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部片子的逻辑分析:这是一部宣扬脑部潜意识的科学的惊悚片,还是一部神叨叨的教育“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教育片?
前情铺垫:李心洁因为痛失爱女所以把跟女儿的所有记忆都抹去了,于是她记不得那个童话故事的结尾,因为那个结尾是她的女儿编出来的;后经警方提醒,李心洁又回忆起了这些。
梦:1.梦中出现的坏掉的电话和埋尸的荒地,树上的风筝这两个都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场景,后面催眠师帮李心洁催眠,她都有再现这些场景;2.李心洁穿白色睡衣红色高跟鞋出去,被霍思燕看见这应该是某次梦游又去了荒地3.醒来发现手黑的2次之前只是看看荒地,看看风筝,情况渐渐严重之后,把对荒地下埋着尸体的想法付诸了行动,开始挖尸体。
4.发现箱子里是男孩子经过警方因为其前夫失踪的案子来找过她之后,提醒了她女儿被绑架撕票的过去,重新想起来女儿的她继续梦游,在梦游中挖尸体发现不是她的女儿,而是一个男孩子。
梦游中是可以看见东西的。
5.带着摄像头去拍摄为求证据,用摄像头绑在眼镜上去拍摄梦游挖尸体的过程。
后警方去挖尸体的时候,一个镜头切到树上破旧的风筝。
6.催眠催眠师催眠了李心洁,除了电话机,荒地,风筝这些她曾经见过的场景出现了以外,李心洁看到一个男人藏在她的家里要杀死她,并且看到了凶手的脸。
7.凶手的梦根据口述,凶手总是梦到有个人在挖尸体,于是潜回香港的埋尸点,刚好看到5中李心洁在挖尸体,于是转移了尸体的位置。
至此,电影中所有推动剧情的梦完结了。
需要解释的有3点:1.李心洁为什么会挖到男孩的尸体如果李心洁梦中梦到的是她2年前跟警方认尸体的时候碰到的大树,荒地,风筝这样的场景,那她回去挖的地方,必然是当初发现她女儿的埋尸点。
在那里却挖出男孩的尸体,可见凶手两次绑架撕票,都把小孩埋在了同一个地方。
但是,风筝是在李心洁带警方去挖男孩尸体的时候给了一个镜头闪现,而李心洁在回忆女儿被挖出来的时候的场景时没有提到过风筝。
也就是说李心洁去挖尸体的地方不是当年女儿被发现的地方。
2.李心洁为什么会看到凶手的脸唯一的解释是,李心洁在5中其实看到了凶手,并且把他代入了6中。
3.凶手的梦凶手莫名奇妙的梦到有个人在挖尸体,这个梦毫无根据,当然如果说是因为压力过大总觉得有人会发现他的秘密,这个解释也无可厚非。
综上所述,有两点有疑问。
凶手可能会两次把小孩埋在同一片荒地,但是会埋在同一个地点么?
那个挂着风筝的树,到底是埋着小女孩的埋尸点还是埋着小男孩的埋尸点呢?
如果这两点无法解释,那我们来看看第二种分析。
那就是,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麻麻李心洁因为痛失爱女变得和凶手心灵相通,因为对凶手的痛恨的力量让她的脑电波侵入凶手的大脑知道了他埋第二个被害人的地方并且挖出了他,而且还通过凶手的大脑提前知道了他要来她家杀人灭口的计划,于是带着警察提前在家埋伏终于抓到凶手的故事。
PS.李心洁在公园抢人家的菇凉当女儿的过程应该是真打,血都不像假的。
杨采妮在警局里和霍思燕的对话自己后来都不记得了,原本以为这条线和李心洁那条是在这里交叉的,到后面才知道杨采妮是李心洁的延续。
最坑爹的是李心洁的前夫阿明!
原来是被圈禁圈禁圈禁!
电影院里就是在这里开始笑的!
再PS.片中讲了催眠师的悲伤过去,提到受到深重伤害后大脑会有潜意识的压力。
我还以为他是想说原来催眠师自己也有梦游之类的症状,没想到只是“安全带坏了要记得及时去修”的宣传片。
再再PS. 在永华看到李心洁了,低调的很啊就夫妇二人在海报前让几个观众拍了照就走了。
真人眼睛真心大,比电视上好看。
片子还是有新意的,但故事太牵强,凶手和受害者竟然能做内容相同的梦,令人难以相信。
片子与其说是恐怖片,还不如说是关于梦和催眠的科教片或关于亲情的伦理片。
最打动我的是受害者表现出的那种痛入骨髓的母女/母子深情,尤其是片尾李心洁为女儿讲童话故事时的情景,令人内心异常痛苦。
从展现亲情来说,片子还是成功的,有可取之处的。
可惜了李心洁杨采妮霍思燕鲍起静等优秀演员,限于题材和剧情,表演空间不是很大。
个人感觉,李心洁的表演还是非常不错的。
依旧延续了使用突然出现的晃动以及配乐来营造恐怖镜头,最后肥猫的出场完全改变了全篇气氛,电影院内的一片欢乐祥和,可惜总局没有亲见,不过3D影片画面感很强,很多场景小光圈大景深充满德味,大光圈的背景虚化效果也很好
与以往的彭氏出品来说,这部片没什么惊喜,有些情节过于罗嗦,以往两彭的片都是情节步步高潮迭起,气氛也扣人心弦,让人的胆子也随主角提了起来,结局也会让人料起不到这片就过于平淡,
恐怖片对我来说一直就如油炸食品 小时候喜欢 现在视为垃圾 但时不时会被广告或心瘾驱使 这回驱使我的是李心洁明星是靠眼缘的 李心洁从歌手开始就一直很对我的眼球 后来这张喜欢的脸有缘被张艾嘉加持上了大银幕 每每都是令人惊喜的作品 于是就这么一部部的跟过来了是彭氏把心洁碰上了影后的位置 是彭氏给心洁带来了“鬼后”的封号 所以再次合作的新片无疑是备受我期待的 从之前的几部作品和这片子的片名可以猜出 这又是一部探讨心魔而非鬼怪的片子 心洁的演出已经游刃有余甚至很多地方会让我觉得是不是投入得过了一些 杨采妮作为特别出演 一出场穿着平底布鞋静坐警察局的镜头就摄人心魄 两位女戏子出现在同一镜头前飙戏的几段是我觉得最过瘾的地方剧情来说 不算饱满新奇却也不失精彩 这种片子的节奏总是缓慢的 配乐总是让人窒息的 总是要经过几个突然的松弛再回头让影院瞬间布满尖叫的 结局总是要雨过天晴的 因为涉及到母亲 涉及到生命 所以好几段都差点赚到我的眼泪 3D作品 刚一开场3D的拍摄手法像极了之前的《深渊》 然后渐渐的在观众几乎快要忘记这是一部3D电影的时候又加入了效果还不错的两段3D “3D果然都是浮云” 浮云 彩色的浮云和螺丝钉就是全片最出彩的3D环境 和剧情毫无关系的缝入 让人对现在的3D市场……唉……今天上映首日 上座率还不错 出场听到的都是不满意 我倒觉得喜欢P.S 看完此片 心生感慨 一方面又涌上父母不宜做 另一方面倒是窃喜自己现在还拥有优质的睡眠 不管白天的生活 工作怎么样 至少长达三分之一的睡眠生活我是非常具有优越性的 哈哈哈
我有一个理论,就是比如说你害怕一个东西,但是假如你自己变成了你所害怕的东西,那么你就不害怕了。
好比说有人怕鬼,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假如真有鬼这种存在,那么你基本上肯定会变成这种东西,对于一个你必经的过程,有什么好怕的?
好比说有人曾经很害怕步入中年或老年,于是说自己会在30岁之前自杀以避免将来的那种老态。
但是现在我就30岁了,我感觉确实没有多恐怖,而且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好,很多4、50岁的人看起来还很年轻,难道说你要把这个年龄推迟?
所以说,我不害怕梦游,因为我曾经这么干过。
但是,反过来想想,假如你身边的人看到你梦游,那么你替他想一想,还是挺恐怖的。
比如说,如果上学的时候睡集体宿舍,如果某一天你闲来无事半夜醒来,发现你的某个室友坐在你床前沉思,相信就算这人是你最要好的死党,你也会吓个半死,而且怀疑他的性向。
当然,很多人并不知道梦游这个玩意,他们以为这只是梦游者半夜醒来干的一些怪事情。
我很小就知道梦游,小学的时候看《连城诀》,半夜微笑砌墙的意象太过传神,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不过,与此相比,更早的是在知道梦游之前,我就梦游过了。
不过这种事情当事人是无法亲眼目睹的,得靠别人转述。
小时候,我经常去大姨家去玩,因为有一个大我几岁的表哥。
有一次,在阿姨家过夜,睡在2楼,她家厨房是一个平顶,比较奇特的是在栏杆的外面又用水泥浇筑了突出来的一块,大约有1.5个平方。
后来听我表哥的描述是,那天晚上半夜我忽然爬起来走到那块突出来的一块那儿,作势就要爬过栏杆站到那上面去,被尾随的表哥一把抱住。
现在想,我当初梦里没事干吗要爬个栏杆?
其实也很简单,我一向比较胆小,但是常常又不甘寂寞,看到那个突出来的一块,幼小的心灵觉得很危险,所以在醒着的时候,显性意识控制自己不去爬,但是潜意识里面又觉得要是能爬过栏杆站到那上面一定特别拉风,于是在梦游的时候就这么干了。
用这个例子来看“梦想”这个词的话就特别靠谱,醒着的时候知道那不可能,或者说代价太高,梦里面就把这些理性顾虑全都遗弃了。
还有一次有记录的梦游也是在这个阿姨家里面,不过那一次就略显平淡,而且由于资料太少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
那时上初中寄宿在阿姨家里面,还是住在2楼,有一天晚上,我走到楼下敲楼下客厅的门,姨丈在房间里面问,谁啊?
我说,是我。
姨丈问,你在干吗呢?
我说,我在睡觉。
这就是后来得知的全部信息了。
所以,梦游很好玩的地方在于,梦游者可以跟你对话,最搞笑的是比如说他明明在大街上游荡,你问他在干吗,他一定回答你他在睡觉。
因为他的显意识最后的认知自己确实在睡觉。
至于有人说,不能叫醒梦游者,否则他会疯掉,我觉得这就比较迷信,顶多就像叫醒一个正在做梦的人而已,只不过如果一个人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很莫名其妙的地方,而他又没有有关梦游的知识的话,肯定会吓一跳,会想,自己明明在床上,怎么到了大街上?
谁把自己抬过来的?
后来又看了一部印象很深的片,就是张国荣的遗作《异度空间》,这部片建构了我现在对于鬼的认知,就是所谓的“垃圾资讯”的组合。
除此之外,该片还有一个情节很有趣,就是用摄像机拍下自己睡觉的全部时间。
我一直不敢这么干。
为什么呢?
这要扯的比较远,慢慢扯。
以前看过一部片,黄秋生的《新房客》,里面有一个变态医生,用一只箱子装了一只死狗,然后一个人跑到下水道去吃烛光晚餐,光是这样一个意象就已经非常恐怖了,却还有更恐怖的。
男女主角跟踪这个变态医生到了下水道,结果被发现了,俩人拼命跑,拼命跑,结果跑了一段摆脱危险了,俩人兴致来了,就吻起来了,结果突然女主挣脱男主,嘴角还有一丝血迹,惊恐地问,你干什么?!
这时秋生哥所扮演的男主,面目狰狞地说,你就让我咬一口嘛。
(秋生哥果然不同凡响,演起这种变态来简直就是本色演出)这个场景太恐怖了,如果你还没有感觉,那么我再举一个例子,好比说深夜你和你妈一起回家,在电梯里面只有你们俩个人,忽然你有点害怕,于是你握紧你妈的手,故作轻松地跟你妈说,妈,我有点害怕。
忽然你发现你妈面目变得狰狞,凄厉地说,你叫谁妈啊?
像上面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有很多,比如说夫妻睡在一张床上面,很难说对方会不会在半夜给你来个突变。
所有的这些,想表达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当你最信任的人突变的时候,那种场景会变得格外恐怖,因为你已经没有退路,没有了任何依靠。
谁是你最信任的人?
这个人其实是每个人自己。
所以我才不敢拍自己睡觉的画面,因为害怕自己会作出某些恐怖的事情来,更加恐怖的是,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我还没有办法摆脱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就是“我”。
仔细分析下来,会发现其实我基本上是有社交问题的,不但不信任他人,甚至连自己也不信任,而且我觉得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有时候你一个人呆久了,会把自己封闭起来,特别是我从小就喜欢自己呆着,自从92年我家砌了楼房我睡到楼上之后,除了吃饭,我总是一个人呆在楼上,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呆出毛病来了。
不过如果再回到一开始我所说的理论,如果你自己就是恐怖源,你就不会害怕了。
好比说你自己是鬼,你还怕鬼干吗。
所以我并不害怕梦游的人,因为我自己也这么干过,不过如果知道别人梦游背后的潜意识,多少还是有些尴尬。
其实本片不是走惊悚路线,因为基本没有一个比较恐怖的镜头,主要的噱头还是梦这个东西,不过所找的几个搞心理咨询的人看起来都显得很可笑,尤其是那个电脑桌面上有个“真”字的老头。
我觉得,导演只不过是因为有了几个意象,比如梦游者,荒地,童话故事里的大狼狗等等,于是就拍了一部片,但其实并没有比较完整严密的构思,所以整个故事看起来张力不够,显得很松散,不能抓住人的注意。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假如你梦游,你又不想梦游,于是你把房门锁起来,还把钥匙藏到厕所水箱里面,你猜你梦游的时候知不知道钥匙在哪里?
我没有干过这种事,因为我没有干过什么大的亏心事,而且很早就有了梦游的知识,所以梦游就随便他游,根本不去阻止。
但是我想,你防备的人是你自己,能防得住吗?
你自己把东西放在哪里自己能不知道么?
潜意识与理性,是否像黑白天鹅那样,真的是俩个自己?
现在的认知还是没有很清楚的,人还没有真的认识自己。
由于上次的藤井树观影团活动后我给导演提问,所以免费获得了这次的观影机会。
在接到电话通知的当晚就在号称上海唯一一家4D的放映厅港汇6楼的永华10号厅看了这部电影。
比起这部电影的悬疑, 惊悚,屁股下的按摩椅要来的更胜一筹。
因为谁都不知道它会什么时候动两下。
在豆瓣的短评中很多同学提到这部电影完全可以用2D表现的。
为什么要用3D呢。
在结束后,居然真的有位观众这么提问了。
被号称鬼王的彭顺导演是这么解释的,(相当的雷人,相当的经典)————————————————————————————导演说:“你看过变形金刚3吗?
你看过哈利波特7吗?
你懂什么叫3D电影吗”观众说:“但人家的特效镜头比你这个多多了,你从头到尾一共才3个”(1,开始那个大狼狗和小姑娘的2D动画;2,梦中的五彩祥云;3最后抓住坏人的时候手电筒飞出来慢镜头)。
导演说:“你懂什么叫特效吗?
”观众说:“可是....”导演说:“3D是一个趋势,就好像如果我现在拍一部黑白电影的话,一定会有观众问我,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不拍彩色的。
同理,现在有了3D,我为什么还要拍2D呢;香港有个观众每次看电影就自备一副3D眼镜去电影院,然后发现是2D的就抱怨说为什么现在有3D了,还放2D,所以以后电影都是3D电影”——————————————————————————听了这段雷人雷语后,我大概明白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看起来只有中文字幕是3D的3D电影的产生原因了。
拍摄拍摄技术,然后通过后期剪辑完成后加了个3D滤镜就变成了所谓的3D。
然后票价比2D贵个几十元。
票房收入就会显得更好看了。
就又如彭顺导演当年说的那样,他曾今拍过一部爱情片,自己很喜欢,老板也很喜欢,但就是票房不喜欢。
因此他抱定了一直拍恐怖片的理想。
在说说这部片子本身。
就如同任何的商业作品一样。
这是一部大杂烩片子。
要说恐怖吧,就如同你所看过的所有国产恐怖片一样,只有靠长镜头中突然来个几帧画面乱切来制造恐怖效果。
而音效和配乐也就和当年的旧版聊斋一样弄个刮风什么的来烘托气氛。
不过这几下画面乱跳配合4D的按摩椅确实对于胆小的女孩子会有些效果了。
不过这个貌似娱乐效果比惊悚更多吧。
导演还希望变成一部主旋律说教片,就是教人不要做坏事,做了坏事会不心安理得。
另外这还是部伦理片,想要描述一个妈妈生下孩子后失去孩子的不能接受事实的感情描写,说实话,李心洁确实把这个角色塑造到位了,从眼神到肢体语言,都很棒,这4颗星就是给女主角的。
片后主演李心洁 也来到了观众见面会。
在观众的提问中,她讲了自己在拍摄和一对父母抢孩子的那段戏的感受。
她说她在这段戏的前一天起就开始自闭,没有和任何人说话,让自己投入到这个场景中。
然后突然在拍戏时候爆发出来,以至于在这段结束后,导演ka了,她还在那里哭,连那个演员小孩子都真的被吓到了。
女主演确实不容易,相比李宗翰的角色就太太太太剧透了,好的悬疑片就应该最后让一个不可能是凶手的变成凶手,名侦探柯南,包公断案,福尔摩斯哪个不是。
而这个凶手在第二幕出场的时候就已经通过神情告诉大家他就是个坏人了。
再说那个侦探级别的催眠师,这个角色在这个片子里面就是烂片中的战斗机了。
一个老婆车祸不醒的男人,还如同疯狂英语李阳老师般的开着成功学研讨会。
真要说他冷血么,人家非但不家暴还挺温情的。
开始还拒绝警方的邀请协助破案。
(这段中不懂那个车祸后可以说话的他老婆怎么后来又不省人事了)而最后这个神奇的催眠师居然比侦探还神奇的告诉警方凶手会去她家,这种积极显得之前的拒绝非常的虚伪。
就又让我想到了现在那个靠家暴再次出名的李阳老师。
郑则仕肥猫演的却是不错,不过这样的体态显然他更容易演好人,在这个剧情的刻画中,他显然有点不到位,但这个绝对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编剧的问题。
好吧,就说这么多了。
最后依然广告一些藤井树观影团http://weibo.com/tengjingshu 敬请关注藤小姐微博,经常有观影活动可以免费索票。
:)
缓慢、无趣、冗长的情节,一部根本不需要3D技术的电影,很多镜头的设计不像电影,更像舞台剧,其实不悬疑惊悚,故弄玄虚而已。。。
本以为是个具有文艺气息的恍恍惚惚亦真亦幻的梦游状态,没成想是个半夜挖尸的探案集。
尸体没见着,尖叫没喊出,说惊悚不惊悚,说悬疑不悬疑,却讲究半天兄弟情意。
一颗准备受惊吓的弱小心脏,就这样平安无事的落回心袋。
是导演怕吓到大家,还是觉得玩鬼无趣,总之,很难让人与惊悚片连上定义。
两相对比,还不如彭导演之前的《B+侦探》来的淫意。
如果说3D才是此片最大看点,只可惜偶看的是2D。
彭顺的电影画面一向好看,色泽美丽。
李心洁的复古装扮显示出时下流行。
故事其实很简单,简单如报章上一则报道。
导演却将其拆成梦之碎片一样样的片段,然后以倒叙为主线,拼凑粘贴,讲述了一起谋杀案。
彭顺是一个喜欢拍烧饭吃饭段落的导演。
他的电影里总会出现人物烧饭,吃饭的场景。
一如陈英雄很喜欢拍女人做家事,属于个人偏好,也拍得很美。
3D果然是浮云,就那几片云是3D。以后绑架杀人的要搞清楚对方的底细啊,别绑架会梦游的,通常都没什么好结局。还有,你们这么乱贴传单,会被城管抓的啊。
主角演技值得肯定,可惜剧情推敲度不高,有点牵强——梦镜破案!
感觉还不错
shalewobanamenankan
7+/10
小李感觉很入戏啊~肥猫啊肥猫做什么不好 偏偏要去赌 要去杀人。。
我觉得挺好,至少提醒我们天下最伟大的就是母爱。
彭順導演在內地現有審查制度之下終於讓不再讓驚悚片成為一水的爛片。李心潔的表現精彩萬分,好過她第二次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的《鬼域》,但對她能否三次憑借同一類型角色提名則持保留意見。劇情略散,三次點破李宗翰角色與案件的關聯使懸疑破功,但驚悚部份做得很棒。3D顯得不是很必要。
李心洁的戏不错,梦游表现得可圈可点,梦到凶手那一幕全场惊叫又全场爆笑,凶手比较有笑点,杨采妮的线索去掉可以让剧情更紧凑。
看到结尾处那个童话故事 我哭了。。。
剧情三星 一颗给音效吧
开篇还可以,后面越来越越扯,直接演变成港匪片了哦,我说就肥猫这马子,还能干绑架?
去掉恐怖的概念,因为毕竟这部只能算是惊悚悬疑片,而悬疑占了更大的比重。片中对于母爱的阐述让我感触颇深,最后一景的心心相惜总有种谁不明的感动。当然片中也有好几处景出现的颇有搞笑性质,尤其是关于紫怡前夫的失踪和出现,感觉就是为了剧情才设计的,比较无厘头
不吓人
再也不能再傻逼了
片尾看起来象法制教育片
还行,吓人的地方确实很到位,一星给演员。华语鬼片只要有鬼后@李心洁 ,就是质量的保证啊。
李心洁不错,配乐还成,警察医生不给力,心理催眠啊什么的还是张国荣、黎明演起来比较好……
催眠师老婆那段显得很多余、李心洁演戏真心好。 四星给女主
色彩十足的美丽,李心洁演技有进步,杨采妮无论演技还是美丽都完胜,郑则仕的客串有些意外,十足不喜霍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