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凯奇接了数不清的电影,口碑平平是基本盘面,还有几部让人着实无语,于是被冠上了烂片之王的头衔。
上一个被冠上这头衔的好像是史蒂芬席格,对比两个人就会发现凯奇真是比窦娥还冤!
也许影迷对他期待过高,设的标准也就和一般演员不同了。
席格大叔不管是扮厨子、扮游民、扮警察、扮神父,他只要一站出来,角色设定马上变浮云,站在你眼前的永远都是那个一击毙命的史蒂芬席格。
凯奇就不同了,虽然烂片之王接演了几部不靠谱的电影,可是看完之后,我也只能吐槽电影离谱剧本瞎,凯奇大叔绝对千变万化,演技就在那里摆着,多么不靠谱的角色都连骨带皮一起消化了。
虽然这两个人都被冠上了烂片王的头衔,可这些烂片也绝没有烂到一塌糊涂的地步,席格的片子票房一直不错,晚上没事喝着啤酒看还满欢乐的。
至于凯奇,等他熬过财务危机,他还是那个杠杠的影帝。
这部片子虽然结构上有点问题,但是节奏十分紧凑,凯奇、皮尔斯和一众美剧卡司各尽其责,剧情虽略显平淡,整体看来足够吸引眼球了。
以主角的设定来看,开放式的结局有点多余,最好不要拍续集了。
在非法正义的题材里,这部电影不能算是上品,可他的基调和视角比较特殊,算是独树一格。
值得一看。
我每次看到锁链式的情节都会觉得很恐怖。
杀人是隐喻和延伸。
在这个锁链里传递的不是一种杀人的义务,而是一种恶念。
为什么只靠几个光头就能控制一座城市?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平,但是这个程序的冗长、严谨带来的不公正,都只是一种借口,是一个完美的实验环境,为了恨。
或者说恨又是一个太理想化的描述,更多时候是一些微小的恶念。
我们每个人都与之斗争过,受其驱使过。
【虽然这个电影里本应该最精彩的情节设计得快得简直毫无逻辑一点也不动脑子】 我想不出来怎么定义这种感情,或者说心情,或者说标准。
当我们受到了伤害,我们就想把对方也置于同样甚至更恶的境地,甚至因此由一个人而恨一群人。
一名婚姻不幸的女性,因为使她不幸的那个男人是来自A市的,于是她不止恨A市的人,也恨整个A省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她的子女也不只是恨他们的父亲,也不止恨A市的人,也恨整个A省的人。
子女长大后,会把这种经验再传达给他们的朋友,闺蜜,同事,网友,于是这种从特定指向转化为一个群体的敌意就这样传播开来。
而受到这敌意的人群,又对已接受或无从知道谁最先散布的经验的人持有某种类似的敌意。
这样一种丧尸般的情绪就传播开来。
一个被咬,之后再去咬人。
不可逆。
因为已有这种恨意,也已行过这种恨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把世界分为两种人,同自己一样受害或可能受害的,以及使自己受害或与之有类似点的人。
这个时候容易联想到佛家所说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是谁也没立场说这句话。
这个世界的很多方面来说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可量化的,但是唯有感受这件事无法量化。
经历的千变万化使我们绝对无法等同两种失去,因而也无法去要求他人忍耐。
我想讨论的是将这个正义抽离,缩小,具体。
正义的欲望是一种保全的欲望,这个欲望正常、正当,无论是否正义。
我目前所能认知到的关于正义、善良的标准,都是取决于是否不伤害、利于他人。
这个微小的欲望具体之后,我们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一种瘟疫。
一个孩子原本考不上大学,但是因为父母有某种关系网,于是他进入了名牌大学。
当考虑到其他有类似背景的孩子,或没有类似背景的孩子,这个行为是不是正义的?
其他孩子的父母,是否就因为这个事例,而更加努力地去追求关系网,进入人情买卖的市场?
为了不被咬死,就要努力成为能够咬死别人的那一群。
这是一种单纯的,软弱的无奈,当大多数人把公理当做真理,把惯例当做正义,行贿、卖淫、拜金,一种行为的认可度只与参与的人数成正比。
这个组织无法被覆灭,不是黑道也不是白道,因为在被伤害的恶意面前只有肉做的人心。
每时每刻有人出生,有人死去,有人在悲痛和无奈中产生恶念。
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血管输送热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就像便利的交通线路总有人使用和维护,即使有漫山遍野的收费站。
这不是一个可以被解决的命题,因为这是个必须相互倾轧才能有人生存下来的体系,我仅仅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感到害怕。
《寻求正义》。
6分。
罗杰·唐纳森导演,尼古拉斯·凯奇、詹纽瑞·琼斯、盖·皮尔斯主演作品。
想当年,尼古拉斯·凯奇风华正茂的时候,在吴宇森导演的《变脸》中,深情款款的用三根手指滑过他太太的鼻梁,瞬间让女人找到了心中的爱,那是多么经典的桥段。
论用手指摸过鼻梁,尼古拉斯·凯奇几乎是鼻祖,这点来说,他应该是向佐向少爷的师傅。
开个玩笑。
《寻求正义》这个故事很复杂,不太好定义。
妻子被暴力殴打加强奸,警方破案速度慢诉讼时间长惩罚力度浅,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神秘的自称正义的组织,可以免费直接杀掉罪犯,代价是必要时给组织帮点小忙。
没想到这个组织根深蒂固,千丝万缕,一踏进去就陷入泥潭,还差点搭上性命。
如何摆脱?
如何洗脱?
这既不是个完整的犯罪片,也不是个完整的复仇片,更不是个完整的悬疑推理片。
尼古拉斯·凯奇在片中作为最焦点的丈夫,奉献了魂不守舍的表演,以及数次不明所以的手指滑过鼻梁。
但一定要找一部类同的片子,其实还有更劲爆的《最漂亮的一对》。
虽说《Seeking Justice》一致被评为剧情非常俗套画面极其一般的烂片,09拍摄完成迟迟未见动静,直到11年才在英国上映。
但至少凯奇的表演仍然没有让人失望。
看凯奇的各种细节的把握和表情的变化,不禁想起让人津津乐道的发哥在《让子弹飞》中的出色表演,但我仍不得不说发哥与之相比逊色太多。
凯奇在课堂上讲莎士比亚的投入和学生的无动于衷形成鲜明的对比,读诗时候的眉头紧皱和与学生说话时的眉宇紧锁这样细微的表情变化把握很到位,随后那堂课念兰斯顿·修斯《忧郁的蓝调》则是另外一番情形,不止有不同的皱眉声音的震颤,还有眨动的眼睛和复杂的眼神以及嘴巴微小的动作。
看完一遍之后我忍不住又去品味凯奇各种皱眉,各种表情。
本部影片中老师和《Con Air》中硬汉形象想去深远,但凯奇的表演让我们见识到一个没有任何角色影子的老师形象,格斗行动略显笨拙生硬。
这让我想到文章饰演的王小贱这一同性恋,非文章演的不好,恰恰相反在王小贱怒骂黄小仙前男友的那段他演的分外出彩,而他无法抹去的就是那出彩的个人特色。
凯奇凯奇凯奇。
【看了这么多吐槽“凯奇最近连出烂片”的评论我彻底无语了】这部电影是凯奇09年旧作。
《寻求正义》最早名为《饿兔子跳》,早在2009年就已摄制完成。
但因为种种原因被一直拖延至今,但随着凯奇近几年来名声一路下跌,《寻》似乎也一直没能找到公映的好时机。
要说只能说时运不济。
我个人非常欣赏这部电影,平淡中深刻的刻画出了一个温和的当教师的普通人,如何一步步变成拥有胆略、探求真相的勇者。
它不同于好莱坞大片、没有多么宏大的动作场景,但是,其中蕴含的对这个社会、对人性、对正义更多的内涵,确实那些大片无法比拟的。
千里马须有伯乐识,真正有内涵、是文化大餐的电影作品也不是那些只看的了快餐大片的人所能欣赏的。
看这片最大的感受是凯奇确实老了。
电影中的他佝偻着身躯,在娇艳的少妻面前显得是那么地不般配,一身棕色的夹克,一脸中年胡,眼神浑浊,尽显疲态。
他是真的老啦,跑起来既不是空中监狱那般威猛,也不再是勇闯夺命岛那般杀气腾腾。
他跑起来显得力不从心,重心前移,双臂摆动依然迅速,但步伐却慢得出奇,极度的不协调感令人唏嘘。
他跑几步停下来,在高架桥上费力地爬上围墙,小心翼翼地钻到下面的孔洞里,再一步三试探地跳下去,摔个大跟头,带着一身的灰尘缓缓地离去。
这就是现在的凯奇,他已经明白自己是个老骥,不会有千里之志了。
凯奇是真的老啦。
他的电影要么被人骂作烂片,要么上映后反响平平,偶尔的坏中尉还有些回光反照,更显凯奇境遇的尴尬。
这部电影竟然在2009年就已经完成制作,一直扭扭捏捏,左顾右盼,如同一个不自信的面试者在犹豫了两年后才以最低调的DVD方式与观众见面。
作为曾经的奥斯卡影帝,凯奇竟然如此落魄,估计他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如同电影中的男主一样,当妻子遇到灾难上,面对着主动找上门来的帮助,内心倍受煎熬,既想往前一步,又怕步入地狱。
那种选择的犹豫,我想凯奇总会想到自己的现实吧。
电影不是一部好电影,勉勉强强达到了美剧的标准,如同今天的凯奇大叔,经济状况的不如意,接拍起电影来也不太在乎什么标准,只要能够帮自己度过难关,被人骂两句又有什么呢。
这就是老了的凯奇,他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如同落魄的英雄躲在乡下不知名的酒馆里遭受他人的奚落,除了默默地酌着廉价的兑水酒,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凯奇没法反驳,他的演技确实还在,但精光早已不存。
就像这部电影,偶尔还有些闪光点,但很快又陷入到平庸之中,继续着没有光彩的前行,一如凯奇的命运。
他是当年的虎王,现在老来落入平阳,难免自弃与被欺。
凯奇,真的老了。
之前看簡介噠時候祇注意我們噠Mr. Cage叻。
沒有看到一月姐啊!
還是很漂亮!
另一個驚喜是大壞蛋Percy From Nikita!
真沒想到!
我還以為他要演一個好人呢。
結果有事一個壞組織噠老大。
這跟Division有甚麼區別嘛。
Division一開始也是好噠。
結果慢慢慢慢變壞叻。
哈哈哈。
這兩個組織根本就是一個組織嘛。
開個玩笑。
Mr. Cage真噠老叻。
跑起來都有點兒費勁叻。
不過這劇情還可以。
比之前他接噠戲好點兒有限。
看在他要還債噠份兒上就支持一把啦!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兔子急了会咬人”。
用以警告做坏事或者准备做坏事的人不要欺人太甚,以防被伤害的人会做出超出他们想象的报复行为。
作家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警告人类“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我的理解就是人首先是作为动物存在然后才是人,兽性是天生的,人性是后天的。
如果人失去了兽性也就失去了作为动物存在的前提,做人就更谈不上了。
所以说人人皆有兽性,至于是不是人人皆有人性就不太好说了。
影片《寻求正义》由罗杰•唐纳森执导,尼古拉斯•凯奇主演。
影片讲述美国新奥尔良市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威尔(凯奇饰)与爱妻(詹纽瑞•琼斯饰)一直过着甜蜜的二人生活,他们与世无争胸无大志,是美国社会中极普通的一对夫妻。
结婚周年庆后的某一天,威尔的妻子回家途中被一劫匪抢劫殴打并强暴,祸从天降如晴天霹雳,看着爱妻被殴变形的面孔威尔悲愤欲绝。
这时一个神秘的复仇组织找到他,声称可以帮忙料理掉伤害他妻子的凶手,代价只是将来威尔在他们需要帮忙时协助他们做一些小事。
为使妻子不再受到伤害威尔最终决定答应他们的要求,作为回报他也尽力帮组织完成一些“小事”。
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威尔一步步陷入为他设计好的圈套。
实际上组织是由美国司法机关中的激进分子构建,他们不相信现行法律制度只崇尚以暴制暴,通过控制像威尔这样一些人杀死他们认为该死的人,名为“铲除城市垃圾”。
善良的威尔不愿成为杀人工具,同时也不认可组织的做法。
为摆脱组织的控制,威尔将历尽千辛万苦搜集的组织犯罪证据交给最高司法当局的探员,结果却又有了惊人发现。
影片中有一句类似中国俗语的暗语,叫做饥饿的兔子会跳跃,简称“饿兔跳”。
但与中国人理解不同的是他们用饥饿代表人性,兔子代表理性,跳跃代表正义。
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威尔的遭遇发生在中国,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任何人的第一反应都不会拒绝“组织”的帮助且不会有任何道德良心的负担。
因为我们民族是一个信奉“杀父夺妻不共戴天”的民族,牺牲生命都不足惧何惧法律的制裁,可见这种组织如果在中国出现生命力一定异常强大。
但也非常可怕,毕竟这是一种缺乏监管的力量,很容易被滥用而失去原有的正义内涵。
这也是威尔最终反对这种做法的原因。
但在个案上我们仍会因为同情弱者而在情感上支持“组织”的做法,我想这可能也是本片迟迟未能公开发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影片2009年就已拍摄完成,由于选材和档期等多种原因直到2011年才与观众见面。
有人因此断言这会是凯奇的又一烂片。
我不知道这些人的标准是什么,但我坚决反对将一切非NO.1的影片统统划入烂片的行列,这是极不负责任且十分弱智的分类方法。
本片中凯奇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精湛,敬业态度丝毫没有让影迷失望。
你可以看到威尔与爱妻的恩爱缠绵,在爱妻遇袭后,威尔的悲愤与无助,获知组织可以帮忙时的迟疑纠结。
凯奇真是越老越有味道。
为逃避组织追杀,威尔从10米高的桥墩上跳下跌跌撞撞跑过高速公路摔倒在护网上,想想老哥也快50的人了如此玩命真替他捏把汗。
影片故事情节悬疑惊悚,开放式的结局给了我们续集的期待。
希望续集中凯奇可以加入组织并成为真正的复仇天使,至少比蜘蛛侠蝙蝠侠更靠谱些。
传言凯奇债务缠身面临破产,为还债拼命拍片赚钱,好友约翰尼德普承诺将协助凯奇还钱,说明其圈内人缘奇佳。
凯奇接受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邀请,担任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亲善大使以来,多方奔走,出资出力,由于成绩突出于2009年12月获颁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凯奇表示,他的身份是“一盏聚光灯照亮全世界每一个需要正义的地方”。
同年拍摄的本片《寻求正义》应是凯奇这种意思表示的最佳诠释。
凯奇是这种类型的演员,当你对他期望颇高时,他结结实实地扔给你一部大滥片,收下高额片酬扬长而去;而当你百无聊赖拿他的影片解闷时,他又在心灵深处狠狠地刺痛你一下。
作为一名小市民,遇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不公的事情。
大多数人只能发发牢骚骂骂娘。
电影中,will的妻子给强奸了。
警方未能找到犯人。
而一个替天行道的组织却帮助他解决了强奸犯。
出于交易原则,will必须帮他们完成一些任务,随着对方的一步步逼近,will决定反抗,最后解救了妻子解决了小组的家伙(组织的人一直未出现)。
故事可以说很大路。
坏人死了。
好人清白了。
故事的结局有点悬,故事里死的只是小组的人,组织一点都没有出现过。
看完电影没有为will清白而感到打出一口气,换来的是一种不安。
will并没有离开组织,组织就在身边。
看完电影看看天朝,每天都有一些不公的事情在发生,遇到这些事情,有多少人是希望有个这样的组织出现,帮我们解决一些现实法律不能或者不去帮我们解决的人或事呢??
任何时代出现的任何组织都有他的时代意义。
假如will的城市警察能给力,替天行道的组织就不会出现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差,起码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说还是及格的。
怎么说也算是尼古拉斯凯奇近年烂片中很有起色的一部
人一有了凌驾于他人的特权,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正义、道德和公正。那是他的,不是大家的。
女猪脚人物设置的明显前后矛盾啊,连我这个外行都能看出来
What the fuck!竟然有人说凯奇转性了不拍烂片了……这片要不是有盖伊老子给负分!
凯奇啊这电影哪里惊悚了?
一群神经病和两个准神经病的斗智斗勇。最后是要有多讽刺呀!所有人都是 the hungry rabbit jump。。。。。。。。。。。。。。
算是凯奇最近比较好的电影了。
January Jones,she‘s soooooo sexy! She is really an american angel! I am crazy about her.我在《真爱至上》里一眼就看中她了!但是这个电影嘛……比凯奇最近的N部神秘主义烂片好看多了。情节上还算能说的过去,节奏不温不火,高潮不算很迭
这一部最起码编剧还行
讲了一个惊悚的故事,凯奇正常水平发挥
凯奇大叔真是越来越残了,本片在近几年他的烂片中算质量上佳的。。。不过还是有点阴谋论和个人英雄主义。
饿兔跳
这是凯叔连续第几部烂片了?
老套的悬疑剧~刚开始还以为是文艺片……
除了片头和片尾两段精彩,慨叹我的个凯奇大叔啊,满心期待的好片在哪
太小儿科了,没啥深度。。。烂
大傻片……
凯奇难得的好片,本来以为20分钟就完事儿了,结果居然看完了~那废弃商场尊不错!最后证明给女人一把枪绝对没错儿!
看来新奥尔良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