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是很久没去看电影了想找个电影看看,正好之前跑男也有在看,预告片又是热带牛仔体裁,就决定去电影院看看,消磨下时光放松一下。
结果。。
片头真的做的超级棒,各种特效,有种大片的感觉。
正片开始后,玩游戏,撕名牌。
感觉做的反而没有综艺节目时好看,丰富。
尤其是那个内奸的撕名牌环节简直有点不知所云被剪辑的逻辑都不太对。
也可能是我不够高智商,但王宝强那个是怎么回事,baby说的放头发就不是凶手那个又是从何而来?
最后很仓促的结束了,开始放预告片的镜头,一点没变,可能剪了一些,镜头顺序有变动吧,看傻我!
牛仔的镜头从头到尾没出现过,这算是商家欺骗吗!
既然是电影敢不敢有点场景!
效果敢不敢多一点!
极度失望。
唯一值得赞扬的是有笑点也有泪点,而且泪点还不是低档的分别戏。
笑点也有两三处。
整体来说还是内容实在不够丰富,从片头看觉得明明有这技术,水准和想法拍的更好,为什么就没有做的更好呢?
比爸爸去哪儿更像电影。
毕竟他不是完全同于综艺节目版,加了背景介绍、新的片尾曲,片尾有类似彩蛋或者片花的古怪玩意。
没有邓超是怎么回事?
他是主力,ok?
伊一这个角色到底设置的有何目的和其必要性?
剧情虽然加了一些背景为区别于综艺版,但还是牵强,关联性不大。
内奸环节其实严重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多期下来,他们再玩就谁都不相信了。
这不应该播放,影响力并非没有,尤其对于小孩子。
让我不理解的是爸爸去哪儿作为首部综艺电影化还能有6.3的高分,爸爸去哪儿2还有4.1的分,跑男作为跟随者却只有3.3分。
影评也是两者大不相同。
骂跑男的应该都会骂爸爸才对吧?
难道是爸爸的水军太多或者来评分的都是不理智?
星期六怀着高高兴兴的心情带着我弟去看电影,本来以为能看到期待已久的演员变身热带雨林丛林大作战,尼玛,没想到简直垃圾到了极点,以为能看到预告片中李晨大胡子啦,王祖蓝美女相伴啦,尼玛。。
就两个剧情,撕尼玛的名牌啊。
一部电影全尼玛的在撕名牌。。
能不能玩点别的????
说好的热带雨林大作战呢???
尼玛结尾的那点剧情尼玛再拿我开玩笑那!!!
你逗我呢啊!!!
我是奔着这个去的,尼玛让我看结局啊。
还没有电视上的生动有趣,简直是垃圾中的垃圾。。
极品中的垃圾,建议没有看过的人千万不要再去看了,小心戳瞎你的眼。。
敬告敬告千万别去影院花那一张50的票钱啊!!!
对于这种所谓的电影(这能算电影吗?
)会去看的都是傻逼啊。
坐等网播就好了吧?
有必要花这个钱吗?
完全没有在电影院看的意义,如果是因为明星效应的话我其实也无话可说,要掏钱就掏吧。
不论是跑男还是爸爸去哪儿拍成电影都是对中国电影界的一种侮辱啊!
除了圈钱之外他还能有别的用处吗?
没有。
会去拍这种电影的明星我觉得他们真的有把电影当回事儿吗?
烂片年年有,可是这种连片儿都不算的东西都可以上院线,广电是用什么来作为电影上线的评判标准的?
对于广电我只能呵呵了,把美剧、韩剧禁了,很多好电影也禁了,却把这种不能叫电影的电影给审批过了。
呵呵。
有些人可能会说看电影只是为了放松身心,这样的电影可以减压这不错。
的确,减压了。
但是重点是这个是有必要可以拍成电影的电影吗?
全世界我想除了中国就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把综艺搬上了电影界吧?
中国对于电影的机制,我真的很难想通啊!
综艺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让观众放松身心的,安安心心的在电视上播放就好了,来电影界捣什么乱。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综艺可以上大荧幕,那么跑男上大荧幕的时机也太早了,说实在的那7个人有几个是很熟的?
除了故作亲热、卖弄、装逼之外还有什么留下了?
才拍了几期就这么迫不及待的要圈钱,对于这种可耻的行为坚决抵制。
坚决不看,就算网站上可以看免费的我也不爱看。
那些综艺电影我一个都没看过。
纯属三无产品:无技术、无演技、无脑。
此文纯属个人发发牢骚,不喜者勿喷。
被朋友拉去看的,朋友是死忠粉都吐槽得不行,预告片一半多的内容居然只出现在片尾花絮里,而且找凶手的游戏远没有直接撕名牌好看,远不如电视上任何一期,唯一好的一点是没明显的广告植入 (剧透!!
)李晨也太不适合当内奸了,而且一开始所有兄弟都有“电影”介绍就李晨没有,结果我们直接猜出来了,王宝强那里是很好笑,但细想剧本痕迹太明显了,名牌有这么容易粘下来么,就算粘下来也会察觉到吧,还有各种无逻辑猜测和无脑举报。
至于分两队找拼图,88888万大奖怎么后来就没下文了,伊一的中途加入也让人看得各种不解
文/梦里诗书看往昔《爸爸去哪儿》中国特有的畸形真人秀版电影票房红遍大江南北时,就注定了这绝非最后一部综艺电影,《奔跑吧!
兄弟》便是顺势席卷而来,若说前者还有那么些许寓教于乐的价值,那么后者哈哈呵呵的两场游戏节目便撑起了一部电影,电影?
综艺?
里外皆非!
因何不能为之电影?
一部电影最基本的是必须要有剧情,《奔跑吧!
兄弟》每次嘻哈打闹的撕名牌真人秀显然不兼具此项,于是掩耳盗铃,电影自已居然牵强附会的扯出了场上古传说为引,最后还是跑男大集合,大家愉快玩游戏!
在历经了一场夺房之争红黄两队的水上推手游戏后,电影开始进入剧情上的“正轨”,一场奢华版的寻宝外带杀人游戏由此展开,首先宝藏明显未有吸引,一群富家翁还要对88888的现金装出极大的兴趣本就是个无趣的笑谈,杀人游戏所在地更明显是个新开发的坑爹圈钱人造景区,看似稍有悬念新意的“杀人”,实则还是一出撕名牌游戏的老梗,于是一场哈哈的水上推,一场呵呵的撕名牌,便构筑了这部电影空前不知能否被绝后的忽悠“剧情”。
因何不能为之综艺?
综艺节目常理是不会需要剧情脚本的,但近几年很多看似真情流露的真人秀综艺节目,落足没能在于一个真,而是在一个秀上,最典型的莫过于《变形记》那本动人质朴的互换生故事,被一群芒果脑的导演安插了多少戏份?!
《奔跑吧!
兄弟》无疑也是于此,所有既定的剧情发展配合着一群演员的演技皆是如此的作态,水上推游戏明显女汉子的谢依霖一定会连胜几场,看似矮小的王祖蓝一定会有着逆袭,最后一定会是队长间的争锋对决,陈赫一定还是会有着贱兮兮的神状,当本是充满未知的真人秀,变成了按部就班有着导演编剧的设定发展,一群真演员在你面前玩着一场假游戏还带以各种“真情流露”,这样的节目还能称为综艺?!
里外皆非不是电影也不是综艺的综艺电影,是中国庞大明星粉丝群的一块畸形蛋糕,有了蛋糕自然就会有人要去分食,看似粉丝满意,电影公司稳赚不赔,明星名利双收的三者利好,实则是中国电影的鸦片,当人人都发现在银幕上让明星玩一场游戏远比让明星拍一部电影更赚钱的时候,谁会不趋之若鹜于前?
冯小刚炮轰自己担任股东的华谊兄弟拍这种垃圾是在自杀,我赞同了两句,下面有人留言说能上映,能卖钱就可以,你那么高冷矫情干嘛?
看了我一下子就来火了,现在高冷两个字这么不值钱啊?
高冷和底线分的清吗。
一个娱乐节目,花五到十天制作,就能上映去卖钱,我是闻所未闻。
别说是美国,就是隔壁韩国,这综艺节目的祖宗,想把综艺节目搬上电影院也遭到了韩国电影工会的集体抵制,为什么?
人家高冷?
人家还有底线而已。
这国家俗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没有底线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最不缺的就是高冷。
上个礼拜想去看电影,打开电影院的排片,三部国产幼儿动画片加两部综艺节目,你还说高冷?
你TM去给我找世界上另外一个国家可以排出这样的排片来。
稍微有点要求吧,比能卖钱要求高那么一点点就是高冷啦?
电影是门现代艺术 是一门把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和工业文明高度结合的现代工业,是一门有独立学科,独立学院,独立研究,独立奖项的学问,全世界都对电影有这这样的尊重 连综艺如此盛行的国家,综艺人谈到电影人还是充满尊敬的。
难道我们就不能多一点尊重?
难道能让人尊重的就只有产生票房这件事情?
这完全就是在亵渎这个行业。
我对国产电影的要求就是导演有诚意,想拍部对得起买这个票的观众。
这TM就高冷啦?
想看娱乐节目你家里网上看看重放不就行啦,糟蹋什么钱呀。
你进餐馆,厨师给你炒两菜卖你一百,回头给你出去买两个盒饭也卖你七十,你会买吗?人家连伪装都不带伪装的清楚的告诉你,盒饭!!
你会买吗?傻呀?
比喻成吃的能明白的人就多了。
使劲买这种电影的票吧,等每一部这种“电影”都能卖好几个亿了,谁还费那老劲拍电影去啊,一样的道理。
我又想说广电总局呢?
管台词管服装馆演员管立场,就不管这个行业的死活啊?
人家有行业协会可以自己抵制,我们的行业协会没这能力,家长制管理,既然你要管你倒是好好管呀,只管小孩穿衣不管小孩学坏呀。
不是要建设文化强国吗?
这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吗?
如果你不想看到以后中国只能拍出这种垃圾,还是高冷的不要买票,并在看到宣传看板的时候鄙视的骂一句,少TM恶心人。
说什么真人秀,演技太明显!
圈钱太赤裸裸,就算综艺已经大火了,拍摄也不能这么不走心吧?
太不走心了也!
简直是无语了!
对得起花钱买票看的观众吗!
还没有拍摄综艺时好看呢!
没头没尾的,赤裸裸的打广告!
赤裸裸的欺骗观众!
伊一那么努力的证明自己,明明谢依霖也证明了伊一是清白的,还不相信,太不尊重人了!
近日,奔跑吧兄弟大电影上映了。
我不知道是应该哭好?
还是笑好?
一个综艺节目却强行改成了电影!
不伦不类!
关于这部所谓的电影有太多的人吐槽,我就不想再费口舌喷了。
我只是痛心国内的综艺,国内的电影!
先说说综艺吧,没有创新,只知道抄袭!
我知道有人会说,有的综艺是买了版权的!
但我想说没有创新力的民族是可悲的!
就我个人而言,是比较喜欢韩国的running man的,但自从奔跑吧兄弟出了后,每一集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我只想说,除了人不一样还有什么是不一样的!
哦,我错了,还是有金钟国昵,人还是有重样的!
可悲啊!
还有五天的拍摄周期拿下7亿票房的爸爸去哪儿,我真是无力吐槽了!
我只想问一句:广电总局,你在哪!
限娱令是干什么用的!
强烈建议限娱令限制娱乐节目电影化!
真是不该管的瞎管,该管的却不管!
说到我最爱的电影,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看看中国电影的现状,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化,以至于在社会风气的循环下,大众品位趋于低俗,导演偏于商业。
在中国,有名的导演都拍商业大片了,小众的才气导演都转战欧洲电影艺术圈了,尖锐的电影无法通过,那么谁还有心思去拍一部基于中国现实的影片,谁还有资金去勾画一部反映中国生活和民众心理的影片。
反观国外,韩国能拍出抨击军政府的《辩护人》,强奸少女的《熔炉》,《素媛》;巴西能拍出人间地狱般的《上帝之城》,批判腐朽体制的《精英部队两部曲》;甚至连饱受战乱的伊朗都能演绎出温馨的《小鞋子》,反映伊朗人民生活的《一次别离》。
我只想知道国人在追求着什么!
名与利吗?
但似乎IMDB的前端永远与中国无缘!
我不敢奢求国人能像 理查德•林克莱特一样,花12年拍一部《少年时代》。
但你们也别只用三五天来拍出一些所谓的“电影”来赚票房吧!
这只会扭曲国人的价值观!
真希望能见到中国电影开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风云再起,席卷全球!
被拉去看了跑男大电影,发现票价竟然和霍比特人一样,天哪,这是什么世道,投机取巧和认真做事竟然能走到一起。
后来想想,既然叫大电影,也许会弄点和平时电视不一样的剧情吧,也算一个年终总结吧。
结果电影很快就结束了,啪啪的打脸严肃的告诉所有观影的人,俺这电影就是赤果果的圈钱,俺就是圈钱怎么了?
说完,下面一群粉大声叫好:圈钱我们也爱你!
电影一开始就是翻来覆去秀一个个公司的logo,貌似只要有股份的都上了吧。
话说影迷都有这样一个说法:电影开头如果遇到钓鱼的,雪山的,狮子吼吼的,还有城堡和宇宙的,基本就不会让你失望。
所以当我看完跑男后,很奇怪这些公司为啥争先恐后的往上打logo,本来就不出名,闷声挣钱就完了,非要把自己的logo和烂片划等号,太不珍惜自己的碧莲了。
剧情啥的就不说了,弄个找杀手的段子,毫无创意不说,还不中间某集拍的用心,除了谢依霖还在那里拼命卖萌(虽然有点低级,但好歹也有点付出),伊一还有点感情流露,其他人一副耗时间打卡收工的感觉,那个韩国来的大叔,除了英语说的还不错就没啥了,一直就是傻笑卖萌,撕B大战连肌肉还没亮就下场吃牛肉了。。。
在电视里还算个亮点郑baby小暧昧,电影里。。。
唉,也许人家就没那份心思,搞得一群粉在台下为之心碎,为之醉。
至于陈赫就不说了,拍电影的时候应该还没出那档子事吧,不然真不知道有什么fece去面对摄像机。。
邓超人没有出场,开始还以为电影中间会作为一个超级BOSS的形象在白虎被干掉之后华丽出场,结果是白虎干掉后,大伙很嗨森的收工回家了,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影迷:我去,就这演完了??
说好的一波三折呢?
说好的雨林传说呢?
也许邓超人还有点碧莲,娘娘教育他留点人品是极好的。。
其实呢,跑男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人气,一则是借用了韩国的原版的思路(现在打开电视满眼的韩风啊。。。
无语),二则是这些演员们也挺拼的(想起羽凡那句找李晨生孩子的段子,不是一般的拼啊。。。
)所以全国观众也算买账,但如果本来应该作为贺岁大片,把大家再聚在一起再好好乐呵一下,结果却是赤果果的圈钱,偷工减料。
只能让所有支持的人寒心。
最后说句不谦虚的话:还不如我们年会视频做的用心呢。。。
主要是看人,王宝强搞笑了……
这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只是去影院看了一期综艺节目。
本片应该是圈粉丝钱而拍摄的不算电影的一部纪录片吧!
没必要上影院看
熊黛林不喜欢。。。。其他挺好
国内这两年做综艺从不动脑子,有钱任性只管引进。跑男综艺的部分还没有做好,生硬的配合,一集反复的回放镜头,撕名牌的环节居然可以做成一整集,七只配合的并不好 ,这些都可以慢慢磨合。但是圈钱就是你不对,这种电影绝对不会看。
杀时间
呵呵。
很五颗星嫌多,三颗星嫌少,作为综艺还是不错的
爆笑不停 打发时间可一观
坚决不会去看。陈赫快退出娱乐圈吧。真丢脸。渣男。
第一届很好,我好喜欢看,也很喜欢baby综艺,别拍戏,多参加综艺吧
我喜欢郑恺
看了一场闹剧
负分
明星耍宝片。
蛮喜欢看的 在期待5
这种东西在网上看看就行了,真当观众的钱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跟马戏团有什么区别,都不讲人话,摇个尾巴就伸手要钱。哦不,有区别,智商不见得比动物高。
17年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