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卢浮宫,到处都是奇珍异宝,还有……男主很帅,女主很美。
这部戏的情节推进完全没有明显的节奏,男女主角神进展,木乃伊的和相关角色的情节处理有些潦草,看完让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冲着木乃伊来看的客官还不如把这一个多小时贡献给LOL的阿木木……
看到一些网友在近几年看这部片,对其评价为烂片,心中顿生无名之感。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10岁,当时的娱乐活动真的很少,网络也没有普及,卢浮魅影在当时绝对算一部很吸引人的片子。
题材和内容还有透漏些许神秘。
本人很喜欢猫,电影中的埃及猫很吸引我,苏菲玛索很吸引我。
以至于昨日重温此电影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说不上来的怀念。
当时的我被电影深深吸引,情节、人物,所有都是那么迷人。
一个10岁的小女孩心中藏着这样难忘一部电影。
放在今时今日,这不是一部情节多么引人的片子,但是十年前,它确实带给无数孩子欢乐,我和我的发小,当时都是那么喜欢卢浮魅影,以至于我们决定一定要一起去巴黎卢浮宫。
十二年过去了,我如今在新加坡读研,昨日在南洋理工大的图书馆重温了这部法语片,苏菲玛索迷人的双眼又把我带回十年前。
卢浮宫,埃及法老——竟然让我心灵为之震颤。
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一部电影,是我儿时的回忆,儿时的幻想。
十年前没有看过此片的人,你们永远不会懂得。
卢浮魅影,给它五颗星,因为它是我童年的回忆,是给我无数瞎想和欢乐的影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忘,都有自己儿时的回忆。
我爱苏菲玛索,爱卢浮宫,爱卢浮魅影。
卢浮宫果然是个神奇的地方,那么多电影都以此为背景,我以后一定要去看一看。。。
而且非常钦佩那些晚上做安保的人,个人觉得和那些古老的文物呆在一起还是有些吓人的。。。
尤其是木乃伊,这可是“文物”中的惊悚之最,有机会一定要去一睹其芳容。。。
因为包含了神秘的埃及文化,虽然描述地很简单;漂亮的苏菲.玛索,虽然这部戏里没有发挥出她的演技;再加上一心向往的卢浮宫,一部号称惊悚但是一点也不恐怖的片子,还是要给四颗星。
如果以上内容都喜欢,是可以看看的,至少从故事情节来说,你能猜到结局,但是猜不到过程。
丽莎住在卢浮宫对面的大楼里。
卢浮宫的修葺工程使老旧的大楼常出问题,丽莎因此结识了善良的电工小伙儿马丁某次施工无意中打通了卢浮宫地道与大厦的电梯间,丽莎与马丁得以夜入卢浮宫,走进了科学家们研究古埃及木乃伊的实验室,没想到却使木乃伊中的鬼魂进入了丽萨的身体。
从此每到深夜,丽莎便被鬼魂驱使,争预约宫里游荡,搜寻古埃及的护身符电工马丁深爱着丽莎,他发现了丽莎的异常举动,并跟踪保护她,没想到被卢浮宫请来的保安误以为是卢浮幽灵将其抓了起来。
可是悲剧还在发生,经过努力,卢浮幽灵现出了水面,他们通过古埃及的语言进行沟通,使鬼魂得以安宁并离开了丽莎的身体,丽莎也在经过鬼魂的折磨后又回到了爱人的怀抱中
从来不看任何惊悚片,为了苏菲玛索,为了下周的巴黎之行,还是决定一个人在家看看这部《卢浮魅影》。
片名是有够吸引人,看上去也不那么的恐怖,感谢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还有我一颗坚定的中国心,对于西方的恐怖点还算是免疫,除了一开始船长打开那个自动关上的木门,里面有一句摇摆的干尸小小的惊吓了一下之外,,其他都还好。。。
个人觉得这个觉得并不是很适合苏菲玛索,不过也可想制作人和导演也会考虑影片的买点,如果女主不是一个有魅力的耀眼的明星,那恐怕真的没多少人会花钱走进电影院。
卢浮宫的主题并不算是罕见,但是剧情本身的吸引力,恐怕没办法和《达芬奇密码》之类小说已经火爆到不行,电影即便骂声一片也不用担心票房的作品相比。
“一个传奇故事——一个未安的灵魂和一个善良的普通人纠葛在一起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最后因为爱的力量还有一些该出现的时候没出现的专家一起破解了此事的迷局——帮助灵魂回归后一切恢复原样,顺便成就了男女主角的爱情”这个剧情不知道能套用到多少电影上,仿佛西方人也总是很热衷用这个模板。。
试想像一下,在编剧江郎才尽的时候,只要套用一些模板,天上一些血肉,再搭配个漂亮的女主,基本一部商业电影就差不多了,不用费多少脑子,更没有多少灵感。
《卢浮魅影》就算是这样的一部片子,即便加上了苏菲玛索,也摆脱不了剧情本身的平庸。
优点呢,如果非要说的话,出了苏菲本身让人赏心悦目外(这恐怕也源自于苏非其他的影片带给我们的联想),恐怕就只有卢浮宫的真实场景了。
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还有里面的展品,尤其那些大名鼎鼎的雕塑还有大名鼎鼎的画作,镇馆三宝出现在影片中,多少让人还是有一些向往的。
再多的感觉,可能真的就找不出了。
央视六台在刚引进这部片子时一直在电视上发预告,吊足了我这个精法(当时)的胃口。
然而因为作息问题,我错过了多轮放送,大概在一两年之后才终于在一次重播的机会中看到。
其结果却是相当失望。
作为一个小P孩,当时我对这片的印象只有特效生硬、鬼不吓人、打斗愚蠢、剧情无聊而已。
加上电影放完后主持人的评论更加让我确信了这只是一部法国对好莱坞特效大片的拙劣仿作。
最近在B站重看,不禁感慨小P孩就是小P孩,没有一丁点鉴赏能力。
这么一个从摄影到美术到音乐到剧本安排都妙赞的精品,当年的我居然一丁点都没有接收到。
法鸡的电影底蕴确实放在那里,只是山猪儿吃不来细糠。
一,卢浮宫 这部片子最大的卖点便是卢浮宫实地取景,但这也是当初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因为导演并没有专门用台词和镜头来特意铺陈卢浮宫的夸张豪华,这也成了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当你理解了影片中入镜的艺术作品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后,整个片子哪怕空镜都是全程高能,全程彩蛋。
如果对卢浮宫本来就没有什么特殊感情,那么就像央视主持人说的那样,这也不过就是随便找了个华丽的背景板。
作为全片思想价值的承载者,卢浮宫博物馆绝不仅仅是提供彩蛋和布景这么简单。
影片进片头处采用的是卢浮宫改建时的记录影像,特别强调了贝聿明设计的水晶金字塔。
改造过后的卢浮宫古典之美与现代文结合体,有人对此赞不绝口,但电影作者对此显然有点微词。
他认为人们被对现代与科技(乃至世俗利益)的追求蒙蔽了双眼,已然让他们失去了对传统与历史的敬畏。
这条暗线贯穿始终,借着虚构的故事对美国式现代主义进行了一通嘲讽。
二,魅影影片中魅影的塑造乍看之下有点磕碜,尤其是不具备恐怖片应有的恐怖感和压迫感。
另一方面,用特效制作幽灵的本体即使以当时的技术看也过于粗陋。
抛开动态僵硬这种技术问题,单单只用一个透明骷髅打发观众实在是缺乏设计上的诚意。
这些在当时的确有些致命。
但另一方面,魅影的优雅从容、举重若轻,都在看似中二且十足戏剧化的仪态中悄无声息地俘获住了观众的心。
许多人吐槽的滑板平移,在我看来倒很有特点,倒是对于魅影穿墙的特效展现过于廉价。
本片的特效即使以01年的标准也全是扣分点。
主要卖点特效鬼魂的表现对于鬼魂本身的角色塑造和故事推进都毫无意义。
从美术上看,既不酷炫也不恐怖。
尤其真人扮演的魅影对比,更显出其技术力不足的生硬。
三,剧情尤其意外的是剧情。
影片仅96分钟,主要角色却有五六个。
影片不仅将他们全都生动塑造,在此之外还有若干能能让人记住性格的小配角。
相比某些导演两三个小时连男女主角都塑造不好。
这部片子在我小的时候很有名,那时候我还小,粗粗看过但是对于剧情已经完全没有印象,只记得卢浮宫很漂亮。
长大后再看,说实话,不能理解这片子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么红,是因为特效?
但那个时候特效比他好的也不少。
因为剧情?
这剧情真的挺普通的。
虽然是十几年前的电影,但是在二十几年前甚至三十几年前,或者更久,比着有趣的电影多了去了。
片子看完,就觉得男主帅女主美,然后没了
刚刚重新看了由苏菲玛索主演的《卢浮魅影》。
其实,我总是这个样子,非要等到再重新看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才惊觉自己应该写点什么。
我想这是情感的慢热化和沉淀时间的冗长。
电影的画面带有法国电影典型的暗黄色调和时而缓慢时而激昂的管弦乐。
这是法国电影非常显著的特点,如法国经典电影《天使爱美丽》也是这样的,电影画面长时间都被暗黄的色调和馥郁的美丽所填充。
我很喜欢这样微微摇晃却不失浪漫的电影镜头。
电影的氛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诡异和浓郁的宗教以及信仰色彩。
无所不在的诡异氛围和苏菲玛索的美丽脸庞相互交缠,让人分不清是浪漫多一些还是诡异多一些。
又或者说是不用分清楚究竟是浪漫多一些还是诡异多一些了,单单就是电影本身就给出了足够的圆满感。
这部电影很久之前就被置于微词,认为导演让保罗的水平平平所以非常可惜了这部电影,其实我很想问的是是可惜了什么呢?
是难得的进入卢浮宫拍摄的机会还是法兰西玫瑰的娇艳?
但是不管是什么,不管究竟是可惜了什么,我想我之后所说都可被一一谅解,不可做得冷漠献世。
电影的开头源于神秘的埃及,枯黄的镜头中是埃及金字塔在风沙中露出的暗褐色的粗糙质地,像是蛮荒之地一般毫无生气。
电影剧本中所涉及的大量的古埃及宗教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古老宗教与信仰的人。
尼罗河孕育出的巨大文明一点都不逊色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的伟大,那些信仰灵魂永生的太阳的子女们,让我非常的崇敬。
就像曾经所说的那样,不管这个世界有多么的乖张冷漠,我们都应该怀揣着最温暖的梦想和最遥远的路途。
灵魂会在这一刻变得焦躁不安的话,许是受到些许震撼。
卢浮宫中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和洛可可式的雕花艺术,使得这部电影脱离了只有苏菲玛索这一个美丽装饰的蹩脚。
想至于当初,这部电影的拍摄是费了很大的力气的,要知道想在当时并不对外借拍的卢浮宫进行拍摄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电影之中并没有涉及到过多的感情戏,只是专注于剧情本身的发展。
其实,我本身并不认为这是一部惊悚片,我更多的倾向于这是一部救赎片。
它来源于对于信仰的执着以及获得灵魂安静的企及。
否则,那个飘荡了几千年的灵魂何苦这般执着于归去。
其实,电影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既优雅又诡异的暗黄色调,也不是复杂艰涩的古埃及宗教知识,也不是索菲玛索这朵法兰西玫瑰的娇艳。
电影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电影的结尾处,所有卢浮宫中依附在流传下来的古老作品中的灵魂,得到解脱,飞向灵魂彼岸,忘川的尽头。
那一刻,惊觉了什么是救赎。
我想,最珍贵的莫过于此,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即使有再高的地位,即使有再伟大的的成就。
也不及,这一刻,灵魂的回归。
我知道,这是我的迟来之笔,但是我想我还是想来谈论一下这部电影,不想就此像上次一般,看过,却就此忘记。
我善于遗忘,但是我也善于记录。
于我而言,珍贵如至此。
电影似乎是贴着惊悚,悬疑的标签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是笑着看完的,实在是忍不住,太搞笑了。
一个可怜的幽灵,就因为死的时候没有举行仪式,过不了河,在人世间游荡了3000多年,期间还顺带整死了几个怕打针的有心理阴影的人,最后附在我们的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身上,把卢浮宫游来游去,找几个护符,找不到还发脾气,弄得人心惶惶,把我们的苏菲也弄得神经质,让男主角也很无奈,好不容易交一个女朋友,还老是若即若离的。
真实可怜。
全片最搞笑的一个场景就是,男女主角在床上XXOO,那个可怜的幽灵从女主角身上出来,围着两个人飞来飞去,不知道他想干什么,笑死人了。
总之,这是一部很悬疑、很恐怖的搞笑电影,比较值得一看,哈哈哈哈哈
虽然假假的,但是每次CCTV6放我都会看。 - -!
央6打的廣告太多了·怕是沒收視率一樣·看的都沒味兒了~
影片大概是找错了男女主角了,一点都不恐怖、不悬疑、不趣味。
作为惊悚片,它实在是太“仁慈”了;作为数字电影,又过于简单;但是如果观者是喜欢苏非·玛索而且又胆小女生的女生,呵呵,倒是不妨一看。她确实很美!
情节和节奏感差强人意。除了苏菲玛索。
好几年前看的了,她怎么会演这种片~一句话就是:没意思!
记得是英语晚自习,他跳着脚道,快点下课亚~~今天播卢浮魅影~我茫然不知所谓.翌日问起,眼里满是艳羡--我的高中时代是与电视绝缘的,更不消说电影.SOPHIE被风吹散的头发和处女般的面容,仍然留低心中
貌似很久以前在電視上看過,不覺得好。就是爲了看美女噠~
本片应该改名叫‘鬼上身’,建议苏菲去演女版蜘蛛侠,又会飞来又会爬,不演多可惜
当年完全是冲着苏菲·玛索去的
怎么说呢 剧情有点不靠谱 法国人把那死亡的惨案拍得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就当传说看好了 人有时候还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
半夜一个人在家看的,哈哈
乱七八糟的
那啥,很久以前当法语片下载的……苏菲·玛索确实很漂亮,而且氛围也烘托得不错,到底差什么呢……让我看不完。大概是因为有点恐怖吧。
当年听名字很怕,第一次叫我看没看
好多年前佳片有约看的
6.1分,这电影以现在的目光看真的好老套无聊。或许在20年前,这电影的剧情就已经过时了,导演在最后一幕安排女主角眼神往上方一挑明显是在为续集做准备的,可惜应该是反映后电影反响平平就没有后文了。这部《卢浮魅影》其实是翻拍后的第三版。
就是聽不慣那配音。
苏菲玛索的那一场鬼魂附身的戏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苏菲啥的最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