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了。
不知道如果不是偶然去了电影院,再次听到阿信的歌,看到阿信的样子,惊叹:我都从高中毕业生变成了某人的太太,某人的妈妈,你还是你,居然还在用生命创作和歌唱。
那一场时光穿梭机旅行回去了十三年前。
我从初中的泥堆里爬出来,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却才发现自己更加渺小。
每个人与渺小自我的相处方式都不同。
有人习惯有人陪伴,于是早恋。
于是男生高考那年超常发挥成了全校第一进清华,女朋友只够读复旦上交却在班主任的鼓励下报了北邮通讯系,去了男朋友的学校做邻居。
班主任说,大学千千万,工作千千万,佳人难再得。
现在想想班主任真酷。
当然,这段故事的男女主角自然不是我。
我是另一类。
抵抗孤独和渺小最好的办法是沉迷读书和音乐,在头脑里给自己构造了另一个异想世界。
每个周末,在朝北开窗的小房间里,一口气写十页以上的文字;拿着文曲星翻完了1000万字金庸全套武侠;放学去校门口的书店站着读完了尼采和荣格。
近视八百度也要一下课就摘掉眼镜。
我对窗外,对男生,好像一直很缺乏兴趣。
暗恋的大哥从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见过,和他重逢恋爱到分手的剧情还远在大四毕业的未来,十几岁的高中生跟一些人说过对不起,更多的是不问不理不在乎。
我走进高考的教室,却成了另外一个人“糟糕,怎么这么巧”的魔咒。
我坐第一排,他坐在最后一排,就在这种抬头就是“她”的魔咒里,他后来说,浑浑噩噩做梦一样考完了。
他从一个优等生,名落孙山。
我虽然发挥平淡,还是能去父亲期待的学校,于是背起孤单,18岁第一次没有跟长辈出游。
在环渤海的城市里看海、吃海鲜、看海洋生物,那时喜欢上了海边公路的感觉。
不知道跟后来选择去加州交换有没有关系。
你看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树木和人物,只有自己,勇猛前进着。
回到武汉的日子,和考上北邮的上述女同学取得联系,班里要聚会送别。
她打来电话:夏一慕你到哪里去了?
你知不知道高考的时候,你考场里有他啊。
人家一向在我和男朋友之上的人,这次,算是完了。
你在考场,搅和得别人心里七上八下,这次考的好差好差不知道怎么办……同学们都在怪你,你最好别来毕业聚会了。
……其实青春期的社交圈子很残酷。
很多论断,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更不懂得回旋和余地。
后来的我们。
我一脚踏进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活脱脱换了一个人,我开始主动竞选校团委,主动参加比赛,公开演讲,组织路演活动,找教授较真问问题,笑得很大声,院里篮球赛的最佳球迷。
每天晚上,等他下夜自习,我们都会通话。
我告诉他,大学的生活有多丰富有趣,我今天又做了什么什么。
他躺在屋顶,仰望夜幕,说复读班有个外号叫“服毒班”你听过吗。
每天给你打电话的这一个小时就像从监狱里出来望风,我知道你是一扇明亮的窗。
那样的大学生活明亮的人,才是你,不是我们做同学时那个看上去冷冷酷酷的你。
武汉初夏7楼宿舍的尽头,长长的电话线,我捧着固话机,靠着墙,凉凉的瓷砖地板。
早已熄灯的宿舍,走廊隐隐绰绰黄色的微光,我们打过长长的电话和时间。
你不在的日子里,我就无数遍的听五月天。
我最喜欢《倔强》。
“当 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 让我不一样坚持对我来说 就是以刚克刚……”他后来,如愿以偿去了一所军方背景的高校,我们不再联系。
不知道他在后来的日子里,活得还倔强吗?
回忆一个人,正好是一首歌的时间。
“天上的星星 地上的人总是不能懂 不能够知足当一阵风 吹来 风筝飞上天空为了你而祈祷 而祝福 而感动终于 你身影 消失在人海尽头”“我们会航向怎样的未来无数命运流转 打造了 无数的 相异的罗盘当巨浪排山倒海的袭来我们的手松开 心也溃散每个人 每颗心 风暴 流窜”记得周杰伦某次开玩笑说,听他的歌的人是听青春,而听五月天的人是听人生。
初中二年级,我座位后面的同学给我看了一张画报,让我选一选画报里的乐队哪个人最帅,我随便指了一个,我同学特别高兴的和我说:你眼光太好了,他是怪兽,是队长(虽然我现在觉得我指哪个她可能都会夸我眼光好[偷笑]),后来她就洗脑式给我听他们的歌,《倔强》《温柔》《人生海海》是我当时最爱的歌……后来毕业、再升学我们断了联系,可我还是忘不掉那个14年前初识五月天的夏天。
有人问我五月天的演唱会你看了一场又一场,现在上了电影你还要一场又一场去看,都是一样的内容为什么呢?
我想就像知乎上有人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喜欢五月天的歌了,我就真的被生活打败了。
”五月天不仅仅是一个乐团,有时候他们的歌会给我依赖给我力量。
今天专门腾出时间去看了《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大电影,用1张电影票就能看122场演唱会,虽然里面有第五分队拯救地球的完整故事链,但我一直把它定义为粉丝电影,我们可以续写演唱会的感觉一起唱一起跳,如果五月天曾经陪你走过一段路,带给过你感动,那么就真的很值得走进电影院去观看去体验。
有很多人说什么不明原因的转场剧情,这些其实都是演唱会的剧情,电影就是为了让没办法去演唱会的人和我们这样思念成痛的粉丝去的,请打差评的朋友们尊重我们的热爱,请勿随意贬低,你们花了钱看电影,话筒给你们,但也请了解并尊重,说回家看蓝光dv的朋友,你知道当电影院成为演唱会现场的感受吗?
你知不知道。
主唱大人说,过去过不去了,未来却一直来了,大人的世界很好,如果有那么一点不好的话,没关系,戴上耳机,五月天永远陪你二十岁。
主唱大人的声音好温柔,就是他一说话我就哭,他一直说我一直哭,我永远爱五月天。
每次去看演唱会我都会哭得好凶,除了去年那场鸟巢,那次是真正的快乐,谢谢陪我一起嗨的鸟姐,那一次是真的很快乐。
我看了8场这电影现场的演唱会,人生无限公司,其实他们演唱现场一直就是这样搞怪的风格,在台上互相调侃(也是现实中5个人的关系缩影),真的很羡慕这几个人从高中到现在不变得友谊。
他们有个做超级英雄的梦,而这套演唱会夹带着第9张专辑《自传》想传达的是,我们人生自传都在我们自己手里你怎么做你怎么活,就决定了你是谁,人生有限你的自传却有无数的写法。
可能(我理解的)他们想变成英雄拯救世界,在电影他们成为超级英雄想用自己的音乐来改变你原来想法。
电影那个被打败的高大的大怪兽,可能正是我们心中那个个自己不敢面对的、想要逃避的某个东西吧,那首把怪兽打败的炸弹歌《人生海海》“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嗯,失败了又怎样,起来,人生还在继续。
电影中的超级英雄,最后也回到平凡的世界也是一个平凡的人。
这就是我自己对剧情的设定的理解。
其实这电影真不赚钱,用这制作成本和时间成本去做别的事完全可以赚更多更多,真的算是给没能去现场的歌迷一份比较珍贵的礼物吧。
其实我很理解有些不是粉丝的观众看了会感觉不知所措,这就好比不再年轻的我们去看当今流量的演出,那种找不到吸引点的感觉吧,这种感觉可能来自我们的不了解,并不能说他们做的差。
说句电影之外的,五月天每次大型巡演必定把歌曲重新编曲,舞美重新设计,除了出专辑和演出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消息,真的很用心的做着他们该做的事。
大型集体音乐疗愈现场!!
泪水与感动汇聚,千万人有千万种崩溃绝境,此刻却在这同一空间里,被同一种温暖宽厚疗愈,体会着同一种美感,感动,释怀,和解和安慰。
全情投入的真实,音乐收留了可能残破不堪的一颗颗心,一群人同样的激荡心情有巨大的安慰力量。
五月天的幸福的,我们是幸福的,演唱会现场仿佛精神领袖般,每一首歌,或励志,或怀旧,或鼓励勇敢奋进不畏人言,或唤醒初心珍惜当下,循循善诱的歌词引发思考,迷乱的勇气冲撞,有种隐隐约约想改变想勇敢的坚定力量!!
五月天的歌向来点燃带动情绪,容易与听众产生共情。
和暖的爱和善弥漫在这片天地里。
现场的镜头语言也很妙,很用心,结合了每个情绪点或频闪快切,或慢镜头拉长情绪,或定格强调坚定感。
舞美也很绝,璀璨烟火燃放,火箭发射,电闪雷鸣的海面上风雨飘摇的船以及《转眼》MV里的发人深思的动漫。
第一次听且很感动的是《转眼》,类似《心灵奇旅》,会让人思考自己的一生的意义和活法,真正珍视的东西。
很有共情的是《干杯》。
老实说这完全就不能算是一部电影,85%的演唱会实录和15%的迷之剧情,他真的能算一部电影么,可能如果你是一个五月天粉丝觉得很好,应为弥补了你对五月天演唱会的遗憾,但我想问的是粉丝去看是为了演唱会吧,更本不是去看电影的,就想我被朋友拉去电影院看的,看了10分钟莫名其妙,还问了我朋友这真的是电影,鬼知道我是怎么熬下来的,所以我说作为一部电影他是真的失败,电影好看不好看无所谓,但吧演唱会搞成电影真的好么,就算是记录片他也有电影的剧情,而且所谓的豆瓣高分完全是粉丝刷上来的,那这样岂不是说请些歌唱大明星,吧他的演唱会像这样搞,是不是中国从此不会再有所谓的低分电影了,成本还低,还能再捞一笔,可能连编剧都不用请了,导演,摄影师之类的读能省下一大笔钱。
所以我说这部电影作为电影是真的失败,要是放到综艺栏目是不错的。
本人卧底粉丝群揭开某地下组织神秘面纱该组织成员 道德败坏 素质极其低下观影时大声喧哗 有组织地夹带荧光棒进入影院并且闪光灯长亮 站立观影 甚至聚众蹦迪还强烈要求“加班”???
在此强烈建议全国各大影院“封杀拉黑”🐶🐶🐶各996公司优先录取以下均为“罪证”及“嫌疑人”
夹带荧光棒
闪光灯长亮
力证现场以上均为本人口high不要举报🐶🐶🐶🐶🐶🐶狗头保命最后 由本人带资进组 倾情加盟 友情出演的处女作昨日登陆全国各大影院请大家多多支持!!!
继3DNA和诺亚方舟大电影之后,我们又一次坐下来,在电影里开始寻找自己和名为青春的回忆。
这一次更是特效升级,在上海点映观看screenx场次的我连续发出一百声惊叹(我就很土ORZ),三面环绕效果堪比真实的演唱会。
与3DNA不同,这次电影完全的以演唱会的形式呈现出来,没有剧情穿插,更能让人专心的沉浸于演唱会的氛围里。
对于没有看过五月天演唱会的朋友来说,更是一个了解他们音乐世界最快捷的方式了。
某种意义上,大电影对于歌迷来说也是一种定期复盘,那些在演唱会上没法完成的心理动作和那些在演唱会上来不及思考的东西,在观影的时候都会再次涌上心头,你会思考些什么你会感慨些什么呢?
主唱总说,当你觉得孤单,当你觉得不安的时候,请你带上耳机,五月天永远陪着你。
现在带上3D眼镜,他们立刻出现在你眼前,带你一起搭乘时光机去到你最难忘的那场演唱会上。
公司演唱会巡演的两年,也承载了我现实人生中很多的波折,我依然习惯去演唱会里逃避,越来越多次莫名的在没什么哭点的歌曲里崩溃大哭,越来越多次主唱一开口我就掉泪,却又有太多事情太多巧合让故事变得不可思议,比如台中的《我们》比如上海的《听不到》。
在看完北京点映媒体场观影,之前内心的阴郁一下子释怀了,这一年我过得并不太好,之前的工作出了问题,被人陷害被人背叛甚至还遭遇了网络暴力,在很久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的生存没有意义,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
可是就在看电影的某一刻,却突然放下了,梦想实现不了又会怎样,人生有限,体验才是第一位的,何必追求结果呢,略有遗憾的人生才能唤醒每天的斗志吧。
就算一事无成,起码某些事情我坚持到了今天,从事了音乐行业的工作并且开始学习音乐制作了(有望转幕后),持续的崇拜你们陪你们走过了无数地方,这些都是我坚持了十几年的事情,平凡却伟大。
北京—上海—深圳,时隔8年之后再一次跟着你们路演。
一路上见到了2007年就认识的朋友,一起吃了饭一起喝了酒一起奔走在机场和各个电影院,仿佛回到了20岁那一年。
隐隐记得3DNA巡演的时候正好是中秋节附近,这次从深圳回来的那天晚上,刚落地抬头就看到了满月,今晚月色真美。
HoneyPotter真是时间的魔法师,在电影里带我回到20岁,回到我的2009,跟朋友奔跑在楼梯上的时候,恍然觉得好像回到了读大学的某一刻,也是这样手拉手的奔跑,赶去DNA巡演的某场开场。
身体开始变得轻盈,思绪开始变得清晰,也是这样的夏天,也是这样的五月,也是为了你们。
只要你在,一切一切都回得去。
五月天永远陪你20岁!!
昨天晚上看到专访里面,你又一次提到80岁的约定,90岁的约定。
第一次觉得80岁的约定有一点浪漫呢,那个时候我就喜欢你们50年了。
主唱说,大家都要身体健康,这恐怕是最诚挚最暖心的愿望和祝福了吧。
愿我们都好好的,要相信爱的奇迹,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远或近的陪伴着对方吧。
过去过不去,未来一直来。
工作最重要的是作,生活最重要的是活,就算连最卑微的梦想都不能实现,也不那么重要了,活在当下,等待奇迹,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五月天永远陪你20岁 #五月天永远陪你
19.5.27 12:48am评论区里一些朋友的评论存在重复,在此回复:一、如果只有看过《人生无限公司》演唱会才有资格评论这部电影,我不认同。
不是每个五迷都有机会去亲临五月天演唱会的现场,但至少他们愿意进影院一睹这场演唱会的风采,而他们所见的,就是这部电影,我所评价的,就是这部电影。
二、纠结于这到底是纪录片还是演唱会电影的,呵呵,我之前竟然还回复了这则评论。
请注意,这不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扣分点,好吗?
我只是列出我自己的建议与想看的东西,仅此而已。
让我扣分的点在于演唱会中这些短剧在银幕上表现并不好,原因:剧情尴尬、演技尴尬、逻辑尴尬、结尾尴尬。
这些短剧在演唱会现场可能能引起很好的效果,但是放在银幕上就不能保证效果同样好,这很正常。
这是最基本的舞台与银幕表现的区别,稍微了解一点影视专业的人都明白。
我希望看过演唱会的五迷清楚,这是一部在院线播放的电影,不是你心中的电影,是每个人都在看的电影。
三、剪辑问题,全片存在,很严重。
这个标准不是拿什么剧情片来比的,就把它作为粉丝向的mv集合来说,它的剪辑都不及格,具体原因请看正文。
-19.5.25 9:27pm更新感谢评论区Frvivian的提醒,影片最后打赢怪兽的方式是大家一起合唱《人生海海》,如此一来,逻辑算是通顺(抱歉,观影时真没注意到),特此纠正。
我个人的评分因此由2分变为3分。
以下是原文-本人五迷。
看了豆瓣已有的影评,基本上都是在谈五月天的音乐(请移步专辑区,谢谢),我想实打实谈谈这部电影,如果你把它当作一部电影的话。
不代表所有五迷,就说说我自己的需求,如果五月天出电影,我想看什么:1.演唱会官方超清镜头2.对五位爷的采访(做专辑的感受啊、演唱会的感受啊……之类)3.演唱会后台的镜头——排练/候场/五位爷在后台的干话4.制作专辑过程中的一些镜头(可无)看看这部《人生无限公司》给了我们什么吧:1.五月天打怪兽,不好意思,无论尴尬的演技还是尴尬的道具还是尴尬的特效还是尴尬的台词都不是我想吐槽的点,我想吐槽的是,你丫以为我买票进影院是为了看你们打怪兽?
电影最开始整整五分钟浮夸的表演就是妇联4的山寨低配版好吗!
还好前面玛莎代言洗发水的镜头大大拉低了我对电影的预期(看过都懂 真心恐怖)。
2.要五月天打怪兽也就罢了,但怪兽只是露个头然后就……迷之消失?
然后再出现时就挂掉了?
敢问还有哪部电影敢这么拍?
传说中的第五小分队(五月天)前面打小兵花了五分钟,结果打最后的Boss,只是把战服重新换上,然后……Boss就死了?
敢问还有哪家敢这么拍?
不靠武器、不靠音乐(他们没有用音乐作战的镜头)、不靠爱,Boss就是死了。
有史以来最憋屈Boss,没有之一(连个作战镜头都不给我)。
有人或许会说 这是部音乐电影 纠结那么多干什么?
但这确实是个问题 因为电影前面有提到过打败boss的方法是把噪音盒投到Boss的耳朵里 可见在这里是有铺垫的。
而结尾却弃置了 说难听点 这就是有头无尾 尽管作为五迷 但一码归一码 《人生无限公司》超级英雄这条线严格意义上说都没拍完 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了 而是及不及格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如此明显,影片制作组不可能没有注意(除非导演脑子xx了),我觉得大概可能性是——没钱了,没经费继续烧下去来做打怪兽的特效,就干脆直接——无视这个问题(反正我们是音乐电影吗!
对不对!
哈哈哈哈哈哈)3.闪瞎、晃瞎双眼的剪辑。
同去观影的朋友是做后期的,看完后就一个评价:可(瞎)惜(鸡)这(吧)素(乱)材(剪)了,可以确定的是,本片剪辑人员对五位爷们的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毫不了解 两小时下来剪辑风格就是:酷不酷!
炫不炫!
有没有闪瞎你的眼?
(不仅闪瞎而且晃瞎了)即使是演唱会live的片段 因为剪辑速度过快、跨度过大 真的很难很难让人有代入感 只感觉——晕……闪瞎双眼。
唉,其实可以看出,演唱会现场的光影效果是很棒的,但打了鸡血般的剪辑,平均2s一个的镜头,疯狂切换的机位真的让你很难沉浸进去。
可惜了这么好的素材。
不过在影院里听演唱会是真的爽啊!
五迷千万不要错过,虽然剪辑跟shxt一样,但音效还是一级棒啊!
绝对值回票价!
闭眼听歌才是最优解(《转眼》那首歌除外)评分的话,如果只是就电影制作而言,5分不能再高了,但因为里面大多数歌曲都是专辑《自传》的啊,质量蛮高的,因为音乐是电影的一部分嘛,均衡一下——7.5分,再加上五月天的光环加成,最终得分7.8分-8分。
请注意,这个评分仅仅是对电影本身而言,不是对五月天,也不是对《自传》这张专辑(这张专辑我打9分)。
此刻能给电影《人生无限公司》打8分以上的朋友,我很好奇,你是因为歌好听打了这个分,还是因为喜欢《自传》这张专辑打这个分,还是因为喜欢阿信打了这个分(嘿嘿),还是因为五月天是你人生中一段重要记忆而打这个分?
因为挤不进地铁决定看的一部电影。
对于五月天,不粉不黑。
买票的时候看分类是纪录片、音乐,以为跟波西米亚狂想曲是差不多类型的电影,结果当然大失所望。
这种电影据说是叫演唱会电影(今天才在豆瓣上知道有这一种分类),90%的时间是演唱会录像,另外10%穿插着类似网络短剧的剧情(或许这也是原先演唱会里面的,没看过这个演唱会,不清楚),这部分的剧情因为有黄渤和梁家辉的演出算是整部电影里面比较惊喜的地方。
演唱会部分无感,可能是我一个人,没有带着一个喜欢五月天的女朋友,也没有在音效好的厅看的原因吧,感受不到这是有多么得值回票价的部分。
看到一个豆油说,这是一部面向五月天粉丝的电影,我十分同意,但在此要提醒一句不是五月天粉丝的人,如果你想看这部电影,请慎重。
演技真的很尬,舞台设计真的很棒,镜头切换太快太琐碎不太适合电影这种媒介,听见自己以前反反复复听的歌真的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我的青春是五月天啊,见到自己曾经喜欢过的人也已经慢慢变老,我也从学生变成社会人,时间总是很无情,命运还在继续书写。
我在电脑前也依然能看得热泪盈眶,没办法啊,五月天就是五月天。缺席今年鸟巢的遗憾我一定要找机会弥补回来
看得我全程尴尬,为什么没有零分的
一本满足,观片全程宠溺老母亲微笑脸,还跟着唱了一路。非粉勿看。梁家辉最有魅力,黄渤最搞笑,五只最帅➕最纯真,不接受反驳。
这玩意叫电影是在侮辱
情怀分吧 去过现场的人表示很不懂这个电影的意义所在 给没去过现场的人感受下五月天的演唱会???不存在 根本没感觉。到现在还耿耿于怀于:万分之一的几率买到官方却非场控的荧光棒!
With菱河。五月天还是很好的,但她一走心情就崩了。悲从中来,在座位上忍不住大哭。听到身边的妹子小声问他男朋友“他是不是和女朋友吵架了” 。为什么束手无策啊我和你的爱情。
这本来就是一部面向粉丝的一部音乐纪录片,路人无感也是正常的。其实懂得人也不用解释这里面到底演的什么,不懂的人怎么说可能也理解不了这有什么可看的。认识五月天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转眼今年就要结婚了,真的是陪伴了我从叛逆到成家,承载着整个青春。别的不敢说至少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是其他的校园热血电影所不能替代的,这是属于我的青春,属于我的永远20岁!!
不要带荧光棒进影厅 不要开手机闪光灯不要盗摄录像让电影院成为电影院 让电影成为电影 让每一个并不是五月天歌迷的电影观众 享受到应得的观影体验不要让电影团队辛辛苦苦做的特效被刺眼的光遮住拜托了
看这部电影/演唱会/纪录片就一种感觉:论有一个五月天的铁粉儿男朋友是什么体验~ PS:《转眼》歌词写得确实好,泪目~ 很怕我们的结局也成了《后来的我们》……
一部拍给粉丝的电影
听五月天的人永远不会老,两个小时的演唱会大电影,更像一场沉浸式的梦,梦里有一群可以约出来喝酒撸串的哥们儿,开心的时候和你一起疯,闹心的时候陪你聊天到天亮,拍着肩膀鼓励你,再时不时灌点无毒鸡汤,会开车也会自嘲,还能写歌唱歌给你听,大概是世界上最纯粹美好的友谊了
五月天是怎么做到从开始到现在都一直这么中二的,不过听到一些歌,还是很感动
非五迷请慎重观看,歌很好听,但实在难以作为一个电影,就连纪录片基本的真实都没有做到,分不能再高了……
刚开始十分钟的时候还给自己预设了说可能会有点感人,但是越看越觉得尬演和无聊,而且里面唱的歌绝大部分都不是我喜欢的。想去看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最近田馥甄和阿信合唱的《爱情的模样》,觉得阿信居然这么久之前就能有这样的觉悟写出这么包容性的歌词十分了不起,对他的好感回来一点点。但是看完电影,发现自己还是不喜欢他的唱腔和咬字。「笑哭」
五月天就是我的青春和鸡血
演唱会live
191019跳着看的,很怀旧对吧,呵呵呵。巴黎回来大闸蟹周六下午
音乐好听,但是对非粉丝来说非常不友好,廉价的特效搭配纪录片形式出现,整体就很奇怪。
这个叫做电影的话对电影是种侮辱吧 最多只能算是对这趟巡演一次酷炫屌的纪录 yet连幕后花絮也没有 不断摇晃的镜头有点过分 刻意的偶像化低龄化也让我难以捉摸到真感情 内容上90%觉得很傻逼 不断被提醒自己已经快30岁 真的不再为这样的鸡汤/强行正能量感动了 尾段他们说五月天的歌迷永远20岁 不对 我觉得应该是12 我20岁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不属于那个世界了 但另一方面 我也看到12-20岁被他们鼓励和陪伴的自己 大家都是傻逼 但也挺可爱的 每每唱到老歌心里还是挺激动的 还有那些再熟悉不过的低龄段子和喊话的套路 现在年纪大了 更喜欢玛莎 不再是被陈信宏吸引的迷妹了… 不忍心打低分 那就给个三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