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越怒!
女儿打飞机那里,老子的怒火真的和飞机一起爆了!真TM一鸟片。
要用恐怖凸显环保吧,就拍个全球受难的。
或者拍到父亲携带病毒离开,最终实现人类补完计划,都好。
别你妈绕山绕水的,到最后大义灭亲也拯救不了世界。
改改片名或许更合适:1 在那世界尽头,从叛逆到义薄云天,少女和少年是怎样捍卫怒放的生命?
励志片?
2 18年的误解与偏见,我和父亲的最后几日。
家庭片?
伦理片?
3 XXXX年人类灭亡前传。
新风格?
第一部都没出就出前传了?
话说这种虫子,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出现的,要是有那地球史前还可能有物种吗!
就算有类似的虫子,那也么可能繁殖这么快,这样不用多,有像电影之中这样的虫子一只就够史前所有哺乳动物灭绝了!!
如果导演安排虫子来自太空的话还说的过去,如果来自史前那就太说不过去了,毕竟猛犸时代已经有人类了,难道那时候的人就不会被感染..........显然说不过去啊....导演们麻烦拍电影之前多考虑考虑不不可行吗,就算是本着拍人性的片子那么最起码也得懂点常识啊,这样会误导小朋友的啊有没有
看了这部电影,就算没有甲虫phobia的人也要develop出一个来。。。
有人说地球上的甲虫就是外星“人”,只是机缘巧合被投放到地球浓汤里。
其实人类又何尝不是?
况且甲虫比人先抵达地球,人却自以为是地球的主人,要灭了甲虫。
时间说话,最终到底谁灭谁呢?
谁生活在地球上会对地球更有益处?
很显然不是现在的人类。
【以下剧透】OK的悬念+惊悚电影。
女主是最接触感染源的人,她没被感染真是奇迹。
地球变暖是跟人类的活动有关,不过该来的总要来,减少人类活动,也只是推迟人类此灾难的到来,并不能根本解决危机。
就好像是悬在头顶的剑,剑(虫)是存在的,何时落下来,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故事基本讲清楚了,悬念不是很强,但影片还算吸引人,起码不会中途离场或者有直接删除的想法,血腥场面一般,不够这部电影好像本来就不算一部恐怖片,只是披着恐怖片外衣的剧情片而已,也许这样票房能够好一些,比较出问题还是人物的设计,作为科学家的父亲陷入了极端还比较好理解,虽然他的行为过于极端了,其实是有很多更好的选择的,例如还是让病毒传播,但是不用牺牲自己和一群亲密的伙伴;女儿一角的人物设定感觉很有点不好理解,怎么能那么容易就做到大义灭亲,最后向父亲开枪,而且在发现小虫以后,明知道有人感染急需治疗,还准备要求卫生局隔离这里,这不是首先牺牲了同伴吗?
这样的人,要么她是天生的冷血,要么她就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
方·基默这两年出演的都是小成本影片,本片算是其中质量比较高的了。。。
不少选择题,问人类最终是如何灭亡的,例如陨石撞击地球,外星人入侵,传染病暴发,环境恶劣等等。
本作利用了一个很新鲜的说辞,告诉世人,人类是如何走向灭亡。
一切源头,是因为人类肆意破坏环境,全球面暖,导致沉寂了上万年的致命寄生虫吞噬了人类。
虽然结局没讲明,但我们还是能够推理出人类的灭亡。
影片不乏恶心,但对于习惯重口味的人来说是小儿科。
看完后不乏亮点。
1,珍妮枪杀了工人和博士。
当时不理解为什么她要这样做,其实她目的是舍弃当时的几个人,来挽救整个人类。
但是她没有博士更明白这样做,只会治标不治本。
寄生虫早晚会传播出去。
虽然有舍小家保大家的气概,但最终还是不能成功。
2,博士放弃了女儿的性命,来拯救整个人类。
博士想回去后传染一部分人,然后让世人重视环境。
被女儿开枪打下来,就是所谓的牺牲。
相比于珍妮,博士牺牲的更大更多更广一些,但是还是没能成功。
上述两种,都是开头讲的,什么是牺牲?
为什么都没有成功,是因为根本成功不了。
从猛犸象露世起,人类终会灭亡,地球为了保护人类,将这种生物禁闭了上万年,这就是人类为破坏环境所必须承受的代价。
所以说结局是悲惨的,悲剧。
反而效果更好。
当大自然成为恐怖分子时,我们就死定了。
人类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
当恐惧扩散时,人们就会清醒过来。
大灾难的来临只是时间问题。
地球变暖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本片中,导演以超级恶心和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整部片子看完之后的感受有两点,一是说不清楚的窝心,可能因为恶心,也可能因为最后未知的结尾;二是厌恶,也许片子的初衷是好的,但观感真的很差,当然可能是我口味还不够重的缘故。
后悔看这部片子。
首先,电影里极地隔绝荒凉的环境加上永远萧瑟昏暗的天空,和密密麻麻数以万计的小虫子在活着的人体内繁殖,还是很让人印象深刻的。
如果是小时候看,可能会留下心里阴影了。
我承认,这种以环保为主题的片子,如果不是依靠血腥惊悚或者灾难特效来吸引观众,我是不会花时间来看的。
这不就是影片中大卫依靠一个大爆炸来警醒世人的原因吗?
这可能也就是这部电影的团队选择这个题材和剧情的原因吧。
影片把惊悚和教育意义比较好地结合了起来。
影片结尾,尽管陈玲割爱牺牲了包括父亲在内的直升机上3人,还是没能阻止史前生物的繁殖,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它们感染更多的人。
这让我想到的是,刘慈欣在《三体Ⅰ地球往事》结尾所言: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同时,数千年以前,老子在其道德经中也说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什么意思呢?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世上最无形的力量,更能够腾飞驰骋于世上。
人类最难以消灭的敌人:那些无形无影而又深入人心的自我瓦解和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思想,那些在微观尺度上难以抗拒的细菌和病毒,无一不是以小以弱取胜。
看来数千年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些真理,刘慈欣在写下那些话的时候依然有无数读者拍案叫好如同从未意识到这一点。
历史总是循环发展的,希望这循环之中有着难以磨灭的前进和上升。
“对于某些疯子来说,全球变暖正在变成一种信仰。
”这部电影正是这种信仰的产物之一。
在信仰的光辉照耀下,那些远古的虫子复活,最后只有女主角暂时活下来,因为虫子已经到处繁衍,不知道人类还能活几天了。
全球变暖如果仅仅是一种信仰,还不太坏,毕竟还可以不信。
但现在“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种借口,攫取利益的借口。
如果被攫取者不信它,攫取者就会断喝一声“吃俺一大棒”。
牺牲永远都是人类拥有自我意识的最高赞歌,它不仅仅代表着勇气,是所有高尚、大部分人最匮乏的情感的共同体。
电影没给人类留情面。
赤裸裸地掀开人们各种呼吁保护或是倡导环保的丑恶嘴脸。
听听电台里大家不满的意见,从来不想主动改变。
人们不愿自己做出牺牲,让步环保。
最后的反转,也是情理之中。
人类只有这一个结局,就是被迫终结,因为不懂节制收敛。
只有血肉教训,才让人警醒稍微久的时间。
叙述很绝。
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仿佛割裂却浑然一体的部分,共同构成了这个完整的故事。
很经典常见的恐怖片手法,但是我可太吃这套了。
血腥+密集+虫子仿佛贴着皮肤游走的画面和音效。
给人以密密麻麻、逃无可逃的绝境氛围。
好多稀碎零散的片段,使人猜测会不会就此感染,谁第一个死,谁下一个。
这个顺序也是有点使人意想不到,狠狠想继续看下去。
所有人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种、立场、性格特征,非常之典型。
其实好的白人小哥不用死的。
但凡导演不给女主震惊的时间,完全可以直接上枪,但是导演偏不,只让女主独活。
红夹克的白人男真是太亮眼了。
出色地使所有人厌恶。
看的时候真想快进,无数次想让他第一个死。
唯一的优点只有腰不错了。
这部片子从拍摄的角度看制作成本应该比较低,因为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情节也很老套,以至于我很少看恐怖灾难片的人都觉得这个病毒或寄生虫并不吓人。论优点,这个片子还是在警醒人们应该为全球气候变暖负责,更应该为此做出一定的牺牲。该片应该在达沃斯气候大会的门口播放,效果也许比较好。
对胖胖的动物没有抵抗力
小制作,话题虽然有点老,不过这杨的题材能做出这样的水平,算是非常不错的
邪恶博士为了让气候变暖的危害警示世人,肉身感染远古寄生虫传播世界。前半段的悬疑色彩浓厚,后半段发现病毒后人群的分化自相残杀也还可以,节奏不错。
creepy
导演内心到底是有多黑暗才能拍出如此无语的片子,较无聊,不大推荐
结尾还满给力的 看到的不是自私而是伟大
创意不错
相当有警示作用的片子,南极冰盖融化带来的各种冰封在中的病菌的肆虐是无法想象的
要不是关于牺牲的那段对白。这片只值2星。。太无聊了
白左既然这么怕全球变暖,为啥不赶紧这碳排放第一、仍然继续肆无忌惮增长的采取有意义的措施呢?
导演不错,故事前期虽然简单,但后面稍有起伏,也算勉强及格。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对它评价不高是因为太关注它想表达的东西而忽略了作为电影本身的艺术表现力。
我靠,简直就是我最怕的东西的集合。虫子,把自己的手臂砍掉。哦哎……
我们都完了 彻底的 妥妥的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垃圾!!!!
虫子从北极熊身上冒出来那点挺恶心的~
很恶心的虫子 哈哈!!!
本来整部片子不错,没那么假,而且情节也算说的过,但是最后这个sb主持人说的脑残的话瞬间把电影的水准拉低了
要环保
全片就只有虫子从生疮的脑门儿以及砍断的手臂还有肚子上长的卵里钻来钻去最好看,可惜这些画面就只有那么可怜的几帧,其他就都是主角在浪费时间~~~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