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结局,深入我心;第二次看结局,让我泣不成声。
整部电视剧,最感动我的便是最后两集……终于一切都捋顺了,终于铲除了祸患,安宁的日子终于要来了,可是珍珠的生命也到了尽头。
好不容易再次团聚,相互守候,却又要永别。
珍珠不忍冬郎直视他的死亡,安排好身后事,孩子刚满月,便要离开。
知道真相的冬郎,忍痛也要成全她。
冬郎带珍珠来到了他们被追杀坠落悬崖过夜的茅草屋,这里是他们感情开始的见证。
作为君王的冬郎为珍珠做了一碗长寿面,说是为珍珠补过生日,“顺便也补上珍珠的长寿安康”。
冬郎的悲伤无法掩饰,只能默默背过珍珠流泪,珍珠在冬郎怀里睡去,冬郎只能默默流泪。
演员把这一段的心境演义的淋漓尽致,让人深陷其中。
珍珠决定在李俶登基大典之日,独自离开,决心不让冬郎相送。
冬郎只能化作车夫,默默的送珍珠最后一程。
两人对视那一瞬,冬郎突然消失,仿佛好似珍珠因思念眼前出现幻影一般,冬郎躲在石柱背后,远远的再看珍珠一眼,而后又站在山头,独自一人目送珍珠离开。
纵使他是一朝天子,坐拥天下;纵使她是一代小神医,华佗再世;纵使她想永远留在冬郎身边,陪伴夫君孩子安然度日…可又有什么办法,谁能抵过命运安排,为死亡改期。
整部剧,以冬珠的感情为主线,塑造了两位历经盛世和乱世的忠贞不渝、纯粹的爱情。
李俶此生唯一挚爱珍珠,何尝不想远离朝廷纷争,与珍珠过上神仙生活。
怎奈当朝皇帝沉迷歌舞,奸臣当道;逆贼谋反,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李俶的算计谋杀争斗未停过,李俶亦未曾有过放弃大唐江山的动摇,心怀江山社稷,心系天下苍生,拼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平定叛乱,清除奸臣,还大唐盛世重现。
他的智谋,他的勇敢,他以天下为己任,他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守护弟弟妹妹守护自己爱护的人,他时刻清醒,不像他的皇爷爷和父皇那般被人蒙骗,对于心中所求,他有明确的目标,充分的计划,这样的人物怎能让人不喜欢,不崇拜。
沈珍珠,一届吴兴才女,腹有琴祺诗书,师从诗仙李白,足智多谋,执着;舍弃自己,也要保全李婼,保全素瓷和风声衣,保全李俶;虽不情愿,牺牲自己嫁给安庆绪,只为保全大唐。
她一届女子,又何尝不心怀天下苍生。
李俶和珍珠共同成就了大唐荣耀,拯救了黎民百姓,稳固了江山社稷。
任嘉伦将李俶人物形象演义的非常丰满。
此剧,怕是我要时不时回顾一下了。
大多数人也许都是被始终如一,英俊潇洒,霸道多情的广平王吸引的,他有野心,却不贪婪,他也喜欢平静如水的生活,他亦是长情痴情之人,面对珍珠强行要离去的时候他可以跪在地下拉住珍珠央求她不要走,这是沉浸在爱里的深情款款的李俶。
战场上,他是保家卫国,一心之为让百姓免于灾难,心怀天下的将军,这是胸怀大志,爱民如子的李俶。
面对弟妹的危难,他心急如焚,不顾自己性命安危也要去保护他们的重情重义,有血有肉的李俶。
在最后得知珍珠时日无多要离去时他并未挽留,因为珍珠既然从前成全了他,那么他也成全她。
李俶受人喜爱是有原因的,他的睿智,英勇,痴情,无私,孝顺都是让我们为之倾倒的理由吧。
第一部的结尾截在了纯情李倓下线,现在想来这是爱情结束的标志。
看完大唐荣耀心情复杂,联想历史上的代宗。
虽然把弹幕骂男主心机影帝的都赞了一遍,确实,真正爱一个人,就不会让她成为众矢之的,舍得让她承受那么多风险,还有根据史实记载代宗在独孤皇后死后三年不让下葬对着吃饭,(不至于真不至于,他自己壮年还未修建皇陵那还说的过去)可见这人是多么自私的“有情有义”啊,道德绑架玩的贼6,骗得所有女人心甘情愿的为他付出,做的所有人都觉得他有情有义。
但是身在漩涡中心比如珍珠,才知道那种苦。
李俶看似专宠珍珠,但珍珠要经历的多方压力可能比剧中还要重,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计较发妻失贞的人设,李倓那么纯情都受不了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如此淡定?
一个野心要当皇帝的男人会没有这样的自尊在那个年代?
只能说这样的心机太可怕了,细思极恐。
但是就像李泌说的那样,选择江山社稷就不能选择软玉温香,帝王家的感情太奢侈了。
难得的不为了甜就魔改历史人设的剧吧,虽然还是改的一言难尽,但是结局也算一点点安慰,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了,至少珍珠可以松口气了,她本就不属于宫墙牢笼之内。
本来想认认真真写影评但是太懒了就算了。
然后再吐槽一下安庆绪,虽然这是我最爱的茅子俊演的!
当然他演的也很深刻,就是回忆杀太尴尬了可能是幼年安庆绪不好看吧。
(不重要反正不针对演员)安庆绪和李俶没啥两样,他也是不考虑,或者说那个时代就不把女人当人看吧。
就像默延啜说的那样“珍珠不是谁的物品也不是谁的附庸”,但是除了这个专情的回纥可汗,没有人真的考虑过珍珠或者说考虑过那个时代女人的感受。
安庆绪也不过彻头彻尾的,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喜欢。
虽然算不上讨厌他,只是看到曾经的自己罢了。
总的来说整部剧都还是不错的,可能是我太冷漠了全程没有流一滴眼泪,还是有所触动,就是看完再也不敢相信爱情了。
(虽然也没信过所以说,爱情并不能给任何人安全感。
李俶在爱情中成就了自己,也许才是人生最好的样子。
深夜的一些碎碎念,根据自己人生经历的有感而发,懒得解释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感觉特别不好,用来打发时间的看完了。
为什么说人设崩了,从一开始,李俶沉浸在失了弟弟的痛苦中酗酒颓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突出女主的大局观,你一个皇子这个消极的样子实在不讨人喜欢,到后面各种沉不住气,拈酸吃醋,因为女主莫名其妙的态度不经查证立刻大打出手然后公主和可汗就结亲了(这个剧情我真是一脸懵)。
然后女主,从头到尾一个圣母,委屈自己,哭哭啼啼地结束了自己的戏份,想老公想孩子。
还有独孤靖瑶,我以为是个大大方方,性情直爽的将军,也变成了一个虚伪善妒,耍小心思的心机女。
总之,整个格局变得异常狭隘,大概只有演技合格了。
网上资料说,珍珠这种宝石具有瑰丽色彩和高雅气质,象征着健康纯洁富有和幸福。
当初沈家父母给珍珠取其名时肯定有当其是掌上明珠之意。
然后珍珠一生的遭遇却是命运多舛。
年少时,被广平王所救,因此就爱上了他,我觉得这个设定很薄弱,完全就是偶像剧情节,就当救了自己的是一个见义勇为的好少年吧,可是过了这么多年了,这个少年如今长什么样,是否婚娶都不知道,就为爱千里去回纥,说明珍珠真的是为爱不顾一切的人。
珍珠发现自己所嫁之人就是自己多年心念之人,是编剧的善良。
后来珍珠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这么解释,自己所做皆为所爱之人,安庆绪多次以李俶想要挟,每次必能逼珍珠就范。
为了巩固李俶的地位,出面请旨娶独孤。
为了李俶性命,自己伤心出走。
成全爱人的理想,为了爱人甘愿放弃自己,我觉得珍珠的爱是无私伟大的。
广平王三次相见以后为珍珠倾心是真心的,维护珍珠是真心的,但是从未想过为珍珠而放弃江山,因为身在一个动荡的朝廷,自己身为皇子有使命,剧里设定为唯一一个能够拯救大唐的雄主,所以李俶的所有行为都是先江山后珍珠。
从最开始就表明皇家的婚姻是政治任务,亲事和差事,差事更重要一些。
所以李俶娶谁都是娶,谁能帮到他就娶谁,一开始娶两房孺人的初衷都是这样的,后来新婚当夜,发现所娶之人乃是自己倾心之人,是上天对他的一种厚爱。
娶独孤是必然的,没有爱情又何妨,独孤可以帮到他就够了。
所以大家都说大唐太虐了,如果希望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话,的确是虐,但是剧里的人物设定就不可能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剧中最虐的一段,李俶醒来看到珍珠在守护自己,他很感动,可是珍珠马上就表示自己要离开的时候,他俩有一段对话,深以为珍珠说的很对,李俶早晚都会娶独孤靖瑶。
李俶是天生的帝王,帝王的心是不能有软肋有羁绊的,珍珠最后的离开就是李俶成为雄主必过的一关,李俶过关了,珍珠的使命也完成了。
珍珠爱李俶,为所爱之人成全,珍珠求仁得仁。
李俶爱珍珠,更爱江山,终登基为帝,复兴大唐。
最可悲的是安庆绪,安庆绪的爱其实很偏执,占有欲很强。
当初安庆绪随着父亲打到长安以后就去找珍珠,他想过后果吗?
安禄山大肆屠杀李唐皇室,珍珠作为皇室内眷,如果被找到,被杀是必然的,安庆绪根本就维护不了珍珠,因为他在他父亲面前没有分量。
果不其然,找到以后,等待珍珠的就是安庆绪的一刀,虽然安庆绪后来救了珍珠,可让珍珠身体油尽灯枯的始作俑者就是安庆绪。
如果最初他能悄悄放珍珠走,也许一切都不一样了,在珍珠心里他仍然是安二哥,不是后来珍珠每每说起,都咬牙的安庆绪。
安庆绪最终为救珍珠而死,从来没有怀疑过安庆绪的真心,但是这份感情要是能多些成全少些占有,他也不会活的那么痛苦,他总是在和李俶比较谁更爱珍珠,其实压根没有可比性,珍珠和李俶是相互的,而安庆绪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的爱情,即使爱的再浓烈,对所爱之人而言,不过是一种负担。
独孤靖瑶,要是能一直做一个与男人比肩的巾帼英雄多好,多么飒的人设。
可是终也没能逃得出爱情的俗套,由一个很飒的小将军,变成了一个暗中下毒拆散有情人的小怨妇。
人都是贪心的,是她自己把她和李俶的关系变的越来越远。
她珍珠最后油尽灯枯的助力者。
最后发现,自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以失去自我为代价,最终什么也没得到。
要是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去看,我只欣赏一个人的爱情就是珍珠的。
其余的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大唐荣耀中令我印象最深是男主李俶,这部剧围绕男主讲述了在唐朝战乱背景下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
李俶是一个意气风发、敢爱敢恨、重情重义的将帅之才,我很喜欢这个人设,喜欢他的敢爱敢恨,李俶发现珍珠女儿身后对珍珠一见钟情,从此便只倾心一人,我觉得沈珍珠和独孤靖瑶是李俶人性的两面,珍珠代表了白月光,温柔、纯净、善良、至情、至性、率真、随性、自由,这对生在帝王家的皇子来说太奢侈,正因如此,珍珠在李俶心中不可替代。
而独孤靖瑶则代表了李俶对朝堂的追求、对天下的野心,她杀伐果断、冷酷无情,是世人家族期待的李俶。
没有独孤靖瑶,李俶可能很难成事,但是如果没有珍珠,李俶跟其他冷血无情的皇子也没有什么区别。
李俶,鲜衣怒马、意气风发、智勇无双、文武双全、重情重义、有担当,我喜欢李俶的敢爱敢恨,从始至终都遵从内心,喜欢珍珠就直接告诉她、保护她;李倓处决时冒死向父皇求情,一次次险中求胜,一次次死里逃生。
在我看来,即使生在帝王之家,李俶也没有违背本心,没有辜负对自己好的人,一直在竭尽所能保护身边的人,不曾逃避,无论路有多么艰难总是冲在最前面,在我看来,这就是少年最好的样子。
大唐荣耀很多情结都是在编剧手中生成的,就当电视剧中的那些人物都生活在平行世界,希望李俶永远是那个少年。
也希望自己一直是少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守本心。
比起第一部,第二部连最基本的糖也没有了好吗?
所以第二部变成了代宗上位记和两个皇后之争?
为什么编剧就是把沈珍珠塑造成了一个圣母,而且每集必哭,一点都没有吴兴才女的样子了。
而前后两个皇后相争也真的是,什么云南蛊毒,好像是为了虐而虐,为了言情梗而梗,毫无新意,为了凑集数而硬拼回忆。
然后看了一下代宗的百度百科,对于他一生有几十个儿女但是电视却把他写成了一位对沈珍珠专一的皇子,暂不说这在古代达官贵族家庭有多不可信,更别说生在皇室了。
总得来说,不像历史剧,言情梗也老套无新意,而且最重要的是搞那么虐干嘛,既然都偏离史实了,为何不写成一个喜剧呢。
唯一的一星给风生衣和李俶这对CP吧,男女主吃不到糖只能腐他们俩了,看个电视也真的是心累,直接撒糖的电视剧难道它不香吗?
对了,还有最后的结局,什么鬼,明明女主的气色看起来就像是还能再活一百年的样子,却硬生生的装个头晕然后一诊脉就是还有几个月可活了,要不就是女主演技有问题,要不就是编剧强行扭转为悲剧,半斤八两吧。
广平王和沈珍珠都是爱对方到骨子里的人,所以在死别之前选择生离,在各自隐忍的痛苦中成全对方,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这一路的颠沛流离,让他们不断遇见分离又重逢,深情的阿广和珍珠,多希望他们能共白首,多希望他平定天下初登帝位时陪伴在他身侧的是她啊!
他的笑,她的泪,他们的爱还有最后他在马上眺望远方的身影,难忘,他的意难平,我的意难平!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沈家先人救了独孤家先人的命,独孤给了沈一块牌子,说是但有要求,敢不从命。
结果沈家因着牌子被灭了门。
女主拿着牌子找到了独孤家的,结果,独孤家高高在上的点头,帮女主打了一场小仗。
就此看上了女主的老公。
期间还让女主代了回嫁。
然后独孤想方设法的当了二奶。
然后以老公的性命逼走了大奶。
女主就干脆的走了,老公留给人睡,孩子留给人打。
麒麟令这个设定根本就是悲催好不好?
就像你拿着500万想买套房子,结果房产公司给了你一顶帐篷。
然后房产公司负责人说你一个人住帐篷刚好,老公就给我吧。
这都能忍,吃瓜群众只能膜拜这样的圣母了。
这部电视的小说叫《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
以我阅过上千本小言文的经验来说,珍珠传奇顶多算个中品。
可《大唐荣耀》却非常不错。
剧本不单薄,人物丰满,情节顺理成章,角色无论正反都设计得合情合理,最难得是一对主角堪称完美。
电视和小说相比,把主角从珍珠换成了李俶。
李俶在剧中是个媳妇儿一样的角色。
初次登场,他还是孙媳妇儿,并没有直接走在最前台。
奸相说他是陛下最疼爱的皇长孙,是太子府的最后的倚仗,无论是对妻子,对太医,对朝臣。
他都能进退有度,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这是真正的天生骄傲,可不是罗永浩的锤子。
从小处于权利的暴风眼,他也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和杨国忠这样的老谋深算的权臣交锋,他丝毫不落下风。
为了家国,他杀人、劫囚、栽赃、嫁祸,杀伐决断,有魄力有胆识!
他胸怀宽广,心有大善。
例如他截过两次军粮,一次是为救水患灾民,一次是为了救济被叛军劫掠的百姓。
而且他有支撑起这份善良的能力和资本,他可以自信的说:有我做主呢。
他亦不免少年人的冲动和莽撞,为了救珍珠,他两次以身险。
外祖父一家出事时,没有那么切肤之痛,又有懦弱的父亲阻挡,他尚算理智;弟弟出事儿时,他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慌乱。
在经历了潼关惨败,妻子深陷敌营,他表现出了嗜血的戾气。
这些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李俶。
一个有能力,有担当,有教养的翩翩少年郎;一个生于大唐盛世,经历安史之乱,上马定国下马安邦的守成之主。
和历史上那个“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的皇帝并无违和感。
与把汉武帝美化成“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大地成为灰烬”相比,完全在合理范围内。
女主角珍珠是著名的吴兴才女。
她少年时自在烂漫,却又非常执着,可以为一个少时的梦苦苦寻觅。
但婚后烹调洒扫,孝顺公婆,慈爱舅姑。
历经磨难之后,她所追求的如在净慧寺佛前所言,战乱平息,世清平人安宁,家人安康欢容常在,待我来归。
她敢爱敢恨,敢作敢当。
而且她毫不掩饰对丈夫的仰慕和赞美,这一点在电视里很难看到。。
有人说,她数次向李俶下手,太过狠心。
可这恰是彰显了珍珠与李俶的平等。
她不是丈夫的附庸,纵然情深刻骨,她都是那个独立的珍珠。
在所有证据都指向李俶为凶手的时候,她可以干脆利落的下手。
我爱你,但我的世界不仅仅只有你。
什么是女权?
被迫害妄想,自视清高,矫揉造作,我弱我有理,女人就比男人高一等,不生孩子就是女权?
不,珍珠才是美好的女性,因为是古装戏,也不能把珍珠设计成玛丽苏中的战斗机。
可珍珠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就像李俶说的,她腹中有书棋字画,无法掩盖。
她对别人善意的付出懂得回报,她尊敬且深爱自己的丈夫,对丈夫的不得已表示理解。
遇到原则问题时又能坚守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对的,她能用智慧成为他的助力。
他们俩的感情由最初的互相吸引到后面的死生契阔,生死相依,合情合理,毫不突兀。
这两个角色,明亮而美好。
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积极的面对人生、解决困难,乐观豁达,胸怀善意。
要知道这样积极乐观的人设,一般在偶像剧里只会是反派。
正面人物永远是苦哈哈的我想归隐田园,全世界都欠我的,主角无欲无求,年纪轻轻就看破红尘,只想和对象双宿双飞。
像李俶珍珠这样的男女主角,这样动人的壮志,这样鲜妍的灵魂,怎么能不让人动心?
大唐荣耀的服饰很好看,虽然古代不会有这么纯的染料,但电视剧对服饰做适当的时尚化处理也是合情合理。
不知道哪一天,开始流行一种偏执的审美,有水平的电视剧服装必须是庄重的暗色系,主人公必须具备持续的仪式感。
甚至有些电视,空洞阴诡,超级杰克苏,也会因为做到了这些而被捧为神作。
(我说的就是幼儿园权谋剧《琅琊榜》,但是胡歌靳东王凯飞流都很帅这一点我完全赞同)我们读史是为了什么?
为了如警察破案一样抽丝剥茧,将那段历史重现,然后将我们自己紧紧的束缚在那段已经深埋黄土之下的岁月之中?
为此我们甚至都无法开怀大笑,我们被迫抛弃绚烂的色彩,压抑的跳动的灵魂,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
恰如余秋雨所说,若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历史只是在无限接近的一个真相,谁能说我已经知道了全部?
我们都只是在把已有的知识串联起来讲个故事而已。
既然是讲故事,参考十本书和参考一百本书又有什么高下之分?
取银三日大唐荣耀主线按历史,加入了编剧自己的演绎,自己的情感。
这份情感才是电视剧的灵魂。
中学课本上说,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电视剧也是社会的缩影。
如若我们时代最流行的是阴暗诡谲,以干死某几个反派登上高位为最终胜利,我们的社会该是何等的缺乏安全感(我说的是甄嬛传,锦绣未央……);或者最只推崇重现历史的正剧,只要戴上正剧的帽子,略批评一点都会招来人身攻击,我们是多么的缺乏信心,才会死守着那些早已湮灭的历史?
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去迎接未来?
(我说的就是鸡血帝王剧,大秦帝国)如果我有孩子,我会让她去看《大唐荣耀》。
没有人会把《大唐荣耀》当作真是的历史。
就像我不会把我的启蒙读物《薛刚反唐》当作真实的历史一样。
但角色所传递出的价值观却是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
广平王不是那个从梅岭死而复生的地狱少年,珍珠也不是那个困于深宫,纠缠于丈夫及与小叔子不伦之恋中的阴郁太后。
他们自始至终豪情满怀,历经磨难却不忘初心。
虽然剧本给他们设定的高位,可他们的努力却与普通人无异。。
信仰是什么?
挂在墙头每天撅屁股烧香?
那不叫信仰,那叫迷信。
所谓信仰,是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美好正确下的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时刻引导着自己。
一个美好而不僵化的角色可以很好的帮我们完善这个定义。
甚至可以帮这个定义找到一个具象的载体。
李俶这个角色足以做我信仰的载体,他似太阿,看似温润,实则坚韧无比。
他胸怀家国,有能力有担当。
珍珠这个角色也可以做我信仰的载体,她腹中有书棋字画,她勇敢,智慧。
他们即有儿女情长,也有家国大爱。
这几天恰好一年一度闹海子。
李俶和珍珠刚好适合这8个字“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这部电视剧的结局肯定是悲剧。
看了片花,也了解它不会和像云画的月光一样不顾历史,强行HE。
但那又如何,谁不会死去。
若有来世,今生的长短何足挂齿,若只有今生,这样绚烂的十年年抵得上那些阴暗的人生百年。
他们十几年相识相知相伴相爱相守,留下了最美好的情谊,留下了儿女。
希望第二部,冬珠夫妇还能如第一部那样不忘初心。
他们的目标不是熬死老子,斗死后娘,杀了安史。
他们追求的是世清平,人安宁,海晏河清,四海升平。
容我吐槽一句,为什么咱们的电视剧好人总为坏人而活?
为什么正面角色总要是一个被逼黑化的圣母白莲花?
大唐荣耀,这样明媚的灵魂才是长流不息的荣耀。
情谊在,壮志在,血脉在,荣耀在……难得的是这是一部偶像剧,不是说教式的正剧,也不是美化某些历史名人的洗地剧,更不是所向无敌的鸡血帝王剧。
脱离了主旋律的束缚,它表现出了最真实、最灵动的、最平易近人的情感。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电视剧又何尝不是如此。
希望积极而明朗的电视剧也能把我们从内斗,从阴诡,从意淫中解放出来。
让我们还能够有能力去期许未来。
60集拍不完,多出来的部分变成第二部。这个剧节奏非常慢,1.5倍看还行。而且沈珍珠这个角色真的不讨喜,烂好人,很弱,并不能看出她“吴兴才女”的智慧。如果被设计得再聪明些且懂得一点反击和压制,会更好看。安二哥死的时候其实很感人,观众都哭惨了,但景甜这段演的不好,毕竟从小到大的情谊和一生只追你的专情不应该只是轻描淡写的两行泪和一句内心独白。一直到75集,好不容易可以看到男女主对戏成功,合离的哭戏和最后两集赚足了泪水,也是看得出景甜的进步。在圆房的地方为你下厨、又去开始的地方开始,在开始的地方结束。这结尾设计的很好,确实后劲很足。但我再也不想看这么伤感的电视剧了!
气得锤床!心疼珍珠!不管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感谢作者和编剧,给了李俶和珍珠这么美的感情。
拖拖拉拉一天到晚营销,花头么又看不出个鸟样儿来
哭到窒息。
觉得没必要有第二部
万老板戏份多了不少,快进着看完老板
第二部为虐而虐,万茜戏又多演得又差人设也讨厌。很喜欢登基大典后广平王扮成车夫去送珍珠的情节,曾是长风万里的相送。
虐死为止,不如第一部,但是要看完
任嘉伦确实好帅!
开始追直播,知道以后会更虐,现在看到珍珠和广平王握个手都心痛,王臣将相可都会如此!?
当时日思夜想的2啊,记得大结局的时候哭的我脑仁疼。这剧真的是好看,就是太长了,情节更精炼就好了!
回忆凑了三十几集的一半吧…… 一首歌唱死了弟弟、唱死了大哥、唱死了情敌、最后唱死了挚爱,广平王真是厉害了,经历了那么磨难,最后还是天阳相隔…… 安二哥最后不管怎么的险境都还奋不顾身救珍珠,死去的回忆杀真是让人难过 任演技真的可以,听说珍珠油尽灯枯了,走着走着跑起来了这设定绝了 最后两人都知道要永别了做面条还是约定一定要回来化作车夫送别让人流泪不止 相爱的两人是忍着怎样的悲痛做出的安排成全送别此生所爱 我终于成了万人瞩目的帝王,却再没有人唤我一声冬郎,真的看哭了好几次
给这个不恋爱脑的女主打五星
全靠和珅迷妹投喂的冬珠Cut来组织剧情撑完整套剧,BTV那些搞事情的花絮也是666~ Ⅱ的调色比Ⅰ沉静,更利于欣赏珍珠那些美貌的汉服造型。
补标
没有一好看,热度也不那么高了
安庆绪是第二部里的顶梁柱。
真心希望古装剧能不那么虐心吗?不那么多的争斗吗?看完心情不亮。
农药1我给了5星。这剧50集以后不能看,剧情太拖 为虐而虐。独孤没什么存在的必要,她的作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取代,崔孺人不死的话也可以,反正就是虐冬珠。太子妃大boss简直莫名的无敌,想谁死谁就活不过五更╮( ̄▽ ̄"")╭ 一星给便当的檀木和下线很久的安二哥
给编剧寄一百个刀片系列😭