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筐
花筐 HANAGATAMI,Hanagatami
导演:大林宣彦
主演:洼冢俊介,满岛真之介,长塚圭史,柄本时生,矢作穗香,山崎纮菜,门胁麦,常盘贵子,武田铁矢,南原清隆,高岛政宏,入江若叶,片冈鹤太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简介:1941年春,日本佐贺县的唐津市。与姑姑江马圭子(常盘贵子 饰)一家生活在一起的17岁青年榊山俊彦(洼冢俊介 饰)迎来了新的学期。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他每天都和好友们过着快乐的日子。这其中,拥有如希腊神话中男神一般健美身材的美少年鹈饲(满岛真之介 饰)、有如虚无僧似的吉良(长冢圭史 饰)和搞笑吵闹的阿苏(柄本时生..详细 >
看得我太难受了
莫名其妙,不喜欢这种风格。
大林宣彦导演最后几部片子真是竭尽全力,回到最初的感觉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美丽身体,海洋与月光,爱与哀愁,嫉妒与不甘,情欲与孤苦,战争之残酷,青春之昙花一谢,物之哀,幽之玄,如梦似幻,一切不可追,以后真的没有人会这样拍电影了,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号第一乐章重复出现,真美。《花筐》拍完一半人基本就赶去拍《海边电影院》了,情感和基调近似。好像内地没出过檀一雄的小说,想看。
一场醉人长梦,虽然不及四十九天那种飞升的仙气,但也看得如痴如醉,最后那段大林宣彦简直是当作了自己银幕告别遗言来拍,他能病情好转继续拍片真的是太好了 8.6分★★★★☆
最后斯坦尼拉夫斯基式的表演令人大跌眼镜,导致遗憾落选岛国影史百佳行列
刻意的“抠图”感不正是梦里常常无法言表的虚空和朦胧,能看到黑泽明的色彩碰撞,体味到寺山的光怪陆离,嗅到太宰治的厌世颓唐,触到三岛的文武离合。大梦一场初醒,从此韶华不再。
你看,五毛特效并不是烂片的借口吧
【3】外观延续30年前大林宣彦就拍过的那种电影,时过境迁已看不到太多变数反倒感觉冗长乏味,168分钟真是难熬。
终于Get到了满岛真之介的帅(之前只觉得他完全东南亚长相),裸体骑马安排一下。抠图感强烈到有一种异样的美,观感太奇特了。
倍速看完,没啥意思
气场是杰作的,但是摸着自己良心这三小时是煎熬的。就..在平成年间用大正手法拍昭和年代的故事,不伦不类吧。
可供批驳的点分布相当密集,后半程、特别是最后半小时的确有些令人难以下咽。结尾墓碑处的处理着实陈腐又显得煽情过头。卡司的选择也是五味杂陈……
有些光怪陆离,每个人都是一种象征,在时代的滚滚潮流中,不由自己的沉浮。大林宣彦拍的梦境和虚幻,和现实有着紧密的勾连,也许梦里的无序才是我们真正的想法。
比起反战我更多的看到的是导演对生的渴望和哀嚎。真的很混乱,三个小时啊我的天,能有多少个三个小时可以浪费。bgm要听吐了。诡异。
对日本沉重且复杂的情感,当作遗作来制作,献给自己民族最深沉的爱和恨。奇幻和怪诞,浓墨重彩的物哀,搭建起对战争年代的扭曲记忆。赋予物和旁白双重意味,不断用古典化复调,错位加重对民族的爱恨情愁氛围。最终全部对位,鲜花、血、药、月光粉、破碎镜子等。氤氲在主动发起战争下的被动,哀念生命逝去。反思日本对内和对外(满洲)的启蒙救赎和净化说辞,极致表达战争加害被遗留的女性和被迫为战争牺牲青春的男性。为此“向死而生”是镜头里最强烈的表达。影像上,极致色彩鲜艳衬托淡雅物哀,庞然大物扭曲战争记忆。忽视镜头轴线规则,采取镜面反转,随意跳切。镜头前后重复对位物的复调。整体将美那象征日本民族,民族的青春终止于珍珠港战役之夜。反战、反思、一代人为民族而死和新一代的自我选择,战争民族青春混为一体,人和民族的青春毁于战争。
用动荡青春侧写战争的立意很明显了,导演还怕观众不理解,非要借角色之口讲出来。“玫瑰-血”的重复也多了。大量使用CG画面,出现了长焦镜头效果,人物像是嵌在风景之中。视听上极尽绚烂与张扬,也因此,很多场景(如双人裸身骑马)直接变作了意象,并组接成诗。若全按情绪来剪会更加肆意。@SIFF
我的大林宣彦老了后感觉变成了铃木清顺,虽然我不喜欢,但或许他完成了对自我的诉说,他痛惜了生命里那些失去的东西,想要再一次跳出电影,去触摸这些无法控制而发生的一切。那个因追逐萤火虫而到达的梦幻场所,只在这个老导演的梦里。
反战题材作品,构图类似于梦,大量采用了冷色调来凸显战争的残酷性,剧中利用不同的平行时空来构造战争对人们的伤害,也塑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变化及人们向往爱情却无法实现的残酷现实,整体3.4
6/16@梅龙镇 SIFF开幕片。自知死之将至的大林宣彦回归《鬼怪屋》时的剧本及早期风格,大量布光造景、拼贴画、高速机位运动、高速独白,喷射式地飞洒了近三个小时。序破急三章回望师友(檀一雄、中原中也....)与历史,更是一场狂热而伤痛的日本青春早夭大梦。山中贞雄一出几乎哭傻。#SIFF
校内没有战争 艺术不分国界 散落的花瓣一如溅洒的鲜血 若节日可以净化人心 那战争的花筐又是被谁打翻 传统和扩张之间谁又做了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