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
El Conde,Le Comte,吸血伯爵
导演:帕布罗·拉雷恩
主演:杰米·瓦德尔,格洛利亚·蒙奇梅尔,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葆拉·卢辛格,斯特拉·古奈特,卡塔琳娜·古埃拉,安帕罗·诺格拉,安东尼娅·塞赫尔斯,马尔西亚·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伯爵》是一部黑色喜剧/恐怖片,以智利近代历史为灵感,构想了一个平行宇宙。影片将世界法西斯主义的象征奥古斯图·皮诺切特描绘成一个吸血鬼,住在非洲大陆寒冷南端的一座废墟宅邸里,依靠对邪恶的欲望来维持生存。活了二百五十年后,皮诺切特决定不再吸血,放弃永生的特权。他再也无法忍受世人称他为小偷。尽管他的家庭令人失望且热衷..详细 >
《圣女贞德起飞记》
三星半,对历史的审视配上一个吸血鬼的外壳确实新颖,始终对那片土地的深爱,片中修女首次飞向天空可以说是年度片段了!高光时刻,对权力与金钱的贪婪是人类都无法避开的难题。
很南美,很魔幻现实,很黑色幽默,独裁者与吸血鬼比喻,概括解构了智利以及可能其他所有文化的革命史:右翼不生产独裁,他们只是欲望的搬运工
拉雷恩被《罗马》拉到阴沟里了吧?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想到《罗马》。拉美文艺自成体系,实在没必要媚俗、伪装、矫饰。
当圣地亚哥不再下雨,智利会为皮诺切特哭泣吗?发现导演前作《第一夫人》和《斯宾塞》我都很不喜欢。拉美出身的他显然更偏爱拉美历史,但将皮诺切特和撒切尔设定为法革时期至今的母子吸血鬼并不是什么多特别的类比或联想,新自由主义独裁资本家的吸血鬼本质早已昭然若揭,即使不闻马列主义也能看出来。但本片也没有站在马列立场上进行叙事,甚至只是把智利历史当做背景板,这或许无可厚非,但影片的混乱也就这样出现了:我们看着作为《伯爵》的皮诺切特变成《德古拉》,进行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继承之战》,而《圣女贞德》一样的修女却只是想要借势复苏原教旨主义。本片唯一有趣的点在于皮诺切特一心求死,看来现代的右翼独裁者也无法忍受后现代乏味无聊的人生琐事。然而这一点在《希特勒回来了》中并不是挂碍,甚至是威权崇拜情绪的助推。
演撒切尔的演员在上一部《斯宾塞》里演的是伊丽莎白女王
一部作者意识强到甚至有点要溢出来的电影,没有非常明显的喜剧包袱,但黑暗、幽深、晦涩、辛辣的政治讽喻相当精彩。
戏谑历史重构历史,独裁者都是吸血鬼
脑洞有点大
顶着「威尼斯最佳剧本奖」的光环,实则为刻意拘泥于形式的平庸剧作;拥有「魔幻现实主义」背景却缺乏犀利的实质性表达,对飙佐杜洛夫斯基的每一部「智利史诗」差的都不止一星半点。贫瘠的想象力无法用看似高级的文本拯救,恰如嗜血的魔鬼终究亦难逃脱狂热贪婪的历史束缚;无趣的历史虚无中夹带着对现实主义的肤浅解构,讽刺与比喻全然让人一眼看穿不够高级。口碑不要想了,7分保不住!不过以我们的角度看来,也算得上是在感同身受中聊以自慰罢了。
拉雷恩属于真正的懦夫,你这么正义,敢拍慈父导师哪怕是波波吗
5.5分左右。要做出诙谐感,却又没有幽默感,有一点点伍迪艾伦的琐碎,可是太无聊了。
论当今文艺影坛炸子鸡中要找出一个懂drama和有场面调度意识的non-hack有多难
乐晕了,我怎么怀疑皮诺切特吸血鬼没有继续待在智利,而是飞向了更远的国度,比如俄罗斯啊、泰国啊、缅甸啊、伊朗啊、叙利亚啊、阿富汗啊。。。导演哪里找到这个酷似《圣女贞德蒙难记》的贞德的女演员的?
4-…脑洞略开的点子,颇有诗意的飞行画面……下层人被上层人诱导、贪婪粗浅,上层人自命清高、对下层人掠夺无度,突然的爱情让人误以为找到出口,虚伪的理想让打破阶层者命运多舛……也没有看出清晰的纲领,总之剧本挺逗的、拍得也很魔性…
没弄白小修女在折腾啥。。。
独裁者如同吸血鬼。
2.5星
最后拿女权来收汁?
4.0,一出政治寓言戏剧,编剧功力了得,摄影也很出色,演员都很对,推翻智利后的独裁者原来是个吸血鬼,也可以理解为吸血鬼家族的家庭悲剧,只是套在一个政治的背景下,前三分之二的女声旁白原来是英吉利的撒切尔夫人也是她的吸血鬼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