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病毒》虽然从开篇开始便是逃亡之路,也不再去交待为什么会发生病毒,只交待了世界都要死光了,兄弟两人以及他们各自的女朋友怎么开车去两个兄弟曾经和父母嬉笑的海边,然后在一路上兄弟两人因为哥哥染了病毒而撕逼的故事。
因此究其本质,其更应该是一部公路逃亡片,先是碰到外部的街边人,然后抛弃之,然后就是不是那么近的撕逼即哥哥和女朋友的分开,然后最后是感染的哥哥和弟弟撕逼分开,最后弟弟莫名的到了海滩,回忆起与哥哥还有父母的日子,“啪”黑屏。
要说讨论人性,毫不深刻,因为从一开始人性的设定就在观众的设定之上,要说公路悬疑恐怖,没有恐怖的因素,也没有悬疑的色彩,更不用说中国普罗大众理解的公路喜剧元素,所以纯粹有点儿浪费了时间。
Kate最婊最白莲花,其实死的应该是她,而不能是心里最善良的哥哥的女朋友,这简直是完全没头绪的引导,引导危机的时刻,永远记得自己是第一位的,也不知道为啥没有最后一个什么故事解决了Kate。
而弟弟恰恰又是Kate的表达主体,这个宿主好好深挖挖也许会是更好的一个题材。
对人物的刻画淋漓尽致,剧中个人物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胆小假道义的弟弟;为了保护弟弟和团队自我牺牲的哥哥;充分接受末日残酷的凯特,还有善良导致最终自食恶果波比。
先说女主吧,说到底女人的善良往往是最致命的,想法简单从不考虑后果,感性思维在末日生存中往往会自我毁灭,最后无助的时候总是要望向男人,而且还会害了男人,都是因为没意识到在末日不应该用你那点可悲的善良去找麻烦,所以真碰上这种事还是严格按照规则来。
再说说男主,说实话我超喜欢布莱恩这种性格,有担当,精明能干,情商很高,思考问题的方式很成熟,和天真的弟弟有着强烈的反差,是末日里唯一可以活下去的那一类人,真希望最后活着的是他而不是丹尼。
即使到最后染病,他早就做好让他弟弟打死他的准备,他知道如果他不那样演一下,他弟弟是不会开枪的,总得来说他是一个好男人,好哥哥,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再说说丹尼,像个小孩子,假仁义满口道德,想法天真,说到底生活给予的经历太少,他哥教了他末日生存的道理,最后却用在了自己人身上。
丹尼这种人就是只会害死自己最亲的人而不敢害别人,心存侥幸还觉得自己很对,这种人在末日里活不过多久。
至于女二就不过多描述了,已经习惯了末日生存的规则,把男人当靠山,为了活下去可以做任何事,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是末日里能活下去的那一类人。
最后说说小女孩和父亲,那个男人也是个好人,好父亲,最后绝望了,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男主一行人。
这部电影是丧尸题材电影里不可多得的经典,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力荐!
脑中的思想疯狂生长,满溢出这部电影,然而没什么卵用,得到碎屑般的语句,错误的凝结在文字里——胡言乱语、词不达意。
人性这种词太宽泛了,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下讨论。
考察具体的细节,额,好像也就这样……人性啊!
人性!
万能的抽象概念,被吞噬进语言之海不知道还剩什么明晰一点的表意。
算法一词就是刚看到的,就随便用一下,也就是从演化论、决定论、博弈论角度来看人,人就是一种感知、介入自身生存境况的机制或说算法,这种算法为了某种自我保存、自我发展的目的性,指向生存的算法,道德也是其中一种算法。
关于那条狗不第一时间杀死这是很值得考察的一个现象。
还有那句话:“会叫的狗不咬人。
”似乎有很多细节可以挖掘,不过真要说起来,每部电影都有无数细节可以解读的。
我觉得剧中的恐惧场景拍的比较好,还是因为我这么久没看恐怖片,胆量退化了,就是他们进入房间找东西时那种镜头有点渗人,仿佛有什么东西马上蹿出来一样。
末日生存中,基于每个人基因、性格、行动能力、心灵机制等算法都会做其固有的事情。
从这种决定论考察,所谓的意义就只在实用性的如何更好生存中,在这种情况下谈道德是奢侈的,除非其中有人具有这种道德算法(机制),最强的求生本能会使所有人的算法都用来自我保存。
要说的的是不同的的生活方式中确实对应着不同的策略(算法)。
算来算去,所有人类活动都可以归结为实用性的东西。
于是,人的意义也就只能在实用性中找,自我保存、自我发展,演化论隐隐透露出的目的性。
而如果不从实用性来考虑,也就只能活在一种误差、幻觉、错误、欺骗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对于这种难得糊涂我是拒斥的,然而实用性的意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活着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无非追求一种体验中的快乐。
艹,活着荒谬(恶心)又痛苦(无能),逻辑不可能不摧毁所有东西沦为实用的。
我看得出欧陆哲学似乎总要逃避这种实用,他们的逻辑更会导向一种神秘主义的体验,我个人骨子里可以说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因为我觉得他喵的活着是很莫名其妙的事情,世界是神秘未知的,但我隐隐觉得这种路子与我躁动不安的内心太重合了,结合一下我人得疯狂或灭亡,所以需要借用分析哲学和科学压制一下。
其实逻辑、科学、哲学是无法拒斥神学的,因为人的无知不足以完全确立无神论,自然神或有意识、无意识这是无法理解的,亦或存在其他什么神秘的东西。
当然,神秘主义不止这些东西,大抵在我理解来就是尽可能的去理解神秘之物,更偏向一点非理性,我以为活着本就是神秘的事。
其实在我看来,人的所有对世界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企图通过自身的理解能力来理解世界,侧重点不同罢了。
而如果不走这种靠近神秘之物,就只会靠近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或者坚持其它抽象道德、真理,而逻辑反噬了所有神圣的东西包括自身,吞噬了所有规则,所以只有两条路,一条更接近神秘,一条走向实用,扩大一点所谓的神秘也是一种实用。
所以,意义何在?
借用维特根斯坦所说:意义即用法,当然这里似乎是指向语言?
而我则用它指向所有人类活动。
每当你问生命的意义时,就有一种实用性的需求需要满足。
哦!
这就是人生吗!!!
爱无法这样诠释,可以用逻辑描述,但爱不能溶解在逻辑中,所有亲身体验都无法消融在逻辑中,所以去体验,去行动,去做想做的事,这就是逻辑告诉我的事,去活着,去真正生活,或许还可能快乐。
诸多道德、伦理生活也是在这种具体中实现,它们不是绝对的,但对于相信人应该过一种伦理生活的人来说就是真实的我、正确的,尽管这或许和其他没有这种信念的人无关。
评判对错似乎没有效用,可以客观的描述一下人的这种被各种信念支配的活动。
至于何人要为何人的信念战斗,这是在现实中一直在进行的事情。
没有所谓中立,没有态度也是一种态度。
说了这些代表什么,那随处涌动的欲望会告诉你,就像叔本华说的,理性是为意志服务的。
如果你足够理性,无非就是你有趋向理性的意志,理性是作为一种功能为与生俱来的意志服务的。
诸多人所要求的只是理性要适当的约束一下欲望。
“我行驶着,等待暴雨降临,将我们冲刷殆尽,但没有暴雨,天朗气清,不应该是好天气,我等着,但没有任何事发生,平生第一次,我感到孤零零的,我们到了,相对无言的两个陌生人,布莱恩和我都爱这地方,旅馆、海滩,它们还是原样,但只剩下房屋,我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不知道我能活多久,但我知道我会孤单。
”你只有真正经历一种场景,或许才可以知道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会做什么,一点小小的因素变化就足以改变结果,但大致是有套路可寻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存在有益自私性,但没有纯粹的利他。
似乎有不好的关于我国的删节,我网上找了一下,没找到,但看评论显示有,果然,这导演有点……
拖沓症,只是看电影,看评论,不写字。
我就想啊,是否强迫自己写,能治疗这拖沓的毛病呢。
貌似末日型的电影,这个很特别。
看2012的时候觉得,这跟自己都没关系,没那运气开飞机去西藏,不花钱就混上船,早就娘的灰飞烟灭了。
这个不同,感觉身临其境。
弟弟的媳妇就是观众的视角吧,看到哥哥女友被感染,一脸厌恶,扭着脖子,想离她越远越好。
就像看到同事打了喷嚏,赶紧躲开的你我一样。
她递给弟弟枪,是不是替观众递的呢。
道德和人性不是用要求别人的,而是约束自己的。
我得承认,我没资格那骂弟弟。
这个片子姑且算个末日题材的公路片,我觉得还行吧,一般,本来以为是个粗制滥造的病毒末日片,没事渲染下病毒的牛B,然后煽情几下就完结的模式,但是这个片子到不是这么拍的。
听我慢慢说吧。
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怎么想的,拍个如此充满矛盾的调侃人性的片子。
导演试着告诉大家,你们最爱的人谁?
父母?
不对。
兄弟姐妹?
不对?
爱人老婆?
不对。
那是谁?
导演告诉我们,人类最爱的人是自己,这个就是片子调侃的所谓的最根本的人性。
从一开始哥哥抛弃路上遇到的父女俩,这个算是路人,抛弃就抛弃吧。
然后车继续开,到一半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弟弟,把自己的爱人抛弃了,兄弟情>爱情,哥哥所表现的是这样的,再走的时候,哥哥为弟弟和将来的准弟媳(大家看得仔细的话就知道这个准是啥意思了)杀人了,继续兄弟情>其他,再走的时候,中间穿插回忆,弟弟为了自己抛弃了父母,自己>父母。
快走到最后的时候,哥哥自己被感染了,弟弟要抛弃哥哥,哥哥知道自己不行了,不想一个人孤单的死去,逼弟弟杀死自己,于是弟弟杀掉了哥哥,对于弟弟来说,自己>兄弟情大于父母,对于哥哥来说兄弟情大>自己>一切,最后弟弟来到了和哥哥说好要一起去的沙滩,可是哥哥不在了,最后可以预见到如果弟媳感染了话,弟弟也会抛弃爱人,于是自己>爱情,于是观众们会得到一个结论自己大于一切,其实艺术来源于生活,弟弟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只是一些人表面上不承认罢了,导演利用末日将弟弟的这种悲哀的人性给放大了,有些人会唾弃这种人,其实自己骨子里何尝没有这种性格呢?
导演的意图或者说编剧的意图就是为了说明自己最大,用中国人的话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我们自己静下来想一想,真正能做到事事不先想自己是很困难的,当然我还是相信真爱是无敌的,这个真爱是指对父母的爱,对爱人,对子女的,不是有狂走妈妈为了给孩子捐肝的事情么,不是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吗?
不是有为了爱人献出自己的事情吗?
人和人是不同的,我是相信真爱无敌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种只为自己的人性。
毕竟我是我,你是你,各有各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强求。
如果要来这个片子看特效的,那算你找错片了,要看场面的也来错地方了,导演就是试图讲述这么一个故事,然后调侃下末日下的人性,而这个末日下的人性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性的放大。
如果你看了以后思考了一下,那说明导演的努力没算白费,就冲这一点,我给了三星,如果只是说病毒多么牛B,末日里人们是如此的”狂欢“,我就给一星了。
影片里,逐渐勒紧的人性口袋可能让一些观众透不过气来,但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有真爱的人,也有如此只爱自己的人,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呢?
人性是光辉的还是黑暗的,这取决于你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的左右。
致命传染性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作为幸存者的兄弟俩布莱恩和丹尼,先是抛弃了被感染的父母,然后又抛弃了哥哥的女朋友波比,最后哥哥被感染,被弟弟抛弃。
这段旅途从一开始就在不断的放弃着兄弟俩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人要过河,这个人带着友情爱情亲情,但是要上船就必须抛弃一些东西。
我想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看这种末日题材的电影时,我总会不自觉得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我会做的比电影中的主人公更好么?
答案很难说。
电影中存在一些引起我注意的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1.电影中反复被提到的“规则”。
面对极端的生活条件,幸存者们总是会总结出一些生存下去的规则。
按照这些规则行动活下去的几率更大,“被传染者是死人,我们帮不了死人”、“被感染者碰过的东西一定要消毒”。
游戏规则是苛刻的善良的人往往很难存活,放下伦理纲常的人往往活的久一些。
病毒破坏的不光是单纯的人肌体,还有人类的社会制度、法律。
电影中另外一伙人,打高尔夫的地方穿着防护服的一群人,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
从他们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们曾经是一个工厂的,从装备来看,很有可能就是专门应付病毒感染的一个部门。
他们强迫女孩子留下(做性奴)的行为,让我想起《惊变28天》中的那些大兵。
他们可以说真的是只为自己的下半身考虑的动物。
士兵和应对危机的人员本来都应该是保护公民的存在,但是在末日面前,职业赋予他们的荣光早已不在。
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尊重女孩子的人,才是正人君子。
穿防护服一行人的leader要求放走女孩子2.波比为什不听男友的劝说去接近被感染的小女孩?
人的行动不会是没有理由的,全车四个人中只有波比接近小女孩的欲望最强烈,一开始我只能归结于女性对小孩子的保护欲很强,但是车上同样是女性的凯特显然与波比截然不同。
波比被小女孩喷出的血传染在故事的后面,哥哥布莱恩临死之前说出了原因,女友波比想要一个孩子,所以她对小女孩有着特别的感情。
哥哥布莱恩说出女友想要一个孩子在病毒爆发之前布莱恩和波比应该生活条件也不是特别好,很多细节可以看出,也许除了布莱恩本身性格不稳重不适合做父亲之外,两人的经济条件似乎也不允许。
哥哥回忆之前和女友被人从高级会所中赶出来的经历但是布莱恩和波比显然是相爱的,在波比知道自己可能被感染了以后,一直拒绝与男友布莱恩有身体接触。
布莱恩要求波比拉自己起来,布莱恩选择用球杆拉他起来布莱恩在死前最后也是回忆着波比想要一个孩子的事情。
3.凯特是否真的是完全冷血无情的?
很多人看了这个电影之后,发现凯特总是干一些“坏事”,比如提醒大家抛下波比,抛下哥哥布莱恩。
我觉得凯特与同行的其他三人并无感情基础,应该是弟弟丹尼单方面的喜欢凯特。
对于凯特来说自己最担心最想联络上的是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同行的三人。
在电影中凯特只要遇到电话亭就会去尝试着拨打电话,但是不出意外的话,她的父母应该也不在人世了。
从电影中凯特与波比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凯特家庭富裕,病毒爆发期间父母应该是在外旅游,凯特自己一个人在家。
凯特争辩自己的父母在游轮上被隔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凯特想保护的不在她身边。
剧情概括:整部影片有四个主角Brian、Danny 、 Boby、 Kate,brian是danny的哥哥 brian和boby是情侣关系 danny和kate是即将确立的情侣。
brian为了躲避病毒决定带大家去brian和danny小时候的天堂“海龟沙滩”,但是途中却不尽人意得出现了许多插曲 以至于四人最终没有一起到达沙滩 并且饱受着人性的煎熬以及良知的谴责。。。
剧情就大概介绍这么多 全讲了也就跟讲故事没什么区别。
这部电影虽然以病毒为题材 勉强归为惊悚类电影 如果单纯是为了追寻感官刺激的父老乡亲们我是不推荐看这部电影 因为整个电影几乎没有什么出彩的恐怖画面 即使是全身溃烂的人也只是出现了几个镜头而已,定眼一看没什么可怕的。
我个人对任何类型的电影没有偏见 除了爱情类的电影我几乎通吃 但是唯一要求就是我需要能看到电影要表达什么 最好能来个什么中心思想之类的 所以对于这种半吊子的惊悚恐怖片并没有太大的失望 我毕竟不是冲着恐怖镜头来看得。
末日病毒看完后我脑子里首先浮出的词就是“人性”。
主角们终极敌人并非是病毒,而是来自他们内心的良知与本性。
病毒令人类开始彼此针锋相对,在挣扎着想要活命的同时 不自觉地开始迫害身边的人。
我看过一个把“良心”描写得很具象的一段对话:大学心理课上,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问:“哪位同学能解释什么是良心?
” 一同学答:“良心是我心里一个三角形的东西。
我没有做坏事,它便静静不动;如果我干了坏事,它便转动起来,每个角都把我刺痛;如果我一直干坏事,每一个角都磨平了,也就不觉得痛了。
” 然而自私也是人类内心的一颗毒瘤 并且永无解药 没有任何人可以无条件的对为对方付出,本片从各个角度都流露出了自私对人性的毁灭 以及一个永恒的真理——人永远最爱的都是自己。
剧中brian所做的每一个艰难的选择都致使那个三角形的东西一遍又一遍的刺痛着他, 即使他表面若无其事并且冰冷得肯定自己的选择 其实内心的煎熬是没人能感受得到的。
虽然他不同意被感染的父女搭车 但是仍然没有向他们开枪 这点透露了“混蛋”也有善良的一面 然而当这对父女的希望破灭 他最终忍受着良心的拷打抛弃了这对已被感染的父女,他说了一句话:“我只是想让我们四个活着去沙滩。
”这里 brian内心自私的种子开始萌芽。
(看到这对父女被抛下的画面时 我心里确实也被渲染了那种绝望的伤感 一种父爱的无助 这虽然是电影的一个插曲 但是仍然能从中流露出感情的真谛。
)boby是个善良的姑娘 她的良心怂恿她去帮助那个被感染的小女孩 可很不幸的是自己也被染上了可怕的病毒,于是boby内心的自私开始暴露 她很清楚自己已经被感染 也很清楚brain定下的规则 但是却没有告诉大家她已被感染的事实 因为她害怕 她恐惧,然而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brain再次忍受着良心的拷打亲手将女朋友boby赶下车 任凭boby苦苦哀求他只是留下了粮食和水,此时虽然在表面上体现的是brain的自私无情,但我觉得更多的是brain的伟大,他将boby赶下车不单单是出于保命的心态 我想更是因为于此同时车上有他的弟弟还未被感染 他为了弟弟割舍了爱人,当时我就想 如果没有danny和kate的存在 brain一定会带着boby去沙滩 即使他知道让boby留在身边也只是等死,但brain毕竟不是一个人 他还有弟弟 抛弃boby是他唯一的选择。
途中由于没有汽油 brain不得已开枪杀死了2名过客打劫车上的汽油 brain也受到了枪伤,但这时brian的三角形的角已近乎被磨平 自私得为了生存而不惜他人的生命,就当brain开枪杀死2名过客的同时danny的底线也濒临崩溃 接下来是我认为整部电影里最好看的一个情节 brian忍无可忍得揭露了danny虚伪 一路上所有残忍的抉择都是brian所做的 因为这必须要有人并且只有一个能来承担这一切 而danny 正如brian所说 就在他被良心鞭笞的遍体鳞伤时 danny只是在一旁冷眼观看 最后再用那最后几丝良知来冷漠得批判brian的残忍,为得只是明哲保身 然而当初丢掉垂死的父母离家出走逃命并且偷走手枪的 正是danny。
danny在梦中被惊醒 然后提议要给brian清理枪伤 就在清理的同时他发现了brian也被感染了 可是车钥匙和手枪都在brain手上。
晚上在篝火旁 终于轮到danny做选择了,之前很少提到的kate示意danny趁brian昏睡的时候拿走手枪和车钥匙一走了之,danny照做了,顺利的拿到了手枪和钥匙 就在要上车的瞬间brian醒了 他吃力的挪着脚步 想走近danny 但是danny无情的告诉他他们要走了 当天准备发动车子的时候 发现自己拿错了钥匙 其实车钥匙仍然在brian手里,danny下了车 brian乞求danny不要抛下自己 他不想像其他人一样孤独的死去 直到全身腐烂,他想再和danny去一次海龟沙滩。。。
danny的三角形早已被磨平 在罪恶的自私种子以及强大的求生欲望的促使下 他开枪结束了哥哥的生命。
最后只有他和kate到达了沙滩 无疑kate是四人之中最薄情自私的人 因为她和之中任何一人都没有任何血缘以及感情关系 所以她可以冷血的做任何决定。。。
或许有些人会质疑最后为什么不让danny和kate在一起 这正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绝妙之处,到达了海龟沙滩的danny有了许多领悟与感慨 其中有句台词是:我到达了沙滩 这里只有我和一个陌生人。
这里用陌生人来体现出danny此刻内心的孤独 他似乎领会到了 即使活着 身边没有所爱的人存在 或许也没有了生存的意义,就像电影里的一句台词 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时候活下来 就是另一种更痛苦的死亡方式"。
"他们还不断地被迫去面对道德伦理方面电影的决定和挑战^很快,他们就发现,原来阻挡在他们面前的最大的敌人……是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黑暗与邪恶。
"类似上面的剧情简介真是让人ft,但实际上本片不是伦理剧,也不是简单的恐怖剧,正如前面仁兄所言“文艺恐怖片”,不过文艺这个头衔还是扯了点儿。
剧情确实没法再普通俗套,而是人物的编排有种让人若有所悟的感觉。
末日病毒里没有《世界大战》里的英勇父亲,没有《I am Legend》里的独行侠,也没有The Mist里面的窒息恐惧,更非是clover file的绝望。
有的只是一个纯粹的法则,生存的法则。
导演没有去用过多的血腥去渲染,但你可以感受这个法则的冰冷。
所以里面的supper daddy不是war of the world里的汤帅,面对生存他也会拿出铁扳手来袭击别人。
被认为是善良的男主角为了生存最终也对自己的亲生哥哥开枪。
最终还活着的两人,也并非情侣,也不会因为是最后的一对而产生感情。
在生存的法则之下,他们只是陌生人。
4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但面对生存却没有丝毫的不同。
比较有意思的是最后活着的那个女孩,是里面最没有性格外露的人。
但比制定生存法制的哥哥更遵守法则,她从不会动手杀掉被法则抛弃的人,但总会很冷漠地提醒男主角——该动手了。
也许她本身就是那个活着4个人中的生存的法则。
她代表的是最普遍的人物行为。
无论是哥哥还是他的女友,都不愿抛下,不是因为坐在车里就会有生的希望。
而是因为害怕一个人孤独的死去,或者说害怕的就是被抛弃的感觉。
看完本片,不禁会自己想想如果自己被感染会是什么心情,害怕被抛弃是自然的。
但还是希望所爱的人们还是能够更好地活下去。
尽管如此想着,可生存的法则永远是公平和无情的,谁在它的面前也无法摆酷和装神圣。
1,女主角在众人要进入医院时,自愿留下来陪被感染的小女孩聊天,这是一种典型的妇人之仁,留下来会增加自己被感染的风险,而这种行为对小女孩或她本人所带来收益几乎没有;收益是什么呢?
哎呀,小女孩才8岁,一个人呆在车里多寂寞呀,我就冒着生命危险替小女孩排除寂寞吧。
然后,小女孩病毒或疾病发作,开始抽搐,女主角第一反应是喊人,正常反应;第二反应就是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去帮助小女孩拿氧气瓶,在救了小女孩一命的同时,自己也被感染了。
2,当小女孩在父亲的陪同下去上厕所时,男主角想要把他们丢下,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带着一个病毒传染源,对众人都是一个威胁,如他所说,现在不是发善心的时候。
我们来假设最坏的情况,把两人丢下,死两人;把他们留下,死四个人,其中还包括自己。
更主要的原因是,父女俩对男主角来说只是陌生人,他们不存在血缘关系。
3,结局由弟弟来杀哥哥,显得有些不真实,弟弟连狗都不忍得杀,更别提杀自己的亲哥哥了,如果安排由女配角来杀,会显得更真实一些;哥哥丢弃了陌生人(父女俩),丢弃同自己熟悉但没有血缘关系的女朋友;大家可能会觉得哥哥过于理性,而没有人性。
然后呢,哥哥不给弟弟车钥匙,阻碍了弟弟迈向目标,弟弟没做多少心理斗争(电影在此没做多少渲染),就把哥哥干掉了;然后把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归为外在因素规则。
火影里面有句话“不遵守规则的忍者会被视为废物,但不重视同伴的忍者连人渣都不如”,哥哥对弟弟来说,不仅是同伴,而且是存有25%相同基因的兄弟,他却把哥哥杀掉了,这个耶鲁大学大高材生与在墓地工作的哥哥相比,谁更没人性?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诚哉斯言!
4,弟弟在面临选择时,其实前面那对父女已经为弟弟做出榜样了,父亲在明知要被感染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这就是血缘关系/50%共享基因的力量;
看过这部电影,Chris Pine作为新一代荧幕桀骜不驯的“坏小子”的形象在我心里又加深了一层。
与Corin Farrell的bad boy形象不同,Chris Pine的形象更加邻家也更加有责任感和正义感,他演出的很多形象介于大人和孩子之间会让人产生一种保护欲。
本片几乎是为Chris量身定做的,剧本也几乎使这部电影变成Chris Pine一个人表演的舞台。
无论是他抛弃女友的桥段还是被亲生兄弟抛弃的剧情都是本片中的高潮,Chris Pine在本片中的表演也打动了我。
看过 病毒片,还不错的!
那麼容易就拋下對方了呀…
公路片。
我竟然看完了
新冠三年后再看真的加分,好像一则预言,太现实主义了,最恐怖的不是病毒,而是人心。
无力
很沉闷的电影,当人类存亡面临危机,你为了生存下去,一切的人情和情谊都不再重要... 又是大部分人死光光的电影,哎....
''I don't know what'll happen next. I don't know how long I'll live. But I know I will be alone.'' 末世论 人性恶 有时候选择活着不过是选择更痛苦的死亡/Nina Nastasia - Ugly Face
本来说跟老爸一起看个恐怖片的,结果。。。。看完以后老爸站起来说:这是什么烂片啊,就把那女的扔了,把那男的仍了,抢了点汽油,没劲。为了迎合老爸的观点我说这片一点都不恐怖。结果爸说还不恐怖,把女朋友扔了,哥哥也杀了,为了汽油杀人,多没人性啊。。我汗,和着把我自己给绕进去了,我成弱智了
作为一部paramount vantage出品的低成本科幻公路影片,本片其实质量上佳。这部片里没有什么一般人期待的动作场面,导演将主要目光放在了末日题材中最重要的人性取舍的戏剧性上,看场面谁都会看,但要懂得如何去欣赏戏剧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电影在低成本影片中很少见,推荐。
根据经验,大面积爆发的病毒潜伏久,空气传播,这样的话这里的病毒潜伏期太短,症状也明显,主角用的N95口罩也反复使用。。。。被现实上了一课。。。
能不能有点别样的末日
人性啊!!!
不吓人也不感人,外加没啥好深入思考的主题。
其实觉得还是不错的,当你不得不为了生存去射杀自己的兄弟的时候,当时你的心理肯定非常复杂!当你为了生存要把自己的女友赶下车的时候,我觉得当时你也会很伤心的!
看这个标题我想像的是大场面震憾性极强的病毒表现,可是不是,一直是一个小范围的(4-6人)场面,好失望,也属于看不下去的片子,虽然可以引发人性的思考,但我喜欢大场面激发我的思考,哦,我还是庸俗的一个我。
╮(╯▽╰)╭,有几个亮点的搓片。验证了做了件挫事。。。=.=b
这种小制作,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和剧本,基本就会沦落到很难看的地步
1.公路片,我喜欢公路片,从多年前一部有着明显模仿痕迹的国产开始。末日题材也是心头好;2.故事讲的不坏,把末日人性塑造得恰如其分;3.Brian真是对味;4.厌倦了被感动,残酷与真实才有共鸣;5.也许我不能活到最后,但我会冷眼看别人、陪你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