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想重温当年美剧过江龙里山姆警长英姿的心态走进戏院,结果挺让人失望的。
整部电影跟洪金宝的角色一样浑浑噩噩,有心无力。
动作场面过多的慢镜头炫酷不足,反而让人看得眼晕,杀人都用割颈,打架都是断骨拆脉,血腥暴力渲染过度,看得着实心惊。
没有血缘关系的爷孙情尚算感人,不过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小女孩其实很不讨喜吗?
整一个撒泼的小屁孩。
洪金宝人脉广阔,请了一班大咖来打酱油,还有刘德华一人分饰二角,可是卡士强大也弥补不了各种硬伤。
当年美剧过江龙里身材发福却身手敏捷的山姆警长,情怀,和青春的小鸟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我的特工爷爷》是动作片,但是带入了很多温情的元素,比如老丁和小女孩李春花的友谊,还有老丁对于往事的回忆,一个老兵往日的荣光和今日的自尊等等,这些温情和情怀在过去洪金宝的电影里是少有的,上了岁数,确实也有一个老爷子的样儿,他也把这种情怀带入了电一影中。
麦嘉、徐克、石天这些他的老伙计也在电一影中出现,惊喜,他们也是香港电一影曾经的荣光。
片尾字幕什么鬼?
哈哈,魅力客串,围观天团。。。
笑死宝宝了!
丁老头小时候自己也画过看着好想现场跟着画一下说下电影,影片中间略无聊,剧情发展走向基本可以猜得到,喜欢老丁跟孩子中间的温情,小孩子演的也挺好的。
洪金宝武术动作设计好棒,利落灵巧,那么大年纪了亲自上阵,点个赞!
最后好怕他没被打死而是被累死。
好多熟面孔友情客串,华仔好惨,翘那么早没想到,最后彭于晏东北话是亮点,总体来说还是值得去看的…
看片之前,其实并没有多少期待。
前面总体感觉叙事有点拖沓,许多可以用故事来推动的地方,偏要用旁白,设定中主角和其他角色的关联太弱,主角行为被动,故事难免松懈。
此外,洪金宝爷爷东北老特工感觉对应不太起来,难以入戏。
但是这部,是我今年唯一一部完整看完制作人员表以后,仍然不愿意离开的片子。
这个电影讲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而他们从来不会去电影的。
而观众如果不懂老人,是不会明白剧中为什么钥匙明明挂在胸前,却全忘了,然后去找铁丝捅门的。
也是不会懂为什么明明有录音笔,但是却怎么也学不会录音的。
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约小学二年级,我和外公的关系很好。
他带着我去爬山。
我那时在小城市,走到郊区就会有野山。
爬山并没有路,要经过许多荆棘。
我是孩子,脚步慢,而且怕扎。
外公大约50多岁,带着小孩子的我,爬到山顶,一路花了大约几个小时。
采几个路边的很小的野果,告诉我他们的名字,然后来到山顶的空地,就地坐下吃。
记得当时山顶风很大。
小时候的自己不懂天高地厚,也不知道礼貌,我说:要是有一天我带着我的外孙来到这里,外公的骨头都可以用来敲鼓了吧。
没想到的是,我外公一点没觉得被冒犯,反而哈哈哈大笑笑个不停。
那是当然啦,那我的骨头当然可以敲鼓了!
回到家里,他逢人便说这段故事,感觉他在说这话的时候,是为我而骄傲的,丝毫没有觉得冒犯。
我每次回家见到他,他都非常高兴的说起这段趣事,其实有时候我都快忘了,但每次他一提起,我也就记起来了。
后来,我就慢慢的长大了,去到了现在生活的城市,学习,毕业,工作,结婚。
外公也慢慢的老了,他得了电影中,主角患的AD(埃尔兹海默症,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一开始,他记不清一些简单的事情,常常记不得要吃什么饭,要干什么,但是我少有的几次回家,感觉他好像变化很小。
他每次依然会谈起小时候爬山的时候,骨头敲鼓的趣事。
他依然记得。
不同点,只是路上走的时候,身边需要跟着人了。
后来,各种原因,我隔了几年,才又终于回家。
妈妈说外公已经需要人来整日陪护照顾了。
他现在常常晚上睡不着,觉得有人在害他,觉得危险不安全,也都不认识了许多人。
见到他是在宴席上,他被许多人簇拥着,但是感觉眼睛有些无神。
我上前去,别人问他记不记得我是谁,他想了一会儿,说,我怎么会不记得他,我外孙我当然记得啊。
但是,让我有些意外的,这次,他没有再提起骨头敲鼓的事情了。
这些记忆都是片段的,他是共产党员,年轻的时候是国家的公务员,那个时候这个国家刚刚建立,他在一个县的农业局,上任的时候,没有车,他一个人挑着扁担,走了几十里路,去赴任。
其实,这个国家是他们那一代人建立的,但是现在却把一个相对好的结果,留给我们这代人乘凉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实在是……又想到一个片段,刚结婚的那年回去,外婆见到我们,她准备了红包,但是她没有准备其他的特别的礼物,于是她当即取下自己戴着的金耳环,放在红色的盒子里,硬是送给了我们。
想起给了我们那么多的老人,只能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老人,这个物质年代,许多尊敬老人的传统都没有了,老人们在许多地方都成为了实际上不受欢迎的人。
他们常常有口臭,卫生也不是很好,腿脚不灵便,听力也需要你大声说话才能听清,总是忘记事情,有的时候脾气如同小孩子。
该睡的时候睡不着,不想睡的时候,却有可能在椅子上坐着就睡着了。
当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么?
其实需要想想,人总是会变老的啊,如果我们老的那天,别人轻视我们,我们该怎么想呢?
影片虽然是功夫商业片,却有种平淡如水的日常感。
看到后面,才突然觉得洪金宝和小孙女之间的互动为什么用旁白反而比较好,因为整个故事,主角只是静静的经历,小女孩也好,黑帮火拼也好,主角都像极了老人这个群体的状态,他们想要做一些事情,只是自己却没了年轻时候的能力。
但是如同影片所歌颂的,他们身上的那份正气和良知,还有纯真的爱,造出了一种观众都想要去相信的奇迹。
最后,她回来了,我觉得那刻我比主角都要高兴。
之后他把一切都忘了,连女儿都忘了,但唯独记得她。
打戏非常好。
没有想到的好。
洪金宝一人撂倒所有人,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
片子前段节奏确实一般,但是后面准确的拉了回来。
片中刘德华被黑帮抓住,家门前挑脚筋那段极其真实,可以说是和现在某些电影的无病呻吟和故作紧张没有生活阅历的故事剧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徐克、石天和麦嘉三个人在阳光下让开位置给洪金宝,让人有种微笑的感慨。
或许这是一种老者的自嘲吧。
其实也多少有种香港电影落寞的叹息。
影片结束,眼里充满泪水,洪金宝宝刀未老,但就算字幕走完,我也不想要离开影院。
我想到好多人,兴趣盎然的说着骨头敲鼓的事情的外公,摘下耳环送给我的外婆,还有爷爷奶奶,老外婆……他们都老了给了我那么多的,渐渐老去的长辈们。
AD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因为如果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在将来都会一件一件忘记的话,人是会多么的难过。
何况这种病总是与衰老并行。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是啊,我感谢洪金宝,在这种题材下做出这样的片子。
这种片子的票房因为题材的限制,我实在难以想象会很好。
而且对于大量的观影观众,因为经历限制,也难以感同身受。
但是他做出了这个片,这是一个渐渐的老去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悲伤的,绝望的,连主角自己到最后都不记得的故事,但是主角因为爱和责任,选择了坦然的面对,有一种生命的宇宙的美感。
是啊,在黄昏的时候,那种秋叶之美。
豆瓣评分5.6。
我会怎么给分呢?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导演 7.5前半段节奏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但是故事整体很紧凑,细节也很可信 7表演:看到许多香港电影人的集体文艺范演出,且各路英雄客串,小女孩的表演极传神,洪金宝的卖力动作演出 8 黄昏的秋叶之美,给老年人群体(这可不是《一切都好》里面那个父亲的老年危机,这片讲述出来的真正痛苦和坦然的态度,让人感动) 9总评7.9分值得去看曾经和老人一起生活过的话,看起来会比较能够代入献给有勇敢和爱同在的那个特工爷爷的人物形象献给所有如同秋叶般静美的老去的人们我内心深处其实给这个片要再加0.5分
我并不想为《我的特工爷爷》买一份人情账。
我承认以洪金宝,成龙为代表的七小福香港动作片时代确实带给了我们很多快乐与珍贵的记忆。
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倚老卖老,用香港大哥大的名义肆意圈钱。
其实,我怀念的还是“孙子”时候的洪金宝,起码一招一式都扎扎实实。
特工爷爷宣传的噱头很足。
七小福再聚。
香港老大哥围观。
刘德华主演。
不免让而立之年的人怀念起那个以成龙,洪金宝,元彪为代表的喜剧动作电影时代。
那是一个时代的青春记忆。
那时候的七小福经常糗态百出,却能在关键时刻一招制敌。
他们不仅会打架,还会表演被打。
会用夸张的捂头捂屁股等动作逗的我们哈哈大笑。
一边在感叹武戏精彩的同时一边为他们用心制造动作包袱点赞。
特工爷爷显然没有做到他曾经做的那些。
我知道你会说,洪金宝老了。
可是人老心一定老么。
七小福再聚,实则全是路人,毫无武戏。
香港老大哥围观,实则与剧情毫无联系的东北话恶搞。
主演刘德华,实则是本片监制。
原来华仔不仅仅是来当演员的,这样一来给了华仔一个特别演出的名号,难免就不纯粹。
刘德华戏份顶多本片的三分之一,而且酱油意味十足。
好赌成性,胸无大志,更没有什么出色表现,直接被秒。
就像影片台词自己说的那样:除了发型帅点,好像一无是处。
洪金宝,你怎么也学会圈钱了呢。
关于剧作我曾经说过,只要武戏精彩,文戏不存在大bug,观众都会买单的。
可结果却是:武戏不够,文戏不深。
先说武戏,我计算了一下。
真正的武戏是从第68分钟开始的,82分钟结束的。
也就是说,一部99分钟时长的动作片,动作部分只占了14分钟。
而在这14分钟里,镜头基本靠晃,招数基本靠掰关节,到最后也没有出现一个大boss和主人公一对一大战一番。
几个满身纹身,进攻基本靠吓唬的外国人戏份被平均分掉,一个一个被大哥大击败就算武戏结束了。
对不起,我真的喊不出过瘾。
再说文戏,编剧功底实在不扎实。
房东朴仙女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喜欢洪金宝,而“爷爷和我”之间的情感真的看不出是因为什么而变得这么亲近。
刘德华饰演的混蛋爸爸因为死的时候说了一句放过我女儿,最终就成了好爸爸。
而通篇剧情基本靠旁白画外音,情绪基本靠音乐渲染。
仔细琢磨一下,发现哪个角色都没有戳入到我们心里去。
台词里只有一句“那老头简直就是功夫熊猫”让我笑了一声以外再无笑点。
泪点更是没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洪金宝自导自演,影片给了自己大量的特写镜头。
但表情除了空洞还是空洞。
主题根本谈不上情怀,最多算是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在85分钟的文戏里,场景零碎,换场频繁,凑时长的戏份数不胜数,从头到尾都无法将观众的情绪带入到剧情中去。
影院里吃爆米花,聊天,狗男女们接吻,单身狗玩手机的层出不穷。
好像大家都在等着看完最后一场打戏,赶紧回酒店大战。
洪金宝做武指,实至名归。
当导演,还是明显不够。
回看他上一部导的片子还是2003年执导的动作片《卧底威龙》在媒体艺术更新换代如此之快,人们审美情趣变化如此快速的今天,洪大哥明显跟不上社会的速度。
影片看完了只能感觉到导演力不从心,演员疲惫不堪。
影片除了老还是老,却老不出情怀,也老不出怀旧。
我们的洪大哥真的老了。
属于他的动作片时代还是过去了。
拍电影不是靠着年轻时打下的天地,等岁数到了爷爷辈时就肆意妄为。
而是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好脚下的路。
以后我更希望的是还是看到武指洪金宝,这样至少我们还能感受到一刀一枪上不乏思想的武打动作。
而不再希望看到导演洪金宝,那样只能让我感受到岁月不饶人。
国内大多数武校的教育方式都很落后,只重于传统的练,没有现代科学的教育方法跟进。
四、五岁的小孩子正处于骨骼发育阶段,教练根本不重视。
导致很多传武的孩子从小罗圈腿,腿不直溜。
人要是膝盖是弯的,上身的重量不会到脚,下压的力量全部给到膝盖,站立跑跳时间长了都会膝盖疼,年轻时无所谓,到老了问题就来了。
这部电影里,洪金宝罗圈腿特别明显,他年纪大了,又那么胖,会非常影响行动。
果然后来听说洪金宝做手术,坐轮椅,还要修养半年。
虽然媒体没有说具体做的什么手术,但是我猜应该是膝盖截骨术,这个术后肯定做轮椅,半年不能下地。
如今洪金宝养好伤了,出来活动,腿直溜多了。
所以,当家长的一定要注重小孩子的骨骼发育,尤其是膝盖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受用一生。
看了。
其实里面很多助演我都很喜欢,踩单车送快递的元华,调解纠纷的元秋,当警察的元彪,还有坐在木椅上晒太阳的三个老头(徐老、光头佬和那谁)。
看海报以为是动作片,看了大半部分觉得是文艺片,但在最后二十分钟又打了起来。
还是可以看的,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老头。
但前面铺叙地不够好,感觉前轻后重了,有点使人分裂。
叙事的方式也比较松弛,人物的交错也较为突兀。
世界哪有那么多的一见钟情,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无缘无故。
无巧不成书,你起码要让它巧得合情合理啊!
洪金宝的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很少,他不像成龙、李小龙和李连杰这样在功夫和容貌上极具个人特色,但是他的号召力是不容小觑的,这部电影他本来打算喊成龙大哥来客串的,大哥因家事缠身只能错过,最终喊阔别影坛多年的麦嘉和石天过来。
没想到麦嘉、徐克和石天演的爱唠嗑的老爷爷们成了《我的特工爷爷》中的怀旧高潮片段,正因为此片,洪金宝和他的新角色老丁成为我心中洪金宝最鲜明的角色。
话说老丁,我是怀着百感交集的情绪看完他的人生,他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年人晚年悲凉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养老问题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年轻人忙碌的生活节奏与对老人的照顾、陪伴有着很大的矛盾。
老丁曾是在战场上奋不顾身的英雄,如今因年纪的缘故他的记忆衰退许多,只有活泼机灵的小春花成为老丁生命的慰藉。
我们不愿输给时光,老丁又何尝不是,虽然他从身体和年纪上已大不如前,即使已是暮年,他从没有胆小怕事,哪怕寻找春花的路上没有一丁消息,沉默的老丁气吞山河也不在话下。
春花是老丁在生命这条长河里仅有的期待。
《我的特工爷爷》中看得出洪金宝的英雄悲凉的无声呐喊透过镜头瞬间感染了我。
成龙与著名主持人杨澜在访谈中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担忧着人类的衰老,羡慕李小龙英年早逝,在观众心中只留下英雄意气风发的模样而不是感慨英雄落寞、美人迟暮。
盖世无双的英雄也要念往事悠悠 。
年轻人啊,我们应及时勉励岁月不等人,时光短暂,它很浅,很浅,人的生命痕迹在岁月的星河中不过是一粒尘埃......花絮:我所知道的洪金宝=======================================================《康熙来了》里洪金宝担当嘉宾那会,著名主持人小s问他对其他功夫同仁的成就而言有什么想法,洪金宝以过来人的身份一脸严肃喊道自己从不嫉妒他人,他祝福他们的成功。
这样的内心很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断掉嗔恨心和嫉妒心。
这不只是一部武打戏,它让我哭着从影院出来。
我没想到一部武打戏,竟然会让我在影片播放30分钟后,被影片营造的氛围感染,让我为这个孤独的老人家深感同情。
这部片子对于90年后的人有可能会觉得无聊无趣,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老军人退休的故事。
可是对于我来说,这部片子却狠狠的敲醒我,告诉我父母已老,请陪他们到老。
一个退休的军人,患有短暂记忆老人痴呆症,因把孙女弄丢而不被女儿谅解,独孤的来到一个中俄边界的小镇,寂寞的生活着。
他新的记忆都无法记得,不记得自己昨天吃了什么,不记得隔壁爱慕他的包租婆叫什么名字,不记得每天坐在外面的三个老人家是谁,可是他却记得这邻居的小女孩。
小女孩陪他钓鱼,陪他吃雪糕,陪他做了原本应该是亲人做的事。
“特工爷爷肚腩肥肥软软的,可是心却是坚强的。
”他因为是特工,不善于表达,不知道如何打破他和自己女儿的代沟,孙女不见了,他得不到女儿的谅解,心里一直痛苦着。
他虽然坚强地活着,却一直带着内疚活着。
当他知道这次去找那个小女孩时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机会存活,他留了短信给他女儿,说了对不起。
当他受伤了,还是一步一步跟着那个黑帮大哥,只因为他当年把自己孙女弄丢了。
当那个黑帮老大死了无法告诉他小女孩的下落时,老丁大声地哭了出来,把他这一生的内疚哭了出来,把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大声地哭了出来。
喜欢一开始那个画漫画似的介绍,喜欢那个童谣,喜欢里面的配乐。
武打方面简单直接,干劲有力,佩服洪金宝这个高龄爷爷对电影的热爱,对武术的执着。
喜欢这个剧情爆满的动作片。
观后感:因为生活的紧张,每天工作,我们都把家里的父母忽略了。
也因为我们觉得父母永远在家里,忽略了他们总有一天会老去,会需要我们的陪伴,会需要我们的关心,而他们能依靠也只有你一人而已。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别让老人家孤独下去,抱抱你的父母,谢谢他们陪你长大,你会陪他们到老。
韩国翻拍香港电影《跟踪》拍出的《监视者》,将其完全韩国化,将原作的风格化作品拍出了节奏感极强的商业警匪电影。
而韩国电影《大叔》在前,《我的特工爷爷》根据这个IP却只拍出了两星的水准,因此楼主在评价上还要再扣一星。
最近楼主就指望着“你见过的最丑家装”这个热评过活,发现大多数长辈们在家装上的审美出奇的一致:炫酷跑马灯,山水竹林大屏风,土豪金电视墙,七彩灯光带。
而作为本电影自导自演的洪金宝,就出现了类似长辈们家装审美的这个问题:整部电影老气横秋,稀稀拉拉就如同一位垂老的老人。
作为一部以“特工”和“爷爷”的电影,“特工”基本少的可怜,全片就两场打戏,而在这仅有的两场打戏中,除了洪金宝招招拆人手臂之外,就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而在拆人手臂中还要加上类似于《北斗神拳》的特效,告诉观众你看他的手臂被拆断了,让人哭笑不得。
同时,在现在高速镜头慢动作年代下,《我的特工爷爷》还偏执的保留了80年代港片砍人的慢镜头,让人观影感受大打折扣。
除掉了“特工”,就只剩下了看“爷爷”的日常起居,所以这也是让人感觉整部电影老气横秋的最大问题。
同时,影片还存在着人物情感不到位,黑帮战斗力弱,无法让观众感同身受的问题。
韩版《大叔》中大家都想让元彬赶快把那群人都弄死。
而影片中,刘德华作为冲突点,完全就是在作死,害人害己,最终被黑帮捅死竟然让人觉得这种人死了还是好,而黑帮一直扮演“萌萌哒”的气质,让观众无法对其恨之入骨,最后洪金宝冲进去殴打小朋友也不会让我们有大快人心的感觉。
奈何,影片宣发也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所以在预告片上给我们看完了所有可看的点,在影片海报上也设计了一干黑西装,力图打造一种冷峻凌冽的气质。
但是这也只能骗更多观众入场,无法改变电影整体。
不过,这也够了。
要不是工作需要熬夜混时间我想我是不会选择完完整整看完此片的。除了靠洪金宝的面请出了不少曾经的大牌以及自己元家班的庞大队伍坐镇,说实话,这片既俗套画面感又不够强,故事情节不够回味,打斗场面不算精彩,也是辛苦了洪老爷子这么大把年纪了挺个大肚子还能战斗半个小时。再说刘德华就这么死了- -
情节掉了牙乏善可陈,唯独闯娱乐城巧打的动作戏份之中那清脆的骨头拧成麻花儿的声音提神一些,差不多就是喊来一帮朋友喝个茶,唠个嗑,给他们创造一件除了打麻将以外的差事,也算露个脸,不至于被时光淹没,比如新艺城、七小福,客串的才是精华。
未看◇电影看完时间:(2019.03.31)○给海参崴而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加一星。看着洪金宝的动作戏,有种莫名的揪心电影里再聚齐这帮人恐怕是不可能了,跟想象的不一样,不玩情怀只写实,退休老干部的黄昏生涯,孤寂身影漂泊,欲扬先抑模式,江湖残酷与亲情氛围的对比,讲的是爷孙情,还有退休老特工上演一幕极限营救的好戏。打斗不多但都是技术性击倒,洪金宝动作设计还是牛。剧情稍简单,想说的其实是得了健忘症的老人试图在一种新的爷孙关系寻求自我救赎的故事。这片我觉得挺温馨,是不错的小品剧,主要是宣传方向不对,特工两字会让人以为是实打,武打为主调,所以让多数人失望。没有过分煽情是这片一大优点。众明星加盟反而变成弱点了。
所以其实只要换个导演,还这么多演员都能撑起一部好的戏来。。。
一部很温馨也很温情的片子
老金宝有点迷离在影片之外了,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倒是许久没在荧幕上见到麦嘉和石天了,洪爷爷面子确实大。
冷峻的打戏很有个人风格,冯导很聪明,知道自己弱点尽量在避开!催泪有余,有灵有肉,整个片子的基调都夹杂着一种暮年的哀伤。观众何必太过挑剔,这样的电影,这样的七小福,这样的洪金宝还能看几次?
洪大师随便一招一式都帅爆,不愧真功夫!
挺好的一个设定被弄成这样,我觉得主要问题在编剧
看着香港动作片长大的。退休特工大战黑帮的经典故事模式被编成这样是很难理解的,旁白很尴尬,朴仙女很尴尬,剧情最尴尬。整个故事拖沓,加入了很多没必要的情节,主线有关的情节又一笔代过,最后大战情感的酝酿也不到位。三星
一星,献给主角和龙套们,感谢他们陪我度过的无聊光景。
温暖但太搧情!3.5星
洪金宝应该是第一次导演吧?逻辑和剧情都不够顺畅。不过这么大年纪还那么拼,还请来刘德华打酱油,也不容易。
国产片来说总体可以啊
叙事上的平淡反而给影片增添了几分质朴感,但除了情怀卖得不错外(港片迷都熟悉的新艺城3人和七小福),其他几条线几乎一无是处,故事依旧疲软,各种元素的发挥也都极其有限,加上年龄大了,打戏也不如旧时精彩,配上太多夸张的音效就更显假了,节奏慢,力度小,洪金宝10年后重执导桶,效果却不甚当年啊
虽然不特工,但还是爷爷的
梦游……
都没法看下去啊,剧情剪辑什么的别说,一堆香港人,讲着粤语,演绎东北边城的故事,合适吗?
4星作品,最大的bug是洪金宝的演技,去一星。摄影太加分了,配乐也有亮色,道具组实在配置,一众演员熟脸很多却也安插得刚好不出戏,近身格斗很有底子。
镜头设计真的是好萌好萌啊。配乐恰到好处的棒。如果能把旁白去掉还能再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