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是擅做恐怖电影的印度裔导演 M·奈特·沙马兰今年的新作,提起M·奈特·沙马兰,大多数恐怖惊悚片爱好者都熟稔他的经典作品《第六感》,《分裂》。
M·奈特·沙马兰说他拍摄此片的灵感来自于法国漫画家Pierre Oscar Levy和Frederik Peeters创作的图画小说《沙堡》(Sandcastle)。
《沙堡》的故事里有13个人被囚禁在一个秘密的海滩上,海滩上的时间与正常的世界里的时间流失速度不同,危机四伏,死亡如影随形。
电影的开头,一家四口——一对年轻的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子女一起来到一个如天堂般美丽的海岛度假。
度假酒店的经理和服务人员对他们热情招待,他们相信这会是一堂完美的散伙旅行。
妻子在偶然中,从网络上得知了这个没有名气的度假酒店,妻子言语间流露出来的惊喜似乎还暗示着这个如同完美天堂一般的度假酒店价格低廉。
镜头多次给到了酒店的logo,接驳的班车和入口的门牌,总是倾斜像睥睨的镜头语言预示了这个酒店有问题。
经理会轮流来到每桌游客面前,询问和答疑,瞳间距稍微有些宽的大堂经理美得像一个完美的人工智能,为每一位到达的宾客根据他们的喜好捧上一杯鸡尾酒。
到达酒店的第一天夜里,两人就争吵得不可开交,紧闭的厚重的实木木门外,两个孩子紧紧拥抱着彼此,对父母的争吵不知所措。
从夫妻俩短暂地争吵中,观众们得知,原来他们想在正式分居之前带着孩子们进行一趟最后的全家四口的完美旅行。
争吵过后的第二天,经理热忱推荐了这家人去一个隐蔽的私人海滩度过完美的一天。
同样被经理安利的还有两外两对夫妻,一对儿妻子是非裔的心理学家,丈夫是亚裔的护士;另外一对妻子是骨瘦如柴,喜欢凹造型,但因为长期结石而缺钙的网红,中年丈夫是典型的共和党,心脏外科医生,同行的还有一只狗,他们的女儿和丈夫的妈妈。
这片私人海滩被环形的巨石环绕,鬼斧神工,景色非凡。
众人在沙滩上遇见了黑人说唱歌手斯坦,紧接着怪事接二连三。
他们先是在海水中发现了一具女尸,接近着母亲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们在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成长,心脏外科医生的母亲和狗很快地死亡……
这些行业精英们,没花太多时间就弄明白了这片海滩的诡异之处。
这里时间流逝得更快,每个人都在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衰老着。
如果不赶紧离开,他们每个人的生命将会一天之内结束。
但是,所有所有可以离开的路都被某种奇怪的力量堵死了,手机也完全没有信号。
和所有描写封闭空间内的惊悚故事一样,这些人很快陷入了歇斯底里。
白人医生攻击了黑人说唱歌手斯坦,并毫无理由地认为斯坦应当为所有的事故负责。
黑人心理学家则警惕地旁观着心脏外科医生,脸上写满了惊恐和恐惧。
亚裔的护士虽然只是护士,但是他表现出了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
当主角一家的妈妈体内的肿瘤疯长,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办的时候,亚裔护士几乎是教科书般地指导了医生,在哪里下刀,下刀多深,最后成功地摘除了肿瘤。
当大家发现进入海滩的出口无法通过,他为了取得给妻子治疗癫痫的药物毅然地决定游泳逃出海滩。
亚裔护士似乎有一个心理问题,他很在意其他人记不住自己的名字。
这可能源自他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频频被忽视。
亚裔护士的非裔心理学家妻子患有癫痫,她在理解了海滩加速人们的衰老和使人疯狂之后,首先提出了一个理论就是这一切不是偶然的,而是人为的,他们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是有原因的。
有点像《电锯惊魂》和《心慌方》了。
非裔心理学家根据这个推测提出了一个提议: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来历,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酒店,自己是怎么发现这个酒店的。
但是被恐惧包围的众人根本没把心理学家的话当回事,共和党心脏外科医生更是粗暴地打断她,态度轻蔑。
心脏科医生也有很严重的病症,他的情绪非常不稳定,有很严重的暴力倾向,他非常自恋但是似乎能力却并没有很出众。
在为主角家庭的妈妈手术时,言辞闪烁,需要靠亚裔护士的执导下刀,并且在下刀前因为过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某种似乎曾经有过的应激反应。
看到这里,我大概已经猜到了这是一场实验了。
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太多的惊悚画面,基本全靠叙事,这符合导演一贯的风格。
唯一一个称得上cult的镜头是医生的网红妻子因为长期缺钙导致了衰老以后脊柱弯曲,她因为无法正视自己丑陋的外表躲在漆黑的山洞里,她举起石头砸向看见她的“孩子”却因为重心不稳砸碎了自己的骨头。
可是在这里时间流逝地太快了,她还没有来得及感受痛苦,骨头已经已错误的位置愈合。
她爬行着前进,身上因为缺钙而疏松脆弱的骨头不断断裂,然后愈合。
因为种种原因,在场的人很快死得差不多了。
夜幕降临,仅仅剩下开头的那一家四口。
年迈的母亲一只耳朵失聪了,另一只耳朵也有点背,年老的父亲则几乎丧失了全部的视力。
他们俩相依坐在海边的篝火旁,老头说:咱们俩是不是吵架来着,因为什么来着?
老太太说:不记得了啊,但是我现在只想和你在一起。
老头说:咱们是不是还想离开这个海滩来着?
为什么啊,这里多么的美啊。
在那一刻,他们握着了彼此的手,找回了曾经的爱,忘记了所有的背叛出轨痛苦,放下了不信任,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我以为电影的这个画面已经可以道出电影除了本身故事线以外的另一层更加深邃的内核,在短短两天内身体就经历了普通人一辈子的衰老的确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但是放置在宇宙尺度或者自然尺度之间,人的一生难道不是本来就微小而且短暂如瞬间的么?
当这短暂微小的生命结束,曾经的爱,曾经的恨,都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有任何人记得。
唯有在这短暂又微笑的生命中,轻轻握住所爱之人的手,去聆听,去观看,获得幸福,保持平静,才似乎有那么一点意义。
网红和白人外科医生在这部电影中的形象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反例,追逐名利、虚伪和庸俗,最后一个比一个死的惨。
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在黎明前,父母都去世了。
恍如隔世,前一天还是6岁和11岁的兄妹,一夜之间已经年过了知天命之年。
弟弟问:我们还要继续寻找离开这片海滩的路吗?
姐姐点了点头,然后说:在那之前,让我们来造一个沙堡吧。
再坚固复杂宏大雄伟的沙堡,经过潮起潮落又会重新变成一片散沙。
姐弟二人开心地玩起了沙子。
“大人们也可以像我们这样开心地玩沙子吗?
还是我们可以只是因为我们昨天还是孩子?
”为什么成年人不能快快乐乐地玩沙子呢?
这个问题可比电影最后真正的反转留给人的思考多多了。
关键词:慢节奏,社会弱者,社会催熟看的时候觉得像一场社会实验,把人生浓缩成短短两天,没想到电影里真的是资本家的实验。
电影里讲了很多东西,有很多的讽刺,印象很深的有小男孩和小女孩由于过快成熟发生了关系,小女孩怀孕了,太写实了吧,电影里是催熟了,但是现实中,没有这片海滩,很多小男生也让小女生怀孕了,真的讽刺。
很多青少年由于家庭和学校都不重视情感和心理的成长,心理上还没有做好成人的准备,身体就已经成年了,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男孩身上是使女性怀孕,在女孩身上则是很大的责任压力,比如姐姐告诉自己成年人要学会坚强了,走入大海冷静那段。
另外,时间是这部片子的主题,整部片子都围着主题打转,我觉得是好的。
开头妈妈就说等你长大了再说,还有沙滩小孩子不能进入也都是伏笔,中年父母吵架,呼应老了之后父母都不再争吵。
正如人类面对宇宙是多么渺小,很多事比起一生只是一瞬间。
弟弟对kara说,如果反正是出不去,她应该珍惜时光跟自己待在一起,这里也很触动我。
故事的最后揭露,其实是资本家为了看药物的效果,以骗少数人浓缩生命来获取更多利益,当然,说是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难道少数人的生命不是生命了吗?
总的来说,社会的催熟真的很吓人,这种催其实是不负责任的,海滩上的成年人都有各自的问题,而因为疏于教化和关心,孩子们也出现各种问题,只不过电影里把时间浓缩了,让观众短时间内聚焦了大量的问题,跟着海滩上的人匆忙地长大,猝不及防地老去。
电影里突然把老人视力下降和听力下降表现地很棒。
镜头逐渐开始模糊,爸爸不知为什么突然看不清东西了,这种自己也不明白就突然发生了的猝不及防地、让人疑惑地感觉,很好地让观众代入爸爸地视角,感觉自己也视力模糊了一样,也就共情了各方面衰退的老人。
其实这段视力模糊发生的时候我还不懂什么意思,直到妈妈出现,一只手捂着耳朵就听不见声音了,我才明白,原来是妈妈听力下降了,爸爸则是视力下降了。
整部电影抛开结局,已经很像一场社会实验,沙滩上的沙子可能是很多人生命最后留下的灰烬。
而人生就像一个逃不出去的沙滩,如果很难逃出去,坐下来好好欣赏美丽的沙滩也很好啊,不是吗?
人生短短几十年,出人头地,腰缠万贯,博览群书,周游世界,不论什么目标,能不能达到,窗外的雨,树上的花,都值得每天停下来,好好看看。
反正都会老的,急什么。
近几年看的最喜欢、最优秀的一部片子。
身为一个悬疑惊悚片爱好者,一直期待着有新颖的、好的悬疑惊悚片出现。
爱好悬疑惊悚片,是因为直面恐惧是一件特别刺激、特别酷的事情。
好的悬疑惊悚片一定是有主题、有思想、且有正能量的,这部片子就很好的做到了。
在我看来主题有三个:一是亲情、爱情、友情的珍贵;二是人们和时间的赛跑和对抗,人在时光飞逝中如何乐观、坚强且从容;三是体现真正可怕的不是大自然的残忍,而是人心,人类为了科学欲望不择一切手段。
因为是和大自然有关的题材,影片的风景画面实在是太美了,音乐配乐也很优美。
看到最后心里真的有很多感动,看完这部电影就像看完一个世界,因为这部电影涵盖的内容极广,它的力量是如此庞大。
我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这一切,最后成功逃生并释然。
老去 (2021)6.42021 / 美国 / 剧情 悬疑 惊悚 恐怖 / M·奈特·沙马兰 /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薇姬·克里普斯
Bug冒号从一线天往回走,如果昏掉的话,没人来救再死掉,会就地变成尸体,然后变成白骨。
新来的人看见尸体就不会进入海滩,大概率会往回走。
司机没有进入一线天,所以并不知道此处有没有上一批人的尸体。
而且据我观察,酒店仿佛没有配置清尸队。
此bug无解。
导演只能运用魔术手段,让人闪回到海滩。
好像沙盒游戏一样,闯入到边界,准备传送回游戏地图中。
想到了这点,突然觉得此片索然无味,是个垃圾。
另外,为什么不创建一所私享专属酒店,只接收隐藏属性的客人,而是与公共人员混住??
以至于客人里面有警察??
酒店经理心真大,落网也就不足为奇了…
编剧和导演的脑洞足够大,创意十足。
由于不可知的原理,人一旦进入这一区域,就会以快进的速度老去。
在这个基本设定基础上,又增加了悬疑惊悚、家庭亲情、阴谋黑暗、紧闭空间等调料性元素,总体剧情推进是流畅和不错的,直到最后故事揭晓,观众都不大可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但是有几个小BUG,其一是最后幸存的小男孩和姐姐明显还仅有小学阶段的知识水平就进入了这个区域,后来人到中年,中途的学习教育是缺失的,他们的那些知识是哪里得来的?
其二、既然侄儿都知道叔叔不喜欢珊瑚,叔叔肯定自己也是知道的,明知珊瑚有一个漏洞放一个金属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并不这么做?
其三,好像所有进入的人都有些神经质。
电影的设定很有意思→一片加速时间的海滩,这么说其实不够准确,应该是由于磁场及矿物影响能够加速细胞衰老的海滩,头发指甲这样的死细胞是不受影响的。
我朦胧地感觉导演有借由被动加快的生命进程去描画人最本能的行为。
孩子的食欲、进入青春期自然发生的性行为、老去后被强化的执念(爱美、爱地位)。
当生命被按下了快进键会发生什么,当生命什么都没有体验就老去会怎么样,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无力和混沌,是不是命运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一切,至少在身体上,你会老花我会耳聋、你的肿瘤会长大我的骨头会变脆······Kara的话【我们连毕业舞会都不会有】,他们还什么都没有经历,6岁的孩子在不到一天的时间承受成长青春期怀孕生子父母老死,他们没有任何人生阅历以丰富知识经验,只有被迫成熟的大脑带来对世界崭新的认识,再加上各种扭曲的镜头语言,死尸肋骨间的视角、摇晃、旋转,快速老去这个设定就足够让人不寒而栗,这不是jumpscare的一惊一乍,而是温水煮青蛙的背后一寒。
情节上其实不难懂,有很多可以说是明示的伏笔,开头的【你长大了声音会更好听】【对面山上有东西在闪光】【男主在房间看见的医药公司宣传册】小高潮也算是层出不穷【女尸】【老人死亡】【孩子长大】【疯狂的医生】【扭曲的女人】小小的沙滩被分割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刺激的事情在发生,每个人都在面临新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能否被解决不重要,因为在这片沙滩上,只需一天,人就只剩灰了。
沙马兰的电影总有一个构思不错的设定,然后以惊悚和悬疑方式,甚至是恐怖的方式去叙述,但叙述的质量时好时坏,很不稳定。
结局也是如此,也许是《第六感》的结局太过震撼和意外,导致他此后的电影难以企及,似乎已经达不到这种高度。
《不死劫》的结局就很一般,谈不上什么特别意外的意料之中,沙马兰的前一部作品《探访惊魂》的口碑还是不错滴,有所反弹,但这部《老去》又有所下滑的感觉。
《老去》有个很吸引人的设定,就是那片神秘的海边沙滩,让能时光快速流逝的沙滩,人在这片沙滩简直是渡时如年,小孩快速成长,大人迅速老去,想离开这片海滩成为了不可能的事。
想原路返回都会晕过去,醒来还在海滩上,想从海上游出去会淹死在大海中。
反正让你有来无回。
主人公一家就是如此,他们和另外两家人一起困在了沙滩,不但要和时光斗争,还要提防绝望扰乱人心,激发人性阴暗面。
主人家一家的两个孩子迅速成长,弟弟还和另一家人的女儿早恋生了娃,他们拼命地想逃出去,可一次次的失败,最终倒底能否逃出生天成了最大的悬念。
整个过程有一定的惊悚成分,有几个场景还挺咋呼人的,但细节的漏洞还是有的。
影片的剧集用了一个反转,但效果不佳,这个反转中的部分内容本身就很容易猜到,而且又制造了一些细小的漏洞。
总体而言,沙马兰在编导方面是下了点功夫的,从中可以看到了他的努力,影片尚可一看,期望下一部能有所规律性的进步。
近几年看的最喜欢、最优秀的一部悬疑惊悚片。
身为一个悬疑惊悚片爱好者,一直期待着有新颖的、好的悬疑惊悚片出现。
爱好悬疑惊悚片,是因为直面恐惧是一件特别刺激、特别酷的事情。
好的悬疑惊悚片一定是有主题、有思想、且有正能量的,这部片子就很好的做到了。
在我看来主题有三个:一是亲情、爱情、友情的珍贵;二是人们和时间的赛跑和对抗,人在时光飞逝中如何乐观、坚强且从容;三是体现真正可怕的不是大自然的残忍,而是人心,人类为了科学欲望不择一切手段。
因为是和大自然有关的题材,影片的风景画面实在是太美了,音乐配乐也很优美,片尾曲特别好听。
看到最后心里真的有很多感动,好像我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了这一切,最后成功逃生并释然。
老去 (2021)6.42021 / 美国 / 剧情 悬疑 惊悚 恐怖 / M·奈特·沙马兰 /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薇姬·克里普斯
①此电影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在逃离时昏倒,以及为什么昏倒又突然出现在沙滩上,别说是自己走回的,昏倒还能自己走回?
别说是工作人员搬回的,工作人员根本不敢进去,只能观看。
②电影很累赘情节很拖沓,就像记流水账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速度要快,然后面临挑战,这是此类冒险恐怖故事成功的一个要素,在过程中描画出种种谜团的一些解答和猜想,勾勒出危险和恐怖。
发现问题拖沓了很久,然后讨论想办法就是不去施行,总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生命,比如人和人手牵手排队慢慢挨出去,因为头昏的问题你说是压力差造成,你也想出了办法,你怎么就不去施行呢?
③幕后黑手的设定烂到家,你要是说是偶然发现的一个神秘地方出现了超自然现象还好说,你设定一个制药厂利用这个神秘地方杀人灭口,简直拍的烂,你要拍好需要设计很多情节。
但导演这样拍出的的东西就是烂片。
这么重要的地方,防护措施保密措施就像是幼稚园里的东西。
派个人到山顶观察?
还暴露了。
磁矿对山顶的人不起作用?
离得远?
最后靠一个警察报案就解救了大家?
我都被吓到了,最后好恐怖,直接告诉玩游戏时候遇到的警察叔叔然后解决了一切。
万一那不是真警察呢?
万一是黑手内部人员呢?
万一警察...。
④有很多设计烂大街的东西,逻辑很差,真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拿去制药研究,浪费啊。
就像拿着金饭碗要饭。
我看过的第1372部电影,《老去》我给6.1分。
沙马兰自编自导,沙马兰这次拿出的故事很吸引人,《老去》能让你一直看完。
影片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表现,但108分钟的片长,确实显得拖沓,影片节奏也因此趋于缓慢,降低了惊悚感。
《老去》存在的不足之处确实很多,但胜在影片故事本身的原创性很强,在悬疑惊悚类型电影中,还是值得一提的作品。
沙马兰就不是在拍《降临》,所以才画了个现实主义的壳那么多废戏,最后10分钟都挺没用的;运镜很6啊,中间展现时间流逝的镜头都很牛;卡斯都很不错,Abbey和eliza死的太惨了点;如果搞成没有密码,老死在沙滩整个回忆录那就末世科幻了……
小视频刷到好多次,结局居然是酒店的阴谋。没啥意思。
千万不要观看此片!刚刚我看完这部电影,发现自己老了三岁半。幕后黑手沙马兰。 沙马兰真的拍出了一转身你身边的人就老了的恐惧。真正的恐惧不是看到自己变老,而是在某一瞬间突然看到你最熟悉最亲近的人脸上的皱纹。
沙马兰的惊悚片太对我的口味了,设定新奇,剧情也没有太明显的bug,最重要的是结尾一定会把前因后果说明白,而不是故弄玄虚让影迷去猜去脑补去替编剧填坑圆bug。有些评论说本片如果去掉结尾会更文艺范,评分会更高,我觉得那种装B风格完全是在埋汰惊悚片。现在故意不把故事讲明白的科幻片、悬疑片、惊悚片有很多,要我说就是编剧实在编不下去了,索性大段留白,还有一帮傻吊像“皇帝的新衣”似的尬吹。
镜头运用的电影叙述方式超越了故事本身,显现出沙马兰还在不断提升自我,后半段的「解答篇」反而狗尾续貂,显示出一种资本技术下的狂妄,以及非常天真的「邪不胜正」。
年度佳片候选。感受沙马兰带给你的静态恐惧,以视觉为切入点,调度上也是以视觉传达为主。导演沙马兰,司机沙马兰,玩弄(掌控)时间的沙马兰最终败给了时间。
年度最佳惊悚片!
对于沙马兰来说,不缺好点子,没有烂尾才是最大的成功
设定概念很好,剧情一塌糊涂,倒是给自圆其说啊……
一本伪装成恐怖片的回忆录,时间的晶体化,在这个“不可能”的情境里,沙马兰继续证明,电影是必须被亲眼见证的:摄影机在不同距离间“捕捉”不同的年龄、不同层次的体态与褶皱,时间的变化不仅通过那些致人眩晕的旋转和波浪来体现,又是因为被细细注视才方可被看到;宿命论并没有令它走向虚无,影片中纷至沓来的死亡与离别非但没有麻痹我们的神经,令我们屈服于命运,反而,当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愈加敏锐,影片开始渗透出其最浪漫的情绪。
想法很好,但也只有想法了.
不同空间有着不同时间的流逝速度,沙马兰的故事总是要从一个精妙点子蔓延开来,这次没有运用特效来推动奇观,几乎靠化妆来完成设定,中间过程有些鸡飞狗跳,没有足够的层次去拔高主题,伤口愈合对应关系修复之类的也没什么新鲜,有趣的是监视视角可以看做是导演造梦,而背后支撑都是资本主义,圆得就还算可以了。
一群人到海滩度假却逐渐发现这是一个会让人快速衰老的海滩,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逃出去,最终只有两人逃出去了。调度和运镜水平不错,概念也有趣,可惜剧本太蠢了根本不恐怖只是不断出戏,结尾的阴谋论(把这个神秘海滩的出现归为医疗公司的实验场所)也很无聊。
昙花一现的惊艳大概是夜戏,当观众在打开电影前就已经对核心概念熟稔于心的情况下,前半段的铺陈顿失趣味,直到疾病随着年龄的猛增开始肆虐,听觉和视觉都变得模糊,“老去”终于有了实体性的和精神上的外化:可怖的病变身体,与真正面对死亡,这个于无数影像中或多或少总有些许优雅的字眼——老,在沙马兰这位一贯温情的作者手中,反而爆发出了纯粹的残酷。可惜的是,为了制造冲突和交代清楚背景,剧作有过多多余的设计,把类型之外的剩余压缩到了最小可能,如果完全不考虑给海滩一个“出口”,单纯地、更深刻地去表现“老去”和面对变老的过程,应该会是一部能从概念与类型中跳脱出来的佳作。
概念真的很棒,逻辑也的确存在漏洞,两相比较我还是更愿意给沙马兰赞赏多一些些。
兒童的友情得到的提示,可惜如果能早點破解密碼的話就能多活幾個人了,這兩個心智年齡不到10歲但生理年齡逾中年的兩姐弟,該怎麼面對往後的人生啊?人倫悲劇。
1.既是关乎存在本质的思想实验,又是令人颤栗悲欣的视听盛宴,还是聚焦电影内核的自我呈现——恰似老塔所言,时间是电影基础的基础,奔流时间的张力与可视性,亦在凝缩为一天的银幕人生中达到极致。2.时间既能催诱疾病、蚀魂腐骨,又能疗愈肉身、复生心灵,一如蔓延弥散的癌瘤、破伤风与渐冻症,一如合拢的创痕与重爱的夫妻——夜晚海滩篝火旁的相依相伴动人如斯,遗忘了所有,唯独记得爱,执手一起迎接生命终结。3.堆沙堡一段令人泪如雨下,恍若重回安哲[永恒与一日]:“时间是一个小孩,在海边玩沙包”,即刻溯至尼采与赫拉克利特“时间是玩骰子的儿童,王是儿童”。4.影片在沉静留白与跃动观视间取得了精妙平衡:既不断使用限制性视角与画外空间激发观者惊惧想象,又大量运用往复摇移、变焦、旋转环绕与主观镜头揭示和直面生老病死。(9.0/10)
整体概念很好,中间父母一个聋一个瞎,说着情话,莫名很感动。结局有点广电执笔的味道。
看这片名就觉得很惊悚了
很沙马兰,非常他风格的悬疑惊悚。为啥非得给神秘现象找一个“原因”呢?没有这电影可能会更好。导演自己还演了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