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嘉庆传奇

嘉庆传奇,嘉庆皇帝

主演:辛柏青,何冰,刘磊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普通话/国语年份:2005

《嘉庆传奇》剧照

嘉庆传奇 剧照 NO.1嘉庆传奇 剧照 NO.2嘉庆传奇 剧照 NO.3嘉庆传奇 剧照 NO.4嘉庆传奇 剧照 NO.5嘉庆传奇 剧照 NO.6嘉庆传奇 剧照 NO.13嘉庆传奇 剧照 NO.14嘉庆传奇 剧照 NO.15嘉庆传奇 剧照 NO.16嘉庆传奇 剧照 NO.17嘉庆传奇 剧照 NO.18嘉庆传奇 剧照 NO.19嘉庆传奇 剧照 NO.20

《嘉庆传奇》剧情介绍

嘉庆传奇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伴随乾隆帝“禅位”钟声,“康乾盛世”降下帷幕。嘉庆皇帝,大清历史上一个悲剧皇帝,从父皇手中接过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他的帝王生涯。在267年的大清历史中,嘉庆在位的25年只是这漫长岁月链条中短暂的一环,可他身处惊心动魄的动荡时代。康乾鼎盛达到顶点,大清江河日下,开始衰颓和败落;而西方世界摆脱封建桎梏,大踏步地走上资本主义殖民掠夺,给仍在昏暗中的东方古国带来危机与挑战。 “唯其难,方显英雄本色”。永琰登上皇帝宝座,但太上皇仍牢牢地控制着一切,太上皇犀利目光下,永琰的皇上做得很辛苦,对贪臣和珅忍气吞声,甚至自己心爱的皇后病重他不能守候一旁,死了他不敢流露悲伤,害怕和珅密报太上皇自己重情寡孝。正是在这种艰难之下,嘉庆看清了酿成吏治腐败种种弊端,韬光养晦中酝酿矫正父皇晚年偏信和珅造成歪风邪气。太上皇刚一辞世,嘉庆就一举粉碎祸国殃民的和珅集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雾都孤儿七娃捉妖记君主!先发制人妙警贼探第三季巨星嫁到乌娜恋爱三万英尺电脑奇侠重启岁月无声布莱恩·班克斯古畑任三郎完结篇重生之死在盛夏等待特别篇暗芝居第三季陷爱独狼大唐歌飞末任女士就拜托了花之屋第一季跳跃生命线爱的阶梯潜艇总动员5:时光宝盒猎罪者大三元东北告别天团物竞天择颜无双X我们永不言弃丈母娘来了当你约会的时候对魔导学园35试验小队

《嘉庆传奇》长篇影评

 1 ) 如果人生是一场修炼

用两天时间追完了这部纪录片,竟然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虽然名为《大唐帝陵》,但是本片对于陵寝本身的着墨很少,大量篇幅都在讨论陵墓主人的生平。

从初唐到盛唐,六位皇帝,他们的大起大落、悲欢离合,尽付只言片语之中。

他们的陵寝,无论初时多么宏伟壮阔,如今皆已衰败寥落。

所以哪怕是大唐的皇帝,放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只是偶然闪烁出些许光芒的尘埃。

我们这些布衣黔首,更是浮尘般的存在。

这样一想,为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不如意而烦恼,真的太愚蠢了。

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做好自己,安心度过每一天,足矣。

纪录片中提到了六位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

其中四位皆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唯李显与李旦较少被人提及。

我也是第一次比较详细地了解唐睿宗李旦。

作为一名皇帝,他或许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政绩,但他绝对能够称得上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一个尽力孝顺父母的儿子、一个呵护妹妹的兄长。

在武周政权结束后的动荡岁月里,他用自己的睿智,对李唐王朝重新获得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在母亲的高压下坚守自我李治与武则天一共育有四位皇子。

长子李弘早逝。

次子李贤与母亲产生嫌隙,被废黜太子位后,死于流放地,传闻是被武则天杀死。

三子李显于唐高宗李治死后即位,一月有余即被武后废黜。

四子李旦于李显被废后即位,但随即被软禁,六年后被废。

武则天称帝,李旦被降为皇嗣。

公元698年,武则天在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说下,决定将政权归还给李氏。

她命人前往房州,将庐陵王李显接回洛阳。

政治嗅觉敏锐的李旦数次称病不朝,请求将储君之位让于李显。

当年九月,武则天复立李显为皇太子。

李旦的哥哥李显被复立为太子后,一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依然无法阻挡祸事降临。

一个普通的午后,他的嫡长子李重润与其胞妹李仙蕙、妹夫魏王武延基等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意出入内宫。

在那个告密之风盛行的年代,这样的议论很快传入武则天耳中。

武则天大怒,令李显自行惩处子女。

或许是流放年月里的凄苦令李显不堪回首,亦或许是母亲的严酷使李显如临深渊,这位复立不久的皇太子在绝望与恐惧中回到东宫,竟令嫡长子李重润与女婿武延基自尽谢罪。

身怀六甲的李仙蕙在极度的悲痛中早产,孩儿夭折,她也在无尽的痛苦中凄凉地死去。

李旦也没有比李显更幸运。

李旦身为皇太子期间,武则天宠信的宫女韦团儿向李旦示爱,得不到李旦的回应,于是构陷李旦最宠爱的两位妃子行巫蛊之事。

武则天大怒,趁二妃入宫请安之时,将其杀害。

李旦虽心急如焚,但也无可奈何。

为了不再触怒母亲,李旦只得告诫东宫诸人及年幼的孩子们,不得再提二妃之事。

李旦的隐忍却并没有换来更好的结局。

韦团儿诬陷二妃之事败露后,武则天认为,李旦做得如此滴水不漏,一定会对其心怀怨恨,一定要严加防备。

于是将其软禁东宫,他的五个童心正盛的儿子也被幽禁深宫,与世隔绝,连在院子里活动的要求都不被允许。

这样的幽禁岁月,直到李旦辞让太子之位才告结束。

从武则天所生的四位皇子的遭遇中,我们可以一窥这位女帝即使身为母亲依然强势狠辣的作风。

做武则天的儿子,一定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

但是,李旦在艰难的岁月里低调隐忍,在荣登九五之后依然圆融通达,在漫长的幽禁岁月里培养出了五位能力卓然又谦逊相亲的儿子,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的灵魂深处,一定有一个坚韧的内核,支持他在世事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下去,并感染了身边的人。

二、在权力的阴影中不灭亲情桥陵陪葬墓之一——代国长公主的神道碑上,记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宴会。

公元690年九月初九,武则天在洛阳登基,改国号为“周”。

大典过后,为了表彰新朝初立,武皇在明堂设宴,慰劳群臣。

与繁冗的登极大典相比,宴会的氛围本应轻松随意一些,但女皇身上独一无二的威势令在场的官员们屏气慑息,无所适从。

宴会开始不久,一阵银铃般的童声打破了沉寂。

李旦年仅五岁的儿子李隆范在向女皇献上祝愿的同时,也以主持人的身姿向在场的百官宣告节目的开始。

当时仅六岁的李隆基男扮女装表演流行舞曲,李成器以一曲《安公子》惊艳四座……宴会的欢庆逐渐被小皇孙们带入高潮。

六十六岁的女皇沉浸于空前的喜悦之中,这是她少有的感情流露。

碑文中没有留下更为详细的记载,但是学者们相信,孩子们的演出,正是李旦的精心安排。

李旦的五个儿子在童蒙岁月里被幽禁长达七年之久,但依然不妨碍他们博古通今、精通音律。

其第三子李隆基还主导了唐隆政变,诛杀韦氏集团,甚至在之后与太平公主的政治斗争中取得胜利,并将大唐带入万邦来朝的全盛时期,可以说是一位胸有丘壑的文武全才。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我们不难想象,在幽禁岁月里,素来心思细腻、斯文儒雅的李旦,一定频频为了孩子们委曲求全、上下打点。

五个孩子在日复一日的逼仄时光中,一定有书籍和乐器相伴。

他们相依为命,凝成了世所罕见的手足情谊,成为了帝王家的一段佳话。

李旦对亲情的珍惜,不止于自己的孩子,还有自己唯一的胞妹——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政治斗争进入白热状态之后,深感形势不妙的李旦坚决禅位于太子李隆基。

这一举动的深意,是为了政权平稳更替,也是希望误入歧途的妹妹不要越走越远。

李旦成为太上皇后,依然对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重大刑案、帝国大政有最终决定权。

然而,被追求权力的欲望冲昏头脑的太平公主并没有体会到哥哥的用心良苦,依然执迷不悟,最终,也只能走向坟墓。

李旦的一生,或许并没有什么耀眼的政绩,但他结束了自武则天之后帝国政权的更迭动荡,知人善任,选贤举能,将皇权平稳地交接给了能力卓越的接班人,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在强势狠戾的母亲的高压之下,尽可能地呵护亲人。

他对权力淡泊,却肩负起了身为皇帝、身为父亲、身位兄弟的责任。

他是一个在被权力扭曲了的空间里成长起来的人格完善的人,难能可贵,完全担得起史家、后人对他的评价——睿。

人的一生,都有各自的烦恼。

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黄冠草履,都有身为凡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如何在自己的际遇中修炼出一颗淡定而强大的内心,成为一个圆融通达、人格完善的人,是吾辈一生的课题。

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场修炼,那李旦的这场修炼异于常人也难于常人,他修炼的成果,也远远胜于常人。

 2 ) 大唐帝陵

献陵:唐高祖李渊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昭陵六骏:飒露紫,什伐赤,青骓,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 乾陵:唐高宗李治(兴百王之绝典 播十纪之高躅。

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百年帝后无双冢,万古周唐说两朝。

章怀太子墓:乾县,韩家堡村北(低温铅釉陶器,即唐三彩)武皇:14岁被唐太宗召入宫中,26岁被迫入感业寺为尼,27岁二度入宫,31岁被唐高宗立为皇后,40岁垂帘听政,60岁临朝称制,执掌大权,66岁登上帝位,号曰圣神皇帝。

无字碑: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定陵:唐中宗 李显 ,50岁第二次登基 ,陕西省富平县凤凰山节愍太子墓,太子李重俊桥陵:唐睿宗李旦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丰山(金粟山)惠陵:李成器,储君者,天下之公器,国家安则先立嫡长,国家危则先立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誓死,不能居于平王之上獬豸(xie zhi)远古传说中能够明辨是非的圣物

 3 ) 《大唐帝陵》观后感

越来越喜欢看纪录片了,恢弘的解说,磅礴的画面,看的让人热血沸腾。

依山建陵,见证帝国兴衰。

从帝陵,看风水,讲述大国历史,传奇的宣武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又穿插着一代女皇武曌的武周帝国,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早已无从知晓,留给后人的已是无尽的叹息与感慨。

自从无情最帝王,帝王真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心狠手辣却又充满柔情和贤德。

以史为鉴,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大概观时事,结良人也是能够学到的“帝王品质”了吧。

 4 ) 大唐帝陵

上学的时候可以说最讨厌历史 现在工作了 也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居然喜欢看历史方面的影音书籍等 最近一直在看大唐帝陵 感受大唐皇帝的荣耀时刻以及难掩的悲伤故事 从前只觉做皇帝是万丈光芒 现在看看是高处不胜寒啊 还有建造帝王陵寝的工匠真的是厉害 一千多年前的人工建造简直无法想象 ps:看到第三集唐太宗李世民驾崩 那些突厥将领用自己的民族方式缅怀太宗时 有割耳朵 有磕头磕的头破血流的 更有甚者愿自杀殉葬 我看哭了 哎 李世民虽然弑兄逼父 但是他依旧是那个开创了大唐盛世的皇帝 后续继续看~

 5 ) 英雄出青年

1、李世民20岁平定陇西、收复太原,22岁(武德四年、李渊55岁)亲率大军夺取了河南、河北、山东,相当于此时唐朝的国土面积。

武德九年、27岁夺位登基后的前两年内忧外患:东突厥进逼关中、迫使签下渭水之盟,两年天灾。

通过内部休养生息,外部离强扶弱,在贞观三年就派李靖一举击溃东突厥和割据政权梁,各游牧部落共尊其为天可汗,这时他才30出头。

2、贞观九年,70岁的太上皇李渊驾崩。

3、贞观22年,李世民任命少数民族将领占领新疆,建立安西都护府,中断400年的丝绸之路复通。

4、贞观23年、公元649年,51岁的李世民驾崩。

5、21岁的唐高宗李治继位,27岁立31岁的武则天为皇后。

公元669年,唐朝西边打到了近黑海、占领了西突厥和波斯,东占领了高句丽,北占领了贝加尔湖,国土面积达到千万平方公里。

公元683年,56岁的李治驾崩,武则天60岁。

6、公元684年,武太后废了唐中宗李显、立唐睿宗李旦,逼死了被废黜的前太子李贤。

公元690年,66岁的武则天称帝、大周。

李旦当皇帝期间被软禁6年,当皇嗣时两位妃子被诬告杀死、只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五位皇子被软禁7年,随时担心一家被自己母亲所杀。

至高无上权力漩涡中心真是冷酷无情到令人发指。

7、公元705年,神龙政变,50岁的李显登基,当年 82岁的武则天驾崩。

太平公主加封镇国太平公主。

韦后与武三思淫乱后宫、垂帘听政,安乐公主肆无忌惮。

公元710年,李显被妻女毒死。

同年,李旦第三子25岁的李隆基政变(太平公主合作),拥护李旦唐睿宗登基。

(李显、李旦兄弟俩 算是把皇帝的瘾都过了两遍)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让贤、辞让太子(去世后被李隆基追赠让皇帝,李旦的所有子女都手足同心,真是难能可贵)。

太平公主开府、权倾朝野,忌惮李隆基的才能,与其公开较量。

8、公元712年,为了避免同室操戈再现,李旦主动退位,28岁的李隆基登基。

713年,玄宗在太平公主兵变前先发制人,彻底掌握政权。

唐朝把各地分为关中道、河东道、河南道、江南道、岭南道等,相当于现在的省,所以日本现在一些省也叫道。

 6 ) 大唐帝陵笔记

1、李渊(唐高祖),献陵李渊发家于西周唐叔虞封地,故称“唐”。

太原起兵。

2、李渊儿子李世民,杀大哥、四弟,后“贞观之治”,唐太宗。

成为太子前,是秦王李世民。

昭陵六骏:陪李世民大涨逝去的六匹马。

东突厥自作孽管理不好+寒冷=被唐灭,且部落人心早不在,于是原本依附东突厥的北方少数民族全部归附大唐。

归附后,唐设立四个都督府,任命突厥本族首领统帅原有部众,保留原来组织与风俗习惯,实行高度自治。

而投唐的突厥首领都被授予京官武职,五品以上胡人武官几乎占至朝中同级官员的一半,数十万户突厥民众迁入中原,其中一万多户选择永远定居长安。

(东突厥自己管理不好,民心失散,而唐包容)自古帝陵都在都城北。

长安西北面是汉陵,唐朝选择了汉陵的东北位置。

李渊遗诏对自己陵墓:斟酌汉魏,从简。

长孙皇后(13岁与李世民结婚的发妻)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太子&四弟(李渊一共四子,三子之前已去世)。

汉陵,越华丽越易被盗。

最长的建了50年(地上建筑多),下葬时器皿都放不下,用了全国赋税的三分之一。

可即便这样,汉陵到了汉末很多还是被盗了。

但汉文帝霸陵依山而建、简朴,却没被盗。

昭陵,九嵕(zōng)山昭陵:皇帝在北,亲戚大臣葬在其南面(陪葬墓区),与长安太极宫一样的布局。

贞观22年,阿史那杜尔大破西突厥,至此大唐疆界被推进到帕米尔高原和中亚广大地区,近四百年的分裂之后,丝绸之路再次恢复畅通。

没有民族之分,没有相貌之区隔,没有文化之偏见,广采众长,包容并蓄。

(任人唯贤,包容的结果)而公元7世纪的欧洲大地,正因人种、宗教互相残杀。

(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一般指中世纪早期)但李世民的儿子们互相残害,为保被废太子免遭杀害,生性柔弱的李治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尤其是《兰亭集》。

他找人抄了很多送给王公贵族,所以至今有这么多《兰亭集》的摹本。

很多观点认为《兰》至今还在昭陵内。

3、李治、武则天,乾陵,梁山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达到最大。

帝国版图东临辽东,西临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总面积上千万平方公里。

大唐版图臻于极盛。

此时长安人口已破百万,成为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662年,太极宫北方,更加瑰丽的大明宫,成为帝国的象征。

在李治统治下,大唐光芒万丈。

但风疾影响了高宗,后面身体不大好,加上李治一开始掌权时权力都在大臣手上,就不敢让大老爷们代政,让武则天垂帘听政。

学者们认为,正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掌帝国的半个多世纪里,开阔的视野、繁荣的经济、包罗万象的思想,铸造了自信、开放、乐观的盛唐精神。

历史对唐高宗的评价有失公允。

武曌(zhào)——武则天创字。

乾陵无字碑,落成时碑身没有一个字。

但宋金以后历代游人题字(有现已绝迹的女真文字刻)乾陵墓道口有大量石梯堆着,很难进去。

估计没有碑盗墓,考古学家也没挖开。

墓按生前宫殿布置。

唐高宗与武则天酷爱书法,估计有很多唐代书法。

4、唐中宗,李显,凤凰山,定陵李显两得立储,两次登基,但在位时间不足六年。

中国古代男权社会,历朝历代男性垄断了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制定了一套男权至上的意识形态和宗法社会,而大唐似乎不在其中。

继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之后,奔放、开朗的胡风胡俗便有力地冲击了中原王朝的礼教观念,加之李氏皇族本身就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他们逐鹿中原之后,继续推行怀柔、开明、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在此基础之上孕育出了恢弘大气的王朝气魄。

在这时,武则天进一步打破男权社会的藩篱,飞身九五,为当时女性追慕仰赖。

唐有功臣陪葬制(功臣死后葬在帝陵以南,这一制度在高祖时出局规模),但定陵无一功臣陪葬。

李显老婆韦后,和武三思婚外情、勾结。

李显后被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

5、唐睿宗李旦,丰山,桥陵李旦及其五子被武则天幽囚7年后,住在兴庆宫(前身)——隆庆坊。

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兵变,杀韦后集团。

夺回政权后,让父亲李旦登基。

李旦因为一生都在母亲控制下,看着母亲武则天杀了别的儿子,只想安安全全过一生。

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后改名李宪),把太子之位让给了三弟李隆基。

李隆基后兴建兴庆宫,花萼楼表彰兄长和兄弟之情(花萼两字来自《诗经》,兄弟之间花萼相辉)。

开元29年,741年,李成器病逝。

李隆基追谥其为“让皇帝”,以帝王之礼安葬其桥陵之侧,是为惠陵。

兄弟五子7年关在一起,感情甚好,在唐朝百年兄弟阋墙、互相杀戮之后,很难得。

所以,其余三子去世后,也都获赠太子陪葬桥陵(惠庄、惠文、惠宣太子墓)史书中以淡泊好让为名的李旦,他同胞妹妹太平公主却性格、相貌与武则天都很相似。

与李隆基一起发动政变后,太平公主也是权倾朝野。

有唐一代,都是信道家。

大唐建立之初,拥有一半胡人血统的李氏皇族需要一位富有威望的汉人先祖来安抚天下人心,高祖选择了老子李耳,成为大唐皇帝的先祖。

道家被奉为最高信仰。

武周以来,推佛教。

为重塑李唐,李旦提升道教地位。

在大唐历史上,道教的复兴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事件。

自李旦推崇道教之后,李白、杜牧、刘禹锡、贺知章等大诗人都是虔诚的道教徒。

或许正是道教推崇的神仙境界,培育了诗人非比寻常的想象力。

而干掉姑姑(太平公主试图发动兵变前,被反制)之后,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

公元8世纪,大唐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超过世界的三分之一。

空前规模的桥陵就是在这样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诞生的。

其实具像化的工程,也是成全李隆基自己的一片孝心。

桥陵内墙面积12800亩,将近乾陵4倍的面积。

城垣周长13公里,只比现存西安明城墙周长短750米,城垣四角均设角阙,四面各辟一门。

加上东南陪葬墓区,面积三万亩,相当于2800多个足球场大小。

据史料记载,桥陵建成之时,拥有地上建筑140多件,陵园西南的下宫更是阁楼重重、殿台相望。

除30多名官员和数以百计的守陵士兵之外,另有400多户人家供陵园日常用度。

李旦一生两次登基、三让天下,总共在位8年(太上皇也是王),但正式执政仅两年,虽建树甚微,却明于识人,适时禅(shan)位,在险恶的政治局势中,能洞察时世,急流勇退,最终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结尾经过一个世纪的沿袭与发展,皇权的庄严与神圣,终于在睿宗的桥陵之中得到了几斤完全的展现。

整个桥陵陵园的平面轮廓,几乎与长安城如出一辙。

甚至连长安城东北方的大明宫的位置与性形状,也高度相似。

李旦入葬后,桥陵的营建仍然持续了30多年,这座修建周期几乎跨越了整个 开元盛世的大唐帝陵,终于成为一个真正镜像、与幽冥世界的王朝缩影,和一个令人仰视的极乐世界。

 7 ) 大唐帝陵-视死如生、依山为陵

在古代世界,灵魂不灭的观念根深蒂固,帝陵陵园通常仿照王朝都城宫室的布局结构而建,体现视死如生的丧葬理念,因此,大唐的帝陵陵园的修建参照了长安的九重宫阙布局。

汉代诸陵,从帝王登基时便开始营建,花费了天下赋税的三分之一,既耗费了民力,还使盗贼生心,到了汉末,大量农民起义爆发,汉代帝陵几乎全部都遭到盗掘,帝王尸骨抛尸荒野,狼藉不堪,因此,大唐帝陵借鉴汉文帝霸陵的做法,选择依山为陵。

 8 ) 帝陵(唐)

10.睿宗桥陵/景云-开元/文案🐂🍺// 01.高祖献陵/武德九年 玄武门之变/关陇贵族与关东豪族/全球视野 /(承汉制) //02.太宗昭陵/九嵕山/昭陵六骏/刘文静与裴寂/东征洛阳 虎牢关/天策上将/刘黑闼 洺水之战/门神画 秦琼尉迟恭/六骏下落。

//03.(同02)万王之王/昭陵十四藩王长像/渭水之盟/改元贞观/乙失夷男 薛延陀。

//04.开山建陵(同02)长孙皇后/阎立德与阎立本/望陵毁观(魏征、太宗和长孙皇后)/终南山翠微宫/新唐书温韬传 “钟王笔迹,纸墨如新”。

这集略微混乱.....全片和《大明宫》一样的配乐(⊙ω⊙)05.高宗武后乾陵 永徽述圣【这集在肇庆看过一遍了...】【永徽这个年号真好听】/徐懋功(徐世勣):此陛下家世,何必更问外人/废王立武,权力中心的转移,长孙无忌离京/隋文帝独孤皇后 二圣临朝之始/述圣记碑(七节碑)

 9 ) 2020了,对女性作风和执政的评价还是这么腐朽

谢谢豆瓣/制作方,在我抗议之后就没有把我的剧评压在最下面了。

-我的评论回复和点赞都最多,为什么没有出现在热门,就这么看不得真实评价?

-虽然动画和实景结合的纪录片形式很不错,但无论是文案还是整体编排,对女性描写都十分刻板,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视角。

描写其他帝王着重政事,描写武帝就着重她对子女伴侣怎么怎么样。

写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就猜测他杀了兄弟和兄弟后代之后虽然大权在握但可能后悔,写武帝就用了春秋笔法塑造出一个不顾人伦纲常的形象(虽然也有夸她),暗贬女性执政时狠心。

写李隆基多用正面词夸他有野心实力,写太平时就说李旦想要挽回这个误入歧途的妹妹(女性追求权势就是误入歧途吗?

)写韦后与武三思是污秽淫乱(会形容一个男人出轨外面的一个女人是淫乱吗?

),大唐好像又回到女主乱政(乱政?

武帝乱政?

)的原点。

虽然韦后的行为在当时是不容于礼教和世俗,但是2020年的纪录片还用这么偏颇的词去形容她的行为,实在不敢苟同。

技术进步了,思想却还停留在封建时代。

 10 ) 学史笔记▻李旦

大唐代国长公主碑,记录了一段别开生面的宫廷宴会:公元690年九月初九,女皇明堂设宴,慰劳群臣。

5岁的皇孙李隆范向女皇献上祝福的同时,以主持人的身姿宣告宴会开始。

6岁的李隆基男扮女装反串一曲坊间流行的《长命西河女》,12岁的李成器长笛吹奏《安公子》,《大面舞》《西凉乐》,宴会被小皇孙们代入高潮。

这场晚宴系李旦安排。

武皇登基后,李旦结束囚禁七年的生涯,回到东宫。

女皇身边掌管宫中门户的户婢韦团儿对李旦因爱慕生是非,诬陷李旦的两个妃子暗中施行巫蛊之术。

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正月初二,李成器的生母刘氏和李隆基的生母窦氏,进宫向女皇贺岁问安,但入宫之后便再无人见过她们的踪迹。

李旦强忍悲痛严令东宫诸人不得谈论二妃,面对母亲神色如常。

团儿的奸计被揭发后,武皇却对李旦滴水不露的态度产生怀疑,认为他深恨自己,将李旦囚禁东宫,无令不得复出,同时五个皇孙降为郡王,一同幽禁,甚至不能在院中活动。

公元698年,武皇思考皇位的继承问题,李显被召回。

尽管武皇对外称李显有疾需回宫静养,李旦依然敏锐的捕捉到信息,一连数日上书辞去皇储之位。

九月十五,李显得太子,李旦为相王,重获自由。

自重获自由,李隆基一直打造自己的政治势力,平乱韦后,李旦重新登基,李旦发现自己和李渊面临相同的处境,皇三子有功,却非嫡长,一旦处理不当,有可能骨肉相残。

此时,长子李成器站了出来“储君者,天下之公器,国家安则先立嫡长,国家危则先立有功。

苟为其宜,四海失望,臣誓死不能居于平王之上。

”然李隆基却再度抗表固让。

李隆基政变第七日后,李旦正式下诏,以李隆基挽救社稷居功至伟,封为太子。

太平公主在神龙政变后被封为镇国公主,开府治世,走上帝国的政治舞台。

又因与李隆基联合诛灭韦氏,并与殿前亲手将李重茂拉下御座,李旦即位后,又将其封邑增至万户,太平权倾朝野。

公元710年,景元元年,李旦启用姚崇、宋璟辅佐太子,重塑朝纲。

从此东宫和太平开始较量。

太平散播太子非长不应立,公然教唆宰相改立太子,东宫重臣谏李旦将太平调离长安远离权力中心,李旦说唯有一个妹妹。

因内斗,景元新政如昙花一现,姚崇、宋璟被排除权力中心,贬谪边地。

李旦复兴道教,李白贺知章杜牧刘禹锡等都是虔诚的道教徒。

景元二年,司马承祯应召入宫,李旦挽留试图用道教改变朝廷格局,司马承祯婉拒。

景元三年,益州、幽州相继叛乱,当地唐军全军覆没。

公元712年7月,李旦颁布诏书,传位太子,以太上皇自居,但三品以上官员任命、重大刑案及帝国大政,仍由太上皇裁决。

公元713年夏天,左羽林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频繁出入太平府邸,此时有大臣揭发太平公主将于7月初四兵变。

7月初三,李隆基发动兵变,砍杀常元楷、李慈,亲率李隆范、王琚、王毛仲等亲信冲进朝堂,将依附太平公主的骨干全部斩于堂下,又命兵部尚书郭元振另率一路人马,直奔太上皇寝殿拦住李旦。

公元713年七月初四,李旦宣布帝国政事皆有皇帝处置,三日后,太平被赐死。

公元715年三月,李旦去世。

兴庆宫西南的花萼相辉之楼,像天下昭示兄弟之情生生不息。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李成器更名李宪,赐封宁王。

公元722年,兼任太常卿,开府仪同三司。

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晋升太尉。

公元741年十一月,李成器病逝,李隆基罢朝三日,追封兄长为让皇帝,葬桥陵侧惠陵。

桥陵内城面积12800亩,乾陵的四倍大小,周长13公里,比今天的西安城墙短750米。

南北门外均有神道,神道南端依旧沿袭乾陵制度,设有乳台、鹊台各一对。

开元时期唐版图:

《嘉庆传奇》短评

勉强算是以考古为主的历史纪录片。动画还是有很多常识性错误。

4分钟前
  • 涧栖
  • 还行

动画+资料结合,BGM用的还是程池老师在《玄奘之路》和《大明宫》的配乐~

7分钟前
  • 非魚
  • 推荐

不是很好,感觉更像是历史可能性的演说

12分钟前
  • Anndasu
  • 还行

纪录片还是不要放置太多的主观意识吧。台词就,满华丽的。。第九集为李旦育儿感动到了,帝王家能这般兄友弟恭的,凤毛麟角啊。

14分钟前
  • 罒ω罒
  • 还行

为什么纪录片从头到尾都在违背自己“真实”的标榜,无视淡化客观事实,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纪录片拍摄者个人的主观臆想和贵族至上价值观?我感觉这是在蔑视大众的文化水平,qj别人的思想。

18分钟前
  • 我欲乘风
  • 很差

这和西汉帝陵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虽然给李治正名了但是明里暗里又嘲讽武则天,无趣,只有10%的内容在讲帝陵。

22分钟前
  • 归云。
  • 较差

从高宗武则天那部分开始变得好看起来,动画建模也顺眼了很多。缺点是对女性干政评价还是偏保守甚至反感了些。ps:1.重新认识了李旦;2.李显不是老实人,是蠢人,真老实人是赢家的扶苏;3.居然磕到了李治武则天九五夫妇

25分钟前
  • 金星上的红茶馆
  • 推荐

比第一部《帝陵》逊色不少。

27分钟前
  • soarla
  • 还行

妇人干政?朝局乱象?本该客观的纪录片竟然公然出现性别歧视的观点,让此片黯然失色。

28分钟前
  • 沐桑邑
  • 还行

高分是借着汉《帝陵》的光吧。有没有错误不敢说,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文案上差太多。开头无比尴尬的旅游景点式播报,每集都赶紧跳过;太多“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有依据推测就说依据,靠想象讲历史呢?男性书写的历史对武则天及此后涉及政治的几位女性的描述,总有奇奇怪怪的语气,最后两集出现不止一次“妇人乱政”的说辞,不怕武则天收了你

29分钟前
  • 请尊敬王道长
  • 较差

动画普普通通,建模也算不上优秀,文案主观性极强,且文不对题,借陵墓讲了唐初到唐中的皇家历史,具体到陵墓的部分,基本什么都没讲清楚,干货几乎没有。我是想看章怀太子墓,不是想看章怀太子……..PS文案这么爱揣测古人的心思,不如去写小说。

34分钟前
  • 宋夕
  • 很差

披着帝陵的外衣,讲着和帝陵无关的事,陵墓只起了带入检索人物的功能,感觉被骗了。磕磕绊绊的看完10集,看着动漫人物,听大唐皇室的故事,还是对于这些遥远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和感受。

37分钟前
  • 照夜白
  • 还行

还是希望如西汉帝陵那样,一个皇帝就一集就行,如果内容实在太多,两集也够了。太宗和高宗都拍了三集,那就不是介绍帝陵了,而是在给观众讲历史了,有点本末倒置。

41分钟前
  • 月亮的后代
  • 较差

良心纪录片。动画比真人演绎更适合再现历史!

43分钟前
  • Takuya家小吹吹
  • 力荐

没想到最近看过最好看的竟然是一部动画纪录片。

46分钟前
  • 哑火
  • 推荐

虽然名为《帝陵》,实则是以帝王死后归处为引,窥见历史的兴衰罔替。凡古之大成者,无不希望生前显达,死后亦极尽哀荣,万世流芳。本片目前刚更新一集,简述了李渊从兴兵到建立李唐再到退位薨逝,最后才进入帝陵部分。看很多差评都说陵墓相关太短,莫不是以为这不纪录片只有这一集?

49分钟前
  • 知返
  • 力荐

用动画代替真人没什么不好,个人觉得最大的弊病在于解说词,华丽有余且部分词用错地方,本子还能雕琢,还有极大的进步空间。

52分钟前
  • 秃笔写手
  • 还行

很一般啊 被高口碑忽悠了 打着帝陵的幌子讲历史 我为什么不去看正经的历史纪录片 跑题了啊喂

57分钟前
  • 抚琳琅
  • 较差

题为《大唐帝陵》,实际上介绍帝陵的部分并不多,更多是探讨帝王生前事,重点也不在帝王的文治武功,而是呈现权力对人性的异化,这种富有人情味的视角我还挺喜欢。以前对高宗到睿宗朝的历史不太了解,通过本片一窥,抓马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想去看看《大明宫词》了。

60分钟前
  • 沸海鲸歌
  • 推荐

1星给题文不符,43分钟内容涉及帝陵仅5分钟左右,解说干货只有景区简介摘抄数句。“当纪录片也能跑题”;’“当纪录片也搞标题党”。

1小时前
  • 短足猫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