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泪点很低,从电影开头男女主一边笑将着唱歌的bgm和温馨可爱的恋爱画面的时候我就在哭,也有可能是因为早就知道男主会过世的事实之后感到美好易碎的瞬间。
前段时间才看了《人鬼情未了》,现在想来这两部的情节走向基本一致,连男主升天的效果都一样(笑)这部似乎要更奇幻浪漫一些,过世后的男主只会在女主歌唱时与她在水里相见,变成了似乎能控水的灵魂。
最终港所希望的是她能再次乘于海浪之上,更勇敢地接受新的海浪的到来。
可是,可是女主最终就算被拯救也无法再一次在水中和他相遇,新的海浪永远会来,他却永远消失。
明知会是这样的结局我还是惋惜,新的海浪会来,我也有勇气去面对,但是我更想的还是你留在我身边。
今天才看完整部电影,觉得有很多地方想吐槽。
就是你们一直说这电影不行不行,又说汤浅不适合做商业?
那你也知道商业电影就是要大家都说好才有人去看的好吧…你们个个人都骂汤导什么时候才能吃到饭啊…虽然电影只有几个片段有汤浅味,但是作为商业电影真的很不错了好吧…起码比隔壁《天气之子》好多了…(天气之子看到最后全都懵逼了……)整部片看到后面直接骂出来…太虐了好吧…正如大家说的那样,体会过热恋,分手,关系透明的人更容易get到电影的泪点。
我一大老爷们看到后面直接爆泪,发着烧都没力气说话了还能挤出眼泪出来…电影到最后,女主成功的像男主说的乘上海浪顶端,从傻乎乎的少女蜕变成成熟自立的女子,也用眼泪正式的接受男主离开的事实…这里我想说的导演真的心机用尽,做到了十足的大众审美和少量商业气息味。
真的已经很不错了。
说说我和这部电影的故事,这部电影刚排期我就超级期待的。
当时刚和谈了两年的女友分手,一直想找一部言情电影散心。
刚好这部动漫言情就刚好就出预告了。
然后呢…就被《哪吒》挤出排期了,(这里我想说,同是商业电影,为什么啊?!
《哪吒》说实在的实打实比不过这部电影啊…结果一部电影赚的起飞,一部电影直接倒闭)到后面重新上架,一星期后下架…我都一直在关注啊…当时特意请病假去看,结果我爸突然送早餐给我☹️,搞得最后一场都没赶上,虽然不能怪他…☹️)但还是很不开心的好吧…在这期前我还不知道汤导是什么东东的,有天我同学偶然给我推荐了一部番《恶魔人·哭包》,然后一看演员表。
原来就是一个导演嘛,怪不得画风这么像预告。
自己后来又在b站补了汤导的《四叠半》&《春宵苦短》都很不错。
从此走上了动漫电影的不归路…我觉得这电影作为让汤导出现在大众面前已经远远足够了,普通观众看电影只追求爽和大众品价。
你一句哭死我了,他一句哭死我了,电影能不火吗。
电影深层好坏粉丝应该知道,但不能因为导演是大师所以才戴有色眼镜啊。
没达到内心标准可以,但不要黑出来啊…不然汤导何年何月才能出头啊…。
靠《恶魔人·哭包》吃小众粉丝也是没前途的啊,兄弟们…听说今年的汤导又在筹备新电影了,希望各位好心人嘴上留情,这样才能让汤浅大师卷土重来😭啊…不拿流量怎么来的钱啊,不拿钱怎么大制作啊,良性循环啊🔄弟兄们。
在这再次希望汤浅导演新筹备的电影大卖!!!
很幸运能借上海国际电影节之际赶上这波《海浪》。
刷了21和23日两场,论效果,最喜欢新华路上影的巨幕厅,在宽阔的弧形大屏前欣赏海景,感受环绕立体音响,非常舒爽,2D动画能安排到这样的影厅实属难得。
论氛围,23日舞挨场,可能由于片粉、导演粉以及川荣妹子和健太郎弟弟的粉丝占比更多的关系,观影中观众的反响更生动,笑与泪,甚至小小的惊呼明显比21日还多。
这是一个围绕着刚报考了海洋学专业、热爱大海和冲浪的大学生日奈子(也有译为雏子、日菜子)展开的故事。
也是一个关于拯救与重生的故事。
日奈子和港的生活中本身就有很多施救的经历,而在二人产生交集后,影片人物之间(日奈子与港之间,港的妹妹洋子与日奈子之间,洋子与山葵之间)发生了实际意义上的以及心灵层面的“救助”和“推波助澜”。
作为半个汤浅迷和一个片粉,无论他人对本片有怎样的评价,还是先表达一下影片中我个人最喜爱的部分(剧透预警!!
):- 演员们的声优出演:很多观众反应本片因剧情设定的原因,导致主题曲重复过多,听觉感受疲劳。
我也有同感,但还是很喜欢凉太在配音中提出的二人随性带笑清唱的部分,港与日奈子恋爱中的甜蜜画面在这样的歌声中展现,自然不做作,稀释了密集撒狗粮片段带来的甜腻和观众可能的厌倦。
几位演员的声优表现都非常符合人设,港生前的声线俊朗不失温柔,变身“水精灵”后声音加了特效,少年音更添清爽冰凉的灵气;日奈子的情感起伏最大,川荣妹子把人物的喜怒哀乐都驾驭的很好;健太郎弟弟原本的声音就有点呆萌,搭配工作和感情上都有点笨拙的山葵毫无违和感;松本明明外表是个大家闺秀型的软妹子,没想到声音蛮刚强,搭配倔强毒舌的妹妹洋子给人惊喜不断。
- 汤浅电影中比较少见的静态镜头:汤浅以迅疾的动态镜头见长,他作品中因快速奔跑或飞升而身体变形的人物,总是和我的梦境很相似。
也非常善于用快速和夸张的镜头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或思想斗争。
而在《海浪》的情景设定下,我们看到了不多见的静态大场景,在阳光下闪烁、翻着层层波浪的大海和海上的落日余晖,以及唯美的近景微距,比如以二人所在的虞美人花田为远景,近景聚焦在花上采蜜的蜜蜂;帐篷告白里出现的两次雪花特写,通过雪片静落的镜头,来表现仿佛静止的时间和触及心底的誓言。
- 几处特别的意象:尽管本片的想象力没有特别出人意表,有几处设定还是很可爱和特别的。
江豚和小海龟:江豚最先出现在了日奈子的冲浪板上,是港心目中的日奈子,是港对她最初的记忆,后来成为了港魂魄的载体;而通过港的儿时回忆,我们发现港手机锁屏图里的小海龟是奋勇向前的图腾,是港的“座右铭”,因其喜爱而出现在了幼年港的沙滩小裤裤上
圣诞树:电影中出现了两个圣诞树,一个是虚拟的,即港塔上的灯光圣诞树,而港塔是二人恋人圣地巡礼、港最后告白以及日奈子最终释怀恸哭的地方;一个是实体的,即片尾废弃大楼里枯萎的圣诞树,这里承载了影片最超现实的想象,死去的巨型大树如同失落在现代社会里的古老遗迹,被叛逆青年们狂欢的烟火点燃,日奈子在这里放下了对港陪伴的执念,召唤了他,在拯救二人的过程中也让港与妹妹和山葵重逢告别,最终使港在救火后得到了灵魂的解放。
冲浪:在狂欢与毁灭中,终于出现了汤浅迷们期待的长风破浪式的镜头,日奈子完成了一次极致的摩天冲浪。
也呼应了港对她说过的话,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如果无法像在海里一样游刃有余,就把岸上想象成海里吧。
日奈子利用冲浪带着洋子脱险,在冲浪中与港最后一次牵手。
大浪褪去,一切归于平静,港的灵魂终得超脱飞升。
而日奈子也终于在港的圣诞留言中放声恸哭,接受了,放下了,才能“重生”。
电影以日奈子冲浪开始,以待浪结束,同样一片海,视角不同,片头冲浪的日奈子是在阳台上的港眼中的她,好像从那时起,港便希望像港湾一样默默庇护着这艘小船。
而影片结尾,被夕阳染成橘红的大海,是日奈子眼中的海,伏在冲浪板上、眺望远方等待最后一波海浪的她,仍如一叶扁舟飘零,但经历了爱与死亡,重拾了待浪的耐心和蓄力冲浪的勇气,对于已经能在生活中独立驾驭风浪的她来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含蓄的情爱场面:在家中浴缸的那个片段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含蓄的情爱桥段,在华尔兹式的音乐中,日奈子缓缓走向港的水立方,两人拥抱、接吻、水中共舞后,港消失了,镜头随着一股带着气泡的水流从日奈子的腿到胸前掠过,港化身成水,抚遍了爱人的全身。。。
浪漫的音乐和明亮的色彩淡化了无法触碰的恋人的悲哀。。。
看似快乐的鸳鸯戏水,但两个尝试亲密的人最终并不能肌肤相亲。
- 《露之歌》彩蛋:看过《宣告黎明的露之歌》的观众会马上发现这两部片的共同之处,与其要分个高下,不如说《海浪》和《露之歌》是一个系列的作品,编剧相同,都有水和音乐的元素,港操控的带有重量感的水立方也沿用了《露之歌》中的设定。
大概因为这些共通之处,导演特别在片中让《露之歌》里小狗鱼出镜了两次,一次出现在海洋馆纪念品的包装上,一次出现在日奈子带着江豚娃娃里的港逛街换装时的T恤上。
可见导演并没有避讳观众把本片与《露之歌》相联想和比较,它们之间原本就是有所继承。
《海浪》的普遍观感都认为本片是一部非典型汤浅电影,没有了导演最为人称道的犀利快速的镜头和节奏感以及把抽象的人物心理活动和脑洞具象化的特征,想象力也不够夸张大胆。
吉田玲子的剧本从《露之歌》到《海浪》似乎把汤浅导演棱角分明的头脑给磨圆了,温润有余光泽不足。
汤浅的节奏慢下来了,但对他个人而言,从动到静未尝不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
从《心灵游戏》到《海浪》,汤浅电影里的人物和场景更精美、细腻和拟真了,并尝试了静态镜头和更加开阔的场面,但拟真似乎要以几何抽象的缺失为代价
纵览汤浅的动画电影,我认为他是一个能够圆融的导演,他凭借自己的脑洞可以自导自编出《心灵游戏》,虚实之间,游刃有余;在森见登美彦的漫画原作基础上可以拍出《春宵苦短,前进吧少女》,把看似普通的少女心事拍的灵气十足、上天入地;在网飞的邀约下可以联手永井豪改编出致郁系的《恶魔人》;和吉田玲子合作又能拍出较为婉约的《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和《海浪》。
可见无论是刚性还是柔性,犀利还是和缓,他都能驾驭
吉田玲子的故事(她初期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作品是吉卜力的《猫的报恩》)在情感处理上有着女性的细腻敏感,比如在《海浪》的故事里,日奈子与港在咖啡馆约会时紧张到不小心把杯盘摔到楼下,日奈子在港死后的痛苦和克制,妹妹在港死后外在表现出的倔强,妹妹对山葵的暗恋,姐妹淘与妹妹的毒舌,日奈子从失去、依赖、害怕失去到放下的情感推进。
《海浪》不是最好的汤浅,它的获奖我认为是时运使然,是如今的外交形势下,中国电影市场对日本动画电影抛出的橄榄枝之一。
尽管如此,作为影迷,我愿对他付出像日奈子待浪一般的耐心。
在温吞水下潜游的汤浅,未尝不是在静待下一波浪,而直挂云帆之际很可能是2021年《犬王》上映的时候(根据小说《平家物语 犬王卷》改编,讲述了能乐师犬王的故事)。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以下简称《共乘海浪》)的高光时刻来源于诸多日本动画(或者说一切动画)的奇妙时刻,它是虚拟人物对于自身(以及现实)的理解和观众对于现实的解读混杂、交融在一起的时刻,是现实不再重要的时刻,是任何人凭借意念就能改变现实的时刻,是魔法开始呈现的时刻。
这一切哲学都寓含于「作画」-「使之运动」这一连续动作的背后——无中生有,天马行空。
作画本身就像是魔法,它并非如电影一样用摄影机摹写或复刻了世界,也不仅仅是扭曲了世界,而是凭空(也凭借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梦幻的世界。
动画是如此奇妙,它的存在会让我们问自己:何为现实?
为什么我们会在看似完全虚假的画面里沉醉;为什么那些轮廓和色块被我们视作有感情的个体;为什么我们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快乐而快乐?
它究竟有什么魔力?
日菜子(川荣李奈)朝着水唱昔日的歌,她发现每次歌声响起,就能在水中看到自己的恋人。
在那个时刻,大概所有人(银幕内外),包括她自己,都认为那是幻觉,那是悲伤过度导致的认知扭曲。
这是一个绝妙的悬念。
在一开始,我们这些不常观看动画的人,都可悲地沉溺在对现实的陈腐理解中——要在任何反常的现象中找出合理性,找出它们在我们自身认知框架内是其所是的理由,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想象力和感情飞舞起来,任凭动画的牵引,转向一个更广阔、更梦幻的精神世界。
悬念持续了一会儿。
暧昧的细节不断被抛出,我们开始在「事实」与「幻想」中犹疑。
心情仿佛钟摆,一会儿偏向这是真的!
一会儿又觉得,这肯定是幻想。
在传统电影中,只要没有人与鬼的交互,只要没有鬼对现实的改变,就永远存在两种解读方式——她在幻想,或鬼魂真的存在。
因此,在像《人鬼情未了》这样的电影中,鬼魂与情人永远若即若离,无法接近。
在《夜以继日》里,恋人死去后,女主角只能遇到一个替身,而不是换了灵魂的恋人。
它们给予观众的就只有暧昧与含混,只有压抑与悲伤,只有成年人的虚伪与空洞,他们想要幻想却又半遮半掩、含羞带臊,害怕被指责太过直接、不切实际!
然而在《共乘海浪》中,鬼魂毫不犹豫地改变了现实,港(片寄凉太)救起了日菜子的手机。
但随后,监督给了日菜子一个暧昧而奇怪的远景镜头——他还是在暗示我们,这一切可能只是幻想。
对于观众来说,这既是诱导,也是揶揄。
因为可悲的我们,在那一刻,仍在犹豫。
直到后两次,港终于出现,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倾盆大水从燃烧着的废弃大楼注下——这是影片最美妙的高光时刻。
在那一刻,看似「写实」的动画瞬间露出真面目,扭曲的透视与形变、夸张的奇观、天马行空的镜头运动,配合着BGM——这是只有动画才能带来的震撼,它在暗示我们在动画里,如果你的意念足够强大,就足以改变现实。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看到《龙猫》里那辆形状怪异扭曲的飞驰巴士,看到《冰雪奇缘》里艾莎无拘无束地操控魔法,看到《千与千寻》中小千坚定地做出父母不在猪群的判断。
所有这些场景,并不仅仅是作画者和动画监督的功劳,而是所有观众共同意念的结果。
在那些奇妙时刻,观众、剧中人、主角的感情与意念神奇地连接起来。
这些奇妙时刻给我们带来的激动首先来源于那些电影里的苦涩、悲伤与绝望。
我们同主角一起,处在困苦中。
随之,现实扭曲,神性显现。
树林里存在着的美丽龙猫,忽然化为一辆巨大而怪异的巴士,载着我们的朋友奔向稍微美好一些的现实。
于是我们感动,那种感动是艺术家制造的梦幻,是梅洛庞蒂所说的具有神性的知觉。
这种扭曲与变形只能由作画展开,用摄影机、特效、蒙太奇永远显得虚假而突兀(因而它们也只能保持暧昧含混)。
只有画作的连续变形与运动才足够有说服力,才能让我们相信,那是真实又梦幻的,是悲伤又安慰的,是天真又苦涩的。
《共乘海浪》的高明之处在于,监督告诉我们,幻想并不是全部。
在幻想背后,苦涩、犹疑与感伤仍然存在。
影片末尾,在「乘上海浪」之后,日菜子仍然在孤独和回忆中茫然地痛哭。
那痛哭将我们拉回现实。
正如在《龙猫》里,尽管有美妙的感动,但母亲生病的事实并未被解除,也不可能被解除。
即使你能够在水里看到恋人并与之交谈,也无法触碰,无法拥抱和亲吻,无法共舞,无法做爱。
日菜子送别只存在于水里的港回到现实之后,她的感伤就像我们走出电影院时的感伤一样。
梦幻结束了,接下来你将面对现实,面对生活。
这是宽慰,是提醒,不是鸡汤。
监督在暗示,那段爱情/幻想就像电影(动画)本身一样,只能带给我们一时的快乐。
艺术是有限的,但艺术带来的快乐是真实的。
看完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感觉就是普通的讲故事的动画片,我就想说你是个动画片就要有动画片的样子!
再大胆一些啊!
搞什么现实主义啊……听故事的话我看电影看小说就可以了,我还是觉得想象力不够!
不够突破!
干巴爹⁄(⁄ ⁄ ⁄ω⁄ ⁄ ⁄)⁄ ⁄(⁄ ⁄ ⁄ω⁄ ⁄ ⁄)⁄⁄(⁄ ⁄ ⁄ω⁄ ⁄ ⁄)⁄ 没有140字还不能发了……
七夕突然撤档,于是只好去看了小说解馋。
不知道电影还能不能上映,姑且先留个小说大纲做念想吧。
如果上映了,到时候再来改。
第一集【她差点死于大火,却被帅气消防员所救,还收获了爱情】日菜子是一个擅长冲浪,但是生活一塌糊涂的大一女生。
有多糊涂?
就是屋子里塞满纸箱那种。
某次,由于有人在废弃大楼放烟火引发火灾,日菜子受困于大火。
结果千钧一发之际,被帅气又十项全能的消防员小港救了。
“啊怎么会有这么帅的消防员”两人一见钟情,就这么谈起了恋爱(以下略去三万字齁甜齁甜的互动不表)。
日菜子教小港冲浪,小港照顾日菜子的衣食住行及一切。
最后,在圣诞前夜,他们来到港湾之塔,许下相伴一生的诺言。
可爱的少年少女谈恋爱太美好了第二集【男友为救人而死,她痛不欲生,却发现歌声可以让男友现身水中】圣诞早晨,小港不顾坏天气出海冲浪,最终为救人而死。
日菜子崩溃了。
而且她不明白,小港为什么非要出海冲浪,明明天气一塌糊涂。
小港的后辈山葵和妹妹洋子来转交小港的遗物,包括小港的手机(然而没人知道密码)。
日菜子失魂落魄,偶然哼起二人最爱的那首歌,结果小港竟然在水中出现了!
于是她把江豚形玩偶里充满水,然后唱歌,就这么和水中的小港继续幸福地谈恋爱。
被这个江豚萌翻了,这个编剧脑子里大概是长童话吧第三集【精灵男友可能会消失,她恐惧失落,直到发现男友的愿望是自己能“乘风破浪”】虽然人鬼情未了也很开心啦。
但是小港意识到,水中的自己不仅不能帮日菜子做任何事,连给她一个拥抱、拉她起来都做不到。
他说,自己是因为心愿未了所以还在人间。
他说,他希望日菜子放下自己往前走。
这时,山葵突然来跟日菜子告白了。
小港劝日菜子接受山葵,但是日菜子根本不能接受。
拒绝山葵后,因为自责又跑出去追他。
结果遇到车祸,大火就在眼前。
这时候,小港突然发动灵力运来大水。
火灭了,但是小港差点灵力耗尽消失。
害怕小港消失的日菜子从此不敢再召唤小港,却再次陷入迷惘。
她在洋子的带领下来到小港的房间,发现原来小港是自己小时候救过的男孩,而小港一直以自己为英雄,努力成为能帮助别人的人。
日菜子由此猜出小港的手机密码,发现小港之所以在圣诞早晨去冲浪,是为了祈求“日菜子能乘上自己的波浪”。
于是日菜子振作了起来。
小港真的好帅,可是为啥非要大冬天去冲浪也是个憨憨第四集【犹豫不决的她再次遇到火灾,为了延续男友“保护”的力量,她“乘风破浪”救了男友的妹妹】日菜子为了“寻找自己的波浪”报了大学急救社团,但仍忍不住想召唤小港。
她去找洋子,结果遇到洋子正在跟踪一伙人——就是去年引发火灾的人,而今年他们又要找废弃大楼放烟火。
为了抓住犯人的罪证,洋子和日菜子跟踪了他们。
结果虽然拿到了罪证,却也再次被他们引发的大火包围。
洋子脚受了伤还吓哭了,山葵还不接电话。
日菜子想到小港的愿望,于是毅然用歌声召唤小港。
小港引来大水灭火,日菜子则将受伤的洋子放上救生担架,自己则乘着担架在夜空中冲浪。
这之后,小港便永远消失了。
踩着担架冲浪,可还行?
第五集【她回到两人许下诺言之地,听着男友生前的愿望,学会了坚强】引起大火的犯人团伙被捕,山葵和洋子成为恋人。
日菜子一个人在圣诞前夜去了港湾灯塔,听到了一年前小港许下的诺言:希望以后每一年都能跟日菜子一起过哦(让你立flag!
)日菜子带着对小港的思念坚强起来,确立了要成为海上救生员的理想。
第二年春天,日菜子已成了海港知名的海上救生员。
【幕后彩蛋】汤浅政明(导演):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乘浪”的时候,虽然好像“感觉很不错”,但其实海浪并不会听从我们的意愿。
它是否会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在海浪过去前,我们都不知道。
但是不管怎么思考,不去“乘浪”,我们就不会知道结果。
在这个强浪裹挟的时代,我希望让单纯的主人公乘风破浪。
(我觉得这段话是瞎扯,完。
)
一部清新青春爱情片,但却不落于俗套。
因为这部影片,我认识了一位导演——汤浅政明,这是我第一次看这位导演的作品,这因为这部影片,让我感叹于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丰富独特的画面。
那场女主带着男主的妹妹一同踏着海浪从废弃的高楼自上而下冲浪的高潮戏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神奇的是,就是本人看过再多的爱情电影,按理说应该会对这类影片乏善可陈,但因为这部影片情节的细腻刻画,竟让人忍不住是湿润了眼眶。
“因为搭上电影,所以又常播了”。
这句话是男主曾对女主说的话,却是在男主去世以后,女主无意中得知自己是男主小时候但我救命恩人时,才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深意。
男主的意思在我看来大抵是:小时候曾救我生命的英雄,如今又再次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何其惊喜。
连带着那首曾经遇难时听到的老歌,又再次被回忆起,久违的旋律,甚是怀念。
一千个观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我而言,这是我的感悟,这句话对我的冲击力,是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很多话不用明说,最是那种需要自己品的味道,后调愈浓,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被打动的原因吧。
最后想说一个点。
影片看到最后,某一刻,我会觉得男主不是/不只是女主的男朋友,更像女主的另一个自己。
这个自己,会在女主困难时出现,会在女主伤心时给女主陪伴,在女主危险时给女主勇气,在女主低迷时给女主力量,直至女主乘上自己的浪,跨过心魔坎坷,战胜自己。
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真正的修行,需要向内而求。
影片将帮助女主战胜心魔的男主在其死后加上了玄幻色彩,进而引导观者打开脑洞,正是因为品到了这一层面的表达,所以我也被深深触动。
和《言叶之庭》很像,孤独的女孩,雨或者水,遇上爱情,得到爱情,爱而不得。
1.约会时,滨海公路上,白色江豚造型轿车,上面两块帆板,车里的挂饰是一只江豚和一只海龟,男孩女孩聊天听歌…2.男主死后,妹妹打开他的房间,是满屋的书,和一些健身器材。
她向女主介绍,哥哥看起来什么都会,都很轻松的样子,但是背后很努力,包括一开始照顾妹妹,吃饭很难吃,但是他不断看书和看烹饪电视节目,厨艺慢慢变好了。
3.男主死后,随身带着水杯,对着水杯说话和他共渡冬秋春夏,阳光再次照在女主的身上……4.还有谈恋爱情节,背景是两个人伴着吉他🎸哼唱,不时笑场,一起学习冲浪,水面上女孩踩在了一只帆板上与他背后轻轻相拥;互相发和朋友在一起的搞笑照片,惹得手机对面的人傻傻地笑;以花为前景,特写到全景交代赏花;蓝天白云,椰子树夹道,女主从副驾伸出手臂迎风欢笑;两人在餐厅挑战各自的巨大汉堡,胃口大开;在河豚馆里挑选江豚挂件;夕阳余晖下,伸进海里的桥上,两人手握余晖(全景+手部特写+远景相拥);夜晚飞机闪着银光划过,两人在酒店阳台看烟火,女孩把男孩伸来的手拉到身后,人物在偏右,烟火在画面中心升起;白天海滩上两人提着鞋子奔跑,然后被男主追到,相拥而上;绿草地上,两人一起坐降落伞一样的户外项目,爽着腿,俯瞰大海;花店里,男孩被欧巴桑调戏,女孩在一隅扶首叹息;晚上烟火满天,他们穿着名族服饰在人群里仰望星空,在人群里牵手向前走(背影);明亮的金黄色被子里,两人69轻吻💋;逆光下,在海边与海鸥嬉戏;阳光下,女孩一个人帅气冲浪;夕阳下,女孩平躺在帆板上遥望远方,男孩在水里陪伴,海浪轻轻地涌动;小小的爱心蛋糕上插了4个蜡烛,还有帆船的造型,在KTV环绕灯下,女孩拿出大大的充气江豚礼物,充气,两人把江豚放在中间,拿出同款手机壳的手机,伸长手臂,45℃角同步自拍;男孩弹吉他,女孩抱膝摇摆唱和;冬天的夜晚,两人都戴着帽子走在圣诞节的路上,玩亲亲,女孩被亲代的一霎那,突然有了狗子的表情。
进度条过半的时候心头一跳,脑子里已经想到了港救火以后上天,日菜子忍痛重新开始生活,然后山葵追求日菜子,日菜子乘上了新的海浪……心里蹦出来一个电影,名字叫《左耳》……默默寻思这样的话最多只想打三星了。
还好没有!
港真的是又温暖又善良的人,无论换了谁都无法轻易抹去这样一个人在自己生命中存在的记忆。
看到结局日菜子痛哭的时候,我虽然和她一起爆哭,但是我觉得在靠近结尾的地方出现这段剧情真的很戳我。
「我可以继续向前,但是并不代表失去你的苦痛有所削减」
日菜子其实并没有真的放走自己心里的海浪,她带着失去港的悲伤,站在了新的海浪之上,依然灿烂动人——带着港的那份。
电影的一些前后呼应的细节也很刀(⋟﹏⋞)
最后放一点别的图
我会陪你到永远,直到你再次乘在海浪之上。
这是一部 女主和男主相互拯救 的故事,确实是很俗套的剧情,看预告片,也会觉得就是一部甜甜的发糖爱情动漫。
但,看完之后,我便对它有了另一种看法。
Brand New Story8.4GENERATIONS from EXILE TRIBE / 2019相识便就坠入爱恋女主 日菜子一名海洋专业的学生,因为酷爱冲浪,所以来到了小时候来过的小镇上,一边冲浪一边打工学习。
男主 港是当地的一名消防员。
画面的开始女主去冲浪,男主在自家阳台上远远地望着,似乎曾经相识。
电影开头看到海浪的女主在日菜子搬来不就就因为周边乱放烟花的小混混们,导致了自己所住的楼房起火了。
消防队火速赶到,港 从中救出了日菜子。
并约定了一起去冲浪。
港 救下 日菜子日菜子教男主如何冲浪,休息的时候,港 手磨咖啡、做三明治,妥妥的全能男友表现。
果然,两人感情也迅速升温,两人经常一起相约冲浪、逛街、做日菜子一直不能做完美的蛋包饭、在海滩上手拉手看日落、一起旅行、看烟花、喂鸽子、去见 港 的妹妹。
总之做了情侣热恋一切做的事情,情侣的日常画面配上两人嬉闹的歌曲配乐,这一段着实是往我嘴里塞大把大把的狗粮,不过这狗粮真甜。
过圣诞港 帮日菜子过圣诞去当地最高的商业楼里的情侣打卡地约会,在雪地里做她最喜欢的蛋包饭。
不管你在哪里 只要有需要 我就在你的身边港知道 日菜子 想在圣诞节冲浪,传说乘上最高的浪,心底的愿望便会实现。
所以港提前去了海边练习,却不想为了就溺水的路人,因为着急没有安全措施牺牲了。
日菜子还在边抱怨港不等他,边跑去海边,在得知港的死讯之后,日菜子的生活失去了很多色彩。
港 的队友川村也留意过 日菜子,因为对日菜子也有好感,同时放心不下她。
经常性的跟着日菜子,没多久日菜子又恢复了往日的欢乐。
但却发现日菜子行为确实很奇怪。
因为日菜子可以水中看到 港 的身影,每当她想念港的时候,就哼唱他们最喜欢的歌,这个时候港便会在水中显现。
日菜子 第一次在水中发现 港从此,每当日菜子想念港的时候,边找到有水的地方,哼唱。
只要你想念他,无论是日菜子无聊或者是被告白感到压力还是其他时间,港都能出现在她身边,仿佛从未离开。
日菜子 与 港 在地铁上(其他人看不到港)港的妹妹洋子也看不下去了,多次请日菜子振作起来,面对港已经离世的实事。
日菜子第一次去拜访,才得知 港 在小时候溺水被一个冲浪的小女孩救起过,因此决定做一个能帮助他人的人,但自己并不是很厉害,所以很刻苦,喜欢钻研学习,无论是做饭还是磨咖啡,还是救人的技能。
找到了,当年的报纸,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救人小女孩,原来就是日菜子。
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自己在小时候救过 港,也正是因为她港才决定做消防员。
而他们最喜欢的那首歌,就是 港 在小时候被救之后听到的第一首歌,一直困惑日菜子的港的手机密码,也是那天的日期。
原来,港早就喜欢上了日菜子。
明白了港内心故事的日菜子,也决定继承港的意愿,开始学习专业的救护知识。
但是却一直没有断断续续,同时也不敢再去冲浪。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 此生无憾洋子在打工的咖啡店,碰巧听到前几年在日菜子公寓周边放烟火的小混混们的对话。
他们打算今晚去一个废弃的高楼放烟花。
洋子与恰好来的日菜子一同跟随前往,同时通知了 港的同事 川村。
意外还是发生了,整栋废弃的大楼燃烧起来,洋子和日菜子被困,川村无法到高层去救人。
日菜子又一次向港寻求帮助。
巨大的水团,从消防车里涌出来,形成一个水立方,沿着大楼,从下到上,港动用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熄灭了大楼的火。
港 形成了水立方熄灭了大楼的火再最顶端的时候,水立方倾斜而下,水里的港和重新踏上板子的日菜子,一起乘浪而下。
共乘而下我没有离开 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陪伴你最后,日菜子重拾勇气,港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再出现水中,但却时常会出现在日菜子的想念之中。
又是一年圣诞,曾经 吐槽哥哥谈恋爱是傻瓜的 洋子也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了。
傻子才谈恋爱洋子他们去的正式,那年日菜子和港去的那座高楼。
这个时候高楼的广播响了起来,广播里的主持人说道: 雏罂粟港(港) 对 向水日菜子 的留言,哦,这是一年前的投稿,雏子(港 对 日菜子 的称呼),圣诞快乐,以后的每个圣诞也要在一起,直到,永远。
日菜子顿时泪崩,思念也如洪水般涌来。
不过,下一个画面,日菜子带着最喜欢的冲浪板,自信地走向海滩,再次乘上海浪。
乘上海浪写在最后去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就有想去看的想法,但是因为看预告片的原因误会了剧情而错过了。
今年得空,看了一下,远超预期。
即使本篇影评有些剧透,但是其中的细节还是很多,值得去看。
看完影片最大的感受是,前期的甜后期的虐,都让人刻苦铭心。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始终在一起。
我会把此片列为 爱情观的树立 系列之一吧,因为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将,女主再失去男主之后,如何重新走向大海,乘上海浪,这需要巨大的勇气,这份勇气不是要忘记过去的美好,而恰恰是过去的美好帮她重拾了勇气。
我希望每个人在爱情中,失去的时候,记得它曾经的美好,那些美好不应该被抛弃,因为它也是我们再次来过的勇气。
汤浅把自己拉低到新海诚的段位,邪魅的画作和想象力基本不见踪迹,可是艺术家也得吃饭不是,而且下面工作室还那么一大伙子人呢......
电影做出来是为了卖歌的吧
给高分的多少有点双标吧。
不如《春宵苦短》,好过《宣告黎明》。汤浅政明终于也鸡汤了,那金灿灿的大海,雨雪的寒冬和微凉的夏夜,还有绽放的烟花与海浪,换作别的导演该夸他梦圆大银幕,可你是汤浅政明啊!只有人物毛糙的轮廓和变形的体态还有往昔的风采,另外就是女主与水共舞的大段狂想,那种旁若无人的癫狂,依旧让人激赏。
泪目。看到火逐层逐层楼烧起来的时候又想起京阿尼,想着如果当时也可以唱歌召唤港,米娜就能都活下来了。幸好片子够甜。前面的片段想起自己学冲浪的笨样子,几乎跟港一毛一样。只是更笨拙。天天都在ins上看那些翻车视频天天大腿被沙子擦出血但还是要扒起板子下海的傻样子。或者终有一天也能乘海浪之上嘤。
初嚐湯淺政明。其實是「真•The Shape of Water」?前半段的溫柔清新還很有感,湯淺的奇想元素與畫風非常加分,但裡頭的純愛我很無法,女主角面對愛人逝世的情感創傷太自怨自艾,〈Brand New Story〉不斷鬼打牆的魔音性播放(聽到我都會唱了...煩),整體而言不差,但沒有很喜歡,不過這倒實現了少女們的夢想?片寄涼太的迷妹們以後只要在有水的附近唱〈Brand New Story〉他就會出現在你面前(大誤
SIFF,映后就是片寄凉太小型演唱会现场···
#SIFF#我就是想看原汁原味的湯淺想像力啊,誰要看戀愛的酸臭啊!!!!🤦♀️
爱情方面有甜到,其他的就太雷了。
宫崎骏在纪录片《不了之人》里说:“可能误会我了,我只是因为看到这些画面会感叹道这多美啊,才想坚持做动画的。”汤浅没准也只是因为想做大楼冲浪的画面才做的,但不妨碍什么,整个过程也挺舒服,没觉得浪费天赋。无数次联想到《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虽然节奏拖沓,有些台词十分尴尬,但还是看哭了…用奇幻的设定拍分手后对恋人的眷恋很有感觉,想念的心不就像是潮水一样起起落落。
虽然剧情不咋滴。但是这样的男朋友谁不喜欢啊啊啊啊啊。而且。还是好爱汤浅政明啊啊啊啊。
可惜现实中没有这样的故事,没了就是没了。
男女主开场这么快就恋爱了,我就知道要有领便当的了……一如既往的汤浅政明面条风,音乐与水的设定,和《宣告黎明朝露之歌》很像。
温柔的刀,一刀一刀又一刀
是我打开方式不对么明明知道燃放烟花危险才跟过去的 还要等要拍下来放烟花做证据 智商呢
21世纪特色平庸。
春宵苦短 女主一直在线犯蠢 没汤浅的style 太无聊了 歌儿除了第一次出现惊艳外 其余时候真的像跑调儿。。。。 聒噪
的确都是韩剧套路,没有任何新意,但若能出真人电影,尤其第三幕,非常想看一看。
当个草履虫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