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给分数的话,满分100分,只打30分给如此卖力演出的马国明和依旧正常善良的美雪,如果说还有一点点On Call的影子,也就只剩这两个人物能让我重拾当初对On Call的喜爱。
On Call1讲的是一班医生的故事,讲的更多的是医生这个职业,我认为这才是这部剧叫做On Call的意义。
在On Call 1 中,每个医生人物都是有梦想的,剧集很细腻且轻松地讲述了这班医生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去拯救病人。
尽管其中一定要有TVB既定的男女主角间错综复杂的loveline,但我们不难在剧中看到编剧对医生病患关系的态度和对生死规则的态度。
那时候的On Call让我感叹原来马国明可以这么帅气,也让我认识了黄智雯,她诠释的美雪是全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可喜的是,On Call2并没有换掉第一部里的演员,一件头还是一件头,美雪依旧动人的美丽。
可悲的是,小鱼变得莫名其妙,还多了个吴启华这条线,不仅掩盖了小鱼和一件头的故事情节,更几乎抢去了美雪所有的戏份。
On Call2 根本不应该叫On Call,应该叫精神综合分裂症患者的各种疾病形态表现。
在这部电视剧里,几乎每个医生都有些奇怪的病,而且都是致死的病,更奇怪的是,身为医生,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治疗,这部剧的态度从开始就打了全港医院一记大耳光。
如果看到这里你都不甘心,没关系,编剧大人竟然还让这些患了绝症的大医生们集体康复了,这样算不算劲爆?
算不算狗血?
我真是后悔为何要期盼这么久这部On Call,伤透了一个对TVB还有最后一丝情谊的观众。
先说小鱼这条线,在第一部里,我对鱼仔的印象还是她是一个多么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的医生,那时的她对任何事情都很执着,尽管倔强,却那么惹人喜爱。
所以即使有那么美丽善良的美雪,也不能阻止一件头被这个执着的小鱼给吸引。
那时的小鱼还是一个医生,而到了On Call 2 里,鱼仔变成了一个女人,完全抹掉了小鱼身为医生的魅力,她变得那么奇怪,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儿,但还是觉得不舒服,杨怡的演技绝对没问题,但是小鱼太糟糕,无论是她的遭遇还是她的选择,都让我觉得糟糕。
再说美雪这条线,在我印象里,美雪并不应该是个过于严厉的师傅。
美雪在第一部里是在跟小鱼和一件学习的,小鱼和一件都不是脸谱化的严厉老师,所以美雪更没理由对她自己的学生那么严厉。
看前几集,弱弱的小女生被美雪骂的大气都不敢出时,我不禁深深的怀疑,美雪是不是得罪了编剧,才导致她被黑成这样,戏份少的可怜不说了,还变成了恨不得万人烦的人物。
不过小小的庆幸一下,美雪躲过了各种疾病的诱惑,能在On Call 2 里演一个不苦情、不被各种奇葩疾病困扰、不靠战胜病魔搏出位的的角色真是太不容易了。
为我的美雪加分,不做作、正直善良、不因私人情感影响医生态度,这样的医生才是On Call本应给我们展示的香港新时代的好医生。
最后来讲我们又爱又恨的“程至美”,哦不!
是洛医生。
洛医生这条线在我眼中可谓是全剧的一大败笔。
我们姑且可以理解TVB为了搏高收视而加入让观众似曾相识的这个人物。
然而,他和他哪里相似呢?
这显然是编剧大人头脑太过简单所疏忽掉的致命问题。
“程至美”为何为万千观众所喜爱,因为他太过完美,有这么一个男人,他长得帅,又不花心,有分医生这么正直的职业,并且还是个好医生,这样的男人,当然是万千女人心目中的理想情人,是她们对未来夫婿的美好幻想,所以“程至美”成功了。
一个角色的成功在于他的丰富,而非他的遭遇。
对比来看看我们洛医生的人物特点,洛医生除了一张脸还保留了“程至美”的美色,可谓是一无是处啊。
有这么一个男人,他一开始就患有绝症而拒绝治疗,他逃避为自己的女友做手术,他不敢认自己的亲生女儿,他跟比自己小了20岁的女人搭讪。。。
这么一个男人,除了这张脸,我想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女人应该都会退避三舍。
编剧是想重拾“程至美”的成功没错,但是不是太过欠考虑了,洛医生应该不是一个反面典型,但是,他给我的感觉是这般的无奈和失望。
现在我看on call2都是直接跳过洛医生的部分,我舍得看不到吴启华那张帅气的脸,但不舍得每次看都联想到那个让我着迷的“程至美”。
最后,小小的吐槽一下朱千雪,她长得实在不是美女的类型吧,需要花这么多经历去捧么?
在我看来黄智雯和杨怡都比她有魅力,而且演技更没的说,怎么就被个名不见经不转的朱千雪占了那么多戏份啊,不公平!
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我真的宁愿没看过on call 2,on call的热情与正常都已不在了,俗、烂、病是第二部的所有特点,可惜了吴启华,编剧是不是都嫉妒长得帅的男人,所以让吴启华去演洛医生,让吴卓羲去演金水哥。
医患剧精彩的可以不只是看俊男靓女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但至少医生得正常啊,这医生都个个有问题了,让病人可怎么活啊。
2010年之后就很少关注tvb的剧,因为比起之前,10年之后很多电视剧都表现平平。
最近因为剧荒才开始去看看口碑不错的on call 36小时。
第一部真的不错,人物性格鲜明,即使煽情部分观众也觉得在接受范围内。
你能见到角色成长蜕变,人物起码是饱满的。
第二部就完全不一样,感觉重点偏向各种感情戏,很多时候突然间来个鸡汤就令角色豁然开朗。
就算剧情需要你也不要那么突然好吗?
第二部一件头焦虑、车祸;鱼仔旧病复发;洛文笙和女儿都有重病;车车病重不治;男姑娘胸腺瘤……角色们个个自己惨到不行,让我怀疑编剧是不是在死亡笔记上写剧本。
有些剧情无聊到让人全程快进,请来吴启华但是给他角色的故事线干巴巴的完全没有吸引力(和主角的互动还是有意思的,但角色本身的故事真的很无聊)岑丽香刚出场的时候我觉得她的演技有点出戏,后来觉得也还能接受。
我必须要吐槽演向芊儿、钟紫婷、沈韵琴和amber的几位演员的演技,完全没有代入感。
看到她们的喜怒哀乐时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想打开弹幕吐槽orz
看了以往的《妙手仁心》系列,感觉不错。
再次看由吴启华饰演医生,总觉得当年的感觉又回来了。
但与前面不同的是,没了以前的“味”没了脑科权威“程至美”留下的只有一个病理科的“洛文笙”。
两个角色的共同点是“天煞孤星”在他身边的朋友也好,亲人也好,都是有病的。
看完整个片子,“唐老伯”变成了慈祥的“外公””向众仁“变成了”钱医生“”程至美“变成了”洛文笙“。
你们觉得吗?
先夸一下杨怡马国明吴启华三位主演的演技和台词功底,真的很棒!
比起现在的tvb演员真是难得!
但第一集真的我太想吐槽里面的病人和医生了!
首先,作为一个医生,不应该尽心尽力以病人为先吗?
就因为病人的态度被影响,抛下病人不管走人,这种人真的适合当医生吗?
😅 还有病人也很那什么,都是为她好,反复提醒她手术前八小时不能进食,苦口婆心地劝但还是不听,迷惑行为😅。
剧情方面,婚礼那边就是走的感情线吧,不然也是没什么必要的。
先这样,之后看完了有时间再继续写!
谢谢大家,梅婆婆虽然很任性,但真的很好哭💔。
Do.Lok和芊儿时隔多年还是很好嗑,14集之后直接B站看cut了,13年播的时候就已经疯狂嗑CP,没想到9年后再嗑一次哈哈哈哈,虽然他们真的在一起的理由好牵强,一个冇左老婆一个冇左男朋友,俾个机会大家做大家噶替代品bushi,没事你有你做替代品我有我嗑你cp,从外界起哄绯闻男女朋友到替代到互相救赎再到互相守护,大家相互扶持,有困难一切去面对解决,理智但又有点点理想主义,这种氛围把握的恰恰好,可能一开始芊儿睡街,洛文笙就感受到是同类人了吧,同类相吸才对她格外的关注和帮助总体来说,有点失望,一个病例讲4.5集水时长,看到14集终于顶不住了,车车的叔叔那个故事又长又臭,主线就是宣扬爱宣扬守护彼此,受不了那么理想主义,第二部不如改名叫全员生病用爱感化;救命我心目中的鱼仔和一件头的婚后生活不是这样的,不是担心这担心那把自己弄成重度焦虑。。。
和Ⅰ比起来做手术的情节更多而且更专业,但是感情线都不太顺利,小鱼和一根筋的感情是主线,但是他俩的感情太纠结了,明明都结婚了,就好好的在一起,就算是一根筋关心自己关心到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手术也不能顺利完成,也不至于和他分开冷静那么绝情,看着真的很不爽,还有袁伟豪和黄智雯的感情也是,中间还插了个前女友。
剧中几乎所有出现的角色都有病,各式各样的病。
虽然一直暗示车车有病,可能命不久矣,不过她的死真的太突然太不合情理了,而且就算她人真的好的不得了,也不至于最后临死的时候还把所有东西都给人,现实生活中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人吧?
人都死了,洋葱还在家里种花,要是十年前的剧情都觉得假,更别说是现在了。
整体来说基本也是去看帅哥的吧,马国明、罗仲谦、袁伟豪都很帅的男星。
oncall1是追完了的,鼓起好大的勇气点开2,因为听说鱼头在这部里有点小小矛盾,第一集就给我开幕雷击了,首先是梅婆婆,不管后续剧情这么设计,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是内地的老人不明事理,紧随其后的h5n1又讲旅行团黄先生,不是我敏感,一几年的tvb很多都有这种倾向,再比如说法证先锋3里mandy的爸爸接到诈骗电话,看了一眼号码说是内地打来的,还有台视的台湾灵异事件,里面的家暴男就操着河南口音,真的很难评。
虽然现在止看到第一集一件头救人那里,但后面没勇气看下去了,还得再缓缓
oncall1是追完了的,鼓起好大的勇气点开2,因为听说鱼头在这部里有点小小矛盾,第一集就给我开幕雷击了,首先是梅婆婆,不管后续剧情这么设计,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是内地的老人不明事理,紧随其后的h5n1又讲旅行团黄先生,不是我敏感,一几年的tvb很多都有这种倾向,再比如说法证先锋3里mandy的爸爸接到诈骗电话,看了一眼号码说是内地打来的,还有台视的台湾灵异事件,里面的家暴男就操着河南口音,真的很难评。
虽然现在止看到第一集一件头救人那里,但后面没勇气看下去了,还得再缓缓
我看这部剧时自己刚刚经历了神经外科的手术,因为自己的病例在里面也有介绍,一时间很感兴趣,然后就接连看了一二部。
对于第一部,除了各种你误会我,我误会你,然后最后全部洗白白和好如初之外,其实还是很精彩的。
第二部,除了乱七八糟新加的线索人物,全体得病外,主线还是很好的。
漏洞百出的hauseman,刚刚上手的专科实习医生,然后年轻有为的高级专科实习医生,可能每个刚刚成为医生的人都怀着无比的热诚和崇高的信念。
和学医的朋友谈过很多,他们讲到治好病人时那种溢于言表的喜悦和欣慰,第一次在手术室里经历死亡时的低落和无助,可能真的经历着疾病才能切身体会。
我喜欢他们对待每个病人负责到底的态度,喜欢他们在每个病例之后的思考和反思,喜欢他们并不总是高高在上,冷冰冰的审判者。
他们也有心累得时候,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一件头为了一康无尽的自责,为了小鱼担惊受怕,看的时候会觉得医生其实很不易也很辛苦。
每个和病魔斗争的人都是逼着自己坚强,不希望身边的人担心,却又在一个人时胡思乱想。
一件头和小鱼实在太让人揪心了!
看着真替他们着急,开始是爱不起来,爱起来了又嫌爱得太过。
相比较之下我还是更喜欢ben和洋葱!
ben总是一副老好人情商高的花花公子,总是在关键时刻点醒别人,绝对是助攻高手!
洋葱喜欢鱼仔也是各种承包笑点,没见过这么喜欢一个人还拱手让人的。
但是真的还很感动他为鱼仔做的一切。
其实一康死了很可惜,简直是正能量天使,可惜真的变天使了。
这部剧实在没几个没病没伤健健康康的人了。。。。
台庆剧的第二部,也是去年大热之作的续集。
今年是TVB的大热剧集续集年,也是本年度最后一部续集剧了。
年初以狙击系列的《法网狙击》为年度开首剧,而年末则以《On call2》来作为收尾剧,真是彻头彻尾了。
这部新剧,继续延续上一辑的故事,虽然一些演员已经因为离开TVB,而未能再出现在本剧,但骨干成员还在,马国明和杨怡两大主角,再有新加入的吴启华,这个阵容,亦同样有信心保证。
尤其是吴启华,豁别TVB多年,这次重返老东家,再以医生形象出演新剧,相信会勾起许多人的“回忆”。
说起吴启华,真的像是吃了防腐剂一样,和十多年前的《妙手仁心》一样,依旧风度翩翩。
让他来演医生,简直就是入型入格。
该角色的外形,因演员之故,所以有“程至美”的影子,但其实整个角色的性格和设定等,都是全新,所以观众没必要对号入座。
除吴启华外,还有去年的港姐亚军朱千雪加入,与吴启华搭档。
还有几年没演电视剧的“舞台剧女王”苏玉华复出,以及一帮新的实习医生。
除了上一部的神经外经等部门之外,今次带出新的医疗部门“病理科”,这是以往许多医疗剧集,都很少出现的一个科,算是让大家去猎奇一下这个特殊的部门吧。
这次的续集,主创方称,得到医院的配合,除了有真实的医疗器具借给他们拍摄外,还给他们实景拍摄的场地,这样拍出来便很有真实感。
而且许多医疗场面,都有医生现场指导和监督,务求做到最逼真。
当然,戏剧始终是戏剧,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戏剧化处理,所以纵有不合理的地方,我觉得还是可以体谅的。
既然是一部医疗剧,那么就回避不了“生老病死”、“医患关系”等情况,TVB编剧肯定还会一如既往地,以正面的手法去处理。
许多观众都说TVB的剧集表达过于“正面”的东西。
但是我们在人世上追求的,不正是这些“正面的”、“阳光的”的东西,TVB剧只是希望让大家正视这方面,希望大家能够保持正面的态度。
由于香港的电视条例,又顾及合家欢观看,因此本剧的手术场面,都采用动画技术来处理,这样避免了过于血腥的镜头,别具另一番的特色。
在温情之后,接下来便是虐心的剧情,各位主角都身怀不同的病症,真正应了“能医不自医”这句俗语了。
好爱无脸人的故事
比1差太多
还是教人珍惜眼前啊 看到最后几集才觉得还不错
一根经,对得起第一部吗
人物邏輯線沒有第一部獨特清晰。到最後我都懷疑成了鬼片。
大家都生病……好可怕
一颗星加给生命礼赞
看不下去~~~
一群大部分有病且不愿接受治疗的医生和一群有病的家属的故事。
比1差远了。。。这样的节奏是要出3吗
大團圓啊,喜歡吳啓華
这群医生好可怕,谁和她们交朋友就要得绝症哇
每个人都有病啊。。。
无脸人的故事估计才是贯穿整部剧的精髓吧,不过每次看tvb的医院剧,我都觉得和苦逼,生病的都是身边人 - - 是有多倒霉。。。
续集都不能看,讲啥都不知道!
没意思,几乎所有的演员都很渣。PS:我喜欢苏玉华。
主题曲才是最重要的
2013-12 歌曲是越听越好听,故事情节是越来越不像on call。不过一开始和最后的一段讲的挺好。
新加吴启华 我发现看了一集 就爱上了
难看到我用听完的。。。吴启华都救不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