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和洛奇塔
Tori et Lokita,两小无惧(港),有你就是家(台),Tori and Lokita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主演:巴勃罗·希尔斯,姆本杜·乔利,克莱尔·博德森,夏洛特·德·布鲁因,蒂伊门·戈瓦尔茨,娜德吉·韦德拉奥果,巴蒂斯特·索尔尼恩,阿尔班·乌卡伊,马克·泽戈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22
简介:一对“姐弟”移民欧洲,齐心面对困境与挑战。贝宁小男孩托里(巴勃罗·希尔斯 饰)和喀麦隆少女洛奇塔(姆本杜·乔利 饰)孤身离开非洲前往比利时,冀盼能展开新生活。无依无靠的两人却因为偷渡他乡,无法顺利谋生,只得在收容所、黑市、餐厅等地辗转流浪。即便如此,年纪轻轻的他们还是想尽办法在陌生环境下辛苦生存,齐心合力面对新生..详细 >
3.5
#达内兄弟回顾展# 百丽宫长宁来福士,4.3分。达内兄弟一贯犀利的节奏,对应着底层生存者来不及追赶与回味的生活节奏。我觉得从利用未成年身份小量运毒贩毒,到进入血汗大麻养殖场确实有可能意味着某种偷懒(一种处境的快速恶化);但我觉得重点在于当电影甚至几乎类型化地展现“姐弟”(特别托里)的生存能力,以至于带有某种绝境中的破坏力后,又让这一风险被压倒性的枪声碾为齑粉,那种“焦虑”被快速反转的瞬间带有巨大的力量。最后一处印象深处:结尾(爆炸式的)枪声后,手持镜头悄无声息地从追随变为(托里式的)躲藏。
@Cannes2022
整个下来太流畅了...达内越来越溜了 为啥戛纳的片子越来越苦难了 这部女主出场就觉得就很苦难啊....故意这样选角的么
一边是静态的、被画幅困住的Lokita,一边是动态的、摄影机一直无法完整捕捉到的Tori,两个角色和镜头间的有机关系,早早预言了结局,只是在它真正抵达之时,仍像一把刀扎进观众的内心,我们作为人的良心将一同承担Tori那未来日复一日的孤单。Maintenant tu es morte, et je suis seul.
达内兄弟失去魔力了
好疼好疼,达内兄弟最疼的一部片了吧。
感官大于理性诉求,对我不太见效。
通过边缘人物以小见大,达内兄弟的剧作总是看似平淡,但往往在开头就下了一个钩子,让观众迅速和人物站在一起,在较短的时长内一气呵成。依旧保持着手持镜头的至高水准,剪辑干净利落毫不拖沓。
真佩服这对老兄弟的创作能力,75周年大奖实至名归。
此片剧本有太多地方很明显是达内有意从以往作品的故事大纲中将那些舍弃的想法加在一起修改拼成的,这导致搞得结局非常糟糕,有种编导不完全负责任的样子。达内兄弟如今真的可以说不再是两位“真诚的优秀导演”了。这部是他俩生涯最差的作品,没有之一
达内兄弟终于明白难民移民该怎么拍了,我强烈建议如果兄弟俩还想拍的话可以拍因为covid买不到机票回家的咱
拍的太过理想主义,多少偷渡的人食不果腹的,这还天天披萨、布丁🍮吃着……明明雇主提供了一个能养活自己的体会,他们却偷人家东西……强行讲述生活不易……比着《何以为家》差多了
#达内影展 以移民/难民为主人公的新片终于有了一个更黑暗(也更有力)的结尾。Lokita身处的仓库是浓缩了诸多隐喻的空间,Tori身上则有达内主角通常有的执着和韧性。ps. 结尾逃亡时,要是Tori去拦车说我的姐姐脚踝崴了是不是更容易成功?
3.5星。过于类型化的达内作品依然扣人心弦,看得出导演对地下贩毒市场做了不少研究工夫。然而,与兄弟二人早期经典作品相比,这个故事在人性复杂面上的刻画显然不到位,善与恶的表现太过鲜明,以致落入到对非洲移民理想化的刻板印象里,令他们最冷酷的现实主义风格浮现出童话气息。最后的一枪击破了这种高度戏剧化的设计,才拉回到观众最熟悉、却熟视无睹的现实世界。
难民问题的无解。但是欧洲大导演总算找对角度了。
我看之前期待了好几天…我在期待什么
风格这种东西一旦抓准确,达内兄弟的电影已经定好基调了。这部不算喜欢,也不差,前半程保持水准,最大问题可能是所谓的第三幕是冷启动的,且和开篇的hook是两个方向。也就是弟弟偷植物后姐姐的危机从天而降,一声惊响后,故事既没有进入第三幕,也没有解决hook提出的问题,随着主角的终结戛然而止。只能说,故事结尾了,但并没有结束。但没有人了,一切也就失去了意义。老爷子们依然努力关注小人物,很动人~
【3.0】实在没看出来和以前的达内兄弟作品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2023上海电影节# 开场观众大骂“迟到的进来找座位能不能闭嘴”获得全场鼓掌,比电影更精彩!托里演的好好,第一视角看的人还是时常很揪心,移民的问题太容易非黑即白,或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