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为什么给四星吧,很简单,抛开剧情合理性、伪励志、大家早已厌烦的只有中国特色剧里能见到的变态长辈、矫情喊重走青春的口号之类有目共睹的问题——我喜欢其中一些搞笑的台词、段子。
从娱乐性上来说,四星不算太过分。
然后是我要说的全方位残疾片、瘸子片和健全片。
全方位残疾片,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堪的,甚至你想找到一个合适的看出这片的闪光点的角度来都很难,或者说不可能。
比如《追影》,比如《龙珠》(真人电影版),比如新版的红楼志异,比如现在电视荧幕上盛行的基本所有婆媳剧等等等等。
要美感没美感,要搞笑不搞笑,要深度没深度,要娱乐性没娱乐性,要看特技没特技。
这类烂片,你就算把它们的“烂”本身当作一种搞笑的东西来看,也是收获不了多少乐趣的,因为它们烂得太彻底,以至于连烂出风格烂出喜感的潜质都没有。
瘸子片,大抵就是《北京青年》这一类了。
虽说有着诸多的毛病,而且这些毛病放大或是不放大在某些人眼里都足以给这部片子判死刑了(事实上他们也是对的),但——如果愿意张大眼,如果愿意换个角度,这些片子依然是有可取之处的。
我不相信何北把唐娇压倒的时候响起门铃他抡起棒球杆就说“甭管是谁我都毙了他”时没人会心一笑,我不相信众人发现被大哥骗了把他绑起来一帮人乐呵呵去吃饭时没人会心一笑,我不相信大哥蹲在河边被打扫卫生的老大爷教育“别自杀”的时候没人会心一笑。
这些痞气的、任性的甚至脑残的家伙,在现实中也许会烦死咱,但在剧里确实能逗乐人啊。
有的电视剧嘛,你非预设人家本意是教育你的,再批判其毫无价值、虚伪脑残,那自然是一黑到底看不到亮点了,但我们换一种预设,是不是能得到更多乐趣呢?
《山楂树之恋》被亲王解读为生化危机,这说明它还是有潜质的,既然有人愿意这么找乐子,说明片子本身多少还能吸引关注,还有人愿意以不同的方式去评价它。
它的可能性,还没有死透。
健全片就没啥好说了,方方面面都很优秀,运镜,剧本,特效,细节,方方面面都很难挑出毛病,甚至做得十分优秀出众,成为后世标杆。
诺兰的各种商业艺术兼顾的电影,普罗米修斯导演曾经拍过的末路狂花,等等等等,例子是举不完的。
最近在追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北京青年》,讲述了一批年轻人重走青春的一个故事。
经济学硕士毕业的男主何东本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贤惠的女友,前方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的人生。
可是在结婚登记的时候却忽然反悔,闪电般地分手、辞职,决定重走一遍青春。
也许这是很大都市青年的缩影,所有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设计好的,在这个世界里,安全,四平八稳,如同楚门的天堂岛,一切安好。
那方形的楼,方形的办公室,方形的格子间,方形的电脑,不用和真实的世界发生联系,不用投入情感,就可以这样终老一生,也没什么痛苦。
但是何东觉醒了,他觉得他的这种生活让他感觉到痛苦,所以他冲破了自己的鸡蛋壳,带着自己的堂兄弟出发重走青春。
他对恋人说:“我生活很压抑,不高兴,不痛快,这些年一直硬撑着,每天日复一日,都能想到十年后的样子。
” 他对父母说:“这么多年为了让你们高兴,为了让你们在亲属面前,同事面前,同学面前脸上都有光,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但是,我会努力再去找回我想要的东西。
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为自己活一把了!
” 乍一听,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生活态度,但也这称赞也只能是对何东这样子孙三代生活在大都市里,不愁吃不愁穿,工作稳定,感情稳定,身边还有几个仗义帅气的兄弟的人身上。
对于这些年轻的人来说,一切从头再来,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定力!
而他们后来在烟台,深圳,丽江所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因为这些东西不是父母安排的,而是按照自己的内心选择的。
我相信这个经历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上帝很公平,如果你想得到你不曾拥有的东西,那就一定要去做自己不曾做过的。
正如张泉灵在北大的演讲中所说的那样:“你大学里的志愿是你父母选的,你大学里的课程是你挑好过的选的,那你凭什么要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 而对于很多漂泊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的年轻人来说,根本就不敢谈什么青春。
这些年轻人从小到大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了父母也未必有能力供自己读书;好不容易 大学毕业了,接踵而来的是找工作的亚历山大,工作了,住着城中村,挤着公交车,呼吸着二流的空气,不知今夕何夕。
就像剧中的唐娇哭着对权筝说:“我很羡慕你们,从小到大什么都有,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有学历,有文化,工作也好,对生活不满意了,想走就起,想体验就体验,想开酒吧就开酒吧,走了一圈下来,所有人都发生了改变,就我,出来的时候就是酒吧妹,现在还是一个酒吧妹,你们都在改变,就我还在原地踏步。
” 看到这里,突然就很想哭,也许是因为她的这段话跟自己的处境有点像吧!
工作了快一年,让我的心境发生变化的是学了舞蹈。
从小到大压根就没有机会接触舞蹈,父母也没有能力送你培养这个兴趣培养那个兴趣。
上大学的时候经常上顿想着自己的下顿在那里,这个学期想着下个学期的学费在哪里。
工作之后想着怎么找便宜的房子,怎么省下每一笔钱给自己充电。
不敢对生活说,我对你不满意就抛弃你,不敢想辞职就辞职,不敢说重走青春就重走青春。
前几天跟Mini聊天,她快要研究生毕业了。
聊到自己曾经的过往,她说她走到今天,一直很拼命。
刚上大学的时候,高中读政治的她被调剂到医学专业,因为没有基础,她付出了比同学几倍多的努力才把化学和高数补上。
一直以来,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直到最近学了舞蹈。
因为跳舞的时候,她感觉那是为她自己一个人跳的,内心由衷地感到喜悦。
我想她之所以开心,那是因为她终于有机会去体验自己从没有体验过的生活,终于有机会去学习自己内心想学习的东西。
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舞蹈也让我体验到了久违的快乐。
这让我们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青春到底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对着它,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
因为太仓促,所以我决定今后为自己的内心做点事情,多做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机会没有胆量没有耐心做的事情。
谈谈情,说说爱,就像没有受过伤一样;跳跳舞,唱唱歌,就像没有人欣赏一样;认真地工作,就像不需要金钱一样;热爱生活,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从(北京爱情故事)到(北京青年),荧幕上又开始一场男男女女的酸甜苦辣.在58dy.cn看了全集,不能说是赵大叔跟上北京爱情故事的余温,还是北京青年的另一种复制,配上那沙哑的主题曲,可能还是会俘虏一群电视观众的心. 观众的心也会疲惫,看一部接一部浪漫的爱情电视剧。
故事永远是故事,电视永远是电视。
浪漫的爱情永远只能长存于电视里,看的只是为了将它填补自己的幻想,但是却不能将它当成现实生活,因为我们并不那么的无知。
看过就得丢弃,然后做回自己.2012,8.就让这场(北京青年)怎么样让观众不会在电视圈这糜烂的染缸里迷失...4个男人打打闹闹,哭哭笑笑不会让我们看的揪心,看的乏味.希望剧中的台词有一定的亮点,引用台湾的著名主持人的一句话:让我们看下去...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赵大叔用老演员,看的腻味了,找些新鲜的血液可能会更欣喜,这只是个人意见,不代表戏楼的个人官方意见,就让我们期待北京青年,期待那男男女女的爱情,家庭,生活纠葛不会让我们有想吐的感觉.这歌还是蛮好听的,用那首曲婉婷的 <我的歌声里>会不会更好...可惜了,疯狂的男女,期待吧.
百般的差劲的剧情和演技。
虽然我记忆中北京青年是 王朔、葛优、刘烨、刘蓓、梁天、傅彪那一代人年轻的时候,我也知道时代再变迁,青年也会变,但是横竖不会变成 赵宝刚这个SB导演拍成的这个样子吧。
这他们哪有一点北京的味道? 这群2B们演的垃圾叫啥青年都行,但是放哪里都不像。
现在的很多影视剧总让我有种有能力的演员和导演都死绝了的感觉。
所谓爱情,就是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轻易控制你的情绪,前一刻让你哭,下一刻又让你笑。
真正的爱情,就是当我们都老了,我还是会记得你当初让我心动的样子。
改变自己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为了自己。
如果太想成功,太想挣大钱,人的欲望就会膨胀,会让自己变得不切实际,当人的能力无法满足人的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怀疑人生,甚至自暴自弃,其实,只要你放平心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的成长,人生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每个玩世不恭的人都会因为生活的洗礼而成长。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背水一战。
人活着首先是要对自己负责,负责让自己这辈子都幸福。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我站在你旁边,你却在那玩手机。
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有具体的目标,对我而言,追求内心的幸福感,不断充实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谈恋爱其实得掌握一分寸,走得太近,容易相互厌倦,走得太远,感情又会变淡,最高境界就是——若即若离。
爱是一种责任,不爱了,也要尽到责任。
这部剧一直在重复的主题就是重走青春,我觉得后面的剧情就很搞笑了。
大哥以前是公务员,辞了工作去追求理想,但是我看了他的努力却看不出他的理想是什么,他总是在拼命的干活却没有努力方向,好像以前是为了父母浑浑噩噩,现在是为了生活忙忙碌碌。。。。
还有那个演何南的演员,演技好差,总是绷得紧紧地,总是一个表情任知了,这个角色好像韩剧重现了一样,不知道他和重走青春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崇尚在剧情的发展中去让观众去明白道理,但是这部剧却总是在讲道理,就像小学老师在给学生读课文是的,所以果断的看不下去
看完苦逼的北京青年,一直在想:编剧的脑袋是不是被门挤过?
这哥儿四个就能代表北京青年了,先不说年龄的问题,就冲那种种的不成熟的行为就能判断出他们根本没断奶!!
我只看了1集,评论可能有点偏激,一个即将结婚的男人会对未婚妻说出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就否决婚姻,这种剧情不看也罢,真TMD矫情,一个女人或者一个男人都是一个人,可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信誉都是一片空白
八卦组里有提的,勾起了好奇心,现在看来就是水军啊。
昨天找不着手机实在没事干躺床上看了一集。
就看到有个女的要跟一个男的分手,那男的就说你要跟我分手,我就,我就。。。
(我脚着这儿是要抖个机灵了)丫居然说我就去死!
靠,上个世纪琼瑶奶奶的老梗了,还不如人家写得优美。。。
过了会儿又演这女的给这男的快递了板砖、绳子、刀,弄半天是要抖这么个机灵,怎么就有种春晚小品抄过时老段子骗老年观众的感觉。
然后有个男的给骗钱了,演了1分钟这男的一步一步走进海里,都没顶了,我刚想说不俗,没有人冲过来把他从海里拉上来,成功弄死了。
结果过了五分钟镜头回到这片海,这男的又自己爬上来了,卧槽!
看的时候,虽然有时和我妈妈意见不合,就像剧中父母和孩子意见不合一样,偶尔和她辩论几句,可最终一想,毕竟有代沟,还是算了。
却没想到后来看论坛和评论,有那么多同龄人,与我意见相左。
一直觉得这部剧是会叫许多年轻人有所共鸣的,没想到事实却不是如此。
于是我开始思考,原因在哪?
剧情不再做累述,只谈感想。
一很多人并不能理解剧中何东等人的做法,认为这是无聊的瞎折腾,是富二代摆出一副造作姿态玩弄青春玩弄生活,显摆自己毫无方向的理想和志向,逃脱束缚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把自由自在追求刺激视作高于一切。
而在我看来,剧中人做的,正是我想做而没有勇气做的事。
为了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追求自己内心的强烈诉求,敢于同束缚自己的强大客观力量抗衡,走出自己的路,即使最后他们都回到北京,可一切都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许多人还是不能理解)。
为什么我和别人不同,不能产生他们那样的感想呢?
为什么我不能跟着一起骂这群富二代是在炫耀资本呢?
其实没有谁对谁错。
只是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如果是一个心中没有理想,没有极度热爱和想要追求的东西,安享于现世安稳,每日重复简单舒适的生活,就可以很快乐的人,就会鄙视剧中人的所作所为;如果是一个心中有理想、有抱负,为了自己所钟爱的志趣而不断奋斗,追求冒险、刺激、多变的生活方式的人,无论他的人生道路有没有受到客观因素的阻挠,至少他都能理解这部剧,并为之感动。
这就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能去骂一个满怀抱负的人瞎折腾,一个满怀抱负的人也不能骂一个没有理想的人行尸走肉一样。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实现心中为自己估量的价值,不枉此生,便足矣。
不能互相理解,至少要互相尊重。
二很多评论骂这群年轻人任性自私、不负责任、不尽孝道。
我妈妈也经常这样骂。
可我无法和她开口讲道理,毕竟在她的角度,她是不会理解的。
孩子撇下家庭一走了之,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坐在餐桌旁咽不下饭,接电话时老泪纵横,深更半夜无法合眼,确实令人痛心疾首。
可是如果没有父母的逼迫,没有太重太重的甜蜜的负担,事情也不至于此。
世上真挚的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私的,一种是无私的。
自私的,就如剧中家长的那种爱法,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尺,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按照自己设计好的道路来走,不给孩子选择的余地,从不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感受,认为自己一定是正确的,却不知道是不是孩子要的。
而这一切,都被冠以“爱”的名义。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何等残忍的束缚。
无私的爱,是要了解孩子真正想要什么,协助他修建一条能达成自己愿望、能使自己快乐的道路,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运用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去帮助他,给予他建议,在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给予他鼓励。
每个人的人生属于自己本身,并不附属于另一个人,谁也无权设计别人的人生。
无论以什么名义,都属于强占,换句话说,拥有自己的人生不知足,还要过别人的人生。
即使有一百句“这都是为了你好”,也不足以掩盖事情的本质。
所以,自私是错的。
如果真的是“为了你好”,就要舍得无私。
充满说教和编造。
现实里回头的浪子能有几个?真想听你对我说,何东告诉权筝的那些话...
他妈的一群大傻逼
从深圳开始有点意思,总体来说过于理想化
如果给这部片子一个评价,青春,并且理想。
青春就是折腾之后然后清醒了
我只能说,白菜一筐
此剧影响极恶劣,处于迷茫期的人看了全他妈去旅游了。环游世界,环你母亲的世界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知道逃避,游了又怎么样,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游十年也不过是个观光客。
看了1/3,兴致全部磨没了。
赵导的水平呢。。总之希望以后都找北京的演= =马苏还是很可爱的。任重那个小劲儿拿的啊哈哈。恩。。李晨我祝你幸福啊。
哦对了...且不说三观问题,几个人渣凑在一起重走青春没问题吗,还顺带三个倒贴一个神经病
这种导向的电视剧看多了,担心我就此辞职不干,远走高飞啊~
闹闹啊…重走青春-O-
总算看完了,艺术源于生活,总有原型的,觉得适合刚毕业的gap year,不适合这样年龄的
喜欢这个调调,但是内容还是不太现实啊。。。哪有这么容易啊一切。。。
很不错,喜欢何西,其实他还是适合演老四那个富二代的角色,姚笛真的90后!
演的是个啥?重走青春就这么个走法?打工也不起早贪黑的工作?整天散个步调个情吃个醋?有点逻辑和真实性行不行?你要瞎编可以架空啊,别拿年轻人的生活开玩笑啊什么导向什么影响?请只看了一集和没看过的豆友别随便点看过!
我只看了最后两集,主角们就说了N次“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这。。。要不要这么恶俗。
赵宝刚还是童话味儿太浓…… P.S.我选任知了。
你若不离不弃 我将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