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剧情一般般,虽然大咖云集,冲着李心洁来的,但戏份少得可怜,睇见郭富城有时都觉得想笑,不是话某演技,其实都过得去,最后面想杀死郑伊健的时候见到女主时就有点搞笑了,太容易骗了吧。
这部片评分竟然有6.5分,虽然不是很高,但昨日看的《A-1头条》评分才6分,剧情人物不论在什么方面都好过三岔路口。
真不知评分系点样评的,睇尼部片有点浪费时间咯.。。。
阿定这个角色某什么代入感,感觉好扮野。。。。
人物性格某够饱满,和杀手吴彦祖之间的感情线都牵强得过头。
哎,真系一部无语的电影,不愧6.5分,不可以再高了。
如果三岔口都有6.5,《A-1头条》某可能少过6.5啦,在我睇来应该都有7分上下。
陈木胜现在有点名气了,连我都知道这个导演的名字了。
《双雄》我是在长途汽车上看的,模糊的很,不好说,《新警察故事》媒体宣传得过火,我却并不觉得好看,成龙并不适合演文戏。
但是这两部戏里都看得出来,陈木胜是很看重文戏的,他希望他的故事里的人物都有血脉,都是脆弱的人,又是能够得到解救的人。
两部片子,《双雄》肯定难懂一些,而《新警察故事》就太简单了。
而到了《三岔口》就是站在这两部片子中间了,我是说它能看着热闹,又能说明点什么,看着的热闹是导演虽然看重文戏,但是武戏的几个场面都拍得非常有特色。
一个是郭富城和吴彦祖在高速公路上的追逐,这一场,很真实,没有用太多的特技和花招,车子都没有放慢速度,两个人在公路两侧奔跑,吴彦祖边跑边笑,最后一直追到集贸市场里,这一段时候,就好象是演的武侠片里的感觉,集贸市场里那么多人,那么多声音,但是经过处理,所有的声音都好象是一层层地出来,放大在郭富城的耳边,最后听到了沉重的呼吸声,奔路过后的或者紧张的呼吸声,然后目光集中在已经隐匿下来的吴彦祖身上,只是在他发现吴的那一瞬间,吴的枪却对准了身边的无辜的人。
一切都很静,在繁华杂乱的地方的波涛暗涌,接下来的打斗又有新意,连塑料袋也成了道具。
另一场是最后的武戏,时间很长,雨夜里,从配角落到主角身上,细钢丝绳的凶手,勒得人喘不过气的钢丝绳,但是背景的音乐却是女声,仿佛是圣母玛丽亚的声音,俯身看世人的痛苦,怎么会有这样多的痛苦呢?
陈木胜说,有的人去看电影是为了什么都不想,这部电影是为了在看电影的时候,想点什么的人拍的。
这个故事,不是警匪片,不是为了描写正义战胜邪恶而拍的,不是为了一个大团园的结局。
因此,影片从始到终都没有出现一个巨奸巨邪的人,所有的人,都是在他们生活中被截取的那一段里,看着人生,痛苦地生活。
真正巨奸的人没有露面,就好象是命运,我们其实从来看不见命运的脸。
所以在电影里,貌似布下的线索,想让你追疑的各种凶手,最后好象都变成了混沌生活中的背景,无解的背景。
比如为什么不让吴彦祖回来,又是谁想杀他,比如杀死了罗嘉良的儿子的人到底是谁?
谁走漏了在机场的风声,是警局的内奸吗?
仅仅是重心都放在人物,在正义和邪恶中失衡的人物所要选择的路而拍,这样的结局从他们三个人所表达的出路,可能是吴彦祖——死亡,郑伊建——服法,郭富城——放下,和相信(因为他在影片最后说,总有一些人物是可以找到的。
导演想表达的只是每个人都会站在选择的路口上,借助京剧的剧名,也是表现这些选择都是黑暗之中,而导演所认为的三个人都是有病之人。
我最喜欢的是吴彦祖,就从他说起吧。
吴彦祖在我的感觉中,是比较会演戏的人,是因为光从外表上,他还是他,可是他在处理一些细节上又能演出不同的东西,比如在《三岔口》和《新警察故事》里,他演的都是被编剧和导演同情的坏人形象,说同情是因为这个人物都在善恶之间挣扎过,但是仍然还是不同。
在新警察故事里,吴彦祖侧重演的是凶残,憎恶,而在三岔口里,他演的却不同,他用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来解说他演的人物,因此会有笑,他有好几个地方都在笑,比如接到宁静的短消息,“不要回来。
”比如杀死了控方证人,比如被郭富城奔跑的时候,比如上了郭富城的车的时候,但是印衬他的笑的,他会在很多地方沉下来,比如他用枪杀蟑螂,比如在和郭富城说,你女朋友要我告诉你,她死了。
另一种是表现杀手的惶恐,有一些小细节,“不关我的事,真的不关我的事。
”那个在他面前出现的端盘子的惶恐不安的反复念着这话的女生然后被击倒,你不能说他残忍,是因为被杀者的手上,也拿着一把枪。
很象古龙的武侠小说里的情节。
判断对方的不是语言和肢体,就是他的杀气,吴的表情就是一种放松和缓了一口气,还有一种隐忍的惶恐。
这样的惶恐在他杀死吴的女朋友时也能看到,只到最后一刻就是和宁静一起平静地躺在海天之中,镜头拉远了,我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但我想不会是惶恐,也许他脸上带着的笑,只在他觉得危险的时候,在他觉得他可能会被结束的时候。
他应该来说是严重地对自己的人生的怀疑,他还对郭提过,他想做一个好人,一个警察,也许他也想对那个认为警察不好当的人说,其实杀手也不好当。
他在说的时候,笑的样子,好象选择杀手或者警察都象扮家家一样的好玩,可以自由选择。
我觉得他在进入角色的时候,似乎有时连自己的呼吸和行走的姿态都改变了一样。
做为杀手,他演得不差,虽然我仍然觉得,他演得还是差了那么一些能重镑出击出来的东西,也许是因为细节处理的太多了。
另一个是感情戏的太过于削弱,这是和宁静分不开的,如果说我给吴的表演打七十分,宁静的表演我只给六十分。
互相的打斗在《看电影》杂志里,放出来的吴彦祖的照片最多,而且均有所裸露,不知道是编辑(应该是男性)认为此举更吸引女影迷,还是他真的也认为吴彦祖此举更有魅力。
宁静的光头也很显眼,但实际上在影片里,她很多时候是戴着假发。
吴自己觉得和她演的戏,很过瘾,从外表来看是这样,主要是海报上看是这样,但海报是静态的,电影才是动态的。
有场戏是她和吴彦祖的,她打吴彦祖,“你为什么要回来,为什么要回来。
”她不想他回来,可是她的台词念得没有力度,软得象撒娇,不象一个黑道里的女人,这个角色,她演得绝对不会超过刘嘉玲。
在她说这段台词的时候,明显地,是一个内心激情,外表很冷的女人的真情流露,其实她还是在意她面前的这个男人的,但觉得宁静演得不够,专业,但不够,女人演戏,如果还感觉自己站在舞台上,会比男人更容易看得出来,她可能想得是她这样的姿态美不美,这时的头发会不会掉下来,若不出错就没有疯狂,这戏拍的时候,若能把她头上的假发打下来了,可能效果又不一样,看到这段的时候,影场里也有人笑,可见没达到打动人的效果。
又觉得应该有些细节,吴在说那句台词,孙哥哥,我认识他,还认识他女朋友,吴没有杀一个他认识的女人的男人,作为宁静这样一个应该阅历丰富的女人,如果在意,是不是会表露什么呢?
一个眼神就够,而宁在这里面,多数就是一种走台。
被吴彦祖的枪指着,她的眼神应该有什么呢?
疯狂加上恨吧?
所以加起来还是不够。
另一个人物李心洁比她就要能在眼神里读出语言,在看着自己的老公和人接洽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是整个人物是忧郁的。
她要被吴彦祖杀的时候,带着血的恐怖。
呼吸,沉重的,最后一次的呼吸。
如果要说明三岔口是人们站在黑暗之中的选择,那么最后的远离是什么呢?
是什么让他们远离了呢?
嗯,黑暗只能远离吧,黑暗毕竟总是在的。
良知又怎么能保证一定是通往光明的钥匙呢?
郭富城演的人一直有自杀的倾向,他持续寻找失踪的女友十年,郭富城自己说那是演戏呀,现实里怎么会有人这样,其实我觉得也是,所以只当是看电影,不过我觉得郭富城演的很好,其实他也不是没有演戏的感觉的,原来他演过的天若有情,我觉得都不错,他已经四十了。
两场自杀的戏都演得很好,放弃了,随波逐流,人浸在水里,浮华世界一场空,连眼睛都不想睁开了,车往下倒滑,撞上,再撞上,随便,随便。
到最后一场的雨中的戏,他对着李心洁喊,杀了他,杀了他,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
那时才觉得他有心结,不关于伦理,不关于法律,不想去维律,不想去有责任,只是一个人,站在纯然自私的角度,在说话,我有点动容,是这样的自私或者一直都有,只是不说,只是一直被隐藏着,最后成了心魔,人呀,或多或少,只怕都是有心魔的,再回头看,会一身冷汗,原来我们都是兽类。
郑伊健也演的好,说他演得好,是有突破,我一直看一直看,心里想,他可真是木头人呀,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可是看到最后,在雨中,他活了,他心里的魔活了,他就不再是木头的了。
有时候,我喜欢明知道失败也敢尝试的勇气,敢用人也是一种风度,我不觉得香港的所有电影只有无间道,也不相信,只有刘德华和梁朝伟能演戏,电影毕竟不是少数明星才能扯出来的大旗,就算是败给无间道(在某些作为影评人眼里),我还是觉得这片子虽败犹荣的。
2005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演员 : 郭富城(《三岔口》) 、最佳剪辑 俅志伟(HKSE)《三岔口》 、最佳摄影 潘耀明(《三岔口》) 。
可见,本片还是质量过硬的,就是剧情太复杂,要反复咀嚼才看得明明白白。
郭富城的演技的确有质的飞跃,表演很到位,获得最佳男主角名副其实。
心魔在路上想象你哭的模样,不为什么!
只是想知道,在你流泪的时候我应该是或许会是怎么样的。
我无法得到答案,看来我还是过不了“你”这一关,就像《三岔口》里的杀手曲一样。
影片《三岔口》的开头像极了香港传统的警匪片,雨夜被钢丝勒死的青年和被杀手狙击毙命的污点证人,不动声色的冷暴力和枪响车飞血溅交融在一起,观影人的神经随之而绷。
可接下来却是峰回路转,黑色和悬念缠绕,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过不了的“关”,心魔就在你的人生路口等待着你的自投罗网。
为人洗钱的黑帮头子饶天颂、拥有娇妻幼子的大律师杜厚生、十年不见女友的警员孙兆仁、不羁任性的杀手曲纷纷出现,互相交叉人生路,一时半会不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然而,几个生活轨迹各异的男人都有自己的心魔:女友素芳一夜失踪,十年寻觅未果的孙兆仁面临精神崩溃;法庭内战无不胜、法庭外家庭幸福的杜厚生不知所帮之人及所办之案的对错,良心与职业准则交战;黑帮头子饶天颂呼风唤雨之余不知道自己小儿子的死活,再加上“上家”逼其交帐,内心不知名的煎熬让其眼中血丝满布;还有一个身手了得放任不羁的杀手曲,居然对自己的经纪人阿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再加之对自己第一次“行动”中意外殒命女子的心怀愧疚,违反行规……所有的所有交织在一起,人人被自己内心的情感所左右,在宿命的安排之下直面自己的心魔。
有胜有负你喜我悲,天命各安。
电影就是这样,给你一个没有答案的“答案”,每个人都会从中看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赘述剧情已然没有意义,关键的是当你走出影院之时,还记得些什么,还记得自己想要的答案是什么吗?
是延续十年的男女之爱还是杀手爱上经纪人的故事?
是正义与法律交战的惨烈还是面对宿命时的无奈和无助?
没人会告诉你答案,答案已在你心中。
岔开的永远是不同命运,交汇的只会是相同的挣扎,就像两个原本不该相爱的人同时爱上了对方,交错的只会是各自对这份爱的挣扎,然后说着前世今生走到奈何桥的两端,挥手告别。
不同的际遇的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到最后却要到同一个出口接受命运的考验,成就一个路口之后又去寻找新的出口,又去面对一个个新生的心魔作一次又一次地抗争,然后接受成功和失败,完成命运的流转。
于是,你会说“早知今日,也得当初”;于是,我会说“再见就是为了不再相见”。
既然心魔随命运而生,那么我就见一个灭一个;既然见一个少一个,那么我就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男人和女人。
只要路在脚下,就会有大大小小的路口;只要有路口,就会有三岔路和十字路口;只要你想过,你就应该跨出现在说不上对错的那一步。
就像那个寻找女友的警察,就像那个爱上经纪人的杀手,不找就不知道答案,不爱怎么知道爱上是一条不归路呢!
反正心魔都在路上,敌不过心魔的终究是敌不过,就像那个到死也不知道儿子死活的黑帮老大,就像那个永远活在良心与法律争斗中的律师。
不用去计较,时间会告诉你发生了些什么,过了一个岔口还有别的岔口在等你,在路上,你就得面对心魔!
郭和吴一路速跑到菜市场,在纷纷乱乱的杂音里,能够识破他的伪装,凭的是与自己相差无几的喘息声,这一场酣斗,再加后面那场郭被吴逼驰公路,仅凭一张照片和一张信口,念着自己找了多年的女友,恍惚倒车,将伤心洒了南方一路,也还可看一个看似庞大的架构,却讲的有些支离破碎,就只有郭和吴这条线,几个回合之间,还算拼出了几寸火花,可以加多那个失踪女友和相似太太的情节,或者是关联,其余健罗之类都是有形无神,白费了这一套阵容
每个人都再寻找有的找刺激有的找儿子有的找女朋友有的找钱有的找正义但是最终还不是找死感叹一下郭富成老了吴彦祖好帅~
这部电影中埋藏了大量的暗线,很多人并未看出也没看懂。
首先第一个问题,胖子证人是谁雇凶杀的,是罗嘉良扮演的饶天颂,影片开头罗嘉良收到个健康枕头,结合宁静和郭富城电话内容陈医生介绍我来订购健康枕头推断,得到健康枕头就代表目标已经被除掉,是杀手给买凶者的暗示,由此得出是罗嘉良买凶吴彦祖杀胖子。
第二个问题,摄影师是谁杀死的。
是林雪扮演的侦探,摄影师死于枪伤,而郑伊健扮演的律师杜厚生擅长用钢丝勒死,杀人手法不同,况且律师只杀有罪之人。
侦探杀摄影师是为了摄影师拍摄的照片,用这些照片敲诈律师,来堵上欠下的高利贷。
影片中另一条暗线表明了杀死摄影师的是侦探,吴彦祖扮演的杀手将照片交给郭富城扮演的警察时说道:“杀死摄影师的家伙拿走了光盘,但是没有拿走硬盘,这家伙不懂电脑。
”而一个是大公司的高级律师,一个是前警察的落魄侦探,哪一个更有可能不会用电脑显而易见。
第三个问题,是谁杀死了侦探老牟。
是律师,老牟是死于勒死,后被弃尸抛于河中,这杀人手法与律师的杀人手法一致。
第四个问题,饶夏是谁杀的,影片中虽然律师承认了自己杀了饶夏,但是一个细节却交代了饶夏真正的死因,饶夏是死于意外!
我们来一点点细说饶夏的死因,饶夏身亡当晚与几名好友如往常在游艇上玩乐,这时一名狗仔记者悄悄藏于岸边偷拍饶夏,却不慎拍摄到郑伊健扮演的律师将毒品交给饶夏的照片,律师将毒品交给饶夏后便离开此地,饶夏与同伴游玩中跳入海中,随后溺毙身亡。
电影中关于饶夏死亡有一段水中拍摄,水面一开始是平静的,饶夏跳下来以后水面剧烈摇晃,随后水面慢慢平稳,能听到饶夏和朋友的两段对话。
第一句,朋友:怎么样,死了没。
饶夏: 没死,我死不了。
从语气中可以听出这时候饶夏语气平稳带着调侃。
第二句,朋友:喝啤酒吧。
饶夏:你是不是玩我。
这时能听出要下语气急促,带着些紧张感。
同时能看到朋友盯着海面几秒后向船尾走去,这时水面彻底平静了下来,代表饶夏已经死了。
从这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饶夏消失前一直在朋友的注视下,若是有人接近一定会被朋友看到。
第二,如果饶夏被抓也会呼救,如果被钢丝勒住脖子也会大力拍打水面,但是并没有。
第三,饶夏当晚嗑了药,然后才跳进海中,并且在被朋友用啤酒浇后失踪。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排除他杀并且推断出饶夏的死因,因为并没有溺水的呼救,所以饶夏应该是嗑药后跳入夜晚冰冷的海水中,情绪激动下,导致突发的心脏疾病,随后沉入水中溺毙身亡。
用福尔摩斯的话说,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那个无论多么不可思议那都是真相。
那么饶夏的尸体去了哪里呢,很有可能是被水下的洋流卷走了。
镜头给出的水下视角并不是凶手的视角,而是隐晦的描写饶夏的死因,如果直接描写是溺毙就少了很多悬疑的成分。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还是觉得这是律师杀的,那么我们详细的分析下律师的杀人手法和心理动机。
律师常年替有罪之人辩护,并帮助他们逃脱法律的惩罚,他见识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面也见识到了警察的无能。
长期以来的压力让律师夜不能寐,影片中有一段律师靠坐在床头与老婆的对话,老婆劝他改做民事案件,少赚一点也没事,同时也知道律师欠着外债并且睡眠问题不好,律师的话还印证了律师知道自己的当事人都是有罪的,律师被程序正义和事实正义所折磨。
长此以往律师产生了亲手除掉这些社会败类的念头,但是影片中的两起律师所犯的案子起点却不同,杀强奸犯是为了所谓的伸张正义,所以将其悬尸街头,不做任何掩饰。
杀侦探是因为被威胁无奈之下杀人灭口,所以抛尸河中毁尸灭迹。
那么侦探威胁了律师什么呢,杀手交给警察的照片清楚的拍到了,毒品!
律师买毒品给饶夏,涉及了贩毒,一旦曝光律师将家破人亡,自己也会有牢狱之灾,律师为了不让这件事被曝光所以情急之下杀了侦探。
所以摄影师并没拍到律师杀饶夏,而是拍到二人的毒品交易。
所以综上所述,律师如果真的杀了饶夏,应该效仿第一个强奸犯的案子,将尸体吊在船上或者码头上,起到昭告天下的作用,而不是向第三起案子侦探的案子一样抛尸隐藏自己的罪证,因为这样与律师的犯罪心理,犯罪手法不符。
那么律师为什么要承认杀了饶夏呢,为了气死饶天颂,并且在律师心中杀了饶夏也算替天行道,而且他还靠这个害死了饶天颂,证据就是影片中律师听到饶夏失踪的诧异和影片最后那个路人警察和郭富城的对话,关于饶夏的事律师没说,因为不是他干的,他也不知道尸体去哪了。
第五个问题,素芳。
关于素芳的身世电影中并未做过多描述,但是一些暗线似乎是交代了素芳的身世,素芳,就是何定!!!
影片中宁静扮演的何定与郭富城扮演的警察除了一通电话外没有交集,但是影片两处重要场景中提及了郭,从这里可以看出何定的真实身份。
影片26:30秒吴彦祖射杀蟑螂的地方,杀手吴彦祖提到差点杀了那个警察,并且说自己认得那个警察,他是警训里的孙哥哥,同时看向了宁静,一直沉默的宁静问了一句这跟你有关系吗,这时请注意镜子中的宁静和吴彦祖两个人反映,吴彦祖听到宁静的话,目光游离了一下,同时拿着啤酒的右手向宁静的方向抬了一下,说道,我认识她女朋友。
宁静听到这句话扭过头陷入沉思,然后就是两人一段久久的沉默。
第一遍看觉得吴彦祖说的是自己杀了素芳的意思,然而反复观看后这些小细节却串联了起来。
这段戏一共有两处停顿,第一处是宁静问这跟你有关系吗,然后四目相对,陷入短暂的沉默。
吴彦祖目光游离了一下,然后微微抬手说我认识她女朋友,注意这里,吴彦祖这里抬手并不是要喝酒,那这个抬手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向面前的人也就是宁静,联系吴彦祖的话语,也就是在说宁静就是郭富城的女朋友,何定就是素芳。
随后吴彦祖注视着宁静,宁静听到吴彦祖的话扭过头不停用手摸着大光头。
吴彦祖也看向另一边并在次抬起手喝了口啤酒。
两人陷入第二段沉默。
这里表明了什么呢,有两点不合理。
第一,宁静听到我认识她女朋友这句话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应该是什么反应呢,应该是追问吴彦祖和郭富城女朋友的关系吧,或者调侃一句吧。
然而宁静是什么反应呢,先是僵了一下,然后扭过头,随后低下头陷入沉思,手部动作明显是焦虑的反应。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宁静认识素芳或者说宁静就是素芳,没有继续追问吴彦祖是因为她已经知道了答案。
而第二点不合理是吴彦祖,他从说完那句意有所指的话就没再看宁静,这里光线照在吴彦祖的脸上一半亮一半阴暗,吴彦祖的目光盯向地上的死蟑螂陷入沉思。
这里吴彦祖的反应有些奇怪,正常来说应该找话题继续聊下去,至少也是看看身边女人的反应,然而吴彦祖却陷入沉思,说明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点到身边人的痛处了。
影片另一处重要的地方就是宁静和郭富城通电话的时候表情,一开始的面无表情,到听到郭富城的话后扬起一丝微笑在到面无表情。
这里有一点不合理的地方,为何宁静听到郭富城的话后说打错了,宁静那一丝笑代表了什么。
郭富城说喂的时候宁静并没有听出这个10年未见的男友的声音,而随后当郭富城说出陈医生介绍我来订购健康枕头的时候宁静立刻认出了郭富城的声音,所以才会说你打错了,否则在暗语正确的情况下宁静如何知道对方并不是客户。
听到久违的心爱的人声音自然面露微笑,只是想到某些事和自己已经改变的容貌无法与郭富城相认。
说何定就是素芳也可以从吴彦祖的行为上来推测,吴彦祖的行动完全不符合一个杀手该有的作风,他为何不杀郭富城,为何调查饶夏的死因,为何将摄影师拍摄的证据交给郭富城,仅仅只是因为他杀了素芳?
这说法有些站不住脚,不如说他是在和郭富城竞争,竞争一个女人的心,他要证明自己比郭更强以得到某个他只能得到身体却得不到心的女人,也就是宁静扮演的何定。
所以在机场高速上他在瞄准镜中看到郭富城他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开枪,他先郭富城一步调查到摄影师,并且从电脑硬盘中成功的找到了关于律师的证据,他觉得他赢了郭富城,所以他在郭富城面前炫耀,将证据都扔到他面前,他向一只打败对手的骄傲的雄狮。
吴彦祖对郭富城说素芳已经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芳确实死了,过去的素芳死了,现在的素芳叫何定。
吴彦祖这番话一则是对10年前的事感到良心上的过意不去,对于自己伤害了素芳感到过意不去,另一则是希望郭富城忘了素芳,想让郭富城死心。
影片中还有一处疑点,26分处回忆的片段,吴彦祖见到了满街张贴海报的郭富城,他认出了海报中的人,但是他却一点没有惊慌,丝毫不像一个第一次杀人的人,甚至冷静的在远处注视郭富城。
而且事情隔了10年他还能从瞄准镜里一眼认出郭富城,仅仅只是因为十年前的街头一撇?
最后一段吴彦祖对素芳开枪的片段可以看出来两枪都打在了地上,如果打在身上疼痛必定引起身体的扭曲抽搐,然而素芳并没有,第一枪打在素芳身边,可以看到素芳的外套飘起,第二枪打的更远,打在二人中间的地上,地上激起的火星能证明这点。
比较有趣的是饰演素芳的李心洁和饰演何定的宁静,两人的长相某些地方还有些相似,所以综合以上线索我们可以推断,十年前吴彦祖无意中撞到了素芳,导致其面部多处创伤(影片最后镜头表明,吴彦祖是撞到素芳的头和面部,还有素芳倒在地上脸上都是伤口和鲜血。
)老外杀手命吴彦祖杀了素芳,吴彦祖却打了空枪,随后和老外将素芳带走,素芳被整了容变成现在何定的外貌,并且在这6、7年间可能被迫杀人或者卖淫什么的,导致她无法在与郭相认,在三年前以名叫何定的杀手经纪人的身份重新出现并被迫为杀手组织卖命。
最后一点,宁静和吴彦祖是谁杀的,杀手组织其他人杀的,吴彦祖勒索雇主破坏行规,被人买凶杀掉。
有一处是吴彦祖在船上被杀人追杀,吴彦祖回来后拿枪逼着宁静勒索雇主要300万。
最后的镜头有一个从宁静和吴彦祖左侧窗口观察二人的镜头,从二人身下血迹的多少和血液流经的方向推断,杀手是先击杀了吴在击杀的宁,理由是头部下血迹皆在头部右上方,且吴的血迹多于宁,二人身边均没有枪械,所以吴杀宁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由此推断杀手是远程击杀吴,后击杀宁,子弹贯穿二人脑部造成贯穿伤,这也是血迹在右的原因,从两声枪响前后有1-2秒的间隔,判断应该是使用的狙击枪,一枪毙命证明对方手法老道,是经验丰富的杀手。
另外说一点,影片最后宁静所说的两只豪猪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两只豪猪在路上相遇了两只豪猪都很寒冷,所以他们靠近了对方想用对方的体温来取暖。
可是每当他们靠近对方的时候两只豪猪身上的次就会刺到对方。
因为疼痛,所以两只豪猪只好又分开可是因为寒冷,迫使他们又一次的靠近。
就这样,在寒冷和疼痛下两只豪猪不断的靠近,又分开。
一直到他们找到了一个距离,可以取暖,而且又不会伤到对方。
看得我昏昏欲睡,情节拖沓,结局草率,不知道影片想表达什么主题。
导演喜欢搞一些小细节处理,雕虫小技,感觉是拍MTV出身。
《三岔口》也算香港上半年的一个大制作。
演员阵容不错,郭富城、郑伊健、吴彦祖、曾志伟、罗嘉良、李心洁、宁静…… 陈木胜导演,一看即知是动作片。
同时,也请不要期待感情戏。
此人出了名的在感情戏上没作为,想想《双雄》。
《三岔口》也差不多,动作不错,感情平乏。
名为《三岔口》,却与京剧无关。
据讲是几个男人面对人生三岔口,牵强的说法。
故事并不复杂,无非是港产警匪片的惯常套路,好人像坏人,坏人像好人,外加一个似是而非的结局,如此而已。
以至于任出来以后大呼不好看,说,它要表达什么呢?
中年人精神压力大?
笑,哪那么复杂,精神问题不过是噱头。
动作片嘛,及不及格主要看动作场面,所以我觉得还不错啦,起码看完不会觉得太无聊。
演员的表现好过影片本身。
海报上三个男人头,郭富城是绝对主演。
我对伊并无兴趣,不过还是不能小看伊的号召力,我的一个女朋友就口口声声为了郭而要看片。
之前一直有传闻,郭富城不喜剧中扮相。
果然,一照面就是身沾血迹,胡子拉扎的颓废样。
女友失踪十年,不肯接受现实,性格怪异,与上司关系不佳,证人当面惨死,总之,不是什么光鲜角色。
导演说伊在片中的表演可以拿奖,本来以为不过是宣传伎俩,看完倒觉得评价也不算过分,真的还不错,满抢眼的表现。
知道女友死亡的那场戏。
十多年的小小期望终于落空,人瞬间崩溃,失去所有力量。
车顺坡面滑落,被人撞来撞去,人滑到在卡车下也不自觉。
唯一记挂的是嵌有女友照片的小小匙扣,狼狈地抓回,小心翼翼放在胸前口袋,不放心,再拿出来看,再放回,一颗心才仿佛归了位,大口大口用力呼吸。
突然想起《龙凤斗》里刘德华费劲心思演戏给郑秀文看,猜到和确实知道真的不一样。
郑伊健的角色是意料中,没有太多发挥,没惊喜,不过也OK。
李心洁依然瘦得惊人,但,往往小小身体中蕴藏的力量不可估量,于是也就有了最后一场救人戏。
任说,她反应未免太快,不像真的。
哼,大男子主义。
永远不要小瞧一个女人救心爱男人时的决心和爆发力。
曾志伟,一部戏有他永远多几分看点。
起码,有他在的戏总差不到哪儿去。
宁静比《借兵》里优不少,那真是部烂戏。
吴彦祖的戏开头看很奇怪,最后的最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
有些故弄玄虚的味道,然,还是喜欢编剧时空交错的创意。
再有,要重点说的是,吴同学真TMD帅,这也是我立定心意看片的大原因。
邪佞聪明,不可一世,放荡不羁,加上一张英俊面庞,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帅。
光是看他,已然值回票价。
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只有6.5,这是个不及格的分数,而且电影里并没有我喜欢的的演员和导演,如果不是因为郭富城凭借这部电影获得金马奖,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看到这部电影。
《三岔口》的剧情还可以,简单易懂,没有过于严重的剧情bug,郭富城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爆表,成功的诠释了一个颓废爱哭的警察,感谢金马奖,我才可以欣赏到这么精彩的表演。
这部电影居然只有6.5,感觉豆瓣的评分并不是很靠谱啊。
李心洁的这个角色毁了这个电影,编剧简直是坑爹呢
再也不许在斜坡上放刹车,试着玩也不行.再痛苦,也要爱惜自己.
喜欢祖,郭就凭这个得影帝?太扯了
演的超级棒的一部电影,有情节,时代背景,真心不错!好看!
1.配乐不错,结局不错,整体一般;2.话说女主角怎么找到停车场去的? 3.宁静的光头形象真难看,竟然能跟阿祖走在一起,尼玛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结局我接受不能啊。。。
岸西出品, 必属烂片
郭富城演的的确很用心,也很用力
有点寓意;六套又看了一遍,感觉不同了,之前看过的也没了啥记忆--1/10/2018
有本事就不一定要守规矩,遭遇三岔口时必须要改变方向,而十字路口时则不然。活着只是为了一个幻灭的理由,最执着也是最可怜的。
二刷,2.5分,片头花字吓人。郭富城与吴彦祖在马路上的追击战很精彩。长得和自己十年前失踪的女朋友很像的女人现在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郭只能躲在角落默默注视、窝在车里吃汉堡那里表演很细腻,配合着音乐让观众心里更是心酸。律师老婆为了搏得郭的同情装素芳那里太可恶,为了救丈夫推开郭的一霎,郭终于接受了她不是素芳的事实。但郭最终没有相信吴彦祖说的素芳已死的消息,而是带着继续找寻素芳的信念活下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吴没有对郭下狠手反而帮助他。郭和才叔的cp感不错。
我还满喜欢这部片子亚,导演的确很一般,演员表演要好过电影本身许多。第一次觉得郑伊健其实长得不错,他淡色的眼珠,简单的脸,最后快死那会儿非常美。还有就是没有出现我最痛恨的失忆。
故事其实不错,但导演却在“三岔口”迷了路...几条线的关联性并不是很强,最后强行交汇,作为观众根本无法从细节把握剧情整体脉络!
电影似乎试图讲述面临人生中三岔口时所作的抉择和因而获得的后果,可是感觉只是讲了开始和结局,中间很少有切合主题的情节,本意是好的,可是力不从心,给人的感觉不伦不类。
生硬的片。剧情想表达却不深入和细腻而生硬,演员郑伊健太松,郭富城又太紧的生硬。之前看完几乎完全没有印象没有亮点。
完全不知道情节在说些什么 感觉三个男主互不搭界也毫无逻辑…动作悬疑想要➕温情感人 也是有点牵强…唯一觉得郭的几段哭戏还蛮好 雨里被李心洁推开的镜头 真的笑喷出戏…
一些小細節的安插十分到位
结局曲和定怎样了?我认为是被幕后的大老杀掉了。船上有杀手,清楚的听到开了两枪。
看到前20分钟我就全猜出来了。。郭富城你可真是票房毒药
孙哥哥真痴情啊,精神都快出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