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挺好的,文艺片题材的缘故导致你们不喜欢看吗?
————————————————————————————————————————————————————————————————————————————————————————————————————————————————————————
今天看的这部电影,名字叫做《抵达之谜》。
初看题目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抵达之谜”,抵达什么地方?
又有什么谜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我们都不知道,但是看完整部影片之后,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抵达之谜。
”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的长江边的小城市里面,赵小龙遇上了心爱的女孩儿李冬冬(ps插句话:我觉得李冬冬好美哦!
),赵小龙其实挺喜欢李冬冬的,但是赵小龙不敢表白,两个人眉来眼去,可就是不敢要走出下一步。
李冬冬也喜欢赵小龙,李冬冬要去参加比赛,于是李冬冬就去找赵小龙,两个人在鱼摊打了一个赌。
打赌的时候,李冬冬说:“你说这条鱼有没有鱼籽?
” 杀鱼经验丰富的赵小龙说:“当然没有鱼籽。
” 李冬冬说:“我们来打赌吧,输的人要答应另外一个人一件事。
” 然后赵小龙就说:“我赌这条鱼没有鱼籽。
”李冬冬赢得了比赛,要答应冬冬一件事,可他偏偏讲起了不合时宜的兄弟义气,居然带着另外三个人一起赴约。
这位兄弟....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反骨叛逆的男孩赵小龙遇上心爱女孩冬冬及其好友小梅后,随着初心萌动,与几位好友:方圆、大四、三皮、武义走过肆意张扬的青春时光,这段青春随着冬冬的失踪戛然而止,几个人不说是反目成仇,但是也互不联系了。
“李冬冬,我很想你,你那么那么迷人” 李冬冬失踪了之后,赵小龙一直一直都在寻找她,只不过可惜了,那样美好的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在人海之中,杳无音讯。
后来方圆再去寻找李冬冬的时候,偶然之间碰到了路边有人在往江里面丢死去的猪娃。
其实这个时候,方圆就已经开始在胡思乱想了,方圆觉得李冬冬应该也已经消失在了大江里面,失去了性命。
因为兄弟四个人偷了别人的油去卖钱,结果不仅仅没卖多少钱,还被油的主人给盯上了。
人家让他们兄弟四个赔偿比卖油更多的钱,兄弟四个人还不起钱。
李冬冬去帮助他们拍挂历照片(虽然这个照片在我们这个年代其实是可以引以为傲的),但是李冬冬在拍摄了照片拿到了钱之后,就去找武义,想要把钱给还上。
而武义根本就不想要还钱,武义只想要怂恿兄弟四个人去烧掉他哥哥的船。
武义看起来是靠着他哥哥,但是其实武义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因为烧船的时候,武义根本就没有动手...他只是在旁边递着火把,然后说着鼓励大家的话。
李冬冬失踪了,赵小龙一直一直都在寻找着她,因为李冬冬是赵小龙生命里面的光,没有了李冬冬,赵小龙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了。
赵小龙一直一直怀着李冬冬没有死去的希望,寻找着。
对于赵小龙来说,李冬冬就是赵小龙生命之中的希望。
“李冬冬:即使离去,我也依然很爱你” 看到了最后,我才明白了整个故事的脉络。
大四以为李冬冬水性杨花,表面上看和方圆在一起了,实际上又是喜欢赵小龙,最后还和武义不清不楚...出于兄弟义气,大四气得不能行,觉得说怎么一个女人可以这个样子呢?
于是大四把李冬冬推下了江,但是其实他是不小心推下去的。
等到大四反应过来了之后,李冬冬已经掉下了水。
等到了故事的最后,我才明白了这部电影为什么叫做“抵达之谜?
”原来是因为等到了赵小龙兄弟四个人重新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小龙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被方圆阻止了。
方圆说:“没必要再纠结一个结果了,事情已经过去了。
” 可是当时,在小龙的内心深处,还是没办法走过这样残酷的事实。
小龙想要当着大家的面说出当年的事实真相,可是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只是没有明面上提出来而已。
最后的最后,小龙接上了大四之后,还是对生活妥协了。
小龙把车子停在了路边,对大四说:“算了,没必要了。
” 因为说出来的话也不过是兄弟反目,大家大打出手,以后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又何必呢?
这就是赵小龙所谓的“抵达之谜...”抵达终点之后,赵小龙觉得其实没有必要在纠结一个结果了,没有必要再知道结局了,没有必要大家再闹得并不愉快、 可是赵小龙又开始迷惑:“这样真的对吗?
” 我觉得现哥真的看起来好刚哦,不管是现哥杀鱼的动作还是现哥咬手上死皮的动作都很帅气,真的让我觉得眼前一亮;这个动作真的是细节好评哦。
总之呢,就是很青春的一部电影呗。
抵达之谜,抵达自己心中的那束光,这也是赵小龙一直苦苦寻找冬冬的原因吧,青春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赵小龙性本善,在大四说出实情后,没有举报他,即使后来大四没有给他们兄弟说,赵小龙在车上流泪,说明他也释怀了,后来三皮拿出的海报是冬冬为了给赵小龙他们还钱拍的,所以冬冬是死了的,影片还不错。
23岁的李现演技很青涩,人看起来也非常青涩,不过还是可以的,这个主要演员演技看起来也可以,看完这部电影意犹未尽啊,看完感觉挺好的,挺喜欢的。
这也是导演的处女作,作品总体还不错,看到很多恶意差评给一星二星的,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虽然作品和演员演技看起来青涩,但是不至于啊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BigBean(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768961作为贴着爱情标签的电影,影片无论是从表现手法,还是故事选择、安排上,都很难带动观众的情感,很难让观众与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产生共情,观感极差,丝毫不会因为一些剧情波折而有情感上的波动,心如止水,除了想吐槽,没有别的情绪。
画面剪辑设计也有问题,举个例子,影片是怎么刻画大四和晓美的没羞没臊的,就是将很写实的正真的干柴、烈火和亲吻搂抱画面交叉剪辑,而且这个干柴、这个烈火,都缺乏美感,看了完全分泌不出亢奋的激素啊。
又如之前提到的方圆做学徒,导演特意留了方圆在店旁边将杂乱的废轮胎摞好,拿出一个,一脚踢去,轮胎滚出好远,最后倒下,我感觉这个镜头可能含有深意,可能想表达什
说说李现,这是15年拍的电影,镜头里他的脸比现在更多一些少年感,比寸头稍稍长一点的短发,整体瘦高又有力量。
他的表演按剧情发展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一开始和三个发小颓废得消磨时光,遇到女主后对女主的偷偷喜欢,女主失踪后执着得寻找, 知道真相后的痛苦以及带着这份痛苦生活,最后是和三个发小对峙以及如何放下。
这几个阶段有不同的情感冲突和人物状态, 我觉得李现都演出来了,特别是遇到女主之后对她的感情,有一个他偷偷盯着女主看的镜头,眼神真实得戳到我了。
还有知道真相时那个奔溃的痛哭。
片子我只看了一遍,而且开头我还有几分钟在回复消息,没有好好看,不过我也不想看第二遍去细品了。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且完全凭借影院观影后的第一印象评论,如有失实或错误,你顺着网线来打我呀 今天看了两场电影,中午是补了一遍《误杀》,还原度还可以,一些BUG也能接受,至少故事讲的不错,在影院刚恢复限制人数的情况下,上座率算是极高。
下午这《抵达之谜》就显得惨淡了,仅仅5个人,还包括我和拉我试毒的小伙伴。
先来说说剧情,故事其实很简单,简单概括一下主线:4个不学好的学生(赵小龙、方圆、三皮、大四)在1个无业游民(武义)诱导下偷了沙船的油去卖钱,结果事发起冲突被揍,于是4人又在这无业游民的挑唆下烧了艘沙船报复(还是该无业游民亲哥哥的船,人类迷惑心态)。
在烧船之前冬冬(女主)为了帮赵小龙(主角李现)还上欠船老大的油钱,拍性感挂历照(感觉就是90年代的正常美女挂历)赚钱。
可她也不认识船老大呀,就找无业游民代为转交,且坚持要当面看到武义还钱平事。
怎料武义当晚烧船决心已定,将冬冬锁在了自己船上(兄弟都有船,果然无业游民都是财主)。
武义锁人这幕正好被大四和三皮看见了,于是前来解救。
因感情线问题(下述),大四临了对冬冬说了一句不要脸,冬冬那哪能服气,两人发生争执,大四失手将冬冬推入水中(电影中含蓄表达人已死)。
此时电影已经过去三分之二,预告里的主题才刚刚出现,后面三分之一就是小龙执着的寻找了。
还有感情线:男团女团怎么相遇的我没看上,好像是打枪认识的?
(就是开头没细看那几分钟)反正就是大四和晓美走在了一起,最后也结婚了。
冬冬喜欢小龙,小龙也喜欢冬冬,但男主就该有男主的高冷,青春也就是有青春的憨憨,死活就是不说。
冬冬被气到和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圆走在了一起,可心里又还装着小龙。
而小龙心也里是执着的装着冬冬,导致冬冬失踪(死亡)后一直没有放下寻找的执念 影片大致就是这样,主线剧情和感情线其实是一体的,但我这一直不及格的语文水平,只能分开说,感觉好像和编剧一样,依然没说好。
这也是根据我观影记忆重新梳理的故事框架。
可以看到我基本没怎么提找的事情,因为.....有点不值一提。
当然中间还夹杂了许多小故事,比如男团去小片场看黄片啊,男团撩女团啊,大四和晓美没羞没臊啊,男团陪冬冬参加体育选拔啊,武义打麻将欠债啊,大四打杂歌舞厅被抓啊,小龙为了寻找冬冬,绑架武义,“审问”大四啊,武义成了一个黑心商人啊。
为什么只给一星 作为贴着剧情标签的电影,影片的叙事枯燥乏味,让人昏昏欲睡;节奏拖沓,以失踪寻人悬疑预告的电影,拖拖沓沓的用了一个多小时来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你看完电影可能会发现,三皮对剧情的推进、故事的增色、人物的刻画几乎没有贡献,删掉他的全部戏份也没有丝毫影响,同样的,还有武忠这个角色,你看我压根就没有提到他(因为他的戏份也少的可怜,有时候都认不出来这个人是武义的哥哥)。
剧情同样也是,影片充斥着意义不大的情节和画面,比如武义打麻将欠债的剧情,就算没有,我们也能从之前烧船的主线感受到武义的偷奸耍滑、黑心,这个剧情并没有让人物更加立体,删掉也完全没有影响。
又比如小龙绑架武义后有贩子敲门推销东西,为了营造紧张氛围的情节,观众完全感受不到紧张之感,只有滑稽和吐槽。
还有之后的方圆找了一个废车店当学徒的那段,也只是轻微铺垫了一下方圆成年后的营生,删掉以后凭借台词,观众也完全不会觉得突兀。
作为贴着爱情标签的电影,影片无论是从表现手法,还是故事选择、安排上,都很难带动观众的情感,很难让观众与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产生共情,观感极差,丝毫不会因为一些剧情波折而有情感上的波动,心如止水,除了想吐槽,没有别的情绪。
画面剪辑设计也有问题,举个例子,影片是怎么刻画大四和晓美的没羞没臊的,就是将很写实的正真的干柴、烈火和亲吻搂抱画面交叉剪辑,而且这个干柴、这个烈火,都缺乏美感,看了完全分泌不出亢奋的激素啊。
又如之前提到的方圆做学徒,导演特意留了方圆在店旁边将杂乱的废轮胎摞好,拿出一个,一脚踢去,轮胎滚出好远,最后倒下,我感觉这个镜头可能含有深意,可能想表达什么,但是直到看完全片再回想,还是有点云里雾里。
还有小龙在监狱盘问大四的时候,镜头给了大四嘴巴很长时间的特写,猜测导演可能是想表现大四的紧张、后悔、羞愧这种复杂的情绪,但实际画面,就像是在特写一个精神病人。
这里也牵扯到了部分演员的演技,包括主演也一样,缺乏细节的张力,让我时时感到跳戏,明明知道这里是想表达这个,但是情绪却完全带动不起来。
而主角李现,更是全程高冷脸,冬冬失踪后加入部分愤怒脸,上诉嘴巴特写后切换到李现的表情,我当场笑出了声,立马想截图当表情包,完全没有当时情况下观众该被感染到的情绪 讲故事,无非分为两个阶段:情感的累积、爆发。
该片的累积是一塌糊涂,自然也就不会有爆发。
一部电影,连基本的故事都讲不好,低分是必然的。
然而有的电影虽然故事不行,但是选角到位,有独到之处,还是有分可加的。
《抵达之谜》故事一般,叙事糟糕,制作普通,音乐...有吗?
演员演技不到位,导演画面处理有问题,甚至前半部分画面,抖动现象很严重,不知道导演想通过这种抖动表达什么,有没有知道的影视大神可以点拨一下我这个小白爱好者。
最后,存粹是一个影视小白级爱好者观影后的不吐不快(主要还是心疼我的电影票钱,有这时间,有这钱的,我再看一遍魔童,支持一下发展中的国漫不好吗),如果有不同的声音,欢迎讨论,恳请指导。
或者,你来打我呀。
难得晚上偷个闲,想看一部电影,爱奇艺首页推荐李现的这部《抵达之谜》。
纯粹的文艺片,耐着性子看完,实在get不到电影的主题,就越发肯定这是一部文艺片了。
可能也是岁数见长,理性的东西慢慢填满,感性的东西不经意间就流失了。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无非是青春的任性妄为,歇斯底里的挥霍着仅有的一切,茫然的寻求着年代背景下的方向。
不悬疑,顶多算是倒序,结局没有幡然醒悟的了然感。
不爱情,看不到爱情里任何的美好或怅然若失,仅仅是一个执念的作祟。
没有共鸣感,所以感受不到导演的良苦用心。
归类到文艺片,感觉又拉低了文艺片的地位。
同是文艺片,开头有《猜火车》里青春期的茫然冲动,却没有它的诙谐与深刻;同样时代相差不远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却缺少对那个特殊年代的反思与探讨;与王家卫更是没法比,即使同样是颓废,也有忧郁的爱恨交织做铺垫;结局表达更是定义模糊,是否定了兄弟间的情谊,还是雨水掩埋了真相,需要用时间偿还过失,是个人的迷失,还是时代的断层造就这个结局。
结局确实有开放性,但这个开放的更让我不知主题在哪里。
说了这么多废话,就是告诉大家,不要浪费时间看这部电影。
当然也有可能就是我水平太低,确实错怪了这部佳作,那么大家想看还是看一下吧。
这部剧是我朋友推荐我看的,观后感就是感觉这部电影看到最后有让我惊喜!
结尾不是那种老掉牙的男主最后与女主甜蜜的生活在一起,这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
现实生活中不一定所有事情的结局都是美好的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办法改变,只能坦然接受而且男主寻找女主那么长时间没有放弃也感动到了我,但凡有女主的任何一丝消息男主都没有放弃寻找。
这很难得。
此外男主的整个造型不太像现在这个时代的审美,感觉很独特,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
还有他的眼神戏也很棒,代入感极强!
如果有同样经历的看完电影应该蛮难走出来的!
男主还有一场哭戏,备受争议,但是仔细想想,人在很绝望的时候哭真的没啥声,然后是突然爆发的那种感觉,感觉男主演绎的很好。
给了5颗星,值得一看,真的太喜欢了!
#电光幻影# 《抵达之谜》,把青涩的样子遗忘在现实里,繁华的忙碌之下,背影里没有孤寂,只留刻薄。
1、爱情不能微笑的时候就会流泪人在年少青春的时代,如果不格外跑偏的话,一般来说对爱情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的,只是每一种味道都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
有人获得了爱情,有人把握住的放手了,有人挣扎求索,有人一次次悲哀的失落,虽然形形色色的选择着,但是这像是生命无法逃开的一道选择题一般,总要有几种模式摆在那里参考,题目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但是真正的答案里,快乐的人是少数的。
爱情不同于婚姻。
婚姻那是条条框框规定的,社会属性的意义。
爱情却是自由的,没有定义,只有每个人自己特性的爱情。
而能不能遇见专属的缘分,那也是运气来的说。
少有人不会在爱情里流泪。
很多时候我们在爱情里面是在吃糖的,可是糖吃过了,甜味却不容易持续更久,总有一些夺眶而出的冲动要打破现实,因为现实,一直锤炼着人心。
像是《抵达之谜》里这样年少的爱情,有时候看着会会心一笑,有时候又会觉得辛苦,甚至在某些时刻,感到有一点难堪。
我是从来没搞明白过异性的那些思路和感受,也是学不会着应对,但是看看别人的,总觉得有趣。
然而一眼望过去,原来人在年轻时的爱情有时候竟然可以那么尴尬,男性的憨态里藏着令人不知所措的笨拙,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青涩也只能留在镜头里,可是现实,要狡猾得多。
又或者是大环境不同,我没见过那样的相处,只能看一看,做做想象。
可是想象,好难哦。
2、青春的皮囊真的是一种资本好看的面孔与身体就是有价值的,千万别说一点价值也没有。
老天爷给出一份美,美就是要拿来欣赏的,当然你愿意打破也是可以的,但是美好的一切本来就是老天的礼物,不该被轻易的糟蹋。
影片里的一众年轻人,说好看到也都谈不上特别好看,但是胜在够青春。
于是那一张张的脸都透着水灵,不管是胖的还是没梳洗打扮的,总之顶着一张青春的面孔就特别有愉快的样子,仿佛脚步都是轻松的,时光都能倒退个三五年,看青春多好,就真的像是灵丹妙药一样,可以活了人心,也突然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人人都爱青春的面孔,就是一片太阳光芒四射的样子呗。
电影故事其实还是有意思的,可惜故事讲得有点随意。
如果说影片的前半部分过分恣意,没有铺垫好的感觉,那么影片转折之后的后半部,感觉就好像主题已经和主人公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要寻找的人在哪里,胡乱地走在轨迹里,找不到自己的出口。
我以为电影会平述铺开的,实际上开始抓住很多细节喋喋不休;以为电影要着重说明的,影片里轻描淡写的带过了;以为有内涵要表达的,实际上晃一晃什么都没说就结束了;以为不需要特别强调的,电影里的人们真是咬死了不放。
我觉得我整个人的判断都凌乱了。
影片的演员们还是有一定的把控能力的,但是他们在整部电影里像是一盘散沙。
虽然每一个角色握在演员的手里,都尽了最大力气的去建立和培养,可以说,单个人物来讲其实是相对比较成型的,虽然有些时候不够立体,但是人物勾勒还是起来了。
可是他们放在同一个框架里,他们组成一个又一个画面,他们讲述着同一个故事的时候,这事儿就配合得好像不在一起了。
这大概是导演需要自己好好思考的问题了,演员靠自身都努力过了。
3、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写着写着又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但是我知道,这部影片我哭了。
当冬冬拍着画报,赚着块钱努力为那一切作补偿的时候,我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或者电影是青涩的,或者有很多感受是不足够的,但是青春的岁月里,因为喜欢一个人,爱着一个人,用尽全力的去对那个人好,想方设法的为他度过难关,那样的女子,那样的爱情,多美好啊。
这一场关于死亡的故事,其实只是谁也不愿意再去提起的真相而已,但是这个真相就一直摆在那里,实际上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改变。
人们都是小心翼翼的避开话题,但是埋下的雷,哑着都是威力。
多年后,年轻人们老去,他们看着属于青春的那个样子,看着画报上的美丽冬冬。
他们会想念她,他们会提起她,他们会揣测她是不是依旧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他们会连声称赞那份持续了许久的美丽的打动,但是他们就算拿到了那份钱,也不会明白,那个女孩子,在那样匆忙的夜里,为着偿还这份金钱的报酬,而做出了怎样的奉献。
他们永远也不知道,那画报上的美丽和笑容,是为了让他们,是为了让他——小龙,可以不受制约,可以过他们继续自由的生活。
有些人悲伤的离去,而人们,甚至忘记了他们真的离去了。
我其实哭得挺难过的。
替她,不甘心。
不知道如果她还有一口气说出心情,她会不会遗憾,又会不会后悔了。
只是,这世上已经没有如果。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谜,但是有永远的看不清。
作者:小佛搞特
中规中矩的隐秘的角落式故事情节展现,并没在情节里找到那束光,但有些细节和场景设置蛮有趣。
影片讲的是上世纪90年代长江边的小城里,赵小龙遇上心爱的女孩冬冬与其好友小梅之后,与方圆、大四、三皮、武义走过肆意张扬的青春时光。
这段青春最终因为冬冬的失踪戛然而止,十几年后,当兄弟们都面目全非的走向中年时,只有小龙还固执地要为下落不明的冬冬讨个说法。
聚会上,步入中年的他们回忆往昔,小龙却突然逼迫大四说出冬冬“失踪”的真相,被尘封的“真相”使他们永远无法抵达自己的内心…… 前三分之二的感受:人性千人千面难以分说。
影片最后交代冬冬为了帮助他们几个还偷汽油的钱去拍广告,拿到报酬之后找武义帮忙阻止赵小龙方圆他们烧油船报复,但武义因为想要报复亲哥的私心把冬冬关在了船上。
稍后赶着去参与烧油船行动的大四和三皮看到了冬冬和武义进船门的瞬间,知道方圆和赵小龙都喜欢冬冬的大四以为冬冬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去“捉奸”,打开门发现只有冬冬一个人在船舱(此时武义已经把冬冬反关在房间里去另一边教唆烧油船去了),冬冬夺门而出却听到大四说她不要脸,二人推搡之间冬冬失足落水,三皮抓起大四的手就跑了。
不知道能说是谁的错,武义以为关起来会没事而且想顺利烧掉哥哥的船报复哥哥;大四以为冬冬水性杨花伤害自己兄弟才气愤去“捉奸”;三皮遇事是隐瞒和逃离…四人对待冬冬失踪的态度各不相同,赵小龙执意要找个答案、方圆也找过但是没多久就放弃了、大四则是胆怯与无措、三皮退却,四人不同的态度也预示着不同的人生走向。
方圆忘掉了这件事,做汽车维修美容小有所成;三皮去上海读医科之后成了同济的主治医师;大四砸了夜总会之后进了一段拘留所后面和小梅结婚;赵小龙在船上找了营生找线索找人… 有人寻找真相有人不去触碰,千人千面讲的也无非“人性”二字,说不清道不明。
后三分之一最大的感受是:妥协是成年人最大的无奈。
昔年好友中年再次相聚礼貌寒暄,席间赵小龙还不忘递上自己的名片说如果有需要玻璃可以照顾下生意。
场景设置很有意思:高冷的日料店,格调高了也不会有蒸腾的热气了,再也不只是当时围坐在桌边吃火锅喝啤酒的我们了,还有了生活。
赵小龙逼迫大四说出冬冬“失踪”的真相,宴会上四个朋友彻底撕破脸。
镜头反转原来这一幕只是赵小龙的幻想,他去大四家里找到大四逼大四赴宴对峙,结果车行至半路却让大四回去了,可以说冬冬落水是大四促使,但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赵小龙最终选择放过了大四,却依旧找不到自己。
这里的场景设置很有意思,看时间应该是晚高峰,但是反向车道却很空阔,主人公所在这一条却很拥堵,排队等红灯,偶有发呆间隙被后车鸣笛催促。
长长的车队排列像是赵小龙的人生,无法掉头,无法超车没找到答案也改变不了过去,终是处在了生活的洪流中。
片尾有一段话:“这几年,脑子里总是闪着江边的芦苇,毛茸茸的,摇摆不定,像个叛徒。
”这句话其实是小龙内心真实的写照,人至中年,没能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决定不再执着于那个真相,放下之后又是迷茫而无所适从,何谈抵达。
以上。
2020首次影院观影,坐的很分散,一星给电影院,这个电影是我第一部差点看吐了的电影…我日太可怕了
蛮一般的故事 蛮一般的演技 虽然我喜欢李现 但真的一般
穿越回九十年代,用数个PPT式的流行文化符号与集体记忆,试图捕捉那些独属于青春岁月的无聊、荷尔蒙与欲望,在观影过程中“抵达”旧地。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利益与想法去选择对记忆不同的解读和复刻。只可惜在四人成年后的对峙这场最关键的戏中,仿佛魂穿“男版《小时代》”,打破了前半段情境塑造的一些很独自美丽的时空感。李现整体的表演也较干,如果他的形象糙一点,又全部选择方言对白,会变得更具说服力。
很喜欢这海报,比故事本身有质感多了。每次看这种青春疼痛电影就觉得我的青春真是被“一心只读圣贤书”就给概括完了。用“与过去和解”形容并不准确,但看到别人的生活都在前进而自己的时间永远停留在了原地的主角有点唏嘘。任何时候容易翻篇儿的人都活得比较轻松吧。结尾成年人际关系的粉饰太平对比“人无再少年”很是伤感。
什么烂东西浪费我六张飞…别污蔑小镇青年,干个屁,连皮囊都难看,女的也难看到不行,简直一文不值。装逼不成且油腻。
有一点惊喜吧,5年前的李现还是有点嫩的
天呐真的好难看!😭剧情真的无力吐槽,看得我太太太尴尬了!为了李现给三颗星吧(其实想给一星😭)
真是太久没看电影了,真的不是什么都可以称为电影。
...
前段以为要讲的是兄弟和爱情之间的冲突,在他们的歌声中镜头渐渐歪了,感觉不稳定感到了最大值。但是后面感觉就变了味道,找人的过程太碎片,冗长又没法串联。李现的台词太平淡,感觉不到人物。还有,旁白为啥是三皮?
因为李现,一部小成本的伪文艺片成了热门,不得不说明星的流量确实可以。看了那么多的影评,其实也没有那么差吧,虽然拍的类似贾樟柯,最后变成了假樟柯。剧情的画面都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有些东西还是可圈可点的。年少轻狂,年少无知,想想看,谁没有这样过呢?最终大家都变俗了,不过三十而已。只有李现,还是少年
青春的友情和爱情,两方面一个都没有讲好。
一开始的镜头描写年轻人与无聊的生活抗争和他们的欲望,这是电影中最好的,拍摄自然,充满活力。但冲突发生后的电影后半段——情节太复杂曲折,导演没掌控好,讲述出太过凌乱,想表达的深层内容很有趣,但很难弄清楚到底想说什么,算是处女作的通病吧。
故作文艺 就很差吧 看了一半出去了
有血有肉 有青春有故事 抵达心灵 学会珍惜身边人 看完感触很深
谢谢你
野蛮生长
电影的OST都好好听,特别是那个《野花》,还有金志文唱的主题曲。
电影节奏有点问题,但是李现演的挺好的,本来想4星,但是现在疫情期间电影界都不容易,多打一星鼓励下中国电影~
和几个同事一起看的,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好久没聚在一起happy了,这部电影不是我们以为的“流量电影”,而是加入了大量暗黑成长细节的“纪实青春”,需要用心看,细节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