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机会观看剧情类短片,一来下载资源少,二则个人对于这种“小而精”("鸡肋"的感觉)的影片兴趣不浓。
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直到今日,才彻底扭转。
感谢“时间代码”,一部“误打误撞”下载的影片,让我对于剧情类短片有了重新认识。
Timecode(时间代码),由西班牙导演Juanjo Giménez Peña执导,Lali Ayguadé与Nicolas Ricchini主演的短片,彻底颠覆了我陈旧的思维体系与落伍的观点。
实际上,所有影片,不论长短,只要有吸引人的思想内涵与深刻主题,同样可以成为受人热捧的“香饽饽”。
作为精品短片的典型代表,“时间代码”不仅得到了“短片金棕榈奖”的垂青,更是引来了奥斯卡评委们的关注并被提名“最佳短片”,实至名归,可喜可贺。
在这短暂的15分钟左右影片中,到底能让观众看到些什么?
到底能让影迷得到哪些启发?
到底蕴含着哪些内涵?
接下来的文章,我们细细品来。
1. 情节决定故事走向。
两个人,一台戏。
Luna与Diego,都是停车场的安保,前者上早班,后者上夜班。
由于一次偶发事件,在调取录像记录时,Luna发现了Diego的一个秘密——喜爱利用各种时间独舞,于是两人在交错的时间段中,在同一个地点开始了“舞动人生”。
2. 细节决定故事成败。
I. 这部短片的台词很少,尤其是男女主角的台词更少,只有一些招呼语。
导演的这个设定,将观众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完全倒向了演员肢体语言,相当有想法的设计。
II. 导演对于Luna脚的特写,这是典型的”细节决定成败“,何意?
让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拍摄“脚”?
为什么“脚上有旧伤”?
为什么多次重复拍摄?
导演是在”暗示“。
暗示女主本来就练过跳舞,所以可以轻松自如的模仿男主的舞姿,包括尬舞。
这个“特写”,这个“细节”,让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变得顺理成章,不显突兀。
3. 内涵决定故事深度。
影片的三组镜头,”男主独舞“、”女主学舞“、”男女尬舞“,值得回味与思考。
”独舞“暗喻孤独的工作,孤独的舞者,孤独的人生。
”学舞“暗示女主被吸引,发觉自我,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
“尬舞”明示男女互相吸引,这里的“吸引”不再是指舞姿,而是“爱情的启蒙”,至于有没有结果,不得而知,影片尾部的留白让观众浮想联翩。
三组镜头,三个层次,三种递进,让人着迷。
纵览这部短片,画面干净,故事简单,人物纯粹,内涵透彻,不愧为业内人士极力推荐的短片佳作。
导演★★★★★(情节独特,构思精妙)演员★★★★★(说是演员,更像舞者)剧情★★★★★(短而精,无言的诱惑)视效★★★★★(画面、色调、表现力一流)音效★★★★☆(后半部分的BGM带感,音乐随着舞蹈悠悠扬扬)推荐人群:所有人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 记不起名字了 大概讲美国一个小镇的公交车司机 每天三点一线 可是他爱写诗,随时拿着本子写来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 ,每天晚上遛狗顺便去酒吧;女友也是个文艺青年,弹吉他,画画,给男友准备的便当盒里橘子都画满了抽象画,做的cupcake也是充满黑白线条。
我们都是平凡人,做着一份不起眼的工作,可是一旦遇到可以一起与你在巴黎地铁弹钢琴合奏一曲,为你的清唱弹吉他的人,这也是一种精神恋爱吧
短片《时间代码》为我们呈现了地下停车场男女保安之间发生的奇妙故事。
他们利用时间代码和监控录像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各自起舞,展开了一场有趣的肢体与灵魂的交流。
导演将镜头对准监控录像巧妙的设计了,人物服装以及场景上的暗示,使观众得以从这一奇妙的视角,窥见到这样秘密而浪漫的交流。
影片多次呈现桌面屏幕的画面,这种画面使得观众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同时也在这一个看似机械呆板的监视器里,记录了如此静默而浪漫的内容,设置了极大的反差。
监控的角度自然是俯拍和全景,人物在其中显得渺小,而且动作也变得十足费解尴尬。
大多数观众的反应,或许就如同后来的新员工和老板一样,感到震惊困惑以及荒诞,甚至有些被愚弄的愤怒。
可是女主发现这个秘密是并不是采取这样一种态度,而是为他守住了秘密,谎称这是一个平静的夜晚,就是这样一种举动,只给观众留下了悬念,在其后证明这是一种精神认可。
除监控画面以外,更有玻璃和镜子的近景画面。
电影语言中玻璃普遍被视作人与人之间沟通上的隔绝,在影片中玻璃同样可以表示一种隔绝,两种情感。
玻璃里是保安室里无声的默契是有意压制的疏离感,玻璃外是一种张扬的诗意浪漫,即动作夸张的舞蹈。
而玻璃上的那张纸条,真像一个通风的缝隙,两种情感交汇其间,不亚于《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的冲浪板。
电影语言中,镜子折射的是内在情绪和外在未知。
在影片中,有一幕是女主着装好以后认真梳理头发的画面,镜子里的她垂头丧气面无表情显示出对枯燥工作的压抑和无奈。
但在和另一个人有了交集以后, 她对头发的梳理是在打卡的路上的,可见仓促的行动之下,已经有了难言的激动。
服装是人物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影片的开头女主是穿着花裙子的,而在工作中穿上了颇男性化的制服。
可见日常生活中,她可以是轻松自由的,但在工作服的制约下,她变得严谨认真,不苟言笑。
影片还特写了她脱鞋的画面,脱下红鞋子的脚,显然是练过舞蹈而有些变形了。
这里已经喻示了女主可能曾经梦想成为一名舞者,迫于生活而成了一名夜班保安。
与其情节相对比的,是片尾出现的新员工。
表情麻木地系纽扣,还粗心的系错了一整排。
新员工的形象是规矩而呆板的,如此人物与交流前的他们如出一辙,规矩才深得资本家的心。
恰如同那句“我不会跳舞”给予及时称心又别有一丝讽刺的意味。
导演采取的人物很有意思,地下停车场的保安总是最不受人关注,他们枯燥机械的工作时间于他们而言,似乎只是监控器中代码。
导演赋予了故事的可能性,也在其中渗透了一种社会现象,群体性孤独,以及交流的匮乏。
影片中对话相当的少,交流感却从未减弱。
或许是反映了语言交流呈现生疏,又或许是导演有意表达一种意境,而一切深刻体验都拙于言辞。
规范制度下,人们日复一日的务虚,或许偶尔也能被某种浪漫灌醉。
他们好像是怀揣着秘密的窃贼,在日与夜的交织出,与各自的解梦人狭路相逢。
然而,时间越是打结,心事越是滋滋作响,终于他们在时间的代码中狂欢,庆祝着终于寻觅到了灵魂深处的相知。
时间代码,主人公在各自值班结束后再便利条上写下时间,看似只是简单的时间记录,却只有它们对方才懂得一种代码。
两人每天的对话只有简单的。
早上好。
希望你昨晚一切顺利。
回见。
但是,它们之间的交流甚深,空旷无一人的停车场,导演用广角镜头呈现,他们用无声的舞蹈去进行交流,揣怀着同一种热爱、执着,纯粹地去跳。
他们没有灯光耀眼,奢华的舞台,但生活随处是舞台。
短片里很细腻的用镜头暗示了女主的芭蕾鞋,伤痕累累的双脚,短短的镜头,却愣是给人情绪添上一丝丝复杂,现实生活中不知是什么原因让这么个专业的舞者成为了一名门卫,干着枯燥无味的工作,日复一日,渐渐麻木,直到发现了男门卫的秘密,从此女主的生活恍若被点亮了某处一样,重新点起了昔日对舞蹈的热爱,最明显的变化是女主脸上逐渐带光,最后一个镜头女主脸上细致的化了妆,足以看出,一个人心中装载着梦想、追求,对一个人的改变是有多么重要。
后来的都辞职了的他们,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在对方后来的人生时间长河中再留下什么样的神秘代码。
但,他们有过最纯粹的精神交流,两个陌生的一个日一个夜的毫无交集的世界里曾经共同绽放过绚烂的星光。
女生后来在换衣间里压脚背,不知道她原本就是芭蕾舞演员,还是为了男生去学的的舞蹈。
无论是重拾梦想还是改变生活,都是跳出无味的方式。
中途女生发现男生没有贴便利贴时,女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还有些震惊,难道之前都是一场梦?
我当时的内心也是在谩骂男人无情,但后来贴在窗户的便利贴给我我和女主一份慰藉。
原来这狂欢是真实的。
一个关于追逐梦想的故事 在影评课上观看的 导演对于自己想表达的刻画很细腻 从灰冷色调的背景到开头女主角红色的衣服及镜子里出现的橙色暗示现实与梦想 运用了大量的重复蒙太奇 框中框构图 非常细节的刻画了女主内心世界 尤其有那么一个镜头 男主离开 女主去够贴在外面的便利贴 也就是说 男主已经去逐梦 可女主还在仰望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但是转场却是白化 也就是说最终二人都选择逐梦 导演想表达的很简单 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 不要迫于现实的压力 去逐梦吧 愿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有观众看完短片《时间代码》后反馈,这是讲的什么?
看不太懂!
更惊呼这样的一个片子怎么能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现代性问题正日益困扰着人类的天性发展,在现代社会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工作轨道中,我们到底是机器,还是人?
属于我们人类的天性该如何释放?
这可能就是短片《时间代码》意欲通过影像而呈现出的寓意吧。
该片在斩获第69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后,亦获得了第89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提名。
卢娜和迭戈是停车场的两个保安,卢娜白天上班,迭戈晚上工作,虽然都大家都是同事,但两人形同陌路,哪怕每天早上还有工作上的一点交集,但几句重复而机械的对话也是毫无人情味可言。
直到有一天,迭戈因为在停车场跳舞,而踢坏了别人的车灯,因为车主投诉,所以这一切被换班后的卢娜在监控室里看的真真切切,但是,她不仅帮迭戈把这一切隐瞒了下来,并且,两人开始有了情感上的交流和情绪的释放,他们将自己的舞蹈展现在监控器前,然后留下时间代码,让对方观看。
片中用监控器来表达这个故事是一个非常取巧的方法。
监控器似乎是用来窥视的,它一般被赋予了某种贬义和不光彩的色彩,为什么需要监控?
或许是因为人性中有暗黑,人的行为中有见不得光的部分,人的潜意识中有更深层的罪恶源头,所以,这个社会才需要被监控起来,用以保护人类社会的安全。
悖论的是,在这个监控器中,我们却发现了人性中最真实、最有朝气、最有生命力的那一部分,那一份无时无刻不想抒发和释放的真实自我。
只是,在现代社会的这个大机器中,作为某一个机器零件的我们,来自于心底最真实的那个需要释放的情感,早已被深深地掩藏了。
从监控器中,我们没有发现人性的罪恶与暗黑,却发现了从真我的心底释放的闪亮,这不是一个绝妙的反讽吗?
这个故事的影像画面也寓意深刻。
在狭小的停车空间,监控器似乎是一个全知全能的神,在它的俯视下,车库显得不高,顶上的各种管道纵横交错,赋予了画面一个逼仄压抑的空间,而整齐划一的停车线,又好像是这个社会规定着我们行为举止的各种条条与框框,这个空间是如此的整齐但却又那么的单调,整个人类社会,就在这其中有条不紊的生活着,看上去那么整齐划一,却又是如此的遏制者人性的自由,生活在这个已被我们每一个人写好规则了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默认了这些规则,奋斗着、付出着的同时,总想呐喊却呼不出声,总想挣脱却又不能。
这个保安又何尝不是,他就像一个自由的电子翩翩起舞,而后,又不得不回归到惯常的轨道上去。
迭戈被老板炒掉了,来了一个新保安,这个保安还是个小伙子,脸上还写满了稚气。
上岗的第一天,导演给了他一个充满暗喻的细节,小伙子把制服上衣扣的顺序给扣错了,他发现了以后,又把它们按秩序一个一个整理扣好,这个意味深长的小细节,象征着这个涉世未深的小伙子开始学会套用社会的规矩,准备按部就班地像机械一样的生活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社会是没有自由的,所以,渴望自由的保安走了,来了个小伙子,他愿意放弃自由,同时,也意味着他满脸的童真和稚气将在这里被磨灭,一如最后一个镜头那句充满寓意的台词:他怔怔地看着老板说“我不会跳舞”。
正如歌中所唱“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在监控器前跳舞,这显然是童话般的情节,但它直抵我们心灵的感受却又那么真实,就像那封红遍网络的辞职信所呐喊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心情谁都有,但谁都不敢袒露。
在现代社会为我们规定好的各种理性的条条框框中,每个人都是在带着镣铐跳舞,这是童话,又不是童话,就像卢娜与迭戈在“时间代码”中为我们出演的这一精彩故事。
(此文已在第三方版权登记平台申请版权保护登记号:2019-Q-05562,亦已加入 “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禁止随意转摘!
)更多影评及影评撰写技巧,请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c_1167027225517035520
1.男保安没有留时间代码的那天是5月24号,墙上有日历。
2.玻璃上贴的便签条应该是留了个时间是5月30号夜间2点。
3.男保安值夜班,女保安值白班。
4.新员工被带来的时候是5月30号夜间2点02分,老板输入的时间是5月30日夜间2点,而此时之前的男女保安正在车库跳舞(监控视频上有时间)。
两人都已辞职,应该是参加舞蹈比赛去了或者追寻自己的梦想去了(个人猜想)。
希望对大家的观看有一些帮助和提示。
补充一下,一般没找到接替者,老板不会同意他们离职,所以说5月30号这天夜间,应该是做交接工作,男女保安都穿着制服,说明还没完全离开,这天夜里应该就是他们最后一次值班。
这是拉片课程里我最喜欢的影片。
忧郁的旋律下,女主走动入画,带动了镜头的运动,走进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在地下,这一封闭隔绝的场景往往关联人深层次的心理。
前景的设计有效地丰富了画面的视觉要素。
特写接全景,横向接纵向,老道的拍摄手法令影像颇有层次感。
穿脱衣服时的跳切有时间跳跃的效果,从脚到头从下往上的小跳切也让整段运镜自然而不拖沓,尤其是胸口到脸的跳切是许多影片的惯用。
女主光脚时的脚茧是舞者的茧,为剧情铺垫。
对着镜子整理头发这一情节也在接下来会有新形式的重复。
二人在影片中第一次见面时十分客套,而女主似乎不满意收音机里的音乐,遂将其关闭,这也是剧情的铺垫。
女主在办公室的两个互相垂直机位的拍摄,除了在窥视视角下展现女主日常工作时枯燥的自娱自乐,更是充满层次,达到了时间跳跃的效果。
第一个镜头车出库的纵向运动和女主静止的位置垂直,画面被分隔成两边,左半边静止右半边运动;下一个镜头则是右半边横向运动,垂直左半边的静止车辆,也和上一个镜头纵向运动垂直。
刻意不展现路人角色的脸代表着其象征性,这只是女主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而在简短对话后接近电话铃声,衔接自然的同时也有紧迫的节奏感,与方才的散漫对比。
电话被放置一旁的处理令角色和观众都有被监视的紧张感,电话里上司的语气更是加重了这一氛围。
上司是讲求效率而无人情味的现代社会的符号。
监控摄像头中的衔接在影片中也可以以运镜的形式呈现。
地下车库贴地的运镜,揭示出了角色运动的状态,也直接展现角色抵达的位置。
对于监控探头的拍摄,起初的固定机位在露娜运动后也有了微动的运镜,这自然承接了动势。
女主在监控摄像头前行为被处理成刻意的留白,这为影片增加了递进感和层次感,留下悬念。
第二幕后,女主办公室换衣服的速剪镜头明显加速了,而甚至于整理头发这一本应该在镜子前的行为也被女主省略到了路上,连打卡上班的环节都险些被遗忘。
这代表女主的期待感和紧张感。
第二次见面,男主察觉到了女主的喜好,收音机被提前关闭了。
第三次办公室过道的镜头,女主已然不紧不慢,头发也早早整理好,甚至在打卡处拉腿,这代表女主已经习惯和男主的交流方式。
然而这一次办公室里收音机被再度开启了,嘈杂的环境中涌动分歧。
男主从女主身边挤过的安排更是强化了这样突如其来的转折。
画面被玻璃分割成两边,男主纵向的运动融进门外的白光,而门内的女主静止地看着便签望着男主,他们构成垂直。
扣错扣子的安排体现出新上任安保人员对环境和职位的生疏和稚嫩。
监控狂舞在多个机位下配合着上扬的旋律,把情绪推到最高潮。
这些机位和演员的安排也有垂直、递进等关系。
随着情绪高潮的来临,画面里所容纳的监控机位也越多,画面的内容越满。
机械化的上班,下班,穿上工作服,换下值班室的同事,他们之间没有再多的沟通,只是日常的寒暄。
每天重复着做着同样的事情,无理智,无情绪,所有的一切都被工作制度安排好。
扭上扣子是对规则的服从,扎头发是对制度的归顺,按部就班。
工作就是每天无聊的对着监视器,然后适当地帮助人们解决停车场的售票问题。
直到平静被无常打破,机缘巧合下看到了自己同事借助舞蹈的方式,游弋在自我世界里,一不小心男同事踢坏了业主的车,可她却为他保守了这个秘密,同样的,她在后面的录像里也模仿着男主的舞姿回应了他。
两人仿佛通过舞姿来展示自己,表达着双方,每天通过监视器对话,直到男主默默地辞退工作。
摄影机在对她的脚进行反复的特写拍摄的时候,不难发现,女主是一个芭蕾舞者,而男同事跳的则是典型的现代舞,两种完全对立的舞蹈形式已然碰撞出了火花,而女人为了和男同事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也跳起了现代舞。
现代舞的内核本来就是主张反应真实的世界,并在形式上反应舞者的个人表达与精神诉求,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实也是在通过这样的一种符号在传递给观众,在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空洞的失语环境下人们通过舞蹈来沟通。
个人的孤独也是我们所要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全文的高潮也可以说是爆发点就处于影片的末尾段落,两人在监控摄影下依旧不会去用话语交谈,而是相互配合着双方做一些默契的编舞动作,动作足够熟练,技巧足够困难,可两人得心应手。
默契与沟通全部依托在舞蹈动作上,而这些舞蹈动作是基于对双方的相互信任而达成的。
片刻的结合,达到精神的愉悦,艺术的共鸣,稍纵即逝,两人又形同陌路,若即若离。
男女人物间起初的构图也体现出暗淡,沉闷的关系,总是在男女人物间设置一道屏障去划分开两人,有时是窗框,有时是门边,独特的空间构造也将两人区别开来,这似乎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超市夜未眠》中,那种时光倒滞,失调的错落感和人物之间的隔阂似乎有种神似。
所谓时间代码,两人不断地追随着过去的时光,监控摄影头下的时光,是一种无言的表达,是一种孤独的吟唱,更是一种静止的欣赏。
让时光回溯才能找寻到片刻的欢愉,这似乎是种相对享受的过程,也是相对痛苦的方式。
生活被工作包围,控制着人们的自由意志,不能甚至不会面对面的倾诉,而是是封闭的环境下寻求到灵魂的伴侣,这是对自由的向往,更是对被规则压抑着的无奈。
他们之间的沟通并不在于言语上的交谈,而是通过潇洒的舞姿去表达。
而且对于女主来说,她是一个学习者,一个被动接受者。
她在向男主学习那种类似于waccking的现代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认同,从认同到模仿到回应再到双人舞的交合,两人用时间代码去沟通,两人用舞姿去沟通,对精神追求的拥抱,这不仅仅是相互认同的开端,更是浪漫的起始。
看似最了无趣味的工作,也禁不住向往美好的灵魂
车库监控器值班隔时空斗舞,好浪漫
因为热爱的心心相惜
“你好。今天顺利吧”“顺利,明天见”。几乎每天都是如此的语言,但是舞蹈才是二人最衷心的事情,即使不说,也会让你明白我对你的心意。
有趣的爱情故事,想法有意思。
心照不宣,日夜不散
拙劣又不真诚,却在这个平庸的时代发光。
这个太无聊了。
依靠太多奇遇的叙述,难经回味的故事。
女主应该是练过芭蕾的,支撑不起梦想迫于生活来做保安。但是没关系,只要有梦想,哪里都是舞台。
有位网友说得对,评论者对一个作品发表的评论不一定展现作品的状态,有时候展现的是评论者自己的状态,我和这个短片就是这样。很好,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女主角也会跳舞,跳得还怪好的,感觉没铺垫。但是她上班换制服的时候还换了鞋,拍了脚的镜头,那个算女主角舞蹈基础的铺垫吗?
没有梦想也要跳舞
看来河濑直美本质是小清新
《超市夜未眠》版《爱乐之城》,结尾的合舞就像两个灵魂相撞一样,爱不需一言一语,只需在一个时间代码共同迈起舞步。【在线全片】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662983/
孤独的世界上谢谢你的理解
3
浪漫得有点烂俗了,但创意不错,孤独感在与镜头对视刹那喷涌,结尾略脱力,就应该要彻底地无人知晓地在深夜里起舞。
2.5吧,我以为最后来个虚的,结果弄了个实的……
谈恋爱不如跳舞,隔空尬舞,我寻思咋这么搞笑捏。确实像奥斯卡不像戛纳的口味。
音乐6 画面6 导演5 故事7 表演7 印象6 平均6.1/10 短小精湛的精做得还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