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片子,当然喜欢音乐的人没办法不提它的配乐。
但不想多谈,因为对电影而言,再好的音乐也是服务剧情的;况且本质上,不认为这是一部音乐电影。
从片名说起,无人引航。
人生需不需要引航?
当然。
人生就像行船,无人引航就容易偏航,就像片中感情细腻敏感的Josh。
但是人生也不完全等于行船,不可以完全依赖别人的引航,合适的时候就必须懂得自主航行,一如片中的Quentin。
家长对于孩子不能不管不顾,也不能只有物质,心灵上的引航才是最为重要的。
当类似校园枪击这样不幸的事件发生的时候,舆论和社会往往谴责加害人,同时给受害人和家属以最大的同情和帮助。
但往往忽视了加害人的亲友,相比于受害人的家属,有良知的加害人亲友可能在心理上遭受的痛苦是双倍的。
在这一点上,受到困扰的除了Josh的父亲,还有Josh的女友Ann。
两次出场情感的巨大反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伤害的体现。
《无人引航》讲的就是类似的一位美国父亲的自我救赎。
一位忙于工作的父亲山姆有一天谈成了一笔期待已久的生意,他高兴地给读大学的儿子打电话要一起吃饭庆祝,儿子还开玩笑地推脱不能逃课。
阳光灿烂,一切如常。
此时,在父亲心中,觉得世界从没如此美好,事业成功,家庭和睦。
他在餐厅里等着儿子,最终他发现放了自己鸽子,临走的时候瞟了一眼电视,发现突发新闻正在报道自己儿子所在学校发生的枪击案。
而山姆的儿子就是枪击案的凶手,最终他自己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电影的开篇即是好听的乡村音乐一个少年弹着吉他,轻轻地吟唱,写歌。
而少年的爸爸山姆刚在公司签下一个大单子,想叫儿子翘课陪他庆祝,结果儿子放了他的鸽子。
可是山姆居然在酒吧看到他儿子学校有枪击学生的消息。
接着便是聒噪的媒体问有关葬礼的事情。
看到这里我倒是哭得很厉害,最亲近人的离开永远是心头最深的痛。
这么悲痛的事,山姆却没有哭,他一直很冷静,但是在独处时他酗酒了,他想要让自己忙碌起来。
然而两年后,他一脸颓废,住在一艘帆船里,骑车上班,不再是高级白领而是做了油漆匠。
这时他拿到了儿子生前留下的自己写的歌,录的磁带。
他开始重新拿起吉他,唱儿子写的歌。
他去酒吧自由唱歌时,被一个叫昆汀的少年缠上。
慢慢地,在和昆汀的交往中,他们组建了乐队,并在酒吧里唱他儿子写的歌曲,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他儿子的歌写得真好,在乐队的合作和表演下,让这些歌曲更加地迷人,他仿佛从他儿子的歌里找到了些生活的意义,他关心昆汀,指点他。
电影过半,在儿子生日那天山姆前往他的墓地,我才彻底知道了为什么这位父亲会这么颓废和讨厌媒体追问。
但是当昆汀知道了这些歌曲的创作者后解散了乐队,取消了唱歌的计划。
经过这些日子音乐和乐队的经历,让山姆终于可以得到自身救赎。
他回到儿子的校园,并在枪击案的墓碑前痛哭流涕。
他买了昆汀喜欢的吉他去鼓励他不要放弃自己喜欢的音乐,并独自去了酒吧,告诉了大家这些歌都是儿子写的。
电影在他的歌声中结束了,作为父亲他确实是有责任的,但是这部影片通过另一个角度来展现家长的思考,这种自我救赎的方式很痛苦。
虽然影片隐晦地淡化了暴力产生的原因,但是同样也在警示家长们要多多关注孩子的真正需求。
重中之重,电影ost非常令我感动,吉他弹唱,乡村民谣风格,在影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8部:无人引航 Rudderless看网上有人把这部影片和「爆裂鼓手」相比较,我觉得「音乐」是它们的互通之处,但主题却差了好多。
「爆」更倾向于表现鼓手对乐器的狂热,通片下来几乎是枯燥乏味的架子鼓SOLO,极致但也极端,看完略有不适感。
而这部则关乎「亲情」「友情」,音乐起到了纽带的作用,主基调温情暖人,不时让人潸然泪下,还有几首OST可供单曲循环...我认为和这部影片有可比性的是「音乐改变人生」,凯拉·奈特莉主演,可供延伸观影。
再高冷偏点,不妨看看「醉乡民谣」。
言归正传...民谣创作才子在与「金领」老爹约会当天,枪杀了六名同校学生,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由于一心投入工作而忽视了儿子的成长,枪击案发生后,父亲便活在内疚中从此一蹶不振,过度饮酒麻痹自己,工作也辞掉了,成了大胡子拉碴的油漆工,住进自己的游艇里。
音乐是父子俩相同的爱好,整理遗物时父亲发现了儿子生前录制的DEMO,他重又编曲并在酒吧煽情独唱,凑巧的是被同是音乐狂热爱好者的小青年发现并组了乐队,在一次次的演出中,父亲慢慢地走出阴影,「文青大叔与三枚小鲜肉」乐队也有了不小的名气,听众与日俱增。
可伤痛哪有那么容易就褪去,只是被岁月的尘埃慢慢盖住了而已,或者是被打包放在了一个我们不想看见的角落。
弹开灰尘,伤依旧是伤。
在儿子学校立的墓碑上,清晰地写着六名受害者的名字,「为无辜逝去的年轻生命默哀」,父亲还是忍不住的哭了,喊着「My son, My son, My son...」是啊,即使是持枪者,对父母而言,也是独一无二的孩子,是一生都为其骄傲的孩子。
和受害者的父母一样,持枪者的父母也很受伤,甚至是更严重的伤,因为他们还背负着舆论的谴责。
在乐队里与父亲关系最近的小青年(这厮帅爆),我觉得这个人物安排的很讨巧,他的年龄与男主的儿子相仿,也同样有着音乐创作的爱好与激情,就像上天又给了男主一次当个称职父亲的机会,男主买了他最喜欢的吉他,帮他打扮带他去追小女生,那些未曾付出过的父爱,终要得到平衡。
最后一首歌,唱哭了影片里的人,也唱哭了观影者:Take a breath and count the stars Let the world go round without you If you're somewhere you can hear this song Then sing a long My song My son ......影片以「Maybe love is the only answer」的字幕结尾......
1.除了一部音乐片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电影。
2.先说音乐方面,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很开心,看到这里面的人慢慢的去组成一个乐队,然后去唱一些歌,做一些演出,有一个渲染的气氛,音乐这个主题本身是比较打动我的。
也是希望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可以坚持下去,不过也告诉我们认清一个现实,当你有钱了以后再去玩乐队是完全不一样的,出手就是一个马歇尔的放大器,吉普森的经典款随便买各种设备都随便买,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觉得合适还可以开个乐器店。
3.那从问题来说对于音乐如果音乐的创作如果音乐的创作人之前犯过罪,做过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让他的音乐值不值得听,这是一个在音乐上少有的值得去思考辩证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到现在我还是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我更偏向于如果音乐本身足够优秀的话,我是会去听。
因为反过来说一个犯罪的人,他一定是有原因的,虽然他做了错事伤害到别人,这种行为是不能饶恕的,但是回归到他本身,他是不是也是某一个事情的受害者,某一个人的受害者,或者是社会的受害者,他才会去做出这么偏激的事情,我们通常认为杀人犯这些人罪无可恕,当然我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是有没有人去想过发生这些行为出现杀人犯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从原因上去关注解决,那相信会减少许多这样偏激的伤害到他人的行为。
包括里面养育一个杀人犯的父母值不值得被原谅那在影片中是倾向于可以原谅的。
4.电影其实饱含着许多的东西,所以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会给他五星
可能是冲着音乐?
更多是安东点开的电影。
好吧更多的是安东也是真正爱上Anton的电影一开始就被那位朋克小青年吸引到,就是没有想到他不是主角。
被剧透地太快,还来不及思考曾经做过一些揣测,Q在男主的生活里到底饰演着一个什么角色:儿子的替代?
还是自己音乐上的贵人?
Rudderless的成立很热血歌很好听 主题讨论是杀人犯的歌该不该被表演?
一直到末尾,男主唱出儿子留下最后的一首歌,并为其续写,我也糊里糊涂地被这父子情感动到了Take a breath and count the stars, let the world go round without youif you somewhere you can hear this song, sing alongMAYBE LOVE'S THE ONLY ANSWER一次救赎 一次悔过 一次回忆 一次追寻儿子的记忆的旅途到底要说什么呢?
词穷语塞到底是不是因为 父亲对儿子疏于了解 才导致了这般悲剧?
我们并没有机会体寻儿子的生前,然而我们在父亲的生活里探寻到了蛛丝马迹结局Rudderless并没有得到表演机会,让我捶胸!!
没办法太爱Anton唱歌
#豆瓣春日影展# 一个校园枪击案凶手的父亲的自我救赎,一段在天堂的儿子与在人间的父亲的父子关系的重温,一段刻骨的回忆与如何活在当下的博弈,无人引航吗?
成年人的成长与救赎就是这个无形的引航员。
相比沉闷的影片底色,音乐却轻快无常,甚至超乎了父子合计年龄的成熟,暗示着一个活泼的内心,反衬着忧郁的外在与悲剧的必然,只是在悲剧之后,如何面对?
如何生存?
如何解除自己内心的禁锢?
当然和我最爱的《爆裂鼓手》不能比。
最后的一场演唱会,演唱会结束的时候片子也结束了,有点儿片中片双重定格的味道,值得回味,这是他儿子写的最后一道歌,也是这个影片的最后一幕,别人的孩子很可怜,他的儿子也很可怜,他也很可怜,这是一个共生的悲剧,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希望你们都能够成为你们自己的引航员。
(欢迎讨论,不喜勿喷)开篇不得不吐槽一下,当下国产电影一部部都拍的像超长mv(哦,我当然不是针对某电视剧的电影续集,或某小说翻拍的超长系列电影),当begin again和这部rudderless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的眼球和内心完全就被俘获,瞬间路人转粉!
因为,导演把音乐与故事情节结合的实在太!
完!
美!
这和某些国产电影实在形成鲜明对比,有木有!!!
————————分——————割——————线———————We are all rowing the boat of fateThe waves keep on coming and we can't escapeBut if we ever get lost on our wayThe waves would guide you through another day命运就是这样,突然某一天,当男主还沉浸在事业顺利的喜悦之中,沉重悲痛的丧子新闻便毫无预兆的扑面而来,没有一丝丝缓冲,并且面对着各方舆论压力,男主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煎熬与苦楚。
时间是伟大的治愈师,可是,在伤痛被痊愈之前的每一天,男主都需要不断救赎自己的灵魂与内心。
两年之间,他放弃了本来蒸蒸日上的事业,选择独自住在郊外的游艇上,过着粉刷匠的生活,与两年前的他相比斗志锐减。
这段时间的他情绪低迷,屈服于命运,甚至带点自暴自弃,直到某一天,他的前妻带来了已故儿子Josh的音乐装备。
男主从音乐里重新认识了Josh,开始学着弹唱这些作品,从中感受想像着Josh的所思所感所悟,并借由一个音乐酒吧演奏这些作品作为宣泄的出口,也因此而认识了小Q,一个见陌生人都会害羞、却对音乐有着无比执着的萌汉子。
接下来便是男主与小Q从陌生到熟悉,组乐队唱嗨歌的节奏,里面的音乐实在太对味,完全不忍错过任何一秒。
后来当小Q得知这些作品的原创是男主的杀人犯儿纸,怒之,并决然告别舞台,继续卖他的甜甜圈,所谓的band也就势必分崩离析了。
而在这段时间的相处过程中,男主已经对小Q心生长辈对晚辈的怜爱与照顾,于是从乐器行买来最赞的乐器给小Q,激励他不要放弃音乐的梦想,继续在音乐的道路上走下去。
影片的最后,男主再次来到那个音乐酒吧,“我儿子的名字叫Josh Manning,两年前,他谋杀了6个人,这是他的歌…Sing Along”,然后,歌声娓娓道来。
第一次看的时候,内心无比心塞,完全就是老泪纵横。
直到影片结束,男主仍未完成灵魂的自我救赎,心生憾意却又是如此真实。
因为,这就是现实世界的样子。
我们驾着命运之船,波涛阵阵涌来,让人无处可逃,但若迷失方向,海浪会引领你再见朝阳; 我们驾着命运之船,即便波涛阵阵涌来,让人无处可逃, 旅行依然精彩; 无论如何旅行依然精彩。
音乐都很好听。
故事其实讲的很巧妙,是一个少见的切入点。
从枪击案父亲的角度,来看凶手的家人要如何面对生活。
只是片子对凶案揭示的设计,有些突兀尤其是那块墓碑,前面的铺垫有点不足。
后面短短的时间就要交代世俗的压力、男主的奋争、母亲的反差,到结尾还要给一点世人的理解,太仓促,对比也太强烈,产生了撕裂的问题。
英文片名"Rudderless"意指船沒有舵,無人指導之意。
明瞭自己的人生方向,卻犯下讓人哀慟慾絕的錯誤,導致周遭人的生命失去掌控,只能被這段過去牽著走。
不管是真心懺悔、鴕鳥心態,又或者心有羞愧,每個人都從音樂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對於加害者,我們總是想找個理由,歸咎於父母教育失敗、社會體制崩潰、同儕霸凌都好;歸咎於某個原因,事情就如同水蒸汽般煙消雲散嗎?
如果想用眼睛看出電影的端倪恐怕要失望了,這部電影適合用耳朵聽,用心去感受。
故事讓觀眾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愛,不敢面對,那就用唱的吧!
炎热的夏天我需要一场大雨。
#27thSIFF No.29 -,乏味,效果像是半点心思都没用。除了小田切让更年期了之外我想象不到他投这个片子的理由。
典
电影节的第二场松隆子,很巧和的松隆子都在闹离婚导演是糟糕的,完全没有把控故事的发展。想拍个《好东西》一样的作品,结果是个糟糕的东西嘴上问我们的孩子存在过吗?心里想的是我们的感情是存在过的吗?仅为这一段,两星变三星
差点睡着
连刷3天手机才买上这个张票,很多人说不太行,我看着还有些感动,生活中很多事情就像这样,没有结局,没有因果。2025年,第91部,上影节第17部。
很奇怪,每个人的情感发展都有一丝合理但又很怪,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女孩子的性生活总是伴随着自我探寻和别的意义。
No.21#夏日沙上#SIFF@大光明电影院 1号厅楼上13排29座或许一直都不怎么如意的人生,才是大多数正在经历的。人,生来就是渡劫的。你是生活还是活着,只有自己最有发言权。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拥有过的都会失去,工作,儿子,婚姻。好在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宣泄,有一个人愿意陪着你,让你可以放肆大笑,痛哭,发酒疯,发脾气,哪怕跌倒了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还有站起来的勇气,拍去身上的尘土,终会迎来一场甘霖。
后半段忍不住有点恶心,尤其是女生对舅妈说我会照顾舅舅的,真的满脸问号,老男人到底在意淫什么?看简介的时候就有预感了,果然披着亲情外衣,少女对中年失业丧子独生的老男人的情愫,老套过时的叙事。
舞台剧改编的电影,让叔是制片人。 平平淡淡的剧情,丧子离异失业落魄的中年男子,只有让叔演得才会那么有魅力。终于见到让叔本人,也算是圆满了。
寡淡的外甥情,没有处理好失去孩子的刺痛与外甥女到来后的慰籍,匆忙的告别让节奏显得十分突兀
见小田切让 上影节 炎热的夏天 干涸后的一场大雨 拯救了困在时间里的让叔 他断掉了三根指头 告别三个亲人 开始一个人的下半生
赏心悦目!
@2025-06-22 20:12:00 SIFF27
天干物燥需要清泉滋润,一部当代《晚春》式的情感小品。上影节2025.6.20世界首映
有几处非常使我愤怒,优子要从聚会上离开的时候(前提是本片的少女心绪铺垫和表演得并不充分,所以看起来就有一些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就是任性爱生气缺乏理智的感性的处理),七绪来劝她,七绪之前在职场还曾照顾她,这里的一个基本作用也是,但其间发生了优子和立山的事,这里优子有一句台词,我觉得不一定非得要写,但是它写了,我认为这是纯纯的想着法子厌女,即她要指出七绪也喜欢立山这层关系。同理让优子去大吼舅妈属实没什么道理,人家舅妈在你刚来是也照顾了你。更别说优子和立山的做爱的情节了,全片无处不在的厌女倾向,让人观感上讨厌,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说一个失败男人的故事,我觉得别矫情了。而且最基本的舅父和侄女的关系也没有搭建得十分成功,住在一起聊聊天这就可以?两人的表演都很独美,各演各的。全片唯一看点是满岛光的表演。
siff25很日的一部电影 平平无奇感觉能挑出20部同款日影日剧,到底为什么那么喜欢舅舅养外甥女的戏码 让叔太帅了!!!!!////—-脸超级小
SIFF 上海影城 酷熱大雨夏天的一切終將過去,停滯不前的人生向前邁出的一步。紀念見到亞洲第一型男的一天。
属于在电影节才能看进去的电影,一分给见到真人
上影节的全球首映 第五排观影电影主角的人生真的苦透苦透,拍得怎么讲,倒没有很沉重!剧情有几处很有冲击力!节奏也还好!重要的是之后的观众见面会!见到了爱了十几年的小田切让本人!!!肉眼可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