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这么多年了,从酷炫拳拳到肉的武打动作到招式正统内敛矜持,似乎在招式招法上已经没有太多的期待,可见《叶问》已经是他武打生涯最后一个系列了。
毕竟成龙也是从《警察故事》的辉煌之后走向国际。
但是相比于成龙电影中的成龙爱说道理而且能把道理说的头头是道来说,甄子丹在文戏上还真就不如成龙大哥的表现。
李安手下的《卧虎藏龙》和袁和平手下的《卧虎藏龙》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相比于李安,去了好莱坞的袁和平似乎更美式了一些,尽管青冥宝剑当中的威亚特效和刀剑龙吟都在,甚至明显在电影中看得出来是粤语和英文的对白口型都说明,牵动剧情的确实不再是东方那种雅致矜持预收还放的那种神秘感。
文戏上来讲,尽管并不是他的强项,但仍然能看得出袁和平依旧还是想重现东方那种压抑的感情,但是效果不太好就是了。
这也许是龙骨武师导演的通病,情感线分散爱情义气在李安的手下是纠结在一起,在他的手中就各自分离。
整个片调节气氛的笑点则全由江湖人士负责。
负面角色坏的简单直接,连被ko都没有花多少时间。
但瑕不掩瑜的是新角色在片中的出现,最大的亮点就是杨紫琼的徒弟刘承宇,姿色身手不属于年少时带的郑佩佩,尤其难得的是长着中国人少见的林青霞的双下巴,眉目之间的坚定竟和《星战》中的女主有点相似。
相比于之前玉娇龙一幅穷苦像来讲,刘承羽算是这本片里面最大的收获了。
最后还是希望甄子丹和杨紫琼别再只负责江湖道义和情深意重了,整天拍这种片儿,会憋出硬伤的。
看过了八爷的「青冥宝剑」,真诚推荐。
这不是李安的卧虎藏龙朱玉在前,而是一个全然不同的故事。
看过前作的应该知道,李安讲的是“情”,也许有人会说八爷讲的是义,但我觉得,「青冥宝剑」讲的是孤独。
余秀莲也好,孤狼也好,雪瓶也好,都是孤独中守护狭义,责任,承诺-这些也是电影的主题。
新西兰的美景配上中国的武侠,的确是好莱坞才会想出来的搭配,但这种天地空旷唯我一人的感觉也只有在这样的航拍镜头下才看得出来。
李安拍得[卧虎藏龙]是好,讲求的是小格局中的“深”,八爷的[青冥宝剑]讲求的是大格局的“广”。
他们两个一个是要在竹子上飞来飞去,一个是在旷野中跑来跑去,意境完全不同。
我真心觉得,这是不同,没有优劣之分。
然而[青冥宝剑]的天然劣势在于,他打着[卧虎藏龙]的名号,所以被大家拿李安那套来评价,但纵使如此,充其量也是评价“完全不似前作”而不至于到“狗尾续貂”这样偏激。
毕竟,新西兰的外景,八爷的武戏,简单的故事情节,搭配起来都不会太差,甚至其实就是化繁为简——而我们要知道,大道至简,八爷一直以来描绘的江湖就是这样孤独,而又充满道义的江湖,与李安的借江湖写文人情怀有着本质的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片尾的配乐,朗朗的钢琴独奏,如同用耳朵再「看一遍」电影。
遗憾的是龙之梦这个影厅居然提前关掉了,委实太过暴殄天物,观众们在正片结束后就走了,连主题曲“最后一秒”都没听,很替他们可惜。
从0到1是创造;从1到1.1是发展;从1到2是创新;从1到0.9……乍一看,《青冥宝剑》似乎秉承2000年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就连内容上都是紧密相连,噱头是赚足了,毕竟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是华语动作影片在世界上最成功的范例,票房口碑双丰收。
但是扬言要拍续集,已然成功了一半。
但事实证明,期待越高,失望越高!
评为狗尾续貂实不为过。
且不说电影拍摄的场景画风,从演员及配音上,制片方没有足够的诚意,至少对华语观众没诚意!
袁和平、甄子丹的搭配,已经宣告这是一部武打片而不是武侠片,无法承袭李安导演带给世界中国独有的武林江湖的意境,剧情很幼稚,正邪两方开篇已设定,正义得愈正义,邪恶的愈邪恶,故事情节开始刚一展开便没了悬念,让人昏昏欲睡。
为了熬过这部电影的时长,唯有期待着女二号会不会和男二号来一场惊天动地的激情大战,结果,什么都没有。
一部正气凛然的复仇片。
袁和平和徐克除了飞来飞去就是刀光剑影,很飘逸但略显浮夸,武打风格与套路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已然到了审美疲劳的地步。
所以叶伟信对于武打实打实的风格算是武打电影里的一股清流,从杀破狼,导火线,再到叶问三部曲,武打风格已落定,效果与反响都很不错。
所以,创新很重要!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电影工业里同样适用。
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手段,更要创新理念与价值观,而不是因循守旧,一味地去啃老本,切勿指望一个好的IP,能给予自己的电影多少光环!
自2000年至2016年,15年的时间让青冥宝剑像极了一部90年代的香港功夫片(可能还不如),从1回到了0。
而且打着《卧虎藏龙》的旗号招摇过市,有欺世盗名之嫌,谓之狗尾续貂也就不为过也~
文/扎瓦多尼日本电影配乐名家梅林茂早年是个摇滚乐手,曾担任过美国电声吉他大师埃里克•克拉普顿的日本演唱会嘉宾。
梅林茂受西方音乐影响颇深,早年间热爱爵士乐与摇滚乐,上了年纪后,音乐风格才趋向于古典了。
早在1985年,梅林茂便为名导森田芳光的《其后》配乐,当年的乐迷都以能拥有这张唱片作为个人品味标签,以至于此原声一度在市面失传,成为传奇。
之后,梅林茂开始了漫长的配乐旅程,他参与制作了三十多部亚洲电影配乐,在为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配乐后,他声名鹊起。
梅林茂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为《卧虎藏龙:青冥宝剑》打造了配乐。
极具东方风韵的音符与节奏,为那个武侠世界里的爱恨情仇附上了一层厚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精致、考究的武打场面配上铿锵有力的鼓点,动感十足。
与坂本龙一、久石让等日本电影音乐大师不同,梅林茂是典型的慢热型选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为日本名导铃木清顺的作品《梦二》配乐,创造出了那首著名的华尔兹小调Yumeji'sTheme(也是《花样年华》的主题曲)。
该曲的创作过程极为艰辛,据说梅林茂在创作前搜集了大量的欧洲音乐素材,并闭关了半年左右。
《梦二》讲的是大正至昭和时代美女画家竹久梦二生平的幻想,是梦二的梦与人生的交融,将他对生命的态度、生活中追求美和享乐的行为、作画的过程、与女性模特的艳遇,用想象的方式融汇在一起,复写出来。
导演铃木清顺对梅林茂的要求是,要让音乐使影片富于感官的、肉艳的色彩,并让影片散发出非理性的、暧昧的气质。
历经8次修改、3次改编,Yumeji'sTheme这首主题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首次奏响在日本的影院里。
王家卫的名作《花样年华》里,他招牌的慢镜头下,周慕云(梁朝伟饰)与苏丽珍(张曼玉饰)数次擦肩、回眸凝望。
贯穿其间的乐曲,便是这首Yumeji'sTheme。
此曲将男女主人公的暧昧挑拨得令人头皮发麻。
无论是在节奏或韵律上,都与《花样年华》极为合拍。
旗袍的裙摆,街角的路灯,还有男女演员的脚步,令那几段经典的慢镜像是人物正扣着音乐的拍点,翩翩起舞。
梅林茂的音乐不仅是周慕云与苏丽珍之间的感情交流的纽带,也主导了整部影片的走向。
它渗进了演员的眼神、动作、言语里,将原本割裂的影像,穿插在一起,使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跃然于视觉与听觉之上,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随着男女主人公的邂逅反复出现,乐曲象征了两人之间的试探与揣测——他们的爱情,是个无法言说的谜题。
王家卫对Yumeji'sTheme爱到发疯,数年后,在他的另一部作品《蓝莓之夜》里,他请到了日籍音乐家续木力,令他用口琴和吉他将该曲改编为了爵士版。
在为《卧虎藏龙:青冥宝剑》创作配乐前,影片的制片人、好莱坞大佬哈维•韦恩斯坦要求梅林茂用简单的音符表达人类的爱恨情仇,并要在配乐中制造东西方的碰撞。
因此,不同于谭盾为《卧虎藏龙》打造的流动的中国之声。
梅林茂在《青冥宝剑》中添加了不少西方音乐元素。
影片中,在贝勒府守夜的蜀中飞刀李、湘西无影镖、唐山酒癫、山东铁臂鲁喊上雪瓶(刘承羽饰)一同畅饮,这场戏里,偏爱华尔兹的梅林茂配上了一首相对轻快的华尔兹,令影片呈现出了难得的轻松、愉悦的氛围。
其后,在刻画雪瓶与魏方(岑勇康饰)的爱情时,梅林茂第一次在华语电影中使用了钢琴元素。
这在他看来极为困难,因为钢琴是西洋乐器之王,如果处理得不好,它的音色与电影里古朴的时代感会有极大的违和感。
事实上,电影中极简的钢琴音符不但没有破坏影片的厚重感,反倒没有令雪瓶与魏方的爱情落向俗套,倒是将小情小爱的若即若离挑逗得恰到好处。
关于这部作品,实在是想说的太多,却还是选择欲言又止,权当它是一部由全部华人面孔所演艺的美式武侠片吧。
袁和平,作为业内受人尊重的“八爷”,似乎在自己当导演的作品中鲜有佳作,其实老人家踏踏实实当武指是最好的,这点在此片中再次给出了证明。
这部电影核心问题出在剧本上,尤其是一些人物动机上的逻辑性极差,再加上几乎全部海外华人的出戏表演和对口型的配音,让“武侠”的感觉全无,前作中的意境已经完全被尴尬的台词和拖沓的文戏还有毫无意义的过场戏替代,给人感觉戏中人游离在他们所讲述的故事之外。
在演员方面,可能是由于海外华人的缘故,杨紫琼的徒弟,那位几乎毫无中式气质的混血姑娘一直不在点上,郑佩佩的女儿还可以,主要还是靠着杨紫琼和甄子丹撑起了门面。
如果说优点,此片的新西兰取景和特效制作,武术动作设计,整体色调还算不错。
剧情太复杂,旁白太多,这部电影的节奏也很有问题,但不妨碍我喜欢它。
大概是因为我有一颗向往武林的心吧。
我选了一个人很少的时间段去看的,一直带着笑意。
不,应该是兴奋,现实生活实在是无聊又琐碎,只有武侠世界能让我抖擞精神。
我想很多人体内都有藏龙卧虎的精神吧,等待有一天能冲破身体,直上云霄。
殊不知练武本身也是枯燥的一件事,荧幕前几秒中的绚烂不知要耗费多少台下的时间。
但还是好喜欢,剑术,刀术,棍术,拳法,掌法,腿法,身体的极限如此充满魅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身体的语言有时胜过千百句台词。
杨紫琼的动作很干净利落,甄子丹则速度很快,雪瓶有过跆拳道的基础,动作还是挺灵活的,魏方舞蹈出身,架势也有模有样。
其实英雄莫问出处,功夫只要练了,无论高低好坏都是自己的,关键看你呈现出来的效果如何。
雪瓶演得挺好的,和玉娇龙的骄矜不同,这个女孩更自由,虽然也骄傲,但并不咄咄逼人。
魏方和雪瓶间的情感也拍得挺美的,少年人的青涩,如早晨的阳光。
如果我可以练一种功夫,我肯定会学剑术,实在太帅了,雪瓶中间有一段练剑的套路,耍起来真的美得不要不要的。
练武的人真的有种特殊的气质,那就是专注,眼睛特别有神,动作也比其他人快几个节拍,身形还特别好看,真羡慕。
表个白,袁和平先生,还收徒吗,可喜欢你的动作戏了。
最后提一句,结局真是棒棒的大联欢结局,大家都幸福圆满的在一起了,呵呵哒。
编剧很好了,只要在改进一下就完美了,不能用李安的水准来要求嘛。
时隔十六年,卧虎藏龙的续作青冥宝剑再度出鞘。
物是人非,李慕白在澳门和一帮香港老炮儿忙着卖萌;玉娇龙作为后母与丈夫前任撕逼正欢;早己成为豪门贵妇的俞秀莲,因为青冥剑而重出江湖,有人不禁要问上一部人都死干净了,她会不会觉得孤单,不怕,袁和平让她早年许配的孟思昭(甄子丹)死而复生。
袁和平根据李安留下的痕迹又扯出了一个完整的江湖,这个血雨腥风的江湖气势磅礴,高潮迭起,人们尚未来得及细细回味刚刚所发生的事情,另一波激战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拍打着观者的肌肉与神经,出了影院跟做了一场马杀鸡一样,过瘾!
李安与袁和平所描绘的截然不同,一个是徐志摩的康桥下荡漾的碧波,另一个则是但丁的地狱里奔腾的熔岩;一个是游吟的张楚,另一个则是撒野的崔健;李安如李清照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袁和平似辛弃疾样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在速食主义横行的今天,人们不会像十六年前那样慢慢咀嚼李慕白们的句句箴言,袁和平用金戈快马刀光剑影冲刷观众的味蕾,生鱼蘸辣根儿般的透亮爽快,三言两语,点明情节,开干!
颇有“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架势,袁和平已达能动手尽量不吵吵的境界,毕竟武师出身,觉悟跟得上。
青冥宝剑的故事很简单,李慕白死后的第十八年,铁老贝勒也挂了,黑道人士炸了锅,有一个坐拥帮派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哥们儿想要拿到宝剑成为社会大哥,进而决定血洗贝勒府!
孟思昭为保武当传家宝去贝勒府挡刀,半路遇到了神奇四侠,五个人组队去贝勒府准备群殴,他们发誓绝不像恶势力低头!
五人组队是不是可以来段精彩的lol描写,但是臣妾做不到,不是臣妾词穷,而是因为臣妾根本没玩过!
这五个人来到贝勒府,正好俞秀莲也在,和孟思朝四目相对带着点儿泪花转身就逃,半夜他俩就在后院唠嗑:“你无情、你冷酷、你无理取闹”“你才无情、你才冷酷、你才无理取闹”这是琼瑶奶奶的打法;两个人动起手来,打斗半天,打入房内,干柴烈火,将遇良才,怨恨无奈惊讶气愤交织在一起,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褪去各自的衣裳,寻回久违的激情,这是李安大大的打法;真实的情况是孟交代当年诈死是想成全李俞二人,虽然二人儿时定亲,但他知道她爱的是李,孟思昭诠释了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真谛。
后来一心想要当大哥的哥们儿排了好几波手下把小贝勒和神奇四侠干死了,后来手下被孟俞二人联手绞杀,那哥们儿亲自出马,最后被叶问陈真关羽孙悟空附体的孟宰了,江湖从此太平,最后,孟思朝和俞秀莲把宝剑带回武当准备开展一段黄昏恋。
整个故事还穿插了一个武当叛徒的儿子和女徒弟由恶变善的过程。
此片没有废话,不啰嗦,儿女情长的戏几个眼神几句对白三两表情交代而过,袁和平着重交代的是大江湖的概念,并非李安式的小猫三两只打来打去,袁和平让大侠们开团战,即便是单挑环节,也是成组的单挑,两三对儿单挑利用蒙太奇的形式展现出来。
江湖是侠气,何苦那么琐碎的言语和突兀的感情戏,像和平哥这种布局,看得就是个舒心!
请扫码关注,更多好玩精彩内容等着您那!
<图片1>
硬着头皮去看一部差评如潮的电影确实不容易,不过收获也不少,就跟当年的《一步之遥》一样,如潮的大众差评里依然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元素。
这部片很值得赞的就是配角的设置。
以往的动作片,往往就是一个开了无双的主角带着一群龙套拯救世界的模式,在龙套队友路人甲们各种坑爹的情况下主人公往往先被打得满地找牙然后趴在地上开始了回忆大法回想起过去种种片段然后就突然开挂满血复活一击必杀最后拯救世界,主人公必然是完美的,配角往往是无足轻重的。
与之相反,这部电影对配角的塑造上却很用心。
4个配角都有血有肉,而且全篇电影想要表达的对道和义的呼唤,并不是通过主角甄子丹和杨紫琼来表现,恰恰是通过四个配角。
首先四人的出场就很有意思,铁王府只出十两银子来召集英雄对抗西莲门,地痞流氓挑衅张榜的甄子丹,四人感于铁王府多年维护江湖道义的恩义,拔刀而起,义无反顾的跟随甄子丹携手守护清冥宝剑。
十两银子是个很出色的设置,一方面,作为豪门给出十两银子确实太过小气,但是另一方面铁王府维护了江湖几十年的和平,拔刀相助似乎又是理所当然;道义与利益的冲突通过“十两银子”完美的表现出来,选择利、还是选择义?
四人选择了义,然而,全江湖也只有他们四人。
接着,如果按照传统大片的逻辑,大概就是在甄子丹的率领下,各路英雄完美的当好主角的背景,最后顺利打败大反派拯救世界,然后大团圆各取所需的桥段。
然而,在接下来的剧情中,四人的表现一点都没有给甄子丹当背景的意思。
传统英雄片里,配角的任务往往就是料理掉所有的小喽罗,然后被大反派打得屁滚尿流坐等主角闪亮登场,有时候为了激发主角爆发小宇宙,还会特意安排各种惨死。
但是这四个人,既没有料理掉所有的小喽罗的深厚功力,他们的死也没有激发甄子丹的小宇宙,甚至死的时候连怒吼几声、久久屹立不倒等待遇都没有给。
他们就像片中每一个倒下的小角色一样,履行着自己的责任,然后为了自己的那份责任平凡地死去。
但是,整部电影想要表述的道和义,正是通过这几个人平凡地死去得到完美的表现。
甄子丹相助铁王府更多是因为跟杨紫琼的情,而四个素不相识的人跟着甄子丹相助铁王府却是纯纯粹粹的义,江湖道义,他们都没有逆天的功夫,料理杂鱼没有问题,遇到狠角色就一个死字,估计也就是包青天身边王朝马汉的水准,但是正是这样的江湖小角色,明知前方凶多吉少,为了道义他们依旧义无反顾,这才是电影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道和义,并不是大侠和主角的专属,作为配角的小人物同样应该有他所坚守的道和义,拯救世界不是主角一个人的责任,同样也是配角的责任!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沉溺于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中,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电视剧,往往都有那么一个完美的英雄出现,只要英雄在,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英雄崇拜已经根植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里:战乱之时,我们期待着英雄出现结束战乱;贫弱之时,我们期待着英雄出现带领大家摆脱贫穷。
我们逐渐习惯于遇到苦难和困难时期待英雄出现,逐渐习惯于把解决问题和困难当成是英雄和伟人的责任,也把问题的解决和困难的解决全部当成了英雄和伟人的功劳,我们变得越来越懒于思考,也变得越来越卑微,忘记了配角的责任,也习惯了作为配角的贡献被无视。
所以,各种成王败寇的理论盛行一时,各种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文字充斥媒体,无数幕后的人默默的努力却被湮没。
然而,真的有单纯依靠1个主角就能拍成的电影吗?
一部出色的电影真的就是主角一个人的功劳吗?我只知道,如果一个国家每个人都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这个国家绝对是可以令世界颤抖的!
但是,我们真的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吗?
作为一部功夫戏,卧虎藏龙可能并不算特别出色。
作为一部讲道义的戏,它的道义讲得也未必比老炮儿更加深刻,但是却同样能够触及人心。
老炮儿是用六爷一个主角来表现对道义的呼唤,卧虎藏龙是用几个配角来彰显什么是道义!
虽然你是一个小人物,虽然你只是一个配角,但是你同样也拥有心中的道和义,同样也有应该坚守的东西。
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主角拯救世界的我们,也许也该思考一下配角的责任了!
不知道其他观影者如何感观,我是听着貌似不错的英语,看着满屏的华人脸,配着中国特色的武侠动作,我尴尬症真的犯了。
咋滴?
咱汉语不好听吗?
闹哪样?
主演们“thief”群演们“抓贼呀”……边看边出戏肿么办?
武侠和汉语,割裂开来,不只是不习惯,还缺少那么点韵味。
我一土人看电影,评分,作自己的主。
有人说烂片是不值得写影评的,我觉得也未必。
因为有选择性地烂,主子们是买单的,比如《小时代》,它虽然剧情毫无逻辑一锅乱炖,但是俊男美女一个没落,美妆华服样样精心,郭导可是真的吃准了它的受众要的是啥。
而毫无原则的这里烂那里也烂,而且还打着前部曾经获过奥斯卡的金字招牌,有时候都把普通观众弄迷糊了,到底是我方审美跟不上还是敌方真的烂出了底线?
眼下这部《卧虎藏龙2》,它的可耻之处就在于,把前一部《卧虎藏龙》的荣光消磨得一塌糊涂,制片方算盘打得跐溜响,票钱能骗一张就赚一张。
不明真相的民众吐槽这片子时,保不齐就对朋友说,『卧虎藏龙啊?
那个烂片?
你可千万别看。
』你说李安冤不冤。
那么袁和平导演的这部《卧虎藏龙2》具体烂在哪儿呢?
首先,人物全部立不住。
片子看完我都没搞清杨紫琼、甄子丹两个人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女神和备胎?
<图片1>剧中说的是杨紫琼和周润发(李慕白)相互爱慕,但似乎甄子丹插在二人中间让这份感情变得十分为难,于是甄子丹约了第二部中最大的反派Boss戴阎王在悬崖边决战,并且故意挨了一掌掉下山崖以便骗过杨紫琼,成全她跟周润发。
喂,我读书少,你就逗我?
挨了大高手戴阎王一掌从悬崖一米开外掉下去还能伸手抓住悬崖边边的某块石头?
你这悬崖啥构造啊?
人家戴阎王可是以力气大著称哒?
随后甄子丹又为了道义(爱情?
)云云重出江湖,可时不时还是慕白兄慕白兄,杨紫琼对他也三分靠近七分疏离,看来男女之间真是自古如此啊,无法转正的备胎我们一般称之为好人。
说起戴阎王也有意思。
开篇给人的感觉这是一个所向披靡的反派,但是结局跟甄子丹打了几场之后完全没有体现出任何优势,还被迅速解决了。
这个片子的人物战斗力水平看完真的是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甄子丹从悬崖上掉下去又挂在了悬崖上,然后又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跑到自己曾经掉下去的地方练功悟道,你要说他练成了一代大师也行,但是他揭了杨紫琼发布的天下英雄招募令之后在小酒馆体现的武术造诣,与四位不知道为何都聚在这里的江湖侠士基本持平或者略高一些,而后来大Boss戴阎王的手下三下五除二地就解决了四个高手中的两个,而甄子丹又三下五除二气定神闲地解决了戴阎王。
更搞笑的是,戴阎王手下的高手到了决战时又被剧中武打水平战五渣的雪瓶搞定了。
......我都看蒙了。
其次,从导演技法上看,这部《卧虎藏龙2》每场戏与每场戏之间都是割裂存在的,完全没有说服力。
随便举一处说。
甄子丹与剧中小鲜肉魏方的师父在结了冰的湖上打斗,那场面看起来大概是接近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毕竟河面是可以站人的,并且冰块裂开之后没有迅速破碎,证明有一定的厚度。
(如下图)<图片2>然而刚被救出来的小哥魏方(也就是去贝勒府偷剑的少年),我且不问铁贝勒府中众人为啥要把他关在一个笼子里,并且放在庭院中摆着占地方(可千万别告诉我这是为了吸引那个什么什么教派的人来救他,前面杨紫琼判断了他根本不是被指派来的,又怎么会指望有人来救他),你就看他的穿着打扮,敞开胸脯,还有面部神态、呼吸、动作,哪里有寒冬的样子?!
在院子里待了这么久连一点凉飕飕冷风都没有啊魂淡!!
圈钱能不能也用点心啊你们!!
<图片3>演员就更是打酱油了,一开始杨紫琼说雪瓶姑娘眼神里全是戾气,她也确实是那么演的,看谁都瞪着眼。
但是这个姑娘吧,简直是个bug般的存在。
首先她混进贝勒府来悼念,贝勒府的小贝勒居然不知道她是谁也不去查明,晚上窃贼魏方来偷青冥剑,她一撕下蒙面大家忽然又认识她是雪瓶姑娘了,十分客气。
然后杨紫琼出于毫无说服力的原因收她为弟子,而她又一再表现出自己对笼子里的魏方有一种似是而非的男女之情,再后来她自己解释了自己对小帅哥魏方的情感,说是因为她师父兼养母苦苦找寻多年的儿子正是这个人,并且告诉他其效忠的主子是他母亲的仇敌,并杀了他母亲。
魏方,毫不犹豫地,信,了。
雪瓶迅速说他善根未断,是可塑之才巴拉巴拉。
魏方就回去杀自己的主子了。
啊,传说中血雨腥风的江湖儿女,到底长没长脑子啊。
以上都不是最要命的。
真正让我不能忍受的是这么个鬼片子非要顶着《卧虎藏龙》的名头。
袁和平是一流的武术指导这没得说,但是即使在电影圈内,也是隔行如隔山(导演与武指),没有金刚钻又非要揽这个瓷器活儿还能是为了啥呢?
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同样是袁和平设计的动作,它出彩的地方在于动作优美讲究的同时兼具了叙事的功能。
最出名的当数竹林对打的那场戏了。
李慕白(周润发 饰演)执意想收玉娇龙(章子怡 饰演)为徒,与之对打,有意教训而又保有余地。
青冥剑在李慕白的手中,是有剑气的。
李慕白的君子风范,侠客风骨,一在其人的眉宇间,二在用剑的章法上,人和剑,剑和天地,有一种彼此交融的默契与和谐,这种江湖感是很高级的,它倚赖层层深入地铺垫和无数精心设置的细节。
不仅如此,李慕白对玉娇龙的心动和玉娇龙对李慕白的试探,二者间情感的流动更是美绝妙绝。
而袁和平导演的《卧虎藏龙2》虽说打斗一样是出自他手,但是却变得十分草莽,为了动手而动手,场面也是有了,但是其中尽是说不出的平庸和疲乏。
导演这个活儿,真的不是谁都能干的。
最后来个彩蛋,上一部《卧虎藏龙》的老戏骨郑佩佩老师今天发了条微博,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看得懂的。
呜,还我票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愚乐(likejokes),阅读更多相关文章,快来关注么么哒!
袁老师作品,剧情稍平淡,不够紧凑、论剧情不如—一个人的武林;不过2016华人武侠永存-为了承诺,侠义,砥砺前行吧!
台词写的好中二,和李安没法比,主角团所有角色的过去都和反派有关,都有仇,可以说这反派一出场就已经死了,太脸谱化了,纯纯的工具人反派。刘承羽的那种美剧式演技看着出戏,不过好在妆容和造型不错,可以弥补一下。
故事讲圆了,累赘也不多,可以给及格。另外半星给原作,半星给补过多的一分~
俞秀莲还是那个俞秀莲,卧虎藏龙早已不是那个卧虎藏龙
所有人都承认《卧虎藏龙》是一部经典,但正如某人所说,不能因为是经典,就永远没有挑战的勇气了,那样怎么可能还会有进步,会提升,只有更大的挑战,更多的点子,才会带来更多更好的经典,这不仅适用于一部影片,而适用于所有人,就这部卧2,我觉得虽不及经典,但仍可圈可点,不乏亮点,整片还算不错
都是处于乱世,都有老炮儿、都有生瓜蛋子、都尚有江湖道义,都有一场冰面茬架。所以这部片子更像是《老炮儿2》
有调调,有美学,看着一群美国人把中国武侠拍成这样,惶恐啊。
何苦呢………哎
如果不是杨紫琼 我会给负分…
还算可以。3D制作的可圈可点,青冥宝剑与BOSS的大刀针锋相对的时候给了个特写还是很震撼的,还有冰上角逐。其实我对雪瓶的印象最深,她那深邃迷离的眼神让我始终认为以前见过~越来越钦佩古代的武侠,至名誉与信誉为第一,实在佩服。武侠之名确实可以传承百年!➕
一定要死这么多人?
整体格调的确很诡异,感觉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夜场,也佩服美国电影工业体系出来的效果,音乐几乎放弃了谭盾的原作,而且还请来了朗朗钢琴演奏,尼玛直接毁了,原作可是小提琴、大提琴啊!整体基本上算是不错的,只是少了很多中国文化意味,更加单纯的变成了一部武打美剧,有点小遗憾。
低估了。 很好的商业电影。别和李安这种作家型导演做对比。没有比较的意义。没有留白 没有含蓄 故事完成度挺高的 教主死都在信赖神器 被秀莲一语道破 不在神器而在人 器无善恶人有 打戏 冰面上的最精彩 但是总有种劲道不够的感觉 徒弟偸剑的一系列打斗更为饱满 其他都挺花架子 没有那么多满天飞的威亚 更多落地的拳脚功夫 但确实没一好看 梅枝穿孔好有趣 其他音乐 电影手法 确实跟1比……大远景挺美的七分担得起吧 现在有点低 1里总觉得沙漠回忆的衔接很诡异的
无聊到毫无特色
短评又被点赞➡️《许愿神龙》卡司➡️刘承羽➡️本片……虽然许久以前即听过这部口碑糟烂的主题续作,碍于主题碍于正处矛盾纠纷的甄子丹,我选择了退避。今儿借着刘承羽的微弱好感,掐鼻来补。怎么说呢,画虎不成反类犬,让人如坐针毡地无能叙事。
镜头考究,画面很美,有气势,故事很西方,而且稀烂!!!
只是好久没有武侠片了呀
幸亏我在进电影院之前已经明智地将它跟[卧虎藏龙]撇清了关系,这个像小学生作文一样的剧本和中二到爆的人物设定让我相信,武术指导当导演,大抵就是这个效果了,否则我们也不会总吐槽别人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了,冲着刘承羽的颜值勉强给个及格吧。
还可以吧。 少了谭盾的音乐氛围是差了点。
我感觉挺好,有点过去武侠片的感觉。近几年的武侠电影很多都不走这个路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