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真的太超出预期了,印象中感觉tvb 总是扣成本预算低,没想到这种历史大剧居然也拍的如此大气恢弘,还有总感觉tvb人总算不够多吧,没想到演员个个演什么像什么,有的感觉不是那一挂的演员居然演起来超级有感觉,像张可颐的吕雉,好有气场啊我的天,感觉张可颐是温柔可爱型的居然演起这么霸气侧漏的吕后都好好啊,江华也是,感觉斯文帅哥演起楚霸王来也是超赞,当然造型也给力,这部剧造型很好,剧情也不错,不过刘邦感觉是美化了,完全没野心还是项羽的崇拜者,虞姬和项羽开始居然是相杀对头型的,最神奇是戚夫人,完全没一点心机傻大姐一个,历史上可是让刘邦废太子的,而且还跟吕后那么和谐,人彘可不是闹着玩的,里面的薄姬刻画的心机得不行,看了美人心计总感觉薄姬有那么复杂么,不过想起历史最大的赢家没点心机怎么可能。
这段历史很精彩,而且主人公们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印证得的太有力了,现阶段对吕后以及后面的吕氏政变非常感兴趣,总感觉吕家后面太惨了,被灭族一个不剩,历史可真是残酷。
香港地区的电视剧剧种不同于大陆,他们那里没有内地这种所谓“历史正剧”,他们的电视剧只分为古装戏(时代背景是清朝以前)、年代戏(时代背景是晚清和民国)、时装戏(时代背景是现当代)。
同样是古装戏,已经逝去的ATV(亚洲电视)拍得要严肃和正经得多,TVB则更加注重娱乐性,拍出来的古装片基本上是搞笑片。
虽然可能有人不同意我把《楚汉骄雄》说成是搞笑古装片,认为这部电视剧有一种很悲怆的宿命感,结局也是悲剧,但是我还是认为《楚汉骄雄》本质上仍然是一部以娱乐为主的搞笑片(不能称之为“喜剧片”,结局是悲剧),悲剧结局不影响其搞笑的本质。
过去常常有人拿《楚汉骄雄》来和大陆拍的《楚汉风云》作对比,其实根本不能比,因为两者压根不是同一种类型的电视剧。
《楚汉风云》虽然加入了不少狗血言情剧的色彩,有点试图利用几段虚构的爱情作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的成分,但是从它的剧情架构、台词设计、服饰设计、取景、音乐及启用的演员阵容来看,它还是把自己定位为一部历史剧,力图拍成一部历史正剧,只是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已。
《楚汉骄雄》对自己的定位则完全就是一部娱乐片。
江华饰演的西楚霸王项羽一脸大胡渣,看上去威猛霸气实际上完全偏离了项羽的历史形象(项羽乌江自刎时年仅30岁);郑少秋饰演的汉高祖刘邦给人一种畏畏缩缩的感觉,看上去毫无主见,什么事情都是听老婆的,还特别妇人之仁,没有什么野心,为了所谓的“仁义”可以放弃统一天下做皇帝的机会;张可颐饰演的吕雉更搞笑了,居然被导演和编剧定义为“古版希拉里”,这哪里还是那位中国历史上三大女主(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之一的吕后;黎耀祥饰演的韩信和历史上那位杰出的军事家韩信只能算是同名同姓了,背信弃义、贪婪无耻、心胸狭窄、恃才傲物,又特别好战简直是古版东条英机,视他人如蝼蚁丝毫不爱惜他人的生命,这究竟是一代军神淮阴侯韩信呢还是二战时期的日本军国主义者?
《楚汉骄雄》在细节上也很搞笑,项羽屠城是为了让敌人不战而降达到拯救更多人生命的目的,项羽居然会以西楚霸王之尊亲自去劝说韩信叛汉归楚,刘邦和项羽鸿沟议和时还各自在自己女人的陪同下去酒店喝酒,结局刘邦杀韩信是因为他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要为自己项老弟讨回公道。
至于全剧的服饰设计更是无力吐槽。
总的来说,《楚汉骄雄》作为一部搞笑片表现得还是不错的。
首先,演员演技到位,剧中每一个主要角色都很有个性甚至可以说栩栩如生,江华演出了剧中项羽的重情重义和豪爽(这一点和历史上的项羽倒还有几分相似之处),郑少秋把剧中的刘邦塑造得懦弱无能却心怀仁念、善良重义(扯淡),张可颐版的吕后专横跋扈但见识超群、有胆有识、既爱权力也深爱自己的夫君(扯淡),黎耀祥版的韩信身负奇才但情商巨低、目中无人、是个不仁不义、忘恩负义的野心家和战争狂人(扯淡)。
其次,剧情安排得比较紧凑,不像韩国、台湾、新加坡的泡沫剧一样剧情拖沓、看得人昏昏欲睡。
还有,这部电视剧的一些小构思也有值得大陆这边学习一下的,比如每一集开头由一位演员或者导演来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虽然这种做法有点像在给小学生科普文史知识,但是客观上还是增加了电视剧的娱乐性。
最后一点,这部电视剧和大陆的历史剧相比不是那么一板一眼,夸张、虚构甚至胡编乱造的地方比比皆是,这样的剧情比较精彩刺激,对历史小白来说看得很是过瘾。
不过,我还是认为TVB要拍搞笑片可以,但不应该拿楚汉战争这段广为人知的历史来搞笑。
如前所述,这部电视剧严重歪曲了项羽、刘邦、吕后、韩信还有亚夫范增、陈平、张良、英布、虞姬、义帝(楚怀王芈心)等历史人物的形象,会导致一些缺乏历史常识的小孩子看了这种片子历史观扭曲,用黄宏的话来说这坑害的是几代人。
而且本剧成本实在太低了,项羽乌江自刎那段戏很明显是在广东省某条不知名的小河边拍的,可笑的是滚滚长江居然是那么一条小溪。
还有京索之战那场戏,项羽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实际上就是十来个群演,原来这部电视剧为了节省成本已经把一个群众演员算成是1万人了。
剧中把项羽最后的失败归咎于“天命”就更搞笑了,既然“天命”注定了项羽必然要失败,范增为什么还要来辅佐项羽?
剧中的他不是会夜观天象能够预知未来的祸福吗?
这部电视剧最毁三观的地方还在于为刘邦屠杀功臣的无耻行径洗白,严重丑化了韩信的形象,把韩信塑造成一个无耻小人,连鸿沟议和后刘邦出尔反尔都说成是被韩信逼的,然后把刘邦杀害韩信说成是为项羽报仇。
说真的,这种东西让不懂历史的小屁孩看了绝对要坑害好几代人的!
非常好,里面人物很多,每个人物都人设非常明显。
项羽的气势,刘邦的市井,非常入骨。
某些场景和材料是参考了很多历史故事和野史的,也加入了故事性,用心了。
懂得很多道理,另一半是战友,不能互相拖累,对标霸王虞姬刘邦吕雉,虞姬过于柔弱,无法赋能项羽,还屡次拖累,两个优柔寡断的人走在一起,难。
成大事者不可心胸狭窄,恃才傲物功高盖主,韩信就是下场。
能琢磨人心并能利用人心者,谓之强者,只蛮干不行。
项羽的失败剧中其实早有伏笔,我愿称霸王为君子,光明磊落,对待身边的人其实也有情有义,但由于太过恃才傲物,刚愎自用,听不进去旁人的劝谏,更认为自己无所谓不能,不把微小危机放眼内,所以一再放过一些可能性,最终把自己送上绝路。
身段不够柔软。
刘邦几次保命,皆因贪生怕死,且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说白了市井小手段很多,没有什么制约。
最后更是把不择手段夺得天下渲染得淋漓尽致,还有一个字狠且绝情绝义。
很多剧评认为把天意渲染得太过,但我认为,只有一些场景把天意加进去作为戏说的成分,以及古人本来如此挂在嘴边。
但细看,早已性格决定命运。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如资本原始积累,哪个不是肮脏不堪细看,但历史是强者的历史,如今看的,都是胜出者的历史。
每每触及楚汉历史,总会想起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一字一句非常传神,也是我所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其实上述说的项羽的性格,不渡江是符合他性格的。
如此骄傲的人,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比死更难受。
其实本来违背人性,一身本领文物全才,在古代的礼教下,能屈能伸,难!
“ 指鹿为马”是我国发生的一段历史,也成为一个典故让人代代相传。
可是对于这样一段荒诞可笑的历史,如果只是当做口耳相传的笑料故事,作为丰富大众的娱乐素材未免太可惜,这也玷污了中华祖先代代相传大浪淘沙般遗留下来的智慧与期盼。
指鹿为马在当时带来的是何种灾难,有目共睹,在不同的条件下造成什么样后果也是很容易想象。
可是指鹿为马的情况是怎么发生的了?
那些指鹿为鹿为之纠正的人做了什么,又达到什么效果?
这些的问题答案,历史早已解答,赵高权利太大,集权于一身,而说真话的人呢,豪无抵抗之力,除了慷慨说实话从容就义,于事无补。
这个历史其实给我们很多启示了,一是专权,二是自我的保护——自卫。
我想说什么,你应该懂的。
进入大学以后我是真的不怎么看港剧了,因为在那期间的TVB让我很无奈。
《楚汉骄雄》难得的是因为题材超级感兴趣而在网吧包夜的时候点了出来,结果没想到一下子就看上了瘾。
前后三十来集,到现在为止看了有四五遍,还特意去买了一套盗版碟,每次重看的时候都觉得感慨万千。
其实要说剧本编得有多好还真不见得,故事的蓝本肯定还是司马迁的那部《史记》,然后儿女情长啥的东西往里面套了不少,狗血的情节也相应地存在着一些。
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物在不同程度上都被进行了美化,而一代军事天才韩信则成了剧中的最大反派,那个时候很多为人所不齿的事情,例如出尔反尔击其暮归,在这里都成了韩信的手笔。
这种安排肯定会被大量的韩信迷骂个半死,所以《楚汉骄雄》虽然云集无数实力派演员,当年在播出的时候,收视率却是一般,当然那个时候《金枝欲孽》的横扫天下也让该剧处于极其尴尬的局面。
不过我相信,完整看过这部剧的朋友,都会承认这确实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作品。
其实历史人物到了现今,都已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几百年前就有人有这觉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凭借一两部戏说剧就想来了解历史是很幼稚的,而人们看这种剧集也不见得就是为了学习古代史,更大的目的还是想看故事看人物,《楚汉骄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满足了不少人的那种英雄情结,在这个意义上,它是相当优秀的。
这种英雄主义情结的一个最大体现,就是在项羽等人物的塑造上面。
编剧显然是项羽的忠实粉丝,不但将项羽打造成一位智勇双全的大英雄,还刻意地为他所做下的许多暴行辩护,无论是屠城还是杀降,都成了“为救更多人”的无奈之举。
项羽的首次亮相英武非凡,令人眼前一亮,所行所为全是让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之行,任何人看到这副派头都要感叹风云要为之变色。
随后的情节,无论是收降黥面英布还是杀殷通起兵,都是霸气非凡,与同时期令人恨铁不成钢的刘邦相比,项羽的奋斗史真是过瘾得太多。
随后的巨鹿之战、睢水一战则更显其无敌。
最终垓下一战的败北则有种英雄气短的感觉,非战之罪,而是韩信吕雉等人太狡诈,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几场戏看得人心中生楚。
项羽和范增之间的感情被编剧强化了,范增之死并非正史上所描述的那么悲惨,项羽自始至终都对其无比信任,范去世的时候项的表现令人动容,可打满分了。
剧中对刘邦的美化,则表现在将其完全塑造成一个烂好人的形象。
史书上的刘邦其为人有点贪婪奸诈,个人道德水平很低,睢水之战时他为了自己独自逃生甚至曾将自己的骨肉丢下车去,若非滕公夏侯婴苦苦哀求,未来的惠帝刘盈就会这样死在乱军之中了。
《楚汉骄雄》对这段故事的改动就是,并非刘邦将子女推下车去,而是吕雉为了救自己的丈夫,主动带着两个孩子跳车,刘邦不愿独生,于是夏侯婴跪地恳求其不要辜负吕后的一番心意,终于劝得刘邦答应逃走。
可见编剧的心思。
与此类似的,史书上凡是记载刘邦的那些卑鄙无耻的行为,在剧中都成为了其他人的主张,并且这些人或是瞒骗或是威逼等等,使得各种诡计都能得逞,而刘邦最终也只能徒呼奈何。
而变成好人的代价就是,秋官版汉高祖被塑造得无才能、无魄力、无智谋、无野心,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吕雉、萧何、张良、韩信这些人做的主张,那个最终做了皇帝的家伙就仿佛是一个木偶一般被命运推动着成就万世基业。
而他自己所拥有的值得炫耀的优势,也就是亲和力绝佳、用人不疑以及有点自知之明吧。
其他角色也多有精彩,除了项羽和刘邦,吕雉、韩信、张良、范增、陈平、萧何、虞姬、项庄、樊哙、夏侯婴等等都给人印象非常深,连子婴和赵高这样戏份很少的人物也有许多亮点,悉数难能。
吕雉是个非常BH的女强人,与其说与项羽争天下的是刘邦倒还不说是吕雉赢了他,张可颐的表演给人的感觉就是嚣张到极点了。
蒋志光饰演的张良恐怕会有相当多的观众喜欢,那种睿智的味道一般人真的拿不出来。
至于黎耀祥的韩信,虽然骂声很多,但是不得不说,演得真是太好了,研究兵法时那着魔般的眼神,怀才不遇时那愤懑的眼神,落魄时那心丧若死的眼神,张良夜访赠送其元戎剑时那豁然一振的眼神,入川投汉过程中那不露表情即杀人时的冷酷眼神,被刘邦长期搁置不得重用时那先是无奈接着企盼再往后忍无可忍时的偏激眼神,被封大元帅过程中看到樊哙醉酒拦路时犹如万千话语从中闪现的复杂眼神,指挥暗渡陈仓时那高深莫测令人难以看透的自信眼神,一朝得享富贵后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小人得志的嚣张眼神,三番两次推脱出兵有意置刘邦于险境并且借以要挟的欠扁眼神,策划出尔反尔击其暮归时的狡诈眼神,与项羽进行最终决战时那歇斯底里的眼神……太精彩了,这个人之前还演过刘正风,演过老顽童,之后还演过柴九,演过余家昇,但是这五个人物给人的感觉……这真是一个人可以完美做到的任务吗?
转载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1819485350700.html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
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
正是刘邦的知遇之恩,韩信才能一展雄才,建功立业。
因此,韩信在情感上是感恩刘邦的,始终留在刘邦阵营,不愿背叛。
在建功立业,实力雄厚之后,韩信自然也是有其利益诉求的。
因此,韩信在灭齐后,“停”了下来,寻找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霸王项羽,力拔千斤,武功盖世,英雄无敌,谁与争锋,智勇兼备,豪气冲天,大丈夫若如此,一生无所求矣。
生逢乱世,凭一己之力,英雄造时势,纵横天地,收英豪,揽大贤,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建功立业,立不世之功勋,英名远播,可谓男人之楷模也。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侠骨柔情,倾国虞姬,由恨生爱,托付终身,英雄美人,乱世佳人,惊天地,泣鬼神,真是羡煞世人矣。
大丈夫若得此佳人,万里江山,何足道哉,神仙眷侣,逍遥人世。
只叹,乱世英雄,刚愎自用,荼毒生灵,残暴不堪,行事武断,亚父范增,忠言逆耳,疏辱韩信,水能载舟,亦能煮粥,可叹,民心尽失,万念具灰,霸王别姬,美人自戕,难抗宿命,乌江自刎,东山再起,付诸笑谈。
最早了解楚汉这件历史事件其实是小时候下象棋而来的。
所谓楚河汉界吗。
当时作为一个还是小学生的我最喜欢的是项羽,盖世大英雄。
刘邦就是典型的反面人物,无赖好色。
当时对于人只有好人坏人之分。
非常的脸谱化。
最近重温这部电视剧,发现对于刘邦的确美化了不少。
刘邦本就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人,在他称帝后杀了许多功臣,最有名的就是韩信了。
不过韩信的确该死。
换做别的君王也会如此。
就算你本事最大,也不能功高盖主,不过像钟离味这种就另当别论了。
换做后世的赵匡胤,同样面对开国功臣。
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就是我们熟知的杯酒释兵权。
不过秋官的演技的确了得。
吕后一角由张可颐扮演。
其实这部戏的演员就让我想到了九五至尊。
吴美衍,江华,张可颐,林韦辰。
吕后的心计表现的还是蛮多的。
最大的就是他故意接近虞姬。
多次利用虞姬救刘邦。
吕后最令人发指的还是对于戚姬的所作所为,不过这也是后来的事。
江华演的项羽感觉还是面部表情过于狰狞。
有点表现过度,其实要突出项羽的个性这样有点矫枉过正。
项羽的确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
不过在政治上够白痴。
戏里面范增许多次要杀张良和刘邦的借口实在过于牵强,动不动就杀。
吴美衍扮演的虞姬蛮失败的。
吴美衍毫无虞姬的特色,没有那种古典美。
不知道为什么会选她来演。
韩信杀张三一幕在史书上并没有记录,这点其实倒和后世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有点相像,除去心中后患,只不过曹操是因为猜忌,这里面的韩信就是灭口。
以前因为看易中天的品汉代风云人物对这段历史还挺有兴趣。
,作为一部电视剧来讲还是很不错的,有TVB电视剧一贯的幽默,也没有很多歪曲历史,把人物也都美化不少。
更立体,更有人情味。
不过我最喜欢的从以前的项羽变成了陈平。
在这里几大谋士之中。
范增的个性太为固执,有点不近人情。
萧何属于内政型人才,眼光独到。
张良有决胜于千里之外之才。
而陈平则多被形容为有才无德,他多次易主,和三国时代的贾诩颇为相似,同样的,他和贾诩都是以诡计出名。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荀彧相当于萧何的地位,郭嘉类似于张良,而贾诩就有点像陈平了。
其实最值得学习的也是陈平了,他也算是善始善终的人了,后面官拜丞相,萧何曾经被刘邦下狱,而张良则是早早隐居。
今天重新将这部电视剧再看了一次,依旧荡气回肠,依旧热血沸腾。
本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古装剧迷,几乎国内和香港大部分古装片都看过。
我从来没有闲情逸致写什么影评、剧评,但今天看完《楚汉骄雄》的大结局后,心情真的是久久不能平复啊!
特别注册了个账号,要在豆瓣上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记得这套电视剧刚播的时候,还是读初中吧。
那时候看见老爸老妈在看,没觉得有啥特别的感觉。
后来到了大学,和同学一起看这部电视剧,发现倒是挺好看的。
但也仅限于好看,没怎么仔细斟酌剧情。
最近这几天闲来无事,刚好老公又推荐我看,我就顺道回味一下这部TVB的历史“巨作”。
这一回味可真不得了!
发现多年后的自己,再重新翻看这部电视剧,竟有着不一样的激动。
先说刘邦。
以前看这部剧的时候,感觉刘邦就一虚伪的东西,好像什么都是别人逼着他做的。
仿佛他自己本来就没想当皇帝,都是身边的大臣们硬要把他扶上台。
现在想来,编剧也许并不是要将刘邦刻画成多么厉害的人物,也不是要突出他多么了得的领导才能。
编剧仅仅是希望将一个有情有义、仁义满怀、宽宏大度、从谏如流的领导者呈现在我们眼前。
再说项羽。
感觉江华拍这个角色蛮累的,一部戏下来嗓子都要哑了吧?
江华演的项羽,虽然不算非常的高大威猛,也算不上非常的英俊帅气,但确实也是很有英雄气概的。
当然,我认为表现项羽的勇猛无匹也不一定非要声嘶力竭。
相比于刘邦,感觉编剧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丁点的“偏袒”的。
比如说,剧中对项羽的身体条件、军事才能、情感取向等等,都有非常着重的描写。
尤其是爱情方面,他对虞姬的那种专一与深情,真是让人看得热泪盈眶。
吕雉。
这是个非常厉害的女角色。
一开始就在江中扁舟与项羽畅论天下,一眼便知道她志比天高。
在剧中,这个角色甚至比男人还厉害,几乎到了后来,给观众的感觉不是刘邦与项羽争天下,而是她吕雉与项羽争天下。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议和,她在项羽面前不卑不亢,寸土必争的样子,坚持要两分天下,当真是女中豪杰,她身边的汉王、一众大臣,全都黯然失色。
虞姬,蛮可怜的一个角色。
编剧也太坏了,不由分说就给这个角色定位为“不详人”。
好像项羽不能得天下,都是给这个女子害的。
范增老是说她是红颜祸水,会危及项羽江山。
记得有一集,范增教虞姬观星时候,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因为她多番劝说项羽,刘邦、韩信两个人才活了下来,最后这两个人给项羽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从而得出红颜祸水这个结论。
呃…其实这些对虞姬来说也是蛮冤枉的,她只是心地善良,不愿看见项羽多生杀孽。
如果真要说是因为“红颜”害了项羽的千秋大业,我觉得倒不如把吕雉和香姬也扯进来。
如果不是吕雉老是劝刘邦起义,哪来刘邦的崛起?
如果不是香姬劝韩信振作做人,日后又哪来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没有吕雉和香姬,就没有刘邦和韩信,这对项羽不就没威胁了么?
其实对项羽来说,吕雉和香姬才是最大的“红颜祸水”。
哈,开个玩笑,纯属扯谈。
韩信,黎耀祥当年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就让我哭笑不得。
笑,是因为当时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他“猪八戒”的形象。
当年陈浩民版的西游记,他和江华饰演的唐僧还是挺搞笑的一对师徒呢。
这回他竟和自己当年的“师父”成了敌人,总有点接受不了。
哭,是因为他的演技吓哭了我!
他这回真是把韩信演得太传神了!
那演技,那对白,那气势,你完全不能想象黎耀祥居然可以如此严肃正经!
尽管此后还看了很多版本的韩信,但我始终认定,只有黎耀祥版的才是真正的韩信!
香姬,本剧我最喜欢的角色。
这位香姬姐姐在《西游记》里头,貌似正是猪八戒朝思暮想的嫦娥姐姐。
这回又再与黎耀祥搭档,总有种亲切感。
加上她这个角色的设定本来就很好,一个沦落风尘却坚毅不屈,一个没有像吕雉那样有野心却慧眼识英雄的乱世红颜,虽然没有出场多久,但却令人印象深刻。
她对韩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没有她鼓励韩信,韩信也不会去投军;韩信受挫折一蹶不振时,没有她的耳提面命,韩信不会振作。
而韩信对她也是用情极深的,惊闻她的死讯,泣不成声。
及至后来遇到的女人,多多少少都还有她的影子。
比如说薄姬,同为歌女,让韩信想起香姬,才得到韩信的关注。
再到后来遇到的殷嫱,也是因为殷嫱的一句:“我只想做齐王的侧室,因为香姬才是真正齐王妃。
”而让韩信感到这个姑娘善解人意,从而另眼相看。
我相信,韩信后来性格变得孤傲、目中无人,都是与这位香姬的离去有关。
如果在韩信功成名就时,有香姬在他身边对他再作提点,让他收敛嚣张的气焰,相信韩信也不至于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最后,我想向大家推荐这部剧最让我激动得一塌糊涂的一个片段。
那就是最后一集,韩信在未央宫时对萧何说的那一番话:“当日萧何月下追韩信,于我大有引荐之恩,令我建功立业,名扬天下。
没想到今天,同样是你萧何,用计让我走上绝路。
哈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黎耀祥那一番荡气回肠的演绎,真的让我感慨不已。
《楚汉骄雄》这部电视剧,我要给100个赞。
而唯一一点让我觉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是通篇给人一种“命定”的感觉。
好像一开始,编剧就很明确地告诉大家,楚汉相争,刘邦才是天命所归,而项羽即便再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胡言乱语,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暂时就先写那么多吧。
霸王项羽,力拔千斤,武功盖世,英雄无敌,谁与争锋,智勇兼备,豪气冲天,大丈夫若如此,一生无所求矣。
生逢乱世,凭一己之力,英雄造时势,纵横天地,收英豪,揽大贤,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建功立业,立不世之功勋,英名远播,可谓男人之楷模也。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侠骨柔情,倾国虞姬,由恨生爱,托付终身,英雄美人,乱世佳人,惊天地,泣鬼神,真是羡煞世人矣。
大丈夫若得此佳人,万里江山,何足道哉,神仙眷侣,逍遥人世。
只叹,乱世英雄,刚愎自用,荼毒生灵,残暴不堪,行事武断,亚父范增,忠言逆耳,疏辱韩信,水能载舟,亦能煮粥,可叹,民心尽失,万念具灰,霸王别姬,美人自戕,难抗宿命,乌江自刎,东山再起,付诸笑谈。
沛公刘邦,市井无赖,嗜酒贪色,臭名昭著,市妓不屑,好交豪杰,善聚民心,重情重义,仁者无敌,乐观豁达,善假人力,鸿鹄之志,藏于心底,女中豪杰,吕氏下嫁,鞭笞夫君,斩白蛇,举义旗,聚天下英豪,收大贤张良,所向披靡,先入关中,易取玉玺,赴鸿门宴,历生死劫,萧何月下,夜追韩信,张良举荐,韩信起用,兵马统帅,吕氏野心,威迫沛公,楚汉之约,背信弃义,时势造英雄矣。
赢取天下,何等气概,开疆封土,终成帝业。
可叹,吕氏专权,汉家天下,名存实亡。
齐王韩信,出身卑微,胸怀大才,壮志未酬,胯下之辱,凌妾之耻,尊严扫地,投奔霸王,欲展宏图,大失所望,英雄无用武之地,惊世之才,定国安邦,悉属幻影,子房举荐,施展抱负,英雄气概,心狠果断,大败霸王,功高盖主,一世扬名,可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建功立业,更待何时,虚怀若谷,仁义天下,善假天时、地理、人和,英雄美人,佳人鼎助,他日邦定天下,逐鹿中原,立千秋之功,扬万世之名,此余之志也。
上学的时候中午去我奶家边吃方便面边看的。张可颐的吕雉非常到位。
除了虞姬长的不怎么样外,其他都还是不错的
前面还好,后面怎么都和闹着玩一样,刘邦刻画的像弱智,吕稚像诸葛再世,至于项羽看着不舒服,虞姬emm
黎耀祥这个配角的实力绝对不小。秋官把刘邦演得至情至性,尤其是两场项羽用其父母逼其投降,秋官的表演入骨三分。
这脑洞也是太大了,吕雉嫁给刘邦是为了气项羽,R you kidding me!
不好看,也不是正确的历史片,配音挺好的。
喜欢吃香港💩的人太多了
当年就是年少无知不知道欣赏TVB小成本制作的历史正剧如此有水平。铠甲武器形制不对(秦末主流武器不可能存在马背上决斗)。其他道化服可以说还比较严谨,历史文本做足功课,选角表演,对白功力不能说一流,至少也相当有水平。即使轻松搞笑的部分也为剧情服务和铺垫,比现在内地古偶剧剧本不知道高多少级。
张可颐的吕雉气势十足!!!历史人物在戏里个个有模有样啊!选角到位了这次~
只记得江华快瞪出来的眼珠子和我再怎么洗脑也不觉得美的虞姬,以及非常讨厌的刘邦,不,我不是针对演员,我的意思是演员和角色我都讨厌
md刘邦有那么窝囊吗?md韩信有这么阴险吗?md虞姬有这么丑吗?
最出彩的吕雉张良韩信陈平。
人设和人物关系简化太多,刘邦成了白莲花一般被迫黑化,和项羽之间也成了义气与背叛的故事。
作为tvb的历史剧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但是把刘邦塑造成胸无大志的形象真的好?
张可颐真是个知性美女,演技在线,喜欢!
港剧格局还是小了,没见过这么傻白甜的刘邦,这跟白莲花武大头有啥区别,我自己单纯善良不争不抢,都是别人把我推到皇帝宝座上去的😣😣😣
因为在看《楚汉双雄》的书,也想看这个电视。tvb的剧情还是很狗血,但是有些重点的剧情却又很神奇的都对的上~白面书生类的江华演西楚霸王居然一点都不违和,比郑少秋演的窝囊的刘邦感觉更好。每集前面的介绍给好评,学到好多成语。
这个确实好看,初中看的,电视台放的,只觉得项羽太耿直,刘邦被夫人逼着,当了小人。
前15集还能看个新鲜,后15集开始过家家,两人打打停停耍嘴炮,最后把锅全甩给韩信,超大历史格局给整成幼儿园打闹,港剧充其量也就拍个武侠。
剧情真的是什么玩意儿(刘邦项羽可真是一对好CP啊!(¬_¬)),然而MAGGIE真心太棒了啊!又A又飒绝对大女主风范!至于猥琐的刘邦么,也就只有秋官能hold住了。(什么时候去重温楚留香呢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