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与安娜

王贵与安娜,我的金婚时代

主演:林永健,海清,奚美娟,涂松岩,冯嘉怡,孙岩,林晓凡,王博谷,常玉红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王贵与安娜》剧照

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2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3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4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5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6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3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4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5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6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7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8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9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20

《王贵与安娜》剧情介绍

王贵与安娜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丽俊俏的上海女孩安娜(海清 饰)周身散发着挥之不去的小资情调,这份独特的气质在那个革命年代里显得尤为突出。她阅读那个年代被禁止的外国名著,幻想着一份浪漫的爱情。然而现实与梦想往往存在巨大的反差。安娜所在工厂的人事科长帮她介绍一门亲事,对方是科长来自农村的表侄,名叫王贵(林永健 饰)。虽说是当时难得一见的大学生,又是个大学教员,但王贵长相平平,土不呛呛,令安娜大失所望。虽则如此,安娜的妈妈(奚美娟 饰)和周围亲戚邻居们对王贵则青眼有加。经过一波三折,王贵与安娜终于走到一起。不过,生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本片根据女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初吻33次小小安妮第一季动物特工局演绎屋Re:act你遗落的蓝天人类之巅我的特工爷爷我在等,风也在等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钢琴之神小飞象妖灵无限的爱伙记办大事墨西哥往事黑鸦前传天体的秩序第17话另一个愿望抉择周末狂飙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相信·爱三缺一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五季温特沃斯第四季芒果和红色轮椅岩浆毒蛛鲅鱼恋上猫付丧神出租中娜露和贝塔蜈蚣

《王贵与安娜》长篇影评

 1 ) 我想这就是爱吧

其实是因为海青才看这个片儿的,从苏文月那个彪悍的女人开始,在到双面胶额中倒霉的丽娟,直到安娜的出现,很神的一女演员儿,记得当时看金婚时,隐隐觉得有些不适,今日终发现,是蒋雯丽表演上的欠缺,好在我们还有王贵与安娜。

前期多少有些困惑,安娜一直没有爱过王贵,迫于压力与王贵结婚,新婚夜生活除了因用水有些摩擦,看起来很是和谐,原来爱竟是如此简单,婚礼+性就可以了,也是,哪里用的了那多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肌肤上的亲近才是王道的,当然这个我不是很确信,电视剧是这么演的。

婚后生活除了因婆婆的到来产生些矛盾外,相对也是平静,肖老师与刘波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改变,其实肖老师的威胁要大于刘波,安娜从心里往外是没有走的意思的,他俩的感情依然缓缓前行。

而王贵也更加从容的与安娜相处,游刃有余,当然,与社会地位的变化有关,大学教授地位确实高于工人。

安娜是个识大体的人,而王贵对安娜则一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农村人对上海人的,因为尽管俩人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矛盾依然继续着他们的婚姻,而孩子的出现把安娜身上许多不切实际的东西的剔除让他俩的生活更加和谐,活该刘波等到三十几岁依然没有机会。

心的归属终归是虚的,煤球大白菜是生活,孩子父母是正路的。

爱从来都抵不过生活的,或许换个说法,爱就是生活,只是年轻时候错把青春的萌动当做了爱。

 2 ) 王贵与安娜

最近每晚都陪着可人看电视剧《王贵与安娜》,两周下来很有感触的说,主人公生活的那个时代以及那段爱情让人无法忘记。

那是一段似水的流年,又是一组跃人心弦的音符。

一个是农村出身的大学教师,看起来憨傻笨呆些许木讷的王贵,另一个是出身于被打倒的地主资本家,颇有小资情调美丽干净的安娜,在表叔和母亲等众人的撮合中走到了一起。

这看似没有感情的婚姻,两人在磕磕碰碰中努力的前行着,留下的是一路深深浅浅的足迹,一曲和风的吟唱情歌。

我或许片面的欣赏王贵,一如我喜欢宽容的安娜一样,两人都有最好的一面展示于我。

王贵,已属佼佼者的贫民,缺少常人想象中的教英国文学大学教师的博学儒雅与侃侃而谈,只会在妻子的鄙夷之下,从现学现卖做得一碗汤汤水水油菜的小王,变成入得厨房上得厅堂花白须发的大学院长小王,多好的男人啊。

他有着令时人羡慕的工作和那间属于自己不用群居宿舍的安乐窝,还有一位小资漂亮的妻子,这就是溢于言表的幸福。

因为身份、外表、语言的差距,强烈的映衬着这个农村出来的王贵,也更强烈的映衬着这个小资情调的安娜。

忍,王贵的性格一。

那是个根正苗红的时代,身份“特殊”的小资女人安娜却看不上这个“土味木讷”的贫穷衰男,编剧是何等的英明,这样的戏剧冲突放在一起,不简单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剧了。

任何女人都有小资的一面,更何况一个自我清高、怀才不遇的女人呢。

王贵,这个男人势必要在与这个漂亮老婆的生活中接受“新式教育”了。

他忍受的不仅是妻子的唠叨,也是对他以往贫穷生活的背叛。

为了更好的接受教育改造,他必须学会忍受。

新婚用水事件,对撞的结果最终以安娜的成功而告终。

这两个人都学会了突破自己,突破自己的爱人。

生活就是这样,顺了对方的意,就要牺牲自己的利。

你既然要这样的爱着对方,就要接受她的驾驭;你既然要嫁给一个让你九分欢喜的贫穷男人,就注定会承受他带给你的贫下中农生活。

经验告诉我们,你只要忍得一时之气,就能得一世之福。

生活中的辩证法,也蕴含于其中。

爱,王贵性格其二。

爱一个人,就要好笨好笨的去爱,简单的去爱。

不管她的优点,还是缺点,务必包容。

爱她,就是在意她,就是爱护她。

正是王贵心中把持这份爱,他心中才会给自己的妻子留下足够的空间去包容她。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只有自己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其中的缘由。

爱她,你就会去理解她对你的一切;爱她,你的感情言行就会有所顾忌,而不会天马行空肆无忌惮的情感发挥。

这从他们的“情感危急”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份真情实感,可见一斑。

对于王贵的越轨,我仅简单的理解为“沉溺”于妻子的伶牙俐齿,这个王贵豁然发现还有个小鸟伊人的存在,他看到自己并非真如妻子的描述那样令漂亮的女人讨厌,而是王贵忍耐洪水的些许释放。

他没有动真感情,从他由被动触手到被妻子看见的瞬间抽手,表明他依然爱着安娜,他依然怕着安娜。

它是,拉手的动作,不是拉手的心情。

刁,王贵的性格其三。

我不知道这是王贵的优点还是他的缺点,还是兼而有之,也或许这是我的一厢情愿。

王贵的聪明就在于他的刁。

他把安娜的性格摸清楚了,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下什么药,用多大的分量,他揣摩拿捏的安娜非常到位。

这点也让人感到可怕,俗话说“卖你的时候,你都在帮他数钞票”。

他爱安娜,却也提防着安娜,不仅仅是为了每月寄回家的五元钱,还有他时不时的暗地里的釜底抽薪。

不过,聪明的安娜亦有觉察,什么时候发火什么时候适可而止,都掌握得恰到好处。

这也许正是编剧对看客的讨好罢了。

女人疼孩子,其实是男人更疼孩子。

女儿安安的剪发事件和二多子被打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不仅是王贵的刁,也是男人们的刁。

得罪人的事情,尽量不要让自己干!

只是夫妻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除了孩子就是对方,谁打孩都一样疼。

这里,孩子比老婆重要?

这里,一样重要。

我希望做老婆的不要生气啊。

再看安娜,这个小资的回不了头的女人。

一般人认为那个年代上过山的下过乡的城里人,早就脱胎换骨改造成贫下中农了。

不过,我们的安娜不仅没有,而且小资的根深蒂固了。

这就是安娜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性格。

明理。

大家闺秀给人的感觉都是知书达理,安娜也不例外。

全剧对安娜的这一性格有很好的诠释:再穷也不能苦父母,每月寄回家的五元钱,忍!

再多的兄弟姐妹出现困难,帮!

生活缺衣少食去娘家,要!

让老公脸上有面子的事情,做!

安娜就是这样做的,我可以与你吵架,但你决不能当我不存在。

我能忍受你的一切,但我要把道理讲给你。

尽管有人会说她是任性的,但是我想说不任性还是女人吗?

现如今,小有情调的女人都小资,但是小资的女人不一定懂道理,但是安娜做到了,还做得很好。

这就是这部剧出彩的地方,让一个本身对农村就稍有恶感的城市小资女性,嫁给一个尚未脱离农村低级趣味的王贵,还要求她要感激农村带给她的这个王贵,以及固有农村习性。

做人,明事达理本是应该,身为小资的安娜做到这些,已实属不易。

拼搏。

一个长时间被男人霸占的词语,被我征用了。

因为我实在找不到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安娜了。

这位女同志,而不是女人,我感觉此时这是对安娜拼搏性格的一种尊敬。

时下,我们缺少品德,或者说我们丢掉的恰恰是这一品德。

她能够在王贵出国挣外汇期间,独自抚养女儿照顾家庭上班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就是其自身的拼劲。

为了福利分房,为了自己的二多子,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直接的放弃了今后十几年工作提干的机会。

悲伤,后悔,愤怒,愁肠,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一个拼搏奋进的安娜,一个以“四个一百”过关提干的安娜。

记否,当她问有几个名额的时候,老厂长告诉她,一千多人在争几个名额,我们听到安娜的回答是“够了!

”,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那是有时从男人身上都看不到的自信满满,那是一个望断自己大学梦的唯一有效补偿。

写到这里,我有些写不下去了。

因为我好像词穷一样,找不到安娜的特点了。

茫然间,感觉她的性格已经深入到自己的心里。

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妻子对自己的男人、孩子和家庭的那份执着的爱。

她没有抛弃任何人,她为了爱却抛弃了自己年轻的理想和爱情。

初恋的朴实无华,与刘波两人没有过多的掩饰,只有眼中的热泪诉说着多年的思念和真挚的情感。

 3 ) 我编写的结局旁白

“王贵说的没错:一个人的衰老标志就是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

安娜把她和王贵过往生活的点滴写在本子里,她很惊讶自己能回忆的那么清晰。

安娜开始经常念叨王贵对她怎么好;说我和二多子对她不孝,没王贵关心她;她把王贵对她好的小事一件件如数家珍般说出来;就像当初她老是对王贵说沃伦斯基给她捏橙子那件事一样。

我永远记得那天。

天还没亮安娜就把我们叫上去医院,她看上去很憔悴,估计一晚上没睡。

一路上王贵与安娜都很安静,安娜用她哭红的双眼默默的看着王贵,像是要把王贵刻在眼里;王贵死死的握着安娜的手,我能看到安娜手上的红印。

在进入手术室前,王贵只交代了两句话。

他对我俩说:照顾好你妈;接着对安娜笑着说到:记得咱俩的暗号,可不中忘了。

他还是放心不下安娜。

也是,我和二多子都成家了,王贵放不下的也只有安娜了。

随着王贵紧握的手松开,随着手术室门的关闭,安娜终于崩溃,绝望的哭出声来。

再也没人那样宠着安娜了,就像我曾经担心的那样。

安娜日复一日,一遍一遍的数着过去的账单;写着她和王贵的故事;她时而笑着写,时而哭着。

我翻看这个这个本子的时候不由想到王贵那本用舌头翻看的教材,都是皱巴巴的。

我早就看出安娜已经爱上了王贵。

或许是她早先没意识到,或许她不想承认。

我记得当我对王贵说出我六岁时和安娜的约定:永远不提王贵裤门大开上了一天课那件事。

我把安娜对我说的话一字一句的学给王贵听时,王贵在那呵呵的傻笑,安娜羞恼的看着我。

我第一次看到独属于安娜的‘嗲’。

我还是没遵守约定。

他们俩让我明白了那句话:爱是不需要说的,是要做的。

安娜这辈子和外婆说的一样,就输在了嘴上。

安娜终究是没能听到王贵的那句完整的『我爱你』。

”――哭着写完的

 4 ) 叹刘波!

看了很郁闷,几个片段,作为男人的我,哭了。

片段一:为了安娜的幸福,冒着被心爱的人误解结婚了(我想刘波估计要把自己灌得烂醉才能进洞房)。

安娜,有点赌气地结婚后,其实很快就进入妻子的角色,好决绝,有时不得不佩服女人在感情上的“狠”。

真的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去了。

小时候一直很喜欢农民。

但当我了解农村后,本能地厌恶农村。

凤凰男王贵们是不会娶村姑的,他们瞄准的就是城里的“洋学生”或者“公家人”,而且要用他们的方法调教她们。

在王贵的表面妥协下,我们的安娜就半推半就被“拱了”(在这里要问候三声安娜她妈)。

片段二:考大学。

一个弱女子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这么被算计了。

脑海里想起鲁迅名言:中国社会是会吃人的。

关键时刻我觉得某些人很下作。

当时确实有相当部分人鲤鱼跃龙门。

在与现实的抗争中,安娜和李波高下立现。

片段三:刘波回国。

我认同六六在书中对刘波的分析,非常到位。

留学其实非常苦,安娜绝对是刘波二十年的精神支柱啊。

刘波的爱绝对比王贵只多不少;因为王贵找的是女人,而刘波要的是比爱情还要大得多的东西。

回国,表现得意气风发、志在必得没有错,因为他自认只有他刘波懂安娜,只有他能给安娜更多幸福,他是要回昔日本应属于自己的爱情。

爱得深,自然就咄咄逼人,加上苦逼的留学生涯,看到安娜自然不能自已了。

许多人说刘波不应该破坏安娜平静的生活,但我觉得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到安娜对刘波的重要性。

争取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杯具,刘波一辈子对爱情坚贞成为安娜生命某段回忆,安娜你狠,一哭。

 5 ) 典型婚姻?

典型婚姻就是这样吗,也许就是这样——此言写于第n次与婚姻擦肩而过后。

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吧,与爱情无关

 6 ) 柴米油盐中开出的爱情

记得有人告诉我:“一个男人如果爱你,会为你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所以我想,王贵是爱安娜的。

也许有人会说,王贵与安娜之间的不过是感情,不是爱情。

可是,我觉得,虽然他们之间是琐碎的生活相处,但是日子久了,慢慢地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好,这种爱情不是猛烈的生死相许,却是日日年年地渗透骨髓。

也许,平素不曾察觉,但是待到曾经的爱人再来找安娜的时候,虽然安娜流着眼泪回忆过往,但是却再也不愿与他同去了。

有的时候,给他一个机会,就是给爱一条生路。

不要太快地否定一个人,也许他粗糙的外表下是一颗细腻的心。

有人说,安娜很悲哀,是中国女人的悲哀。

也许放至今日,很多女人再也不会走安娜的路了,可是我总觉得太多的选择花了眼,就再也看不到单纯的感动了。

虽然安娜的爱情没有浪漫的玫瑰和迷人的约会,而是柴米油盐中开出的爱情,我还是觉得这爱情很美。

至少,有一个男人真心的为了她的幸福而努力,真心的为了她的笑容而满足。

至少,当安娜满脸皱纹地想起曾经的故事时,脸上洋溢的还是幸福的笑容。

 7 ) 评论王贵与安娜

对这部电视剧感兴趣,是因为听说是在武汉大学里拍的,一路看下来,关于武大的场景真是少之又少,有点失望。

整个电视剧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前部分两星星,中间四星,后部分也只有两星,所以综合只值三星。

前面关于安娜和王贵走到一起的那一段很假,这也是大部分电视剧的通病,为了制造矛盾,哗众取宠,先抛出一个根本不可能的“结果”,让观众感到意外,然后却无法自圆其说,只能设置一大堆的巧合来为这个“结果”服务。

刚开始看这个“结果”还觉得意外,但是加上这些巧合后才发现不出现这个“结果”那才叫意外呢。

导演和编剧总把观众当傻B,其实他们自己才是傻B。

中间关于安娜矛盾的感情和追求理想(考大学)的表现是这部电视剧中最出彩的地方。

年轻时我们都有过自己的理想,有的追求过,但失败了,有的因为懦弱不敢追求,有的甚至连追求的机会都没有,理想这个东西总是一副很屌的样子,像太阳一样高高在上,不管地上的人是哭是闹是喜是悲,也只是默默的挂在天上,毫不理会。

后部分是最垃圾的,也是电视剧的通病,无病呻吟,没事找事。

小事能搞成大事,要是真有大事那就成了2012。

票子、房子、升学、就业,这些我们老百姓真正头疼的问题在电视剧里都是小问题,成天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唧唧歪歪,强烈要求拍一部真正反映我们农民工生活现状的电视剧!!

电视剧的结尾还留了个关于王贵得病扣子,在我看来这个扣子实在是幼稚。

垃圾,但是最垃圾的是居然我还都看完了

 8 ) 我的父亲母亲

2009年8月15日前言: 刚看完《蜗居》,然后知道编剧六六还有一部电视剧《王贵与安娜》,闲着没事就找来看了。

《王贵与安娜》有点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续集的味道,如果当年的教书先生洛昌羽与漂亮的乡下姑娘昭帝儿结合在一起也许就成了今天看到的王贵与安娜。

就如同网友戏称《革命之路》是《泰坦尼克号》的续集一样。

谈到这些,就不得不牵扯进一个概念——婚姻,以及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

傻人有傻福,长相寒碜的农村穷小子兼大学教授找到了一个城市大户人家的小姐,所谓才子配佳人。

可是总少了些花前月下和浪漫情怀,原来理想中飘满梨花花瓣的梨园还充斥着粪便的味道,不仅脏而且臭。

——《王贵与安娜》 某个暑假的中午,在东莞那间几十平米的房间里,妈妈给我讲了她和爸爸怎么对上眼的故事,她说那个时候的爸爸长得很英俊,脸上白里透红。

经常穿着一双干净的解放鞋、白色的丝袜、黑色的灯芯绒裤子和好看的中山服,并且还有拿着一把“钩把伞”,话不多。

但是,沉默是金,妈妈迷上了这个帅小子。

我发现妈妈讲这些的时候脸上简直光芒万丈,眼神也变得纯情了许多。

原来像妈妈这样的农村妇女也有一段如此浪漫的纯情少女时代,只可惜呀,少女迟早有变成老妇女的一天。

两年后,爸妈结婚了,然后生孩子,我和弟弟;爸妈刚结婚的时候家里穷得要命,爷爷奶奶偏心,对家里照顾甚少;后来在我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家里盖了房子,上世纪90年代起在农村流行盖平顶房,我家是村里第一批盖起房子的人家,结果欠了一万多块钱债;1998年,妈妈交待好家里的事情就跟着爸爸到东莞去了,这一去就是10年,今年遇上金融危机,外面形势不妙,于是爸爸妈妈乖乖回家;再到现在,以前建的房子过时了,家里准备重新建,眼看要好起来的日子又变得虚无了。

我的父亲母亲爸爸爱打牌打麻将,走火入魔,脾气比较暴躁,爱面子。

妈妈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优点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缺点是执拗、一根筋、目光短浅,急性子。

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来形容也不算很过分。

在处理金钱的问题上两人存在巨大的分歧,并且矛盾一般是不可以调和的,因此,两人吵架不仅动嘴还动手,充满家庭暴力。

妈妈舍不得乱花一分钱,舍不得买贵衣服,去年春节从东莞回来买了一件90多块钱的衣服心疼得不得了;也舍不得给自己买好吃的,要是我和弟弟在她会去买点水果,而且买的水果大部分是处理后的,单价超过3块的水果她绝对不会买。

而爸爸呢,则刚好相反,花钱大手大脚,出手也大方。

爸妈吵架我和弟弟跟着没少受苦,甚至很多时候超过了我和弟弟的忍耐极限;我曾经很多次无助地跟他们说过,你们干脆离了算了,离了就不用这么看对方不顺眼;几乎每次回家都会哭一次,我不知道是我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还是他们太能吵,吵了几十年都不厌烦也不累。

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妈妈认为她的做法是为家里好——爸爸做了让她不满意的事情就唠叨个没完,我以前也觉得爸爸做事过分、无药可救,后来了解了真相才发现妈妈评价爸爸的事情带着很强的主观偏见,根本不会设身处地客观地陈述事实。

我试图跟妈妈解释,并且为了帮助她如何有理有利地处理爸爸打牌的事情,我和弟弟给她出了不少主意,我们曾经有过三个人坐在家里讨论对策再论证其可行性长达几个小时的记录,后来发现这是在做无用功,因为爸爸的做法往往会更加过分,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就放弃了理论先行行动在后的做法。

于是妈妈自己想办法,就是忍,或者“眼不见为净”,但人的忍耐是有极限的,妈妈一般忍不了多久,“火山”还是会迸发,于是吵架又成了免不了的家常便饭了。

只是一直对妈妈不公平的是,我和弟弟经常压住她不让她多说,我有时候还会不耐烦发点小脾气,但马上又会觉得自己这样做对妈妈太过分,她跟我抱怨仅仅是想找个人倾诉而已,我要忍受并且认真倾听,事实上根本无法做到。

在上学期的某一次我终于忍受不了妈妈把一切事情说得很悲观很绝望就把电话挂了,虽然事后心里很愧疚,马上又道了歉。

而爸爸呢,在对待妈妈爱唠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没有显出男人应该有的包容和大度,对此,我和弟弟都非常失望,所以干脆不和他交流,尤其是弟弟。

爸爸是个会把生活过得很懒散很随性的人,他凭兴趣做事,并且做事的时候不喜欢被人说三道四,也不擅于做解释,尽管某些时候妈妈说的话是冤枉他的,但是他就是因为“我不想跟你说”、“我懒得跟你解释”、“我警告你,你最好别再说了,否则有你好看的”保持沉默,于是误会越来越深,矛盾老是化解不了。

我就非常不明白,为什么两口子过日子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互相谅解,消除矛盾,非得搞得家里人都跟着受罪。

所以他们一吵架就觉得自己很委屈,恨他们不会为孩子考虑,况且都这个年纪了吵架还有什么意思。

也许是我不懂他们吧,在我逐渐懂事期间都很少跟他们接触,尤其是内心的对话,应该是隔阂越来越深,我和爸爸妈妈很客气地相处,现在也是这样;我听不下爸爸妈妈对我说的重话和批评,不管是善意的还是误解的,我听了之后都会像心被刺扎了一样难受,所以说只要他们一吵架我就坚持不住,眼泪只会哗啦啦地流。

我觉得自己真没用,读了十多年书,也没学会如何和爸爸妈妈很好地相处,忍受他们的吵架和都不完美的性格。

我只学会了逃避,因为在我的初中和高中六年时间里是他们闹的最凶的时候,而我没在身边,我觉得自己是躲过了不知多少劫难,所以后来只要他们一吵架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开。

很多时候看着同学朋友亲戚的爸爸妈妈和谐相处、相敬如宾,我就非常羡慕,非常向往能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但是马上又会有另外一个问题出现:那是别人的爸爸妈妈,跟自己不亲;只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才跟你最亲,会讲一些很贴心的话,会原谅你犯的错误,会接受你对他们大声说话甚至发脾气;你出远门了,他们会电话打个不停关心你是否安全到达、生活过得好么、缺不缺钱花。

别人的爸爸妈妈家庭关系再好,你都从他们那里得不到这些。

所以,还是认命,谁叫我是他们的女儿,他们是我的父母亲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其实按照我的想法,家里的日子是可以很平稳很幸福地过下去的,大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也不用家长操太多的心,而且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的话,家里的最大开支就是目前供我上学了和弟弟的一些花费,其次就是吃;房子可以晚点建,又不像在城市,担心房价上涨,担心房贷,担心养老保险,担心哪天上马路不小心被撞了……所以如此看来,家里应该算已经脱贫了,那既然脱贫了为啥还要把日子过得这么非人哉呢?

我不知道是不是爸爸妈妈更年期都到了,一下子接受不了自己即将踏入老年人行列这一残酷的现实,还是他们遗传有问题,骨子里充满了暴力因子?

不得而知,我是找不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了。

我不明白的事情还有,爸爸妈妈吵这么吵吧,但就是从没听谁说过要离婚;吵了架也不见谁会想到道歉什么的,怄几天气,互不搭理,几天时间一过,又恩爱如初。

但是呢,这疙瘩还是留着在,时间一长,看待问题和评价对方时就会依靠陈见和以往的经验,这样呢,往往矛盾没有解决,彼此误解更深,谁都没法解开!

电视剧里经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话一点不假,虽然还有下文,“没有婚姻,那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反正我是很害怕结婚的,我爸爸妈妈的典型案例让我对婚后能够拥有幸福生活的美好想法大打折扣。

所以呢,现在想想妈妈跟我说的她那浪漫的恋爱进行曲我就觉得他们的结合真是个错误,这进行曲唱到后来就愈显得与前面不搭调不协调。

但是,没办法,逃离了初一,逃不了十五,谁叫他们是我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呢。

这次赌气从家里跑出来,虽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胜利感——我觉得我如果走了他们要是觉得心里难受想让我回去的话,那我就胜利了。

而事实也正是我胜利了,在县城的第二天妈妈打了20多个电话,后来实在不忍心继续挂掉,就接了,我冷言冷语,妈妈在电话那头哭了,她说:“好妹子,你明天回来吧,过几天再走。

”我决心已定,谁都动摇不了,于是狠下心撒了谎,说我已经买好了晚上的票,然后不争气的是,我流眼泪了。

现在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我的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昨天中午妈妈打了电话过来,问学校食堂开餐了没有。

我以为我可以忍住不接她的电话,不叫她妈妈,但是不行,心理太脆弱,如果这要这样绝情对妈妈来说太残忍了,于是恢复和谐友好建交。

这是两代人的矛盾,爸爸妈妈他们自己的矛盾以及我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矛盾,前者是引发后者的主导因素,当矛盾一旦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就引发了一场以我、爸爸和妈妈为主角的家庭内部战争,我们三方互为敌人,所以我们既是战争的发动者也是战争的受害者,那和平谈判呢?

我们似乎更崇尚语言暴力、冷战和偶尔的肢体冲突(这招适用于爸爸妈妈身上)。

于是我想到了王贵给安娜写那份保证书的情景: 王贵:“保证书,1976年10月5日,王贵同志与安娜同志的家庭纠纷中,失手打了安娜一记,对这个错误,王贵感到很痛心,保证以后永不再犯,就这样吧。

” 安娜妈:“‘就这样吧’是我说的,不用写上去。

” 王贵:“划掉,划掉。

” 安娜在一边笑。

把这个场景的主角还原成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我可能会提议我爸爸来写这么一份保证书,但我爸很有可能是绝对不会写的;即使我爸写了,我也像安娜妈那样插科打诨了一句,我妈也会装矜持吝啬那个赞许带原谅的笑容,于是矛盾还是没有化解,这样,到了我家里,写保证书也没用。

这就是电视剧和现实生活的差别。

再回到《王贵与安娜》,这是一部有关生活细水长流的电视剧,真实温馨。

 9 ) 几点看法

1、安娜与王贵的婚姻不值得歌颂 王娜与王贵磕磕碰碰的婚姻,是特定环境的产物,虽然也有某种温情,但总体上是有缺陷的。

在这段婚姻中,安娜只有责任而没有爱,甚至为了责任而放弃爱。

但有人却说王贵与安娜才是理想的美满婚姻,在磨合中走向幸福晚年。

我是坚决反对这样的看法的。

因为这种说法抹杀了爱情在婚姻中作用,认为磨合能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随便两个男女都能磨合,那确实没有必要讲什么爱情。

但是以爱情开始的婚姻未必幸福,得不出不以爱情开始的婚姻反而会幸福的结论。

不管怎么,现代的道德观是:男女生活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彼此相亲相爱。

而任何外在的理由,都是功利考虑。

我们可以理解六六站在女儿的立场上对父母的婚姻某种程度的肯定,特别是对王贵的同情。

这在原小说中也有,只是没有电视剧那么明显。

但如果要歌颂这样的婚姻,就有点走远了。

即使安娜觉得她的婚姻不错,也未必是客观的评价,有个现象叫“斯德哥尔摩”现象,长久被绑架的人,甚至会觉得自己离不开绑匪。

人是很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寻找一点理由的,安娜晚年大概也有这样的心理需要。

可贵的是六六展示了看待这个婚姻的不同视角。

比如高中老师鼓励安娜追求自己的爱情、比如安娜女儿在婚前对她父母婚姻的看法、比如用旁白讲出安娜对王贵的真实感觉,这些都是这个片子有深意的地方。

鲁迅在一百年前就批判中国式婚姻是把人当牲口。

但从这里的观众反应看,不少人还在赞赏这样的婚姻,真是非常可悲。

2、王贵很狡猾不少人认为王贵是最佳老公,特别心地善良,对安娜也百依百顺。

但我觉得王贵很狡猾,也许说狡猾有点言重,但他确实相当功利,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与中国传统婚姻观相比,小资们是更注重感情的。

所以有些基本的绅士与淑女原则是不能突破的,比如女的不能一哭二闹三上吊,男的不能动用下三烂的手段栓住女方。

安安老公在怀疑安安感情出墙时采用的态度,就是尽可以善待她,等待她回头,不指责她(承认她有处理自己感情的权利),也不动用家人力量来阻止她。

刘波在安娜明确表态老公比他更重要后,就黯然离开,决不强求。

这就是绅士风度,其前提就是对女性人格的尊重。

而在王贵身上,集中反映了以过日子为理想的中国婚姻观念的特征,就是不把女性当一个完整的人,而是家庭的财产。

为了获得或保卫财产,怎样手段都可以采用,只要达成目标。

明明知道安娜不喜欢他,仍死缠烂打。

娶了安娜后,根本不尊重安娜的人格。

比如在安娜考大学问题上,动用极卑鄙的手段阻止。

王贵纯粹哄的态度也缺乏对安娜的基本尊重。

当然在他看来安娜基本上是无理取闹,所以才采取这种哄的态度。

所以王贵根本进不到安娜的内心,与她进行真正的沟通。

3、安娜嫁给王贵不如独身安娜霸道,是因为她与王贵在一起。

如果看看安娜与刘波在一起的情景,就知道只要换一个人,安娜是会很温柔很体贴的。

可惜王贵无法在同一层次上与安娜沟通,不仅是情趣,还有认知。

王贵与安娜这样的婚姻,还不如不要。

小资的安娜却没有考虑过独身,好象非嫁男人不可。

4、向六六致敬!

好几年前,在网上看到六六的王贵与安娜后,一时惊为天人,不断向朋友介绍,把小说转给他们看。

有一段时间还经常去六六的博客。

我想六六是中国最好的都市写手,对话太出彩了,我觉得她把握住了现实生活中,而不是臆想中的,城市人的心灵。

特别是,她的小说有恢复人性的力量。

读她的小说,会更尊重普通人。

她的二部电视剧都是经典,百看不厌呀。

5、海清很好。

奚美娟的丈母娘演得太出彩了。

只是安娜的老年形象严重失真,六十岁的年纪看上去象八十岁了。

 10 ) 现实婚姻

是现实吧!

安娜嫁给不爱但是深得岳母喜欢的老实人王贵王贵优秀的两点一是职业大学老师,二是性格算得上老实本分!

安娜年轻貌美,可惜家里地主阶级成分不好,有礼貌有规矩。

因为成分待遇不好之后,但依然有点大小姐脾气,文化不高有点与时不宜的矫情和幻想不过再怎样,安娜条件是远好于王贵的王贵的农村父母刻画的过于坏了描述两个人的一生的电视剧,最大的起伏莫过于孩子和男人出轨问题了即使王贵婚前以及婚后几年都很喜欢安娜对她算是宠爱,但依然挡不住老婆容颜已逝,身边年轻小姑娘的诱惑女人似乎都是越活越憔悴,而男人越活越年轻,三十几岁最为明显。

面对王贵的心理出轨,安娜与大部分女性一样选择隐忍,幸运的是王贵是个有良心的人,及时回头认错,再不犯其实这是美化过的生活。

大部分的现实是有一就有二,大部分男人出轨是在身体上。

《王贵与安娜》短评

看了五集看不下去了,撇开时代因素不说,王贵这样的男的和家庭,遇见了有多远滚多远,三观有问题….确定这不是一部黑河南人的电视剧?

6分钟前
  • 插画师小狗子
  • 较差

后几集简直太啰嗦了,各种无病呻吟,各种故作深沉

10分钟前
  • 拉茉
  • 较差

还行吧

14分钟前
  • 冰冷的十一月
  • 推荐

2009年

15分钟前
  • 想飞的鱼儿
  • 推荐

3星,在国产家庭剧里,算是很不错的了。

20分钟前
  • 蛮蛮
  • 还行

还是比较喜欢林永健的

24分钟前
  • 徐公子^侯门一入
  • 还行

你朝男的都恶心(这类剧

28分钟前
  • 朵拉Isidora
  • 很差

剧情像《金婚》,与初恋相见是一番景象,很感人。(3结婚,5生女,9生子,12搬新房,22同学聚会,25刘波,26安安结婚,32多多结婚)

31分钟前
  • 倾词92
  • 推荐

2009-03-07 E01http://www.diezhan.me/dalu/wangguiyuanna/play-0-0.html

35分钟前
  • 九乙
  • 较差

幸福是一种日积月累,是一种沉淀,是一种过往生活的堆积。

37分钟前
  • 小乙
  • 还行

那个老教师,真的三观很差。

39分钟前
  • 小蜜蜂
  • 较差

陪老妈多多少少看了些

41分钟前
  • 子之于归
  • 还行

六六的剧还是能看的……

43分钟前
  • 你一定撩不动我
  • 还行

难得有兴趣关注那个时代的故事

45分钟前
  • Miss.irene
  • 力荐

十多年前看过一次,感觉和《金婚》差不多,没啥新鲜的,剧情也忘的差不多了。2020年11月底,电视又播,又看了几眼,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也许年龄长了,经历多了,眼界宽了,时代也进步了,这种婚姻感觉窒息,我宁可不要,一个人快乐的生活

46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安徽卫视在放着

50分钟前
  • guihua
  • 还行

力挺铁三角。幸福就是来源于生活的细节

54分钟前
  • 狂而无依
  • 力荐

好看,海清太适合演媳妇了。

58分钟前
  • 海鲜高汤面
  • 还行

在家跟娘一起看完的。后半段很扯。前半段不错。

59分钟前
  • 日烟火
  • 还行

婚姻的真谛

60分钟前
  • 佳骜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