrow We Move
导演:香特尔·阿克曼
主演:西尔维·泰斯蒂,奥萝尔·克莱芒,让-皮埃尔·马里埃尔,娜塔莎·雷尼埃,卢卡斯·贝尔沃克斯,多米尼克·雷蒙,艾尔莎·泽贝斯坦,Gilles Privat,安妮·考森斯,克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04
简介:讲述一名母亲在丈夫死后带着钢琴、行李和家具搬来与女儿同住。正埋首写色情小说的女儿因宁静生活不再而没有了创作灵感。居住环境变得挤逼,决定卖房子搬大屋。因而出现一连串来看房子的人,他们都是梦想搬家的人,亦各有自己的趣事。轻松有趣的情节由始展开。详细 >
周一晚上配上低画质晕晕乎乎地看 叙事性散散的 看完短评之后才relate到《一间自己的房间》
boring
经典女性喜剧,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电影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7+。语言抽象出关系的强度。
阿克曼第一女导当之无愧
2025上海比利时影展;睡着近一半,看完很想抽烟和写字
2025-5-31. 本来以为会像看《热情似火》一样全场笑声不断,结果好笑的地方少得可怜,全场也就几个笑点低的观众全程在笑吧……不过看房那场戏的调度确实精彩。
女主好像罗南啊!女主是拉拉吧?就知道这个完美的家是卖不了的,不过没想到最后是3个女人的三口之家~开头很有趣,钢琴的画面配着画外一个女人的呻吟声,镜头转过去一群人中一个中年油腻男在最后露出舒心的笑容,真是怪坏的~钢琴代表着性爱,小男孩、母亲、中介大叔都在钢琴前春心荡漾过~喜欢灵动的台词:我不痛苦,但我戴眼镜。喜欢女主的爱情观:我没恋人,但我感觉一直在谈恋爱,和身边的所有东西。打字机象征着自主,当你可以自主地选择爱的对象、主导爱的表达,你拥有了博爱的自由,你就不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关系、世俗的使命中。P.S.片尾曲“Simon, Simone”很有爱~ #比利时大师展
很喜欢很喜欢🥹8.8
2005 同呀媽搬大屋
所有人很忙但不知在忙什么,也不管你周围正发生什么事对面什么人,永远自顾自地说话。我以为我能从中看出点什么门道,却在找寻意义途中昏睡三次。
很适合排成话剧
一套房间,引发对众人生活的观察。导演表达的内容很多:对犹太人的屠杀,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过于紧密和纠缠的关系。剧情比较乱,甚至有点意识流的感觉。
22/6/3:西尔维·泰斯蒂的气质太符合香导了,合拍之余不失调教。侯麦式的家庭轻喜剧。
看房子一段的听觉系统堪称流光溢彩,但阿克曼的独到之处却在于她总能将这些奔涌的速度与碰撞缓缓抚平。
是我变浮躁了吗,觉得剧情挺空,节奏也慢,前段还可以,观影到后段感觉特无聊。
好好看 自由 轻盈 随性的幸福
怎么会有这么让人烦躁的片子
一般
1. 女主作为作家的物理与心理空间被母亲挤占。有个颜色细节反复出现,母女经常是蓝红搭配的(床品、衣服),然后辅以多次母亲抱着女儿睡的画面。直到母亲的新恋人出现(新的蓝红衣着搭配),母亲对女儿的依恋才得以中断。2. 女作家与多个女性角色快速共鸣、共情,新婚女性、结婚多年的中年女性、临产的女性,她们的共性是丈夫disconnected的状态。看房戏是最重要的高潮,也体现了一定的调度能力,作为观众的我们可以明确感知这个空间的结构以及在结构中并线进行的剧情,观众的眼睛其实只看到镜头拍摄的,但仍会对空间别处的事情保持牵挂——这点非常舞台剧。3. 电影最后完成两处“对称”,一处是钢琴的搬入与搬出,另一处是老母亲的搬走与新母亲的搬入,女主的创作空间仍是被挤占状态,说明导演对母亲角色的一定存疑。@比利时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