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真是不饶人,看着做了拉皮打了肉毒杆菌的Renée Zellweger,红彤彤僵硬的脸颊,真让人有点认不出来了,而Colin Firth成熟优雅的英伦男士风愈加成熟,岁月在他身上的痕迹愈加迷人,不得不说男人比女人的魅力能保持的更久。
不过bj日记3 继续在大龄剩女的春梦中做下去了,在一个英国大律师和千万富翁间艰难的选择,这不是花痴发的春梦是什么呢?
43岁!
到此为止吧,我可不想在bj4中看近45岁的女人在前情敌回来后还要纠结的家庭闹剧。
爱情片,到什么年龄就要有什么年龄的爱情,如果50岁了还期望有20岁的浪漫,还期望得到真爱,我只好说:醒醒吧!
当个轻松的喜剧,还是有一些笑点的,其他的就当是发梦吧!
Amy Schumer有个喜剧短片,提到了一个概念,女演员的"last fuckable day"。
就是说女演员老到没啥姿色的日子,而鉴定这一天的到来,是当她只能接到老妈子这样的角色。
曾经扮演某个男演员的恋人,突然间就要扮演起他的妈;要么就是在有着浪漫元素的电影中,却和男性主演毫无火辣的对手戏。
而47岁的Renee,要回归扮演43的Bridget Jones.和她演对手戏的,一位是大她九岁的Colin Firth,另一位是大她三岁的Patrick Dempsey.从演员的年纪上来说,这样的搭配非常合适。
但好像有人不怎么想。
短评里总是有:为脸叔的帅气加一星、为两位男主角的帅气加一星、为女主角的皱纹减一星……【此处该配有金三胖鼓掌.jpg 或 黑人问号.jpg】所以即使媒体、片商都没有遵循女演员的“可啪日”规则的时候,观众们的心理却被潜移默化,依然遵循着呢。
很多人聚焦Renee的脸,说她整容整崩了什么的。
首先她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胖姑娘,她是为了BJ这部电影专门增肥的,然后又瘦回去演了《芝加哥》和《冷山》,2004年又要增肥回来演BJ2。
这个增肥-再减肥-再增肥-再减肥的过程,本身就是催老素。
另一方面,女演员为了保持容颜,保养、化妆、打针、微整,想必是非常常见的。
也许我们看到的那些年过40依然青春貌美的演员,认知里是“她们就该这副样子”,而Renee什么措施都没做,迎来了这个年纪本会出现的衰老,却被我们当做“不正常”、“整容整崩了”,不就成了一件格外讽刺的事么。
当然我也不知道真相是怎样的,只是我在媒体报道后产生的思考。
只是觉得,假如Renee没有经历增减的过程,现在的她又会如何。
可以肯定的是,没有Renee的BJ不会如此出彩,在第一部中她凭借这部Chick Flick冲进了奥奖最佳女主角的争夺,她的喜剧天赋显然是被认可的。
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在十五年后,英音丝毫没有退步、在我看来甚至比第一部的发音更自然。
Renee才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
如果这时候只关心她的皱纹,那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今天看完了《BJ三部曲》的最新一部,本来想说最后一部,但没准还有4呢,(结尾看到说休格兰特饰演的丹尼尔still alive就是个伏笔吧)虽然看的是韩国版,米有中文字幕,还是喜欢和感动。
翻翻记录《BJ2》已经是04年的电影了,而从我最初邂逅《BJ》系列也有8年,但从熟悉的音乐All by myself 响起,看着43岁仍旧是胖胖的独自吹生日蜡烛的BJ,往日那些搞笑的瞬间又涌上心头。
是的,BJ确实是老了,再也不是十几年前青春的模样,但却依然不改那份少女的蠢萌,让我觉得也许她到了60、70岁也还是会这个样子吧,而MrDarcy,从出场的那一瞬间似乎时间从未变过,依旧是西装笔挺器宇不凡,依旧会用深情宠溺的眼神看着BJ。
虽然有点不能接受电影对他们分手十年甚至他还结了婚的设定,但是重逢时的火花四溅似乎又跨越了时间的鸿沟,似乎之前的等待只是一瞬。
莎士比亚有部戏剧叫《皆大欢喜》,英文名是“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直译过来就是只要结果好一切都好,对啊,只要他们最后幸福地在一起了不就好。
老情人又back together,那种喜悦也许等得越久幸福感越浓吧。
所以我说其实《BJ》系列的电影是浪漫到骨子里的电影,电影里的男主都是风度偏偏,对女主温柔而深情,而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不会去深究为什么他们会爱上胖胖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美女还总是会犯些akward mistakes的BJ,因为BJ就是BJ啊,她不是《傲慢与偏见》的伊丽莎白,却依然得到我们达西先生的青睐,虽然他们之间需要一个孩子牵线才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桥段有点老套,有点差强人意,但是俗套的温馨浪漫也是讨喜的,谁让观众都记得他们十几年前的history,观众都要他们在一起。
BJ啊BJ,任你可爱妩媚蠢萌至极,兜兜转转还是转不出我们达西先生的怀抱,达西啊达西,虽然生气你居然曾和BJ分手甚至另娶他人,但还好,昔日之情仍印刻在你的心里;还好,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的旧情人。
啃完韩文字幕版,感觉我那蒙尘已久的玻璃心再一次被洗亮了TAT原以为自己早就变成了一个世故冷漠的大人,结果这一部让我等了整整十二年的老套爱情喜剧,还是一如当年那样,融化了我的玻璃心,让我时而捂嘴傻笑、时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影片开头就是Daniel的“葬礼”,讣告上年轻帅气的休叔让时间仿佛停留在了过去。
可是再看看其他人,岁月的痕迹明明白白就写在他们的脸上。
BJ老了,当年肉肉粉嫩嫩的脸庞变得满脸皱纹。
但是如果你仔细去看,那笨拙可爱的姿态、憨态可掬的笑容,一如十五年前。
从一个三十出头的“老姑娘”,到一个四十好几的“老姑婆”,BJ长大了,all by myself 已经习惯到无暇感叹,抽烟喝酒体重已经不是问题,工作上也如鱼得水,俨然一位自信成功的事业女性。
而爱情,也不在停留于年轻时才有的梦幻理想中,渐渐变成妥协于现实的平凡生活的调味剂。
十五年了啊,当电影里闪过1、2部的片段镜头时,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出来的。
十五年太长了,长的让人不愿意去等待;但也太值得了,特别是最后看到BJ身穿婚纱走到Mr Darcy身边QAQ。
Jack虽然没有休叔那样的邪气但也魅力惊人,可在我的眼中除了闷骚Darcy没有他人!!
对BJ来说也是一样,即使对爱情不再是小女生的那种幻想,即使身边已经有了貌似更好的选择,即使她和Darcy的配合度只有可怜的8%,即使种种,他们互相靠近时,那种心动,一如既往。
当得知BJ怀孕了,Darcy出去平静了一会儿后回来说道:I think that this is quite impossibly the most wonderful piece of information that I received in my entire life. QAQ在生产的时候,两只手分别靠近BJ,BJ毅然握住了Darcy的手。
她问Darcy:- What if it's not yours?- And I love him anyway,just as I LOVE you.As the way you WERE,the way you ARE,the way you always WILL BE. QAQ时间伴随改变,但有些深植于灵魂的东西却永远不会变。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BJ,渴望爱情,但又不得长大,不得不用理智看待爱情。
的确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快乐也不是只有爱情才能够给予。
但是,又有谁不希望,自己能像BJ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Mr Darcy呢?
PS:最后一个剧透,Daniel没死2333要是以后还要拍4的话(应该不可能的)说不定三人帮能够再一次重逢呢
PS2:还是忍不住放上这张剧透截图,一如当年的幸福笑容TAT,完美的the end
2016英国爱情喜剧片《单身日记:好孕来袭》,又名《BJ单身日记3:BJ的孩子》,全球累计票房2.11亿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7.2,时光网评分7.0,IMDb评分6.4,于2017年1月1日引进国内上映。
第一部相爱,第二部结婚,第三部生子,这是好莱坞爱情喜剧片的固定套路,时隔12年再度领略BJ的爱情搞笑经历。
女主角蕾妮·齐薇格不仅老了许多(47岁演43岁),而且瘦了许多,失去了前两部那种看一眼就想乐的丰满的喜感,令第三部略为逊色。
除了英伦大帅哥休·格兰特(《诺丁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以外,前两部的原班人马悉数回归本片。
按照续集的固定套路,没参演的演员,一定会交代为何缺席,本片在一开始就宣告休·格兰特“死”了,不过结尾突然峰回路转、休·格兰特死而复生。
2025年,第四部《BJ单身日记4》上映,休·格兰特回归。
第一部的戏剧冲突是两男一女的三角恋,第二部的戏剧冲突是两男两女的四角恋,第三部的戏剧冲突则是腹中的孩子是旧爱还是新欢的。
本片的前半部分的节奏和情节一般,进入后半部分腹中胎儿的归属,剧情渐入佳境,BJ徘徊于两个呵护备至的男人之间,两个男人为了孩子的归属争风吃醋,诞生了很多笑料。
大团聚结局处理得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有情人终成眷属,既有欢笑,又有感动,不失BJ系列电影的煽情水准。
本片定级为R限制级,因为片中有一些和性有关的对白和情节,但没有情色画面,是一部不很污的R级片。
没搞懂国内为何要引进本片,虽然前两部是爱情喜剧片的经典之作,但前两部都没有引进过国内上映,在国内没有观众基础,直接引进第三部,并且网上早已有之,显然不可能换来理想的票房,搞不懂片商是怎么想的。
熟悉的乐曲响起,布里吉特的脸上也爬满了皱纹,是啊,距离上一部已经12年过去了,没想到还能看到第三部,不过没想到再见到我们的老朋友丹尼尔居然是在葬礼上,当然还看见了他的老朋友马克,虽然布里吉特和马克越来越像了,都有了夫妻相,但是马克还是没和布里吉特在一起。
编剧你还是真敢编啊,你为了这部电影真是费心了!
blahblahblah不想剧透,总之浪漫的不得了,笑点也颇足,说真的如果让我在这两个里面选,我的选择困难症一定会犯的,Mr.Darcy 和 Mr.Dream 怎么抉择啊!
真的不能两个都要吗?
一三五Mr.Darcy,二四六Mr.Dream,周日就看他俩搅基,这才是最美满的不是吗?!
看这部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笑下去的,可是看到马克把那个初见的毛衣翻出来的时候,一幕幕回忆的幻灯片在眼前,才发现原来过了这么久了啊,他们原来是那么年轻的,15年了,连布里吉特的日记本都变成了iPad,布里吉特的朋友们都有了小孩,我也从一个小屁孩变成了也要烦恼工作爱情的lady了。
说真的,我可没有布里吉特的好运,总有那么两个完美男人让她选择,也有一个互相喜欢的怎么也分不开的白马王子,回想第一部时的布里吉特,我不知道如果我经历她那样的生活,会过得怎样,虽然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到她那个年龄,估计那时我也还是单身,我会怎么过我的生活呢?
我会把它过得精彩吗?
我又该怎么迎接呢?
以前从来没想过这样的事,可是随着一年一年的过去,我也开始惧怕了,我也不是那个还没毕业的小丫头了,我会像布里吉特那样积极地去生活吗?
会勇敢的前行吗?
有时候觉得为什么会喜欢布里吉特这个系列呢?
除了搞笑、美男、梦幻外,大概因为布里吉特和那个生活中的那个不完美总是出糗的我们很像,拖延症、尴尬癌、 总是完不成的减肥大计,但是无论发生什么,她最后却总是做出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勇敢的前行,积极的生活,她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让心里总是有一块儿是温暖的。
对了,最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最后总会是happy ending,嗯,全方位的happy ending!
希望每位都能找到自己的Mr.Darcy!
小bj三部曲作为一个资深BJ粉,集BJ小说集BJ DVD,在美国亚马逊为了给它多打几次五星租了三次DVD(有点幼稚),看完这部终结版的电影之后我问自己:为什么你会那么那么喜欢BJ?
BJ胖,到最后一部小说mad about the boy,她儿子十六岁的时候,她已经胖到了175磅。
BJ不够时髦,经常到约会之前才去翻着看时装杂志,约好友中号称最有fashion sense的陪她一起买晚礼服。
BJ不够有自制力,经常穿着高腰内裤坐在沙发面前,一边舔着勺子上面的花生酱,一边捏着自己肚子上的肉。
BJ也不是一个女强人,在公司也会受更老一点的女同事的气,也会被已婚男上司吃豆腐。
BJ爱哭,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年会上会把自己灌醉,光着脚站在桌子上大声地唱歌(尽管都唱跑掉了。
)BJ爱漂亮,在车上想起来要画腮红,结果把灰色眼影涂在脸上。
BJ喜欢玩小游戏,爱猜歌迷,爱麦当娜且迷信麦当娜。
BJ相信正义,也相信规则,对这个世界有自己最本真的理解,善良、从不作恶。
BJ期待爱情,30岁爱一个人用尽力气,35岁爱一个人也用尽力气,40岁爱一个人和30岁一样用尽力气。
这就是BJ。
电影拍的比书要玛丽苏很多。
例如,有休格兰特,有科林费斯。
这一部,又有了一个新花花公子。
书比较平实。
BJ一个人住在一个小小的公寓里面,下雨了站在阳台前面抽着烟,烟抽多了,就回到餐桌前的日记本上写两行字,“我要戒烟,我今晚也不喝酒”。
然后等到晚上夜深人静,闺蜜们都有约会,她看着电视机的节目都变成了雪花,音响里放着 all by myself,她又举起酒瓶咕咕咕地灌酒——all by myself……等一觉醒来,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拍打自己的脸,开始给自己打气。
于是接下来的一周,她逐渐戒酒戒烟,减少卡路里的摄入,穿蕾丝带花边的胸罩和t裤,穿紧身衣,穿超短裙,扬着脸挺着胸收着腹,走在伦敦的大街上,所有的广告牌都为她所盛放。
她走进公司,开心的和前台打招呼(即使前台多半是冷漠脸),她打开电脑,恨不得每一封邮件都像她一样热情洋溢地跳出来——hi, today is a new day!
hi, 这就是我们的BJ。
上大学的时候开始阅读BJ diaries。
(这里感谢我们NJU的图书馆,真的什么书都有。
)第一次读的时候,把它当做笑话,哈哈哈哈,怎么有这样low bi(第一声) low的女人!?
怎么有这样对自己的身材不闻不问,胡吃海塞的女人?!
怎么有这样在事业上不求上进的女人?!
怎么有这样厚着脸皮等着白马王子的女人?!
但是真的有一天。
我和BJ走了一条类似的人生路。
我们都好像是那种不为人所瞩目,平凡并且不甘于平庸的女人。
2013面去美国,一个人,空的公寓,去宜家买了所有的家具,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瓶红酒一盒奶酪,从床头柜床的box到桌椅都是自己用宜家自带的小螺丝刀组装,手上生了好几个血泡。
喝完一瓶红酒,趴在地摊上,想哭,也想吐。
早上八点起床,背着书包,拍着肚皮,一路小跑到学校,告诉自己中午千万不能吃午饭了,因为昨晚上卡路里太超标。
来到北京。
穿着高跟鞋挤地铁去面试。
第一份工作居然也是出版社编辑(和BJ的第一份工作一样)。
工资很少,心情也很糟。
同事们的谈资集中在用什么app点外卖能省钱和什么电视剧比较好看上面。
当然会被领导批评,当她对着我喋喋不休的时候,我内心里千万匹草泥马飞奔而去……晚上到了家,一个人,开着一台只做背景音用的电视。
然而我竟然和BJ一样有着那种吃嘛嘛香,吃嘛嘛胖的体质。
减肥是必然的。
有的时候胖到125斤,也会逼自己一周内只吃苹果和生菜让自己饿的成了恶鬼。。
工作压力太大的时候,也会控制不住自己,在蛋糕店点一个8寸的抹茶蛋糕,一口一口的吃下去,把所有的怨念都吃下去。
偶尔也会鼓足精神去相亲。
有一次相亲对象是一个逼格非常高的金融男,我看着他的prada logo的Tshirt出了神。
当被他旁敲侧击,问了一遍又一遍“家庭背景”的时候,我心里呵呵呵呵的冷笑,当他面摘下了自己的假睫毛和美瞳片,然后在手里玩来玩去。
这时候有了一个念头,if BJ lives in Beijing.如果她在北京,她会怎么样?
我想,她或者和我一样,我或者和她一样。
BJ DIARIES这个大IP之所以在全球取得这样前所未有的(小妞)电影的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BJ从来就不是一个小妞。
她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在好莱坞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超过了对金钱权力符号下的MR.RIGHT的追捧。
胖了点会怎样?
无非是在H&M里面买一件14码(英国尺码)的露背连衣裙,披着开司米的披肩,坐在酒吧最顶头的卡座喝一杯橙汁+伏特加。
工作不顺心又怎样?
上司无端冲你开炮的时候,你能忍则忍,忍不了只有推开椅子笑着离场。
爱情不如意会怎样?
北京那么大,上千万人口,一天有24小时,有86400秒,每一秒都会发生奇迹。
在伦敦过得幸福的人,在北京也会收获幸福。
幸福是惜福。
在goodreads上看到一句评论,一个英国女人写的,她说:我今年45岁,离了三次婚,有两个孩子,我晚上刚喝了一杯威士忌,看了一部半电影,生活依旧在继续。
bj也是一样。
Bridget Jones在小说的后两本里面过得也并不是世俗的幸福,Mark Darcy死了,她带着儿子一起勇敢地生活。
美国amazon上有BJ FANS留言说:BJ是英国版本的欲望都市里的凯利,但是比凯利要接地气,要更真实,也更打动人心。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欲望,以为金光闪闪的boutique店里充斥自己的梦想。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浮躁,才领悟到:活着,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这当中有高潮有低谷,有风波有艰辛。
我们之所以美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生活本身是美好的,而是我们自身是美好的。
感谢你,我亲爱的小BJ,谢谢你让我在偌大的北京活出了一个你!
love you baby,在这以后的很多很多年,我都会提醒自己,你也在北京,和我在一起。
我现在坐在Awfully chocolate里面,这次我们来聊聊Bridget Jones' baby。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失望的,看着蕊妮琪薇格整完容的脸,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卡戴珊的那个变性老爸,看完全片我也没缓过来。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性主义影片,但是就像影片中说的,在这个连教区竞选都要拉拢单亲妈妈和同性恋者的时代,如此一女二夫的荒诞剧却反而十分真实可信,远比萌蠢女主钓到金龟婿的BJ1和2来得真实。
作为一个在伦敦有fancy apartment和decent career的43岁中年腐女,可以爱和谁上床就和谁上床而不需要考虑他会不会负责,甚至不小心怀上了,爸妈和同事都是一副哇哈哈,这个年纪能怀上你真是走了狗屎运了的表情。
既然女主不再一哭二闹三上吊,男主自然没法纠结要不要负责,而是开始竞争上岗了。
我认真觉得觉得一妻多夫制很好的解决了男人勤于播种而懒于收割的恶习,通过调动雄性动物的排他性竞争本能促使他们更积极的参与到育儿活动中来。
而你要做的,只是不要告诉他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的[偷笑]。
片中令人莞尔的桥段不胜枚举,三个人参加产前教育为了不引起尴尬,假装两个爸爸是一对同性恋夫妇,而BJ却是代孕妈妈,反而得到大家的理解。
影片最后,BJ穿着婚纱,抱着孩子,走在草坪上,一阵风把头纱吹走了。
她呆了一秒后,气定神闲的抱着宝宝继续走下去。
老娘有儿子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At least, I am qualified to be called MILF. 最后说一句,爱玛汤普生还是那么美。
现在开始要饮食清淡早睡早起,否则靠打肉毒素拉皮保持,40岁以后家里人都不认得了。
最最后,片中那首Lily Ellan的F U出现体现了制片人对英国文化的致敬。
最最最后,大叔的眼神还是那样如花瓣一样脆弱和深邃,让中年腐女产生强烈的保护欲。
最最最最后,女性主义只能生长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和数学家培养的土壤上。
感谢我周围那些有着花瓣一样脆弱而深邃眼神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绅士们默默的承担。
我这样的娘们,要是放在农村,一早就被生活neng死了。
我在无情碾压你们的同时,内心是心怀感激的。
是的,I hate to say this,相信很多singleton看了此片都会相视一笑继续啃剩下的狗粮…一星为科林叔经久不变的颜值,一星给为这个角色持续增肥减肥凹英音的女主,一星给长期在线实力坑BJ的众配角们,一星给撒了十五年狗血仍然乐此不疲的编剧。
但…不能否认,这仍是一部非现实主义的心灵鸡汤。
整片下来最让我感动的只是结尾女主头纱被吹走后,她一手抱孩子一手拿香槟昂首迈步的女权样子,尽管此前争着做她孩子父亲的两位男士早已将她抛下,不见了踪影,Bridget,仍旧all by herself…所以我可不可以认为这片其实是开放性结尾呢?
又或者是在影射女权主义者的归宿。
是的,Bridget不是表面上我们以为的一味靠男人的bitch,无论是shag了Jack之后一言不发地离开还是在嫖了旧爱Mark后留下的“我们并不合适,忘了我吧”的小纸条,都说明她对两个追求者表面轻浮婊气实则理性清楚得很,大咧咧一副“老子纯属自愿,不需要你们负责”的霸气样子。
在43岁的年纪,已经听了太多heartbroken story, 目睹过太多伤心与背叛,经历了太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她深知婚姻意味的绝对不只是两情相悦,但即便如此,傲娇闷骚的Mark仍是Bridget心中的小确幸,一件滑稽的驯鹿毛衣仍旧会让Mark泪湿衣襟,两人的确不合适,不相配,但那又如何,他们看到彼此就泛起湿气的眼睛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在对方面前就傻里傻气显出本真的样子还不够吗?
如果BJ再拍第四部的话,很有可能Mark跟Bridget(如果还在一起的话)会就让儿子上Eton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再次吵到离婚。
不过,谁说爱一个人就一定要厮守一生呢?
编剧或许可以给现代人一个可能的选项。
这样的姑娘,情路再不顺,感情也不会被透支。
我们这个时代,是对女性而言最好的年代,解放女性200多年,男女平等如出门穿鞋一样理所当然。
这也是对女性最坏的年代,曾经只要求你”无才便是德“,而如今只有聪明独立又持家的女人,才是标配。
女强人和家庭主妇一样,是崇拜与嫌弃共存的生物。
在这个时代,一部可以陪伴独立女性成长的玛丽苏,显得尤其宝贵。
等了十多年,终于等到第三部。
也只有英国才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在这个妇女顶起大半边天的国家,女人是爱装睡的,也是叫得醒的。
《BJ单身日记》是一部赤裸裸的玛丽苏,带来的却不是虚拟的快感。
女主Bridget Jones是一个女英雄,对高富帅渣男她是往死里呛的:Go and fuck yourself. I deserve better. 她是一个有底气的矮胖穷,一个有缺陷的英雄,对英国女性生活影响最大的七位女性之一。
配得上英国国民男神达西先生的,只能是这样一位有自我意识的女人。
但这个女人,在中国会被称为齐天大剩。
因为这第三部里,她43岁了。
壹拉低女性智商 活成女神代表 Bridget论长相,是英国超市里一抓一堆的高龄女人,论身材,是坐下就分不清腰和腿的典型。
她如此出挑,是因为她不求看着淑女,只求活得自在。
于是就有了30岁了穿成花地毯出现在家庭派对上,作为记者在直播上露出保龄球般的屁股或是跌入猪粪坑,在律师大会上大骂律师把男友窘到,还会被花心高富帅一撩一准。
女性单身贵族的智商,整整被她拉低5个点。
用我们的话说,这叫情商低。
我们欣赏的是薛宝钗,而非林妹妹。
但往往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开始喜欢林妹妹。
我想大多数姑娘看到BJ的时候,和我一样,没半点嫌弃。
不要嘲笑女人就会幻想自己是BJ,被两个死心塌地的大帅哥追。
如果女人是这样,我们早已奉大女神海伦为人生最高值。
一部无脑剧所有的槽点,BJ都有了。
要不怎么说编剧简直是深谙女性心理的大师,这个姑娘有所有女人的弱点,但她天生有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又有从不退化的爱人能力,会读取爱情中的蛛丝马迹,会不顾面子争取真爱,会说很多女人不敢说的话,这就让女性观众暗爽了。
知乎上有人这么评价BJ:BJ作为一个容貌刚好够出门,智商刚好够存货的女性,心理素质却是远远高出标配。
“每个姑娘都能从BJ身上看到自己”,不是因为她矮胖穷,而是因为她活成了每个普通女孩想成为的样子。
贰会上渣男的当 也打渣男的脸像所有女孩一样,Bridget禁不起一点撩骚。
上司Daniel是Bridget在电视上看到的那只公狮子,得到即抛弃,只要Bridget还没有完完全全,死心塌地地服从于他,他就永远在追逐的路上。
Bridget曾相信,只有丁字裤才能带来一夜浪漫,她的束腹奶奶裤会让对方兴趣全无。
撩妹大神对她的奶奶裤之迷恋,让她一瞬间以为,这男人的痴心悔改和不恋美色,都是真的。
但臭男人总是见了棺材,才掉眼泪,从未想过这个人善的姑娘,没这么容易被人欺。
看清Daniel的花心本质,每个女人都有这个能力。
离开一段完全可以获益的风流韵事,让他go and fuck yourself,相当Bridget。
感情的世界里,男人的问题是太会道歉,女人的问题是太容易接受道歉。
Bridget却没这毛病,深知“太快道歉的男人总有鬼”,但凡有一点爱得不爽,也不隐忍,从不信什么“女人应如水”,也从不因离开一段不适合的情感,而怀疑自己。
都说分手见真情。
眼见Bridget要离职要撕碎这段感情,Daniel立马藏起道歉脸,以需要提前六周离职为要挟,Bridget甩了一句:公司不是处于危机么,像我这样什么事儿都做不好的,走了应该没什么问题。
所谓“公司危机”,不过是Daniel要与隐瞒的未婚妻约会,抛下Bridget一人在乡下度假别墅的理由。
打脸如此之快,你还能说她是傻白甜?
她可能会被感动,但绝不轻易同情。
即使Daniel被Mark打趴在地,她也毫无动摇:这种保证对我而言是不够的,我要找到更好的人。
爱是要真诚的,告别是要爽气的。
叁会放低自己 但绝不委屈自己Bridget很林黛玉,玻璃心脆到碰不得,似乎被装在作女的罐头里,永不过期。
可这两个女人,该哭该闹,该爱该恨,从不含糊。
对感情,对生活,甚至对这世间,比谁都门清儿。
想想Bridget和林妹妹是真智慧,知世故而不世故,专心打点好自己的世界。
这世界仿佛越是循规蹈矩,越是会抹掉自己的存在感。
越是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爱得就越是幸福。
第三部里的两段一夜情,给Bridget带来一个不知道爹是谁的孩子。
一边是风头正劲的婚恋公式创始人Jack,一边是一表人才的旧爱Mark,搁中国都能把王思聪拉下国民老公的宝座。
女人出于本能,都会犹豫。
Jack为宝宝尽心尽力,提出同居,因为他们在网上有97%的合适度。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抓住高富帅,不是为孩子找爹,而是实话实说:爱一个人不是在网上,爱一个人是你明知多不像还要爱他,是他让你有家的感觉。
Jack曾问Bridget爱不爱Mark?
Bridget说,I have been。
Jack又问,那你爱我吗?
Bridget停顿几秒,说:I could be。
什么叫 I could be,是一种虚拟,一种假设,是我不爱你的最委婉表述。
对比当年她为挽回Mark的努力表:你曾说过,你就是喜欢我现在的样子,我对你也有同样喜欢的感觉。
你自大,在任何场合都会说错话。
我非常确信你鬓角的长度需要调整一下,但你是个好人。
还有我喜欢你。
当朋友问她愿不愿意和眼前的这个男人白头,而不是Mark Darcy。
她嘴上没说话,眼里,没有光。
她面对Daniel和Jack,是开怀大笑,而在Mark面前,是小女人柔柔的,安心的笑。
尽管如此,她还是严谨如工科女,反复验证心里早就有的答案,容不得让自己有半点将就。
在Mark表达我想你念你爱你之时,她依然用最英国人的方式写信来婉拒:你在我需要的时候从来不在,我始终孑然一身。
最终她只用一句话就分清了哪个是真爱:如果孩子不是你的,你怎么办?
一个说:那情况肯定不一样了;一个说那我也会好好爱他,像爱你一样爱他。
I love you as you are。
她知道只有真爱,只有真正成熟的男人,才敢说这样重的情话。
有时你会怀疑解放女性是男人的阴谋,男人释放了另一半的生产力,却在承担另一半的责任中,带着5000年的遗风。
这个世界对男人的要求从未变过,义务未变,宽容也未变。
不过女人呢,心够高,脑子却没过滤干净,所以很多事情也怨不得别人。
这个时代是留给女性重新自我定位的。
英国人用Bridget开了个很好的头。
Bridget很普通,但她就是姑娘们想活成的样子:享受宠爱,享受独处,从不将就,从不委屈。
越是如此豁达,日子就越是水到渠成。
她是独立女性,但不像伪独立女性那样,单身时标榜自己没有男人也很快乐,真的两个人时又只是附属品,只有经济是独立的。
Bridget从不掩饰她需要男人,男人的示好,她都收下。
单身的苦闷快乐她不掩饰,邋遢随意她都有,但她活得很有仪式感,对于日子,从来不愿随随便便过。
所以,她的远方有惊喜,她的眼前有意义。
@米字橙以英伦文化之非同寻常为城市中的自己充值
1.男神一个不够,两个来凑(相比之下我朝的玛丽苏都算个屁啊)2.真是风水轮流转,当年顶着威尼斯影帝头衔的英伦小生Hugh Grant已然消逝不见 3.当丰唇针和肉毒也拯救不了Renée Zellweger的嘴唇时,衰老为何如此充满歧视
多次拿女权抖机灵让人非常不适
其实不愿有第三部来溜粉,又挺喜欢电影里BJ的独立性和自信,不会再因为丢脸而想逃跑,电影有几处还是挺好笑的。Colin叔太帅太好看了,刻板禁欲形象所带有的性张力比美式暖男强大多了!这样的Mark Darcy怎么会离婚两次还各种被分手!?哦,Mark和Jack在一起的戏份都非常可爱~
还是回到女人就是要瘦的话题。再一个:终于结婚了。
大龄单身女青年挑战性与孩子,他们老了,我也老了,不知道我到了43岁的时候,会不会还有那样的坚持和勇气~为BJ点赞~
让我先表白:科林叔,我真的还能再刷一百年!这场基本都是女性观众,科林叔一出场就开始嘤嘤嘤一片,其实Dempsey已经很帅了,但是跟科林叔站在一起,科林叔自带佛光的气质光芒万丈!太狗血了,但是还是好好笑,关键太满足少女心了,每个少女都需要一位达西先生!【我一开始只给了四星我傻逼吗?
太生气了!不能对大龄剩女最这种事情!
之前是刻意扮肥,这是是真的老了。不过第三部叙事其实比前两部流畅。
RZ是饰演弱智吗,尤其是工作上,不能忍
我不喜欢导演在最后结婚一幕时对同性恋犹疑的态度,那种不确定的立场。当场接吻的异性都是侧面对着镜头,唯独一对儿同性恋是机位从一个人的后背探过去。整个剧充满了英国的政治正确和保守主义,可以见到政治和这些年英国的缩影。对美国和新时代大数据的一种排斥,回归传统的老派……不是很喜欢BJ这个人物,当然了哇,科林费斯还是很帅嘻嘻。不得不这个剧的结构很老套但是挺耐看的
看到一半的时候尴尬症都要发作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从头笑到尾,休叔简直神出镜!简直了都!
女主光芒四射,幽默感浑然天成~笑点快狠准,大龄单身梗加上当代元素更是玩出新高度~这类写给城市的情书本质上和porn没区别,但真让人受用,毕竟虐汪之余还告诉你亲爱的千万别丧失信心~锁定年度最佳爱情喜剧~
科林费斯是不是全世界英语讲得最好听的男的?
一切都太不合理了
太老套了,简直震惊。达西老成这样,吓哭了。江南style 和f**k you 这些梗……我是时光倒回什么年代了吗?(女主皱纹是化妆造型吗?)#来自一个大天秤的不满意
这个系列的卖点在于一个困扰全英妇女的问题:休叔和脸叔要选哪一个。如今休叔out,脸叔的对手成了美国百万富翁。seriously?!!齐薇格是极少数我有生理厌恶的明星,嫌她笑的样子太尴尬。现在的她则是做任何表情都尴尬。一枚单身职业女性如何在职场上作死最后风光出嫁。玛丽苏样板戏的极致了。
艾玛·汤普森实力担当,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编剧;其实吧,类型片不怕桥段老,只要揉的漂亮一样好看,比较遗憾的是这部的选歌水平有点烂大街了。
冲着回忆和完美结局杀多给一星,竟然能在电影院看到泪目,女主的脸多少有点不忍直视了,剧情也是套路,可是谁能拒绝达西先生啊
目标观众显然以女性为主:“你看这么丧的傻大姐都能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你们也不要放弃希望噢!”两男一女互相打情骂俏就差一起滚床单,啊,真是一片欢乐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