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看了《东京塔》的原著小说,也是读过的唯一一本江国香织的作品。
日本人描写情感和中国欧美都不同,既不是感官上的香艳直露,也不是绝口不提的儒雅风度。
读他们的文字,总有一种淡淡的哀伤贯穿其中,似乎那种永远无法完美的缺憾感才最动人。
从最早的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到现今的大部分作品,这个传统都没变。
整部戏的情节用一句大俗话来概括就是“御姐和正太的故事”,当然内容远远不止这些。
我觉得演员的选择上很成功,很好的诠释了作品的内涵。
黑木瞳扮演的诗史是一个在外人眼里值得艳羡的人,事业有成,生活富足,夫妻感情稳定,但她偏偏和自己好朋友的儿子好上了。
冈田准一很适合这个儿子透的角色,漫长的等待,隐忍的付出,总觉得他二十岁的身体里多了很多同龄人没有的温柔和沉稳,眼神深邃,让人想一头扎进这个无边的海洋。
电影没有过分的去渲染情感,赚人眼泪。
而是恰到好处的停止转换,让你意欲喷薄的情感一次次的压抑进身体,越来越体会到剧中人物的心理。
另一对不伦之恋是喜美子和耕二。
相较前一对,我更喜欢这一对的故事和表现。
寺岛忍饰演的喜美子是个普通的主妇,生活平静的不起一丝波澜,慢慢地将她拖入世俗的蛛网中。
如果不是遇到少年耕二,恐怕她的生活仍旧会这样一年年的流逝而不留痕迹。
松本润很好的诠释了耕二这个角色,我先不得不私心表扬下这部戏里他的造型,应该算是他出演作品里的最好之一。
耕二不同于透,他对喜美子没有那么深沉的感情,在跟喜美子交往的同时,还有一个同龄的女友。
而喜美子好像也是在贪恋年轻的美色,被那么年轻的身体拥抱时,自己也不自觉变得年轻起来了吧!
“嗯,上了年纪的女人有哪一点好?
性爱能力和经济能力都好,和有夫之妇恋爱有说不出的甜蜜。
”故事的最后,第一对感情历经波折最终修成正果,然而看着他们在巴黎的天空下相拥而泣,我却不禁恶毒的猜想,那二十岁的年龄差距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拖垮两人。
第二对虽然是以分手告终,却更符合现实的残酷。
看着喜美子在舞台上淋漓地跳着疯狂美丽的弗拉明戈,你似乎能感受到这个平凡女人心中的暗涌。
再平淡的家庭琐事,再激情的床上狂欢,都抵不上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出口。
寂寞怎么会得以排解?
它只是悄悄隐藏起来,在你放松防备的时候,全力攻占你的心。
一直喜欢前人东坡的几句词:“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与君共赏。
“小的时候,我去了附近的车站,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很好玩,完全沉醉在里面,当电车停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多做了一站,看到了没有见过的景色,于是我明白了。
……所以,不想让自己过枯燥乏味的生活,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能到这个车站去吗?
……这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 这样的爱情也不是在短暂的时光里度过了就完了,如果真需要一个结局,你又希望是怎样的呢?
20岁的年龄差距在这里不算是什么?
有什么能阻止那甜腻的爱情来袭。
尤其是面对俊美的男子。
吉田的妈妈还是眷恋着耕二,以至于吉田也想和耕二做一次爱,体会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爱,但是始终她是体会不了的。
完全忘我的爱情就是这样的,忘记了丈夫的存在,忘记了孩子,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就这样超越世俗的眼光的爱,超越了家庭、婚姻、伦理、道德,超越了一切正常的做法。
也许这样的爱更无私吧。
但这样的爱情真的不是说说就可以的,为了不过乏味的生活而越轨,触礁,我不认为这样的爱情有好的结局。
结尾的设计令我出乎意料。
我没想到原来爱情的力量真的可以大到改变如此之大。
但是我相信爱情的力量。
我也愿意像他们一样用力地爱。
即使越用力越会失去。
东京铁塔,传说中,以独立铁塔而言的世界第一高塔。
明灭的灯火,疏离的城市,寂寞的人群。
爱上了不该爱的人,谈一段用心的感情。
Tokyo Tower。
黑木瞳再度出演的不伦恋情。
Chapter A:是交错的眼神,注定的纠结。
18岁的夏天,遇见年长20岁的她,雍容丰华,于人群中散发着别样的韧性,浅笑低吟,一贯的从容。
他爱上她,却只能默默等待,她是已婚之身,不被允许恣意妄为的年纪。
尊重她的所有决定,静静地守候着她的问候,适时的任性,偶尔的幼稚。
她始终优雅地微笑,安排好所有的细节,在丈夫与他之间游离。
眼角的褶皱,衰老的身体,再如何掩饰,都无法抵挡的时光的侵蚀,他的身上,是她所重新汲取的关于年轻的力量,生存的勇气,关于过往的所有欢愉。
他偶尔的冲动,是她所珍惜和心疼的,短暂温存后更多的寂寞,他渐渐厌倦的生活,渐渐贪心的想念,放开所有的一切,从此浪迹天涯,只有两个人的世界,以为的浪漫。
时光的移转,所教会的不仅仅是遗失的美好,现实的艰辛,不由掌控。
他还只是个孩子,而她早已衰老,无法确定,下个站台,是不是还有丰厚的景致?!
Chapter B:玩世不恭的生活,年少的冲动和热切,以为的桀骜放荡,却伤害了不相干的人,混乱过后,不曾认真收敛的心性,理所当然的洒脱。
百无聊赖时,遇见了在车场横冲直撞的她,已然中年的模样却依旧天真,向他求救,一脸的虔诚。
又是一轮关于寂寞的追逐,他深谙此道。
作为答谢的约会,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家中的琐事,丈夫的领带,大男子的作风,他安静地倾听,不发一语,车到站,她挂念着的晚餐。
主妇的生活,果然的乏味。
是家猫的重病,她无法倾诉的孤独,终于爆发的寂寞。
没有规则的游戏,渐渐失控的态势。
他依旧吊儿郎当,不以为然,她一再迷失,歇斯底里。
舞台上嚣艳的佛朗明哥,直进,转弯,演绎着爱情的姿态,坚定的眼神,重叠着的过往的回忆,盛放之后,谢绝荒凉。
又是畅销小说的同名改编之作,来自日本文坛拥有与村上春树比肩地位的江国香织,二段是是而非的恋情,雷同的纠葛,不同的态度,爱情蔓延,在东京铁塔的照耀下。
漂亮开阔的场景,妥帖契合的配乐,交呈的暧昧困顿。
关于不伦和伤害,在错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起承转合,全部不由自主,是舆论的压力,现实的藩篱,自我的担待,真的可以义无返顾,不闻不问???
《大停电之夜》这个电影有一种感觉让我非常迷恋,它比单纯的爱情故事多了些许时光荏苒,芸芸众生的感觉,不顾一切的浪漫爱情都成了回忆,数年后再度重逢之时二人隔着窗户默默对视,悔恨、痴迷、等待、嫉妒,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都消解、融化了。
我想,对于灵魂而言,这样的故事是最美妙的歌声,再冷漠的心灵都能被唤醒。
我就是这样带着我被唤醒的松软跳动的心脏找来源孝志04年的《东京铁塔》。
不过首先令我失望的是男演员都太俊美,这令我无法形成一种基本的身份认同,这对我来讲是个大问题,这让我无法进入这个电影,美少男与美少妇的爱情故事,天呐。
虽然客观的说,这并不是什么缺憾。
马拉第九首、弗拉门戈、十字架项饰、高档酒会、海滨别墅、东京铁塔下的漫漫飞雪,这本是一个太过温吞的爱情故事。
两个人相爱,爱的死去活来,却又不能在一起,最终不得不分开,脉络简单而普通,不过现在不一样的是,它有了两样新鲜刺激的佐料:婚外情和20岁的年龄差距。
40岁的女人有多美,看看黑木瞳就知道了。
不过对于18岁的透来讲,这绝对不是什么所谓喜欢老女人的癖好,完美的爱情就像一场战役,在来临之前都是静悄悄的。
他们一见钟情:忧伤的有着音乐家气质的透,和散发着成熟女人气息的诗史。
接着,和所有婚外情的故事一样,矛盾、纠缠和不满足接踵而至,诗史不能果断的做出选择因为透是如此一个拥有美好年华的小伙子。
但是洪水肆虐越涨越高,堤坝终有塌方之时。
当矛盾到达最高点的时候,爱情的表达方式由温柔缠绵的肌肤之亲变成声嘶力竭的奔跑与呼喊。
耕二和主妇喜美子的故事要轻松自然很多,这两个人结尾的撞车戏要比诗史与透异域重逢好看多了。
耕二去看已经闹翻了的喜美子跳弗拉门戈,好像才开始真正理解这个女人;演出完毕后,喜美子从后面开车追上来,不顾一切的冲撞着耕二的车,欣喜而满足。
“小的时候,我去了附近的车站,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很好玩,完全沉醉在里面,当电车停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多做了一站,看到了没有见过的景色,于是我明白了。
……所以,不想让自己过枯燥乏味的生活,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能到这个车站去吗?
……这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我喜欢黑木瞳的表演。
絮絮的台词,由她的优雅深情来演绎,说尽了寂寞主妇心底里无尽的幽怨。
不知道现在的导演都怎么了,想讲述的是爱,是美好,是一切令人心仪的主题,可是偏偏要用非正常的关系来诠释。
刚看完《断背山》,感慨于一个未完成的梦,现在又看过了《东京铁塔》,感动于一份执着的爱情,只可惜,前者是关于同性恋的,后者是关于女主人与少男情人的偷欢,所以,我只好撇开这影片中令人争议的社会关系,努力将主题从中抽取出来。
剧情中,透对清水说:我们会在一起; 耕二则对喜美子说:我们注定会分开。
于是两段同样是有夫之妇与美少男的感情终究发生了不同的结局。
再看这唯美、深色调的画面,每一个人物都带着淡淡忧伤的眼神,夹杂着内心里徘徊、焦急、埋怨、愤懑、曲折的思想斗争……其实,如果将其拍成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也许影片应该结束在喜美子驾车撞了耕二的跑车后,转身黯然的表情;可是这偏偏不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在导演的刻意升华之下,最终描写的是清水与透在巴黎的浪漫重逢,一个喜爱艺术的中年女人和她那有音乐家气质的少男情人的终成眷属。
那么然后呢?
然后就如清水的丈夫所说的那样,一个20岁的男子和一个40岁的女人从此生活在一起,再然后男子40岁的时候,女人已经是60岁的老太婆了。
如果我们能百分百的相信,那个时候他们依然保持着那份热情,那么影片最后升华的主题便是真正美好的。
可是如果不能呢?
是不是应该冷静一些,留几分美丽的遗憾也好,悲伤的怨念也罢,将故事结束在那见证了一切的东京铁塔前面呢?
影片的原名叫《在冷静和热情之间》,我认为,这与导演最后设计的巴黎重逢结局充满了矛盾。
也许我是一个电影悲观主义者吧。
但是,无法拿捏的准未来的爱情,与其在影片最后构造一个完美的结局,倒不如去反映现实的不如意,演绎一个或潇洒或唯美的分离,留一个淡淡的念想在每个人的心里。
就像《东京爱情故事》里面莉香的离去,留下的那份遗憾永远挂念着人心,于是故事的美丽永远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这才是美的电影,现实的人生。
就像片中喜美子跳的弗拉明戈,摇摆、转圈、踏步、抬头看前方,富有张力的舞蹈,热诚,却充满悲凉。
說情慾絕對比不上失樂園,所以我願意把這部電影理解為愛情片。
兩對姐弟戀,開始都是互相玩一玩,不想,感情介入了。
這時就出現了兩張網,一張是婚姻,一張是感情。
同樣都是束縛,不易掙脫。
幾個人就在裏面掙扎。
最後,一對散了,散得藕斷絲連,另一對在巴黎結合了---即使知道再過幾年你也許不再愛我,我也會愛你。
既有愛,有欲,也有人掙脫不掉的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蒼涼。
很喜歡的一部日本電影,沒有了所謂的傳統給人的感覺更自在,更人性。
黑木瞳比失樂園還要漂亮,拉丁舞給人的感覺很專業,讓人感到日本的文明程度。
已經很久不看日本電影了,因為上一次在小津電影裏感到的那種讓人沈悶的儒家思維。
這部電影一點都不儒家,很難得。
“我现在这儿可以看到东京塔,你那可以看到么?
”“我这儿也能看到。
”“可是,我们在不同的地方。
”……可是,最后,你还是到了我所在的地方。
——《东京塔》文/杰夫很多东西,被我们记住,被我们想起,并不是真的就有多美丽,只是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记忆。
所以,即使再漆黑的夜里,依旧闪烁着动人光芒的东京塔,之所以皎洁,正是因为它的背后不知道隐藏着多少回忆和思念。
记得很小的时候,住过的那所老房子,躺在床上,抬眼就可从墙头的小窗口,望到故乡那高耸的电视塔。
我在那座老房子里生活了10年,也就望了那座电视塔10年。
我想,跟我一样,过去生活在那座电视塔下的蛛网般的弄堂里的人们,现在每每看到它,想必也都会或淡或浓地想起那些曾经属于各自的故事。
稍大一点,我到外地读书。
学校所在的城市夜空,时常绽放着娇艳的烟花,那些烟花总是把那座娇小的城市衬托得格外柔美。
也就是在那些绽放散落的灿烂里,我遇到了有生以来觉得最美的女孩。
我们认识,交往,一起拥有幸福,然后分开。
从此分隔两地。
如今,她早已结婚生子。
可是,无论我在哪座城市,当夜空闪起陌生而又熟悉的烟花时,我的脑海中仍旧会浮现出她的脸孔。
尽管,我知道,这么多年,彼此都应有了极大的变化。
可是在烟花深处,她的面孔依旧那样美丽澄净,就连脸上那惯常挂着的淡淡微笑也仿佛不曾改变。
再后来,我去到北京。
那座庞大的城市,庞大到令每一个新到那里的人都会觉得不知所措。
可是,就是在那不知所措中,我却记住了这座城市初秋傍晚斜斜洒下的阳光,明亮却不失温和熨贴。
后来,即使在其它城市,不经意间,看到天边夕阳浅浅地铺下温暖的光线,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座城市的朋友,想起跟那些朋友穿过一条条安静地胡同,想起初秋那些胡同深处淡淡传出的桂花香。
如今,我房间的窗外,看不到电视塔;我所在城市的夜空,也很少有烟花绽放;而江南绵绵的细雨,也总是让我很少在秋天再去体味到同样温暖清爽的夕阳。
毕竟如同《东京塔》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现实中太少太少。
因为,在现实里,东京塔尽管依旧矗立在那里,闪着同样的光芒,可是塔下的樱花却早已开了一茬又一茬。
所以,过去了,就很难再回头吧。
即使我们这些曾经在一座城市,仰头看过同样的景色;即使我们曾经喜欢过同样一本小说、喜爱同样一部电影、钟情于一样口味的咖啡,乃至于曾经痴迷于同一张唱片,可是我们后来也依然无法再次相遇。
即使再次相遇,我想,我们也无法如同《东京塔》里的透和诗史,可以那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吧。
因为,我们本就在不同的地方,也因为,我无法去到你那里,你也无法到我这里。
因为是松本润的粉丝.所以,关注这片子.但又因为是他的粉丝,这片子,却只当成松润剪辑反复蹦着看了几遍.接着找了书看.本子不错.拍得很美,虽说有点慢长,自然从容的演技弥补了单调的情节.是部好片.HI镜头超有看头.光盘因总读取某处,已经有三个洼陷的暗坑儿,记着哟,三处.上班站着挤公车时如果忽然想起这片子,只闪过松本润和喜美子水中交欢时共咬那个留汁儿的水蜜桃,还有妄想穿透玻璃砸死那俩儿偷欢的浪里白条的西红柿,哦还有那个替西红柿完成使命的红色保龄球.结局,倒和这几个圆球差不多算圆满.透找到老婆,史诗离开了围城,耕二能开始不在浅层里活着,喜美子终于安全的出了一次GUI.透和诗,被瞳和准一演成了两个苦瓜,一老一嫩.无论何时,他们俩都苦着脸,恋爱过程干巴巴的,但结局不错,呵呵,受小时候看国剧的影响,结尾能在一起过日子的,就是喜剧.虽说是男女主角,但感觉有点装文艺,没表达出小说里写的细节所达到的感觉.耕二和喜美子,天生就是红杏,一先攻后守,一个先守后攻.耕二一个萝卜N个坑,喜美子,精力富裕,老公乏味,是再不找个外遇,恐怕收费的那个老头,都能给她拐来了.两人,初识停车场,随着那句人妻真美的松润色迷迷的旁白,两人开始对火,女红杏撒娇求着倒车,男红杏突然修长的抖手腕,漂亮的弹回车钥匙,要本混混儿干事是有回扣的,两人一推二就,走进了东京塔下放纵的阴影里,找不到北了.分分合合,欲欲求求,捆在一起活得忘人忘我.偶是想说说,演技,润和寺岛忍,真不错,两个配角,上乘的发挥.二人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PS.寺岛忍演过老谋子的千里走单骑.一会儿嚼着胶皮糖,带着银指环,歪带棒球帽,,只用眼角扫女人,一会儿捏瘪啤酒罐,歪七扭八滴强闯美子家,门口热吻情人,二十出头的松本润把一边想全身而退,一边被情欲占领的耕二 ,演得象和他联体般,掌控自如.,诠释得很好.当片尾他直呆呆,用片子开始以来从没有过的认真,看喜美子的演出,追到街口站在那里看着喜美子离去的神情和气场,很影响看的人。
那该是最喜欢看的片段了吧。
加上西班牙响指舞,可评为经典片段.证明,人虽然是动物,但有感情,而且感情里面有正经的人的爱,那爱也能叫人正经一回.说到这,偶最后想提到原作里的一句话:很有点惊愕的真理,妻子有外遇的人可以防微杜渐一下.年龄不是爱情的距离 耕二喜欢大龄女人是有理由的,并不是因为大龄女人的身体有什么特别,或者是因为她们无需为钱烦恼,也不是因为和她们一起走在路上会引人注目,更不是因为她们不会严肃地追问将来会怎样,而是因为一个极为单纯的理由:大龄女人更加天真。
呵呵,头一次在这写东西,天真的等着大家来说对这片子共鸣.这片子不错,片尾的歌,听起来曲调很稳,比这片子里出现过的家庭要稳.
"人和人在被相貌和性格吸引前,是被什么所吸引呢? 是气息." 在电影《东京铁塔》的开头,40岁的史诗对18岁的少年透说。
她是他妈妈的朋友,有丈夫,有钱,有闲,而且依然美丽。
史诗一直觉得少年对她的迷恋只是暂时,总有一天这样的露水姻缘会随着他的长大而消失。
可是三年过去了,透对她的爱只增不减,他不再满足于每礼拜三下午等她的电话,“我不想只做你的玩具!”他要和她正大光明地交往。
史诗委婉但坚决地拒绝了。
理由很充足,富有的丈夫,可畏的人言,还有他们之间二十岁的差距。
痛苦的还有丈夫。
他早就洞悉了妻子的外遇,却从未说破。
因为爱她,希望她会回头。
直到一天,他愤怒地挥拳将透打落到水池中,大声责问:“当你30岁时,她已经50岁,当你40岁时,她已经60岁,你还会爱她吗?"我想透大概自己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吧,但现在的一刻,他很爱她。
浑身透湿的透在众目睽睽下伏在史诗的膝盖上请她和他一起离开。
她的心颤了颤,还是拒绝了,“我不要坏了的玩具。
”透终于绝望地远走他乡。
史诗才发现她的心魂也随之离开了。
史诗的扮演者是日本著名的影星黑木瞳,她还出演过另一部很出名的电影《失乐园》。
现实中,她不仅事业成功而且家庭幸福。
有人说这个被称为日本最美丽的家庭主妇的女人有一种既贞节又放荡的气质。
我喜欢她扮演的《白色巨塔》中财前的情人花森,一个爱得再深也很清醒的女人。
爱情是不是该有条件呢?
我觉得有。
开始的激情过后,“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相处是否能和谐长久。
不过如果总是苛求条件的匹配,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不顾一切去爱的经历。
在世为人,也算白活了。
整个电影中其实最让我感动的人是史诗的丈夫,他把签好字的离婚协议交给早已失魂落魄的史诗,爱她,所以还是决定放手。
在影片的最后,有情人终于得以在巴黎的落日余晖中相拥而吻。
完美的结局。
但也就是当个电影看吧。
可是史诗最后对透说的一句话,还是让我心生微微的感动.“就算你明天就改变主意,我还是会爱你。
”
电影讲述的内容有点另类,其实也可能是时代的趋势..18岁的男生与30几岁的人妻的恋爱旅程..在我看来.他们的恋爱过于唯美..为了爱所抛弃一切的意念.为了爱无所顾及的思念.为了爱所承受的叛念....这一切都是逆愿的...爱是逆愿的的.性也是逆愿的..一个18岁的男人听着一个丰盈成熟的人妻所爱的音乐,看着她所爱的书.等待着永远只是她打过来的电话..东京4月..东京8月..东京11月..他们有所变有所不变..见面的越来越少,思念却越来越浓..一个属于樱花的季节..一个属于海边的季节..一个属于雪花的季节..只是他们总沉浸在爱的季节..."看到听到美好的事物时,就意识到它要马上消失"..这是男主角说的话.每次看到美好的事物,他都要默默地流泪.在他看来,他的爱是美好的.清冽的.持续的..只是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嫉妒.总会有人阻碍!但事实上他破坏了本属于别人美好的事物..剧中有一句话:这样一来,掉下去的人总会是难受的..毕竟终有一天会结束.因此,他们都在害怕,害怕失去对方.害怕属于他们美好事物的消失.."不受伤的话,就不能变得更完美"……他们的爱情最终是美好的``也是我所念想的..每种爱情的形式都是美好的..只要互相对应着的都是挚热的心..``美好的事物..自己也在向往……
控人妻的年下奸夫。少妇不可以的哦。一定要老女人才行哦。拍摄手法方面,伪文艺腔,刻意的痕迹忒明显,超级不自然毁了整部戏,实在是太勉强了。寺岛忍一撒娇,雷得我想把自己吃了。黑木瞳是女神。
有些爱可以奋不顾身的站在一起。有些爱却只能说着挑衅的话语,然后各自离开。黑木瞳姐姐我爱你!
好无聊,有点精神交流好不好,莫名其妙就爱得要死要活的,骗小孩啊
哪来这么多的条条框框 如果现实中存在这样执着纯粹的真爱 放手赌一把又如何 p.s.巴黎还真是适合作一切的solution...
把不伦之恋排得好看并不能掩盖一群无耻之徒的本质,对性对满足感对虚荣的贪得无厌,既然敢做就要敢选择,半吊子晃悠着同时耽误别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又没胆量深入地探讨,不敢直视那两个被绿了的丈夫才把柔弱可爱的女人摆在中心,男人们都显得软弱愚蠢,越是强调自己的重要就越显得自己不过是个玩具
有很多迟迟没有结婚的女人,在犹疑、或在否定爱情。另一种女人早早就结婚生子,忙碌完婚姻,还有大把的岁月用来犹疑、或否定爱情。丈夫和家如同万无一失的港湾,象征了自己的身份、却不是完整的自己。其实爱情只能是用来认识自己的。别无他用。甚至无法让人幸福,甚至根本没什么奇迹。
很棒的题材,男大女小的忘年恋现社会很普遍,而女大男小的忘年恋却会给人震撼,要遭到舆论的压力,女人都渴望爱情,支持女人都要勇敢的走出孤单、寂寞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真爱。
5.8/10。主cp像女主人和她的保安,即使是黑木瞳,也救不了男主这个没情没趣的木头桩子。副cp还勉强凑合,至少有股鱼死网破的疯劲儿。
喜欢松润那一对
看得人昏昏欲睡,古早偶像剧拍摄手法,太有年代感
下错片子看的片子//这里的松本润好少年啊(尖叫//诶……大概也是种爽片吧……
小田切,以及很多俊二的御用演员。配乐也很好,镜头的光线柔和温暖,所有苦痛都被淡化,却更加的让人心疼。日本人拍的片子细节无可挑剔,总是很轻易就让人崩溃
台词很杀,句句直指内心,弗拉门戈可以点燃一个女人灵魂深处最隐秘的激情,日本人对不伦的描绘总是如此打动人
舞就是要你看我/看我的身体我的脸我的媚/我的热烈我的痛楚/你看我/但你无法偷窥/因为我已经打开/并且要你看/我的身体不再是你的欲望/而是我之写。《费兰明高女子——如果你不爱我,请不要伤害我》
我和我兄弟双双出轨人妻,但从剧情到人设到表演怎么能都这么无聊…
不该看的。。。松本润啊。。。
东京铁塔下的不伦爱呀。
正好刚看完木更津,其实凑巧本来就是为了松润看的东京塔。说实话真是不知道这部电影要表达神马,二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老女人的故事。有妇之夫就别勾搭男孩子了,完全不符合我的道德观,不喜欢这片子,除了看看两个男主的肉无亮点。
画报跑马灯+城市风物mv的通俗情节剧。近年来东亚姐弟文化圈的逐步膨胀,与社会整体经济政治结构的变化密不可分。在传统观念中失去性别优势的大龄独身女性激增,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对既往观念的颠覆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随着中高阶层女性比例的增大,对女性心理、气质、社会生活与境况的文化需求也相应增长。创作与需要的相互作用,也就衍生出像本片这样设计伦理道德问题的姐弟恋情变体。
原著故事还可以,表演方面黑木瞳和寺岛忍都不错。就是源孝志太傻X了,煽情配乐特写慢镜头长镜没完没了地用,低智导演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