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找到无数的理由,不喜欢这部电视剧。
男女主角不帅不美;情节老套拖拉;还老玩煽情。
但是只有一个理由,却让我不得不喜欢这部电视剧,那就是:它确实让我感动。
前几集一直没心思看下去,总是断断续续地,直到洪善熙去酒店找正在与别的女人举行订婚宴的老公,宋在斌在众人面前抱住她,我才真正地看了进去。
当在斌说比起十九岁的洪善熙,他更喜欢三十九的洪善熙。
当洪善熙为了守住自己的家庭,宁愿生活在谎言中。
当张东华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宁愿向娜允下跪。
三个人都让我心痛。
在斌的爱是纯粹的,他可以不顾世俗,不顾曾经与娜允的那段情,不顾任何影响到他的人或事而勇往直前。
但是一开始的善熙却无法做到,一方面对老公有着期望,绝望后又不知道如何面对女儿,再之后因为真的爱上在斌,反而裹足不前,害怕在斌无法在娱乐界立足。
就像善熙说的:十九岁时的她可以只注视着张东澈这个人,但是三十九的她却没办法。
在斌守护着善熙,需要善熙的爱和支持。
当在斌拿着对讲机一路跟在善熙身后时,傻傻的善熙还以为是对讲机的信号超强,那种满满的爱意,除了感动到流泪,不知道还能用什么其他文字来形容。
在三十九岁的年纪,还能找到真爱的几率有多大?
拖家带口的灰大婶,遇到初恋情人并又重燃爱火的几率有多大?
在这个中年版的浪漫满屋中,真爱战胜了一切。
然而不太留意娱乐新闻的我,在看完这部剧,才得知演善熙的崔真实自杀身亡了,心凉的觉得命运弄人。
在剧中即便经历种种磨难,却必定会见到曙光,结局也总是幸福快乐的。
但是现实中的她,失败的婚姻、无尽的流言蜚语,带来的焦虑与压力,令她毅然走上了绝路。
令这部剧又添上了更多的悲愁。
PS:明星自杀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刚在前两天陈琳也选择以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到四十的女人,正是人生的黄金期。
有时我在想,究竟是纵身一跳需要勇气,还是活着更需要勇气。
再怎么痛苦,只要有口气在就会有希望,但是如果连希望都没有了的话,是否死亡是唯一的解脱。
这之间的关系我永远也想不明白,对我而言,我没有勇气,所以宁愿相信人间总有希望。
2003年4月,所有的音像店都铺天盖地得堆满一个人的作品。
我径直走进一家买了一张《纵横四海》的D9。
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已经不自觉地开始学习:当你不得不接受一个痛苦的结果时,需要自己去找寻一种纪念方式。
我选择喜剧。
这样,当我衰老的时候,头脑钝掉、双眼浑浊、手足麻木,记不得许多人、许多事,提起某一个人可能让我迟疑很久,最后我可以拍着额头说,啊,那个人,是的,我记得他(她)最美好的笑容。
10月2日看到崔真实的新闻……其实我已很久没有关注她,只知道她这几年有几部作品口碑很好,她的事业再次风生水起,她的两个孩子活泼可爱,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喜剧。
我想,看看她最后的喜剧,记录下一些文字吧。
那喜剧名叫《我人生最后的绯闻》。
人们说,一语成谶,我不相信;人们还说,戏如人生,我更不相信。
人生不会像戏一般,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被幕后安排精确到秒;人生不会让你在失去一个卑劣的丈夫的同时立即获得一个大明星的爱情;人生不会让你轻易避开一干闲杂人等的疯狂骚扰;人生不会让你在孤立无援时永不绝望……人生,远比戏要来得残酷,来得凶猛,来得不可修改和挽回。
明明看的是喜剧,自己也努力淡化悲痛气氛,但是我对老友说:我写不出任何喜感了。
何止如此,我总能在剧中抖出的笑料包袱中看得气恼、怨愤,无法遏止。
有几次,我在文字之中控制不了自己的愤怒。
终于,有人说:“我们没有权利评论质问一个人选择死亡的原因。
” 也许言者无心,但这话其实很重,沉重到我有一段时间只能缄默,几乎半途而废,打算就此罢手不再写任何关于纪念她的文字。
评论?
质问?
我没有,我没有评论质问任何原因。
但是,斗胆问一句,为什么我不能?
我自己也觉得好生奇怪,每次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就有冷冰冰的规则树在你面前:你可以遗憾,却不能愤怒;你可以掩面哭泣,却不能追问悲剧背后的原因…… 关于这规则的前部,是的,长久以来,人们就是如此遵照的。
然而,那又怎么样?
悲剧就像怪圈一样循环重复,年轻的人、更年轻的人,我们都熟悉的人就这样一个个先后消失,甚至是因为相同或者类似的缘由。
时代不同,人言不再可畏,但是,人言,可以杀人。
果然有好事的媒体自告奋勇,把崔真实生前二十年来经历的种种辛酸过往,一件一件拖出来,曝晒在阳光下。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某些事由是诽谤,我也十足被吓到。
可以说,最后的悲剧,已经不仅仅是高利贷事件和网络流言造成的恶果。
网络、报章、杂志、无数平凡百姓的好奇揣度……一点一点,促成悲剧,而且不止这一件事,不止这一个受害者。
更可怕的是,悲剧正在沿着某种轨道继续沉默地行进着。
崔真实走后,短短数天,几个模仿者选择与她同样的方式来解决人生的困顿和痛苦。
人们在谴责‘崔真实事件’所映射的网络暴力问题时,据说最早在网络上攻击崔真实与高利贷事件有关的白某人,同样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指向,不由让人心惊。
虽然,白某人的寡廉鲜耻和放肆嚣张,也让我痛恨、憎恶。
但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把一个人暴露在网络之中,任意谩骂、侮辱、攻击、诽谤,让他(她)在社会中失去生存空间,这和用流言逼杀崔真实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整个韩国社会都在拷问白某人,《时代》周刊却一针见血地剖析韩国社会对离异妇女、单亲母亲的歧视和冷漠,把悲剧背后的原因又向深层探入一步。
整个韩国社会都在热议网络实名制和“崔真实法案”,但是犀利的评论者却指明如此的制度和法规背后隐藏了政客声东击西的私心,让我激愤的心刚刚一热又瞬间变得冰凉。
有人冷眼评说,戴安娜去世后,白金汉宫前堆着近千万的花束,这些送花的人是否正是那些紧攥着各种小报、对狗仔队的每一条追踪、偷拍报道甘之如饴的幕后观众?
那些在网络上高声咒骂白某人的正义网民,是否也曾把崔真实的种种流言传闻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添油加醋以图一乐?
人们可以不质问,但是不能不反省。
如果,我们只是软弱地纪念一个悲剧的受害者,却不能、不敢去剖析那悲剧的来龙去脉,那么,没有什么会发生改变,改变的只能是谁会成为下一个流言的牺牲品。
我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李恩宙,想起郑多彬…… 我还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练习让自己不绝望。
读书时,每年看两次《死亡诗社》,那时是会哭的。
基丁老师一跃站在讲台上,告诉孩子们,人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站在不同寻常的高处俯视,感觉完全不一样。
只是,某一次我拖着一个经久历练的长者和我一起看这电影,他安静冷漠,毫不激动,末了说了一句:“基丁在这之后,很难再找到工作,而且肯定不会再有教书的机会……” 我坦白自己很久都没有再看《死亡诗社》,也承认这长者说的话非常现实、也许完全正确。
然而,后来我看某个北大女生写她步入社会的感受,她说她也许还会有梦想,但是再也没有理想了,我还是难过得要命,完全忍不住。
每个人都有绝望的时刻,每个人都有理想破灭的时刻。
生活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在于我们怎样处理自己的绝望,怎样守护自己的理想。
如果你觉得这话太假太空,那我换一个说法。
那天我下班回家,因为疲倦走得很慢。
这时,身边一个陌生的年轻母亲对她的小女儿很快活地叫着:“快看那云朵,多么像跳跃的松鼠。
”我也仰起头,看着因为阴沉天气而并不太明亮的傍晚天空,果然飘过的云朵形状有几分松鼠的样子。
那个母亲虽年轻,但是相貌平平毫不起眼,她的宝贝女儿个子小小,只有几岁而已。
她们那份平实的仔细和快乐提醒了我,基丁所谓的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世界,其实不仅指站在高处俯视人生,有时我们也需要抬起头来仰望人生。
作为一个矛盾的无神论者,我相信有许多灵魂居住在高处,我无意打扰任何人的安宁和平静,只想说,在这样的世界里,低头俯视,抬头仰望。
本人超喜欢崔真实,说实话,剧中的男人真的算不上帅的,从宋在彬第一次登场,我就犯嘀咕:妈呀,这是哪来的大叔阿!
感觉他的褶子好像就在我眼前是的。
开始的时候,完全是当喜剧看的,崔真实夸张的发型实在是搞笑,为了筹钱,居然会想到去做手术,充满了生活的无奈啊,不过结果真是好笑,无意之中居然做了收缩阴部的手术,以至于后来她和东澈结婚,我还在惦记东澈的感觉,哈哈。
当宋在彬逐渐的被东澈取代,我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我的身分无关,她只是我爱的人,我要保护的那个女人。
年纪有点大但还是很幼稚的东澈,土土的善熙,人怎么会那么好的大哥,疵嗒嗒的女儿,第一眼觉得长的很奇怪的薰,还有嘴很大的欧巴桑。。
虽然还是会有点俗套,但最后的大结局真的觉得很舒服。
也许这就是韩剧老套却不衰的原因,能让你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除了生活,还TM的能有谁呢。
生活就是这样的,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个什么人,说不定就改变你的人生了~ 是呀,如果我没遇见你我该怎么办啊。。。。
谁还能让我如此开怀,如此挂念,如此地爱啊。。。
“永远的灰姑娘”崔真实的遗作。
不一样的初恋故事。
真正的表演。
让人大哭又让人大笑的中年灰姑娘,也唯有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风风雨雨、大起大落的崔真实才能令人信服的塑造吧。
要是崔真实在现实中也遇上像郑俊浩角色一样的好男人,也就不会香消玉陨了。
评分:9.5 out of 10
刚结束完第8集,想把自己的小感动记录下。
在斌为了不让善熙看到她老公与别的女人订婚,一把把她揽在怀里抱着说不要去!旁边围随着一大群记者,他的哥这个时候也上来脱下外套整个包裹着善熙。
看着两男人如此的保护着这个女人冲出人围。
被感动了。
特别是主题曲响起来时,这镜头我后退了2次。
冲击力是太大了。
"SA LA NI __
许多人说初恋是开花不结果的,个人也十分赞同这个观点。
但是当你厌倦了现实当中的忙碌和日复一日的单调,就会让人有一种期待的心情。
希望某一天在路上遇到自己曾经希望出现的人,当然这种概率是少之又少。
但是善熙做到了,在适当的时候,一个拯救自己心灵的人:东澈。
一个近四十的人性格却像一个小男孩的帅哥,也许东澈顽皮的这一面只有在自己的初恋情人面前才会表现出来。
东澈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善熙,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土气的打扮,却拥有一颗坚强无比的心的女人。
这部剧十分搞笑, 但是也有让人感动的地方,好久没看韩剧了,偶尔看一下,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笑着看完了6集,男女主角的演技很棒,故事情节安排非常有意思,但笑过之后是对女主人公的同情以及痛恨她丈夫、婆婆对她的不公,同时,又敬佩她对生活的努力和隐忍,对于别人的嘲笑和打击,她都坚强的面对和生活。。
是一部难得的在笑声中开心看完,内心又会有隐隐的心疼,编剧用幽默的手法讲述了中年女性的生活困苦,并用更大的勇气笑着生活,让我体会到坚强的笑对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阶段的女人都会非常美丽。。。
最近我在追看这部片子,原因在于一种有点复杂的情绪:对现在的状况有点失望了吧。
所以洪善熙和初恋的相遇很是让我期待。
那句被宋在彬藏在画后的话不知道有没有感动大家:“东澈认为,比起19岁的洪善熙,更喜欢39岁的洪善熙。
”真的觉得很温暖,一个女子不幸的爱情和人生被初恋的男子拯救的故事,我真的愿意相信生活会是这样美好和值得期待,也不忘我们这样辛苦和努力的经营生活、自信并且微笑着等待和创造。
就像剧中,不幸的时刻、痛苦的时刻,总会有他、有那么一个人爽朗的笑容和坚实的肩膀出现,是人生中多么简单的幸福啊。
电视剧杂揉着辛酸、搞笑和温情,看了暖暖的,很舒服。
MBC的片子我总是很钟情,这个创作团体,总是能在渐趋模式化的韩剧中的另辟蹊径,让我感受韩语剧目的精彩又不乏轻松、心痛得时候又满含温情。
还在期待11集。
这部剧让我开始期待生命中的小小细节,如果那些生活细节都可以这样饱满,那么幸福就真的在指边缭绕了。
如果重逢可以这样美好,真好。
真的很好。
前些天,我还看着你的电视剧。
我人生最后的诽闻。
然后,此时,看见你自杀身亡的消息。
你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离开这并不是很美好的世界。
只是,在这不够美好的世界,也应该美好的活着啊。
惋惜?
悯爱?
只,希望,曾经的光辉与快乐,能够真实。
真实的陪着你,一直走下去。
在那里,也要好好的。
崔真实的获奖遗作~
最后的绯闻
中年版浪漫满屋
崔真实的经典作之一
不喜欢男主这种 随随便便 动手动脚的 喜欢
善熙前夫结婚那段,主角们都太可爱了。
看大结局之前知道崔姐姐真实人生的遭遇,感慨啊揪心啊
崔真实,好演员啊!太可惜了
韩剧向左,韩国向右。
中途弃剧了。
四星给自杀逝世的崔真实,真实人生总是过于残酷。。。
挺朴实的剧,女主出场的打扮完全是故意抹黑,除非大婶头发是自来卷。男主和男主的哥都属于东亚国家的稀有动物哈哈哈,女主是瞎了么年轻的时候不赴初恋的约找这么个终极渣男当老公,不光是渣男本男,还捎带渣到极致的婆家人,鞠躬尽瘁还捞不到一点儿好,真是没治了。所以这剧,消遣是可以看了,男主女主也算是养眼,孩子们特别是大嘴儿子挺可爱,较真的话就没法看。渣男前夫居然还有富婆给投资包养,真是奇葩中的极致,垃圾中的垃圾。呕吐。
小时候觉得感人
我们一分钟就如一分钟一样久,过一天就和一天一样久,离十九岁越来越远,现在这个时间是离十九岁最近的时候,你不知道吗?里面的插曲++++推荐
灰姑娘演完这部剧后居然真的离去了,好悲伤
就是喜欢大妈血泪史
电视剧频道在放。。。瞄了一点
强行磨叽。。。
挺好看的韩剧
挺好看的,女主长的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