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少年时候由曹津歌扮演的寄萍,她小小年纪就将少年时候一个蛮横、性格刚毅而又非常有主见的寄萍演绎的淋漓尽致,而由李依晓扮演的成年之后的寄萍,却变得温顺,柔弱,没有主见,动不动就眼泪汪汪的成年寄萍,与少年时候的寄萍真是判若两人,他们这种性格的转变没有任何征兆,所以说,他们两个除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寄萍”之外,我看不出他们有任何相同之处!
我想,不是这个演员演得失败,就是导员根本就没有找对演员,她只抓住了寄萍的形,却没有抓住寄萍的魂……所以,如果大家要看,建议看看曹津歌演的那段,真的很传神,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寄萍,有主见,性格刚毅,不喜欢哭哭啼啼,不畏惧任何势力!
说实话,演何家驹的演员,还有姚晨的老公等这些年轻演员明显演技还欠火候,不够传神,总是让人觉得某些地方的表演,还是没有张力,太过于死板!
相比而言,那些老演员,陈小艺,寇振海,唐爱国,这些老演员却要得心应手多了
这个电视剧最让我喜欢的角色就是王大福,但是编剧让他早早的就被踩死了……没有让他享一天福……真是好人没好报。
电视剧开头瞎子说寄萍防娘,结果养父死了,养母也死了,身边的好多人都死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瞎子说对了,我不知道为什么编剧要这样写死好多人,是真的给观众一种寂萍真的是克星?
还是说在那个年代穷苦人的真实写照?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前面要说寂萍防人,这样不是给观众误会吗。
演技挺好,剧本整体好,大致说的就是旧社会穷苦的女性,在社会中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对待,被封建社会制度的压迫。
编剧就是女性,应该更加能够感同身受,但是剧本有很大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太拖沓,完完全全不用30多集,25集左右就能演完,剧本我感觉编剧写到后面不知道怎么写了,硬着遍,水分太大的感觉,看到最后我感觉人都要死完了就剩女主一个人,。
看完这剧能把人憋屈死,当年收视率不高不是没有原因的,但凡有点血性的男儿看这个电视都能被气的恨不得把日本人祖宗八百代和那些坏人剥削阶级的人都给撕了煮了烹了,。
看别的电视真没这么气过,为啥呢?
别的电视也能表达出日本人和那些军阀老爷们做的恶,但是就是没有这个电视看的这么气人,郁闷,憋屈。
别的电视也能给人讲清楚这些故事,但就是让人看着舒服,心里痛快,不郁闷,不憋屈,这电视为什么要让我们再去经历一次那种苦难?
那些精神上的苦难,那个黑暗的时代,是不是换一种方式表达会更好?
电视里好多救人的情节,养父在妓院救寂萍,救子建,寂萍他们救志远,好多街坊救巧凤,到处救,处处救,坏人永远没人办,好人都死了,看个啥?
有些地方感觉三观极其不正,一股歪风,看这个电视非常考验你的思想,你的修为,如果你要是青少年或者是思想发育不成熟的人,你千万不要看,否则你会被害得!
在爱奇艺看的视频弹幕里的观众也是有一群三观不正的人,有些人还保留着封建思想,对女性极其对不尊重,我真不知道这个电视评分还能有7分。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这不是剧本问题,只是编剧在说那个时代的人,的人的坏,不是编剧的个人意思。
电视剧处处都在反应着旧社会的坏人,恶人,剥削阶级的人,穷苦的老百姓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只有被人剥削。
大福死了一场意外,也说明了当时的当官的人不讲信用,糊弄老百姓。
大福是真的善良的人,哪怕是在那个恶的时代,他依然有颗善良的心,悲悯之心!
婶子死了她是个好母亲不舍得子建被人带走。
婶子也是个善良的人,只是一张嘴常常得理不饶人,刀子嘴豆腐心,人心善!
子建不畏惧敌人,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信仰,为革命事业奋斗,哪怕献出生命他都不怕,他是黑暗旧时代里的一束光,他是新时代的缔造者!
🐶🌞的小日本鬼子害死了巧凤,巧凤最后受不了跳河了。
巧凤也是苦命人,虽说嫁给了爱情,但是也是苦命人,话说回来那个时代像巧凤这样的女人又何止是巧凤一人呢……
成年以后的知远不像少年时那样可爱,也许有父亲被捕的缘故,他变得深沉甚至是冷漠。
直到30集左右他在寄萍家的对话才让我有一点相信他是为了不把危险带到寄萍身边才疏远她。
其实这只能算是原因之一——他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是无法忽视的。
寄萍对他的爱是全心全意的,甚至可以不顾生命安危。
(寄萍一直把照顾子建、宝儿作为自己的使命,所以活得那么沉重。
能让她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需要多么强烈的愿望。
这也恰好体现了她对知远的爱是多么深刻。
)那么多次的帮助以及卢府相救,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不了解?
最后他在结婚一个月、即将调往北京工作时才努力地寻找寄萍(按片中给出的线索他之前没有主动寻找寄萍)。
看到这里我的心彻底凉了,因为此前我一直觉得他两貌似更合适。
洪喜在韩复榘手下当兵之后变得越来越有魅力了,男人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后焕发出的魄力是很迷人滴。
他对寄萍的爱深厚而绵长,他的爱与付出不亚于寄萍对知远的,听到他说“寄萍,你好眼力,陈先生比我有能力” ,觉着有点扎心的痛。
当寄萍脸上洋溢着温暖说找到自己的幸福时,我想应该就是洪喜了。
他能让寄萍安心的依靠一生,如基督教结婚誓词中所说“无论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不离不弃……”在对寄萍好这件事上,洪喜以绝对优势打败冷漠、暧昧的知远。
人生的伴,不就是要这样吗?
即将看到结尾时,有点怅然,看到结尾时,很温暖……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看到人设这么差的女主了真的。
可能是王家上辈子欠了女主。
这辈子搭上一家子来还她的债王大福出于对姐弟俩的恻隐之心花11大洋把他们买了回去,买回去又花10个大洋去给他们到苏州找家人,人差点累死在路上结果这位姑奶奶女主转头就要跑,然后被老鸨子骗进窑子。
王大福夫妇又辛辛苦苦凑巧找人救她出来婶子对她那么好,结果她完全不知感恩。
每天和婶子犟着,让伯伯为难。
每次她在外遇到事婶子比谁都急,结果她只会恶意揣测养母的心她的养父对她那么好,比亲生的孩子还亲,结果养父才咽气,就急着和养母说继续供养弟弟上学的事,别说养母生气了,这是个人都得心寒在自己家遇到困境的时候她的师傅殷先生给了她一条路,倾囊相授教她艺,可她就是不知足。
觉得京剧好,不和师傅学了洪喜打小就对她好,一直保护她,顺着她。
结果养母撮合二人她死都不愿意。
甚至到养母死都是一个心结,结果她非要找寻真爱,很好,嫁给了一个有老婆的,被人家骗,当别人的小三。
被人家老丈人当众羞辱。
丢尽了人从姐弟俩被收养,她就口口声声以后让她有钱的爹爹还。
结果直到把她养大成人,供她弟读书,养父母二人也没见她还一个子儿。
自家儿子都上不起学,供着她弟弟。
结果养大了死了。
养母为姐弟操了一辈子心,儿子被嫌弃着,结果命也搭了进去。
她还了吗?
她还的了吗?
她从来没有把养父母一家当真正的亲人。
只是人在屋檐下身不由己。
她为了活下去为了弟弟上学一直隐忍。
每次出事她都只想着她弟,完全不顾虑养父母和哥哥。
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欠养父母。
只要找到她亲爹,她亲爹多给他们些钱就好了。
结果最后她那个心心念念找了十几年的爹,把她送给汉奸当姨太太。
当年所有人撮合她和洪喜她看不上人家,给养母难堪。
结果最后她被一个又一个男人伤害,最后还是得靠洪喜,最后还是和洪喜在一块了。
真是给人活活气死。
这部剧陈小艺真的太绝了,喜欢这部剧的服化道和时代背景以及一些老演员的演技,至于女主,她真的太活该太让人无语了。
很多人看到这一段都不理解,为什么寄萍变得这么自私?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不是寄萍的错,而是“戏大于天”这种落后的观念造成的,而种观念是以殷师傅为代表的,广泛存在的传统观念。
到现代,人本问题在我们身边都还依然存在,更何况在那个现代文明观念刚刚起步的时代,所以说,并不是寄萍杀死了美莲师傅。
难能可贵的是,寄萍很快就发觉了之前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坚持不为日本人唱戏,践行了“人大于戏”的正确理念。
当一种恶是平庸的时候,每个人都没发觉之时,你敢说你能发觉吗?
很难的,二战中为什么普通人都为纳粹摇旗呼喊,是因为他们都把恶当成了善,平庸的恶是大恶!
到现代,很多恐怖主义都是平民发动的,他们会发觉大众的恶,平庸的恶吗?
很难很难!
熬夜看的,很喜欢也很心疼少年寄萍,很聪明,有主见,虽然在一些事上有点自作聪明,但是因为年纪小,可以理解。
对于第二个和第三个寄萍,真就是无语了,两个师傅倾壤相授,最后就教了这么个好徒弟。
因为喜爱京剧,背叛了第一个师傅,师傅虽然痛心,还是放她离开,之后也还是一直真心相待。
第二个师傅更惨,李宝莲最后直接吞烟自杀,周围一圈人都安慰女主说“戏比天大”,还好还有陈知远三观正常点,告诉女主“戏比人大”,看到这里就看不下去了,总觉得这样的女主太过自私了,配不上佳人之名。
还有,王大福一家是真的好,为什么要把好人写死,养父遭遇不幸的时候看得我一阵揪心。
剧其实很有韵味,带人更加了解了济南的风土人情,剧里面的小曲子和京剧都很不错。
文|阿白读书
电视剧《北方有佳人》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学一个东西,首先要热爱它,为自己热爱的东西活着。
这部剧的主角寄萍,原来一直跟随师傅学习琴书,后来阴差阳错下,她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京戏。
当初师傅之所以收她为徒,是因为发现她有很高的曲艺天赋,只要肯学,日后肯定能成角儿。
但寄萍在学习琴书时,不是走神就是经常弹错,为此遭过师傅不少毒打,甚至数次被师傅赶出家门。
然而,自从无意间接触京戏后,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半夜摸黑不自觉就模仿起了舞台上角儿的动作,一个人走着走着就偷偷溜进了剧院…,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逼迫。
她说:自己一看到京戏就感觉整个身子都烧了起来…
什么是热爱,这就是热爱,用不着别人逼,你自己就渴望学习的东西,而且这种坚持不是痛苦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一如她的琴书师傅,为了自己喜欢的琴书,甘愿放弃家里的荣华富贵,宁愿过着清苦日子。
只有在热爱的驱使下,一个人才可以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屈,最后成为行业之翘楚。
所以,当寄萍半路转行学习京戏时,无论是被京戏师父冷言冷语,讽刺挖苦,还是被拒之门外,大冬天冻到晕了过去,亦或是师父每每练功都刻意避开她。
一并袭来的挫折和困难并没有让她缩,一路走来,她终成一代名角。
有人说,坚持是一件苦差事。
的确如此,因为它违背了人类追逐安逸的本性。
尤其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经常有人下班后就进入"躺尸"模式,每天的工作成了不得已而为之。
但工作若是为自己所热爱,那么一切的辛苦,反而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享受。
国际知名建筑师罗宾,在谈及自己的工作时表示:因为受父亲工作模式的影响,"带着一百分的激情做出一百分的成绩",他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
他整日奔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只为一座座高楼设计图纸,安排施工。
“我实在太热爱自己的工作了,以至于早上迫不及待地想起来去上班。
”罗宾说。
很多人对罗宾的工作状态充满了好奇,忍不住向他求教,“你是用什么方法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
”罗宾的答案很简单,他说:“不需要任何方法,保持激情就行了。
”这里的"激情",其实就是罗宾发自内心对于工作的热爱。
2019年时,曾认识这样一位小伙伴,当时她在自媒体平台学习写作更文,仅仅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一年,她就成功变现3万多,现在的她早已开启接商业文案的模式了。
要知道她连高中都没有读过,而且每天最多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所以很多渴望副业变现的小伙伴不约而同前来请教。
而其实,所有人只关注了她的收益部分,却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虽然她学历不高,学习时间也有限,但一直以来,读书、写作都是她最大的爱好,在2019年之前的3年时间,即便没有任何收益,她也坚持在其他平台做着数年如一日的输出、更新。
她说:"即便没有收益,读书写作也是我不可能放弃的事情。
"
湖畔大学的梁宁说:“你会情不自禁的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不知不觉地放1万个小时在那里,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时间久了你就会比别人做得好。
”所谓"热爱才能坚持,坚持才能收获",只有热爱,你才心甘情愿做一件事情,而做成一件事,"时间投入"就是你相比别人最大的优势。
安妮宝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心甘情愿,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只有热爱,才会心甘情愿,只有心甘情愿,才不会计较付出时间的得失,而时间的投入一旦打破成长界线,你终能实现跨越式成长。
-END-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我理解人无完人,但是如此崩塌,都不像正面人物了。
成年期:1.戏比天大,在自己的师父和老板对弈时,选择不辜负观众,不辜负舞台,在自己师父还能上台好几年的情况,上去表演了,抢了师父的戏台,虽不是导致师父自杀的全部原因,但是自己反复承诺绝不会在师父还能唱时抢师父饭碗。
然后后面为嫁给何家驹就愿意放弃唱戏了,无语。
2.不喜欢洪喜,不想嫁给他,都很正常啊,但是剧里师父和养母说的很对,如果你不同意的话,在养母养父说出这样的意愿时为何不纠正,一直这么误会着,耽误洪喜到二十大几,也让洪喜情根深种。
少女时期:1.家穷非要要求让子健读书,自己赚不了多少钱,还在那样的年代提这样的要求,虽然是为弟弟好,洪喜都没有学上,洪喜养父养母为了子健上学花了多少钱和努力,她还打心底里瞧不起洪喜的没文化和愣头青。
少女时期我就不多说了,性格养成期吧,青春期吧,都会有性格缺陷的。
孩童期:别的都好,虽然我知道她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读过书,学习过,但教养也并不怎么好,虽然有礼貌,但是疏于表面,不让子健和洪喜玩,瞧不起洪喜,洪喜难得有烧鸡吃都立马把鸡腿给子健吃,她都不让,就,,,,,。
性子拧,理解,有防备心理,理解,时不时地不尊重洪喜让人很不舒服。
讲真,女主一直嘴上说大家都对她恩重如山,要报恩,对师父还能客客气气,贴心,不做徒弟了还能给师傅定期送点钱,对自己的养母是真的不知感恩。
养母视角:收养了她,没有伤害她,没有短过她吃和穿,对她弟弟就像亲儿子,不论再困难都和洪喜供子健读书。
女主自己不赚钱都要求送弟弟读书,为了自己喜欢戏曲要去学,没有收入,还要求送弟弟上学,不让上学就要走,天天离不了个走。
虽然养母最毒,但是刀子嘴豆腐心,女主却没干一件让她暖心的事。
儿子因为她走了,也为了她和她弟弟花了不知道多少钱,她还总是说我和弟弟从小就没了爹娘,孤苦伶仃,养母养肤白瞎这么疼你,她真的养不熟。
总之是越看越气。
洪喜不是主角,他的台词甚至不如陈知远多,但是他是唯一一个爱寄萍超过爱自己的人。
洪喜对寄萍的感情有亲情有爱情,以至于电视剧最后,洪喜挽着寄萍回家,看不出来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但是谁在乎呢?
洪喜对寄萍的亲情是真的,小时候洪喜经常帮着寄萍和他妈妈还嘴,他看见寄萍哭着求婶子给子健上学,没有上过学的他也一起求婶子,他担心寄萍和老爹一起去银行不安全一定要寄萍回家,他舍不得寄萍和殷先生下江南,偷偷塞给寄萍一块大洋。
然而洪喜又是爱寄萍的,寄萍学戏时,洪喜叫子健约寄萍出来见面,他远远的偷看她。
婶子张罗着给洪喜娶寄萍,他是那样的欢喜。
洞房花烛,洪喜彻底知道了寄萍的心,他不恨她,他选择放过她,第二天他在酒馆喝大,离家出走开始流浪。
他得知何家驹欺负了寄萍,当着韩复渠的面差点捏死了何,并且警告何家驹从此以后若再敢骚扰寄萍他绝不放过。
后来,洪喜的爱变成了成全和守护。
他顶着逃兵的罪名,跑回家寻找被骗婚的寄萍,他告诉寄萍“妹子好眼光,陈先生是个不错的人,比我强”,他害怕寄萍和亲生父亲见面而远离他的世界,却还是为寄萍准备离开家的马车,他冒着生命危险两次踏入卢白更的大院救寄萍,甚至打算救出寄萍,独身一人和大院里的士兵战斗。
寄萍的眼光是高到顶的,她从来不认可自己的夫君是洪喜这样普通的男人,她幻想过“英雄”何家驹,她的挚爱是知识分子陈知远,她甚至不屑殷师父劝她的那句“找个和你安稳过日子的人最实际”。
洪喜呢?
洪喜是真正的单纯,他剿匪子就是为了剿匪子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他依靠韩复渠却不巴结韩复渠,甚至经常维护自己的意见和韩复渠唱反调,他没有陈知远的志向,他不懂共产党的信仰也不想入党,他抗日就是为了杀鬼子。
他爱寄萍只是因为爱。
千帆过尽,寄萍不再是桀骜的白莲花,她变得温润,安稳。
洪喜却始终是洪喜,他深爱着寄萍,无论出于什么样的身份他都爱。
北方有佳人开头是1925年,夏希尊一家说接受段祺瑞总理邀请到北洋政府教育部当官,但段祺瑞当时当的是执政不是总理,国民党上台后北京政府教育部就解散了,夏希尊怎么到后来还在教育部,剧中人物三十年代就叫蒋介石总统,蒋介石是1948年才当上总统,张宗昌也不是何家驹杀的而是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所杀,济南战役何家驹当多大官会被当成战犯关起来吗,话说国民党小官就算进不了政协也不会入狱,总体来说编剧赵冬苓对民国历史还是缺乏了解,想用一个家庭的故事来反映民国史还是要多看历史书,在这点上金粉世家做的比较好
赵冬苓永远能在中规中矩之外找到自己的减分点
后面不知道在讲什么了,女主不太讨喜
前面看起来都挺好的,寄萍第二次结婚那里过于狗血了
还记得女主,印象特别深,说她是个戏子,不受人待见
三观不正,恶心。
这剧啊,这剧我是开着弹幕当喜剧看的,加入骂寄萍大军可好呀?
戏子的故事
女主性格变化过度不够自然
圣母女主拯救世界,部分剧情还可以,但是能看出来导演和编剧驾驭不了大框架,所以整体上就很拉胯和虚假最后一集的结局真的可以说为了结局而结局
山影垃圾 欺负阿北 早日扑街 #这里是豆瓣诶!#
女主能气死我
小时候看的,当时觉得里面的小姑娘真好看,还不知道是林妙可演的
小时候和奶奶一起追
结局有点没想到
跟着我爸看了前几集,各个角色细节太赞了∶养父的手常年是握着的没舒展过,老师揍人的时候腰杆也是笔直的,仆人对着主子的时候两个胳膊是夹得紧紧的。后面要是一直能维持下去就神作了。少年和童年演员之间也神似,毫无违和。/除了主角突然从犟得像头牛突然变成多愁善感太突然和除了第一段恋爱看不出感情戏的必要性之外都还不错。
小演员是不错
场景有真实感,故事结构还不错
琴书和京剧的部分都很惊艳。“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节奏慢,三观也有些歪。
他哥才是对她好的人呐
小寄萍是林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