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没有不敢去尝试的东西。
因为那时,不懂得自己需要什么。
一片的空白,全部是要填补的东西。
安娜扣不上扣子的牛仔裤。
佛伦西里斯的破处。
都是很单纯的女生,渴望着成长。
玛丽在家里只穿着内衣,从那里看到了自由。
第一次发现,赤裸的身子与自由搭上了关系。
做自己想像中的自己。
明明那不是自己,还要强迫着去做,别人,在青春真是个重要的角色。
青春里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有时连空间都没有。
说不,成了一种叛逆。
所以留下大把的时间做疯狂的事,这算是在拥抱青春吧。
瑟琳·席安玛的第一部电影长篇,不难看出她在处女作品中对“凝视”短暂的牛刀小试,成为她后续作品更大闪光点的开始。
我的理解,如果当做同性片看,这是一部帮助深柜摆脱束缚做自己的故事。
如果当作青春片看,这是从懵懂到成熟过程不可避免的错付背叛,逐渐得出爱而不得是常态的结论。
这部片“花开前”的镜头调度细腻,无论是怼脸拍的人物情绪状态,还是随身跟拍的动作捕捉都极其真实的还原了倾慕、好感的状态。
除了阿黛拉的角色“弗洛利亚那”是全片唯一的主动外,其他角色调度的关键词皆以懵懂、犹豫、克制在试探呈现着。
迷离、怯懦、嫉妒情绪在三个女孩子间徘徊。
不否认这部电影细腻的有点过头,铺垫长,角色性格和行为的不统一甚至让我开始怀疑片子拧巴地要垮掉。
我并不想掩饰在观看影片过程中等待导演情绪点释放等的有点不耐烦。
当然就我对导演的了解还是坚信爆发一定会来,尤其在看到导演本人在影片中有客串时更加笃定,她的出现一定不会这么简单。
可没想到这一等几乎就是全片的结束。
最后5分钟导演用她编剧的能力和导演的控制力放了大招,让所有角色全面释放,属于青春的怯懦终于被支撑上岸!
此时再回头想,前面的节奏拿捏真的行!
用一种比喻来形容看片的过程,大概就像是嘴里含着跳跳糖,甜而不腻的水果味又不失舌尖上地跳跃挑逗。
(芷宁2008年7月17日)看过法国影片《Naissance des pieuvres, La》(英文名为《Water Lilies》)后,发现其诸多的中文译名中,只有《水仙花开》译得靠谱,即符合影片传递出的青春萌动和细腻柔美的气息,又符合主人公爱好水上芭蕾的特点,且富含意境,其他译名不是极不着调,就是莫明其妙,如《贪得无厌的人们》、《章鱼的诞生》等。
这部影片算是青春片中的佼佼者,也是近期所看最好的影片之一,整部影片风格细腻,人物刻画深刻入微,心理活动更是拍得精妙贴合,将青春期少女的种种微妙心态勾勒得丝丝入扣又留有想象的空间,如少女对自身身材的不满,对爱的渴求和对性的朦胧意识。
女孩玛丽、安娜和弗罗莉亚娜都正值15岁,都热衷于水上芭蕾,内心世界迥异的她们正面临着相似又不同的青春命题,其中弗罗莉亚娜形貌俱佳,在泳池,她是耀眼的芭蕾队长,在生活中,她是玛丽眼中特立独行的美女,然而看似一帆丰顺的弗罗莉亚娜实际生活并不如意,她被困在一个孤立的世界里,既要面对队内同伴的嫉恨和诽谤,还要应付所遇男性的极力求欢;瘦小干瘪的玛丽外形像12岁,因目睹了弗罗莉亚娜在水中的风姿而迷上了这项运动,并介入了她的生活,继而发现女生们口中的那个“烂女孩”居然还是处女;胖女孩安娜是玛丽的好友,在另一支游泳队参训,安娜丰满到十分醒目的地步,15岁的她就像40岁的发福妇女,然而“胖百合也有春天”,安娜渴望着游泳男队弗朗西斯的爱,而弗朗西斯却迷恋着弗罗莉亚娜。
影片在刻画少女对身体的害羞和不自信时,手法十分委婉细腻,如在更衣室里,肥女安娜一直等到所有的人都走了,才敢换下泳衣,“太平公主”玛丽在换泳衣时总是在外衣下偷偷解开胸罩……自卑感和对美的梦想促使玛丽时刻关注着身材曼妙的弗罗莉亚娜,没多久,对外形和内心成熟的渴望,令玛丽抛下了孩子气的安娜(15岁的此女在麦当劳点快乐儿童餐只是为了得到小型望远镜的赠品,并欢天喜地的玩着),走向弗罗莉亚娜,而那份走进随着了解而变得越发微妙起来……该片有几秒钟的激情镜头,被女导演Sciamma处理的十分明智,用淡化弱化的呈现方式不仅避免了被教学卫道者拍砖,还不会误导青少年美化冲动的激情。
这场手法聪明的戏发生在弗朗西斯被弗罗莉亚娜屡屡拒绝之后,血气方刚的他立刻去找了对他频送秋波的安娜,第二天,感到被利用了的安娜哀伤地对玛丽说:“幸好我还留有初吻。
”剧情还涉及了女同情结,也被处理的自然舒服,毫无观影不适感。
其中玛丽和弗罗莉亚娜、玛丽和安娜之间的友情都有点近似于同性之恋,当然,玛丽对弗罗莉亚娜的情感融合了对美好事物渴望拥有的情结,而她和安娜之间的感情则含有相当成分的同病相怜。
饰演玛丽的Pauline Acquart,面貌有点像斯嘉丽·约翰逊,不过演技却有夏洛特·甘斯布的味道,获得今年的凯撒奖最佳新人提名属实力而为,片中的安娜是一个容易出彩的角色,故而她的扮演者Adele Haenel也讨巧地获得了凯撒奖提名,外形条件不俗的Pauline Acquart演技也不差,不过,抢眼的外型或许会成为她的负担(就法国文艺片而言)。
较欣赏片尾的一组镜头:远景,游泳队的轻狂小子们在派对上忘情地头罩内裤舞动着呼喊着,宣泄着他们过剩的精力;近景,弗罗莉亚娜在兀自舞动,似在梳理自己错杂的情绪;玛丽和安娜已先后离开了派对,前后脚地跳进了游泳池,并漂浮在水面上,头挨着头,眼睛盯着天花板,面无表情,仿佛想着什么,又仿佛只是静止,是失落还是难过?
是在添舐伤口还是在理清头绪?
这个场景令人想起了玛丽和弗罗莉亚娜并肩躺在床上仰望着天花板说的那番话,玛丽:“天花板或许是大多数人看见的最后一样东西,因为超过90%的人是看着天花板死的,我敢肯定,死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最后一样东西会映在眼睛里,就像照片一样,想象一下有多少人眼睛里映着天花板!
”弗罗莉亚娜侧脸看了看玛丽,然后说:“天花板不完全是一样的。
”同样,每个人有关青春成长的细枝末节和心路历程都是不一样,就像一本无字的书,它不是真的无字,而是只有书写它的人才能看得清。
一池水,在青春的律动下,绚烂而无规则的摇曳荡漾着,不过,它总有静下来的时候……(http://nicolew.blog.hexun.com/21047851_d.html)
玛丽这小姑娘真的太让人心疼了。
会把心里最隐蔽的角落打开,邀请她心爱的人光临:和心爱的人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谈论着死亡。
当她心爱的人一点点拉住她的手,她是不是因为被理解而感到巨大的满足?
可是她不知道,她爱的人的心是对谁都不打开的,只热衷于你来我往的感情游戏,却逃避任何有责任的关系。
但深陷其中的玛丽付出太多了。
女孩扔的垃圾都要偷偷捡回来,当成宝。
吃她吃剩的苹果,看她废纸上的笔记。
可和女孩在一起,该会多痛苦。
陪着她会男友,就一直那么等着,想象两个人在做爱。
也不想干这差事了,可女孩有魅力,再给她一点点好,她就无法拒绝。
但也掩饰不住嫉妒:我不会在这等你了,你去跟他做爱吧。
还嘴硬:这跟我没关系。
被折磨得疯了快,就剩嘴硬了。
当她知道外面的传言都是假的,女孩没有做过那些事时,她也许会觉得,女孩或许能爱上她。
可只要她有一点点希望,就会被女孩无情熄灭。
围绕在女孩身边的人太多了,有男朋友,还有来勾搭的教练,女孩自己也想找个男人结束处女之身。
玛丽就这样一天天跟着女孩。
灰心的时候,女孩会给她一点点好,让她希望的小火苗儿又顽强地燃烧起来:要是女孩试过几次之后,终于能回头转向她,多好。
女孩果然转向了她,却不是给出爱的回应,而是希望玛丽是那第一个人。
女孩儿无法迈出那一步,希望玛丽来帮她。
玛丽断然拒绝了。
没有感情回应的性,算什么?
就算心里都爱得死去活来,连女孩留在玻璃上的唇印,她都要亲下去。
女孩告诉玛丽,她决定跟男朋友睡了。
说着不相信男朋友,还是戴上了男友送的项链,顺手又把自己的给玛丽戴上了。
玛丽知道这项链的来历,也知道女孩的惠而不费。
但这是心爱的人的贴身之物,还亲手给她戴上,非同小可啊。
再一次,玛丽软弱了。
那件事,她同意做。
最与性无关的性事。
玛丽一定幻想过这件事,但她怎么会想到是这样发生的?
然后男朋友上了门。
玛丽拉住女孩,依依不舍甚至可怜兮兮,不想她开门,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跟她在一起呢?
女孩无情挣脱。
玛丽就像用完即弃的工具,只好离开了。
如果说第一次陪女孩会男友,想象两人做爱已经是心痛至极,那么在路边盯着女孩的窗户,知道男朋友在里面,简直就像亲眼看着他们做爱。
玛丽万箭穿心。
我真的心疼她。
回到家里,把收集的垃圾狠狠扔出来。
已经攒了不少,捡了不是一回两回。
最最绝望的时候,又听说女孩拒绝了男朋友,没跟他睡。
玛丽的希望一下子爆发,达到了顶峰:也许自己才是女孩唯一能接受的那个人。
刚刚有多痛苦,现在就有多期盼。
Party上又见到,女孩给了玛丽火热的拥抱。
让玛丽几乎觉得自己的美梦马上成真了。
可转眼,女孩又去跟别人调情。
简直是暴击之下,玛丽再也受不了,拉走了女孩儿,卑微地对她说,能不能请求你一件事儿?
女孩当然都知道,她让玛丽走过来。
第一次,玛丽主动吻了女孩,热烈,投入,心怀希望。
可结束之后,女孩却说,这不是很容易吗?
玛丽所有的小心翼翼和心思,女孩儿都看在眼里。
在她看来,没有意义。
玛丽的心,她不需要,她需要的只是玛丽适时地帮个忙。
玛丽彻彻底底死了心,她是得不到女孩的爱的。
她和朋友在泳池里漂着,望着天花板,像死一样绝望。
十六岁的她,第一次的爱情就这样逝去了。
这么纯净美好的真心,以后还会有吗?
—————————————————————— 因为呆哈才看了这个电影。
也许对她太过偏爱而无法责备她所演的女孩。
再加上近来我自己的想法也有所改变。
所以就不忍心说女孩渣。
最后的镜头是她一个人独自在跳舞,其实也很寂寞吧。
可这就是她的选择。
不要稳定的关系,不要负担,只要轻松和自在。
今天明明想早睡却莫名其妙的失眠,随意找了一部文艺片。
本以为看完了会有睡意,却不想打开电脑总觉得该写点什么。
总觉得这部电影是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成长的摸索。
Anne一直迷恋着François。
她可以为他去参加不喜欢的party,在party上扭动自己并不自信的身躯;可以偷走喜欢的项链,鼓起勇气当面给他;可以在François被拒却无处发泄欲望的时候献出自己年轻的身体。
可她终究还是知道这个一心迷恋的男孩从来都没有喜欢过自己。
所以虽然她很久以前就渴望献出自己的初吻,却坚持不让男孩吻她,而是把这个吻献给了Marie。
他甚至在男孩卑鄙敷衍的说喜欢时轻蔑的吐了口水然后离开。
Floriane永远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我以为Floriane总归是喜欢着Marie的。
所以她才会在M选择离开时追上她,告诉M自己放荡行为下纯洁的身体;拨开M的碎发,悄悄的牵着她的手;选择让M结束自己的处女之身。
只是这份喜欢来的太浅太被动,她终究还是选择自己一个人在舞池摇摆。
Marie一直默默的追随着Floriane。
她的爱来的那么卑微、渺小。
她希望看她的训练并许诺为她做仍何事;她悄悄拿走F的垃圾,触摸她用过的餐巾纸,小心翼翼的咬一口吃剩的苹果;她等在夜总会只想帮她解围;她甚至愿意帮她实现不再是处女的想法。
但最终她还是看到了这个光芒四射的女孩永远不会只留意她,所以她才会用她一度因F而迷恋的泳池来洗掉这一切。
冲走她傻傻的迷恋与执着。
但最后,我们都会学会用笑容伪装难过哭泣的自己,就像舞池里流泪然后微笑的女孩。
一部细腻的青春疼痛电影,10年前看时觉得节奏太慢,最近重看觉得是部很好的片子。
三位主要角色各有各的痛苦,Marie卑微地爱着Floriane到病态的程度,收集她扔的东西吃她吃剩的苹果,和她(哔—)了但得不到感情上的肯定,还反复被伤害;Floriane明明对Marie有感情也有冲动,看着她的眼神写满欲望,但却不敢承认喜欢她,依然要和男孩约会,在两人间游离;小胖妞儿Anne从始至终喜欢的男孩也从始至终喜欢着Floriane,他得不到却又来找Anne来泄欲。
片子不长,节奏有点沉闷,细腻平淡琐碎,道出太多爱情的苦楚。
导演+编剧瑟琳·席安玛当时27岁上下,这是她的导演处女作,该片入围第33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处女作奖。
片中主要角色最大的18岁,几位小演员演技都挺真实的。
拍出这样一部片子真的很棒。
接下来是喜闻乐见的八卦环节:导演瑟琳·席安玛和扮演Floriane的阿黛尔·哈内尔,就是12年后《燃烧的女子肖像》的导演和女主角之一,两人在2014年宣布在交往,在拍烧女图前已分手,但还是合作拍了新作。
PS:前阵子45届法国凯撒奖颁奖典礼上,当宣布最佳导演由罗曼·波兰斯基(性侵少女在逃)的《我控诉》获得时,阿黛拉·哈内尔愤怒离场,瑟琳·席安玛和演员诺米·梅兰特及其他人也陆续离场表示抗议。
对她们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阿黛拉·哈内尔在宣布最佳导演为罗曼·波兰斯基时愤怒离场========以下是概括全剧透,慎看========
Marie在看好友Anne的花样游泳训练时爱上了比队里其他人更成熟美丽的Floriane,她在派对上认识了她,求她带自己去看她们训练,Floriane开始只是利用Marie当幌子方便瞒着家里去和男孩约会,后来两人慢慢成了朋友。
Floriane不想让约会的男孩知道自己还是处女,在酒吧约老男人未遂后,让Marie帮她破处,Marie虽然不想被当个工具人,但还是同意了Floriane。
剧情中穿插Anne一直坚定地追求着在和Floriane约会的男孩。
Marie和Anne都被所爱之人的若即若离反复拉扯,最终唯有彼此安慰。
适合在任何时候看~剧情让人着迷,演员也不错,配合着音乐和养眼的画面---我看的时候算是愉悦~为什么没人打力荐呢?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杰出者总是很轻易就能把一些倾慕他们的小傻子玩弄于鼓掌之中。
此处并无褒贬之意。
出色的人是真有其过人之处,为爱犯傻的人却不见得是真傻——不外乎是因对方的闪耀而爱,只是表现方式有些痴了。
如果一个人的自身条件不足以对心仪之人构成较强吸引力,便往往会着重强调和表现自己的深情——孤注一掷的明智之举。
虚的东西,最难也最容易。
变成被雨淋湿的狗狗,是打动对方的转机,还是被利用时的自我感动,又或者只是情不自禁地为心动买单?
或者都有吧。
欢喜又迷茫着的,可怜的人,可怜的狗。
最近看了好几部类似LES题材的电影,这部水仙花开是让我觉得共鸣最为强烈的,所以想随便写的什么。
十五岁最为懵懂的时期,三个不同个性同时各怀情愫的女孩,围绕有关游泳的这根线,相互摩擦出了精妙的青春期独有的心动节奏。
玛丽作为本片的视角出发点,可能共鸣更为强烈。
因为看到了f的精彩水上芭蕾演出,深深的迷恋了进去。
为了近距离接触水上芭蕾(或者说是f),作为进泳池的交换,M护送F秘密约会。
M像个小跟班跟她训练比赛约会,而F表现出来的对M照顾的行为,加之原本就是貌美、身材、神秘的魅力,生性内向话不多的M慢慢产生丝丝爱意。
对比之下,自己瘦弱相貌平平而且不属于泳队,F更像是一个崇拜对象,自己只有继续跟随,藏着自己的爱意和在约会中一次一次把她解救出来。
玛丽的感情线由第一次的一见倾情(水上芭蕾表演),到多次带她融入游泳队倍感关照(感情提升),到不忍继续陪她约会自己在一旁等(丝丝心痛却无能为力干脆放弃),到F追上她,在水旁坐着袒露心声自己并没有和别人发生关系,一改往日高冷的御姐形象,更像个小女生羞涩的谈论自己的故事(进一步陷入她的美好)如果说上述的几个情感变化的线条是M自己的内因产生,那么下面几次就是由F导致M产生。
比赛回来的大巴上把奖牌戴在M的脖子上(更像是让她真正地融入自己的世界之举,分享荣誉),去酒吧F的贴身热舞(搅动着M的内心,以至于不知所措的呆呆的看着她。。。
但是最后又跟别的男的去跳了又稍冷了一把)。
把她从约会的男人那解救后两人仰天大笑(暧昧又青涩的好像要吻上去了,又是一番小鹿乱撞)躺在床上F试图牵M的手,M却一再躲避(想要却抗拒,心跳)F要求第一次要她来做(心酸的其实很想要她,却不想以代替男人完成某项任务似的去做,伤心拒绝,感情跌落)带着便宜了臭男人还不如自己来的心态最后还是做了,F和男的在一起的晚上,她在楼下呆了很久(情感跌落极点)意外得知男的和F并没有发生什么(这时的她还是抱着一丝侥幸的觉得F心里还是有她,没有和别的男做的心里,感情回升) 最后在party上把和男的亲热的F拉到一旁,F随意的一吻,并说着吻就是这么简单,下次约会还要她解救的话(瞬间,心已死绝。。。。
)M很好的演绎了一个暗恋的心酸少女的故事,不论是在LES还是异性恋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心里历程,因为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都在扮演M,爱着身边的某个人,我们想着法子靠近TA,想着法子保护关心TA,甚至是撮合TA和别人而自己充当着坚实后盾的角色,即使对方偶尔投来一个眼神一个暧昧的举动,自己没有丝毫自信相信TA也喜欢自己,没有回敬对方拥抱的勇气,却只有转过身去,装作不理睬。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是喜欢F的个性的,神秘而又孤独。
她和M会成为形影不离的小伙伴是注定会发生的,一个孤傲的女神,在所有人对她误解是个碧池的时候,身边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多说不过问的小跟班,作为一个孤独了很久的人,她的内心是渴望有一个人能走进她的世界的,可以诉说,可以陪她寻求刺激,甚至是可以完成第一次。
所以她也怕她的离开,M甩开她要一个人走掉时她最终是追了出去,有目的的告诉她看似一个更加真是的自己。
当然我更加想相信F也是爱着M的,F的骨子里有女王的霸气,有控制一切的欲望,想和男人发生关系却总是抽身。
我可以不被多数人理解,但是你有理解我也挺好;我有着去花天酒地的想法,我也想你陪着我保护我;我也想接近你牵着你吻着你,可是你的躲避,让我觉的我还是去和别人鬼混吧,这样你还会在一旁解救我。
我更加相信片中多次F欲吻M又止的镜头中,F确实是想吻的,欲吻又止也像M那样不确定和没有勇气,吻,牵手,疯闹,要求第一次都是试探都是不确定,而M的抗拒态度也进而让F却步。
进而做了最后的决定,也就是最后终于吻了M,但她表现出来的不是真爱之吻,更像是断情之吻,表面上维持着自己以前的御姐不在乎、风流的作风。
最后她在舞池中尽情舞动的时候,内心一定充斥着不比M少的伤心。
她一定想着,M应该不会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吧,也总算是吻到了,但愿还能维持以前的关系吧。。。
整个剧,f的情感就像这部剧走线一样神秘,正是很多东西没有道明,很多勇气没有实践,很多吻和爱没有直白的呈现,观众才会觉得深有感触,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情愫才会那么真实。
圆满happy end的结局都一样,不圆满的却各不相同。
本人趋向美好的结局,最开始原以为F和M会在一起,看到后面,这样的结局也不失为好的结局,更多不确定也给了人跟多的遐想空间。
起码主人公都成长了。
青春的年华,多数事是放下心里的,悄无声息的开始,也悄无声息的离去,藏在心里时酸时甜甚至最后化为了零,起码整个过程中我们在成长,最后,带着上次的成长又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影片中的三个女孩,都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像是尚未发育的瘦小、难以抑制的肥胖、过分引人瞩目的美丽。
M与F羡慕彼此,那份对同性的情愫也由此而生,其根源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渴望在对方身上的投射。
M那份暗恋者的卑微或许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就像台版翻译成“爱上坏女孩”,背后是很多无奈辛酸。
但其实在这段朦朦胧胧的关系中,F始终是主导者,或者说控制者。
她很早意识到了自身的美,这给她带来了很多男性贪婪的目光、猥琐的亲近,也带来自身在女性群体中的被孤立。
所以三人中,F始终是最孤独的那个。
由此,她把自身的美当成了武器。
对诸多男性若即若离的态度,是控制,是自卫,也是报复。
影片中M的自卑、悲伤、欲望都展现得很直白,或许是为了让人更有共鸣,因为我们终究都是平凡的大多数。
记忆里有不知道出自何处的一段对话,几个女孩讨论学校里漂亮的女生,不知是谁总结陈词般说了一句:其实并不希望自己是很漂亮的那个,因为会被作为讨论或意淫的对象。
而F的情绪展现很多却是被一笔带过的,一句简单的“你真幸运,玛丽,非常幸运”,一个面无表情凝视对方身体的镜头……两个人的互动很有意思,无论言语还是行为,F其实始终是更敞开、更主动的那个,而M的所思所想只有被观众通过上帝视角看到了。
这也是一种不平等,不是吗?
影片最后的那个吻,哈哈哈,F确实挺渣的,很决绝。
但“这不是很难”的“这”究竟指什么呢?
可否理解为:承认自己的喜欢,主动一次。
成长往往伴随着伤痛,尤其是对女孩而言,所以结局其实很好:M得到了心灵层面的成长(当她睁开眼的那一刹那,看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天花板),F开始享受孤独,A学会了尊重自己。
很好,我们都要学会先爱自己,做一朵自恋的水仙花。
席导为阿黛尔·哈内尔保存了她十七八岁时的美好,对她而言,这应该也是一次治愈之旅。
最后的独舞很美,私心加星。
每个人最终都是孤独的,父母、朋友、恋人,都只是某一段旅程的陪伴者,分别固然伤感,但所有那些都会在留下痕迹,成为你之所以是你自己的理由。
另外,水上芭蕾这项女性运动很有意思,水面上是优美的姿态,水面下是永不停歇的奋力挣扎,像极了大部分人的生活。
視線的調度。仰望的,卑微的目光,在最後一顆鏡頭裡變成了向上的,微笑的眼神,然後兩人在水中開成一朵花,少女成熟與成長的意象。
爱上一个美丽神秘的女生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
看毕最大的感受就是法国人均双性恋,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过于暧昧,不像爱情也不像友情,亦或是导演实在是太懂少女,抓住了那种由嫉妒而逐渐复杂化的情怀,她拍出来的才是真实的状态,我一个直男也不好评价,只得迷失女孩们美好的青春靓丽里。
席安玛:“游泳是女孩的隐喻。水面上保持着美丽静好,水下是挣扎和牺牲。”
这只是一部关于青春、友谊、情窦初开的电影吧。而且不好看。
我爱的不是你 而是想你一样的自己
不好看
额。。。
莫名的喜欢,一切都乱了。
无病呻吟 做作至极
由美产生的不平等,不平等的爱,不平等的对待,一直都在这种破碎的,虚妄的青春里。玛丽的欲望是常见的,她想要和安妮相处,但在这个过程里她没有完成自己,好像被影片作为了一个代表欲念的工具人,虽然女演员已经演得很用心。同时相对应的另一方异性恋关系仿佛是为了阻力而写,非常无趣。正因为这样的设置,再返回看女主角的这一段旅程,感受到了一种情真意切的扭曲。
想起了积雨云
拍的很好啊,导演个人风格初现,特别喜欢对那个胖女孩的描写,显得这个故事不落巢窠,对女性情感的复杂微妙把握的很好
呆呆的类freja妞,傻傻的似乎只爱自己的金发妞,笨笨的花痴肥妞,黯然的青春期...
虽然你稀罕我了,可我TM又不稀罕你了!
GIFF3//这是拍了个什么,靠突如其来的感情来推进故事?
真闷
还算细腻吧
节奏慢,配乐单调,但是是看了这么多片子以后难得的吸引到我的片子,故事虽然平淡,单调的配乐也更显得真实,我不得不说我差点被感动得哭出来,演员很棒,内心戏演得很细腻,真切地让人觉得心疼。Floriane肯定喜欢Marie,要不kiss的时候她喘什么啊!琢磨着可能是因为以前都没动过感情,所以选择逃避吧
就镜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