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集的关键人物是谁?
我觉得是探员,他做窝囊废穆勒太久了以至于我有时候都想不起他本来的名字,这货演技不错所以在今年的大片超人里演大反派,大家有没有觉得这货适合演的型和冯远征有没有点像,都是忍辱负重一朝爆发特别变态那种?
尤其是他崩了那三个前同事之后站在那用舌头舔血的那个镜头。
他终于彻底放下了之前的一切准则,信仰,正义感,所有的所有现在对他来说都是Shit,他现在只想赚钱,想做任何他想做的,不想再忍辱负重的过下去了,这么看来也只有投靠Al才能满足他的需求了。
2. 歌女完美的诠释了红颜祸水这个词的含义,邪教主跟她演对角戏那段都把我看蒙了,这俩人到底有什么过去?
以至于歌女挨了这么一顿暴打之后居然还这么死心塌地的相信他?
歌女到底是什么目的?
是真单纯还是玩苦肉计?
真心看不懂……而朝琪也验证了一句俗话“老房子着火-没救了”,如Nucky所说,他有妻子,有孩子,女儿眼瞅要结婚了,还跑出来找小三,最关键的是为了小三连女儿的亲家母都不见了,然后紧接着还要发动一场战争,但我觉得Nucky不会不管他的,即使本来不会,后面编剧也会给他个理由的。
3. Gillian和那个男人,抱歉我忘了那男的叫啥了……他最后那个电话也很有疑点啊,而且从最后Gillian和他的拥抱也能看出来似乎Gillian也感觉到了什么。
4. 堂堂AR怎么混成这样了……而且他前几集不是还花了不少钱在玛格丽特那买了些类似理财的东西?
还见了玛格丽特一面?
只能等着编剧揭开伏笔了。
Nucky抛弃Mickey,够冷血吧。
5. 半脸的婚礼,是这部黑暗的剧唯一温情的地方了吧。
这小子绝对是个受,还好姑娘够勇敢,长的也行。
而且他俩在屋里确定这事那段,看半脸的演技,先是咽唾沫,然后鼻头各种抽动,后面脸都扭曲了,激动的啊,然后说YES,笑死了。
但是他不可避免的还是会走上黑暗的路,过刀口舔血的日子。
不知道Nucky最后给那老板娘的电话是啥意思,总不会要派半脸和老板娘搭档吧?
但是至少做个保镖应该没啥问题。
还有很多伏线,比如Tommy的归属,Eli到底是哪边的,不拿出来单说这里就不说了。
最后,这集有一个镜头我非常喜欢:迷雾中,半脸去找Nucky,然后远景,两个人对望,特别有感觉。
一口气看完现在脑子有点乱,不过还是想随便说些什么。。。
ELI 这个人物的话,演员是不是只要从头到尾都一脸蒙逼的菜瓜样就可以了(吐了一句槽)。。
绝对的猪队友啃哥小能手啊。
反过来说,也能理解身负七八个小孩这种大家庭之长的压力,毕竟这种情况下谁都不可能像nucky那么洒(寂)脱(寞)这傻孩子两次背叛兄弟,两次被原谅,两次被流放,估计后面也没什么花头能搞了吧。
铁面MR.HARROW 应该是这季怨念最大的人物了吧。
满手血腥但却仍然心存善念的人,不过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很难善终。
当心中有了牵挂,冷面杀手也会手抖。
我觉得铁面侠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里昂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情、美好都像幻影,一般难逃厄(编)运(剧)的魔爪。
最后那个美好的梦,远方潮起潮落,让人动容。
GILLIAN 不太想叫她鸡脸,虽然在第四季之前一点都不喜欢她。
不可否认是个可怜的人儿,但不能掩盖她葬送了几米一生的罪孽和杀人事实。
怎么说呢,这季看到她和ROY在一起的由衷的快乐不禁想如果能结婚远走他方也不错啊这样,却不料最后的大反转,只能说脑门上就写了个惨字。
NUCKY 主角嘛,一个以上帝视角看起来很聪明锐利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但冷静想想现实生活中可不要呆在这种冷血无情的人旁边咧~这种人大概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兴奋点,即使在寂寞的顶端也不甘平庸那种。
可怕、可敬。
不过在经历众叛亲离之后,也会偶尔想逃离下现实生活。
虽说要和铁娘子去古巴度假,但估计还是会回来吧,毕竟自己的战场永远在光怪陆离的大西洋城。
想想现在的Atlantic City早已衰败,但走在长长的木板路上,应该还是能感受到那段奢靡繁荣的旧时光吧。
首先主角是个人非常喜欢的兔子哥Steve Buscemi ,从柯恩兄弟的小配角,到空中监狱的变态杀手,兔子哥没有浪费爹妈给的那张老成的脸。
编剧也是金牌编剧,黑道家庭的写手,写的也是他的主攻方向,黑帮,尤其少不少意大利的黑手党们。
20世纪初的禁酒令的确肥了一帮走私犯们。
但若非私人也走水来获利,象现在国家来把关,肥的又何尝不是那帮公职人员们,始终是时事造英雄。
有暴利的地方就有风险。
从第一季开始,我们的兔子哥就开始走上了孤家寡人的不归路。
先是之前提拔他起来的准将,然后是手下得力干将汤姆,本以为可以信任的女人也背叛了自己,再后来亲弟弟也做自己的对头了,以至于这季兔子哥最后一集也萌生退意,对理解他的女人说,想不干了。
权利与金钱的颠峰本就只有少数人能到达,当他们踏上顶峰时回头或许才会发现这一路的走来,为了单一目的所牺牲的人和时间是否值得?
当然黑帮间的争利只是本剧的一个小面,更多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写照。
黑人社区的冰毒传播,剧院里的白人专用座,一战后归国的战士们迟迟融不进当时的社会,禁酒专员的堕落,小城市的官员纯粹是黑帮的马仔等等社会百态。
至于我们的面罩哥,可能大家看完最后一集最后一段面罩哥回家那一场景都快心碎了吧。
继人见人爱的汤姆后,只有半脸的面罩哥也走了,真是帅在美剧只是个笑话吧,活下来的只有心狠手辣的人。
说实话,面罩哥也不容易,跟汤姆是死党,然后又爱上了不能明说的汤姆老婆。
好不容易等爱人们都挂后,想安安静静的养大小汤姆时,再遇上爱自己的战友女儿。
最后当然不可能是happy ending,当然原著真的太多人物线索了,听说下一季就是最后一季了,真的有点可惜。
或许那个无法无天的年代勾不起当下美国人的兴趣,却对我很有吸引力。
因为当下的政治社会环境也是同样的混乱状态。
还有一集这季就要结束了,又要等一年,似乎TNT接下来的MOB CITY看起来不错。
从第七集开始写短评,当时我写说编剧真能沉住气,剧情过半了还在铺垫,现在看来我大错特错了,眼瞅就季终了还铺垫呢。
没查这集的英文名字是什么,但主题是很明显的:背叛。
歌女“背叛”了粉笔,打引号是因为我还不确定,但她消失的时间点太过可疑,而且如果不是她通风报信,邪教头子怎么能知道粉笔藏在哪?
难道真如我之前所说,博士在下大棋,歌女是卧底?
如果这样的话演技也太高了吧?
但说起演技,超市男如何?
居然是私家侦探……美国果然发达,上世纪20年代就有这职业了,看来应该是拐杖男觊觎准将留下的这套房子,于是找来这个侦探搜查证据来让吉莉安出局,其实吉莉安也是罪有应得,也不是什么好人,但这个结局还是太让人唏嘘了。
她一直以来从没动过真心,周旋于男人之间,靠取悦甚至玩弄他们来获得自己的利益。
唯独这次是真的动了真情,却落得这个结果。
刚开始看她动真心我还以为她要挂,没想到最后居然是这么个结局,看她绝望的在房子里疯子一样的跑,真的让人唏嘘不已。
这同样是背叛。
但说到最主线的背叛,还得说Eli对Nucky,只是现在无法判断最后的剧情走向,最后Nucky对Eli念那几句诗是什么意思,是在试探Eli,还是别的什么,但似乎是在试探,Nucky是何等聪明之人,这集里他和Eli谈话,已对Knox起了怀疑,再联想起Eli妻子在饭桌上的话,不难想出那个保险推销员就是Knox,这样的话最后念诗似乎是想通过温情来拉回Eli的心,然后借机说出开会的想法,来看看Eli的反应,在看到Eli肯定的反应之后,Nucky想起之前Eli就背叛过自己,再想起Eddie的死,以及这么多年的事,心灰意懒,萌生退意。
似乎推理的还算靠谱?
还是等下周看最后一集吧
当第二季一出场的时候,我就知道面具哥是一个狠角色,当时想着的剧情是面具哥和吉米可以一起当努基的手下,那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可惜,事与愿违,编剧没有按照我想象的那样发展下去,吉米在后面被他的爸爸准将给忽悠,变成了吉米的对头。
其实吉米的内心是善良的,并且非常想得到努基的认可,而努基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他,当努基亲手杀死他的时候,努基最后说了一句话可以表明,“you had everything”,努基尽自己所能给了吉米所有,可惜,吉米的家庭是一团狗屎,母亲是个阴险的biaozi,父亲是个极度利己主义者,对权力有着极度的渴望。
吉米最后成了利益较量下的牺牲品,吉米从来就不是一个当管事人的料,他自己是知道的,可以他没的选择,他的母亲不顾伦理道德和他xx,他的老婆是个双性恋和一个嬉皮士,天天天真的想着去巴黎画画,然而,那不过是照相馆夫妇为了自己的私欲它给他们描绘的一副美丽的画卷而已。
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欣赏她作品的商人,她的作品其实一文不值。
当准将在病床上用苍老的双手握着吉米的手说You are a good kid,其实吉米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He was a soldier。
注定要死在权力斗争的战场上。
两个士兵,一样的结局,可是他们的人生确不同,吉米有着Family,可家人们却并不爱他不能理解他,给他美好的童年,她的妈妈真的非常的自私,想着一直把儿子控制在自己手心里,去大学看吉米,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努基之前一直说吉米应该好好的读书,读完书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相信吉米之前也一直是那么想的,可他的妈妈却亲手毁灭了这一切,亲手,和老师xx和她xx,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吉米,那一切都不属于他,他是逃不脱她这个家庭的。
其实吉米在那一刻已经死了。
而面具哥却不同,他梦想着拥有一个家庭,可是却无法拥有,战场上的伤给他留下不不可磨灭的伤害,所以当吉米和他说你会有一个家庭的时候,他反问吉米,你为什么嘲笑我,他觉得自己注定是一个士兵,是不可能拥有家庭的永远不可能,所以他才会问吉米拥有一切是什么感觉。
当吉米死了之后,面具哥一直在照顾汤米,想给汤米美好的人生,可他的妈妈,却是个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让他在妓院里面长大,让他成为她的自私的工具,当吉安娜看到面具哥和酒柜的女儿的合照的时候,她说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吉安娜就是个混蛋,她无法拥有的东西,她也不想别人拥有,她要亲手毁掉她,她要让别人和她一样,承受这个世界的黑暗。
真是操蛋。
发现这个事实的面具哥愤怒了,他下定了决心,要给汤米一个家庭,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他单枪匹马冲进准将家救下汤米,他为了夺回汤米答应为努基杀人。
当法院判决下来的时候,面哥去执行任务的时候,他手抖了,我想那一刻他的脑海里应该浮现了出了这么一个画面,酒柜女儿、汤米、她姐姐、姐夫和他在一起......Richard Harrow, He was a soldier.
没挨到最后一集,Gillian就要落幕了,最后的挣扎,与崩溃,无不让人动容。
童年的不幸,遭强暴,十三岁就养了孩子,孩子长大了她继续在妓院干活, 唯一的依靠是自己的儿子Jimmy,所以她想他快快长大成人,成领导者,她的苦,她的希望,她的寄托,都在Jimmy身上,他们知心到Jimmy什么话都跟他老妈说却对自己的老婆形同陌路,Jimmy是个重感情的人,在种种杀戮中,在不断上位成为领导者后,他却迷茫了。
成功来得太快,自己能力不够或还没准备好,结果往往是悲剧。
后来他确实长大了,也慢慢了解了自己的内心,想挣脱开这恋子的母亲,可是更在意血缘关系对他曾如父如母的Nucky没有选择原谅他。
他的离去,对他母亲会是怎样的打击?
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风采依然的Gillian,没有了儿子的依靠,唯有靠自己了,毕竟,活着本就是一笔巨大的资本。
在准将留下的大豪宅里直接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开妓院,把自己的孙子放在楼上,她享受着当老板娘的风光,可还得为装修老房子短资金发愁,合伙人不搭理,生意惨淡,跟孙子(也是她以为的儿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又陷入与一个暴黑老大的纠葛中。
房子的归属权得有个定数,才能解决以上部分问题。
她再次发挥自己的魅力,以为找到了有Jimmy影子的人可以继续依靠,没想到对方只是个混混。
“我觉得有点油腻,想去洗个澡先。
”-她心里已有答案,不能为自己所靠,只能为自己所用了。
她杀害那一年轻男子时的狠毒与镇定,让人心里发冷。
可以设想,她多么努力赚到的当下,绝不可能白白放弃。
作为女人,她已经有了过人的胆识与智慧,甚至敢于为自己的未来与Rosetti抗争。
可是世上因果相报,自己种下的孽,就得亲手还。
又一次,以为终于遇到了真正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对方甚至跟她求婚了,她也梦想着放下这边的一切,跟情郎远走他方重新开始,她的生命,还可以再绽放,没想到这其实是个狠心的结局。
她再次梦碎。
如童年时被老男人强暴,还年华正茂时儿子离去,她一次次的努力……不过是为了求生,给自己找幸福。
Gillian的经历,悲哀又让人心痛,她的勇敢与智慧,让人着迷,她的上进与努力,让人深思,可正如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不小心走错的一小步,也就迅速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如果做一个“2013年你最喜爱的美剧”调查,得到的结果排名应该不会太出人意外:大卫·芬奇与凯文·史派西联合打造的政治惊悚剧《纸牌屋》,文斯·基里根的"逆袭"之作《绝命毒师》,甚至那部高收视与差口碑齐飞的《穹顶之下》,都可能出现在这一调查问卷的榜首。
当然,还有律政剧《傲骨贤妻》、恐怖系列剧《美国恐怖故事第三季》,美国主旋律《国土安全》,如此等等。
是的,这些美剧,都是遵循传统美剧模式创作的刺激好看的剧集。
为了好看,就难免在剧情安排中出现硬伤,或者人物性格转变过于突兀,或者故事本身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总之,难免要被美剧迷们所诟病,但诟病毕竟证明你还在受人关注,说明别人还对你心存期待。
可如果一部剧集,走到中段,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程度,这多少还是有些悲哀。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把它评为2013年的美剧最佳--由HBO推出的《大西洋帝国》第四季。
说它无人问津,当然是相对于中国而言,毕竟HBO作为付费电视频道,在美国本土还是有相当数量的订阅用户,收视率并不是这部剧的唯一指标。
美国的情况,没有详细数据统计或舆论评说,但在中国,这部剧在观看人数上呈现出了明显的"高开低走"局面,豆瓣网的统计数据上显示,该剧第一季(2010年)有1万以上用户评价,到了第四季(2013年)已结局一月有余,评价人数仅仅1500人。
当然,如果横向来看,这部剧第一季的中国观看人群,比起《越狱》、《迷失》、《24小时》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1.《大西洋帝国》为什么不太受欢迎?
《大西洋帝国》虽然名为"大西洋",但这一地域限制却不能涵盖此剧的野心。
它分明是要表现美国禁酒令时代的黑帮发展、政治内幕,它试图去刻画这一时代的全国性犯罪网络是如何形成、运作的。
也因此,时代格局之广,故事容量之大,叙事线索之多,注定是一部"烧脑"之作。
这就轻而易举放弃了那些秉持"看剧图放松"心态的人了!
剧中主线人物基本都有历史原型,这又限制了剧情的发挥,比如,不能为了剧情的刺激而轻易"谋杀"掉一个历史人物,毕竟人家不同于我们的各种抗日神剧,是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去做戏剧的虚构。
最后,恐怕就是该剧的基调了,这部剧中你很难发现一个寻常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就连被国内观众一直看好的"半脸哥",除了在第四季季终时,因为有了感情牵挂出现杀人失误,在此前剧情中,以杀手身份行凶时,是如此高效、如此镇定。
更别说心思缜密、利害算计得清清楚楚的主角纳吉·汤姆森。
这部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在这个机会主义的世界面前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区别只在于有的人看的更远,于是幸存下来,有的人势单力薄,被陷害被谋杀。
故事的基调是灰暗沉重,令人压抑,而剧情的"刺激"在这样的剧集格调下,反而被稀释了,或者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然而"不那么重要"恰恰也是大多数观众不买账的理由。
2.从"大西洋帝国"中看什么历史,当然是第一位的,也是最直观的,这方面已经有太多人谈及,而且此前有关禁酒令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
在这里,主要想从叙事的角度谈谈《大西洋帝国》的高明之处。
本季中,管家艾迪之死,被多数网友评为最受感动的一集。
艾迪在前三季中基本是以打酱油的身份出现的,台词少,且表现出的是一个卖萌的卡通形象,在本季中,在他向纳吉抱怨自己不受重用时,纳吉把生意场上的重要任务委派给他,在本要大展拳脚的时刻,却被FBI注意到,并抓住了他的把柄,以此要挟他出卖纳吉。
来看看这一集编剧的高明之处:伊莱的儿子因为谋杀同学被捕,纳吉去学校救出侄子,并告诉他只有家人才能值得信任,这一幕与艾迪被捕,最后又被迫供出纳吉罪证形成了鲜明的互相关照,然而,随后编剧却又推翻了这一关照,转而以艾迪之死,客观上"拯救"了纳吉,同时从戏剧效果上又对纳吉的那句话带来了生动的讽刺效果(让纳吉相信一个人太难了),而且以艾迪忠诚服务纳吉十几年来看,他以自杀谢幕又丝毫不觉突兀,因为"忠诚"毕竟是他安身立命之本,丢了基本的职业美德,他已无颜再见纳吉。
类似于这样的桥段在第四季中不胜枚举。
这是一部电视剧中的"电影",沉稳、大气,不以推动剧情而扭曲人物性格,每一个人在这部剧中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绝不拼凑。
在庞大的故事线索中,没有一个人物是多余出现的。
正应对了契诃夫那句:如果故事的开头出现手枪,那在结尾前就一定要发射。
而且,此剧的潜台词非常高超。
同为腹黑,《纸牌屋》的复仇是及时的,带有得意的快感,而大西洋则充满了耐心,一求最后总爆发的震撼。
这部剧未来的命运如何呢?
现在不好判断。
只知道若按照历史线索推进的话,按照此剧目前差不多一年(注:剧里的一年)一季的节奏,如果能拍到禁酒令结束,拍上十季也是可能的。
谨以此文纪念《大西洋帝国》第四季,谨以此文期待《大西洋帝国》第五季。
终于在万分不舍的情绪里,看完了《大西洋帝国》第四季。
比那些一集一集追的狂热的铁杆“大西洋粉”,我要幸福多了,在短短半年一口气看完这部堪比电影般精致的“黑帮剧集”。
它不太适合20岁左右被幸福围绕的年轻人,因为这里面所有的角色即便年轻,心也老了,即便容颜明亮,心也碎了;如果你没有野心,看《大西洋帝国》可能会头脑发胀——这群人天天裤裆里夹着一把枪,在搞些什么名堂?
它也不太符合拥有天真烂漫、笃信善良性格的人的口味,混黑帮与混职场、政治圈根本没区别,甚至更凶狠残暴。
在《纸牌屋》里,你还能看到那些道貌岸然的政客穿着笔挺的HUGO BOSS西装假装强颜欢笑、杀人不见血,或者《广告狂人》里在关键时刻比拼脑力和创意,立足于江湖的可能性大多数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黑帮是一个看不见的帝国,或者说,满眼满眼的黑暗,你脚下踩着的是刀刃还是棉花完全是看不见的,全凭感觉,生或者死,谁也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到来。
换个角度想,也许黑帮的人会比普通人更珍惜时光吧?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大佬,在大西洋城里有一位隐形的帝王,他真的称得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想让谁当市长就让谁当,想支持谁当议员谁就可以扶摇直上。
这座城市的警局、法院、医院、学校、教堂、黑人社区无一不在他的点头与摇头之间延续或者终结自己的命运,他就是Enoch Thompson, 江湖花名“Nucky”。
没看过《大西洋帝国》之前,我一直不相信这样的大佬真的存在,因为不确定到底怎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才能够让无数的人信服他、敬仰他、依赖他。
《大西洋帝国》给我做了很好的解答——这样的人不仅存在着,而且他们身上的品质具有共性,即便放在当下,拥有这些品质的人也不会碌碌无为,一定会在自己的领域构建起自己的帝国。
【他人即我心】我可能看香港黑帮片看多了,对黑帮老大的印象一贯是“黑面、凶狠、不留情面”。
然而真正的大佬往往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温情的不像话”,平和的像尊佛。
在《大西洋帝国》里,男猪脚Nucky Thompson的为人处世之道真的可以写篇PhD研究论文,他从一个小司库(一个普通公务员)最终成为大西洋黑帮帝国的无冕之王与他的超高情商紧密相关。
很多人问,到底什么是情商?
什么样的人能够称之为“高情商”?
我一直认为,情商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是你观察别人的行为后思考,进而演化成自我行为的模仿能力。
在金钱方面,Nucky非常懂得“抓大放小”,凡是登门造访有求于他的人,只有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他都毫不吝啬,当然,这也造成了他对“家庭之爱”的误解,以为钱和家庭的温暖息息相关。
但是在生意合作方面,他一定争分多秒的为自己争取利益,且方式极为巧妙,Nucky总是从对方的利益出发,分析当前什么样的情况对对方最有利,自己的利益可以放在第二位,并且让对方完全找不到破绽和反驳的余地,因此所有的合作伙伴都对他信任有加,只有和Nucky在一条船上,才觉得是那么平稳和安详。
这不禁让我想到因为工作关系有幸见到的几位豆瓣红人,要说起来,这几位红人无论从学历、背景、长相亦或是现实的工作都算不得出挑,而他们为什么成为“意见领袖”,和他们攀谈起来就得到了原因,他们并不觉得只有自己的粉丝越来越多是一件幸福的事,要让自己的粉丝也获得更多网络群体的认同,帮他们想成为大号的成为大号,他们想认识更多志趣相同的人就多组织活动,他们想要鸡汤就给鸡汤,想啃骨头就啃骨头,反过来,他们也会更加依赖你。
把“他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心胸可能是我从《大西洋帝国》里学到的最佳职场一课。
【一码归一码】很多人都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古今中外皆如此。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司法都焦灼不堪混乱时刻,政治的背后都是各方势力的博弈。
而大西洋城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巧妙,和纽约、芝加哥、费城都相距不远,成为了“禁酒令”之下,最便捷的“犯法之地”,因此主导大西洋城,在某种程度上,就近似主导了那个时代的美国。
Nucky Thompson整整控制这个城市20余年,在此期间,多少人想要撼动他的位置替代他,他所面对的危险与挑战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大西洋帝国》目前为止4季告终,Nucky的敌人从他的“老师”准将先生到他的“学生”Jimmy,再到异邦人意大利铁汉,进而到胡佛领导下的政府部门,他总是能够化险为夷,除了些许运气成分在,和Nucky本人出色的处事能力分不开。
在职场上,无论是涉世未深的小白还是苦苦挣扎上位的中层,甚至已在高位的核心人物,都需要拥有“整合资源”的能力。
Nucky看似心慈面善,总是不断给教堂、给穷人捐钱,对自己身边的人也是能帮就帮,甚至亲历自己亲弟弟的2次背叛,仍然放他一条生路,实则他对自己手中到底有多少可用的资源异常的清楚明晰,他是最讲究“一码归一码”的人。
在生意场上,他遵守原则就事论事,他知道自己最大的资源不是拥有人脉、军火或者售酒行业,而是自己把这些资源全部连接起来,他放弟弟一条生路不是“心慈手软”,而是知道弟弟永远斗不过他,在需要他保护自己的时候,弟弟会挺身而出的。
杀死自己的徒弟Jimmy的Nucky,深深明白野心会让人走上不归路,最好在有火星的时候就熄灭。
混职场也一样,学会看清人,什么人可以为己所用,什么人是一辈子的敌人,这才是真正的要义。
其实,《大西洋帝国》里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点,有很多有故事的人。
这部电视剧里的人物,大多都是历史可考的,而且每个人放大皆是一部让人念念不忘的精彩故事。
杀人魔王阿尔•卡彭,意大利裔黑手党卢西亚诺,一手导演美国棒球最大黑幕“黑袜子”事件的AR……看到电视剧的他们已然如此精彩和耀眼,要知道,生活永远比电视剧精彩,可想而知,那个年代,这帮爱“黑”爱到死的一群人有多么的爱折腾,忽然感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是不是面对生活有些畏首畏尾缩在壳里太久了呢?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才是生活。
看到吉利安终于找到一个很爱自己的男人 还计划好一起私奔了 我就在想 哇 这个女的 这么扭曲 最后居然还能得善终?
想想 这是美剧 剧情发展难以预料 她那么扭曲 也是因为那么小被准将用强 孙子有儿子的胸弟照顾 自己也终于找到一个爱自己的男人 哇 真美好 我都觉得那男的是个好人了 结果呢 尼玛耶 不得善终 x1————————————————————还有就是 理查德跟卤鸡说 给我一份工作 我就在想 这一个运筹帷幄 一个征战沙场 终于要组队大杀四方了 结果呢?
尼玛耶 看到理查德在车站跟老婆道别 他老婆说 你要是不回来 我跟你姐姐 素未谋面 会很尴尬的 我会来把你抓回去的哦!
理查德说 好 我们约好了 我一定会回去找你的 然后我就在想 尼玛 这是flag!
但是又想 美剧剧情 肯定不会跟我预料的一样的 直到最后一幕 理查德脸也好了 房子面前 姐姐 姐夫 汤米 老婆 老丈人 一副温馨的画面 我脸都扭曲了 这会是真的要死了 能不能别这么虐心??
不得善终 x2————————————————————然后就是伊莱 我看到伊莱跟娃娃脸警探透露 我哥哥卤鸡在跟一个黑鬼做生意 叫什么博士的 我笑出声了 以为他智商要逆天了 要跟上一季结尾一样 让政府警察出面 把博士 还有其他大佬一锅端了 坐收渔利 想想都爽———————————————————— 还有三个疑问 没看太懂1.米奇被卤鸡卖了??
2.阿尔和托里奥遇袭,是他们俩互相?
还是怎么回事?
3.黑人老大怀特的那个歌女炮友,是不是把他卖了?
暴露了他的住处 才招来杀手了?
《大西洋帝国》这部剧未来的命运如何,现在不好判断。
只知道若按照历史线索推进的话,按照此剧目前差不多一年(注:剧里的一年)一季的节奏,如果能拍到禁酒令结束,拍上十季也是可能的。
有人把这部剧与《绝命毒师》《纸牌屋》等剧目比较,只想说其实这样的比较意义不大。
当然男主均为中年腹黑男算是一个线索。
但如果看此类美剧较多的人便能看出《绝》和《纸》这类的美剧在精心的制作基础上,其编剧思路大体还是遵循了美剧的一贯套路——快速推进剧情,以及波折不断。
而《大西洋帝国》却并不着急这样快速推进,这在第四季上尤其明显。
《大西洋帝国》是近几年做的最精致的美剧,在庞大的故事线索中,没有一个人物是多余出现的。
正应对了契诃夫那句:如果故事的开头出现手枪,那在结尾前就一定要发射。
而且,此剧的潜台词非常高超。
同为腹黑,纸牌屋的复仇是及时的,带有得意的快感,而大西洋则充满了耐心,一求最后总爆发的震撼。
而也正是这样的特点,注定观看此剧的人数将随着每一季的推出而骤然递减(看豆瓣评分人数就明白了)。
而国内视频网站也就自然不会引进这个剧了。
一定要去听OST! A man in love can't be a killer, Haro RIP.
看到这一季觉得最精彩的部分已经看完了,停下好久终于决定弃了
这是一部装经典、装深沉、装高雅、装逼的剧
这季有点无趣,下一季要园回来给回五星。
劇情嚴重失衡。魯西亞諾按照歷史進程上位,伊諾克就只能突然智商下降給別人做墊腳石。理查德哈羅被殺顯然是出於道德教化理由,而不是正常的劇情發展。
水平下降很多,无语
太多槽点根本吐不过来。浪费了我11集的时间,最后一集剧情一路高潮到终点。说真的,编剧这模式你用了四季不腻歪吗?不怪这剧不火没讨论度,就这便秘一样的节奏谁有耐心看下去?首先,虽说无巧不成书,可是如果连着几季剧情都靠巧合来推动,编剧是不是太懒了?其次,既然海报的主角是nucky,那为什么70%的screen time都给了chalky,以及他那无人在意的出轨情事?我是来看黑帮大佬争权夺势的,不是看黑帮老大与清纯歌女的二三事!Luciano和Rothstein的剧情约等于没有,半脸杀手在短短20分钟内完成从幸福圆满到举枪自杀的急速转变。承认吧,是不是把剧本外包给了国产编剧了?看得我心里直冒火,我居然在这坨粑粑上浪费了48小时。当然了,再烂也烂不过浴血黑帮
Eli真是各种坑哥啊。PS:那个女歌手唱歌真好听。。
这季的剧情真的有点狗血了 呜呜呜呜
职场剧,高级销售技巧培训剧;这个剧必须满分。
怎么感觉有点好头烂尾的感觉。。。。好失望。
该给老观众点惊喜了 -- what surprises you is not personality, is humanity.
Al capone, Dean O‘Banion,熨斗专员简直是搞笑三人组,哈哈哈哈哈😄……eli的儿子willer,人生最基础的要求就是不做错事,第二个层次是做对的事情,第三个是把对的事做对。🥲人生须谨慎,唯有自己才靠谱。很佩服Margret,什么时候都能自力更生,比Gillian 强,不过Gillian能戒毒真是让人敬佩,sally活得最爽,和Nucky是一对。唉,只有自己是最靠谱的。
编剧够狠,妓母都快改邪归正刚刚燃起希望时给她来个彻底破灭,比直接死还悲惨痛苦几倍;至于面具哥嘛,道上混迟早是要还的,一切尽是孽债;Al Capone一线始终无法雄起,就等末季吧。
我是如此迷恋禁酒令时期的美国
哎 这剧真的比什么 Breaking Bad 好太多了。
太好看了!连每个片尾曲都不容错过。这一季最扣人心弦的居然是Jimmy留下的不得不对立的Richard与Gilian,其殒灭的方式又各不相同。但还是Al最生动,不愧是著名罪犯!
给五星以下的,究竟什么样的美剧才好满足你们?
一二季好看 没有了夫人的主线感觉比较乏味 有点看不下去
半脸的结局我太不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