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昨天,54集的《在远方》全剧终。
刘烨、马伊琍、保剑锋、曾黎、梅婷……从青涩的小青年,一路演到富甲一方的创业娇子。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励志片;看到中段,发现它是给快递和网购做广告的(不知有多少大爷大妈从此开始网购了);到了最后十集,我才发现:原来你是这样的“谍战片”!
陆晓鸥只身闯敌营,收集罪证,帮助姚远翻盘,颇有孤胆英雄的意味!
我就想问一句:“裁人时你舍得让大学生停课,站门口当门神。
这去贼窝的危急时刻,为啥连个跟班都没有?
”好吧,我们今天的重点,并不是剧情安排。
今天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从剧中两位女主角的命运,我看到了一种宿命——除了婚姻,现代女性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
01第一集,两个大学女生在路上,被一辆面包车尾随。
从此,姚远和路晓鸥相识。
虽然两个人从家庭背景到社会地位,以及学历学识都相差甚远,但还是“你情我愿”地相爱了。
在大学里排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似乎已经预言了: “都是为女儿好”的家长,该出现了。
于是,自知配不上富家女的姚远,不告而别,晓鸥痛苦万分。
7年后,二人再次相遇。
又过了两年,小有成就的姚远,终于有了提亲的勇气。
送了金手镯、买了大别墅,双方家长见了面,婚礼日期也定了下来。
一切都在向着路晓鸥期待的方向发展。
可她,却在自己名下的,偌大的房子里,哭得泣不成声。
千万别以为,这是“9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的喜极而泣。
因为第二天,晓鸥就退还了彩礼,离开了姚远。
什么情况?!
从青葱少女等到大龄剩女,终于能衣食无忧地与心爱之人走入柴米油盐,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难怪姚远的二叔哭着问她说:“这到底是为啥嘛?
就不能补救了吗?
”
即使放在9102年的今天,路晓鸥的退婚,仍很难让人理解。
02“如果爱情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得不够。
”这是2004年经典影片——《恋恋笔记本》中的一句台词。
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与我们的“远路恋”有很多相似点:伐木工爱上了富家女,就在二人如胶似漆时,女方家长强行插入,带走了女孩。
分离7年后,再次相遇,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直至生命终点。
没错,他们得到的,是一个Happy Ending。
拥有相似的开始,为何结局却大相径庭?
《恋恋笔记本》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后,那时的女权运动,还仅限于“女工阶级的同工同酬”。
从小接受贵族教育,出入上流社会的女主角,根本没有“自己挣钱自己花”、“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
因此,摆在她面前的,不过是嫁给富豪还是穷小子的选择。
反正跟着谁都是过日子,选个自己最喜欢的人,也不为过。
但是,这套逻辑放到陆晓鸥身上,就完全说不通了。
80后的晓鸥,出身高干家庭,是心理学系的高材生。
因此,她具备了改革开放后新女性的“聪明、骄傲、内心强大”等性格标签。
难怪第二女主角霍梅说:“在你身边,我就是一个影子。
”让这样一位女性放弃工作,回家盯装修、在豪宅里做贤妻良母。
可能么?
所以说,“远路恋”不能圆满,的确是因为“爱得不够”。
除了爱对方,在晓鸥的心里,还给自己留出了一片天地。
“姚远有姚远的目标,我有我的目标,等以后再说吧。
”结果呢?
出走闯荡的晓鸥,在男人们的商战里被害,最后以“植物人”的样子,永远留在了姚远的身边。
03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女主角,霍梅。
她和晓鸥是同学,而且一开始就在准备出国。
可见她的出身和家庭背景并不比晓鸥差。
却由于各种原因,始终觉得比不上晓鸥,是她的影子。
于是就要玩命地证明:自己不是影子。
她忍下了老板的所有冷嘲热讽,结果还是没得到对方的肯定。
于是干脆背叛了老东家,与歹人合伙另起炉灶。
结果公司倒闭,自己还差点被强暴。
这时,网上有评论说她“凄惨收场”。
但是,一部剧里两个女主角都因为追求自我价值,而“凄惨收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于是,昔日的霸道总裁开始反追,远离商界的霍梅幸福地做了母亲,二人终成正果。
发现没?
凡是结了婚的女人,就会很幸福。
而追求事业的女人,只能坐等被生活虐。
这不是《在远方》一部作品的问题,而是大环境对女性的一贯态度。
在我上一篇文章《82年生的金智英:成年之后,我终于活成了曾经最厌恶的样子》(点击链接可阅读)中,82年出生的金智英在求学、工作、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你我都不会陌生:女孩子读什么研究生?
早点结婚生娃是正路;找工作当然首选有寒暑假的老师,以后有了孩子还能顺便辅导功课;去外地打拼?
女孩子不能那么要强,太厉害了很容易变剩女带娃是女人的天职,如果丈夫愿意帮忙,那简直就太幸运了……这些观念,既是男性的看法,同时也是女人们自己的想法:金智英的母亲被迫流掉了第三个女儿,然后又在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女儿。
男人们、女人们、社会媒体竟然如此统一!
那是不是说:嫁人生娃做家庭主妇,就是女性唯一的幸福之路了?
04我最近看了两本书《成为》和《向前一步》。
作者分别是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罗宾逊·奥巴马,以及美国薪酬最高的女高管谢丽尔·桑德伯格。
没错,她们在嫁人生子的同时,也活出了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EO玛丽莲·修森,通用集团女总裁玛丽·巴拉等等。
因此,上一节中的疑问也就自然被否定了:除了婚姻家庭,女性同样可以事业有成,成为万众瞩目的成功人士。
而且不仅在美国,国内的女企业家、政客、学者、作家,也在与日俱增。
但是,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从总量上看,成功人士的男女比例,还远远没有持平。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强调“XX是女作家”时,就等于再说,在作家圈里仅有这几位女性。
明明宪法中明文规定了“男女平等”,两性的智力水平也没有明显的差异,那为什么成功女性仍寥寥无几呢?
除了我们刚说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之外,作为女性自己,能做点什么来改善这种状况吗?
比如说像路晓鸥那样,放弃婚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
好吧,我敢说,即使没有黑势力的陷害,晓鸥与姚远也不会像霍梅与刘云天那样,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因为在现实中,像晓鸥这样的人,很难成为最后的赢家。
中国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周轶君女士曾说过:“女人到了那个年纪,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孕育下一代,仿佛是一种天性的召唤。
”跟随召唤做顺应人性的事,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如果你偏要逆着自己的内心,死磕硬抗,轻则出现心理问题,重则会迷失自我。
又何谈成功呢?
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不要刻意违反天性,顾此失彼。
第二个建议:重视眼前的晋升机会。
在我身边有一些女生,从技术水平到沟通能力,样样不输男性。
有一天,公司发布竞聘通知,一样的机会摆在她们面前,我听到的却是:明年孩子就要幼升小了,我怕没有精力承担更多工作;这次竞争挺激烈的,连XX都打算报名了,我还是别凑热闹了;这两天刚好家里有事,顾不上啦……于是,将晋升的机会拱手相让。
在华尔街的一次职场调研中,初次升职的女性只有8%,而男性获得晋升的比例则达到了10%。
这还仅仅是从普通员工到初级管理的升职。
下次,从初级管理到中级,从中级到高级……如果每次女性的晋升率都比男性低2%,最后的结果会怎样呢?
2%*2%*2%*……男高层与女高层悬殊的比例差,就是这么来的!
然后,这种“男人容易升职”的观念,又反过来影响着后面的女性,从而形成了一种无法打破的消极心理暗示。
因此,如果有晋升机会,请你一定不要轻易放弃。
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自己行不行呢?
最后,我想说,不要认为你身边的全职妈妈们,是不愿意为事业吃苦,只想依靠老公的人。
我看到很多姐妹,都是怀着身孕坚持上班,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休息的好员工。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离职,回家去当全职太太呢?
真相是:职场女性,会经常性地低估自己。
大多数离职女性,并不是更看重家庭,而是她们经过权衡,认为自己在公司不受重视,上升空间有限。
所以才会失去继续奋斗的动力,全心回归家庭。
也就是说,先是对工作失了望,全职妈妈们才不得不回家看娃。
因此,今天我给女性朋友们的第三个建议是:客观评判你的职场价值。
不要因为你是女性,请过产假,就认为自己升职无望。
只要你认真地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为部门、公司创造了价值,就不妨去和领导谈一次。
如果对方否定了你的要求,还可以考虑换一份工作。
跳槽,也是证明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
但是,请注意,这么做的前提,是你能够客观评估自己的价值,并且能很笃定地相信它。
最简单的,你可以和身边的男同事做个比较。
找工作强度与任务差不多的人,看他们的职位与薪酬是什么水平。
那么你们之间的差距,就是你的上升空间。
怎么样,是不是对自己的职场生涯,又重新恢复信心了?
虽然我们喊了很多年“男女平等”,可传统观念毕竟是世世代代承传下来的,很难一下子改变。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误认为:女人有了家庭就够了。
(比如《在远方》的剧情……)通过姚远与路晓鸥的故事,我们清楚了:放弃婚姻或者家庭的女性,都是不完整的。
任何人的幸福,都需要一个能证实自己价值的事业,以及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
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成功来证明:作为女人,我们一样可以做到家庭事业两不误。
比如说,不放弃眼前发展事业的机会;不低估自己的职场价值;敢于去和领导沟通,从而得到应得的职位与薪酬。
拒绝婚姻,罪不至惨;拒绝工作,牺牲更大;不求富贵,不求同行;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能遇到刚好的幸福!
多平台签约作者,读有趣的书,写走心的文,只为和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记得点赞留言,转发给您最贴心的朋友欧
路晓欧傲她追求卓越高手精英在学校过人的能力努力学习一眼看到本质宋运辉在学校努力学习进入公司也是追求卓越刘云天傲源自于专业对于自己的要求持续提升自己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看着与普通人和谐相处实际上心理还是差着距离对于专业的傲气
刘云天他讲述了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父亲带他去听巴赫理性他一直在用理性思考投资中国投资快递创办商城并购快递开始与会飞的鱼路晓欧沟通交流激发他的偏执对于自己研究的自信互联网改变世界回来投资与叔叔明争暗斗拿回权力全力进军电子商务后面被叔叔夺权他寻找到了日本风险投资融资成功确定与罗华集团合作并购远方快递成功上市每一步都是理性每一步都很成功只是家族没落了没有大略的话事人被罗华集团做空被免职创新创业他与姚远互相影响他从一个理性的人变得注重长远姚远建立学校培训高管大学生业务进步路晓欧心理学感性无关她很理性能够洞察姚远的心理刘云天的心理帮助姚远突破自己心理上的包袱理解双十一会带来的巨大能量占便宜的心理以心理学来分析商业心理学与大数据结合一个家庭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刘云天在一个老钱家族没有亲情的温暖理性分析逻辑无情强势进取
姚远料敌为先提前预测到了路阎王的策略在火车站堵提前把报关单送出去赢得了胜利高手过招战略高手博弈论兵法长平大战白起与赵括的对抗曹操的兵法韩信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闪电战海湾战争还有基金公司策略对于信息的思考生产方案评估决策执行不同高度不同策略
大江大河拍到了 1998 年没有往后拍在远方1999 年开始邮政快递的改革姚远,路晓欧,75 年的人1987 年,他的十二岁改革开放继续进行朱总理改革前面是地雷阵,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开启了巨大的改革大时代小人物有很多的机会发展互联网国内国际美国互联网发展高峰期进入国内发展的大潮1999 年大学扩招西部大开发阿里巴巴腾讯盛大......快递四通一达顺丰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的红利那个时代的人机会发展事业
刘达华尔街精英富三代在电视中被刻画成为一个不会犯错的人精通心理学看到手下给路晓欧送花就开除了对方认为对方没有判断能力裁员08 年投资亏损所以裁员听流浪者之歌喜欢自虐的运动极限运动滑雪拳击是一个顶尖的心理学家与路晓欧沟通他们是同一个能量层级的人不是听海阔天空的男人所能理解与路晓欧一样一直看不清姚远本质上高傲喝的咖啡是猫屎咖啡自己磨的对比与美剧亿万当中的主角波比波比是美国私募股权投资的高手他对于下属关爱+严格要求想吃什么,安排飞机去买过来帮助员工处理违法问题安排心理医生处理员工的心理问题帮助员工成长兄弟一样的感情在社会上拥有高端人脉都是他人情账号的积累让人感觉平易近人容易接触对于心理学波比旁边有温迪帮助压力大的员工处理也帮助波比自己处理当他出现亏损时与温迪的对话帮助他理解自己不是反社会人格第二天重新意气风发的工作波比是主导温迪是辅助刘达旁边有了路晓欧他喜欢路晓欧没有表达对于路晓欧他是仰慕反而让路晓欧觉得他不成熟被罗家绑架刘达对手下只有开除没有兄弟他自己太过厉害让人害怕很多人不喜欢与这样的人合作讲话还要思考一下那句话要说哪句话不说结果也是不一样
看样子这剧的水军,还是比较有文化的,可以写长的剧评。
不像某一些小花的水军那么没文化只能写短评。
但是公道自在人心,难看就是难看。
马伊琍长了一张看100回都记不住都没特点的脸整个的皮肤肌肉都往下垂,演女大学生太尴尬了,而且演技也没有说服力。
刘烨的演技,我一直觉得一般看了这个觉得更一般。
我倒是也没有认真正经的,看,自然是因为不太吸引人,认真正经看不下去。
不过就算是断断续续的看也看得浑身发毛。
剧情狗血演技尴尬连音乐都那么敷衍了事。
更可气的是看这里剧评居然一水的五星。
剧组还真是下本钱呀,把这钱花在拍戏上多好。
嗯,全世界都喜欢女主就对了……这种剧情太让人恶心了!
你倒是认真写写心理学怎么牛逼啊,没实质内容就是所有人的公司没她就不行,强行人设实在倒胃口。
另外,服装造型能不能用点心,尴尬的不行,一分最多了!
嗯,全世界都喜欢女主就对了……这种剧情太让人恶心了!
你倒是认真写写心理学怎么牛逼啊,没实质内容就是所有人的公司没她就不行,强行人设实在倒胃口。
另外,服装造型能不能用点心,尴尬的不行,一分最多了!
强行让我140个字……我……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作为一个创业6年,公司200多人,小有盈利的创业者。
对剧里涉及到互联网和创业的剧情真的是非常反胃,尤其30多集之后,电商这个概念折腾烂了,又来折腾大数据,大数据折腾的同时还不放过出行app,真的是这几年啥火来啥。
感觉就像这几年见过创业大军中的大多数失败者,除了追风口就是在炒概念,浅薄到你想吐,这编剧真的是让人抓狂,好好讲个创业故事不行吗?
非要玩什么资本游戏,非要炒什么烂大街的互联网概念,好恶心
近年来出现过很多创业类型的电视剧,类似《华尔街之狼》《中国合伙人》《创业时代》等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主角的创业之路打动,而今天跟你们说的《在远方》,集结了刘烨、马伊琍、梅婷、保剑锋等一众实力派演员,讲述了由刘烨饰演的姚远,一步一步从一个小快递员成长为快递行业大佬的故事。
提起刘烨,近年来已经很少接拍电视剧,而此次接拍《在远方》,估计更多的是被剧本打动了,毕竟刘烨拿过影帝,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如果不是好剧本,他恐怕不会参演,而刘烨在此前,很多经典的作品,包括《硬汉》《解救吾先生》《追凶者也》等等一派硬汉类型的影片,很多人都沉迷于他饰演的反派凶狠,正派一身正气。
这一次《在远方》饰演姚远,从一个小人物奋斗,克服创业路上的艰难险阻,相信也有不少人期待我们的影帝刘烨这次对姚远的精彩演绎。
《在远方》中,马伊琍的加盟是一个惊喜,作为现代都市片的女王,马伊琍在《我的前半生》《奋斗》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此次加盟《在远方》,饰演路晓欧一角,作为不一样的都市创业大戏,马伊琍的表现也是很让人期待。
提起梅婷在娱乐圈的地位,号称“苦情戏女神”的她肯定会带来精彩的演技,她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香樟树》都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
梅婷之所以有实力,是因为她可以很好地把观众带入剧情当中,她的一举一动和神态表情,都是可以让观众竖起大拇指的。
而在看到保剑锋的时候,立马就会想到《十八岁的天空》那个放荡不羁的老师古越涛,在那个时候,他的帅气迷人不知收获到了多少迷妹,同时,在《薛仁贵传奇》中,他也有着精彩的演出,在古装剧和现代剧中可以随意切换,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身上总是有着一股独特的魅力。
而《在远方》这部电视剧,集结了刘烨、马伊琍、梅婷、保剑锋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同时,《在远方》还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划、筹备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推荐剧目,在这样正能量的背景下,注定《在远方》这样的励志大剧看点会有很多,而且看点满满。
一部好的电视剧,最重要的是它传达的意义,《在远方》就是这样的一部电视剧,从1999年改革开放以来,到如今2019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中离不开的,就是这一代民营企业家克服创业路上的艰难险阻,一路不断地前行,就如同《在远方》的姚远一样,在创业的路上,一路不断前行,最终成长为一方大佬,生活不也正是这样吗?
剧中的商战真的非常幼稚,最后放在土包子打法和金融精英打法之辩上很是搞笑了,但是也许适合作为一部八点档的切入角度。感觉作者是看了一些中国新世纪后企业发展史的书加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经济学的东西搞出来的,主角路晓欧学心理学的,居然没有过度就是华尔街奇才,黑人问号了要
全中国的互联网产品都归这两个人所有呢
马伊琍太老太zuo了吧,可能刚开始看吧,没觉得太好
蜜汁喜欢看刘烨傻帅傻帅的
希望是拍的基层快递员的真实生存状态,让大家了解一下基层快递员的艰辛与不易
这种创业剧如果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必要拍五十多集,后面太水,国产剧水大,没办法,为了挣钱。
职场+心理,我觉得还不错~ 马伊琍真的很会选剧本~
刘烨马伊琍演技都非常不错,可是马伊琍那个角色为爱太疯狂,人物丰满度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她这么疯狂,现在演到梅婷与马伊琍如同共侍一夫的感觉,造成这种结果的是刘烨要的角色的犹豫
刘烨和马伊琍真的早就过了可以扮嫩的年纪了别勉强他们演二十出头少年了行吗!
一开始没那么好看,也觉得马伊琍曾黎演大学生有点违和,但胜在两人没有油腻感,后面剧情还是挺好看的,马伊琍一贯走朴素清新风,实名反对有个评论说马比曾土,两人是不同的气质,你理解不了直接闭嘴就好
实在忍不住了,这片儿主角如果不要那么多感情戏可能还能看,现在这感情戏真是越来越没眼看,而且各种搅和在事业剧情里让人看得心烦,以至于根本没法去关注男主的事业线(其实我更想看到女主踢开渣男主自己搞事业),这片子到底是给时代献礼还是用时代给三角备胎恋献礼的?不得不说编剧这回的剧情写法和带来的不愉快观看体验让我宛如看到了鸡毛飞上天的后半部,可见这位编剧写打动人的感情线是真的打动人(比如陈骆cp)写让人暴躁的感情线也是真的能让人觉得角色完全在爱情里石乐志,不同的是鸡毛里配角石乐志还能快进那么一段,可这部我是真架不住主角长时间在线挑战承受力,只能说在感情上这个女版的陈江河塑造地太过,男版的骆玉珠也差得太远。
硬撑着20集弃,实在难以看下去
因此剧彻底喜欢上刘烨、马伊琍。
遇到后面越狗血,合着热门行业都是你们新远方干
曾黎保剑锋不错
为了嗑保剑锋和曾黎这对儿CP才看的~
远方快递和云天商城。 越到后面越难以自圆其说,尤其是这个结局,唉
没有任何亮点,炒作和营销的热点也不得力。
我国职场剧到底有没有正儿八经像职场剧得
他们是怎么做到四十岁还能演出二十岁的懵懂羞涩的这就是演技派和偶像派的区别啊(对不起社长我知道你是偶像派兼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