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卢索往事
Le sorelle macaluso,马卡卢索姐妹,The Macaluso Sisters,忧伤西西里之歌(台)
导演:艾玛·丹特
主演:艾莉萨·玛丽亚·奥兰多,苏珊娜·派瑞诺,安妮塔·波马里奥,埃莉奥诺拉·德卢卡,唐娜提拉·芬诺恰罗,维奥拉·普萨特里,塞雷娜·巴隆,西蒙娜·马拉托,劳拉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语言:意大利语年份:2020
简介:玛利亚,皮努琪亚,莉娅,卡蒂亚和安东内拉姐妹五人住在巴勒莫的公寓里,她们靠出租礼鸽谋生。在一次平常的海边出游中,姐妹中的一位意外离开,这彻底改变了她们余生的关系。影片分为三章——童年、中年和老年,灿烂的阳光、散落的鸽子毛、破败的老宅分别是这三个篇章的写照。在技巧高超的视觉和空间设计下,看似私人化的影像携永恒的时间..详细 >
一幅妥妥的女性视角,并且重要角色都是女性的生活画卷,只是看下来的感触并不深。
人生是一张一张不同年岁的碎片拼凑出来的,但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再摔碎。
当眼泪划过,是否那个最美好的或是最特殊的夏日,又回到眼前!白鸽飞向天空这一刻,内心深处那种酸楚和悲伤谁又能明白它真正的含义!
碎片 情绪
全篇充斥着大量压抑低沉的空镜头,拼了命地渲染气氛和负面情绪,然而在叙事上却不肯多花手笔,实在是不分轻重。小女孩意外去世,令人伤感,但是小女孩和几位姐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多深厚,前期也并未浓墨重彩地描绘,所以延伸出的后期每个人的阴郁人生,多少显得刻意又摸不着头脑。p.s.昨晚微醺看睡着了,今早又是😅,勉强追完,不知是这部片子,还是酒的缘故,实在太助眠了。
【2021 SIFF UME】丧版意大利海街日记,当意大利导演用起了日影的钢琴伴奏和滤镜来讲述压抑的故事。导演/编剧站在上帝视角,塑造了五个姐妹的形象,却被定格在片段,不够丰满甚至很不真实。若深挖剧本,五姐妹是什么身世,他们的父母去哪儿了,一切都是谜一般的存在。不是很喜欢这个故事,也不喜欢讲故事的方式。
一部“气韵声动”的家庭和亲情电影。声音来自悠长的鸽哨,日常生活中人与物的碰触,食物的吞咽与破碎的餐具,海浪及一切自然造就的嘈杂喧嚣。而行动则来自肆意起舞的身体,海中嬉戏的肢体,吵架时的纠缠。两种元素交汇在一起带来了无以伦比的光影视听。年轻就是要燥,人生就是要热热闹闹肆无忌惮地挥霍时间,全心投入无怨无悔的爱情,和身边的姐妹家人一起消耗掉所有精力以换取最大的快乐。也因此,痛的地方令人格外绝望悲怆。导演太会讲述人生,回忆和家庭,这股力量朴素直接,彻头彻尾的投入情绪。情到深处诗意顿起,日复一日中,阅读最终变成抚慰受伤心灵的唯一解药。结尾处的葬礼,白鸽倾泻而出扑向蓝天,仿佛灵魂最终得以释放,重新获得自由。
2021siff 泪点太多,第一幕太美,配乐也好听
成片的鸽子飞向天空,大海是蓝色的舞蹈,剧院空无一人,女孩等着你去发传单,你只想亲吻她。如果不捡恐龙蛋,不用仙女棒许愿‘请你消失’,我们是不是不会面临死亡、溃败与衰老。
四星半,相当喜欢,绝大部分时候都相当精简高效地完成了叙事:五姐妹和一座老屋跨越几十年的故事。导演用鸽飞的场景快速划过时间,对小妹的遇难、莉亚的精神创伤、玛丽亚的梦想破灭都没加以正面描摹,反而有留白力量。不过结尾处莉亚去世前后两次回顾那场灾难(信息量却差别很小)及葬礼场面个人觉得稍长,不如前期简洁。
3/2024 人活一世,吃喝拉撒,喜怒哀乐。像一版更加哀伤和简略的《天堂电影院》,成长过程中的获得与失去,最终都跟那群鸽子一样,消失在海天相接的地方。
人和动物区别是情感
2.5
上海电影博物馆形式大于内容的大烂片
南欧小调,很舒服,感觉闻得到地中海的海水的味道。
什麼都很好,就是什麼都差一口氣。情感濃度很高,故事也很好懂,但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和這個故事裡的角色產生共情。
姐妹们一生的羁绊,气氛渲染得刚刚好。小妹妹多么可爱呀,可惜…
一部以吞噬性过强但驱动力匮乏的麦高芬作为核心的宣泄式电影。以精美的空镜作为转换语气的工具实在乏味,首幕尚且能在场面调度之间寻得某种真实生活的质感,二三幕则完全退化为导演控制欲与表演欲的草台。
意外收获的电影节票色彩和配乐,唯美优美盛夏的海边,青春记忆放飞的鸽子,自由向往然而巨幕+电影镜头太近太真实,还是令我产生不适感,并不适合这样太逼真的文艺片儿
电影讲的是五姐妹的青少年、中年和老年三个阶段的故事。年少时一次海边游玩失去了最小的妹妹,似乎改变了她们的人生。离梦想那么遥远,成为完全想象不到的自己,她们觉得是那次意外的结果。可这不是成年人的常态么?在失望中继续保留活着的勇气,在每一次失去后怀揣美好的回忆。三个阶段最美的是第一个阶段,女孩们的吵闹、活力和屋顶在阳光下飞翔的鸽子,太美了,恍惚间有种《野马》里阳光中青春放肆骄傲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