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针对台湾电影,更加不是针对九把刀,我对他没什么特别感觉,就他自曝过曾经在柴智屏桌上大便这件事,觉得他这个人有点幼稚、恶俗,不懂分清场合说话,有性格有个性,但不要性格、个性到令人感到”不适“,我看电影也从来不带政治色彩,但一些台式“偶像剧”的恶心桥段真心引致“胃酸倒流”,以致我觉得一个人什么时候戒掉看偶像剧,就代表他(她)思想真正成熟了。
看过很多这类型的台湾电影,本想可以接受一定的无聊的所谓”笑料“女主宋芸桦有点像《宝米恰恰》的黄姵嘉,加上之前看了一些摄影角度很美的剧照,对这部电影还是有一定期待的,但这部的前半段真的让人受不了,再之说对原着的改编很大,幼稚的人设,俗套的情节,这难以欣赏这特么一群脑残的群体,低俗、无聊、幼稚,还想要自成一”派“,前半段拍出的是比小时代更呕心的···物体,实在欣赏不来这种难nao以can理解的世界···虽然后半段算是没那么难看,虽然摄影是一如的给力,但以后选台湾电影我都先看熟人的长影评再考虑才行...不过最后的转折还是有点戏剧效果的,这部电影如果按进程评分可以为【1-2-1-1-4】,我想我跟台湾年轻人做不成好朋友。
不过《破坏王》的断水流大师兄出来那一段还是挺搞的,让我自动脑补“大师兄不慌不忙,伸入外卖仔嘅怀里”···
17号,抽中了电影院的见面会首映票,同事百度了是九把刀监制,虽全是新人但也许会成就又一个“那些年”呢,最终两人决定——去!
17:20等到18:00终于见了导演和4位主演。
看见真人,听了他们对角色的解说,反而只对赖雅妍演的阿不思感兴趣是怎么回事?
或许从这里开始就预示了我给这部的电影的分数。
电影正常的台式开场,大学社团,兼职打工,偶遇……剧情不温不火,小小搞笑,一点点爱昧,正常的进行,直到“爱心笔”出现,女主挺身而出,这样的八婆个性设定电影里或许是可爱,但摆现实中就是讨厌了。
然后后脑勺变出香肠(最终还会出现豆花)的设定让我们无法直视。
后面剧情拖拉了,直到天使红娘挽救了结局。
暴哥、金刀嫂配戏比主角有吸引力,但过度的搞笑也是减分原因,阿不思反而成了点睛之笔。
电影全长120分钟,再减掉点,剧情紧凑些会更好。
或许是过了做梦的年纪吧,太过理想的,只会是童话。
之前就很喜欢《等一个人咖啡》,今天无意间想起又看了一遍,还是那么温暖感动搞笑。
特别喜欢里面的阿拓。
这部电影很无厘头,看起来很多片段脑洞大开,背后却包裹着一片净土。
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让人印象深刻。
而且所有的人物相处之后都是充满善意温柔。
阿拓学长没出场前,江湖便有了各式各样的传说,大一新生入校时都已听闻。
随时随地穿着比基尼,溜着轮滑鞋,时时刻刻抱着一颗大白菜,打赌赌输于是7年才毕业,听起来变态且古怪。
但是随着故事的讲述,因为他遵守诺言,认真比赛,所以输了也一定会愿赌服输,完成这些奇怪的赌约。
不管做什么事,他都认真去做,不会为了他人眼中的成功而去行动,但是会为了心中憧憬且觉得有趣的事情毫不犹豫的去做,热血而真诚。
思萤,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女孩。
遇到看不惯的事情就立马指出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爱憎分明,很善良,乐于助人。
暴哥、金刀婶两个人看起来都脾气不好,坚持己见,为了一件小事冷战十六年,互不低头,但是在等待期间,内心都一直默默的为对方守护着位置,暴哥看到奇怪的黑道电影每次都痛哭流涕,不是因为感动,是想念。
老板和老板娘是这里面最催泪的,年少的爱情,化为天使的守候。
阿不思,可以调出顾客所提出的任何咖啡,酷酷的,吸引了好多人来。
印象最深的是阿拓看着思萤的纯真包容的微笑眼神,真诚的说着我喜欢你,看到他晚上离开时大喊“思萤 再见”都泪崩了。
他喜欢她,喜欢到可以在她的脑袋后摸出一根香肠;她喜欢他,喜欢到脑袋上冒出了豆花。
故事的最后,女孩在等到男孩变为天使后终于走出了阴霾;暴哥和金刀婶在赌气了16年后也重新生活在一起;思萤和阿拓也再次相遇,也是久别重逢,不会在错过。
而阿不思,也在等那个能看到她与众不同的人吗?
男主角是个打赌打输要带着一颗大白菜穿比基尼过一个学期的头脑很简单的家伙,和《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男主角有点像,女孩是个心灵很细腻,喜欢另一个暖男的新生。
男生有个诅咒,他会从自己喜欢的女生脑袋后面摸出一根热烤肠,还能从一个喜欢自己女生后面摸出一碗豆花。
男生为女生挡下公共汽车,后来男生还为女生挡下一把刀,但是女生最后才知道真相,哭着去追要出国的男生,此时主题歌想起,超感人,超感动。
等男生从国外回来,去找女生的时候,女生的头上可以同时出现豆花和烤香肠,哈哈,好搞笑哦。。。
这片的剧情设置很无厘头,但是节奏很棒,音乐很美,配得恰如其分,主题就是等一个人,所有的角色都在等一个人。
结尾有点出乎意料,但是很感人。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后,九把刀让出了导演交椅,但还是亲自操刀了《等一个人咖啡》的剧本。
九把刀写过73本书,横跨惊悚与悬疑、武侠与爱情,这部《等一个人咖啡》也有类型混搭感,比如它有一个惊悚片式的开场,一个魔幻片式的逆转,当然,本质上,它还是一部爱情片,有三条围绕爱情展开的故事线,主线是阿拓和思萤,副线一是暴哥和金刀嫂,副线二是泽于和咖啡店老板娘。
这样的架构,层次感有了,叙事节奏也有了,但肯定没法保证电影一定有多好看。
这么说吧,《等一个人咖啡》显得松松垮垮,有闪光点,但达不到浑然一体。
《等一个人咖啡》延续了《那些年》的优点,也继承了它的缺点。
《那些年》最大的问题,就是电影感不足,《等一个人咖啡》还是一样,镜头语言苍白,还是一样的夸张进光,看着和大多数台式偶像剧没什么差别。
《那些年》的可贵之处,在于创作者的真诚,台湾青春片拍到九把刀这里,已经跟侯孝贤、杨德昌意义上的青春片没啥关系了,《那些年》百分百真人真事,光凭这份真实和坦诚,已经足够。
但其实,《那些年》有不少俗套,《等一个人咖啡》还是一样,暴哥和金刀嫂这条线,从闹翻到和解,其中的情节转折点设计,不见新意。
《那些年》的剧本胜在完整,但《等一个人咖啡》做不到环环相扣,最明显的,就是阿不思这个角色的设置,她是阿拓的前女友,也在等一个人咖啡店打工,一心要为老板娘调出那杯传说中的咖啡,但可惜,这两层关系都没被编导好好利用,以致回头看这个人物,她的存在,更像一个叙事上的噱头。
所以呢,《等一个人咖啡》的表达力不够好,但它的想象力,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看看九把刀在片中是如何完成“我爱你”的视觉表述的吧,他告诉我们,当你喜欢上了一个女生,你就能从她的后脑勺那儿掏出一根香肠,如果她也喜欢你,等待你的,就成了一碗热腾腾的豆花。
一般来说,写人物,就是写动作,动作是人物内心的外化。
九把刀的电影有个毛病,就是多解释性对白,多画外音,因此,香肠和豆花的设定,好就好在避开了九把刀的短处,也看出了他的创作功力,尤其在华语电影圈,爱玩脱力系的电影人,倒也不多见。
(by 淹然)原载《贵阳晚报》
在看《我的少女时代》之前,希希推荐先看下这部,说女主是同一个人。
开头吓坏了,暂停问她:是鬼片吗?
那么可怕。
被告知不是,继续往下看。
哦,原来是搞笑片。
女主和变态学长这红线啊,原来一早就拴在一起了。
女主和变态学长的前女友成为了同事,前女友变成拉拉了,超帅超酷,所以跟变态学长分手了。
然后变态学长开始变态了。
做了很多夸张的事情。
但是人还是很单纯很善良。
too young too simple周慧敏这么没有上进心这咖啡店这么多年居然没倒闭还在经营挺神奇啊!
男主的老板到底是混娱乐圈的还是混组织的啊?
演员还是黑道大哥啊?
这一段真的是太夸张了。
最后,女主暗恋的帅哥居然是鬼!
居然是店主周慧敏的老公!
男主也遇见过鬼,经常给他吃烤肠的老伯。
所以他们俩是天造地设的见鬼夫妇。
其实整部电影都不知所云啊……然后又有一个一个的巧合在里面,然后还有灵异事件陈妍希最后作为彩蛋出现,点了一杯“小龙女”,前女友给上了一盘小笼包……自黑给加点分
周六的下午,“等一个咖啡”的影厅没几个人,九把刀怎么台独了我还真不知道,也不加评论,还是迫不及待滴想看看阿不思,我这四十几块就忽略了吧。
虽然没几个人,但大家笑得很开心,说实话这情节挺恶俗的,包括某些对话也忒幼稚,但是台式恶搞没心没肺的笑点还是很乐的,既然没心没肺了,就这样贯彻到底吧。
“等一个咖啡”这本书其实很平淡,但各种怪咖小人物和平凡人小女生的感情仿佛可以有咖啡那种要么不想闻不到,不然抓耳挠腮想来一杯的念想。
电影版把这些香气去掉了,加入和改编纯粹是为了搞笑,不要想太多,还是很逗的,但这些人物的性格塑造多数没点,我还是以书中的感官去定义,不知道没看过书的会怎么想。
接着我来八一八,各种幼齿到没法不笑的桥段。
脑袋后面出香肠:我喜欢你都喜欢到摸出香肠了。
二到一定程度我已经不想生气了,随便了,笑死算了。
思萤后来脑袋上顶着碗豆花骑摩托车我已经没办法了暴哥那句:海胆死在蛋蛋里还好我咖啡喝完了,不然非喷出来不可。
八一八阿不思,这的确是个可以星星眼的角色,从外形来说没有让大家失望。
片头一群歪瓜裂枣进咖啡店说:这就是那个抢了你女朋友的T啊,第一次在祖国电影院听到这样的台词,我好感动啊啊啊啊啊啊。
我想说照这个剧情的走势,阿不思难道不是喜欢老板娘了吗,为什么为什么最后给老板娘来一段如此狗血的情节,我说快成不老妖精的周慧敏老板娘和阿不思好配的啊。
撇开政治因素不谈,因为我对九把刀的了解还停留在那些年,并且我认为只要没有因为他的个人因素影响到电影的呈现那便都不是影评的内容。
一开始本校四大最扯淡的传说,可以看作是台湾青春爱情故事一贯爱用的怪异搞笑,这个不评价,社会上无奇不有。
接下来什么豆花烤肠,王伯伯许愿,暗恋学长是天使。
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梗啊,看得真是莫名其妙,请不要一脸正经的在一个小清新故事里面添加玄幻元素好吗!
而且电影剪辑也很奇怪,女主正哭的逆流成河并且要去追男主的时候天使学长居然要求这个时候帮他调咖啡送给老板娘,并且老板娘一饮而尽冲出去见到多年前的自己,两人还一起仰头目送天使学长。
不过,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我觉得表现得最好的是周慧敏讲完故事顺着玻璃墙一步步往外走,这个地方不知为何戳中泪点。
然后就是最后的彩蛋部分有笑点。
所以二者各一颗星。
没看过小说,所以并不能评价出和小说的差别再哪里,只是从看这个电影的角度中说一下。
先表白一下阿不思,真心帅啊,但是每次调咖啡前的那句喝什么,总让我联想到金星呢,热门段子害死人啊!
和一般台湾电影有点不同,穿插在主线当中的人物竟然是个天使,我的天啊!
脑洞太大了,有点跟不上了,但是台湾电影永远都离不开那种暖暖的爱情故事,咖啡店的老板娘的故事,和无意中应聘到咖啡店做侍应的思萤的故事,还有阿拓学长打工地方老板的故事,三段各自的爱情故事,却有有着某种联系,表达的没有想象中那么乱,三段主要的爱情,但是却有着各自的不同。
我比较喜欢老板娘的爱情故事,在咖啡店独自郁郁寡欢的咖啡店老板娘却不能喝咖啡,每天沉浸在过去中不能自拔,在第一幕中老板娘看到过去哭坐在大雨中的自己冷漠的走掉了,我想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让自己从悲伤中走出来,就是这样的人却一直不自知的被老板化身的天使所守护着,要是没那么抑郁,我应该会很羡慕这样的人设,我觉得台湾这样小清新的爱情故事最有魅力在于每次你看完后,不管两个人在一起还是各自安好,你都可以对爱情重新抱有希望,希望自己可以遇到那样的爱情,那样的人,即时没有在一起也不怨恨。
希望我也能遇到这样一个咖啡店,作出任何一款你想要的咖啡,再遇到一个可以让我在他身上看到豆花的人。
九把刀现在出来澄清一些自己发表的言论,想把自己洗白,跟台独、港独份子划清界限,然后赚大陆人的钱。
赚完大陆人的钱后再回台湾投机台独,还一边骂大陆人傻。
持这种心态的台湾艺人不是少数。
邱毅先生就说九把刀连台独份子都算不上,只是一个投机份子,墙头草,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对于这种人,我们不能岂能让一再容忍,让他们一边撒野,一边赚我们的钱?!
我们应该把这种人踩在脚下,践踏一番,然后永远不再理睬这坨狗屎一样恶心的存在!
我可以选择不看电影
这么烂俗的故事我竟然看得哭哭笑笑的,服了~
蛤???
好烂,好浪费时间,好台湾,哈哈哈哈哈
一个有别于原著的全新故事,思萤和阿拓的选角很合适,但还是没有原著那么感人,很多奇奇怪怪的角色都删减或合并了,特别是老板娘的故事更是韩剧般扯淡
香肠,豆花~~九把刀的风格就是这样,小清新重口味+科幻。天使能不能好好说话了,哼,女主应该是帅帅的那个女生呀,嘿嘿
有某人想要传达给我的信息,我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不放心我。对于我有着疗愈的作用。
当年看的。还好吧。周女神依旧~
剧情改编得有点低幼了,好在暴哥家庭电影院那种调调和我想象中的一样。PS:陈妍希真惨呢,【我要点一杯小龙女】【我们只有小笼包了】2333还有久违的马拉桑2333
最近就没看过这么难看的电影
电影拍得很好啊,我很喜欢,很温馨,很搞笑,也很鬼扯。就是最后陈妍希出来了我有点倒胃口。。。
知道真相感动的落花流水。爱情不需要愧疚。而我们都在等一个人,看得到我们与众不同的人。当然,那个人就在身边啦,according to the movie.
整部片就是为了给陈妍希小龙女打广告的,其余都在拖时间。
少女心爆棚
这真是一部充满彩蛋的彩蛋。开头结尾很好,中间都是什么鬼。
一定要看彩蛋,陈妍希
见到了思莹,阿拓,老板娘,阿不思,暴哥,金刀嫂,泽于,当然啦,还有断水流大师兄~电影虽然修改了原著,但是将剧情更完整的连接到了一起,香肠和豆花简直神来之笔,九把刀的恶趣味也是无处不在,更是将红线的内容也融合进来,真的很棒!最后,骑着长颈鹿的阿拓,我们都很想你。
像在夏天停电的夜晚 整个院子一片喧哗之后 楼下响起了叫喊你名字的声音 嗓音脆生生的像刚一口吞了一整个猕猴桃。你迫不及待想要下去见他 迫不及待的 用力奔跑起来 膝盖骨啪啪为你鼓掌。你屏住呼吸的奔跑下楼 不顾汗淋淋的抱住对方一样 #电影刚看完像刚吞下一大杯加甜爱的勇气#
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看九把刀还是很戳点啦!看到结局又哭又笑,这么幼稚要怎么办!
为啥赖雅妍在主演里排第一?她的片段没有多少呢。很杂糅的片子,青春、校园、穿越、黑帮、搞笑、魔幻、爱情,这就是台湾风格嘛。最喜欢片尾,好棒,片尾一定要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