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热血复仇电影,所以我容忍着开头半个小时的缓慢剧情和烂到无以复加的翻译,然后我停不下来。
我想如果不是女主忍受疼痛勉强的笑容,还有男主时刻在说的It doesn't matter,我早已经退出了。
是的,整部电影只有这一个女人,我开始认定这就是一部爱情片。
然后一无所有的时刻终于到了,泡沫经济下的产物,男主失去了积蓄,失去了工作,还有即将被银行回收的房子。
他只是问,我要拿什么让她活下去。。。
女主就这么离开他了,镜头转向他的时候我觉得她是多么残忍!
在他失去一切的时候,连虚伪的笑容也不再给他了。
他最后的支柱,她也要让他失去了。
可是镜头里她哭得那么用力,是啊,怎么能忍心自己深爱的人因为深爱着自己而日渐苍老呢?
她会不想么?
不想努力和她爱的人一起生活下去么?
可是也许没有了自己,他可以有新的生活呢?
毕竟,不会更差了吧。。。
她和他都没错啊!
那到底是谁错了?
美国的电影有很多其实都表达着同样的内容。
时间规划局里说,一部分人有永生的权利,那么就必须有另一部分人,无论如何努力都必须要死去!
很可惜,电影的主角通常不可能是拥有权利的那一部分。
于是,要么改变世界,要么改变自己。
男主终于踏上了复仇的路。
节奏依然很慢,直到最后的那场大屠杀!
不要去推敲其他人为什么突然都那么傻。
男主很聪明?
呵呵,他不想被抓,并不是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还有更多的人要死去。。。
那个被放过的职员是幸运的,其实死去的那些,难道没有家庭么?
难道没有爱人么?
难道不可能也是在努力生活着的么?
哦!
别去推敲了!
他们不是男主角!
电影的世界也总是不公平的!
主角可以突然聪明,好运,不死!
仿佛全世界的道理都只站在他那边。
好吧,因为你失去了你最爱的人,就算突然有了主角bug,也摆脱不了悲剧角色的设定,于是我原谅你忽略了我们的智商。
所以入侵华尔街,如果你把它当作爱情电影来看,无疑是动人的!
但如果你是为了看场景,为了看热血复仇,除非你像我这么没底线地感性,熬过开头的30分钟。
否则我劝你,不要看了,孩子。
第一次是在B站上看到这部电影,完全冲着迈克尔的哥哥林肯去的(不能不说多米尼克培赛尔是近些年涌现的不多见的影坛硬汉)。
前半段剧情平淡无奇,平凡的普通蓝领上班族,妻子患病,透支储蓄,为了还债孤注一掷投资基金,反遭经纪人和法官一票人等愚弄,落得个血本无归,负债累累的下场;妻子绝望割腕自尽,男主生无可恋,报仇无门,终于选择了最直接了当的途径:送这帮坑害自己家破人亡的华尔街吸血鬼们下地狱,于是后半段开启杀手大片模式,一阵痛快淋漓的突突突,一众精英在枪声下纷纷倒地;最后男主对峙金融公司大老板一段,BOSS临死前慷慨镇定的演说才揭示出本片想要揭示的本质问题:美国精英阶级对千万平民百姓的压榨和愚弄才是悲剧发生的缘由;自由贸易的资本主义运行,这就是为何利润总是在最顶层,银行家和产权家be richer and richer,平头百姓always lose in the end的答案。
揭示完毕后还不忘用戏剧性的结尾嘲弄下这些惯常欺骗万千投资者的资本家们:被歹徒用同样的手段借特警的子弹干掉,即是本片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罪恶行径的辛辣讽刺。
本人倒是比较疑虑导演把如此敏感反动的题材搬上银幕是如何过得了审核的,哎闲话不提,总之算是一部对现实世界中的不公正痛快发泄外加无情控诉的YY式影片。
电影前期真的有点压抑,想要认认真真生活的人,为什么连简单活着都这么难。
好像外界的一切都叫嚣着要剥夺你存在的权利。
资本家错了吗?
但好像玩资本的也是靠自己的手段在致富。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本玩得起资本。
大概有人会觉得,这不公平。
凭什么有人可以西装革履坐办公室指指点点,可我却要靠着廉价劳动力去努力活着,碰上一场病就束手无策,这不公平。
但是,是否想过,可能往上数十八辈,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是有人出人头地了,有人还在原地打转。
所以你有什么能力跟人家十八辈的财富积累去抗衡。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不是什么财富、阶级、地位,而是投胎。
电影最后一段,男主和资本家的对话,资本家那一大段话真的太太太太真实了,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太无可奈何了。
最后男主的兄弟直接带走男主,也有点感动。
只是会想,男主就真的这么逃脱了吗?
一顿乱枪扫射,难道华尔街的人都该死吗?
好像有点过激了。
这部电影是专业老师上课的时候推荐的,说什么外国那些投资公司都贼精了,我们玩不过人家的。
那玩不过怎么办,我们就不玩呗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一直都秉持着这个态度,没想过一夜暴富,但也别想在我这里拿走一分一厘。
看完电影还是想说,别把那些老实人逼急了。
电影感觉还是存在bug,显得那些资本家情商捉急,而且最后男主居然就这么逃脱了!
就当作大爽文来看吧。
再让我花痴说一句,男主真的好帅啊!
双手拿枪,我的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且男主好爱他老婆啊,这么深情,太迷人了。
男主的兄弟也很仗义!!!
记不住演员名,就知道是越狱里的scofield的哥哥这个人了。
我想这个电影不管情节值得推敲与否,应该让那些金融大鳄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为自己吸血鬼般的压榨忏悔过。
还有就是关于枪支的平民化。
之前看上帝之城就说过这个,姑且引用过来:“关于枪支的使用,双刃剑。
美国等开放枪支等的管理固然是看来比较好的一种自由,可是这种自由下的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遇到某种特殊情况,比如说由世界末日谣言者的煽动而产生的某种组织,很可能就会造成难以控制的伤亡或损失。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我们不能排除它的存在。
这就需要由高效率的国家机器来保障,所以国家才有各种制度法规,各种监狱法庭警察。
在中国,如果放开这些管制,我不多想,只说说很浅的几方面变化:治安在某一阶段肯定会乱一点,案子肯定会多一点。
可是,各种权势人群的态度会有一种克制,因为如果你欺人太甚,说不准哪里就有一个黑枪对着你了。
这个对于一些地方势力无法无天的情形应该会有一个抑制作用,也许有利于国家体制建设。
只要你知道害怕,那么你就不会坏的那么离谱。
”电影末尾的交代不就是这样代替上帝“审判”么?
好像豆瓣不喜欢剧透,所以我很少提及剧情。
应该让中国广大股民和股市高管都好好看看这部电影。
虽说戏剧,但何尝不是一种警示。
投资有风险,不为投资人负责的公司企业更是罪恶。
如果那些资本家们只是为了侵占百姓的财产,故意制造经济繁荣的假象,实则是为了让百姓将资金不断地投入,最后又制造出亏空,让投资者们都负债累累,用这样贪婪的吃相,去剥削着下层的民众,那么这些资本家们就应该受到制裁,电影中的男主就是这样的一个制裁者,一个代表底层去向高高在上的、那些衣冠楚楚的“禽兽”进行制裁的英雄,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丑恶,将资本主义社会中下层百姓的艰辛与不易揭露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片里的男主完全是被资本主义的社会逼迫,最终在万念俱灰之下,拿起武器去向那些资本家进行报复,影片前半段,描述的是一个资本主义下层家庭,遇到了危机却还被生活逼迫,最后走投无路的故事,后半段则塑造了一个被资本家们逼到万念俱灰,最后提起武器奋力报复的代表下层去反击的英雄形象,看着男主手提冲锋枪,腰里插着两把手枪,还带着两颗手榴弹,冲进华尔街,对着那些万恶的资本家们一顿屠戮的场面,我心中的感觉就两个字,“过瘾”,最后还有个逆转,也是很不错的。
本来吧男主有一个还算温暖的家庭,虽然房子是贷款的,但至少有个温暖的小家,他自己是运钞车保安,算是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在工作上还交了三个不错的哥们儿,不过不幸的是妻子得了癌症,因为化疗等缘故,家中的经济状况一天比一天糟,为了缓解经济上的压力,男主把自己的一点点积蓄拿去做投资,还请了个经纪人帮忙管理自己的投资金,不过这笔投资却正好赶上了因为资本家们炒作而带来的经济危机,男主不仅一分钱没赚到,还负债6万元,虽然在妻子面前强颜欢笑,跟妻子去做化疗的时候也说没事的,还表示等妻子好了两个人要要一个小孩,可是家中的财务状况,妻子也不是不知道,原来付医疗费的时候一直能刷的信用卡,后来刷不了了,因为负债之故,男主跟妻子贷款买的房子要被银行收回,男主就雇个律师吧,律师还要找他收1万元,而且通过这个律师后来的一系列行为也可以证明,他也并不是真的想帮男主解决问题,只是想拿钱然后甩锅,一个好哥们借了1万块给他,让他去找律师,律师却表示你最好的办法是偿还6万块,然后申请补助,面对着经济的危机和身体状况的双重压力,男主的妻子最终选择了割腕自尽,而那天男主也因为诸多的压力,一直在外面游荡,等到到家以后,妻子已经凉透了。
资本家的压迫,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一无所有,跟经纪人见面吧,经纪人说,“我也损失了不少,损失的一趟跟老婆出去的旅游。
”感情这是人说的话吗,也难怪最后男主入侵华尔街时,第一个爆了经纪人的头,对那些资本家们来说,这样一个动荡,让他们损失的不过只是一次小小的娱乐,但他们会赚得更多,可是对男主来说,他已经一无所有,当兵退役的他选择拿起了枪,向着万恶的资本家们进行报复。
男主事先暗杀了几个万恶的资本家们练手,又事先对华尔街进行了踩点,真正动手的日子来临,男主先是在华尔街对面的楼上,狙杀了自己的经纪人,然后趁乱对着对面一阵扫射,随后男主放下冲锋枪、戴上面具,冲入华尔街办公楼,先是将底下的那些员工们杀了个一干二净,只有一个老婆怀孕的男人逃过一劫,手枪压制,手榴弹爆破,那些万恶的资本主义走狗们鬼哭狼嚎,最后男主坐着电梯来到最后的大资本家办公室,虽然胳膊上被对方的保卫措施击伤,但是男主依旧和对方进行了一番谈判,男主掏出手枪,说可以和对方赌一赌,对方二话不说就抢过手枪指着男主,接到命令的警察也随即赶到,来到了大资本家的办公室,男主一身西服坐在大资本家的座位上,大资本家拿着男主没有子弹的枪指着男主,警方立刻将大资本家误认成劫匪,一枪结果了对方,这个反转让人觉得很棒,男主反而被警察当成人质,救下了楼,在楼下,他的另外两个警察好兄弟站了出来,把他悄悄地,带到一个地方放了,在万恶的资本主义面前,就需要像男主这样的英雄。
完。
影片没什么深意挖掘,也不想挖掘,当一百年前的西部英雄们喋血行侠时,凭借的只是胸中的正义、手里的快枪。
说实话,影片很多地方感觉没有挖掘足够,同事的友情、银行的卑鄙等,都略显不足,影响了冲击力;但这部影片宣泄了愤怒,表达了威胁,这才是它想要的,尤其结尾太不和谐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他们的精神永存,像高山上的岩石。
在他们倒下的地方,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从星星的弹孔里,流出血红的黎明。
为了给妻子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家产,保险公司拒赔,唯一指望的积蓄,却被经纪人的投资失误石沉大海,负债累累,连工作也失去,妻子自杀,房子被法院会收回。
朋友的无能为力,世人的冷漠,美剧中少有的现实主义,在片头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都想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可这些在现今的社会中变成了一种奢侈。
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
冗长的铺垫,让人有一种想要按快进键的冲动。
结局的大快人心,应该是现今国产电影所缺乏的吧。
美国电影一如既往的个人英雄主义,政府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就自己解决。
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想要而没有勇气的。
所以,当看到最后吉姆同时拥有正义和自由时,我相信大家都会会心一笑吧。
看到剧中的时候,吉姆妻子自杀的时候,感觉略有点忧伤。
失意到了谷底,但吉姆却仍然强打精神收拾心情回家,那是因为他对家庭的那一份责任心,可是,他的妻子却在这个时候选择自杀,也许,是因为内疚,也许,是因为不想再连累吉姆,可是,这样却在另一层面上讲所有问题都丢给吉姆一个人了。
不过,或许这也正是造就了吉姆的英雄主义的原因。
一个人,当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要么低迷不振,要么就站起反抗。
当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碰撞,理想会被现实所吞噬。
当现实给你致命的一击,这个时候,你是选择认输?
还是站起反击?
简单,粗暴,影片并未因背景放在华尔街,而在智商上有丝毫的提高,却选择了用最原始的暴力来解决问题。
在“和谐”的宣传上,我们一直认为使用暴力是愚蠢的手段,却忘了美国一直坚定的保护枪支私有化,就是为了让民众走投无路的时候还保有反戈一击的权利。
简单,粗暴,影片并未因背景放在华尔街,而在智商上有丝毫的提高,却选择了用最原始的暴力来解决问题。
在“和谐”的宣传上,我们一直认为使用暴力是愚蠢的手段,却忘了美国一直坚定的保护枪支私有化,就是为了让民众走投无路的时候还保有反戈一击的权利。
在保税公司当保安的吉姆算是米国最最普通的底层人了,生活的重担压的他快要喘不过气来,每个月少得可怜的薪水却要支付患病妻子高昂的医药费以及房子的贷款,以为能通过投资缓和经济状况的他,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投到了基金中。
但不行却有一次降临,他购入基金的房地产公司宣布破产,这意味着妻子的救命钱全都没了。
银行的催款单,妻子的药费让他濒临崩溃。
病情转好的妻子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虽然面对罗斯,吉姆总是微笑着说 Don't worry. I can solve it, 但是也难掩内心的焦灼。
当罗斯知道因为投资的失败以及他们欠下的医药费,将会使他们的房子被强制收回的时候,她绝望了。
罗斯直到死前都认为是她拖累了吉姆,她感到深深的内疚和不舍,看到这儿眼泪真的快要流下来了。
罗斯的离开让吉姆如同行尸走肉,生活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在他看来,造成妻子自杀的人正式 Wallstreet 那些所谓的金融家,所谓的成功人士。
所以,他选择了复仇。
在最开始,他是有些害怕,有些犹豫的,但是每当看见美丽妻子的照片,心中复仇之火再次燃起。
经过周密的计划,他成功地枪杀了一个又一个华尔街“精英”。
影片最后的扫射更是达到了高潮。
其中,最精彩的还是吉姆和房地产公司经理的谈话,吉姆认为一切的悲剧都是他造成的。
老板却认为,成功人士的钱没有一个都是通过正当手段得来的,这就是资本主义,“ strong survive, weak die out.” 更丑陋的是,老板说,如果他的孩子,他会让孩子去哈弗、耶鲁,而不是去当兵,保卫国家,那些都是残疾,傻子,白鬼和贫民窟的黑人才做的事。
这揭露了美国上层社会,那些所谓的”夫人“的丑恶嘴脸。
影片的结尾,吉姆杀死了老板,成功逃脱,虽然情节上有漏洞,但是最起码满足了大家的愿望。
吉姆最后说的几句话很发人深省:我会继续杀戮。
我是人民的战士。
如果政府、检察院、法官不能履行他们的职责,我将会继续我的方式。
虽然,结尾看似大快人心,但也让人心里隐隐作痛,他虽然复仇了,但是他却失去了一生的最爱,而向他这样被坑害的美国穷苦人民不占少数,富人们骗他们的血汗钱去投资,去骗贷款,失败就宣布破产,然后获得联邦政府援助,最后倒霉的还是穷人,是穷人为他们买单。
如果这种情况长久下去,只会让穷人越穷,富人越富,那么国家会走向何方?
前半部分虽然略显冗长,但却是压抑的铺垫,为越狱大哥最后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在电脑上看的时候,不断看到弹幕上的评论: 美国治病不都是不花钱的吗?
美国原来不是人间天堂啊?
刚从美帝回来的我心中就在冷笑。
这个电影虽然夸张,尤其是最后一部分男主大开杀戒居然还能全身而退,大快人心,但是前半部分老百姓的悲惨境遇却是真实的可怕,尽管这是发生在金融危这个相对极端的时期。
美帝并非我们某些人描述的天堂,除了空气确实比天朝好不知道多少倍以外,其它的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依我看来,大部分美国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苛捐杂税不要太多,大部分人的钱都被躲在华尔街里的镜片里闪烁着贪婪之光的人给卷走了。
所以,不要太天真了,看看这部电影,你们就全明白了。
当然影片中刻画的人性的辉光也是很伟大的。
总之,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没看出来懂金融,完全是泄愤之作吧!
前60分钟积攒的怒气在最后完全爆发出来,看得很爽。多米尼克·珀赛尔就是个苦逼货,一切尽失后报复社会。结尾神转折,反客为主,并且被兄弟放走……资本主义的制裁者hhh,尝一下无产阶级的怒火吧!
剧情过于拖沓,结尾本身比较精巧,但是话说多了
前半段压抑,后半段爆发。一无所有,一无所惧。
这拍得比s13恶之教典强多了。。。。。
20130710:快大半了,才开始爆发……类似基督山伯爵里花了50页介绍生平的神父……[入侵华尔街].Assault.on.Wall.Street.2013.720p.BluRay.x264-HDWinG.mkv
垃圾价值观。
格局没有海报吹得那么大,前面铺垫太多,没交待清楚大佬和妻子的死具体的关系,所以导致最后屠杀一点也不解气,更像是滥杀无辜
陈约翰大杀新华尔舍……有枪真好
★★★
什么世道,逼着良人拿枪拼命。
3.5
毫无看点
电影一般,表现的主题不错,这也就老美能拍啊。
没有悬疑,没有惊栗,几乎没有可以说上3分钟的剧情。而且,杀戮也不是为了社会公益而是用来泄愤的私刑。
算是乌维鲍尔生涯最好的一部了,但依旧满满的粗糙感爆棚。灾难级摄影,比电视剧还糙的正反打。文本前半过于拖沓,最后的入侵也过于潦草。结局的小反转容易猜到,但逻辑充满了漏洞。虽然整体粗糙,但关注底层民生的立意还是挺可贵的。
最后看着他朋友送他出来,忍不住大叫:哇嚓咧!
本片使用了容易让人误会的片名、演员及海报,以为是快意恩仇片,结果前半部分真正是中规中矩的故事片。一直到最后最后貌似才表达了中心思想,但我觉得那实在是一茬败笔。就前面来说,导演很详尽的描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穷途末路,但是剪到10分钟内,后面也不太像枪战片,不过,老实说我还是被触动了……
好片为什么不给五星呢!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