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宝宝大过天又是今年tvb一部写实的电视剧。
香香公主饰演的全职妈妈让人心疼,特别是马明饰演的爸爸还不理解全职妈妈的辛苦。
再加上外婆对孙女教育的紧张程度,都让这个夹在三代人中间的妈妈十分艰难。
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真的太高了,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好家庭,如果男主人还不理解不分担一下的话,真的会让女性对生孩子望而却步!
讲述了育有两岁女宝的现代妈妈康雅悠和丈夫游在山,不断克服育儿生活中的矛盾与难关,最终在学习成长中,完成角色的蜕变,成为称职好父母的成长故事。
首先这部戏是香香公主产后复出的第一部戏,这个角色是为香香公主量身定做的因为生活中她也是两个小孩的妈妈了所以她更能体会带孩子有多么辛苦,可以让她生活带小孩的经验带到戏里面去,剧中的老人带小孩和自己带小孩的问题还有婆媳关系加上双方的妈妈难相处啦一系列问题等待子女去一一拆解。
童童真的好可爱呀,虽然怀孕到生下来的过程比较辛苦但看着每天快乐地成长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每个小孩都是天使,虽然有时候会调皮捣蛋,有时候肚子饿要喝奶的时候会哭闹但当小孩睡着进入梦乡的时候你看着小孩睡着的模样很可爱就算再累都值得,在上班受到的压力和疲劳一看到小孩就什么都消除了,心情会变得更好,这部戏很适合那些新手爸妈学到育儿更多知识,吸收更多的经验将来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小孩!
奉上我最喜欢《宝宝大过天》主题曲:《天使》两句歌词原来人世有天使 缘分来到会出现忘掉往昔有辛酸 来年未尽计算
两星全部给演员演技。
开始的几集还不错,觉得这小夫妻情商还挺高的,各种争吵都可以安静下来,商量对策解决问题。
第8集开始觉得不对劲了,第16集打后,简直恶臭。
如果不是因为演员演技还行,为了确定这故事是不是真的烂,绝对不会耐着性子看完!
本来各个角色的人设,设定有点毛病,性格不好,或是缺点,都正常的,问题就在于,故事把这些缺点,毛病,设定成“不是问题”!
整个剧,就只有女主,和表姐夫三观最正,虽然正得有点圣母了,但还算是好人,看完整部剧,会觉得干脆女主和表姐夫两个在一起算了,其他的渣,都滚一边去别祸害好人。
剧里两夫妻的争吵,如果摆在现实中,可能每一次都足以离婚了。
先说女主和男主,一个高学历,从小富养但没有被宠坏,外表出众,贤良淑德。
另一个从小被迫辍学养家,缺乏父爱,大男人性格。
两人因为各种原因婚后住在娘家,跟《BB来了》里的婆媳问题一样,岳母与女婿之间的矛盾也一定会存在。
最开始的几集,剧情发展还好,男主每次想向岳母抗议的争吵,都以比较喜剧,或者高情商的方式结束。
一开始以为男主是个顾家,疼爱老婆女儿的好男人,但从男主妈妈,即婆婆,入住小夫妻家,还有男主弟弟夫妇生意出问题欠债几十万,男主揽上债务开始,就会发现男主一直是把婆家利益放第一位的“大男人”。
之后的剧情,无论男主给老婆和岳母许下什么承诺,都是要在婆婆和弟弟利益不受影响为前提,他许下的所有“妻女第一,自己努力养家保护妻女”诺言,统统是废话。
男主妈妈出身市井,生活卫生习惯雷人,男主不是不知道,可是当女主拿出监控证据出来时,男主也总是一句“那是我妈你要尊重”的言辞。
虽然每次争吵,男主都会认错,哄哄老婆,但是,却每一次都没有解决问题。
帮弟弟背几十万的债务,让婆婆入住小家,公公回归等等。
每次争吵,之所以没离婚,都是纯粹因为女主的贤惠和忍让。
在男主为弟弟背债,突然跳出了个未出生的小叔子,女主在深知养育孩子有多花心力财力的情况下,依然没什么意见,圣母得厉害。
后来女主想出去全职工作,男主百般阻挠,美曰其名男人养家天经地义。
但在自己店铺被烧,失业的情况下,依然不愿意在家带孩子,还在强调男人不该在家带孩子。
开始的时候,还把重点放在“男人不擅长带孩子做家务”,后面也承认了怕老婆太能干,自己没安全感,所以希望老婆做回小女人。
再后来发展到在避孕药里下手,想逼使老婆回归家庭当主妇,虽然是一时冲动,事后有补救但不成功,但,依然恶臭。
男主虽然没出轨,依然很渣。
男主这么一个“顾家有责任心”的男人,现实中算是难得的好人,但当起老公来依然是这幅景象,现实中又去哪里找像女主这么圣母宽容的人呢?
难怪很多人说这部剧让观众恐婚恐育了。
婆婆含辛茹苦养大两兄弟,作为长子的男主,处处维护母亲,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奇怪的是,女主无论婆婆惹的祸有多大,也非常维护婆婆,不惜与自己母亲争吵。
只能说女主非常好人吗......婆婆对公公执著,对方出轨,混黑,赌博欠债,都能一一原谅,甚至哀求对方不要离婚。
这明显是被PUA得很厉害,也罢了。
男主痛恨自己父亲抛妻弃子,使自己辍学,养家,对弟弟供书教学,痛恨是正常的。
但奇怪的是,男主弟弟,似乎完全不恨父亲,还埋怨哥哥对父亲不好,是不孝。
在弟弟夫妇欠债之后,有个道德绑架的情节,男主叱骂弟弟,结果表姐夫,公公都说他不该骂弟弟。
男主有哪一句骂错了吗?
没有!
弟弟不该骂吗?
明显是该骂的呀!
弟弟有什么立场怪哥哥呢?
大学是哥哥供的,家是哥哥养的,工作也是哥哥关照的,他欠的债,几十万,哥哥一力承担,居然还不能骂几句了??
公公的人设,挺让人恶心的。
年轻时,抛妻弃子,出轨混黑,坐牢,儿子婚宴上抢份子钱,招惹债主绑架亲家母......出狱后,当保安,认回儿子和老婆,目的却是跟老婆离婚,和怀孕的小三结婚??
三番四次认错,说自己不是好父亲,对不起儿子,想弥补,巴拉巴拉一大堆砌词。
几次认错下来,好像就能把他的过错一笔勾销了??
一句“现在想当个好父亲”,就能把对男主兄弟的失责行为抹掉了?
况且人家说的是当小三肚子里孩子的爸爸,跟两个成年儿子没啥关系。
说弥补,除了帮男主弟弟带带孙子,还弥补了什么?
一切都是空话,这一点倒是跟男主很像。
60岁要再当爸爸,雄心壮志,豪情万丈的言语,居然还让老婆和两个成年儿子原谅了??
一开始以为男主是不是没察觉这年幼弟弟的出生,意味着一份责任。
结果后面男主自己说了,当公公没能力养育的时候,照顾幼弟就会落在男主身上。
那么这男主的爸爸,认回成年儿子,难道就真心是“想弥补”,没有丝毫的私心想让儿子帮着养小儿子吗?
幸好后来证实小三的孩子并不是公公的,否则男主一家,难逃养弟责任。
在男主的弟弟夫妇吵架的时候,公公还出来劝,大条道理,大片大片鸡汤文字吐出来,真的很恶心!
作为一个失德失责的父亲,他哪来的脸面出来教训?
但是编剧硬是把“浪子回头金不换”强加在他身上,浪子回头,你不原谅就是你的不对,真是道德绑架得厉害!
话说,坐过牢,是怎么当上保安的???
弟弟夫妇,与婆婆同住公屋,但婆媳关系的问题,弟媳容不下婆婆,男主只好把母亲接进自己家住。
而弟弟夫妇,居然就能接受公公带着小妈和即将出生的小弟入住自己家?
怎么都说不通吧?
若说公公有帮自己带孩子做家务,难道和婆婆同住时,婆婆没帮自己带孩子做家务吗?
到底是什么使弟弟夫妇一家嫌弃一直帮自己带儿子的婆婆,埋怨对自己供述教学照顾生活的哥哥,却接纳公公小妈和尚未出生的幼弟呢?
谜一般。
再来说岳父岳母这边,岳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有良好教育,强势,也真心为女儿和外孙女好。
女婿一家在女儿的婚宴上搞出的事件,在女儿临产时,自己被亲家债主绑架导致重病,依然可以容纳女婿一家三口住在娘家,虽说是为了自己女儿,但这真的是很有修养才做得到的事。
况且岳母也没对女婿有什么伤害性的奚落,在争吵时说的也都是实话,只能说这个岳母对女婿其实已经很好了。
当然过分干预女儿一家的事,的确不好,后来也终于放手了。
岳母一开始因为之前的种种原因,对亲家不友好,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换做其他人,早就逼女儿离婚了。
婆婆不拘小节,大大咧咧,自以为是,不顾儿子孙女安全,执意想回公公身边。
岳母对此是十分反感的,所以与婆婆不和。
后来不知怎么的,在婆婆并没有什么实质改进的情况下,就跟婆婆成闺蜜了。
如果说婆婆脱胎换骨,还说得过去,然而婆婆除了下决心离婚之外,其他的,根本没有长进,那对人对事一向要求高的岳母,怎么就会愿意与婆婆当朋友了呢?
岳父一直对老婆言听计从,事事顺着老婆心意,还以为是温柔好老公。
但原来岳母对岳父一直冷淡,是因为岳母年轻时,在被自己婆婆欺凌辱骂甚至诅咒的时候,岳父从来没有维护过自己。
而且岳父在婚前还隐瞒自己的婚史,使得岳母没有选择余地,和岳父结了婚。
在这种情况下,岳母还可以默默代替岳父给他前妻和儿子写信送关心,这样一个好修养的人,难怪会教出女主这么心地善良的人了。
岳父明知道自己对老婆有亏欠,去只知道嚷嚷自己已经认错了,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老婆对自己不该冷谈。
不跟你离婚还愿意一起过下半辈子就算不错了,还不满足?
这种情况其实真应该离婚分开的,编剧又安排个破镜重圆,那也罢了,结局还把岳母写死了是怎么回事?
就为了凸显岳父带着岳母遗照环游世界的深情?
摆着是为岳父洗白。
表姐表姐夫一家,算是表现得最为自然现实了。
两个演员都不错,表姐的心理障碍,崩溃,表姐夫的温柔,包容,都演得很好。
就是表姐的婆婆,开始处处为难,最后突然因为“感同身受”就和解,有点牵强。
男主女主的女儿,小演员的演技真的很好,有对白有情节的表演,对年纪很小的小孩来说很难,小演员却做到了。
另外演保姆的演员也不错,很神似。
总体来说,演员没问题,就是女主过于圣母,故事三观太差,把所有渣男人(表姐夫除外)都洗白了,故事渐渐从开头的育儿,一直拉偏到浪子回头,最后几集还干脆把大篇幅的鸡汤文直接从男主女主夫妻的口里说出来,实在无趣。
女主的性格,我跟她差不多,但绝对没有她的口才。
事情很上心,所以人很幸苦。
我很渴望有个校长妈妈,起码能思考正常。
越看我对我家庭就约越厌恶。
老爸有点像大浪,就是没有责任心。
我妈以前说不要看爱情小说,现在退休每天看王妃霸道总裁,理解力表达力差,最可怕死不认错。
每天为小事吵,我是前世得罪他们,今世惨绝人寰。
强迫症将事情做好,不然家里面又会乱。
貌似每天做家务,还是不整齐丢三落四,所以是习惯不好。
哎,不做人,不做父母多好。
看着我父母,真容易。
买个房子很容易,却落得这样下场,懒没有责任感,做事不动脑的后果,就让我承受。
拍拍屁股,你长大自己顾自己。
出家也是不错的选择。
人们常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一点不假。
尤其是当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便成为婚姻的重心。
如何教育孩子自然受到双方家长的影响,追《宝宝大过天》就能发现,初为父母的游在山和康雅悠就孩子的成长问题出现了许多观念上的摩擦。
归根究底,这种育儿理念的不同更是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所导致的。
一个是穷爸爸,一个是富妈妈游在山的家庭条件艰苦,自幼便与弟弟和妈妈相依为命,早早辍学打工,文化水平不高。
而康雅悠则生活在一个衣食富足的家庭,父母受教育水平高,自己也取得硕士学历。
这样两个背景相差极大的人可以因为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走入婚姻,但无法在孩子的教育上共同进退。
在童童强烈排斥纯心幼儿园时,在山妈妈一时着急没忍住,打了童童一下。
然而雅悠极不赞同以这种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她希望以温和的方式处理,并强烈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对此,游山义无反顾的站在了妈妈一边。
由于他从小就是在这种方式下成长的,所以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
在育儿理念上,夫妻二人的观点截然相悖。
以此为导火索,围绕孩子的成长,问题和矛盾出现的也越来越频繁。
理念不同投射出的阶级差异雅悠和在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冲突,本质上还是二人的阶级之间具有无法跨越的鸿沟。
妈妈是退休教师,爸爸是警察,且拥有自己的房子,雅悠全然身处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之中。
当物质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之时,考虑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需求。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雅悠也想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决定送童童去贵族学校——西西利亚。
在山则彻底处于一个底层家庭之中,爸爸消失,妈妈靠着做清洁工维持家庭。
面对岳母一心将童童送去贵族学校,在山觉得那是一种高攀,不符合实际的家庭情况。
毕竟在他的观念里,踏踏实实做人即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非一些徒有其表的东西。
雅悠和在山很难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深度挖掘,其根本原因还是身处不同的阶级。
去纯心还是去西西利亚幼儿园并非一个简简单单的选择,而是不同阶级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
且属于中产阶级的岳母本身对在山一家的低学历、粗野的生活方式尤为看不顺眼,导致阶级差异在育儿方面产生的冲突更多。
言语间的讽刺与蔑视被童童耳濡目染,更是造成了童童对奶奶的厌恶。
不“门当户对”的婚姻,如何教育下一代?
门当户对的婚姻固然令人羡慕,但是不那么门当户对也是大多数婚姻的常态。
在双方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如何对下一代进行教育,是婚姻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宝宝大过天》中,在山和雅悠对于孩子教育问题出现的矛盾无疑是这类婚姻的真实写照。
当育儿中的矛盾接连不断的出现,到底是顺势妥协,还是坚持自己的观念到底呢?
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的问题。
目前,雅悠和在山仍在摸索着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结果究竟如何,看来继续追剧才能一探究竟啦
全职妈妈悠悠,这个妈妈角色对于已为人母的香香来说可谓是得心应手,但悠悠对囡囡童童百般呵护,时刻关注着囡囡的一举一动,搞到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甚至到了神经质的程度,不过就有不少人好像我一样认为她演得过份夸张,而且声音比较尖及刺耳,其实现实中很多妈妈的确为了照顾仔女忙到一头烟,剧中的悠悠就犹如新手妈妈的真实写照!
⭕反映家庭问题引共鸣⭕虽然剧中嗌交场面太多,集集都有矛盾,晚晚都听到这家人「家嘈屋闭」,但其实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包括分离焦虑、"Trouble Two"时期、妈妈对女儿无条件的包容、勇敢面对每次失败、学习如何表达爱,正正就反映了一个家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
作为一位新手妈咪,对女儿过分紧张,甚至有"分离焦虑";面对最难搞的"Trouble Two"时期,经常会搞到新手父母束手无策;但无论点任性,妈妈都会包容一切,而悠悠亦开始明白为人父母的辛酸,而幼儿园面试、婆媳问题等等,这些题材都源自现实生活,好有共鸣。
⭕两代人有代沟但亦有感动位⭕剧中Diana是一位专制外母,态度强势,插手悠悠同阿山的生活,更要将童童送入贵族幼儿园,令阿山苦不堪言,不断游说老婆悠悠一家三口搬出去自住,逃离外母的魔掌。
虽然悠悠与妈妈闹翻,但回想起妈咪对自己无条件付出的爱,最后两母女更相拥而泣,这场母女戏相当感人!
而欢姐这位"乌龙奶奶"先是搞到童童面试失败,之后又与细新抱闹矛盾,离家出走,令阿山深感内疚,欢姐辛辛苦苦凑大两个仔,但最后连容身之所都没有,不过她就讲道:"只要你哋好,阿妈冇所谓。
"这份伟大的母爱相当打动人心!
虽然两代人不时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但同时父母对子女的爱都令观众睇到眼湿湿!
都市家庭题材剧还是看tvb拍的比较有代入感,所以《宝宝大过天》一上线就追着看了。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家庭矛盾,都主要来自于夫妻两个不同的原生家庭环境产生的观念和习惯的不同,而婚后育儿也是大部分年轻人都难免要面对的问题,很好奇这部剧的主角游在山和康雅悠会如何解决。
不过每次看岑丽香的剧都要忍不住先夸一下她的颜值,刚生过宝宝的香香公主依然是tvb的门面。
搬到新家以为能摆脱岳母,但好脾气的在山在强势岳母面前也只好步步妥协,雅悠甚至在新家准备了妈妈睡的床。
父母辈的介入虽然是好心帮忙,但也让忙碌生活下属于小家庭本来就不多的family time雪上加霜。
看来只有结婚之后生孩子之前的一小段时间,里家庭的自主权是真正属于夫妻两个人的,宝宝出生以后才会更加体现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融合起来的困难。
从小没有爸爸陪伴,早早就懂事一边上学一边帮妈妈干活的在山有意培养童童独立生活,而一直被父母呵护长大的雅悠却于心不忍。
现在有很多大人一个人睡觉都会害怕,小朋友要离开父母自己在房间睡觉可想有多困难了,两夫妻光是针对这个问题就已经有得吵了。
亲家相处几乎是所有家庭都存在的难题,也是原生家庭矛盾的重度体现。
相见好、同住难是千古不变的定律,长年累月养成的生活习惯很难互相迁就。
就像剧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岳母和小市民代表的婆婆永远不能愉快地在同一张餐桌上吃榴莲、炸大肠、臭豆腐。
没有丈夫的婆婆喜爱看小说,实干派岳母却一阵见血指出:真实人生就得少做梦。
事实就是,从生活习惯到兴趣爱好,成长轨迹不同的人难以融入彼此的圈子生活。
年轻时候一个人养育两个儿子,为了一份临时工作下跪求人的婆婆在工作体面的岳母一家面前显得格格不入,一直处于被嫌弃的状态,导致孙女童童也不喜欢奶奶陪她睡觉。
而最终雅悠接受婆婆住进自己家里的原因也是因为童童。
两岁的童童正在学习去表达爱,宝宝如何爱取决于父母如何去爱。
本来不能共同生活的来自于两个家庭的人也和谐共处了,看来真的是宝宝大过天啊。
连着几集追下来发现游在山一家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是真实存在于普通人的身边的,紧凑的剧情和港式幽默也让人很容易上头。
育儿生活虽然存在着许多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但是雅悠、在山和童童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家庭的温馨太让人向往了。
愿称这部剧为治疗恐婚恐育的良药,也希望观众们追看剧时也能自省,通过剧中人的问题找到解决家庭矛盾的好方法。
通篇下来,主线虽然是新手爸妈对育儿生活的矛盾和克服,但是最深刻的还是主角的妈妈,子女永远的父母的支柱,愿意为了他们变成铁人般坚强,关关难过关关过,同时也努力变孩子变成现在生活里的诗意,让生活变得有趣和期待。
每一集的片头总结总是那么深刻有意,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看看,尽情地哭和笑过,生活还得继续
“BB”系列的第二部终于播出,这次主角换成了马国明与岑丽香,故事聚焦于育儿经,而且每集都会有配合一个主题,讲述着父母养育孩子的点点滴滴。
第一集的主题是“分离”,说的是“生命源自于分离,分离帮助成长”,这个确实很有道理,因为任何的生命都是从母体分离出来的;而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必须经过与父母的分离,才能完成。
在整集的故事里面,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孩子将要上幼儿园,但妈妈舍不得跟孩子分离,而产生的焦虑,甚至直接影响到孩子,最终还是迈出了“分离”这一步。
整个故事节奏明快,而且还带出其所传达的讯息,毫不拖杳。
第二集则讲了孩子的反叛期,但其实孩子的反叛期是因为他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了认知,并希望去探究和接触这个世界的一切。
孩子的反叛期正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家长的育儿之路,同时也是跟随孩子一同成长之路。
这也是整部剧的宗旨,那就是借养育孩子的故事,来带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接下来的故事展开,便将讲述男女主角的两个家庭,所遭遇的许多矛盾,既有围绕着孩子的,也有成年人们本身的症结。
演员也都是好戏之人,马国明饰演“好老公”是非常拿手的,而岑丽香已经升级为妈妈,所以由她出演这个角色,可谓是本色发挥,而且她演这个带点“神经质”的母亲角色,也非常不错。
至于演外婆和奶奶的龚慈恩、商天娥,更是演技精湛的老戏骨,随着剧情深入,各种火花擦出来,将会更加好看。
还有演外公和爷爷的李国麟、吴岱融,这部剧的好戏之人,实在太多了。
不想用吐槽来评价,先不说好看与否,戳不戳中内心,就主题已经偏离了,更别说角色设定和剧情合理不合理。
剧集是用宝宝作引点带出现今家庭的问题,围绕宝宝让大人们感受得失而有所成长,很明显剧集放重墨在后者,大多数都只是讲大人,宝宝的描述少之又少,明明在宝宝这点身上可以有更多的故事创作和发挥空间,但每次都把宝宝拉回到大人身上,为什么不只专注在宝宝这一点上…而现在却变成了一部人生的励志剧。
其实《BB来了》也都是用这两个点来切入剧情,它是较多去讲述宝宝这个主题。
或者剧集真的反映现实的育儿问题,但当一部剧偏离了主题,就算剧情再怎么精彩、好看,它都是一部不合格的剧集。
所以观众对剧集的评价是挂羊头卖狗肉这句气话是挺说中的。
女人当自强,是我喜欢的。
我觉得挺好的,剧情看得也很过瘾,挺搞笑的
心目中“师奶MVP”商天娥终于回来了,哭哭;友情提示我们马明,也还没有当爸。第一辑胜在现实,直指社会压力;第二辑两人算顺利接棒,也把油盐酱醋茶讲得有声有色。但可惜剧集在几集后,就靠强行给几位老戏骨的角色和陈自瑶加料,来拙劣地说明“生活的崩溃”,变成乱洒一气只待最后大团圆解决所有问题的鸡毛蒜皮;气力与风格都做得不及前作。但大结局的结论却再次让人动容,BB来了,是问题与种种噩梦的“接踵而至”,它却也是关于生命的美妙轮回。
陪阿妈睇,吵架吵得挺真实的,小孩子太可怕了。点解要写死女主阿妈
前面的戏码一言难尽 后面越看越感动 龚慈恩的戏很好 阿山这个角色成日劝退我结婚🙃
确实没有第一部接地气,主要是宝宝来了,成为妈妈后始终还是会变感性的,现实与回忆穿插,将关联事件整合在一起,其实还是挺不错的,当然每集为了圆满而不乏鸡汤,某些情节略显浮夸,但那份温情还是挺真实,不过这个结局是什么鬼。7.2
能忍受五分钟我真是圣人 一分是给不婚不育论证
有在用心的劇
一集弃 香香的演技很尴尬 不自然的表演虽然她当妈妈了 然后剧情也比之前的夸张好多 跟第一部差太多了 马明也老太多了
太难看了
现在每次看港剧都结局没垮很不容易了
岑丽香的演技十年如一日好嘈+表情浮夸劝退🙃
还可以
生命源於分離,有分離才會成長。生命又是一個循環,這也是生命延續的意義。
睇得出hk升学真系好难,读个幼儿园堪比考大学。夫妻关系子女教育,仲有各种婆媳关系炒埋一碟,睇到我都好焦虑
因为烂尾……给低分,结局强行感动
还好,值得一看。。。。。。
不过不失,没太多槽点也没什么爆点,平庸但也看得过的制式港剧;近年的马明虽然越来越佬,还是越来越顺眼,演戏上,很稳了。
看完加倍恐婚恐育
不喜欢那个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