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

Life After Life,生生世世

主演:托马辛·麦肯齐,茜安·克利福德,莱丝利·曼维尔,詹姆斯·麦卡德尔,杰西卡·布朗·芬德利,伊斯拉·约翰斯顿,伊丽莎·赖利,杰西卡·海因斯,肖恩·德兰尼,哈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生命不息》剧照

生命不息 剧照 NO.1生命不息 剧照 NO.2生命不息 剧照 NO.3生命不息 剧照 NO.4生命不息 剧照 NO.5生命不息 剧照 NO.6生命不息 剧照 NO.13生命不息 剧照 NO.14生命不息 剧照 NO.15生命不息 剧照 NO.16生命不息 剧照 NO.17生命不息 剧照 NO.18生命不息 剧照 NO.19生命不息 剧照 NO.20

《生命不息》剧情介绍

生命不息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剧改编自Kate Atkinson在2013年获得科斯塔奖的同名小说。 故事讲述Sylvie和Hugh的女儿Ursula Todd,出生在1910年的一个夜晚,可她还没呼吸到第一口空气就去世了。在同一个夜晚,她获得重生并幸存了下来。Ursula发现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在不同环境中生活并死去,然后又重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过上全新的生活。 Ursula在每一段新生活中努力寻找着正确的前进方向。她度过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关键时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一场与希特勒的邂逅,以及诸多重大的人生事件。但Ursula如此迫切地需要活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完美人生是能拥有的吗?历史的进程能被改变吗?Ursula能拯救世界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封神·托塔天王元气少女缘结神◎迷失明日约定音乐永不停歇我的非凡父母奇巧计程车护工故事致命玩偶家宅凶灵库尔斯克爱的季节裂口女山村旅店荒野第一季鸟的歌唱黑道家族第五季快乐时光大观园密湖血案不良街区暗夜列车真爱狗公园大搜查之女消消气第十二季甜言蜜语已决定大珍珠最强魔幻陀螺头师父一体狂鼠

《生命不息》长篇影评

 1 ) 太迷人了,BBC新作我沦陷了

BBC新作来了。

迷你剧,全季4集,每集1小时。

也就是这四个小时,给了天天莫大的触动,有过平静愉悦的心情,也又有过疯狂快乐的瞬间;有过紧张不安的情绪,也有过无法排解的愁苦焦虑;有过俏皮可爱的窃窃偷笑,也有过守到堤坝决堤最后一刻的泪流满面。

而之所以会有如此复杂如此丰富的情感,便是因为这部剧。

它直述生命,诉说着美丽、死亡、重生、遗憾、执念等一切美好或者不美好。

《生命不息》Life After Li

共4集《生命不息》,用最美的语言和镜头,讲述了一个神秘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从她出生起,就面临着生命的各种死亡。

脐带绕颈、溺水、瘟疫、意外、家暴、战争……每次她死去,都会再次重生。

为了下一次的生命能够得以生存,她拼尽全力避免死亡的各种可能性,对危险的人和事敬而远之,但是死神总是悄悄来到,乔装成不能辨别的模样,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

第一次,在她还是婴儿时,刚来到人世,便没有了呼吸。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脐带绕颈让她失去了生命,医生的缺席让这个生命失去了挽救机会。

第二次,又回到了那个大雪之夜,医生在大雪封路之前赶到了这个即将临产的女人旁边,也因为他的到来,才有了这个小女孩Ursula。

不过,在她还是婴儿时,Ursula就已经嗅到了这个世界的危险,比她早出生几年的哥哥试图用落叶捂死这个小婴儿,家里的窗户又高又险, 母亲因为有了下一个孩子也因此照看的精力都转移到了新婴儿身上,因此,Ursula在海边玩耍时,溺水而亡。

再一次,Ursula的生命重来,产科医生即使赶来,她逃过了脐带绕颈。

父亲及时出现,身上的落叶被清除。

海边的写生画家及时发现,把她从海浪中抱了回来。

这个时候,Ursula的小脑袋中,已经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

而她下一次死亡又是什么时候呢?时值一战,父亲参军,常年没有消息,母亲给孩子们买来洋娃娃,并且骗他们说,这是遥远的父亲送的。

而正是为了不失去这个洋娃娃,Ursula尝试冒险,也不幸失足。

然后,再次回到那个大雪之夜,Ursula刚出生的时候。

《生命不息》的故事逻辑简单,仅仅是,也确实是,Ursula出生、死亡并一次次的复活。

但其内涵,并不能用这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

在Ursula童年时期,她为了避免死亡做出各种努力,带着警惕,在每个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她不惜付出伤害别人的代价,也要换爱的人周全。

在Ursula少女时期,她做错了选择,或者说没有学会,或者说从未学过拒绝,导致十六岁的她就怀孕了,但是,死神并未在她内心最痛苦的时候,取走她的性命。

童年时期的她,如此抗拒死亡,而此时此刻的她,极力地想要拥抱死亡,死亡却弃她而去。

如果说我们的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那么我们截止到现在的生命便是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焕来的。

《生命不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提供了无数个可能性。

假如我们的生命死在战争中?

渺小且卑微。

假如我们的生命消失在对亲人的眷恋中?

假如我们的生命在最开始时就死于襁褓之中?

根本就没有下文。

假如我们的生命死于花前月下?

会让死亡更美好吗?

会更加的心甘情愿吗?

假如我们的生命,仅仅是死于“不懂拒绝”这四个字手中呢?

假如我们的生命,仅仅是为了一个仇杀的目标而长大呢?

假如我们的生命跨过了意外、疾病、战争,安享终生,却始终抱憾呢?

假如生命是我们自己选择结束的呢?

假如我们的生命在抑郁和咆哮中愈来愈暗淡无光呢?

死亡便成为唯一出口。

上一世的巨大悲惨,让这一世的她终日郁郁,也让下一世的她为复仇而活。

那什么时候才是终点呢?

对于本剧来讲,是小女孩真正接受死亡之后。

对于Ursula来讲,没有终点。

在最后一集末,Ursula的姑姑问Ursula的爸爸,你愿意再活一遍吗?

爸爸的回答是,哪怕是为了再看一次Ursula学走路,他都愿意再来一遍,即使他曾经经历地狱般的一战。

当Ursula的爸爸询问Ursula,你愿意再活一次吗?

Ursula也回答了愿意,因为她已经发现了生命中的那些美好。

为了那些美好的时刻,也许短暂,也许稀少,但也会再去一遍一遍地、历久弥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拼尽全力,去爱。

《生命不息》娓娓道来了太多的死亡精神和生命意义,并且是以一种文艺的、浪漫的、复古的,让人心碎的方式呈现着,以至于天天想要一遍一遍地去看,去琢磨,去感受。

上次以这样的方式触动到天天的,还是那部文艺范的科幻片《环形物语》,温柔美好且刻骨铭心。

虽然《生命不息》在豆瓣仅有8.1分,但是,天天认为这部剧值得一个满分。

而且,说不定还会有下一季。

因为其改编的凯特·阿特金森原著《生命不息》,还有一部姐妹篇《归来》。

我们一起静待归来吧。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2 ) WHAT IF OR EVEN IF?

这两天看完了的这部比《重启人生》还早上映一年的英剧《生命不息》,讲的是一个叫乌苏拉的女孩儿总是会遭遇不同的意外。

死去,又反复进入新生,随之依靠自己的直觉去一点点改变命运轨迹的故事。

类似于游戏重启的这个设定,很容易联系到尼采的永恒回归。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3卷的“幻象与谜”里提到,蛇是永恒回归的动物,但只要永恒回归是反动力的永恒回归,蛇就会伸展开蜷缩的身子,变成“沉重的黑蛇”,从准备开口说话的口中垂下来。

第二集 心理医生递给乌苏拉的图片 在《生命不息》中,当女主角在看心理医生时,告诉他自己的困惑,医生给了她一本书,里面附着衔尾蛇的图“这是一条蛇,衔着自己的尾巴。

”心理医生对乌苏拉说:“它象征着宇宙的无限循环。

线性时间只是一种构想,实际上万物流转,没有过去未来,只有现在。

” 这里其实已经道出了该如何抵抗所谓的“反动力”,也就是消极的虚无主义。

和现代人通常熟识的线性时间观不一样,古中国和古希腊人一样,都有着轮回转世的时间观念。

受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影响的尼采,结合先贤们的智慧提出了永恒回归这个概念,试图通过它来拯救存在,和反抗存在的虚无。

作为无缝衔接的鼻祖(bushi),阿里阿德涅(Ariadne)是出现在尼采著作中为数不多,且较为重要的女性形象。

身为古希腊神话克里特岛的公主,同所谓的迷宫女神。

尼采认为,她的智慧和狄奥尼索斯精神这一艺术性的冲动相对应,在于对生命痛苦的感知,和对于人类存在状态的深思。

Ariadne by Sir John Lavery, 1886, via Christie’s“阿里阿德涅是尼采的第一个秘密,第一种女性权力,酒神式肯定的灵魂,是与它不可分割的未婚妻。

她具有否定的、道德化的力量。

这位可怕的母亲和善与恶之母,是她在贬低和否定生命。

”—德勒兹 同样在《生命不息》中,女主角由于一次次地经历过战争和亲人的死亡后,也开始对生命的意义产生质疑。

于是在之后的轮回中,她用了大量时间去思考自我和存在,甚至在心灰意冷之后,认为自己的存在形同尸体。

在分析尼采的《阿里阿德涅之怨》(Ariadne's Lament )这首诗歌时,德勒兹写道:里面呈现了提问方式与提问的神之间的根本联系,即,多元问题与狄奥尼索斯式的肯定或悲剧性肯定之间的根本联系。

而狄奥尼索斯,一个同时隐匿自身和揭示自身的神,作为意志的化身。

(《尼采与哲学》三、批判) 而每一次的发问,正是狄奥尼索斯,也就是权力意志在回应。

意志的性质,同样也是地球的性质,是一个时刻处于失重状态的“轻灵者”。

豆瓣找到了这首诗的翻译,可以结合看看:Ariadne's Lament 阿里安之怨 by 尼采在诗歌里,阿里阿德涅问狄奥尼索斯:“你想要什么?

”其实可以当作她在问的是“意志想要的是什么?

”即,意志是否想要的是意志对应物的潜在内容?

……所以,在面对生命中无限重复的困惑时,尼采提出人们可以以永恒回归的思考作为应对策略:永恒回归作为物理学说展现一种新的思辨综合形式;作为伦理思想,则展现一种新的实践综合形式:无论你想要什么,用这种方式来想:“你也想要它永恒回归吗”。

也就是,在每次你想要什么的时候,事先总问:“我一定能无限次地重复我想做这件事的意愿吗?

”这种追问应当成为你最坚实可靠的重心”(《权力意志》,第4部分,242) 于是,经过这样的追问,意志则进而可以化身为一种创造和形成,同时也使虚无的意志得以圆满和完整。

不过要注意的是,永恒回归不是同一的思想或者简单的循环。

而是为了强调绝对差异的思想,是属于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回归,是超越性的循环往复。

在这里可以是剧中乌苏拉的心理医生引用尼采的那句“热爱命运”(Amor fati),也就是以意志肯定生活中琐碎循环的这一过程。

尼采认为,能够爱自己的命运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伟大心灵的标志。

所以,若还总习惯用WHAT IF去面对问题,不如尝试着用EVEN IF——前者扼杀可能,关注假设;后者则容纳可能,强调决心。

如查氏所言,‘永远做你们所意欲的——但要首先做能意欲的人。

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片段,在女主角在一家人面前提到未来想学哲学的那一世,她父亲总结道,生命的意义,在于观照彼此,这场家庭讨论在这句中结束。

 3 ) 我流浪儿般赤着双脚走来

看这部之前先看了日剧《重启人生》。

比起重启人生中女主对重生和上一世回忆都比较清楚,而且第一世也活到三十多岁,本作女主则懵懵懂懂,凭直觉在危机四伏的生命中跌跌撞撞的向前。

目标明确,安排紧凑的生活过了太久,太久没有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个话题了。

其实觉得这部片在主题表达上有点幼稚,觉得很简单一件事女主醒悟过来要花这么长时间,观感甚至有点类似加长版的欧美校园青春片,西方人真的有很长的coming up age period。

但是它也确实带我回到对人生的一些积极的思考。

虽然说哲学家以“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受人指责,但有些问题确实引导我从有些囫囵吞枣的盲目中脱身,保持一丝对“我在干嘛,我为什么要干嘛”的冷静。

看着女主每一次不同的可能,不时想到食指的一首诗,《热爱生命》,有点老旧但仍给我启发,在这里摘抄最喜欢的一段: “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中间略)……我能顽强的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4 ) 生命不息Life after life

刚开始以为是蝴蝶效应,中间以为是女性主义,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作者的野心这么大,有巴比伦柏林有我们的父辈我的天才女友。

她反思了战争,思考生命的意义。

刚刚看作者简介,原来她还出版过从诺曼底登陆到第三帝国覆灭,1944~1945她会的!

一个人能有多可恨,几十年后的作品里,人们还要想象刺杀他。

短短四集,写了好多的主题,衔接紧凑前后照应。

最后她爸爸甚至讲出了参加一战面对战争的感受,天堂与地狱并存到处都是死亡,却也充满着人性的光辉,这个最初就有的伏笔。

参战前跟弟弟Teddy的聚会,和我们的父辈里完全一样啊,在那个台阶上唱着歌跳着,和我的天才女友好像啊。

德国的那段甚至就用了《暗黑》的男主角!

她推开了那个他哥哥的轻浮朋友,她没有错把感激当成爱,没有和纳粹党的帅气小伙在一起,没有和不认同希特勒可为了工作加入纳粹党的德国人在一起。

她也能射击得很准,她不只是能生孩子,她不止是当打字员,她读了牛津大学学现代语言,她当了老师,她不止是当老师,她去了白厅,她没有不读大学,她学了哲学,她学了哲学!

好动人的几个场景:a.她堕胎做了手术,她要拥抱雪花,可是她没死;她被家暴打得眼皮都耷拉下来,可她还没死,太苦了。

b.她哥哥一枪差点打到她,她顽劣的哥哥在这一世里说了sorry,那是在树下的草坪上。

c.在她接受“热爱命运”之后,与弟弟分别时,她叫住他,说love you,Teddy叫住她,说Thank you. d.心理医生对10岁的她说,她的现实是她的现实,她的感受是她的感受,她的想法没错,这个世界就是很可怕,话虽如此,还是要热爱命运(德语)amor fati,问她有没有读过尼采,她一抬眼又低头,再抬眼一笑,这心照不宣的信任与被信任,我太爱这一幕了!

好喜欢10岁阶段的这个小姑娘。

爱姑姑Lzzie!

|太好看了!

12、13/5/2024 英剧牛逼!

 5 ) 记录(no.1)

故事梗概:一个女性反复轮回的一遍又一遍。

感想:1、印象深刻的点是女孩16岁和医生的对话。

医生让她像正常女孩那样活着就好。

这个点让我影响深刻的原因是女孩在此之前,一直在担心、焦虑中度过。

怕被水淹死、被🐍咬死,从窗户上掉下来,死于重流感...恐惧让他担心的谁不着觉,但不会改变,她以另一种形式死了。

所以我的感受是,人终究都是要死,结局如果都是死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人生结局已经安排好了,那是不是可以活动轻松一点、自由一点,勇敢一点。

人生太短了。

2、女主被爱情诱拐,但换来的是,堕胎、家暴、流亡。

所以,爱情这种东西,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东西。

(告诫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

3、亲人永远是最关心你的人。

 6 ) 《生命不息》

* “当然是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一场冒险。

”* “她错把感激当做了爱情。

”* “Ursula不在乎婚礼,她要的是步入婚姻,她要的是能与她一起跨入人生难关的伴侣。

”* “她说自己有点困在厨房里,但她很开心……”* 从广义上讲,出生只是生的开始。

个人的整个一生不是别的而是自己不断诞生的过程。

* 当我们在选择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其实仍然在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在选择自己所理解的幸福的定义,以及最终在选择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吗?

事情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自己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但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天,一直啊。

”* “她总觉得自己前方还有什么艰巨的任务需要她去完成”* 人奇妙地诞生,奇妙的一生。

* 珍惜一件东西,要像马上就失去它一样。

* 你的人生拥有无限的可能。

* “一定要保重自己。

”* “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最后都是个死。

”* “我就是想要个善终,要怎样才能善终呢?

”* “这就是时光的奇妙之处,时间在前进,愚蠢的旧世界也在慢慢变好,尤其是对女孩子来说。

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拼尽全力去学,你很聪明,还漂亮,抓住对你有利的机会,你会有了不起的成就的。

”* 每个人无法改变的最终的终点是死亡。

* “热爱生命,热爱命运。

接受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好坏。

”* “成为你自己。

”* “要想成为自己,必先了解自己。

”* “你做不到的。

”“为什么?

”“因为这个世界自有它的命运。

”* “有一种说法是,时间并不是线性的。

我们永远正经历过去,我们永远正经历未来。

也就是说,两者皆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当下。

”* 看出来了,作者是尼采死忠粉。

* “我们会赢吗?

”“我们选择相信会赢。

”* 天堂与地狱同在。

*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都是唯一一次。

 7 ) I'll do it all again just to see Ursula to take her first steps

"I'll do it all again just to see Ursula to take her first steps." "I'm here to rescue my sister. Release her at once." 爸爸和Teddy简直就是Ursula生命中天使般的存在。

感恩在2023的开头就看了一部这么棒的剧。

虽然看完有点致郁。

短短的4集呈现了历史的厚重---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流感…Ursula在一次重生之后能勇敢地说不,奋发读书进入牛津,在发现与德国男友价值观不同时毅然离开,考公务员,整个人都发着光。

果然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别靠近男人,不然会变得不幸。

这个设定有点像游戏,又有点像不同女性的人生。

作为女性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如果可以轮回能活出更好的自己吗?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在无数次的重生中,Ursula经历了2次意外早夭,2次感染流感死亡,3次因战争死亡,1次被家暴致死,1次寿终正寝,还有1次因刺杀希特勒而牺牲...这无数次的轮回似乎在寻找一个终极答案,但直到故事结束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答案大概就是,珍惜当下,无论怎样,都不可能有完整的人生。

废墟中的孔雀代表着绽放和泯灭,这一世Ursula却选择了和女儿一起安乐死,这似乎意味着只要社会结构不发生变化,战争依旧,男权依旧,女性的生存永远危机重重。

女性必须拥有完整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智慧,直到最终成为她自己。

Ursula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吧。

生命中有死亡,也有人性温情的时刻。

爸爸如同社会中的精英分子,永远充满了宽容与爱。

妈妈是极其普通的女性,也是广大女性的缩影(通过婚姻获得体面生活)吧。

早早结婚,依附于另一半生存,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奉献给了孩子,唯独没有给自己,晚年有孩子在身边,她不愿意重生也很正常。

"That’s the nice thing about time, isn’t it? The more it moves forward, the better this silly old world gets, especially for us girls." 也许每个家庭都有姑姑一样的存在吧。

她们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可能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亏,但是她们独立自主,充满爱心,自信洒脱,敢爱敢恨,会享受生活活在当下。

她们就是晚辈悲凄生命中的光(PS:唐顿三小姐果然是独立女性代表)。

姑姑代表的是当下,是洒脱不羁,是Ursula渴望成为的样子。

在一个中产家庭,5个孩子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Teddy从小就有母亲满满的不加掩饰的爱,如同天使一般的存在,类似社会中的好人,这样的人可能只有少数部分吧。

Jimmy和Pamela是家里不受重视的小孩,类似社会中比较边缘的人吧。

小时候有个小姐妹也挺好的。

Ursula堕胎后回家连Pamela都能察觉出异样,可是妈妈却一点都不理解Ursula,挺令人难过的。

姐姐的人生似乎也是一种如妈妈一般循规蹈矩的人生吧。

Maurice无疑是最讨厌的存在了(恶魔在人间),自我为中心,歧视女性,Ursula小时候差点被他用树叶子闷死了,后来又因为他的渣男同学Ursula早孕堕胎最后遇到家暴男被家暴致死。

可是这样的人却进入牛津大学而且在政府单位身居要职。

在Ursula的每一次轮回中Maurice都安然无恙,这说明在战争的大环境下,即使有重生大法,有些人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在男权社会的体制下,男性群体中美好的部分总会消逝,只有恶的部分最终能掌握大权。

"What she feels is what she feels." "Become such as you are, having learned what that is. "医生真的是智者一般的存在。

Ursula在经历家暴男之后疗愈时尽情跳舞那一段太美好了,大概是她那不幸的一世里唯一畅快淋漓地活了一次吧。

生命是如此脆弱,很容易便可以被夺走。

生命又是如此坚强,即便注定死亡,却也勇敢活着。

 8 ) 看到Teddy最后说Thank you, 突然想到也许Teddy也经历了好多轮回来救姐姐

与其说这是个女性主义叙事的电影,我更愿意将它看成是部哲理小品,随着女主角一次次轮回代入感强烈。

爸爸最后说无法忍受失去Ursula,也会想到可能爸爸也在每一次轮回中更努力一点,想改变女儿Ursula的悲惨结局。

反观妈妈Sylvia是唯一一位不愿意重过人生的女性角色,也许她才是最活在此时此刻的那个人。

 9 ) 详析英剧《生命不息(2022)》

如果我没数错的话,女主在4集里面死了15次。

还有5次侥幸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反复重生的女孩,名叫乌苏拉(Ursula)。

第三集(52:30)乌苏拉活过了看似完整的一生,却又带着遗憾重生。

她的遗憾不是为了自己。

第四集(42:04)乌苏拉:我想念我的弟弟。

心理医生:我想念我(战死)的儿子。

但我们没有选择。

乌苏拉:你没有选择。

(我有)唯一执念重生的人?

女主在第四集(45:47)画出了第二集(15:45)心理医生给女主的衔尾蛇之环(Ouroboros)。

心理医生:没有所谓的线性时间,我们一直存在于过去,也一直存在于将来,过去和将来都不存在,只有现在。

第四集(39:40)心理医生:Amor fati,对命运的热爱。

尼采被这个想法所吸引,我们聊过这个吗?

乌苏拉:希望没有,我当时才10岁。

第四集(46:26)心理医生:既然说到这里了,Amor fati,对命运的热爱。

你读过尼采的书吗?

乌苏拉:我才10岁。

(注意眼神)在第一集(49:48)、第四集(7:11)、第四集(35:56)、第四集(47:19)女主经历与泰迪的四次分别后,他们终于好好地道别,泰迪的那句“谢谢”意味深长。

在第三集(49:45)、第四集(36:13),直到第四集(48:03)哥哥(莫里斯)为女主带来第三次讣告时,她才释然接受了这个消息。

泰迪说:不会永远这样,没有什么会永远存在。

这句话出现了两次,在第一集(49:12)和第四集(3:16)。

It won't last forever. Nothing does. 第一集(1:37)泰迪说:如果我们可以重新活过一遍又一遍,再一遍呢?

第一集(12:42)女主溺水的时候,泰迪哭了,母亲以为他饿了。

第一集(48:01)泰迪走上前拥抱(记事起便没见过的)父亲。

第三集(21:48)出现在姑姑门前,泰迪和女主的家b丈夫打起来。

该发生的总会发生。

第二集(11:27)女主的家b丈夫撞桌子。

第四集(4:57)女主的弟弟(吉米)同样的方式撞到桌子。

第四集(11:43)女主死于轰炸。

第四集(13:33)女主活着,另一个女人替她死于轰炸。

第二集(48:35)女主为了找工作,选择文秘打字课。

第三集(43:43)兜兜转转又回到打字课。

在故事开篇重生的时候,并未提及父亲在战争中幸存。

当女主以为自己为了家人重生的时候,父亲也为了家人拼尽全力“回来”,“回来”或许是字面意义的这一世,又或许在下一世。

关于狗的细节:第一集(17:08),父亲给家里装了电灯,哥哥很失望,他想要一只狗。

于是在第一集(20:09)哥哥有了一只狗。

第三集(27:49)乌苏拉带着狗,(28:06)和(46:05)全家人野餐的时候有狗。

弟弟(泰迪)为乌苏拉“回来”了几次呢?

在女主开篇死于难产的时候,家仆的话是:“她走了,还没来得及去爱就死了。

”第一集(47:06)父亲战后回家,旁白说道:乌苏拉想,这就是爱,是值得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

This was love, thought Ursula. It would be worth dying for.综上,为什么女主在几次低谷没能重生?

因为那不值一死。

 10 ) What if我们有不同的选择,What if我们拥有全部的爱

What if的背后是对生命无尽的热爱,或是无尽的遗憾,或是无尽的期待,或是无尽的憎恨,或是无尽的惊讶……不论是什么,是一种希望重新选择的执念,也是一种对于自己不放过的责备,希望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也许事情会更好,也许会有人爱我们,也许爱的人不会有,也许……生命可以重来,因为执念。

就像生命中我们很多的dejavu ,不同的人但相同的对我们不好,不同的角色但都像爸爸一样对我们漠视,一次又一次迷恋上像爸爸一样不给回复的男人,害怕像妈妈一样照料缺索取爱的女人。

接受,多么简单的两个字,女主用一次又一次的重生来学习,做不同的选择,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爱自己,甚至有了孩子,后面又没有了孩子,去德国,离开德国,一次又一次不同的选择。

在一世里,她善终了,但因为爱又回来了,经历了更多,放不下更多,这一次离别她选择了自己离开。

打过仗的父亲,在第四集说自己经历的战争“god and devil exists at the same time, but a tremendous amount of human kindness”。

在看前几集的时候,无论弹幕多少说哭了,我都没有感觉。

但当年迈的父亲,在生气之后walk bear回去伦敦的车,不肯放手,说“I couldn’t bear losing you”,我哭了,也许最想要的始终是爱,最安全的也始终是爱,所以我才害怕,生病,不停去迷恋。

《生命不息》短评

1. 這是covid response宣傳片嗎?其他死法都只死了1次,就1918年大流感死了3次。全世界人封了2年多,還嫌不夠久是吧?最後解決方案居然是把女傭推下樓梯,更神奇的是,Ursula也不叫醫生,就把女傭扔在那裡痛苦呻吟自己玩去了。這做法跟北韓直接槍斃新冠患者有多大區別?怪不得2年多來各國政府都毫無科學根據地把未打疫苗的關在家裡,炒魷魚,美其名曰救人。因為他們真的覺得這批人是可以被犧牲掉的,還真把自己當成救世主了。即使現在數據已經顯示感染、住院、重症、死亡主要都是打了疫苗的。本來在澳新軍團日看這部劇還蠻有反戰意境的,結果越看越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原著就這麼寫,還是故意改編成這樣。

10分钟前
  • Shady
  • 较差

像摇圣诞水晶球🔮

15分钟前
  • 还行

感觉导演有点病。一定要花1.75集详细展开女主如何被侵犯,被家暴,只展现孤独与痛苦,完全没有反抗。这么多次轮回都要以女主四仰八叉地死在地上的俯拍拉远结束,如果单是为了配合雪花的意向,那为什么唯一一次刺杀德国人是以黑屏结尾留给观众遐想呢?还不是因为有男的,就不想展现死时的惨状吗。本质还是花样虐女咯但姑姑lzzie和姐姐Pamela都是很鲜活的人呢🥺

18分钟前
  • 韩甜芋泥波波
  • 还行

没有这个本事就不要碰宗教或是哲学命题。看完仿佛被喂屎。

20分钟前
  • 春天好吃肉
  • 很差

美国人拍不出这种!【地图炮

23分钟前
  • hgsdg
  • 力荐

还行

28分钟前
  • lsj和myx
  • 还行

是一部深刻而感人的作品,它通过厄苏拉的故事,传达了关于生命、爱情和选择的深刻见解,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的深入思考

30分钟前
  • 夏沫
  • 较差

再来一遍会更好吗?

31分钟前
  • More名其妙
  • 很差

类似蝴蝶效应的不断轮回和重生的框架,非常有趣,籍以繁衍女主短短二十来年的丰富人生际遇。“命运多舛”大概可以精准形容这位被上天不断戏弄、爸爸内心最宠爱的little bear。截取最能总结内核的两句台词:"What she feels is what she feels", "Become such as you are, having learned what that is"

33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空洞苍白。想透过生死轮回讲述生命的意义,有野心却力有不逮

38分钟前
  • 爱漂流的土豆
  • 较差

两集弃,不是很对我胃口。因为重大事故死亡,一遍一遍重生就好像刷履历一样,不要像上次那样死亡,没有可期待的剧情

43分钟前
  • brave-
  • 较差

虐女,五毒俱全

46分钟前
  • 君子不器
  • 很差

好喜欢Izzie啊

49分钟前
  • Lila布拉塔
  • 推荐

被分数骗了

51分钟前
  • NPC©
  • 还行

看了两集就受不了了,爱吊味太冲了,还以为是女权剧,果然看之前应该先了解主创性别的

55分钟前
  • momo
  • 很差

女主前几世轮回也……太容易心动了点吧。后面的剧本轮回的意义也不大,支撑点不够,直至最后强行升华并结局的些许生硬了。

58分钟前
  • 戏剧balabala
  • 较差

规避风险→女性困境→时代裹挟→存在危机,被他人拯救也拯救他人,走向死亡也见证死亡,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永远没有答案,唯有接受当下,照顾彼此。看得人最痛苦的是Ursula在病房里拥抱雪花未能如愿的那一世,被强迫发生性关系、流产辍学、进入草率的婚姻、被家暴丈夫害死,因为能够重生我心里无数次祈祷让她死去吧,然而这就是无数女性只活一次的缩影,以希冀重开的爽文思路来覆盖苦难是轻佻的。好爱Izzie姑姑,完全的榜样,非常感动于和Ursula的那段对话,“我很有钱但没有人一起分享”“谢谢你让我分享这些”。最喜欢的点是全剧的设定,并不是携带全部记忆的轮回,而是只有隐约的印象。那是否那些dejavu的瞬间是我们重生过的证据,我们的直觉在帮我们修正上一轮的过错,我们的这一世已经是非常努力活下去的一世了。

1小时前
  • Meraki
  • 力荐

还没看完,觉得一般般

1小时前
  • 晨风
  • 还行

一集就能死很多回的烂片。西部世界的架构,罗拉快跑的节奏,只不过文学上太三流。现在都是打上女权主义的标签,就容易销售

1小时前
  • 一粒家田米
  • 较差

女性的一生要经历多少磨难,要重生多少次才能完美避开伤害?然而现实里女孩们只能背负着伤痛和秘密小心翼翼地活下去。在过了生存这一关后,是一次次的失去让你变得更强大。明知有痛苦,有死亡,你还愿意重新活一次吗?是的,哪怕只是为了牵你的手,我都愿意再来一遍,一遍,又一遍。

1小时前
  • 小野喵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