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Hemingway & Gellhorn,恋上海明威(台),海明威传,战地烽火情,海明威情史

主演:克里夫·欧文,妮可·基德曼,罗伯特·杜瓦尔,康妮·尼尔森,罗德里戈·桑托罗,帕克·波西,莫莉·帕克,陈冲,托尼·夏尔赫布,大卫·斯特雷泽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剧照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2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3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4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5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6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3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4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5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6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7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8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9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20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剧情介绍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故事主要聚焦海明威同其第三任妻子盖尔霍恩的情感纠葛,克里夫·欧文扮演欧内斯特·海明威,妮可·基德曼饰演他的妻子、也是著名的战地记者玛莎·盖尔霍恩。 海明威与玛莎·盖尔霍恩相遇于1936年、一间名为Key West的小酒馆中,他们1940年结婚,在欧洲蜜月旅行期间写出了他的名著《丧钟为谁而鸣》。不过,二人都专注于自己的记者事业,聚少离多让二人于1945年离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茶色飘香世界奇妙君物语两个人的芭蕾岛城风云我们要一个小小的圣诞节激战爱情有点蓝之蓝色爱情海惊声万圣节灵异疗养院异变暴龙灵犬雪莉3老师!是裂口女!警中警2坏记忆橡皮擦太阳后裔的保镖独家记忆番外之勇敢爱彩券不凡之路冥绝村圣诞颂歌顶牛我是中国人筋肉人完美超人始祖篇王牌投手振臂高挥放飞新人生法拉兹家族最美丽的第七天尉迟恭结婚七年夺命局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长篇影评

 1 ) Hemingway & Gellhorn

2.19海明威与盖尔霍恩★★★★I have almost felt most at home in the most difficult places.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I was a war correspondent.战地记者,一个女性,在一个男人的世界里奋斗,在那个时代真的很难得。

很漂亮,腿很长。

^_^海明威先生,在那个时期,带着儿子,还结着婚。

去追女孩子,真的好吗?

不得不说,海明威先生追女孩子真的很有技巧。

像我们这种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真的是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啊。

Life-death fight 就这样被巧妙地化解了,伏特加,很有意思啊,还成了好朋友,哈哈。

这是纪录片?

太情节了吧,电影味道过重,还去采访蒋介石夫妻,真的假的啊?

还有周恩来。

马先生的双面间谍,蒋介石怎么能不输呢?

原来是妮可.基德曼,怪不得那么漂亮了,腿 长,貌 美。

Top writer always write in loneness.回来图书馆一看,查资料才知道,海明威是有四任妻子,偏爱短发。

 2 ) 我看《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今晚,看了《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之所以选择这部不太成功的电影,主要是对海明威有兴趣,其次是因为它的主演是尼克尔基德曼。

基德曼的表演明显过火了。

导演的问题更大。

节奏沉闷,情节紊乱拖沓,对白生拉硬扯,通篇缺乏高潮,也没有对男女主人公的行为进行深度诠释。

海明威不像文学大师,倒像个没有思考习惯的莽夫。

西班牙内战、诺曼底登陆、中国抗战,这些大事件,即使用作人物背景,显得缺乏让人记住的镜头。

不过,这部电影倒是让我觉得,有必要研究一下早起纳粹了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实际情况了。

 3 ) 失去的国际主义精神

昨晚看了海明威和盖尔霍恩,两个传奇式人物的婚姻历程,着重是讲这个女人的。

不算太好的片子,但是能够吸引人看下去。

与有些影迷相比,我不喜欢这种极端角色之间的感情内容,反而觉得关于战争的内容太少了,但是这毕竟是传记片,所以人情为主,战争为辅才对。

影片的第一场战争是1936-39年的西班牙内战,54个国家的青年,在共产主义的蛊惑和人类正义感的驱使下,自费来到马德里。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人弹着吉他,有人抱着山羊,大家都是自费来的,自费来保卫别人的祖国,以生命为代价。

他们组成了国际纵队,入伍时,都在一份誓言上签过名,这一誓言的结尾是这样的:“我自愿来到这里,为了拯救西班牙和全世界的自由,如果需要,我将献出最后一滴血”。

这种剧情,此前我只在燃情岁月里看到过,三兄弟不顾父亲的阻止,要去保卫素未平生的英格兰。

最后整个家族都因为这次战争受尽折磨,有很深反战情节。

但是本片的国际纵队却似乎是一场精神盛宴,战斗的结果似乎都被人们忽视了,这些知识分子们一腔热忱为了个人信仰投入战争,虽令人神往,但代价惨重。

3.5万国际战士,有5000人死在西班牙战场上。

当然那些标志性的人物,比如本片中的海明威之流,并没有为战争洒下一滴血,最多就是像盖尔霍恩一样说:这场战争改变了她的人生观罢了,而她的人生观对于死去的战士来说一文不值。

国际纵队的参战是西班牙内战唯一的亮点,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西班牙共产党组织的共和军以100万的兵力,不敌20万的弗朗哥和德意联军,可见西班牙政府的组织能力确实不如弗朗哥,失败的主因不是德意参战而美英苏作壁上观,是因为他们中间没有合格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我相信就算共和军胜利,西班牙的结局也不会比弗朗哥统治下更好。

这从影片中那个英勇善战的上校的命运可见一斑。

正义并不是常胜将军,历史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西班牙内战只是一场普通的战争,但是国际纵队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战争组织,是国际主义精神的至高点。

这种精神在今天这个为了满足自己的蝇头小利而巧取豪夺的世上尤为珍贵。

在这里还要再说下内战的结果,弗朗哥胜利了,我们的历史书中一直把他称作独裁者。

但弗朗哥绝对不是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萨达姆、金三胖这样的极端分子,在他统治的36年里,西班牙完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迅速,弗朗哥的形象由原来严酷的总司令变成了较为宽厚的老年政治家。

不管是他在二战初期的残暴也好,还是二战中的看风使舵也好,总的来说,对于西班牙人民,1947年之后,他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西方国家早就给与他公正的评价了,我想在拥有邓小平这样的伟大政治家的国家,也会给他一个合适的评价。

 4 ) Hemingway & Gellhorn

2.19海明威与盖尔霍恩★★★★I have almost felt most at home in the most difficult places.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I was a war correspondent.战地记者,一个女性,在一个男人的世界里奋斗,在那个时代真的很难得。

很漂亮,腿很长。

^_^海明威先生,在那个时期,带着儿子,还结着婚。

去追女孩子,真的好吗?

不得不说,海明威先生追女孩子真的很有技巧。

像我们这种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真的是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啊。

Life-death fight 就这样被巧妙地化解了,伏特加,很有意思啊,还成了好朋友,哈哈。

这是纪录片?

太情节了吧,电影味道过重,还去采访蒋介石夫妻,真的假的啊?

还有周恩来。

马先生的双面间谍,蒋介石怎么能不输呢?

原来是妮可.基德曼,怪不得那么漂亮了,腿长,貌美。

Top writer always write in loneness.

 5 ) 浓情于战火纷飞,却在岁月静好中消亡

因为海明威来看了这个剧却被霍恩粉上了,妮可演的太飒了。

1.“爱情死于无聊“,死于不同频率。

一个勤恳向上另一个萎靡不正那么注定不是一个世界的,罗曼蒂克也消亡。

而现实情况通常是 既然两个能在一起那彼此身上一定都是有相互欣赏的亮点,而太平生活的安乐麻痹,纵使原来多么志同道合也会就此别过是路人的。

这就考验双方的续航能力了:个人的意志力。

不是一时的积极青年,而是持续的向上才能不掉队,爱情长久。

起初的海明威不愧是美国上世纪20年代最伟大的小说家,被他战火纷飞时/周末温柔乡时也坚持日更的高效和自律折服。

他像个师长会毫不怜香惜玉的怒吼鞭策霍恩。

志趣相投相互激励他们有最美好的爱情雏形。

然而海明威是个随性而为及时行乐的人,这样的本性注定了当生活平静无忧时,反而会日渐沉迷于声色犬马狐朋狗友。

当然电影有虚构的成分,毕竟是霍恩的自传也存在倾向性,以及海明威自杀原因还有家庭遗传等等。

这个电影的评分也没有很高,比如他们到中国和蒋周会面的描写得匪夷所思的怪诞。

但,爱得浓却散的快的感情脉络 real真实,因为,我看到了我和某人曾经的路径、感慨万千。

2.两个自我价值认知高的人,不适合在一起。

互相消磨着各自的灵魂,尽管永生不忘,却无法执手偕老。

他们和我们就像两杯烈酒撞在一起,没错,会起很强的反应 因为她像他,自我认知度高的人都挺欣赏自己的。

但强对强不会相容、反而会彼此吞噬。

他因为欣赏我独立自主态度坚韧鲜明和其他女孩不同,于是大男子主义燃起更强的征服欲,然而,征服后却要这样的女子洗手做羹衣,不用那么认真的做事业,不要追求只要依附陪伴在身边就好…她怎么能呢。

换做他 他也不会的。

3.原来海明威是个那么男权的男人啊,不喜欢不喜欢,看完后也查了一些轶事后对他的探索欲down down down啊这部电影里还贡献了海明威的写作心得注脚,mark之~对了,拖延症的时候记得想起海明威说的“开始为你的信仰写作吧”

 6 ) 容易得来的爱情也容易失去

1. 海明威和第二任妻子离婚的时候,第二任妻子歇斯底里地骂海明威的自私;当马蒂和海明威离婚的时候,海明威也愤怒地说:“I made you”.2. 马蒂不喜欢结婚,但是海明威没和她商量就把婚里了,要和他结婚,她只能接受。

马蒂想去中国战场,尽管海明威不愿意,但是出于对她的爱,跟着她去了。

海明威抢了马蒂去报道登录欧洲的机会,马蒂骂海明威是自私自利的混蛋,海明威扇了她一巴掌。

这只能说恋爱中的人们可以容忍对方,但是这些容忍一旦超过底线,就会导致分道扬镳。

3.在中国战场上:马蒂看到了吸鸦片的人,拉着她的手请求帮助的小女孩,见到了蒋介石夫妇,为了躲避飞机轰炸,在地上爬的小脚女人,拉纤绳的船工,见到了周恩来。

以为在蒋介石一边的马先生,但最后发现他是共产党一边的。

4.海明威抽烟,喝酒,个不折不扣的才子,但是他不是对情专一的人。

马蒂也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她对海明威为了和她结婚不惜和第二任妻子离婚的事很不解,但是她的追求在于事业。

二人的追求不同,一时的妥协意味着他们的婚姻持续不了很长时间。

5.容易得来的爱情也容易失。

没有经历磨难的两个人,体会不了幸福来之不易,所以放手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眷恋。

 7 )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短评写不下

不太懂为什么我在描述战争年代的影片里总会看到人们带着乐器、羊或其他宠物或是什么看起来日常的与战争无关的东西去前线?

本来就不一定有命退下来还把心爱的累赘带上不是送呢么?

35:48那个男人不知道是谁就跟神似的砰砰砰几枪就说对面都搞定了?

然后他就站着背着身脑袋露在外面😱后来好像是那只最开始长得像狗🐶的羊被烤了,其实早就猜到了。

我开始估计那个带乐器可能是吉他的男人也活不到片尾。

1:10左右居然还演到了早起的电影配音到后面真的有好多猫(^・ェ・^) 再到后面何苦那么妖魔化中国🇨🇳,美国🇺🇸年年不也报出有人在不洁净的野湖游泳🏊🏻感染阿米巴原虫病么,他们之前在水利工程工地上轮流喝那大陶壶里的水时我就觉得得得病,打起仗来就没有一个好地方战争在我的想象中人们大概是像我小时候在北京南站还没重建前见到的上访告状的人那样灰头土脸油吃麻花的,和那群有所求的上访者不同的就是他们有统一的破军装吧

 8 ) 屁股和胸毛——影评《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电影讲述了海明威与第三任妻子盖尔霍恩之间的情感纠葛。

两人从相识到最终分手,不过短短9年。

海明威一生结过4次婚,盖尔霍恩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盖尔霍恩结过3次,海明威是她的第二任丈夫。

他们相识于酒吧,那时海明威还是个已婚男人,盖尔霍恩凭借出众的美貌博得了海明威的注意,但却是依靠其勇敢,俘获了海明威的心。

她最终抛弃了海明威,这段爱情让两人都深深受伤,正应了那句老话:在爱情这场战役中,没有人是胜者。

爱情是电影的“明线”两人同是记者,且均是战地记者,又都是作家,兼具勇气、才气和名气,不相上下。

盖尔霍恩甚至被人称作是女版海明威。

这是他们相爱的基础,却也是分手的原因,因为两人都不愿生活在对方耀眼光芒背后的阴影中。

作为爱情片,这部电影很好地完成任务了,不仅详述了两人相爱和分手的始末,还对原因进行分析。

电影告诉广大女同胞,独立女人往往完胜依附于男人的女人,志同道合的吸引力大过无微不至的照料。

或许这真的适用于纯爷们,只是这年头纯爷们比大熊猫还少见。

妮可基德曼的屁股妮可基德曼在荧屏上肆意卖弄风情,电影的镜头也尽可能多地对准了她丰满的臀部。

除此以外就是两人疯狂的做爱场景。

妮可基德曼略显过火的表演让电影看起来就像一台荒谬的舞台剧。

而色情场景虽顺应了当下的电影潮流,但也令电影流于低俗,让人忍不住去按“快进”键。

盖尔霍恩的确美丽,但美丽外壳下是闪闪发光的才华,才华的背后是熊熊的野心。

但镜头都给了妮可的屁股,显然,卖弄风情比思想深邃更卖座。

于是,盖尔霍恩只得屈尊做个平庸美女,女权主义者无奈地沦为男权社会的玩物。

有人指责电影一味地给盖尔霍恩唱赞歌。

我却认为,导演、编剧和妮可基德曼三人合力把盖尔霍恩拉低了。

盖尔霍恩何许人也?

中国观众或许并不熟悉盖尔霍恩。

她的确美丽,有着修长的美腿,但她更是一名杰出的战地记者。

她报道了西班牙内战、苏联入侵芬兰、中国抗日战争等战争,81岁仍奔赴前线,撰文批判美国入侵巴拿马的卑鄙行径。

她比许多男人更勇敢,写的报道比许多男同行更有力,但在别人看来,她依然只是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

这大约是一个和男人争抢世界的女人最无法容忍的。

可笑的是导演和编剧电影中的海明威则只剩下胸毛,勇敢和张扬沦为可笑。

比起...全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08ce20101bu6z.html

 9 ) 高光时刻

这片子里海明威的高光时刻,也就是在西班牙旅馆里他训斥着彼时还没找到自我的盖尔霍恩的这个桥段。

这个片段里海明威专注而坚定的用打自己着自己的文字,听了盖尔霍恩坦白自己无法写出眼前的战争,他不是简单而男性主义的安抚,而是如同面对革命同志一般,用震耳发聩的言语去唤起她心中的使命。

他真诚而猛烈的敲打着那个还不知自己为何而来此的盖尔霍恩,说出了这句话:开始为你的信仰而写作吧。

 10 ) 《海明威和盖尔霍恩》——不做脚注

颇有名气的两个人相遇,相互成就、相互升华,这段感情虽然只持续了几年,但是迸发的火花却燃烧至今。

《丧钟为谁而鸣》:“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欧洲大陆的一小块,那本土的一部分;如果一块泥巴被海浪冲掉,欧洲就小了一点;如果一座海峡,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

所以千万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这部影片的评分不高,因此在硬盘上躺了好几年也没打开。

如果了解美国文学,那么海明威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高峰,无论走到哪个方向,都可以看到他。

他是美国精神的象征,以作家的身份却成为了被美国所供奉的“英雄”,这与国内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觉截然不同。

他的语言简练有力,他的生活丰富多姿,爱好多样:雪茄美女海钓狩猎,他深入战场为人类而发声,他体型粗壮、举止铿锵,放下笔就可以拿起枪,周围的人亲切地称呼他papa。

这样一个绚烂多姿的角色,活得如此恣意妄为,甚至就连死亡也是自己去选择,而不听任命运的安排。

不过他的书却是我一直绕道而行的,我至今没有看见过《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或者他的任何一本书,因为对于海明威的盛名太过于敬仰,把他当做“英雄”来顶礼膜拜,想着哪一天哪一刻、沐浴焚香后再行拜读。

然而即便如此,与他的相遇也是一而再,再而三。

在《午夜巴黎》中初睹他的风采,在《晓松奇谈》里听到他的趣闻,《爱在记忆消逝前》一起游览了他的故居。

最近正在看的《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里,讲到了西班牙内战,突然就很想看这部电影了。

看这部电影是冲着海明威的名字,然而看完却记住了盖尔霍恩,这个比海明威还男人的女子。

两个人的相遇就是火花四射,满酒吧的人也遮挡不住两个人产生的火花。

当海明威第二任妻子见到盖尔霍恩那一刻,立刻就知道了结局。

两个人的故事完全是战争与和平的故事。

在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确立了感情,却在一场又一场战争间隙的和平时代矛盾重重;在中国的战场上度过了蜜月期,却在和平来到时渐渐步入分手的道路。

同样优秀的两个人、同样爱好的两个人、同样兴趣的两个人,如此合拍、却又如此互斥。

是战争成就了婚姻,却在婚姻中被缴械投降。

影片一共讲述了四次战争,篇幅最多的是西班牙内战,接下来出现了俄罗斯入侵芬兰的战场,第三个是日本入侵中国的战争,第四个是高龄的盖尔霍恩身背背包,离开舒适的房屋继续去往的战场。

战争场面的刻画并不太深刻,但是在战争间歇期间的歌舞升平相对比,却又让人恍如隔世的感觉,相隔几千公里之遥确是如此的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漫天的战火,一边是轻歌曼舞的酒吧,这个混乱的世纪,也只希望它变成永远的历史。

影片和历史本身不再多说了,感受最深的还是盖尔霍恩这个人。

看影片之前她在我心目中的身份是海明威的妻子,看完影片她却成了一个超越海明威的人,她以一个弱女子之身完成了众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她活到了九十岁高龄,影片即是以她的回忆为开头、她出发去战场为结束。

谁是最后的赢家?

身后评价别人的人。

海明威是美国人心中的硬汉,然而她比这个硬汉更man。

可惜的是她一生都在抗拒“海明威的脚注”这一身份,却一生都被这一身份所累。

如此光芒四射的女子,却成为了别人的脚注,最出名的身份始终是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

只能说海明威名声太过,盖住了这个丰富多彩的女性的一生。

但是同样为女性,我喜欢玛莎·盖尔霍恩这样丰富多彩的人生,活的如此潇洒、如此醉人。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认识了如此优秀的一位女性,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成为英雄并不需要是男性,拥有豪气也不需要是男性。

最后,再总结一点玛莎·盖尔霍恩的一些人生经历作为补充吧。

生于1908年,逝于1998年,享年90岁。

一生出版了5部长篇小说、14部短篇小说,出版了两本短篇小说集。

不得不说盖尔霍恩生活的90年正是最动荡的90年。

1936年爆发西班牙内战,盖尔霍恩在现场。

1940年她到达中国战场。

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1945年印尼反抗荷兰的独立战争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1966年前往西贡报道越南战争1978年,70岁高龄前往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战场1989年,81岁见证了美国入侵巴纳姆的战争这是一个女性的传奇一生,这是一个本可以平安过一生、平淡过一生的女人的一生,却活成了千千万万女性、男性都无法企及的一生。

不了解她的人知道她是海明威的其中一个妻子,了解了她的人,会明白她活的比海明威更加伟大和勇敢。

向“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致敬!

她已经完全模糊了性别的区分,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

PS. 妮可·基德曼的表演并没有加分多少,太过于美艳和无助。

色情场景没有也没有加分,虽然激情四射。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短评

Papa是来衬托gellhorn的,nicole太美。

4分钟前
  • 屿山
  • 推荐

情迷六月花的导演拍了部海明威和他第三任老婆的情欲片...穿插了几段异国风情的战争场面.好像布拉格之恋也是这个路数,另外,为什么要丑化周恩来和蒋介石,什么居心啊

9分钟前
  • 塞口
  • 还行

盖尔霍恩满像毕加索的情人吉洛,都属于那种有才华又有骨头的女性,从不将自己作为伟人的陪衬、男人的附属。她们有勇气选择,更有决断离开,因而避免了像其他伟人身边的女人,最终疯的疯、自杀的自杀。海明威在片中就是一个潜意识抱有深刻阉割恐惧,终生都热衷于打造自己的硬汉形象和宣示阳刚气概的混球

13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猫和沙发都很赞。

16分钟前
  • 我认出风暴
  • 还行

菲利普·考夫曼导演、彩色黑白转换、匈牙利战地摄影师卡帕、婚礼钟声为谁而鸣、到中国度地狱蜜月、乌鸦瞳孔映出的自我、相识前与自尽那刻挣扎出海面的剑鱼。妮可一贯的女神范儿,由衷地受不了陈冲。

21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总的来说,影片还是拍出了那种爱情史诗感,可情节的编排有些紊乱。就其中的中国戏份来说,年代还原的就很粗糙。妮可近几年挑选的角色还是挺有挑战性的,本片里两人的表现都很不错~

24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还行

拍摄整体呈现出低成本的种种考量;对于海明威的人格塑造是可疑的;结尾的正能量显得做作。

27分钟前
  • 枫桥夜泊
  • 还行

一般男人搞外遇叫做渣男禽兽劈腿猪狗不如,海明威搞外遇叫做直面灵魂、追求真爱、歌颂自由以及为后人留下一段传说。

29分钟前
  • 俞飞鸿女士爱人
  • 还行

说得对==想用盖尔霍恩的视角来表现海明威,结果海明威就被压制成配角了。然后盖尔霍恩表现得挺不错的,包括三观是怎么被塑造的以及怎样成熟的,相反海明威毛都没干。。。再有就是露点了。。。

34分钟前
  • langcazhe
  • 推荐

一笔流水账

35分钟前
  • 葡萄
  • 较差

作家的伴侣往往是作家强大的自我意识剩余出来的那一小部分,有时候我想做他们的爱人真的蛮倒霉的。

39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来中国那段简直天雷滚滚。

40分钟前
  • Ss'
  • 较差

我喜欢这个故事,而他们的爱情里夹杂着的历史更让有意思,尤其是他们见蒋介石的时候,「文明」的展现中国人的礼仪真是让人百感交集…

42分钟前
  • 影迷劳拉
  • 推荐

nicole过于精致的装扮和打了过多肉毒杆菌的脸让本片扣分

45分钟前
  • angelakq
  • 推荐

不了解二人生平,所以电影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47分钟前
  • puca
  • 还行

他们俩的性格其实很相似,所以才会被彼此的才华和胆识吸引,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互相伤害并最终分开

51分钟前
  • 杯具强
  • 力荐

新片就上HBO啦?片子节奏太慢,都神马年代了对蒋公和周公的塑造太二了!

55分钟前
  • 四王带两炸
  • 还行

所以这部是想说,Hemingway是不甘寂寞~傲娇当撒娇的恋爱小女人咩~~~Gellhorn才是心系天下的真汉纸?~~~~

56分钟前
  • 驚 情
  • 还行

中规中距的传记,有点流水,不应该叫海明威传,应该是海明威写作格言大全。

59分钟前
  • 思郁
  • 推荐

中国那段的诠释,证明了这部电影的低级。

1小时前
  • Yuki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